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入门技巧 » 天主教教皇

天主教教皇

发布时间: 2021-08-07 01:37:53

⑴ 各个基督新教的主教要教皇来任命吗

你既然说出了基督新教,就知道一点,基督教一开始分为天主教、罗马东正教、英国新教。
新教的意思是想要脱离教皇的统治,以路德宗为首,他们认为教皇也是人,无权代替上帝牧人。后来在英国发动政变失败,乘坐五月花号逃亡北美洲,现在是美国新教。
罗马东正教来自东罗马帝国,意思是罗马教廷正统,后来一次大决议,与天主教合并,即是现在的天主教。
而中国的基督教来自清末民初,由美国新教的神父宣扬教义,建立三自爱国教会,即是俗称的三自教会。
因此,除了天主教还受梵蒂冈的教皇控制外,其他的美国新教、中国新教都不受教皇控制。
甚至,中国基督徒普遍不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一个凌驾于主教之上的教皇,还有一座圣城,叫做耶路撒冷(耶稣诞生于耶路撒冷的卫星城•大卫城)

⑵ 教皇的来历

公元四世纪,渐渐形成了五个教区:罗马教区、君士坦丁堡教区(君士坦丁皇於330年把罗马帝国首都从罗马迁到土耳其的比散田Byzantium,这就是君士坦丁堡,成了东罗马的首都)、安提阿教区、耶路撒冷教区和亚力山大教区,每教区立一监督(或称大主教)治理。当时,各教区大主教相争。唯独罗马大主教才智过人,他的教区很兴旺。其它教区主教请他主持公道,因而罗马教会势力甚大。

天主教创立教皇理论,先由利欧大主教(440-461当大主教)倡立理论。

公元467年,西罗马灭亡。那时,教会已形成强大的组织,以主教为核心,公认彼得为第一教皇。

第一任教皇:他们认为彼得是圣经中的第一教皇。但天主教教皇则是罗马教区大主教大格理高里Gregory I,他在公元590年宣布自己为第一任教皇,以教干政,政教联合

⑶ 教皇教主教延教士教会,有什么区别

教皇一词译自“Pontifex”(祭司),原指罗马帝国皇帝兼任的多神教“Pontifex Maximus”(最高祭司、大祭司)。教主不是正式的称呼,某些小宗教对自己的领袖称为教主。
教延天主教会的最高统治机构,设在 梵蒂冈
教士基督教的神职人员
教会是指基督宗教的团体,一方面指所有基督徒的整体(普世性的教会);另一方面是有形的基督徒组织(个别性的教会)。
简单地说就是:教皇是教会在教廷领导教士的存在

教皇在神权上,与其他祭司(神父)一致。宗教事务上,教皇与主教的提案需要经过主教会议的讨论及投票,最后根据结果由教皇以耶稣首席宗座使徒圣伯多禄(彼得)的继承者名义代表整个教会颁布。 而这结果必须是不可错谬的,是为“教宗不可错谬”和“首座使徒权柄”的特权教义。

教廷
罗马教廷从古代罗马主教府发展而来,最初无固定机构。1588年教皇西克斯图五世设立教廷各部门,罗马教廷始告形成。其后教廷体制几经变化。第二次梵蒂冈公会议对罗马教廷体制实行了重大改革。罗马教廷的首脑为教皇,枢机团成员有选举或被选举为教皇的权利,分枢机主教、枢机神父、枢机执事三级,因皆穿红衣,在中国通称红衣主教。
狭义的教廷仅指天主教的最高行政管理机构,主要包括各圣部、各法庭、教廷各秘书处,办事局和理事会以及一些常设委员会,均由教皇授权进行工作。教廷各圣部计有信理部、主教部、圣事礼仪部、神职部、修会及在俗团体部、万民福音传播部、列品部、天主教修院及大学教育部、东仪教会部;教廷各法庭计有宗座特赦法庭、高级法庭、最高法庭等。罗马教廷在一些国家派有外交代表,分为大使和公使,另在一些国家派有教皇私人代表,在一些国际组织中派有代表或常驻观察员。罗马教廷出版官报《宗座官报》。

普世性教会
又将万有服在他(基督)的脚下,使他为教会作万有之首。(《以弗所书 1:22》)圣经希腊文中,教会有时是用作单数形式,如:

在这里,教会是指普世性,无形的教会,指自古至今甚至未来,全世界所有的基督徒,由上帝所拣选、救赎的信徒的有机体。 教会是因为基督带来的神的救恩而获得拣选救赎的信徒组成,所以基督是教会得以形成的最基本元素。信徒集合起来,成为会众,成为神团体的彰显。人们只要接触到团体的圣徒——教会,就能够直接地看到神在人间的显现,即所谓“基督是神的奥秘,教会是基督的奥秘”。
同时,基督徒认为,因为基督是教会当中圣徒的原型,每个信徒都是基督的复制品,所以,教会是基督的扩大和繁殖。这样就把教会比作一个活的生命体。这样的教会,就可以超越时间和空间。在这些基督徒看来,只要是由“神所拣选”、由“基督所救赎”的会众,就都是所谓的教会的一部份,无论他们生活于什么时代什么处所。
一些基督徒由此认为,现今的教会不能作为召会来看待。教会不能合一,是因为基督徒只在道理的外表上活,仍然是人的天然。基督徒应该按照召会的典范,生活在基督当中,成为基督形成的召会的一部分,这样一切的分门别类也就自然消除了。
个别性质教会
基督教在发展的过程中,在不同的地方,基督徒组织成不同的教会,不同的教会又织成不同的教派,当中也有出现分裂的情况。因此在基督宗教内有不同的教派与教会,比如天主教会,新教的浸信会,宣道会,福音派等等。在组织比较完善的情况下根据教义与教导来分教派。正统(orthodox)宗派的出现是大约4世纪的时候因不同的地区出现很多不同的教义,因此那些维护正统信仰的教会开始主张正统宗派。所谓异端是偏离了基督教核心教义,而不是与主流教会意见不合定为异端。极端是还没有离开基督教正统教义但有些过激。圣经中也以教会指个别的、有形的一群基督徒会众,如安提阿的教会、哥林多的教会等。

⑷ 全世界天主教教皇只有一个吧

从理论上来说,只有一个。而且,应该是所有基督徒只有这一个教皇。
不过,现实的情况却没有这个简单。一方面,出于政治原因,会有两个甚至更多教皇并立的情况,这主要是中世纪时教权与俗权相争之时的现象,特别是12-14世纪。另一方面,基督教的分裂不但导致东正教与牧首体系和基督教与教皇体系的分离,更在宗教改革后造成了各种新教教派与天主教的分离。因此,到现在只有天主教的教徒是在精神上尊崇教皇的。——这还不包括例如号称“自主自办”的中国官方的天主教协会等。
当前,教皇仅有一个,即楼上多已提到了的本笃十六世(Benedict XVI)。

⑸ 请问教皇是什么意思

教皇亦称“教宗”,译自拉丁文papa, 源于希腊文pappas,意指“爸爸”,最初本为古代天主教对其神职人员的一般尊称,至今在东派教会中仍有以此称神父者。天主教成为罗马帝国国教后,罗马、君土坦丁堡、亚历山大里亚、安提阿和耶路撒冷五地的主教均用此称谓来表示其宗主教之衔,而罗马主教认为此衔仅指西部教会的领袖。西罗马帝国灭亡后,罗马主教成为西方教会中的最高首领,加之756年法兰克王丕平“献土”后又在意大利形成“教皇国”世俗政权,“papa"这一称谓遂逐渐为罗马主教所独有,开始构成“教皇”之涵义。到11世纪时,罗马主教格列高利七世独占“papa"之称,从而正式形成了西方罗马天主教会的教皇制度。 “papa"一词也就作为“教皇”之专称沿用下来,即今日英语中的“pope”、德语中的“Papst'和法语中的“pape”。
按照天主教会的传统说法,耶稣基督的第一个门徒彼得乃众门徒之首,他于传教过程中去罗马担任了罗马教会的第一任主教。从此,罗马主教均为伯多禄的继位人,其地位因而也在其他主教之上。这便是“教皇制”的由来。所以,“教皇”的全称为“罗马教区主教、罗马教省都主教、西部宗主教;梵蒂冈君主、教皇”,亦称“宗徒彼得的继位人”、 “基督在世的代表”等。
在天主教会的教阶体制中,教皇享有最高的立法权和司法权,能制定或废除教会法规,指定人员组成教廷,创立教区,任命主教,而且“在伦理和信仰上永无谬误”。在11世纪前,教皇须经世俗君主或意大利贵族遴选或认可。尼古拉二世登基后于1059年决定教皇由枢机主教选举产生,但须得到法兰克王亨利一世及其继位者的认可。直到1179年第三次拉特兰会议和1274年第二次里昂会议两次确认后,才正式规定教皇可单由枢机主教选举产生,不过仍须承认法、西、奥三国君主对候选人具有否决权。20世纪初,庇护十世废除了这种世俗君主的否决权。1914年,本笃十五世遂成为单由枢机主教选为教皇的第一人。教皇当选后任职终身,不受罢免,但可自行辞职。

⑹ 教在梵蒂冈有教皇,怎么没听说伊斯兰教

伊斯兰没有教皇一说。
穆圣归真时曾说:你们追随我,我终将归去真主;你们追随真主,他永生不灭。自穆圣之后再无先知。
所以在伊斯兰中,没有所谓入教仪式。一个人信不信仰伊斯兰,在于他自己,信仰是个人修行。
阿訇、伊玛目都是一个引导者,他们作为伊斯兰中有学识的人,在生活中履行引导信众的职责。而不是领导。

⑺ 教皇、 红衣主教区别

1、定义

教皇:原指罗马帝国皇帝兼任的多神教最高祭司,现为天主教国家梵蒂冈城国元首的政治及外交称号。

红衣主教:为枢机主教,是天主教教宗治理普世教会的职务上最得力的助手和顾问。

2、职能

教皇:教皇在神权上,与其他祭司一致。宗教事务上,教皇与主教的提案需要经过主教会议的讨论及投票,最后根据结果由教皇以耶稣首席宗座使徒圣伯多禄(彼得)的继承者名义代表整个教会颁布。

红衣主教:依法享有选举教宗即教皇的权利,以集体或个别的方式协助教宗处理较重要的事项。且有权另立反对派教皇,或以监禁、放逐等形式对教皇架空。

3、穿着服饰

教皇:罗马天主教里唯一穿全白色衣服的主教,每一件白色法衣有大约30个人工缝制的扣子和扣眼,还有通常的罗马教皇专用配件。

红衣主教:枢机的礼服(长衫、披肩、方型帽等)都是“鲜红”色的,因此枢机们也俗称“红衣主教”。表示身为枢机者在有必要时,为信仰作证,“流血”舍生亦在所不辞。

(7)天主教教皇扩展阅读:

教皇名称的由来:

1、教皇亦称“教宗”,译自拉丁文pope,源于希腊文,意指“父亲”、“爸爸”,最初本为古代天主教对其神职人员的一般尊称,至今在东派教会中仍有以此称神父者。

2、天主教成为罗马帝国国教后,罗马、君士坦丁堡、亚历山大里亚、安提阿和耶路撒冷五地的主教均用此称谓来表示其宗主教之衔,而罗马主教认为此衔仅指西部教会的领袖。

3、西罗马帝国灭亡后,罗马主教成为西方教会中的最高首领,加之756年法兰克王丕平“献土”后又在意大利形成“教皇国”世俗政权,“papa"这一称谓遂逐渐为罗马主教所独有,开始构成“教皇”之涵义。

4、到11世纪时,罗马主教格列高利七世独占“papa"之称,从而正式形成了西方罗马天主教会的教皇制度。“papa"一词也就作为“教皇”之专称沿用下来,即今日英语中的“pope”、德语中的“Papst“和法语中的“pape”。

⑻ 教皇与大主教的区别

1、职责不同

教皇

除宗教职务外,教皇也是拥有独立主权的梵蒂冈国家元首。该国又被称为“圣座”(Sancta Sedes)。

教廷(Sancta Sedes)作为全球罗马天主教会的“中央政府”,教皇授权主教委员会负责管理梵蒂冈的日常事务。

大主教

根据天主教及基督教部分教派的制度,数个教区组成一个教省,其主教长称为大主教;而教省大主教在省属教区中有某些权限,通常兼任省属教区主教组成的主教团团长。

作为基督教的神职人员,在天主教会中,指驻节大城市而管辖教省的主教,总管和监督教省范围内的各个教区;在东正教会内,一般指牧首所管辖的主教,多主管一个大教区。

二、穿着服饰不同

教皇

教皇是罗马天主教里唯一穿全白色衣服的主教,每一件白色法衣有大约30个人工缝制的扣子和扣眼,还有通常的罗马教皇专用配件,短小的大红色肩衣叫做 Mozzetta,罩在法袍外面,白色的无边帽,也叫无边便帽;还有红色的鞋子。

大主教

在罗马教廷中,大主教是对一些德高望重的老主教的尊称,只有总主教才是天主教中的正式职位,又因穿戴紫衣紫帽,故而称“紫衣主教”。

三、管辖范围不同

教皇

教皇管辖着梵蒂冈。

教皇是梵蒂冈的首脑,施行政教合一,有最高立法、司法、行政权。这个世界上最小的国家,位于意大利首都罗马西北角的梵蒂冈高地上,地处台伯河右岸梵,整个被罗马城包围,面积仅有0.44平方公里(相当于天安门广场),常驻人口仅890人,主要是意大利人。

梵蒂冈有一支200名瑞士人组成的卫队,这支卫队于1505年,由教皇朱利奥二世组建。此外还有大约3000名世俗工人,他们是梵蒂冈的主要劳动力,但都不住在梵蒂冈城内。梵蒂冈也称罗马教廷,

大主教

大主教作为基督教的神职人员,在天主教会中,指驻节大城市而管辖教省的主教,总管和监督教省范围内的各个教区;在东正教会内,一般指牧首所管辖的主教,多主管一个大教区。

⑼ 教宗就是教皇吗还有,宗主教是怎么回事

教宗,即“教.皇”。拉丁语:Papa,本意为爸爸、父亲,并无一丝“皇帝”的意思。中.国大.陆之外通常译为 “教宗”,宗庙之宗,是取其头衔中“圣伯多禄继承者”之意。在中.国大.陆通常译为教.皇或罗马教.皇,但是中.国天.主.教爱.国.会内部依然称为教宗。天.主.教.会(全名“至一至圣大公教.会及宗座教.会”)的领.袖,当中包括罗马天.主.教.会(拉丁礼)和东仪天.主.教.会。这一称号同时由东正教.会和安立甘教.会等天.主.教.会(大公教.会)名义的教.会分享,也因此引起分歧。

教宗的完整头衔是:“罗马主.教,基.督之代.表,众门.徒之主之后继者,最高祭司(教宗),西方之宗主.教,意大利首席主.教(主.教长),罗马省大主.教及都主.教 (总主.教),梵蒂冈城国元首及上帝之众仆人之仆人”。教.会很少会使用这个完整的头衔。天.主.教认为教宗为初任罗马主.教圣伯多禄的后继,因此一开始称呼他为 「伯多禄之代.表」,直到5世纪时才改称为目前这更具权威的「基.督之代.表」(2006年《宗座年鉴》删除了「西方宗主.教」的称呼,对上一次修订为1969 年。当时教宗保禄六世把「天.主众仆之仆」加于名号之中,并删除了「光荣在位」的句语。

除了宗.教职务之外,教宗也是拥有独.立主.权的梵蒂冈的国.家元首。梵蒂冈又被称为“圣座”(Sancta Sedes),整个被罗马城包围,在1870年之前,教宗统.治的区域一度拓展到整个意大利中部,其领土,即教廷国,被称为“圣伯多禄的遗产”。尽管授予教宗对这些领土的统辖权的文件,也就是所谓的君士坦丁御赐教产谕,在15世纪被证明是伪.造的,教宗对教廷国的统.治还是延续到了1870年意大利统.一的时候,而意大利王国和教宗之间最终的政.治协议一直到1929年的拉特兰协定才得以实现。1948年通.过的意大利共.和国宪.法,再次确定该协定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宗主.教(拉丁文:Patriarcha),在东正教方面按习惯翻译为牧首,是早期基.督教在一些主要城市如罗马、君士坦丁堡、耶路撒冷、亚历山大和安条克的主.教的称号。

宗主.教的威望和权力比一般的主.教要高。当天.主.教和东正教分.裂时,罗马的宗主.教成为天.主.教的教.皇,而君士坦丁堡的宗主.教成为东正教名义上的首.脑。在很多古老的东方教.会中,宗主.教实际上被称为大公牧首。并非全部15个东正教自主.教.会的领.袖的称号都是牧首。实际上使用这一称号的自主.教.会领.袖有9个,其他自主.教.会领.袖的称号是都主.教或大主.教。

宗主.教(希腊语:∏ατριάρχης,拉丁语:Patriarcha)(东正教中文传统上习惯翻译为牧首)

最初,宗主.教是一位作为家父(pater familias)对某个扩展家庭行使专.制的权力的男人。该种由年长男性对家庭进行支配的体.系被称为父权(patriarchy)(Πατριάρχης)。这是一个希腊文词汇,由πατήρ (pater,意为“父亲”)和ἄρχων (archon,意为领.导leader,首领chief,统.治者ruler,国王king,等等)

亚伯拉罕,以撒,以及雅格被提及为三位以色列人的族长(patriarch,天.主.教中文译译法,或为“圣祖”),而他们生活的时期即被称为“族长时代”(Patriarchal Age)。它最初是在圣经的七十士译本中获得了其宗.教上的含义。

该词主要具有特殊的教.会的多种含义。特别是,东方正教.会、罗马天.主.教.会(高于大总主.教(Major Archbishop)和首席主.教(primate))、东方亚述教.会中最高等级的主.教均称为“patriarchs”。此位patriarch的办公地以及教.会的征役(由一个或更多的教省组成,尽管在他自己的(总)教.区之外他经常没有可实施之司法权)被称为“宗主.教.区”(patriarchate)。从历.史上说,宗主.教可能经常是一个充当行政长官(Ethnarch)的合理人选,后者可在一个信奉其他教.义的国.家或帝.国内代.表由其宗.教团体所形成的社区(如在奥斯曼帝.国内的基.督徒)。

宗主.教是早期基.督教在一些主要城市的主.教的称号,他们的威望和权力比一般的主.教要高;其中罗马、君士坦丁堡、亚历山大港、安提约基雅、耶路撒冷等五个首要主.教所领.导的教.会,又合称为“五大宗主.教.区”(Pentarchy;亦称为“五牧首联合治理教.会”)。当罗马天.主.教.会和东方正教.会分.裂时,罗马的宗主.教成为天.主.教的教宗,而君士坦丁堡的宗主.教成为东正教普世大牧首。现今在世界许多地方都可以发现一至数名宗主.教/牧首,特别是在历.史形成的宗.教中心更是如此,比如亚历山大宗主.教。

⑽ 现任教皇是谁

现任教皇: 约瑟夫·拉青格]

现任教皇: 约瑟夫·拉青格.2005年4月当选第265任天主教罗马教皇.称为本笃十六世.

枢机主教也称红衣主教.来自德国的枢机主教约瑟夫·拉青格19日在罗马教皇选举中当选第265任天主教罗马教皇.称为本笃十六世.
拉青格1927年4月16日出生.1977年任枢机主教.1981年任罗马教廷的信理部部长.
枢机主教团115名枢机主教18日下午开始进行选举新教皇的秘密投票.上任教皇约翰·保罗二世本月2日因病在梵蒂冈去世.终年84岁.
选举教皇的程序是非常特殊的.神圣红衣主教院有120位主教和大主教.当梵蒂冈宫的丧钟一响.他们就被关在西斯教堂内.直到选举产生了继承人.他们才能离开那儿.选举可以通过欢呼声.红衣主教则同时喊一个人名字.为了便于复查.每天要投票四次.候选人要有三分之二的选票.或是最后大家协商选举.当代的教皇都是按后者的方式选举产生的.每次选举后.都要把选票烧掉.选票按照不同的化学成分.燃烧时会冒出黑.白两种不同颜色的烟雾.当人们看到教堂的大烟囱冒出阵阵黑烟.就知道选举正在进行.教皇还没有产生.当看到一缕白烟.便意味着选举成功.有人当选了新的教皇.

注意.新教是没有教皇的.一般一般说教皇就是指罗马教庭的教皇.虽然有一些基督教宗派也有自己的教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