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怎样评价一个人的道德行为
道德评价,简单地说,就是一种善恶评价,它从某种既定的或为某一社会、群体、集团、阶级所认同的道德价值准则出发,对人们的行为作出正当与否的评价。
道德评价在社会生活中无所不及,只要有道德活动 的地方,就有道德评价。道德评价包括两个方面,即道德的社会评价和道德的自我评价,道德的社会评价,也就是 社会的道德舆论,是外在的压力 ,道德的自我评价,也就是人们对于自己行为所做的良心上的检查,这是内在压力 。道德评价要以动机和效果的辩证统一为根据。同时要注意:第一,要把动机和效果结合起来,道德评价的动机不正确,效果必然不好,第二,要注意动机内容和效果的全面 性,道德评价的动机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效果要注意全面,反对 以偏概全;第三,要注意动机与效果联系的过程性,也就是说不能以一时之利出发,不要以阶段性标准、阶段性利益去损害全过程的整体利益。
道德评价是职业道德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它不仅对从业人员的职业活动、职业素质的提高,而且对全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都有重大影响,这表现在:职业道德评价不仅是从业人员行为的道德价值的仲裁者,同时也是维护职业道德的保障;不仅可以促进职业道德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同时还可以有效地调节人际关系,其表现是褒扬善行、排除隔阂、斥责恶行。
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从业人员进行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方法。古人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经常“反躬自问”,朋友间应当“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进行相互监督和帮助。
人们常说“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冕”。这些都是抵御各种政治灰尘和微生物、防止它们侵入我们思想肌体的有效方法。世界上一切道德高尚的人,都是严于解剖自己、勇于自我批评的人。
⑵ 关于日本对中国所做恶行得感受或者看法
弱肉强食.落后挨打.
况且我个人人物日本的所作所为在某种意义帮助了中国,清朝闭关锁国.军事落后.各国入侵中国.那么多国家,为什么一提到其中的日本,中国人就反应炸毛.因为他们的恶行.对此每个人心中都憎恨日本,但是仇恨使人努力奋发.间接促使了中国的发展,如果没有日本的入侵,闭关锁国直至今日.可以想象一颗导弹打下中国的情形.
⑶ 如何评价猖獗导演想表达什么
《猖獗》将丧户片与权谋宫斗结合在一起的优秀剧作,导演想歌颂朝鲜对抗“夜鬼”的顽强英勇精神。
从题材上看,该片将丧户片与权谋宫斗结合在一起的尝试让人眼前一亮。丧尸部分无论是夜鬼的设定还是惊吓场面的调度和表现力也都可圈可点。
(3)恶行评价扩展阅读:
剧情简介
李清(玄彬饰)是李氏王朝国王之子,为当时最高武功的拥有者,曾作为人质被清王朝抓走。时隔数十年,他的哥哥世子李英试图驱赶朝鲜国内的清朝驻军,事败后自尽。
自尽前世子写信给李清,希望他可以带自己的妻子远离朝鲜这个纷争之地。当李清在返回故土之际,朝鲜正经历“夜鬼”猖獗。他一边应对凶狠可怕的“夜鬼”,一边还要对抗手中握有兵权的兵曹判书金子俊(张东健饰)对王权的虎视眈眈。
⑷ 评价行为善恶的标准
利他为善,损他为恶。
说明一下,利己并不损他不为恶,如果利己的同时也能利他,同样是善。损他就已是恶,为了利己而损他,更是恶上加恶。
佛教并不反对利己,佛教反对的是损他,提倡的是利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东条桜姫”朋友探讨一下:
评定善恶,既看起心动念,也看结果。但“利他为善,损他为恶”这个大原则是不会变的。
利他为善,包括利他的心念,也包括利他的结果;损他为恶,同样包括损他的心念,也包括损他的结果。
以利他的心,做出利他的结果,这是善心善行,当然最好。以利他的心,却做出损他的果,那么善心有善报,恶果有恶报,各了各的报,并不能相互抵消。以损他的心,却做出利他的果,同样是恶有恶的报,善有善的报,也不会相互抵消。
隋炀帝开挖大运河,首先起心动念并不是为了利他,而是为了利已,而且以当时的国力修筑大运河太过损伤国体民力,劳命伤财导致灭国,这已是坏心恶行,再加上隋炀帝的其他恶行,比如杀父杀兄等,这是五无间重罪,现必在地狱受恶报无疑。
但“大运河”的修建使中国水运畅通、发达,为中国后世的繁荣富强打下了牢固坚实的基础。自清末改漕运为海运,大运河才不再是国家经济的大动脉了。隋炀帝下令修筑的大运河,在客观上确实为中国后代子孙万代带来了巨大的好处,他对中国的功绩是不朽的,这是善果,这善果也必有善报。只是他作恶太多,受恶报时间很长,但在经历多生多劫,他的恶报受完之后,必因修筑大运河给后世人带来的善果而受巨大的善报。
隋炀帝修运河的件事,有恶有善,不能一言敝之,恶的部分,是因为“损他”,善的部分,是因为“利他”。而且,这善的一部分确实功德很大。说隋炀帝是恶人暴君,那是指综合评价结果,恶人并非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坏的,好人也不是所有的事都一定是善行。
学佛人,既要学佛的慈悲,也要学佛的智慧。我们当然首先应有善心,但也要尽量想法得到好的结果,好心做了坏事,同样也会有果报。好心是好心的报,恶果是恶果的报,各了各的,不能相互抵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善包括善心和善果,恶包括恶心和恶果。
但我确实赞同“立心”更重要的观点,因为绝大多数情况下,善的结果是始于善的“立心”。好心做坏事的情况毕竟不多,坏心做好事的情况就更少。
⑸ 求辩论赛立论:善行是评判善恶的标准。急!!!
首先,善行是行为,行为是事实,事实本身并没有善恶之分。是人们用善恶的标准去评价完行为以后才有了善行与恶行。善恶的标准是大前提,善行或恶行是结果。你不能用结果去推出前提。那么什么是判断善恶的标准呢?
第二,辩论判断善恶的标准。从哲学上说就是一元论和二元论的问题,善和恶之间是否有一道明确的分界线?没有,就像非诚勿扰里面说的:善之为善斯恶也。善就是恶少,恶就是善少,反过来说也一样。所以判断善恶的标准是:比较。
举个例子:山林大火,负责人决定用挖隔离带的办法灭火。下令在火势蔓延路径上挖了一条5公里宽的隔离带。结果大火烧了3000棵树,领导挖了2000棵树,保护了10000棵树。是善行还是恶行?
后来有人研究证实,领导决策错误,其实只要挖500棵树就行了。这时候同样的行为是善行还是恶行?
后来又有人研究发现,其实根本不同挖树,林场本来有各种灭火设备,但是因为领导不负责任导致设备老化,不能用了。其实本来一棵树也不用挖的。这个时候是善行还是恶行?
⑹ 你知道哪些幼儿园小朋友的恶行如何评价
午餐在一起吃的时候,嬉戏打闹,勺子拿着饭到处乱丢。这样的浪费是要杜绝的,要给小朋友从小开始培养这种意识。
⑺ 请问善恶评价的标准是什么
利他为善,损他为恶。
说明一下,利己并不损他不为恶,如果利己的同时也能利他,同样是善。损他就已是恶,为了利己而损他,更是恶上加恶。
佛教并不反对利己,佛教反对的是损他,提倡的是利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东条桜姫”朋友探讨一下:
评定善恶,既看起心动念,也看结果。但“利他为善,损他为恶”这个大原则是不会变的。
利他为善,包括利他的心念,也包括利他的结果;损他为恶,同样包括损他的心念,也包括损他的结果。
以利他的心,做出利他的结果,这是善心善行,当然最好。以利他的心,却做出损他的果,那么善心有善报,恶果有恶报,各了各的报,并不能相互抵消。以损他的心,却做出利他的果,同样是恶有恶的报,善有善的报,也不会相互抵消。
隋炀帝开挖大运河,首先起心动念并不是为了利他,而是为了利已,而且以当时的国力修筑大运河太过损伤国体民力,劳命伤财导致灭国,这已是坏心恶行,再加上隋炀帝的其他恶行,比如杀父杀兄等,这是五无间重罪,现必在地狱受恶报无疑。
但“大运河”的修建使中国水运畅通、发达,为中国后世的繁荣富强打下了牢固坚实的基础。自清末改漕运为海运,大运河才不再是国家经济的大动脉了。隋炀帝下令修筑的大运河,在客观上确实为中国后代子孙万代带来了巨大的好处,他对中国的功绩是不朽的,这是善果,这善果也必有善报。只是他作恶太多,受恶报时间很长,但在经历多生多劫,他的恶报受完之后,必因修筑大运河给后世人带来的善果而受巨大的善报。
隋炀帝修运河的件事,有恶有善,不能一言敝之,恶的部分,是因为“损他”,善的部分,是因为“利他”。而且,这善的一部分确实功德很大。说隋炀帝是恶人暴君,那是指综合评价结果,恶人并非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坏的,好人也不是所有的事都一定是善行。
学佛人,既要学佛的慈悲,也要学佛的智慧。我们当然首先应有善心,但也要尽量想法得到好的结果,好心做了坏事,同样也会有果报。好心是好心的报,恶果是恶果的报,各了各的,不能相互抵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善包括善心和善果,恶包括恶心和恶果。
但我确实赞同“立心”更重要的观点,因为绝大多数情况下,善的结果是始于善的“立心”。好心做坏事的情况毕竟不多,坏心做好事的情况就更少。
⑻ 做人不要随意评价别人的德行,因为有些人在暗处高尚。什么意思
是说在有人的地方表现出君子的德行,但你不知道他在暗处无人的地方会表现出怎样的恶行。有的人表面上默默无闻,但他在平时却乐于助人,善做好事。看人不要只看一面,也不要在背后随意议论别人。
⑼ 对性恶论的评价
人性本善还是本恶?或者说,人的本性是善的还是恶的?要弄清这个问题,先要搞清楚什么是人的本性。看到有网友把人性定义为介于动物性和神性之间的性质,窃以为值得商榷,动物性的定义容易下,但是谁能说清什么是神性呢?所谓的神性本质上也是人性的一种表现形式,或者说是源于人性假设的一种表现形式,显然不具有说服力。这位朋友还提到中国某著名哲人将人性划分为三个层次:一是生物性,二是社会性,三是精神性,其实后二者只是同一种形态的不同层次,应该归纳于社会性。所以按照一般意义上人们把人性分解为生物性和社会性的习惯做法,应该是比较科学的。除此以外,笔者以为,所谓本性,应该符合三个评判标准,一、本性应该是与生俱来的,而不是在后天的学习、教导和熏陶中被培养出来的;二、所谓本性,可能会被其他环境因素所蒙蔽,但是在没有任何监督、约束和压制的情况下是应该会自然流露表现出来的;三、既然是本性,那么无论外在因素如何强烈作用,都不可能在根本上轻易发生改变。从这个角度来说,人的社会性虽然是人区别于动物的重要属性,但是显然不能作为人的本性来讨论,毕竟动物性(或者说生物性)是社会性的基础,这在许多哲学流派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中都是承认并且赞同的。 接下来要明确的一个问题是何为善恶,这个定义是较人性难下千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佛教的《大乘义章》将善恶分成三类:一、以顺益为善,以违损为恶;二、以顺理为善,以违理为恶;三、以体顺为善,体违为恶。这种分法显然带有太强烈的因果轮回报应思想,并不是非常科学。在摒弃阶级因素和意识形态的局限以后,我们是不是可以仿照马克思主义对自私的定义来对善恶的底线做一个定义:所谓恶,就是为了自身利益不惜损害他人、社会、公众的正当利益,或者说没有任何原因地损害其他正当利益的行为;所谓善,就是为了他人、社会的利益而不惜牺牲自身利益,或者说得再宽泛些,如果没有涉及自身利益,就不会主动去损害其他群体或者个人的正当利益。请注意的是,这里仅仅是指善恶的底线,我们并没有规定上限,毕竟那样的要求就现阶段而言来说高了些,比如,见义勇为是善的,但是不见义勇为就一定是恶的吗?显然,这样的打击面太大了些。 定义了人的“本性”和“善恶”的标准之后,就可以讨论人类历史上对人性善恶的四种不同观点了:即人性本善论、人性本恶论、人性无善无恶论和人性善恶兼存论。 以中国的传统文化为代表的东方哲学流派是奉行“性善论”的,在西方也有相当一部分哲学家,如苏格拉底、帕拉图、亚里士多德、费尔巴哈、马斯洛等认为人性本善。很多人以为佛教也是主张“性善论”的,我倒有些不同看法,佛说“大地众生皆具如来智能德相”,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这是主张佛教性善论的根据,但事实上,佛教虽说是性善论,也可说是性恶论,众生皆有佛性,是性善论;众生皆由于无始以来的无明覆障而致尚未成佛,这是性恶论。性善论者可以防恶而还归于善,性恶论者则可以去恶而成其善;两者观点不同,目的是一样。所以,从这一点上说,佛教既非性善论,也非性恶论。因为,佛教看众生,是从无始以前看起,一直看到最终的目的达成——成佛,从当下的一生根本不能论断善恶;在众生来说,善的佛性与恶的无明,根本就是难兄难弟,分割不开,有佛性的时候,就已有了无明,它们是一体的两面,在生死,是无明,出生死,是佛性。物性是从无明开出,理性是由佛性萌芽。所以,说我们的本性是善,固然不对,是恶,也是不对。若从当下的一生而言,善与恶,理性与物性,乃是与生俱来,投于善则善,投于恶则恶。可见,事实上的佛教是善恶一体论的主张者。 再来看看另一个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道教,事实上道教并没有对善做任何严格的定义,更多的时候提倡的是“道法自然、清净无为”,追求的是一种真,讲究的是修心练性,返朴归真,回到那种婴儿般的无忧无虑,无牵无挂的天然的纯真状态,但是照西方弗罗伊德的说法,人在四岁前与动物无异,并不具有社会性,这种状态下的纯真,看来更多地接近于人的自然属性即动物性,至于动物性是善还是恶,在下文中会有论述。 事实上最极力提倡人性本善的是中国的儒教,人之初,性本善,儒家认为,人性不但本来是善的,而且是向善的。也就是说,总是会向善的方向去发展。孟子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人向善,就像水向下流一样,是不变的规律,关键是要有人来引导。这里就存在一个悖论,被引导以后的人性,还是不是人的本性?正如树木生长有自己的形状,人也可以把它修剪成自己想要的样子,但是我们还能说这就是树木本来要长成的样子吗?引导为善即人性本善,那么引导为恶是不是就是人性本恶呢?如果不加引导又是不是人性本无善无恶了呢?很明显,儒家所说的人性要通过培养和引导才会形成,即指人的社会性,并不是人的真正本性。况且儒家的善,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所谓的“仁、义、礼、智、信”的基础上,不是最基本的善的定义,而是提高了的标准。再者,了解儒家历史的人都不难看出,自汉代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儒教实际上成了地主阶级在封建社会统治的一种意识形态工具,带有明显的阶级意识,自然不可能说出“人之初,性本恶,喜造反,爱起义”之类大逆不道的话来。退一步说,即使人性本善,对太多的现象无法解释,具体的不想一一列举,受过良好教育的人犯下令人发指罪行的故事已经很多了,如果人性本善,成长的环境又是善的,为什么还会有如梓涛朋友在红袖杂文论坛里所说的事情发生?其实这就又回到了十年前国际大专辩论赛上的一个正方未能回答的问题上:善花是怎么结出恶果的? 第二种观点比较中庸,人性本无善无恶论,祖师爷应该是荀子的徒弟告子。他主张人性本无善恶,只是在后天的学习和环境中被培养成具有不同倾向的两种品德。但是这种观点也有缺陷,比如,人之初无善恶吗?一个还在吃乳的婴儿,当然不会有人教善恶。但是当看到一个不认识的人的时候,往往会嚎啕大哭。看到妈妈,就眉开眼笑。为什么呢?这说明,婴儿在不懂人言,不晓世事险恶的时候,就已经自发地知道对生人的恐惧并通过哭来保护自己。这说明,婴儿已经有了善恶的观念。当然这种善恶不同于社会上的善恶观,但是根子已经出现了。再举一例,孩子的谦虚礼让总是在后天的学习教育中获得,但是对自己喜欢的东西抢夺、与人斗殴却永远不需要人去教他们,这能说人性无善无恶么?况且从哲学的角度来说,毛泽东曾经指出,外因是通过内因起作用。如果人本性无善恶,那么外界的因素怎么能够起作用呢? 第三种观点是西汉扬雄的“性善恶混”说,即人性有善又有恶。他提出,“人之性善恶混。修其善则为善人,修其恶则为恶人”(扬雄《法言——修身》)。这个意思是说,人性内的善和恶是一体的,混在一起,难以分离。如果向善的方面培养,那善就出现,恶就消失。如果向恶的方向去培养,那善的因素就不存在,成为恶人。与他持同一观点的还有佛教天台宗的智者大师。所略有不同的是,天台宗有关善恶的论说中,善与恶是作为众生自然存在(所有)的本性,不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性能、作用;善与恶是同本性(心体)的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是互相对立又互相依存,即是“互具”的。正如智者所说:“由恶有善,离恶无善”(《法华玄义》卷五下,见《大正藏》卷三三)“即恶而善,即善而恶”(《法华玄义》卷八上,见《大正藏》卷三三)善与恶是一体两面。而在扬雄为代表的儒家人性善恶论中,善与恶更多的作为心性的两个性质和道德行为的两个可能倾向(所能)。在儒家看来,善恶的生成和存在更多地在性与情、义和利的伦理现实关系中,很少有佛门的本体论色彩。不能否认,善恶一体论是具有相当的科学性的,但是这里面又存在一个问题,无论是佛教还是儒家,都没有对人在最初状态下的善恶成分做一个定性的研究和分析,是各占50%?还是一个占一大半,一个占一小半?人在什么情况下表现为善,又在什么情况下表现为恶,这种表现是不是能够被预测,或者说对善恶这二者究竟是数量控股还是质量控股完全没有谈到,因而无法解释善人的恶行与恶人的善行的存在与发生,他们所遇到的困惑,比性善论和性恶论都要多得多。 最后一种观点是人性本恶 ,这也是笔者比较欣赏的一种解释,当然,仅仅是个人观点。荀子提出了性恶论,在当时对传统儒家的性善论是一个不小的打击。在西方文化中统治地位的一个主流思潮也是“性恶论”。西方社会占有主导宗教地位的基督教思想中,“原罪”是理论核心。基督教认为,人生来就是有罪的。但是这种罪过从何而来,没有明确地表述,或者严格地说,没有对除了犹太人以外的民族的原罪来源给出一个明确的解释,而且西方的性恶论有几个很奇怪的逻辑。第一,人有原罪。所以,任何人生下来就有了罪。第二,无论哪个人犯了多少错误,做了多少坏事,只要向主忏悔,就会获得原谅,死后就可以上天堂。第三任何人不经过这样的程序,就不会上天堂。哪怕这个人的一生都是一心向善,从来没有做过任何坏事。这样的理论导致什么样的文化偏差呢?第一,世上没有一个好人(除了那些基督徒),都是有罪的。这就容易导致普遍的怀疑观和厌世观。第二,既然可以速成地忏悔和获得上天堂的机会,那么在平时干多少坏事也就可以心安理得。这就等于给了那些“恶”人以做恶的借口。第三,所有那些没有经过受洗的、不信基督的人都是异教徒,都没有机会上天堂。这就导致了种族歧视。所有这些,源于对人的本性认识的不科学。再看看中国传统的性恶论,代表是八个字:“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在这个理论的引导下,人们相信世上所有的人性都是恶的,所有的人都是自私的。如果你不保护自己,不“恶”的话,你就会吃亏,被人欺负。我被人家坑了,就应该也去坑别人,这样心理才能获得平衡。甚至于一些教人如何“恶”的书也大受欢迎。应该说这种解释多少道出了人动物性的本质,但是这种迷信“性恶论”的文化是一种极度危险的倾向,如果不加以遏制,它最终会导致社会道德沦丧,人心涣散,秩序失控。正是由于许多人对这种“性恶论”笼罩的文化气氛感到压抑,才导致一定程度上的念旧情节,也让某些打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佛道旗帜的歪门邪道乘机蛊惑人心。 我赞同性恶论,但是上面两汇总观点简单地把人的本性归于社会性,或许背离了本性的原义。正如我在文章开头讲到的,人的本性,应该是动物性,这种性质,从本质上来说,无疑是“恶”的,因为它是物种生存与进化当中自我保护、自我实现意识的一种外化,与生俱来,不可能被所谓的文明教化所彻底改变,在动物种群中,也有类似斑马群的个体牺牲行为,但是更多的,是种群内部的欺压与争斗,美军在伊拉克的虐俘行为很容易使人联想到非洲草原猎豹的虐杀行为,这同样是人无法给出全面科学解释的原因。没有一本教科书教会我们的孩子与别的孩子打架、谩骂,但是几乎所有的孩子在受到文明教育之前都已经具备了这种能力,简单地说,坏的不用教,好的教了还不一定学的会,这难道不能说明人内因的善恶倾向么?有一个很简单的例子,人们破坏东西总比建造东西容易的多,由此看来,人的天性确实是不善于创造的。争斗与破坏,不仅仅存在于孩童,即使在受过所谓高等教育的成人中,对那些具有破坏场面、打斗场面的大片的趋之若骛,也暗示了人性中破坏因素的根深蒂固。人的利己性可能在文明社会中被蒙蔽,但是一旦没有了文明的约束与监督,一旦到了涉及个人利益的生死关头,自我意识还是会高度膨胀的。 承认了人性本恶我想并不是坏事,只有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了,才能有效地采取措施。我很同意荀子的观点,因为人性本恶,所以才要同过后天的学习来改变它,所以才要建立法制社会来约束人的行为,尽可能地避免使这种恶暴露出来。同性相斥,异性相吸,我想牵强附会地把它用到这里,这或许是人们对善执着追求的一种原动力。人的本性是动物性,但这并不代表最适合人类的就是动物性,人之所以称之为人,还是我们的社会性在起作用,恶的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恶的曲解与胡乱运用,那很有可能真正把人的社会性也一同恶化了,这才是最可怕的事情。
⑽ 评价善恶的标准实践记录
首先,从行为善恶的区分标准上看,论理学告诉我们,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行为为善行,反之为恶行,这本身就是一个结果判断,那么无疑结果是评价行为善恶的标准。第二,从结果和动机的本质区别上看,我们知道结果是确定的。当推出的动机与行为人的主观意图不相符时,它已经偏离了我们评价的对象——行为,那么此时动机怎么能拿出来做标准啊?而当它与行为人的行动意图相符时,动机它仍不能作为评价的标准。因为从动机到行为存在着许多客观制约,于是就有了出于同一动机经过不同的实践而产生了善恶两种性质的行为,就如我们常看到的是好心办坏事,坏心办好事。所以事实证明,结果才能作为评价的标准。第三:从结果的多元性来分析,我们说结果并不是单一的,结果就象是一串葡萄,而每一颗葡萄都是它的构成元素。就象行为产生的社会效应,对他人的危害程度等等都是构成这一结果的元素。而今天我们正是结合这些元素来综合分析行为。以给它一个客观,公平,理性的评价。所以综上所述,我认为,评价行为善恶的标准是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