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入门技巧 » 基因的分离定律

基因的分离定律

发布时间: 2021-07-19 02:57:00

『壹』 什么是基因的分离定律

概念

在杂合子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当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开,分别进入两个配子当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基因分离定律与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基因的连锁和交换定律为遗传学三大定律。

『贰』 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定律简介

基因的分离定律是遗传学的三大定律之一(另外两个是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和基因的连锁交换定律)。它由奥地利遗传学家孟德尔(G.J.Mendel, 1822~1884)经豌豆杂交试验发现。
其内容为: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其实质是:等位基因在减数分裂生成配子时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进入两个不同的配子,独立的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叁』 基因的分离定律是什么

在杂合子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当细胞进行减数分裂,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当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基因分离定律与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基因的连锁和交换定律为遗传学三大定律。

『肆』 基因的分离定律

D由题意可知,男方的基因型为Aa,女方父母的基因型为Aa,Aa,故女方的基因型1/3AA,2/3Aa,则他们所生孩子患白化病的概率为2/3*1/4=1/6

『伍』 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

按照书上的说法是: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的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在上面一小段综述中出现了几个术语 合子:有亲本产生有性生殖细胞(即配子)经过两性生殖细胞(如卵细胞和精子)的结合,成为合子。 杂合子:由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这里是对单一性状而言。 同源染色体:形态和大小基本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的染色体(人有23对染色体,其中有22对常染色体和一对性染色体,科学家们是根据染色体大小和形态结构来编号的,去其中任意一对染色体,则这对染色体的两条染色体互为同源染色体)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着相对性状的基因。这个好理解,同源染色体是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相同位点上控制着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一般性,如在起始子之前或在终止子之后则此时的基因作用已不明显)

『陆』 基因分离定律 概念

分离定律
①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形状的同源染色体成对存在,不相融合;
②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同源染色体发生分离,分离后的同源染色体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自由组合定律
①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
②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柒』 基因的分离定律的相关概念

一种生物同一种性状的不同的表现型叫做相对性状。
孟德尔把在杂种子代第一代(即F1)显现出来的性状叫做显性性状,没有出现的叫做隐性性状。
杂种子代第二代(即F2)开始出现不同形状叫做性状的分离,两种性状的数目的比例叫做分离比。
孟德尔经总结后得出如下的结论:生物的性状都是由遗传因子(后来改称“基因”,以下都称作“基因”)控制,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画示意图时通常用大写字母表示),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通常用小写字母表示)。在生物的体细胞中含有的控制性状的基因总是成对的。因此生物体在形成配子再结合时就可以自由组合形成不同的控制性状的基因对。当一个体细胞中同时含有隐性与显性基因时,显性基因对隐性基因的显性作用,体细胞只表现显性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捌』 有关基因的分离定律

AA为灰色,Aa为黄色,aa致死
本题选B
即使aa纯合子致死 这种aa的基因型不存在了,也是可以统计出后代立刻致死的概率为1/4,所以仍然完全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

『玖』 “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区别:
1、研究性状:
基因的分离定律:1对;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对或n对(n>2,下同)。

2、等位基因对数:
基因的分离定律:1对;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对或n对。

3、等位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
基因的分离定律:位于1对同源染色体上;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分别位于2对或2对以上同源染色体上。

4、细胞学基础(染色体的活动):
基因的分离定律: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交叉互换。

5、遗传本质:
基因的分离定律:等位基因分离: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重组互不干扰。

联系:

①在形成配子时,两个基因定律同时其作用。
在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都要分离;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②分离定律是最基本的遗传定律,是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

『拾』 什么时候是基因的分离定律

如果只针对一对等位基因,那么这一对等位基因之间在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就只体现基因的分离定律,如基因型为Aa的个体,产生A与a的配子,遵循的就是基因的分离定律.
如果针对的两对或两对以上的等位基因,这些等位基因分别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在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它们之间就表现为自由组合.如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Aa与Bb分别位于不同的同源染色体上,在产生配子时Aa与Bb之间就遵循自由组合.但要注意,每一对如A与a,它们内部仍然遵循分离定律.因此,最后产生的配子有AB、Ab、aB、ab.
特别提醒的是,基因分离针对的是每一对等位基因的关系,自由组合针对的是多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