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入门技巧 » 邹世昌

邹世昌

发布时间: 2021-08-03 20:52:31

A. 邹世昌的介绍

邹世昌(1931.7.27-)材料科学家,江苏太仓人。1952年毕业于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即唐山交通大学,现西南交通大学)。1958年获苏联莫斯科有色金属学院副博士学位。历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研究员、所长。曾参加直空阀门甲种分离膜的研制,并担任工艺组负责人,该成果1984年获国家发明奖一等奖。在国内较早开展了离子束材料改性与离子束分析的研究工作。在中国最早将离子注入应用于半导体集成电路,首先建立了离子背散射沟道技术,并应用于半导体材料及器件。研究离子注入硅单晶的激光退火行为,离子注入多晶硅的激光再结晶,并研制成高CMOS器件。

B. 邹世昌的简介

中国科学院院士,材料学家,江苏苏州太仓人,1931年7月出生于上海。1952年毕业于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即唐山交通大学,现西南交通大学)冶金工程系,1954年赴苏留学,1958年在前苏联莫斯科有色金属学院获副博士学位。回国后一直在上海冶金所(现上海微系统所)工作,历任离子束开放实验室主任、所长。先后担任离子注入和材料改性两个国际学术会议的国际委员会委员。曾受聘为德国慕尼黑弗朗霍夫学会固体技术研究所客座教授。1986年当选为中共上海市第五届委员会候补委员。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2年当选为中共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现任上海微系统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并任上海市集成电路行业协会会长、上海华虹 NEC电子有限公司副董事长。
邹世昌在六十年代曾负责国防重点任务甲种分离膜(代号真空阀门)的加工成形工作,是成功研制甲种分离膜的第二发明人。七十年代以后在离子束材料改性、合成、加工和分析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工作,独创了用二氧化碳激光背面辐照获得离子注入损伤的增强退火效应,用全离子注入技术研制成我国第一块120门砷化镓门阵列电路,用反应离子束加工成我国第一批闪光全息光栅,研究SOI材料并制成CMOS/SOI电路,发展了离子束增强沉积技术并合成了氮化硅、氮化钛薄膜。

C. 邹世昌的重视人才

20世纪80~90年代年轻科技人员流失的问题相当严重。邹世昌十分清楚面临的资金不足,住房紧张,陈旧的论资排辈思想等等难题。经过反复思考,到了90年代初,邹世昌认为是下决心的时候了。
“人才是关系到研究所兴衰存亡的大问题,一个研究单位的竞争能力,归根到底取决于科技队伍的素质与水准。作为所长,我在位一天,就要创造一切条件让年轻人尽快成长起来。”邹世昌终于说话了。他铁了心,采取超常规的政策和措施吸引、稳定、留住年轻人,于是天平开始向年轻人倾斜。在晋升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中,至少有20%~30%的比例用于青年科技人员;吸收、选拔他们参加所学术、学位评定、职称评审3个委员会和担任各级领导;出国考察要优先考虑年轻人;在住房分配中,青年科技人员的比例不少于20%;对优秀青年人才要一事一议,特事特办,欢迎他们来所;要给青年人压担子,要为他们创造脱颖而出的环境与条件。为吸引优秀的年轻人,他逐个找他们谈心,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进行言传身教,要求他们把发展祖国的科技事业作为自己的责任,同时为他们排忧解难,以真诚之情打动人心。1992年,一位留德博士研究生来信,表示愿学成后回国。邹世昌亲自复信,表示一定尽责安排好回国以后的工作和生活条件。祖国的呼唤,所长的关怀,使游子回来了。他自己培养的20多名博士硕士中就有一半在国外进修后回国效力,他们以优异的业绩晋升为研究员并分别担任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实验室主任,有的已被推上了所长助理、副所长的领导岗位。
邹世昌是一个视事业为第一生命的人。他爱祖国、爱人民,爱干了大半辈子的科学研究事业。邹世昌在一则自述中深情地写上了这么一段:“我出生于这块饱经蹂躏侵略、贫穷落后的土地上,我的命运就和祖国的前途紧紧相连,我的历史责任是要竭尽全力去改变她的面貌,建设一个繁荣昌盛、科技发达的新中国”,这是邹世昌在科学事业上拼搏奋进50载的心路历程和真实写照。
邹世昌获国家级、中国科学院和上海市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发明奖等共14项,发表论文200多篇,是国际“离子注入”及“材料改性”两个学术会议的国际委员会委员。另外,他在1986年当选为中国共产党上海市第五届委员会候补委员,1992年当选为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现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上海华虹集团公司董事,上海华虹NEC电子有限公司、上海华虹集成电路有限公司、上海新康电子有限公司副董事长,上海众华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上海市集成电路行业协会理事长;上海浦东新区科学技术协会主席。

D. 中国科学家的名字 并说出他是什么科学家

墨子,张衡 僧一行 郭守敬(都是古代科学家的代表),徐寿,华蘅芳,詹天佑,李四光,华罗庚,苏步青,陈建功(应该能代表近代的人)于敏、王大珩、王希季、朱光亚、孙家栋、任新民、吴自良、陈芳允、陈能宽、杨嘉墀、周光召、钱学森、屠守锷、黄纬禄、程开甲、彭桓武、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以上23位都是为两弹一星作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吴文俊、袁隆平,(00年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王选、黄昆,(01年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金怡濂(02年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刘东生、王永志,(03年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吴孟超 叶笃正,(05年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李振声,(06年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 闵恩泽 吴征镒,(07年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王忠诚 徐光宪(08年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04年的最高科学技术奖空缺)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 李远哲,朱棣文,崔琪,钱永建(以上都是华裔诺奖得主)

E. 中国著名科学家一生事迹,急!!!!!

张衡
(78~139)

东汉科学家,天文学家,哲学家。字平子。河南南阳西鄂(今河南省南召县石桥镇)人。少游西京长安和东京洛阳,“通五经”,“贯六艺”,永初五年(111)徵拜郎中。自元初二年(115)至永建初,两次为太史令。精通天文、历算,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水力转动的浑天仪和测定地震的候风地动仪。在天文学理论方面,张衡是“浑天派”的主要代表。关于天地之起源,他认为天地未分之前,乃是一片混沌,既分之后,轻者上升为天,重者凝聚为地,阴阳相荡,产生万物。他还第一次正确地解释了月蚀形成的原因,认为月光是日光的反照,月蚀是由于月球进入地影而产生的。他依据当时的天文学知识,肯定了宇宙的物质性和无限性。张衡把中国古代自然科学和哲学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其著作收集在清严可均所编的《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

钱伟长

根据如下

钱伟长是国际知名的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饯伟长在中学时代十分爱好文科,而对理科特别是数学、物理视为畏途。十分有趣的是,他一生主要从事力学、应用数学等方面的研究和教学,并在这些学术领域里作出了许多开创性的贡献。他首次将张量分析及微分几何用于弹性板壳研究并建立了薄板薄壳的统一理论,提出了线壳理论的非线性微分方程组,国际上称为“钱伟长方程”。他还首次成功地用系统摄动法处理非线性方程,迄今国际上仍用此法处理这类问题。
钱伟长能取得如此重大的成就,其动力源于对祖国对民族的热爱,源于“科学救国”的信念,考大学时,钱伟长的作文和历史试卷深得历史系和中文系教授的欣赏,而他的数理化三科的总分不到100分。因此,要弃文学理,困难可想而知。当时,清华大学物理系系主任是著名的物理学家吴有训教授,吴教授也力劝钱伟长学中文或历史,并告诉他中国文学和历史也是国家民族所需要的。弃文学理,是钱伟长经过反复思考决定的愿望,他是不会轻易改变的。经过一个多星期的恳谈,吴有训教授同意他暂时读物理学,但提出了对于中学理科基础并不太好的钱伟长来说,可以说是十分苛刻的条件:必须保证在学年结束时,物理和微积分的成绩都超过70分,同时选修化学,还要加强体育锻炼。这就意味着当时身体羸弱的钱伟长每周除上课外,还有两个下午的物理实验和两个下午的化学实验,还有课外锻炼。钱伟长只有加倍努力克服困难,达到这些要求,否则,他就得转系。
这个学期,除学习正课和做实验外,他还得补习英文和中学的一些基础数学,他常常是夜以继日苦读。吴有训教授也给予他许多指导。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一学期物理考试时,钱伟长及格了,学年终了时各科成绩追到了70多分,实现他入学时的保证。四年后,钱伟长以优异的成绩从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之后又赴美留学。正是科学救国的理想激励着他日后取得一个又一个重大的科学成就。

F. 北京科技大学走出过哪些名人

北京科技大学走出过罗干、刘淇、黄孟复、徐匡迪、范长龙等许多名人。

罗干:十六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原中央政法委书记。

刘淇:十六届、十七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原北京市市委书记,原中央文明委副主任,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会长。

黄孟复:十届、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原全国工商联主席,全国工商联名誉主席 。

徐匡迪:十五届、十六届中共中央委员,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原中国工程院院长、党组书记。

范长龙: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

北京科技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防科技工业局和教育部共建高校、教育部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

(6)邹世昌扩展阅读

学科建设:

据2019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拥有20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0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38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0个工程硕士学位授权领域。

师资力量:

据2019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教职工总数3368人,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职工504人,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职工814人,其中专任教师1836人。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5人(双聘2人),中国工程院院士6人(双聘3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1人。

G. 苏州的名人有那些

苏州的名人有:冯梦龙、张士诚、孙武、叶圣陶、范仲淹等。

1、冯梦龙

冯梦龙(1574年—1646年),字犹龙,又字子犹,号龙子犹、墨憨斋主人、顾曲散人、吴下词奴、姑苏词奴、前周柱史等。南直隶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明代文学家、思想家、戏曲家。

冯梦龙出身士大夫家庭,与兄冯梦桂、弟冯梦熊并称“吴下三冯”。他的作品比较强调感情和行为,最有名的作品为《喻世明言》(又名《古今小说》)、《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合称“三言”。

参考资料:网络-苏州-著名人物

H. 邹世昌的生平

面对国外优厚的物质待遇和工作条件,邹世昌心地坦然,绝不留恋,他认为祖国再穷也是我们自己的,改变她的落后面貌,正是我们的责任。回顾自己的经历,邹世昌庆幸自己在好的学校中得到了严格的训练与教育,出了校门又投身到严师的门下,老一辈科学家的献身精神和言传身教促使他沿着正确的轨道健康成长。随着时间的推移,邹世昌也被推上了领导科研工作和培养青年科技人员的岗位,他深感自己对年轻一代科技人员所负的责任,决心尽快将自己多年积累的知识与经验传授给他们,帮助他们走上为祖国科技事业而奋斗的轨道。是上海交通大学陈进“汉芯”参与鉴定的四位知名专家学者之一,2006年5月12日,上海交通大学证实汉芯造假。“汉芯”骗取中国政府巨额科研经费。

I. 太仓有哪位名人

我们常说太仓人杰地灵,人杰无非是指人才辈出。从历史上看,太仓最多的是文化名人,而且不少还是各时期各领域中领袖式的人物。如明代文坛后七子领袖王世贞;明代复社领袖张溥;明代昆曲鼻祖魏良辅;明代四大画家之一的仇十洲;明代琴学理论高峰徐上瀛;明代娄东篆刻派领军人物赵宧光、汪关;明末清初江左三大诗人之一的吴梅村;对中国思想发展进程有重大贡献的清初理学家陆世仪;清初娄东画派领袖王时敏、王原祁等。
在近代,太仓也是名家迭出。有众所周知被誉为“中国居里夫人”的吴健雄;有世界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朱棣文,我们把他们引为太仓的骄傲,太仓的光荣。其实在当代,太仓籍名人还有很多很多。如被誉之为影响世界的100位教育家之一的陆宝忠;交通大学创始人、国学大师唐文治;有新闻界“释迦牟尼”之称的俞颂华;中国现代舞蹈宗师吴晓邦;一代电影大导演朱石麟;民众教育的先驱俞庆棠;著名国画家朱屺瞻、宋文治等,都是名声在外、史书有载的人物。

J. 邹世昌的简历

1931年7月27日 出生于上海市。
1949-1950年 在上海中国纺织工学院学习。
1950-1952年 在唐山交通大学(今西南交通大学)学习。
1952-1953年 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陶瓷研究所研究实习员。
1953-1954年 在北京俄语专修学校学习。1954-1958年 在莫斯科有色金属学院学习。
1958-1983年 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助研、副研究员,室主任、大组长。
1979-1980年 任西德慕尼黑弗朗霍夫学会固体技术研究所客座教授。
1983-1997年 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研究员、所长。
1991年 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1997年- 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