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入门技巧 » 马邑之谋

马邑之谋

发布时间: 2021-08-09 08:48:10

『壹』 历史揭秘:“马邑之谋”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马邑之围又称马邑之战、马邑之谋,是公元前133年(汉武帝元光二年)西汉在马邑(今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区)策划的对匈奴的一场诱敌歼灭战。
军臣单于贪图马邑城的财物,亲率10万大军进入武州塞(今山西省左云县),就在匈奴单于快要进入汉朝的埋伏圈时,守卫烽火台的亭尉,向匈奴单于透露了汉军包围计划,致使匈奴军未达到包围圈就撤退了。结果匈奴四处出兵侵扰汉朝边境,以报复马邑之围。
汉武帝因马邑之围未能伏击匈奴而失利,将谋划诱敌的王恢下狱,王恢自杀。自此,西汉开始与匈奴大规模交战。
“马邑之围”虽未成功,但却使汉朝结束了自西汉初年以来奉行的屈辱的“和亲”政策,同时也拉开了汉匈大规模战争的序幕。汉武帝开始对匈作战,派卫青、霍去病征伐,解除匈奴威胁,保障了北方经济文化的发展。

『贰』 西汉马邑之谋是谁策划的

王恢 马邑之围 前一三三年,将屯将军王恢统军三十余万,埋伏马邑(山西朔州)左右山谷之中。马邑豪民聂壹,跟匈奴一向有商业上密切的往来,他把两个死囚的人头悬挂在马邑城门上,告诉匈奴间谍说,他已把马邑首长杀死,请匈奴乘虚进击。军臣单于信以为真,亲自率领十万骑兵,从武州塞(山西左云)入境,直指马邑。行军一百余公里,距马邑尚有不到一百公里时,只见牛羊遍野,不见牧人,感觉到有点异样。于是攻陷附近一个塞亭降望台,俘虏了一位雁门郡(山西右玉)的官员,要杀他时,那官员泄露了全部机密,军臣单于大惊说:“是天老爷把你赐给我们。”把那官员封为天王,急令撤退。西汉毫无所获。

『叁』 马邑之谋,泄而王恢诛的意思是什么

应该是指马邑之谋,又称马邑之战、马邑之围,是汉武帝元光二年(前133年)策划的对匈奴的一场诱敌歼灭战,结果被匈奴识破,没有成功,史称“马邑之谋”。

原文是“元光2年夏,马邑之谋,事泄而败。大行王恢被诛。”
汉武帝元光二年(前133年),汉朝大行令王恢献计引诱匈奴出击并加以伏击,王恢派遣商人聂壹向匈奴诈献马邑(今山西省朔州市)。单于派10万军队准备夺取马邑,汉朝则准备了30万人张网待捕。单于入塞百余里却只看到牧群而不见牧者,心中生疑,便派人夺取了一个碉楼,捉住了一个汉军尉史,得知汉朝大军设伏,大惊,便引军而退。
马邑之谋虽未成功,但结束了汉匈之间长期的和亲和平,揭开了汉武帝对匈作战的序幕。而王恢因未主动攻击,被判死刑。

『肆』 计划好的马邑之谋,为何会被匈奴识破

首先是匈奴单于看到马邑城周围无人放牧的畜生起了疑心,所以匈奴单于派兵拿下了马邑前哨亭,再逼问被俘的御史后御史便将汉军计划全盘托出最后匈奴单于便带着人马逃走了。计划败露后汉武帝极为震怒,将王恢抓了起来。王恢几经疏通未果下在牢狱里谢罪自尽了。三、马邑之谋败露

匈奴十万大军到了马邑百里范围,单于看到马邑周边牲畜均无人放牧,便起了疑心。于是命人抓回了前哨御史,经审讯后大惊,遂携部下逃离。马邑之谋败在细节之上。但王恢却为此送了性命。自此西汉正式开始讨伐匈奴之路。而马邑之事,也是西汉与匈奴彻底决裂之开端。

『伍』 马邑之谋落空,其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马邑之谋,又称马邑之战、马邑之围,是汉武帝元光二年(前133年)策划的对匈奴的一场诱敌歼灭战,结果被匈奴识破,没有成功,史称“马邑之谋”。汉朝大行令王恢献计引诱匈奴出击并加以伏击,汉武帝采纳了这个计划。王辉便派遣商人聂壹向匈奴诈献马邑(今山西省朔州市)。单于派10万军队准备夺取马邑,汉朝则准备了30万人张网待捕。单于入塞百余里却只看到牧群而不见牧者,心中生疑,便派人夺取了一个碉楼,捉住了一个汉军尉史,得知汉朝大军设伏,大惊,便引军而退。马邑之谋虽未成功,但结束了汉匈之间长期的和亲和平,揭开了汉武帝对匈作战的序幕。而王恢因未主动攻击,被判死刑。

『陆』 聂壹的马邑之谋始末

计划本来顺利进行,讵料单于在行军之际,发现城野之间只见牲畜,不见一人,于是起了疑心。他派兵攻下一个碉堡,俘虏了一名尉史。该尉史揭穿了早已有三十多万汉军埋伏在马邑附近的真相,识破阴谋的单于大惊退军,汉军设伏全无用武之地。王恢判断形势后,认为已经错过了袭击匈奴军辎重的最佳时机,于是决定收兵回师,“马邑之谋”遂以失败告终。

『柒』 马邑之谋失败,汉武帝为何非杀王恢不可呢

战争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的主题之一,战争的胜利或失败都关系着一个朝代的前途命运。而汉武帝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伟大帝王,在他的带领之下汉朝将匈奴彻底的赶出河套平原,而在汉武帝前期有一场战役叫做“马邑之围”,是一场企图将匈奴主力军完全消灭的军事行动,然而却失败了。

而王恢作为负责截断匈奴大军后勤的将领,遭到了汉武帝的问责,那么为何参与马邑之围的将领这么多王恢却被汉武帝杀了,其背后有着怎样的原因?

王恢作为“马邑之围”提出者,要承担失败的责任

王恢畏战不前,错失良机

如果是王恢作为马邑之围的发起者要承担失败的责任,但是却罪不至死,而王恢在马邑之围当中的表现可以说让汉武帝极为愤怒。

“御史大夫韩安国为护军将军,诸将皆属护军。”而王恢在当时作为屯军将军,领军三万人,其主要职责就是负责切断匈奴大军的后勤供应。

匈奴单于发现自己中计之后,仓皇而逃,天下人都将目光焦聚在王恢身上,希望他可以建立奇功。

『捌』 马邑之谋”究竟是怎样诞生的

汉朝自立国以来,最大的敌人便是北方的匈奴。初期,大汉还处于穷困潦倒、百废待新的阶段。面对匈奴不断来“打谷草”,汉高祖刘邦最开始采取的是以蛮制蛮的策略,想以武力解决边疆问题。但是,在经过“白登之围”后,汉高祖意识到敌强我弱,不宜力拼,于是马上改变战略,采取了怀柔之术,通过送公主和亲和财物利诱,满足了匈奴的欲壑,实现了和平共处的安宁。

吕后在执政期间,冒顿单于递上了一封带有污辱性的求爱信:“太后守寡,孤王丧偶,两相孤独,何不两相和好,互通有无。”大致意思是说:我是一个孤独的君王,生长在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地方,很想到中原一游。现如今吕后你新寡,而我又是单身,我们都属于同病相怜的人,郁郁寡欢,心中的苦楚和烦闷无处发泄,我真心希望能和你手牵手,肩并肩,心连心,从此朝朝暮暮长相厮守,携手共创美好未来。

面对这样极具侮辱性的“求爱信”,樊哙提议出兵扫荡匈奴,但吕后最终还是听从了季布的意见,选择了忍气吞声,再送公主并配以金银珠宝等陪嫁品,以定冒顿之心。

吕后延续了汉高祖的做法,暂时解决了匈奴这个难题。然而,这种表面和平的局面始终是包不住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气势。到汉文帝时,汉朝和匈奴貌合神离的面纱被撕破,表面上的和平终于被彻底打破了。

当时,汉文帝还是按照汉高祖定下来的规矩,派公主和匈奴的单于和亲。汉文帝前六年(公元前174年),冒顿单于病死,儿子稽粥继位,号称老上单于。文帝获悉后,马上将宗室的公主许配给稽粥。一场看似欢喜的和亲,却被一个叫中行说的小人物给搅黄了。

汉文帝当时选宦官中行说作为公主的随从,然而,中行说并不愿意当这个费力不讨好的护花使者,并且明确地向汉文帝表达了这个意思。但是,汉文帝认为他的理由不充分,非要让他去完成这次任务。皇命不可违,中行说在牢骚中上路了:“你们非要逼我去,一定会后悔的。”

果然,很快汉文帝就后悔了。中行说到了匈奴,马上就当了匈奴的走狗,他极尽挑拨之能事,不断破坏双方的关系,不断挑起双方的纷争,大张旗鼓地进行“反汉”。

他首先从思想上教化匈奴人,不要迷恋汉朝送来的绫罗绸缎,这些都是身外物,是消磨人意志,侵蚀人思想的东西,要他们自力更生,丰衣足食,彻底破除过于依赖汉朝的心理。二是从行动上教化匈奴人要读书识字,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并且教会了他们用文字来记录人口、牲畜情况,绘制地图用以行军作战等。总之,在中行说的鼓捣下,匈奴人很快就变得不安分起来了。

汉文帝十四年(公元前166年),匈奴单于率十多万大军大举入侵汉朝边界,结果收获颇丰。他们不仅攻占了朝那、萧关,还抢夺了大量百姓和牲畜,长驱直入到甘泉宫。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这是汉文帝对待边疆问题的底线。眼见匈奴严重触红线之举,他震怒之下,便要亲自率军去反击,结果谁都劝不住,最后还是窦太后亲自出面才阻止了汉文帝的愤青之旅。

此后,尝到了甜头的匈奴人变得肆无忌惮起来,经常出入汉朝边境“打谷草”,其中云中郡和辽东郡成了重灾区,甚至出现了白骨露于野的惨景。

一个小小的宦官,挑起了两国长达四十余年烽烟不断的征战,这是汉文帝不会料到的,也是汉人无法理解的,更是后人引以为叹的事。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到汉景帝时,匈奴依然我行我素,特别是七国叛乱时,匈奴磨刀霍霍,准备对汉朝来一次惊天大逆袭。结果他们的刀还没磨快,叛乱就被平息了,使得他们精心打造的计划胎死腹中。

随后,聪明的汉景帝依然采取和亲政策,极其大方地将公主和钱财往匈奴那里送,虽然匈奴人还是没死心,但从此“时小入盗边,无大寇”。

到汉武帝时,匈奴如幽灵般如影相随,避不开、躲不了、逃不掉。这时候,汉武帝对匈奴面临是战还是和的抉择。最终,他选择了战,且坚定地血战到底,一雪国耻。这也是汉武帝在继思想革命之后,做出的第二个大举措。

如果说汉武帝的思想革命是为了治国、理国的需要,那么,他坚定地平定匈奴就是护国强国的需要。他之所以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摒弃汉高祖一直流传下来的和亲政策,另辟蹊径地动用武力。

的确,汉朝经过五代人的共同努力,通过休养生息政策,这时的汉朝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综合国力已是一跃千里,粮多、钱多、马多、武器多、军队多。

粮多解决了吃的问题,钱多解决了穿的问题,马多解决了行的问题,武器多和军队多解决了打仗的问题。总而言之,这五个多合起来就能解决战的问题。

就在汉武帝磨刀霍霍,准备战的时候,匈奴人似乎闻到了不祥的气息,主动投来了“和”的橄榄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匈奴的单于派使者到长安求见汉武帝,请求和亲。

为此,汉武帝马上召开了一次朝议,讨论接不接受和亲的问题。他这样做的目的有二:一方面主动征求大臣们的意见,落得个广开言路的好名声;二来测一测大臣们对边疆问题的期望值,为自己的武力平定匈奴做铺垫。

朝议开始后,一改上次汉武帝为窦婴和田?举行辩论会时的沉闷,现场气氛非常火热,“主和派”和“主战派”讨论得热火朝天。

首先,主战派的代表人物大行(相当于现在的外交部部长)王恢发言。王恢之所以能成为主战派的代表人物,是因为他长年在基层工作,而且还经常与匈奴打交道,主张以武力解决匈奴问题是其深思熟虑之后的举措。

随后,主和派的代表人物御史大夫韩安国进行了陈述,他强调与其摸着石头过河,冒险和匈奴人进行刀锋上的较量,不如放下屠刀,立地求和。

一边主战,一边主和,相对相立,相映成趣。一边战鼓隆隆,铁骨铮铮,意气风发,似乎在谈笑间,在弹指一挥间,匈奴便灰飞烟灭了。一边和风徐徐,言辞灼灼,灯火阑珊,似乎在花好月圆间,在举杯邀明月间,大汉王朝便能和匈奴永远和平共处下去。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这让裁判长汉武帝很为难啊。为此,他决定充分发扬民主,请与会的大臣们进行一次“公投”。结果很快就出来了,支持王恢的居少,支持韩安国的居多。

看到这个结果,汉武帝很无奈,他的原意是主张动武的,但此时的“臣意调查”结果已经出来了,大多数大臣还是保守派,还是愿意继续走和亲的老路线。

既然如此,那就再忍忍吧,再等等吧,忍到条件成熟时再说,等到东风来时再谈。汉武帝权衡利弊和轻重后,宣布同意韩安国的意见,继续和亲。

主和派和主战派的第一次交锋最终以主和派的胜利告终,但主战派却如革命的种子,虽然还是“星星之火”,但成“燎原之势”已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隐忍与负重是一把双刃剑,当忍无可忍,无法承重之时,也就是物极必反之时。果不其然,汉武帝和匈奴的和亲只走过了短短三年的“蜜月期”,便进入了“更年期”。元光二年(公元前133年),汉武帝第二次召开朝会,商议匈奴问题。

这次汉武帝一改往昔先听大臣发言,再做决定的传统做法,会议一开始,他就主动提出自己的主张:“朕饰子女以配单于,金币文绣赂之甚厚,单于待命慢,侵盗亡已。边境被害,朕甚悯之。今欲举兵攻之,何如?”

汉武帝的话里表达了三层意思:我对待匈奴,又是嫁送公主又是赠送礼物,可谓仁至义尽,而匈奴呢?他们又是侵我土地,又是掳我臣民,可谓无礼至极、傲慢至极、可恶至极。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啊,所以我决定对匈奴用兵。

这一次汉武帝改变思路,创新思维,采取先发制人的策略,真真切切、明明白白地直接表明了自己的立场。

有了汉武帝的金玉良言,主战派代表人物王恢勇气大涨、信心大增,又是第一个站出来举双手加双脚表示强烈支持。但是,主和派的韩安国也不甘落后,同样站出来举双手加双脚表示强烈反对。这一次主战派王恢和主和派韩安国又进行了一场激烈的口水战,这一次两人通过讲故事,以事喻人;讲实际,以理服人;讲策略,以诱伏人。

王恢充分发挥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阐述了自己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战略,归纳起来就是十六个字:以饱待饥,以利诱之,以逸待劳,以伏击之。

这就是历史上的马邑之谋。

王恢的话有理有序有节,有因有果有方案,汉武帝听了大为高兴。他没有让辩论再继续下去,而是以“裁判长”的身份宣布同意王恢的意见,同意对匈奴开战。

就这样,马上演了闻名天下的“马邑之谋”。

就这样,汉朝和匈奴之间靠和亲政策维持了多年的“伪亲密关系”彻底破裂,表面的和平被撕碎,一场长达四十四年之久的攻防战由此拉开了序幕。

『玖』 马邑之谋是什么

马邑就是现在的山西朔州朔城区
马邑之谋
元光二年(公元前 133年)六月,汉武帝针对匈奴多次背信弃义人侵“边境被害”的情况,召集群臣商量对策,恰好有马邑商人聂壹进谒正恢,说匈奴常为边患,不如乘他们和亲无备,诱令人塞,伏兵袭击,必获大胜。正恢听了聂壹建议劝汉武帝出兵。此时的刘彻年少气盛,为之所动,就采取了王恢意见,并进行了具体兵力部署。使护军将军韩安国、轻车将军公孙贺、材官将军李息,率精兵30万埋伏于马邑山谷之中;派将屯将军王恢、骁骑将军李广袭击匈奴背后,截夺辎重。一切部署妥当,让聂壹出塞以做买卖为名,诱见匈奴军臣单于。聂受对单于说:“我有同伙数百人,混入马邑城内杀死令丞,举城投降。这样,满城财物您就可以全得到了,但是,您一定要派大军前来接应,以防汉兵”。单于贪利,非常欢喜,立刻派头目随聂壹先入马邑,等斩了令丞头,然后进兵。聂壹返至马邑与令丞密谋,杀了几名死囚,割下头悬挂在城上,假装为令丞头颅,欺骗了匈奴来使。于是,军臣单于率骑兵10万入武州塞亲来接应。大军来到距马邑百余里的地方,发现沿途有牲畜,却无人放牧,引起了怀疑。可巧路旁有一个亭堡,单于领兵攻打。亭内除尉史(汉朝下级军官)外,只有守兵百人。平常无非是了望敌情,通报边犯,这次,被匈奴大军所围。尉史投降,并把汉朝的预谋全部泄漏于匈奴。单于又惊又喜,慌忙引大军退出塞外,用手擦着额上的汗珠说:“我得到尉史不上汉天子的当,真是上天所赐”。这时,王恢已抄出代郡(故治在今河北蔚县西部),准备袭击匈奴背后,猛听得单于退走,非常惊奇,自思自己军队不过三万人,敌不过匈奴大军.只好退还。韩安国等带领大军,分驻马邑境内,好几天不见动静,也改变了原来作战方案率军出击,结果,连匈奴的影子也没见到,只好空手回都。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马邑之谋”。汉王朝诱敌之计被狡黠的军臣单于识破,10万骑兵全部逃脱。王恢以自谋不追被处死。“马邑之谋”虽未成功,但自汉初以来屈辱的和亲政策已告毁弃,揭开了对匈奴大规模反击作战的序幕。

对匈奴大规模战役共有三次。第一次于元朔二年(公元前 127年),由将军卫青出云中西至陇西,击溃匈奴附庸楼烦王和白羊五,夺回河南地,建立朔方郡和五原郡。第二次战役发生在元狩二年(公元前121 年),汉武帝派骠骑将军霍去病率骑兵几万人,两次从陇西出击,追匈奴到祁连山麓。经汉军连续反击,匈奴贵族内江,匈奴东部左贤王趁军臣单于死去机会,自立为单于,匈奴统治集团内部发生分裂。第三次也是最大的一次战役发生在元狩四年(公元前 119年),汉武帝派遣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率领骑兵24万,步兵10多万,分兵两路出击。卫青出定襄,霍去病出代,北越大漠(今戈壁沙漠),大败匈奴单于。卫青直抵燕然山(今杭爱山脉)。霍去病出代郡2000余里,与左贤王多次交战,大获全胜,俘虏匈奴首领、将官80多人,左贤王远逃。霍去病一直追至狼居胥山(古山名,约在今内蒙古什克腾旗西北一带,也有的说是今河套西北的狼山)。

反击战争胜利的结果,汉王朝开拓了疆土,使西北部地区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内地人民也得到了休养生息的机会。

『拾』 “马邑之谋”为何注定失败

马邑之谋是汉武帝征伐匈奴的第一次重大战役,为此他准备了一年有余,征调了30万大军,结果却让人相当失望,汉军竹篮打水一场空,连匈奴人的毛都没摸到。

《史记》说,战役的失败是因为匈奴从武州尉史的嘴里提前撬出了汉军的作战计划,导致匈奴及时撤退。但汉军失败的原因真就这么简单吗?

对此,王恢的反驳是,此次战役无须长驱深入,我们只要在家门口打一场伏击就好了:

“今臣言击之者,固非发而深入也,将顺因单于之欲,诱而致之边,吾选枭骑或绝其后,单于可禽,百全必取。”



——《汉书·韩安国传》

正是“内线伏击战”这个战术要点让王恢成功地压制了韩安国的反战意见。可廷议要是发生在聂翁壹潜入匈奴之前,那军臣单于来与不来都还在未定之天,王恢又凭什么把伏击说得这么言之凿凿呢

其三,司马迁在《史记·韩长孺列传》中说,军臣单于最终同意聂翁壹的提议,决定南下,是因为“单于爱信之,以为然,许聂翁壹。”一个从南边逃来的外国人要博取匈奴单于的信任是需要时间的,不可能在初来乍到之时便让单于产生爱信之感。

而从记载上看,聂翁壹向孝武帝建言献策,事在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马邑之谋是在一年以后也就是元光二年(公元前133年)才发生的。也就是说聂翁壹为了取信于军臣单于,大致努力了一年之久。可班固的描述却是:

乃从恢议。阴使聂壹为间,亡入匈奴,谓单于曰:“吾能斩马邑令丞,以城降,财物可尽得。”单于爱信,以为然而许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