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入门技巧 » 占全喜

占全喜

发布时间: 2021-08-04 19:54:54

A. 蝗虫论的上海版蝗虫论

自从上海户籍新政实施后,大量外来人口涌入上海,使得上海本地居民诸多权益受损,也造成上海诸多社会问题,如:交通拥挤、犯罪率上升、外来人口在公共场所不文明行为以及文化与价值取向冲突等等,使得部分上海市民对外来人口产生了不满。2012年,由于“异地高考”问题持续发酵,15岁非上海籍女孩占某因不愿意就读职业技术学校。10月25日,占家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擅自在大沽路100号上海市教委门前进行所谓“异地高考约辩”,而此违反中国法律的行为遭到了上海不少市民的抵制,双方发生冲突,其父亲占全喜后来向《瞭望东方周刊》说有多人高喊“蝗虫滚出上海!上海不需要外地蝗虫”。

B. 为什么外地人都要贪上海户口

1,很多在上海的外地人为小孩上学方便,因没上海户口好的学校上不了,要不就要花很多钱。2,很多外地人在上海工作都得不到上海户口的待遇。3,因上海市福利好啊,但必须有上海户口。

C. 占海特的学习经历

快乐童年
占海特4岁半跟随父母来到上海。从幼儿园到小学、初中,她大部分时间都过得开心快乐。上幼儿园的时候,父母坚持没给她报各种“兴趣班”;读小学时,又被离家不远的一所公办小学录取,读五年级时,还被选入了冲刺“名牌”初中的重点班。但上海学生就读初中采用就近对口入学方式,所谓冲刺“名牌”初中的重点班说法仍待考证。
中学时期
但在小学毕业时,她第一次遇到了户籍带来的烦恼,很多好一点的公立初中都不招收非上海户籍的学生。她所在的重点班的同学大多考入了市内各名牌初中,作为“非沪籍”生的占海特要么接受统筹分配,就近入读一般甚至较差的公办初中,要么选择民办“名牌”初中。最终她考入了浦东一所质量不错的民办初中——上海新竹园中学。
进入一所自己满意的中学后,占海特继续着自己的快乐生活。前期学习压力不大,学校和班级里经常搞一些文化、体育和亲子活动,占海特觉得整个班级经常就像一个大家庭一样。
在学校里组织的各种演出、联欢会中,她和年级里四个同学组成的拉丁舞组合,每次都必然会登台亮相,而且是经常作为压轴节目。她和班里关系不错的几个同学,还创建了一个学生社团,用柏拉图的《理想国》为社团命名,不少课外好友也加入了这个社团;喜欢参加课外活动的占海特还成为了学校广播站的第一届广播员。
占海特说,她初中的生活整体来说是丰富多彩,而又十分有趣的。但在七年级的时候,一位天津籍的班主任老师提醒她说:“你没有上海户口,可能要回老家中考。”得知这个消息后,她的学习兴趣开始减弱,成绩也在下降。在家人的劝慰下,占海特的成绩慢慢有所回升。转眼就到了九年级,中考报名的各种文件和表格陆续下来了,但占海特每次都被排除在外。
辍学
对占海特来说,老家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她出生在珠海,其名字就是取自于“珠海特区”的中间二字。她一直将珠海视为自己的第一故乡。但在珠海她同样不能参加中考。真正能够让她参加中考的地方在江西——她长这么大以来待过总共不超过两个月的地方。自从把奶奶从江西老家接过来后,她更没有机会回去。
回老家中考这件事她一直埋在心里没有告诉父母。其实,她不知道,早在上初中时,教委就给家长发过一张告知书,内容是没有上海户籍不能在上海参加中考。父母在上面签了字。这件事,父母同样一直瞒着她。
得知这个消息后,她的学习兴趣开始减弱,成绩也在下降。爸爸占全喜得知原委后安慰她说:“不用担心,到时政策会变的。”当时,呼吁放开异地高考的呼声日渐高涨,在每年3月召开的全国两会上,异地高考改革都会成为代表们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
春节后,老爸开始带着她到上海市政府信访办上访,信访办的人让父女俩去教委。一位负责接待的教委工作人员不紧不慢地对她说,去读中职校吧,不愿意就回老家。
最终全班只有她一个人没有资格参加上海中考。参加中考无望的占海特5月份提前回家,成了一名辍学少年。
辍学后的学习
辍学后,占海特一直在学习,语文她觉得在微博上就能学得很好,对语言的能力有很大提升。英语在家几个月来也突飞猛进,因为她看英文文章、名著、视频,还有英文维基网络,各方面都让她的英语提升得非常快。她已经把高中数学的课程都学完了,在看美国的高中数学课程。历史方面,世界历史、中国历史、美国历史,包括美国的独立战争,她都一直在学习,感觉进步很快。

D. 广册异地高考新政

12月6日是星期四,全国中小学正常上课。可是,家住上海市浦东新区、今年15岁的女孩占海特只能在家自学。

进入12月,各地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网上报名工作陆续开始。按照教育部等四部委《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的意见》,全国31个省(区、市)年底前出台具体政策的倒计时已然开启。占海特更是期待方案的出台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

沪女孩拒回原籍中考被斥“蝗虫”

占海特的名字,取自“珠海特区”,那里是她的出生地,也被她视为“第一故乡”。上海被小海特视为“第二故乡”。

“求学时,户籍的影响无处不在。”占海特的户籍随父母落在江西九江。上幼儿园时,她要为此缴纳赞助费,小学时会交借读费。第一次明显的户籍尴尬,是在她升初中时。很多好一点的公立初中都不招收非户籍生,占海特只能接受统筹或就近分配。最后,占海特通过考试考入浦东一所民办“名牌”初中——上海新竹园中学(3000人报名,录取200多人),学费每年1.2万元。

“海特不仅成绩好,而且各方面都很活跃,但班主任老师无意中的一句‘你没有上海户口,可能要回老家中考’,让她开始沉默。”海特的父亲占全喜回忆说。后来,他安慰女儿:“不用担心,到时政策会变的;政策不变的话,就写信给政府。”转眼就到了初三,占海特的成绩有了上升,但同学们纷纷收到中考报名的表格、文件等,占海特却一份也没有收到。

占海特班上非沪籍的同学,大多通过获取户口、蓝印户口(2002年以前上海市买房送户口)、引进人才子女、港澳台居民身份、外国护照等获得中考、高考的资格。“也不是没有办法,比如假离婚,而后找个上海人假结婚,就可以让孩子获得户籍;或者通过假收养取得上海户籍;甚至移民非洲取外国护照。费用都在数万不等,这样孩子可以取得上海中高考资格。但是我绝不会这样做,因为这违背了做人的准则、击破了道德底线。”占全喜说。

占海特和家人开始高调争取中考机会。2012年初,占全喜带占海特多次去上海市政府信访办、教委,十几次跑下来,教委依然回复:“去读中职校(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吧,不愿意就回老家吧。”然而,老家无人能照顾占海特,她的外婆照看着舅舅们的4个留守孩子,祖母身体不好,祖父已去世。“十几年来,除了参加集体活动,我没有一天离开过父母亲。”占海特不愿离开父母,也不愿去上中职校。

5月,占海特离开学校在家自学;6月,绝望中的占海特开始上网发微博呼吁教育公平,争取随迁子女在学籍所在地参加中高考的权利。她的遭遇,得到诸多同情、关注。特别是8月底,国务院办公厅要求31个省、市、区年底前因地制宜出台异地高考具体政策,解决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在流入地高考的问题之后,占海特的博客、微博人气更高。

然而,她也遭遇了一些户籍人士的攻击。一些上海网友贴出认为她是“异闹”,“不爱自己的家乡,纯属无赖”、“实质就是想占北京上海的便宜”等帖子。占海特不服气,在微博上向沪籍人士发出约辩邀请。

10月25日的约辩,占海特至今记忆犹新。“支持我的家长有30多人,反对我的戴着口罩、墨镜,拿着大型摄像机的也有近30人。他们一直在骂人,高呼‘蝗虫滚出去’、‘保卫家乡、保卫上海’,还一边做出奥特曼双手交叉的手势。”

新政会否引发新不公

户籍人士对非户籍人士参与高考诉求的反对,并非上海独有。

今年10月,北京市也有部分京籍家长找到了北京市教委表达反对之意。家长们担心,放松对非户籍人口高考的限制后,无助于实现教育公平,反而会引发更多高考移民,对本地生源不公平;会对社保资源造成冲击,导致一线城市房价更高、道路更堵,令居民幸福指数下降。

“其实资源本来不都是本地人的,外地人也在创造资源。外地人到上海北京建房子、卖菜、做清洁……也在为这些城市作贡献。不能因为户籍上的差别就区别对待,说外地人在抢占资源。”占海特说。

据了解,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2.2亿人已离开户籍地工作和生活。据统计,2010年,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小学和初中就学的人数达到997.1万。

能否允许这部分孩子就地参加中考高考?人们的目光,都集中到了高考这个指挥棒上,随着年底教育部原则上要求各地出台异地高考期限的临近,各地的“异地高考”方案备受关注,持续升温。

据媒体报道,进入12月,各地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网上报名工作陆续开始。31个省(区、市)年底前出台具体政策的倒计时已然开启。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已有黑龙江、安徽、山东、江西4省明确异地高考标准;北京等24个省市也已经正在审批或执行中,其中,上海、广东、江苏等1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将于年底前公布。4个标准明确的省份中,黑龙江要求有高中学籍且高中连续就读3年以上,父母有合法职业居所(含租赁);山东要求有高中学籍、完整就读三年;安徽的唯一要求是“高中阶段完整学籍”;江西条件最宽松,即要求随迁子女在该省高中阶段具有一年以上学习经历并取得学籍。

“这4个省份之所以出台政策早些,主要是因为其是‘高考移民’输出地区,而非重点流入地区。”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教授熊文钊告诉记者,各地之所以观望犹豫,主要是在考量会否对本地生源的既得利益造成损害。

最“难产”的,是“北上广”。近日,北京教育考试院表示,报名参加北京2013年高考的考生须具有本市正式户口;广东明确表示,2013年高考报考者必须具有广东省常住户口。上海市政府法制办公布的《关于上海市居住证管理办法(草案)》(以下简称“草案”)中把居住证分成A证、C证、T证和临时证,A证需要达到一定积分,同学历职称挂钩,要参加社保。只有A证持有者的随迁子女才可以就地参加中高考。

“如此挂钩,95%以上的上海随迁子女中高考的权利如何保障?作为随迁子女,我们在城市中普遍处于弱势地位,我们不指望得到政府照顾,只希望得到平等的升学机会!”12月2日深夜,在草案征集意见截止前,占海特赶写了提交给上海市法制办的一封意见书,落款是“少年公民占海特”。

在意见书中,占海特表示,根据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缔约国应确保不违背儿童父母的意愿使儿童与父母分离”,中高考的户籍限制让太多孩子被迫与父母骨肉分离,返乡参加中高考,必须立即废除。

“草案规定得太苛刻,明显让孩子们‘拼爹’。而孩子也会对父母产生不信任、怨恨情绪。”占全喜表示,以学籍为参加异地高考标准是最合理的。这也是占海特的期待。

高招配额特权是症结

人们对新政施行后“高考移民”的担忧也并非杞人忧天。熊文钊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不管异地高考方案怎样,只要有高考‘洼地’,就会有人前赴后继去北上广移民。”

“我说的高考洼地,主要是指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在考试资源和招生配额方面独占优势,特别是北大、清华的录取名额分配方面。”熊文钊说。

这种观点,有数据为证:2010年山东省共有高考考生57万人,北大、清华在该省招生计划分别为54人和75人,山东考生考取北大的几率低于万分之一,考取清华的几率为0.013%;而北京当年的高考生总数为76007人,北京考生考取北大的几率为0.32%,是山东考生的近40倍;考取清华的比例则为0.29%,是山东考生的22倍多。

根据长期关注教育公平的武汉大学教授洪可柱测算的数据,20多年来,清华、北大在湖北每校每年招生人数不足百人,在北京每校每年招生不低于500人;湖北考生上清华、北大的平均分数,比北京市高160分,最高时达220分。

“高校招生‘实行分省考试十配额制’是不公平的,是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熊文钊分析说,部属高校位于地方,在土地、资源等方面都需要地方财政支持,所以难免要向地方倾斜。考虑到“就近入学”的因素,当地学生比例略高一点是正常的,但明显过高便不合理。

在熊文钊看来,北京、上海等地考生享有的高校招生配额方面的特权,是“异地高考”方案难产、“高考移民”无法杜绝的症结所在。配额制度还导致了新的倾向:在1977年至1987年,北京大学中的农村生源占30%;眼下,这个比例已经不到10%,明显下降。

熊文钊认为,教育部要求各地拿出异地高考方案是不现实的。最好的办法是,由教育部制定统一试卷、统一考试、按分数高低统一录取的高考制度,“可以借鉴研究生入学考试的模式,录取结果只与笔试、面试成绩等有关,大家觉得在哪里考都一样,更用不着为此移民。”

他建议,统一考试、统一分数线录取后,各地教育部门可以出台配套政策,要求高校对少数民族、本地有特长等考生予以适度倾斜,这一点,也可以通过面试来实现。

熊文钊表示,教育机会、社保条件是目前捆绑在户籍制度上的两项内容,如果全国统一高考制度能出现,便二者去其一,距离户籍制度恢复人口信息功能也为期不远了,“希望高层高度重视这一问题,推出全国统一的高考制度,北上广问题便迎刃而解。”

采访的最后,占海特的爸爸向记者描述了理想的教育制度:“无论户籍、非户籍,还是同户籍之间,所有的孩子都能无差别地享受均等的基础教育资源和公平的升学机会,这样孩子才会开心、幸福。”

E. 占海特的母校定水路小学是破败的学校求详细介绍,想了解下占海特在上海吃了多少苦

到网络贴吧
占海特 吧
去看一条帖子“支持占海特的,请问你们去看过定水路小学吗”

帖子里面有照片的,我觉得是一所非常漂亮的学校

占海特在上海吃了多少苦?

她会吃苦吗?她千里迢迢到上海是来吃苦的吗?世界上会有这样的人吗?如果上海不好他会千方百计赖着不肯走吗?
思维正常的人都可以分析分析

F. 把一个最简分数分子加9分母乘6约分后得6分之5求原来的最简分数是多少

孩子受教育的权利是平等的, 然而在中国上海, 一名无辜女中学生因为没有上

海户籍而不能参加中考,并缀在家。 这件事让人看了就心酸;
拿父辈的户籍来限制孩子受教育的权利,只有中国才有这样的事;
当地政府居然与孩子受教育的权利抗争, 只有中国才有这样的事;
孩子是无辜的,应该享受平等的教育, 然而在中国却不能, 只有中国才有这样

的事。

以下故事是真实的:
占海特,女,江西九江人,1997年出生于珠海,2002年随父母到上海。幼儿园、

小学、初中均在上海就读,今年5月初中毕业前夕,因非上海户籍无法参加中考

辍学在家,开始自学高中课程。从幼儿园到小学、初中,一切都很顺利。她成绩

优异,学校组织的联欢会上,擅长拉丁舞的占海特经常压轴登场。

她关心时事,及时将十八大报告里关于教育公平的论述转到博客。占海特不希望

异地高考与父母职业、收入、纳税、房产、社保等挂钩。她担心:若如此,穷人的

孩子何日才会有出头之日?如何才能通过教育改变命运?

占海特现在除了自学高中课程,偶尔会跟着老爸一起上访。她也是为异地高考权

利而上访的人中年龄最小的。尽管希望从未真正降临过。

今年6月,占海特开通微博,并和父亲占全喜以多种方式高调争取异地高考权利

,成为为异地高考权利而上访的人中年龄最小的。在获得众多类似遭遇者支持的

同时,她也被抵制异地高考的本地人称为“蝗虫”。

G. 占海特的争议观点

占海特有自己的偶像,不是刘翔和姚明,而是昂山素季和马丁·路德金。
当15岁的占海特与父亲出现上海市大沽路100号时,被数十人挡住去路。
“滚回江西去!”6月,占海特开通微博,公开争取随迁子女在学籍所在地的中高考权利后,这些刺目的字眼常常出现在评论里。她邀请京沪籍人士参加公平教育机会的辩论,一群自认有话要说的“奥特曼”应约前往。
然而,辩论根本无法进行,因为,双方水火不容。一位“奥特曼”、某央企的设计总监老崔事后告诉时代周报,当日,他们除了呼喊“上海不要外地蝗虫”,占海特的父亲也高呼“我们才是真正的上海人,你们排外思想都OUT了!”
“上海丰富的教育资源是几代人勒紧裤腰带积累而得,我们认为,应先满足上海生源的需求,同时,也欢迎外地人,但设立适当的门槛并不过分。”老崔认为,占海特一家未能在上海落户,问题在于自身,而非户籍制度。
而占海特认为,上海的教育资源过剩,那些沪籍人士宁愿把牛奶倒掉也不肯施舍给非沪籍人。
这场对峙因为媒体的介入迅速引发广泛热议。公开资料显示,人口流动频繁的中国拥有留守儿童5800万、随迁子女2700万,他们中的不少人希望放开异地高考;而在北京、上海,又有一大群京沪籍人士旗帜鲜明地捍卫自己的利益,坚决反对。 就和名字一样,占海特有些特别,有别于大多数同龄的上海本地孩子,因为她还有一个8岁的弟弟和2007年出生的妹妹。这个家庭严重超生,且进入上海后,一直偷逃各种税收,导致同期相同情况的早就获得上海户口。
按照现行规定,上海市要求对个人的学历、就职、个人所得税等7大类指标进行打分,分数达到一定水平者方可落户,而超生者几乎一票否决。
对此,“奥特曼”和占海特的意见分歧显而易见。前者认为,这是占家违反基本国策后应得的惩罚,而在深受父亲影响的占海特看来,没有沪籍就不能在上海参加中高考更是荒唐的。事实上,上海大部分随迁子女属于独生子女,绝大多数(90%以上)亦不可以参加上海中考。
据占全喜介绍,早在1994年,他便辞去了江西铁路系统的工作,南下珠海,倒腾了几年保险、股票,并经营一家杂货店。2002年银行提高利息后,保险业的营生比较艰难,他便开始关注上海浦东,并最终举家迁沪,做起了电信代理的生意。
那一年,占海特不足5岁。因此,自她记事起,同学、老师、朋友、父母都住在上海,而江西老家只是一个逢年过节才回去的地方。“我是上海人!”接受采访时,占海特告诉时代周报。
但在小学的最后一年,占海特还是发现,较好的公办中学都将与自己无缘,包括心仪已久的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浦东外国语分校,因为,从户籍上看,她是江西人。
此后,相当一段时间里,这个十岁出头的小孩非常困惑。她甚至给上述中学的捐资者李嘉诚写信,“为什么他们能接受‘非上海户口’的李爷爷的捐资,却拒绝我这个‘非上海户口’的学生的求学?”
按照占全喜的说法,他家的气氛非常民主,如果孩子对某一些事情有看法,他会鼓励其找到当事方发表意见。在如此的环境中,占海特很早便有了维权意识。而2012年6月,本应参加中考的她最终没有等来上海的政策变革。于是,她辍学了,成为全国争取异地高考权利的上访者中年纪最小的一位。
不过,占家的遭遇也饱受质疑,一位不久前通过人才引进渠道落户的沪籍人士告诉时代周报,占家认为,这些游戏规则通通不对,全都需要改革,这对于遵守规则者来说公平吗? “我生于珠海……小学时自认珠海人,中学时才认同自己是上海人。现在有人告诉我,你不是上海人……必须回老家参加中考,留在上海只能读中职校。各位老师、叔叔阿姨,告诉我这是为什么?”占海特发布第一条微博,配图上,她举着一张白纸,上书六个红字—还我中考权利。
“微博是最后一根稻草。我别无他选。”占海特如此解释自己的行为。
实际上,在题为《教育公平我的梦想》的博客文章中,占海特坦言,“不是我不愿意去(江西),也不是我不敢去。老家没有一位同学,没关系,可以从零开始;老家的教材和考试科目(与上海)不同,没关系,可以慢慢赶上;老家没有可靠的监护人,没关系,这样反而更加自由;老家的老师要求更严,没关系,我不怕!”
“我之所以没有回去是因为不想妥协。”占海特说。
即便如此,选择还有很多,比如,假结婚。11月下旬,时代周报记者就联系到一位年轻女士,自称单身并拥有上海户口,愿意帮助记者解决浙江户籍的孩子在沪读书问题,但要收费3万。
而占海特还曾从好友口中得知,一位与她处境类似的同学,其父母绞尽脑汁,最终通过各种方法成功移民非洲,此后,她便可凭借留学生的身份参加难度远低于普通高考的选拔考试,从而进入中国的大学。
“我自己的‘问题’我清楚—认死理、一根筋,那些事情我做不来。”最终,占全喜选择了“做得来”的上访,实际上,早在女儿觉察到户口问题之前,他就已开始找有关部门表达诉求。
占全喜说,第一次和女儿提及“上访”时,他问她是否愿意就读书的问题找上海市领导谈谈,女儿表现得很高兴,于是,两人便同行了。而对于多次上访的结果,父女很失望,他们没有见到市领导,接待的同志只是希望他们尽快在进入中职校和回老家求学中作出选择。
距离上海市2012年中考只有一周,焦虑的占海特开通微博,并为自己标注了少年公民、因非沪籍失学等关键词。
至今,这个实名账号已发布700余条微博,内容多与异地高考相关,而其中表现的遣词造句的能力以及对事物的洞见让不少人感慨“不简单”。比如,谈及故乡,微博上写道,南方是我的第一故乡,上海是第二故乡,江西是我的祖籍地和父母的故乡。非洲是全人类共同的故乡。
占海特自称,这些文字并非父亲代笔,但他会帮助查询资料、数据;而某些问题,两人也会讨论。占全喜还称,自己已说不过长大的女儿,微博上的言论都是她自己的意思。
不过,老崔坚持认为,这些微博的口吻过于“成人化”,幕后或有操刀者,而且,不少观点太过激进,并不客观。而这也成为“光头党”持续质疑占海特的主要理由之一。
“起初,我看到那些评论很气愤,但可能是抗挫折能力天生比较强,很快就无感觉了,我也不会拉黑他们。”占海特说。 尽管如此,上海人与外地人围绕教育权的指责仍在继续。占海特更新微博,希望邀请京沪籍人士于3天后参加公平教育机会的辩论,目的是终止无休止的谩骂,让大家回归理性。
然而,网传甚广的一则视频显示,当天,双方依然忙于呼喊口号,互相指责,一场约辩沦为骂战,无疾而终。
其实,占海特的核心观点并不复杂。她在微博中写道,上海的高考人数连年坐滑梯,从2007年的10.5万跌至5.5万,跌幅近半;而中考人数从2002年的18.94万回落至8.37万,下降56%。
“上海高中师资宁愿赋闲,也不向为城市繁荣付出辛勤劳动和汗水的新上海人的子女开放。”这是占海特得出的结论,并进而呼吁,希望就地中高考政策不要与父母的职业、收入、纳税、房产、社保等挂钩,否则,穷人的孩子永无出头之日。
这番观点赢得掌声的同时,也招致不小的质疑。老崔就是占海特所谓的“光头党”之一,还发起了一个名为“守沪者联盟”的线下团体。
他在接受时代周报采访时表示,“我们欢迎外地人,但上海有户籍门槛,而且通常来说,一个人只要遵纪守法、勤劳肯干,就一定会有所收获。而占全喜有超生及偷税漏税的行为,将他排除在沪籍之外并无不妥。”
与此同时,老崔认为,上海的教育资源并非过剩,而是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后,基础教育终于趋于正常,竞争压力不是太大,孩子有更多时间培养兴趣爱好。“若突然让内陆那些为改变命运而玩命读书的孩子与上海本地孩子一起参加应试竞争,那么我们的付出岂不是付诸东流了?”
“如果现阶段彻底取消户籍,放开异地高考,那么,大量欠发达地区的人口会涌入相对发达的城市,这对于城市管理来说是极大的负担。全国只有一个上海,它需要包容的东西太多,所以目前,设立一定门槛是必要的,而那些跨不过槛、拿不到沪籍的人应当扪心自问,为何别人做得到?而若发现自己不适合上海,那么,请选择更适合的城市。”老崔说。
然而,这一番“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论调,与占海特的主张,分属两个话语体系。他们无法理解对方。
老崔认为,大沽路的约辩只是开端,他们还会继续反对下去。占海特则乐观地认为,在所有支持者的推动之下,“光头党”将无地立足,改变很快就会到来。而她的父亲并不为女儿的辍学过多担心,他相信,女儿冰雪聪明,未来一定会读上好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