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网上祭英烈怎么留言
尊敬的烈士们,是你们用鲜血换来了我们今天的美好幸福的生活,虽然你们牺牲了自己,但你们的英勇无谓让我们永远铭记在心中。
⑵ 怎样在文明网上祭英烈
搜索文明网
⑶ 怎样网上祭奠英烈
登录国家公祭网进行线上祭奠
“国家公祭网”由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和新华网共同筹办,包含中、英、日三种文字版本,于2014年7月6日正式上线。
2014年12月13日,“国家公祭网”还将增加俄、法、德、韩四种语言文字版本。
为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和所有二战期间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同胞,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战争罪行,牢记侵略战争造成的深重灾难,2014年2月底,中国决定将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这一符合国际惯例、顺乎国内民意的决定,受到了国内外舆论的一致好评。2014年12月13日,第一次国家公祭将在南京举行。
设立“国家公祭网”旨在进一步普及国家公祭相关知识,将对死难同胞的纪念常态化,方便全球华人及爱好和平的国际友好人士随时随地了解史料信息、悼念死难者,在提醒世人不忘历史教训的同时,进一步向世界传递国人反对战争、珍爱和平的理念。
公祭网设计以血红、黑色与白色等三种色调为主,凸显了对死难者的哀思与祭奠。网站已完成第一阶段建设,根据对象的不同,中文版主要分为公祭资讯、海外公祭、在线公祭、公祭回音、公祭教育、公祭知识和网上史料馆等七大板块。英文版和日文版均分为在线公祭、公祭资讯、公祭知识、论坛互动等四大板块。
作为“国家公祭日”的重要依托,公祭网无论设计框架还是内容分类,均体现了权威性、即时性、学术性、国际性、知识性与互动性。权威性,即公祭网由新华网承建,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负责内容把关;即时性,即随时发布相关新闻,并对重点新闻进行评论;学术性,即搜集整理各类以日军侵华历史、南京大屠杀历史为主题的专家言论、名人观点、学术论著等;国际性,即设计内容针对全球网民,既有多种文字版本,又按不同地区设立了公祭区域,如港澳台公祭、东南亚公祭、欧洲公祭、非洲公祭等;知识性,即公祭网本身承担了国家公祭知识的普及功能,设有专门板块介绍何为公祭、为何公祭等。
媒体报道,自国家公祭网上线以来,不少网友前去在线缅怀先烈,寄托哀思。截至2014年07月7日17时30分,网站上线不足两天,已有505136人通过点烛、献花、敲钟等形式参与祭拜,发表祭文、诗词、楹联共1568篇。网络“国家公祭网”相关网页1117万多个,相关微博阅读超30万次。通过国家公祭网进行祭拜的网民数量一直在持续增加。
⑷ 网上祭英烈的网上祭英烈专栏
宣城新闻网讯 由中央文明办主办,中国文明网、中国网络电视台和中国未成年人网承办的“网上祭英烈”网络签名寄语活动,在清明节前夕正式启动。2013年3月29日,绩溪县龙川小学组织高年级学生在在电脑室开展了“网上祭英烈”活动。他们打开中国文明网、央视网页,用点击鼠标向烈士鞠躬、献花,表达对先烈的哀思。学生还在留言栏里撰写留言表达对革命先烈诚挚的敬意和深切的怀念。
邯郸市文明办、邯郸市教育局等联合下发通知,在清明节期间将组织广大未成年人参加“网上祭英烈”活动,通过网上祭拜、献花、留言等方式,祭奠先烈,表达哀思。同时,邯郸市文明办要求各县(市、区)积极组织开展2013清明节主题活动,引导人们在缅怀先辈的情怀中弘扬文明新风。
中国文明网和央视网已设计专门页面并在显著位置开设了“网上祭英烈”栏目,全市未成年人可登录2d回忆网、中国文明网或中国清明网等其它网站,在网上进行祭拜,撰写感言体会。活动期间,中国文明网将每天刊出精彩寄语,并动态显示全国各地参与人数。活动时间为2013年3月26日至4月15日。
⑸ 网上祭英烈的基本简介
为引导广大未成年人积极参与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继承弘扬革命先烈优秀品质,开展“网上祭英烈 ”活动。
通过组织未成年人网上祭英烈,引导孩子们缅怀先辈,教育他们牢记历史,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家乡,激发广大未成年人的爱国主义热情,有利于继承弘扬革命先烈优秀品质。
在广大未成年人中精心组织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深入进行革命历史和革命传统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改革开放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引导学生增强爱国之情,树立报国之志。引导他们从热爱家庭、建设家乡做起,从立志成才、报效祖国做起,培养高尚道德情操和浓厚爱国情感。
⑹ 怎样中国文明网网上祭英烈留言
英勇奋斗的战士们,我们现在拥有的一切都是你们用牺牲换来的,你们为国捐躯的精神会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你们也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希望我们长大以后能成为国家有用之人。我们向您敬礼。
⑺ 网上祭奠先烈怎么去祭奠
先打开浏览器,然后打开官网,最后面对网页进行祭奠即可。
⑻ 网上祭英烈的介绍
缅怀先烈,好好学习,报效我们伟大的祖国。有了这些先烈们,是他们的奉献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和平盛世,是他们让我们牢记历史,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家乡,激起了我们的爱国主义热情。所以我们应该缅怀他们。
⑼ 网上祭英烈的海口学生网上祭英烈
海口市龙华区教育局、团区委、区妇联、全区各中小学校:为贯彻落实海文明联〔2013〕5号文件精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深化“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活动,根据中央文明办、省文明委和市文明办文件精神,在2013年清明节期间继续组织我区广大未成年人开展“网上祭英烈”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活动目的突出立德树人,以清明节为契机,以网络签名寄语为载体,充分挖掘运用重要民族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生动形象地进行“中国梦”学习教育,引导我区未成年人慎终追远、缅怀先辈,铭记革命先烈光荣事迹,倍加珍惜今天幸福生活,学习懂得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的道理,不断增进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华民族的情感,立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努力学习、成长成材。
二、活动内容1、组织未成年人了解民族传统文化、学习祖国历史、学习英模事迹、弘扬“23年红旗不倒”的琼崖革命精神,在网上向先贤先烈鞠躬献花、抒写感言寄语。2、广泛开展以歌颂、描绘和放飞“中国梦”为主题的征文演讲、诗歌朗诵、主题班队会、团日活动,开展祭扫烈士陵墓活动,制作“清明”节日小报,扩大网上活动效果。三、活动时间3月26日至4月15日。四、活动安排1.开设活动专栏。海口网、海口文明网设计专门页面,在首页显著位置开设“网上祭英烈”栏目,中国文明网联盟和央视网、中国未成年人网、中国校外教育网、未来网、中国家庭网、全国网上家长学校链接。2.组织签名寄语。3月26日至4月15日,区教育局要组织我区各中小学校未成年人登录中国文明网参与网上祭拜,撰写感言体会,表达对先烈的感恩和敬仰。活动期间,中国文明网会显示各地各校参与人数。3.开展祭扫活动。按照就近就便、形式多样原则,开展祭扫烈士陵墓活动,区教育局要组织各中小学校未成年人到革命战争纪念地、重大战役发生地祭奠宣誓,到烈士陵园、烈士墓地献花、培土、清理杂草,以实际行动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感恩怀念,以革命先烈为榜样,立志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五、工作要求1、高度重视。各相关单位要把“网上祭英烈”活动作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广泛开展“中国梦”学习教育的重要载体,通过组织未成年人参加活动,引导他们缅怀革命先烈、继承光荣传统,增强心向党的意识,激发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远大理想,从小立志投身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2、精心组织。区文明办要主动协调教育、共青团、妇联等单位,依托各级“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活动联系点、乡村学校少年宫和家长学校等工作阵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活动,组织广大未成年人踊跃参与。要加强宣传报道,为活动开展营造浓厚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