❶ 中国的科技巨头命运如何
经查阅相关资料
由于上市制度等方面的因素,目前中国的前十大科技股均是在香港或美国上市,而随着2019年11月26日阿里巴巴回港第二上市,开始掀起并带动了网易、京东也在今年06月顺利登港,目前已有三只中概股同时在中美两地挂牌。
中国前十大科技股最新排名(截至2020.08.04)
目前,腾讯、美团、小米仅在香港上市,而拼多多、好未来、网络、腾讯音乐仅在美国上市,不过拼多多和网络前段时间均传出拟回港作二次上市的消息。前三甲阿里、腾讯、美团都是万亿港元军团的成员,但阿里、腾讯明显呈遥遥领先的态势,令其他8家暂难以望其项背。
看着排名,不得不说,曾经网络、阿里、腾讯“三足鼎立”的时代已然成为让人追忆的往事,移动互联网时代,阿里、腾讯依旧在中国科技互联网领域上演“双雄争霸”,但网络已逐步退出三强格局,被一波波后浪门挤到了第八的位置,未来的网络将如何,能否奋起直追重塑往日辉煌,还不得而知。
体量上看,阿里巴巴暂时坐稳大哥的位置,不过阿里与腾讯的“股王”之争仍在继续。自2004年在港上市后,腾讯的股价就走出了近八年的长牛,曾长期稳居港股“股王”宝座,第二名的工商银行(01398.HK)早已不是对手。而阿里巴巴回港后,就一举抢走了腾讯长期霸占的老大位置,然腾讯也不甘示弱,07月初便曾短暂回到第一名的位置,但很快得而复失。
美团点评和拼多多则是近几年发展非常迅猛的后起之秀,尤其06月21日的福布斯最新富豪榜单中,腾讯创始人马化腾以515亿美元位居首富,拼多多创始人黄峥以454亿美元的身家居第二,超越第三名马云的439亿美元。黄峥被戏称为“最强后浪”,富豪排行榜名次的变化背后联动着的是各自公司股价的变化。仅供参考。
❷ 你认为科技巨头的价值观都是什么
首先考虑的应该是赚很多的金钱,然后发明一个更高科技的东西,把人类带到一个更高的科技领域去。当自己老年后就归隐山林,过逍遥自在的生活。
❸ 为什么中国科技巨头BAT市值已缩水1410亿美元
1:阿里巴巴
从今年6月份到现在,仅4个月时间,阿里股价已经从最高点的5430亿美元,跌到今天仅剩3430亿美元,狂跌了36.8%!
2:腾讯
从今年初到现在,腾讯的市值已经累计蒸发了270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9000亿;有人戏称蒸发掉了一个工商银行!
3:京东
京东更惨,今年以来市值下跌57%!这不叫腰斩,这叫五马分尸……
4:网络
网络半年累计下跌36%;市值蒸发近35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2400亿!
5:网易
网易今年市值累计下跌47%!市值蒸发23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600亿!
6:美团
美团上市才40多天,但是已经疯狂下跌了31%!
7:小米
小米今年上市的,如今已经从最高峰下跌46%;市值仅剩2632亿港币,约335亿美元!
8:拼多多
刚才看了一下,拼多多市值还剩190多亿,这距开盘时已经缩水三分之一!
不管是阿里、腾讯这样的传统大佬,还是拼多多、美团这样的新秀,这批互联网企业的市值都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下滑!
尘归尘,土归土,泡沫终归是泡沫。
这个社会,短期拼投机,中期拼强权,长期拼价值。
虽然乱世必出妖孽,但一切事物最终都得回归“价值规律”。
世间万物一定会朝着价值最优的序列去排列组合。
谁能代表自由/创新的高阶文明,谁就能汇聚天下英雄,谁就能汇聚世间价值!
❹ 拥有2300亿美元现金,富可敌国的科技巨头是哪一个
苹果在最新的季度业绩报告中,苹果的现金储备令人震撼,达到了2371亿美元现金,而且这已经是比上季度的2437亿美元少了60亿美元了,今年更早时候,苹果公开表示,未来5年内苹果公司将给美国带来3500亿美元的收入,还有2万个就业机会等等,根据全球国家的GDP对比的话 ,苹果能排在前20,真正的富可敌国
❺ 谁领先华为,是全球排名前三的科技巨头
是浪潮。浪潮是中国最早的IT品牌之一,甚至在1970年发射的“东方红1号”就采用了浪潮生产的晶体管作为电子元件。
❻ 中国制造打倒了多少科技巨头
本周有两个焦点,一个是“电梯”,一个是Windows 10。前者虽然也算得上是半个科技产品,但事件本身社会性质占多,在此小编不便过多评论;而后者,尽管称得上是微软的划时代巨作,但各大媒体对该产品的点评和评测已是铺天盖地,小编也没有什么能继续补充。于是,小编只好选择了本应出现在上周的话题(如果不是NASA突然宣布发现开普勒452b)——从高通大裁员看“中国制造”与“中国威胁论”。当然,既然放在了本周写,最后也自然要结合本周的主角——微软,以展望一下Windows 10的未来。
首先,小编要带着网友重新认识一下高通。
高通是美国一家半导体科技公司,与我们熟知的巨无霸英特尔类似。但两者除了业务的面向性不同外(高通主要面向无线通信领域,而英特尔则强调通用计算领域),剩余的差别就主要集中在有没有制造工厂这方面了(这对能否控制芯片制造工艺至关重要,文后吐槽阶段还会再提到)。
其实大约在十年前,即智能手机尚未普及之前,当时的高通虽不至于说是“名不见经传的小辈”,但其地位绝对是不能与今时今日相提并论的。可就从2007年开始,移动计算设备(主要是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迅速在全球蔓延,高通也因此迎来了史上最辉煌的发展良机——本来在通信芯片市场就已经形成垄断的高通(2005年被博通指控,最后赔偿8.91亿美元),在进入到智能手机时代后,很快又凭借着自主设计的晓龙系列ARM架构处理器成功在移动市场上建立起新的帝国。
高通调制解调器(源自多年的技术累积,背后有海量通信专利支持)搭配高通晓龙系列处理器(自主设计)以及Adreno系列GPU(收购自AMD),如此的一个组合成就了当时最完美的移动SoC解决方案。这种完美在相当一段时间里都被认为是无敌的,即使是在半导体行业拥有相当实力的德州仪器和英特尔,也自始至终都未能撼动高通在移动市场的绝对霸主地位——德州仪器于2012年无奈宣布退出移动芯片市场,英特尔则先后为移动市场烧掉了百亿美元,但迄今也并未看到任何明显进展。
直到台湾芯片商联发科终于破茧拿出基于ARM的芯片解决方案后……瞬时间,围绕高通的一切美好似乎就从此烟消云散了——小编并不是说联发科是导致高通溃败的根本原因,这里主要是想提出一个时间点——2012年前后,这一年,华为的海思麒麟有样品展示了,联发科智能手机芯片破茧了,三星的自主Exynos系列也开始商业化了……
在上述格局变化中,联发科的影响可谓是最直接和不可忽视的。经历过2006到2007年“品牌功能机衰亡大潮”的网友一定都记得,当时日本、大陆国产品牌商争先恐后退出手机市场,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因素就是联发科拿出了一种将手机主板与系统软件集成于一体的解决方案。一时间,任何由两个人以上组成的小作坊都能在一天内组装出上百部“白牌机”,即俗称的“山寨机”——“山寨”一词也正是从那时开始流行起来的。因此,当联发科再以低价、“傻瓜式套餐服务”示人,并高调进军智能手机芯片市场时,高通的压力及对其营收的潜在冲击是可想而知的。
在高通最鼎盛时期,华尔街曾一度相信这家公司最具备可能成为“下一个英特尔”。相当一段时间里,两家公司的股价走势也确实反映出这种投资者对未来的担心和预期——高通财报一次比一次出色,股价稳步上扬;相比之下,英特尔背负着“后PC时代”的恐惧,股价则一路狂跌。”趾高气昂的“高通似乎也不打算低调,公司在去年甚至高调表示要研发高性能ARM架构处理器,以打破英特尔在服务器市的垄断,并将其从神坛上拉扯下来。
时间又过去一年,事态可谓有了峰回路转。高通于上周公布的第三财季财报已看不到连续的增长。相比之下,公司总营收较去年同期下滑了14%,同时净利润更是较去年同期下滑了约47%。此外,为稳定财务,高通还宣布了规模4500人的大裁员。英特尔还没跌下神坛,高通自己如今却被拉了下去。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高通突然变得如此不堪?肯定不是因为被中国罚了那9.75亿美元后而突感资金流紧缺,毕竟高通单季利润还有12亿美元,虽然同比是下滑了47%之多。想来想去,还是那个“中国制造”和“山寨机”的道理——联发科开始批发手机芯片了,同时还有一众大陆本土芯片商提出的“中国芯”方案,而谷歌又帮中国手机厂商解决了智能系统的门槛问题(请参阅《一周易评:谷歌为中国IT业鞠躬尽瘁-评I/O大会》)——尽管生产智能手机还没简单到两个人的小作坊拼装一下就能完成,但小编相信,稍有一些Android调试开发经验的某公司前员工们,通过市面上广泛存在的ARM开发板,很快也能打造出一部可以正常使用的Android原型机。只不过,这些原型机的外观设计和系统UI可能会粗暴一点,具体案例我们可以参见董明珠和其格力的最新作品。
“中国制造”如今在外国人眼里已成为一个看似恐怖的潜台词。不完全是因为某些时候“中国制造”代表了在质量方面可能存在的某种妥协,更因为“中国制造”在很大程度上预示了“恶性价格战”的开始。
高通被中国企业轰下神坛绝不是一个个案。从过往现实看,爱立信和思科的溃败就几乎书写在了华为和中兴的成长史中。此外,惠普、戴尔、IBM、摩托罗拉以及黑莓等传统巨人的没落,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因为联想、华硕、宏碁以及小米等中华企业的崛起,而在大环境不佳的情况下加速了自身的灭亡(小编这里主要指面向消费者市场的PC和移动计算设备等业务)。
从上面一个个活生生的案例中,其实不难发现——凡有中国企业参与的市场,尤其是入行门槛不算高的消费电子品制造业,在一番竞争厮杀之后,最后胜出者往往都是拥有各种“天时、地利、人和”的中国企业——而作为站在竞争对立面的外国企业们,小编建议你们不要去深究背后的种种原因。你们其实只需明白:要么就把技术壁垒做得足够高,高到像卡尔蔡司镜头一样,即使掌握原理也学做不来,那样就不可能有“中国制造”参与竞争;而如果不能保证技术门槛足够复杂,那就不要玩“开放标准”,像谷歌Android和ARM架构授权这种随便把“生产权”交由中国厂商自行处理的游戏规则,即使是站在巅峰的高通或三星,最后也都得倒在“中国制造”四个字之下。
高通将会成为下一个英特尔?小编从来都当作一句笑话。英特尔再危急,也绝不会考虑开放X86架构授权,中国厂商(台湾威盛VIA的X86授权属特殊情况,暂不在讨论范围)不可能有机会参与研发自主设计,或者公版设计的高性能X86处理器(这里强调高性能是因为入门级Atom处理器已开放授权),因此也就不可能威胁到英特尔帝国的根基——企业服务器市场。高通有这样的壁垒吗?没有,所以在“中国移动芯”(包括联发科的产品)遍地开花的今天,高通溃不成军。
那么问题又来了,既然“中国制造”杀伤力巨大,高通、三星都未能幸免,可为何苹果却独善其身(过去两个季度大中华区iPhone销量暴涨)?
其实苹果也并不是完全幸免,至少iPad连续6个季度的销量下滑,很大程度上就是受到了国产廉价平板电脑的市场竞争影响。至于iPhone,很多网友可能又要说是某些人为了“装X”而托起了苹果的销售数字,但小编想说,iPhone销量增长和iPad销量持续下滑是一个全球性同步现象,虽然中国市场的表现是那么突出了一点,但“装X”显然也绝对不是解释这种全球现象的主要原因。想来想去,小编又意识到了一个此前讨论过的问题——《一周易评:中国企业为何难获用户尊重》——中国人很聪明,尤其是在做软件编程方面(看看硅谷巨头企业里有多少中国人就知道了),但我们的企业缺乏诚信和责任,习惯于“卖出产品就不管了”的无售后模式。所以,我们可以把硬件设备的价格压得很低,让产品显得很有竞争力(尤其是小厂、山寨厂),可一旦出现了质量问题或者技术问题,消费者往往得不到解决,销售商甚至也可能根本不知道怎么解决——譬如一些技术故障,按部就班批量生产设备的贴牌厂商根本也没能力排查个别出现的技术故障,这种现象在欧美市场尤其明显,中国制造“廉价低质”的印象也就是这么形成的。
可这些与苹果有什么关系?苹果的售后服务可是全球第一的啊。譬如在软件升级方面,2011年推出的iPhone 4S将肯定还能升级iOS 9,即免费获得新功能。表现好不好、意义大不大都另说,但免费升级,享受服务是任何消费者都乐于看见的,不是吗?相比之下,谷歌Android其实对旧机型支持更广泛,三五年前的产品都号称可以升级到最新版本的Android M。但遗憾的是,谷歌不是控制和执行方啊,品牌商才具备最终生杀权——同样2013年发布的三星Galaxy S4就不会获得今年推出的Android M的支持。这种各自为政的模式也导致了Android阵营一直无法改变的碎片化问题,这难免会给消费者的心态造成一定影响——买苹果吧,虽然贵,但至少保证了长期的售后服务;或者买一线品牌国产智能手机,价格合理,即使软件服务跟不上了,一年一换也不会贵过苹果一部手机的价钱;至于那些号称“iPhone杀手”的旗舰智能手机,尤其是非“中国制造”的品牌,价格没有优势,服务比不上苹果,最终只能是在上下两极的夹缝中慢慢逝去(如果照当前形势继续发展下去)……
所以,话题转移到微软身上,Windows 10作为一个划时代的产品——免费和跨设备协同两大特性——到底能给微软带来什么新机遇?
前面说过,“中国制造”在国际市场上“遇神杀神见佛杀佛”,但这主要表现在执行门槛不高的消费电子品领域。所以,Windows 10到底能给微软带来什么,其实主要还是看微软究竟希望去实现些什么?重振Lumia这个硬件品牌?还是重塑Windows的软件生态?弄清楚这个问题很重要,也几乎是决定成败的关键所在。
假设微软要自主经营Lumia这个品牌,那么公司自然要从上自下控制整个产品的设计、规划、生产以及销售等所有环节。到了某个阶段,微软也必然会与“中国制造”面对面竞争,毕竟Windows 10的授权是开放的,任何厂商都可以购买使用。倘若Windows 10足够伟大,吸引了大量中国厂商的加入,那么Lumia是否会成为Windows界的三星Galaxy?走高端路线,但功能无差异,价格昂贵,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相比之下,“中国制造”还是老一套:便宜、功能齐全、设计具有高仿真,爱用不用……
❼ 五大科技巨头股市下跌,这五大科技公司会采取什么办法
5大科技巨头股市下跌,他们会采取如下措施进行应对:
第一,提升公司的内在价值,实现价值最大化。股价下跌,意味着投资者不看好所持公司的股票,认为长期持有会造成损失,于是选择抛售。
第三,定期进行股利分配。投资者持有股票的目的便是获取股利,如果一家公司长期不分配股利,或者股利分派较少,都会影响投资者的投资动机,进而造成股价下跌。所以公司要及时分配股利,打消投资者的疑虑。
当然,在目前股价下跌的前提下,公司发放现金股利的效果远远好于配股等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