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形容一个女子玉璜是什么意思
玉璜从新石器时代早期开始一直是女性的象征,并仅限于个人饰件体现其社会地位的象征性。步入良渚时期后,琮、璧和钺开始超越个人饰件的范畴,成为重要的社会权力象征,标志社会复杂化进程加速,社会成员的地位、等级和财富分化明显加剧。当象征男性权力的琮和璧开始流行,璜作为女性的象征仍然没有太大的变化,表明女性地位已退居于男性之下。随着良渚文化的衰落,无论是琮、璧还是璜,统统随着酋邦社会的解体而消失,表明当时的社会结构又退回到了等级关系比较简单的状态。虽然其中一些玉器的形制与工艺后来被中原地区的复杂社会所继承,但是由于青铜礼器的出现,它们的象征性和社会意义已经和新石器时代不可同日而语了。
㈡ 玉璜的相关故事
《阅微草堂笔记》窃玉璜:一南士以文章游公卿间。偶得一汉玉璜,质理莹白,而血斑彻骨,尝用以镇纸。
一日,借寓某公家。方灯下构一文,闻窗隙有声,忽一手探入。疑为盗,取铁如意欲击。见其纤削如春葱,瑟缩而止。穴纸窃窥,乃一青面罗刹鬼。怖而仆地。比苏,则此璜已失矣。疑为狐魅幻形,不复追诘。后于市上偶见,询所从来。辗转经数主,竟不能得其端绪。久乃知为某公家奴伪作鬼装所取。董曲江戏曰:“渠知君是惜花御史,故敢露此柔荑。使遇我辈粗材,断不敢自取断腕。”余谓此奴伪作鬼装,一以使不敢揽执,一以使不复追求。又灯下一掌破窗,恐遭捶击,故伪作女手,使知非盗;且引之窥见恶状,使知非人,其运意亦周密。盖此辈为主人执役,即其钝如椎;至作犯奸科,则奇计环生,如鬼如蜮。大抵皆然,不独此一人一事也。
一位南方的士人,善长文章,周游公卿之间。一次,他偶然得到了一个汉代的玉璜,质理莹白,但是血斑浸彻了玉骨。因是一稀有古物,便用来镇纸。一天,他偶尔借居于某位大官家中。夜晚,正在灯下构思文章,闻听窗隙有声响,忽然伸进来了一只手。他怀疑是盗贼,拿起铁如意想打;可是见到这只手又白又嫩,就象春天的葱一样可爱,不忍下手,又缩回铁如意来。他把窗纸挖开一个小洞,向外偷看,只见窗外站着一个青面罗刹鬼,顿时吓昏倒地。等他苏醒以后,书案上的玉璜已经不翼而飞了。他怀疑玉璜是狐鬼的幻形,也没再追查。后来,他在市上偶然又见到了那个血斑玉璜,问卖主是哪里得到的。问知的情况是已经转易数主,无从寻出头绪。又过了很长时间,他才知道当年玉璜丢失的真相,原来是那个大官的家奴伪作鬼装所窃取。董曲江开玩笑地对南士说:“他知道你是一位惜花御史,舍不得打美女,所以敢伸出一只白嫩纤手。假设遇到我们这等粗人,他绝不敢去冒断腕的危险。”我认为这个家奴伪作鬼装,有两个明显的用意:一是使物主不敢当场捉贼,二是让物主不想事后追究。还有,如果灯下一掌破窗,去取玉璜,必定遭到捶击,所以要伪作少女纤手,造成不是盗贼的假象;而且,用这种方式引诱他隔窗偷见鬼状,造成不是人而是鬼的假象。其用心可说是太周密了。这种人为主人做事,迟钝得像木头;至于作奸犯科,就能奇计环生,如鬼如蜮,机灵得很。大体都是如此,不仅是这一个人一件事。
㈢ 什么是玉璜玉璜最早出现于何时
玉璜,在中国古代与玉琮、玉璧、玉圭、玉璋、玉琥等,被《周礼》一书称为是“六器礼天地四方”的玉礼器。六器之中的玉璜、玉琮、玉璧、玉圭等四种玉器,历史最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出现。
㈣ 求问 玉璜的历史价值
从已知的玉璜资料看,玉璜已有七千余年历史,且历代都有或多或少的发现。唐代以前是玉璜的原创期,留下了大量的珍贵遗物。唐以后,玉璜的制作转人仿古伪古期,基本上无新型玉璜的创作,几乎都是仿其前朝的作品。从数量上看,除最近几十年以来大量仿古伪古品外,唐至明清时期,仿作或伪品玉璜的数量也是很少的。玉璜的制作在于使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用途也不尽相同,有时比较单纯,有时似有多种用途同时出现。现在就来说一说玉璜在当时有哪些用途。
1、有些早期玉璜,似某种工具,或玉璜之产生原来就是工具,最少它也是兼作工具使用。这种用途的玉璜,主耍发现于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如大溪文化等玉璜中有一种是于弧凸一侧但有规律做成锯齿形状。这表明,如若排除它作装饰的用途,显然有作为锯具使用的可能;之所以在上璜上有供系佩用的穿孔,很可能是出于使用方便和防止丢失而为,而不是单纯为了佩戴。
2、按《周礼》一记载,玉璜为礼器中的“六器”之一,称“以玄璜礼北方”,也就是说用玄色(墨色)下料制成的璜,是供“礼”(祭祀)北方之神用。这种情况,虽目前尚无直接的考古资料加以证实而仅见十记载,但文物考古界则普遍承认其真实性,至少它应是玉璜的主要用途之一。
3、玉璜是一种佩饰物。有这种用途的玉璜不仅见诸文字记载,而且有大量的考古实物证实。佩饰用途的出现,显然从它产生时就开始了。最明显的例证是,无论何时的玉璜,哪怕是最早的玉璜,都在其上有供系佩用的穿孔。
4、在古代,玉璜又是一种求雨的祭器,特别是那种两端有龙首的玉璜,形如彩虹,而龙在古代义是公认的呼风唤雨的神灵,将它们组合为一器,用作求雨的祭器是顺理成章的。这种用途在古文献中累有所见,看来应不是捕风捉影的杜撰。
5、玉璜也是一种“信器”。那些成双成对的虎形璜,断分为一对或多件璜组合为一环、一瑗或一璧等物,均做成大小相似,分开时可为单独一件,需要重组时又可合为一组或一器。也就是说,这种特制的玉器在战争时用于将帅,或生离死别的亲朋好友间,分别时,人手各一,传递信息时和相逢时为据为信,是再好不过的珍贵“信器”了。
㈤ 玉璜在古代有什么象征
玉璜我国古代玉器。形体可分两种,一种是半圆形片状,圆心处略缺形似半璧;另一种是较窄的弧形。一般玉璜在两端打孔,以便系绳佩戴。是一种礼仪性的挂饰。每当进行宗教礼仪活动时,巫师就戴上它,显示出巫师神秘的身份。且每一个上都刻有或繁或简的神人兽面图像。
㈥ 玉璜的形体可分几种
玉璜的形体可分两种,一种是半圆形片状,圆心处略缺形似半璧;另一种是较窄的弧形。一般玉璜在两端打孔,以便系绳佩戴。
商周以后,玉璜逐渐形成具有礼器和佩饰的两种作用。与玉琮、玉璧、玉圭、玉璋、玉琥等,被《周礼》一书称为是“六器礼天地四方”的玉礼器。
㈦ 玉璜是干什么的
玉璜,在中国古代与玉琮、玉璧、玉圭、玉璋、玉琥等,被《周礼》一书称为是“六器礼天地四方”的玉礼器。六器之中的玉璜、玉琮、玉璧、玉圭等四种玉器,历史最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出现。
玉璜的形体可分两种,一种是半圆形片状,圆心处略缺形似半璧;另一种是较窄的弧形。一般玉璜在两端打孔,以便系绳佩戴。商周以后,玉璜逐渐形成具有礼器和佩饰的两种作用。新石器时代的玉璜流传至今极为罕见,大都只能见到一些河姆渡文化和良渚文化时期玉璜,往往兽面大于玉璜、饰纹已有多层次的浅浮雕兽面纹,兽面周围饰有精细的复杂阴线,河姆渡文化的玉璜体积小,厚度大,石质也远逊于良渚文化的玉璜。
商代起玉璜成为人们流行的佩带物,原来一般的玉璜无法显示出佩带者美化自己的意愿,又不能区别佩带者的地位、身份。因此,商代起的玉璜在饰纹和式样上出现多样化,以满足各层次爱玉者需要,人形璜、鸟形璜、鱼形璜、兽形璜等,就是商代玉雕艺人所创新品种。战国时期出现镂雕玉璜,多为变龙纹,唐代以后玉璜渐渐消亡,取而代替的是各种玉佩饰品。
玉璜在国际艺术品市场上,与玉佩同样赢得收藏家们的偏爱,尤其在台湾、新加坡市场行情看好。
㈧ 古代的玉璜是干嘛的
礼器
玉璜,在中国古代与玉琮、玉璧、玉圭、玉璋、玉琥等,被《周礼》一书称为是“六器礼天地四方”的玉礼器。六器之中的玉璜、玉琮、玉璧、玉圭等四种玉器,历史最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