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立春的习俗是什么
1、立春祭:立春祭是一项传统民俗文化活动。立春祭活动内容包括祭春神(主管农事的春神句芒亦称芒神)、太岁、土地等众神,还有鞭春牛、迎春、探春、咬春等活动。
2、春祠荐新:祭祖习俗传至后世变为正月初一的祭祖活动,有的地方在初一以后几天不扫除屋宅,即是担心触犯了回家过年受享的祖魂。
3、籍田:古代在立春日举行的籍田礼,籍田的内容包涵有对地母的祈求。在籍田仪式后聚饮,这是后世“团拜”和“贺年”的一种雏型的仪俗。
4、迎春:迎春是立春的重要活动,事先必须做好准备,进行预演,俗称演春。然后才能在立春那天正式迎春。
5、贴“春”字: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后渐渐发展为春联,表达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⑵ 立春习俗有什么立春来历是什么
一、立春是从天文上来划分的,春是温暖,鸟语花香;春是生长,耕耘播种。从立春交节当日一直到立夏前这段期间,都被称为春天。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明清官方历书中被归入正月节气;到达时间点在公历每年2月3-5日(农历正月初一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15°时。
立春是汉族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立”是“开始”的意思,自秦代以来,中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
二、节气习俗
1、春耕:春耕秋狩,周礼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到东郊迎春,并举行祭祀句芒神的仪式,(见《礼祀·月令》)。汉代仍承此俗。《后汉书·祭祀志》:后世延续。
2、打春:民间扎春牛,用鞭打之,谓之打春。
3、春社:民间游行舞龙,糊春牛,祭祀社神,并占新春气候,占风向,望云气,占岁成。
4、朝贺:《梦梁录》:立春日宰臣以下入朝称贺。文武百官,觐见天子,齐呼万岁。
周礼设春官。周礼天子要亲自象征性地耕种,表示春回大地,天下可以恢复生产耕种的信号。
5、春游:民间要踏春,妇女戴春胜。
6、咬春:要吃春盘,春饼,春卷,春盒,吃生菜,吃萝卜,谓之“咬春”。
(2)立春习俗扩展阅读:
节气养生:
在养生上主要是护肝。在作息时间上,人们也应顺应自然界的规律,早睡早起。在精神养生方面,要力戒暴怒,更忌忧郁,做到心胸开阔,保持心境愉悦。
对于健康人群而言,饮食要清淡,不要过度食用干燥、辛辣的食物。同时,因为此时阳气上升立春之后的一段时间往往冷暖不定,要当心“倒春寒”的侵扰,特别是对于体弱的人来说,感冒、发烧是常有的事情。
对此专家表示,要想杀菌并防寒,在饮食上可增加吃大蒜、洋葱、芹菜等“味冲”食物的次数,对预防伤寒感冒等春季多发的呼吸道感染大有益处容易伤阴,所以要特别注重养阴,可以多选用百合、山药、莲子、枸杞等食物。
⑶ 立春习俗有哪些:迎春习俗
贴宜春字画
春天到了,给门壁上张贴宜春字画,这种风俗在唐代长安就有。据记载:立春日,唐代长安人常在门上张贴迎春祝吉的字画,字称“宜春字”,画称“宜春画”。如 “迎春”、“春色宜人”、“春光明媚”、“春暖花开”等内容。还有人给门楣上张贴一段祝愿之词,表示迎春的志愿。如果会绘画的人,常给门楣上画一幅《腊梅图》。
⑷ 立春的习俗有哪些
迎春是立春的重要活动,事先必须做好准备,进行预演,俗称演春。迎春是在立春前一日进行的,目的是把春天和句芒神接回来。迎春设春官,预告立春之时。然后祭句芒神,句芒为春神,即草木神和生命神。
古时祭祀完句芒神就由郡县太守等象征性耕种,并打春牛,代表民间可以进行耕种了。游春(探春、游行),游春是一项流行于民间的祭祀游行活动。队伍先是报春人打扮成公鸡样子走在队伍前,由一群人抬着巨大春牛形象,其他人打扮成牧童牵牛、大头娃娃送春桃等各种象征春天的形象。
值得一提的是,立春这一日,中国民间“咬春”的另外一种食品是萝卜。比较普遍的说法是可以解春困。其实其意义并不限于此,除解困外,萝卜还可以解酒、通气,具有营养、健身、祛病等功效。
⑸ 立春的民间风俗
度过了春节长假,
马上要迎来新年的第一个工作日了,
新的一年一切都有新的开始,从立春这日起,
万物复苏,你准备好迎接新的开始了吗?
立春既是节气,也是节日。
古籍《群芳谱》对立春解释为:
“立,始建也。春气始而建立也。”
立春期间,气温、日照、降雨,
开始趋于上升、增多。
这一天,我国民间有“迎春”
“打春”和“咬春”等美好习俗。
“迎春”
旧时,地方官亲自主持祭祀仪式,
三拜九叩芒神和放在供桌前的一只泥制春牛,
祈求国泰民安,五谷丰登。
之后将春牛请至官署衙前,视为“迎春”。
“打春”
春牛有纸牛和泥牛之分,扮作芒神的人
用红丝绸缠扎的鞭子
猛抽春牛三下,即为‘打春牛’,
意为打走春牛的懒惰,
督促人们在春回大地之际,赶紧耕种。
“咬春”
过去“咬春”就是买个萝卜
来吃,因为萝卜味辣,
取古人“咬得草根断,
则百事可做”之意。
现在“咬春”多是吃春饼和春卷。
“游春”
报春人打扮成公鸡的样子走在最前面,
一群人抬着巨大春牛形象,
人们打扮成牧童牵牛的、
打扮成大头娃娃送春桃的、
打扮成燕子的应有尽有。
这次游春之后就是可以开始踏青的信号,
一直到端午之间都是游春的好时候。
摊煎饼吃七宝羹,安顿身心,休养生息,
北方吃春饼,南方有春卷,南北吃法不同,
但它们都寓意着迎春喜庆的吉兆。
立春时节,别忘了与家人们
吃点萝卜和新鲜蔬菜,
滋润经受了一个寒冬的身体,
迎接春天的到来。
⑹ 立春有什么习俗
立春有迎春,祭祀祖先,咬春,踏春这些习俗。
1,迎春
迎春是立春的重要活动,事先必须做好准备,进行预演,俗称演春。然后,才能正式迎春,目的是把春天和句(gōu)芒神接回来。
2,祭祀祖先
在许多地区,立春要祭祀祖先。如广东《新安县志》载:“民间以是日有事于祖祠。”立春时供奉祖先的食品也较特殊。河南《汝阳县志》载:“设春宴,啖春饼,荐卜、梨。”
3,咬春
立春时还有自己的食品,主要是春饼、萝卜、五辛盘(用葱、蒜、椒、姜、芥五种辛辣食物调和而成)等,在南方则流行吃春卷。
4,踏春
立春后,人们在春暖花开的日子里,喜欢外出游春,俗称出城探春、踏春,这也是春游的主要形式。
⑺ 立春的民间习俗
立春的民间习俗
咬春
立春这一日,汉族民间讲究要买个萝卜来吃,叫做咬春。因为萝卜味辣,取古人“咬得草根断,则百事可做”之意。老北京人讲究时令吃食,立春这天要吃春饼,吃春饼就是咬春,也有叫吃春盘的,这一日从一大清早,就有人挑着担子在胡同里吆喝:萝卜赛梨。那时候,再穷的人家,也要买个萝卜给孩子咬咬春。
燎百病
燎百病也是一种传统的古老习俗,在陕西农村中,特别是山区很风行。每年立春日黄昏,家家户户把从山峁崖畔砍来的柠条子、酸枣树枝叶、堆在一起点燃,好像迎火会一样,火燃旺时,把床上的被褥拿来虚燎,边燎边念:“燎百病,燎百病。百病消散身安宁。”届时大人、小孩、男男女女从熊熊大火上跳过,以灭菌除病,保障身体健康。
吊春穗
吊春穗是一种传统的习俗,流传在陕西澄城一带。每年立春日,妇女用各色布绺编成布穗,或用彩色线缠成各种形态的“麦穗”。然后吊在小孩或青年人的身上,也可挂在牲口如驴、马、牛的身上,藉以祝福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收。
佩燕子
佩燕子是长安、关中一带人民的古俗。每年立春日,人们喜欢在胸前佩戴用彩绸剪成的“燕子”,这种风俗起自唐代,现在仍然在农村中流行。因为燕子是报春的使者,也是幸福吉利的象征。所以许多富有人家,都在自己厅房正中或房檐下,修建燕子窝,只要你能在庭房檩条下或房檐的墙壁上,搭上一小页垫板,上写“春燕来朝”四字,燕子就可自己建筑起窝来。燕子是候鸟,春天飞到北方,秋天飞到南方。“不吃你家谷子,不吃你家糜子,只在你家抱一窝儿子。”所以向阳人家都喜欢在自己院落房舍里,招惹燕子繁殖生息。每年立春这天,人们都喜欢佩戴“燕子”,特别是小孩,父母早就给他(她)们准备好了,他们戴在胸前,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兴高采烈,雀跃有余。
⑻ 立春习俗有哪些
二十四节气被称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作为农耕文明的产物,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人民顺应农时,观察天象,知晓一年中物候变化的一个独特的知识体系。
在中国,二十四节气是历法中表示自然规律变化的特殊节点。根据一年12个月,分为春夏秋冬十季节,各个季节各三个月,每个月两个节气。每个节气都具有独特的含义,不仅指导着中国人民进行农业生产,同时积淀着中国厚重的传统文化。
踏春踏春指民间百姓在春天和家人好友外出郊游散步,结伴远足,嬉戏游玩的活动。时间多在立春后,春暖花开,阳光明媚的日子里。
立春,一切刚刚开始,一切皆可期待。
⑼ 关于立春的习俗
鞭春牛:又称鞭土牛,起源较早后来一直保存下来,山东民间要把土牛打碎,人们争抢春牛土谓之抢春,以抢得牛头为吉利。
咬春:立春时有自己的食品,主要是春饼萝卜五辛盘等,每逢立春时节,街市上都有不少叫赎春卷的小贩。
祭祖:在许多地区立春要祭祀祖先,如广东新安县志载,民间以是日有事于祖祠,在立春时供奉祖先的食品也较特殊。
躲春:立春对部分人群有不利的影响,更甚者会影响一年的运气,所以躲春的习俗就出现了。
拜太岁:中国有迎太岁的习俗,把太岁想象成了值班的神,迎太岁就能平安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