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苏青有哪些书
苏青的作品有:
小说:
《结婚十年》
《歧途佳人》
散文:
《浣锦集》
《涛》
这里有下载http://www.white-collar.net/01-author/s/17-su_q/su_qing.htm]
『贰』 苏青是谁。
苏青(1914年~1982年) 中国作家,小说家、散文家、剧作家。海派女作家的代表人物。浙江宁波人。1933年考入国立中央大学(1949年更名为南京大学)外文系,后肄业移居上海。
苏青本名冯允庄,早年发表作品时曾署名冯和仪,后以苏青为笔名。1935年,为发抒产女苦闷,写作散文《产女》投稿给《论语》杂志,后改题为《生男与育女》发表,是为创作的开始。40年代初因婚姻变故而成为以文为生的职业作家,作品主要发表于《宇宙风》、《逸经》、《古今》、《风雨谈》、《天地》等杂志。与张爱玲“珠联璧合”,红极一时。1943年,代表作品长篇自传体小说《结婚十年》开始在《风雨谈》连载,一时被目为大胆女作家而毁誉纷纷;该书次年出版单行本,半年内再版九次,到1948年底,已有18版之多。又被称为“犹太女作家”。1947年,《续结婚十年》出版。苏青写作了大量散文小品,结集为《浣锦集》、《涛》、《饮食男女》、《逝水集》——《浣锦集》一版再版,乃至印了十几版。此外还有长篇小说《歧途佳人》等,《歧途佳人》也一时洛阳纸贵。苏青为三四十年代海派文学女作家的代表人物,“上海文坛最负盛誉的女作家”。同时进入出版界,曾主办《天地》杂志,创办《小天地》杂志及四海出版社。抗战胜利后,作为落水作家被传讯。1949年后留居上海,担任越剧团专职编剧。曾编写《江山遗恨》、《卖油郎》、《屈原》、《宝玉与黛玉》、《李娃传》等剧目。其中1954年《宝玉与黛玉》演出连满300多场,创剧团演出最高记录。文革中多次受批斗。1982年冬天病逝。
〖苏青作品〗
长篇小说
《结婚十年》
《续结婚十年》
《歧途佳人》
散文集
《浣锦集》
《涛》
《饮食男女》
《逝水集》
[编辑本段]【内蒙古自治区环保局局长】
苏青(蒙古族),男,大专学历,1951年4月生。1996.8-2003.4内蒙古自治区经贸委副主任;包头市委副书记;2003.4-2003.6包头市委副书记、代市长;2003.6-2006.10包头市委副书记、市长、市政府党组书记。2006年10月任自治区环保局局长。
[编辑本段]【研究员苏青】
苏青,男,1961年5月生,湖南长沙人,研究员。1985年5月北京工业学院力学工程系硕士毕业,1998年5月至1999年5月美国加州州立大学北岭分校访问学者;曾任《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编辑部编辑,北京理工大学校长办公室副主任、主任,出版社社长,继续教育学院暨现代远程教育学院副院长;现任中国科协学会服务中心副主任,科技导报社副社长、副主编;兼任中国期刊协会理事、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工业设计协会理事、欧美同学会留美分会理事、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理事会理事等职。
[编辑本段]【南京艺术学院副教授】
姓 名: 苏青
性 别: 女
民 族: 汉
出生日期: 1952.11
专业技术职务: 副教授
社会兼职: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传统音乐学会会员
学习工作经历:1982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作曲专业并留校任教,现任南艺音乐学院作曲系主任
研究方向及专业特长: 作曲及作曲技术理论
主讲课程及教学优势: 复调、民间歌曲概论
论文
1989年《江苏民间歌曲概论(一)》 艺苑
1989年《江苏民间歌曲概论(二)》 艺苑
1989年《江苏民间歌曲概论(三)》 艺苑
1990年《江苏民间歌曲概论(四)》 艺苑
1995年《中国传统民歌“梁祝”的流传与比较》 比较研究
1996年《析“弦索十三套·十六板”中的复调性特征》 音乐学习与研究
1996年《儒家乐教思想与传统民间歌曲》 艺苑
1996年《高等音乐院校民歌教学探析》 中国音乐
2005年《浅析当代器乐创作中的传统因素》 中国音乐 2005.2
2005年《南艺特色专业的发展与展望——作曲特色专业教学思考》 音乐与表演 2005.3
创作
1986年 小型管弦乐创作《故乡的回忆》
1989年 《江苏音乐》《炊烟》
1991年 江苏省第二届音乐舞蹈节《垂杨柳》
1991年 江苏省第二届“新人新歌新作电视大奖赛”《故土》
1995年 全国第二届中国民歌大奖赛《姑苏风光》
1995年 《颜如玉》(激光唱片)
1995年 《水芙蓉》(激光唱片)
1997年 《小河淌水》(《筝艺新探—线谱古筝教程》)
1998年 《落叶》
2000年 全国艺术院校艺术歌曲大赛《飘雪了》
创作获奖
1984年 《故乡的回忆》 获1983年小型管弦乐创作二等奖
1989年 《炊烟》 获第二届新春新人新歌“高度洁”杯电视大赛荧屏奖
1991年 《垂杨柳》 获江苏省第二届音乐舞蹈节三等奖
1991年 《故土》 获江苏省第二届“新人新歌新作电视大奖赛”三等奖
1995年 《姑苏风光》 获全国第二届中国民歌大奖赛金曲奖
2000年 《落叶》 获全国艺术院校艺术歌曲大赛三等奖
2000年 《飘雪了》(合作) 获全国艺术院校艺术歌曲大赛二等奖
2001年 《落叶》 获首届中国音乐《金钟奖》江苏省预选优秀奖考研
[编辑本段]【内分泌科主任医师】
苏青,男,1967年出生。1988年7月安徽皖南医学院临床医学系毕业,获医学学士学位;1992年7月山东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获医学硕士学位;1998年7月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内分泌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获医学博士学位。曾在新加坡中央医院内分泌科和加拿大McGill大学Royal Victoria医院内分泌科进修。现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内分泌科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上海市内分泌学会委员、上海市临床受体学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分会青年委员、中国医师学会内分泌代谢分会委员。
擅长:糖尿病、甲状腺疾病和脂代谢疾病的诊治。
『叁』 《歧途佳人》最新txt全集下载
歧途佳人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网络网盘,点击免费下载:
内容预览:
歧途佳人 十二、侯门如海
十二、侯门如海
有一天,我忽然接到一份请柬。是我姊姊的一个老同学植爱月,她要出嫁了。我清楚地记得诸爱月是个本本份份的女孩子,同我姊姊一般,她们在学校里用功念书,到社会上就认真做事的。我姊姊如今在内地,听说已在首都大学当助教了,她却在上海做事,一个无依无靠的孤零女子,今年大概已有三十多岁了吧?居然也找到归宿了。
我当然得赶去道喜,随即带了一份贺礼。礼堂设在银行俱乐部八楼,新郎是一个银行界有地位的人物,瞧场面是够阔绰的,我心里不禁暗暗替诸爱月欢喜。
到了礼堂里,只见花团锦簇的都是贺客。我去得稍迟一步,他们已在行礼了,一鞠躬,二鞠躬……我从人群中望去,只见新郎颓然的头顶。我忍不住要笑出来。后来新郎新娘谢来宾了,他们双双转过身来……
『肆』 歧途佳人怎么样
在当当上买到苏青的小说及散文。单看书名,心里总觉《歧途佳人》似在情节上要胜过《结婚十年》,仿佛要展示的是个尤其曲折的故事。前两天看过《结婚十年》,感慨一番便又翻起这本《歧途佳人》。 此书记录的是苏青在船舱听一美貌女子讲述的自己的故事。她嫁了纨绔子弟后终是忍受不了他的荒诞而离婚,后在窦公馆教课却被辞退,在窦公馆认识的史亚伦来撩拨,把她卷入一个一个阴谋。她终脱身,却四顾茫茫。 大概因为这是苏青真实听说的故事,所以小说来的比较随性。当全书看完又回看时,不禁疑问第二三章有何作用。费了不少篇幅,讲述了一点,女主角现在有一位患重病的姐姐,而她跟后面的故事竟无几丝牵连。 而书中史亚伦为蛊惑小眉而说的大篇大篇的段落让我很抱歉得想到唐僧。 更让人诧异的是,女主角符小眉由儿时的倔强大胆,怎就后来变得软弱不堪,对别人听之信之呢。文中并未描写她褪变的过程,读时也只觉得怪,回味一遍方知,原是女主角的感觉判若两人。一部小说主角的褪变,若描写得出定出彩不少。若无丝毫描写就这般变化,只能说失败。 我总是矛盾得想到,如果真是苏青听别人口述的故事,那章节多了大抵是原话。可这主角变化得多少有些不可思议,怎么是别人口述的真事?翻来覆去,总对它不满意。后来想,就当时口述者乱弹琴吧。也给自己一个搪塞。过去便罢。 对于这本书,我倒是更爱看随书附的张爱玲等人对苏青的评论。在我看来,那是此书最大的意义。
『伍』 民国才貌双全的女作家都有哪些有什么代表作
传奇才女张爱玲,现代女作家,笔名梁京,1943~1945年发表了《茉莉香片》等小说,代表作有《传奇》、《流言》等,张爱玲的笔宛若金针,貌似漫不经心地描龙绣凤,实际上却将字字句句都刺在了你的心上。
才艺双全陆小曼,徐志摩曾描述她,一双眼睛会说话,她的古文基础很好,写的旧诗绝句,清新俏丽,有种明清的特色。而她写的新体小说,也诙谐直率。代表作《哭摩》。
与爱同行冰心,冰心原名谢婉莹,她的一生始终拥有一颗如冰雪般晶莹剔透,不加任何杂质的心,代表作有《繁星》、《春水》、《往事》。
苏青,原名冯和议,后以苏青为笔名,上世纪40年代,与张爱玲齐名的女作家,代表作有《结婚十年》、《歧途佳人》。
『陆』 歧途佳人的内容简介
《歧途佳人(经典珍藏版)》由一个个简短的片断集结而成。故事情节如流水般舒缓流畅,自然明晰。虽没有多么的跌宕起伏,却能感受到浓浓的生活气息,人物的鲜活,多变复杂的性格也使故事少有些戏剧色彩。
『柒』 电视剧结婚十年作者是谁徐帆主演的那部
【同名小说】
书 名: 结婚十年 作 者:苏青
〖小说简介〗
苏青与张爱玲同为30年代上海最负盛名的女作家,她们都以自己周围的题材写作,作品里反映了当时上海的现代妇女所面临的家庭社会等复杂问题。张爱玲现今在文坛上的地位无可撼动,然而苏青的作品却被可惜在历史一角,实在是读者之憾。张爱玲曾经说要把她同冰心、白薇相比较,她实在不能引以为荣,“只有和苏青相提并论,我是心甘情愿的。”而当今的张派传人、杰出女作家王安忆也对苏青的作品被掩埋多年觉得“几乎不可能”,她在《寻找苏青》一文中如此写道:“倘若能看清苏青,大约便可认识上海的女性市民。人们只看见上海市女子的摩登……却不知道她们的泼辣。张爱玲的小说里写了这泼辣……,要看苏青的文章,这泼辣才是可信的。” 《结婚十年》一书是苏青将自己结婚怀孕生子、到对婚姻关系失望终于选择离婚就业的故事,这部当年轰动上海的「纪实」作品处处可见苏青对人情世故的见解非凡,却又有坚韧突出的个人豪爽,为上海种种传奇留下一页坚强女性的身影。
『捌』 作家苏青的三个长篇小说和四个短篇小说是啥啊
苏青
1.(1914年~1982年) 中国作家,小说家、散文家、剧作家。海派女作家的代表人物。浙江宁波人。
1933年考入国立中央大学(1949年更名为南京大学)外文系,后肄业移居上海。本名冯允庄,早年发表作品时署名冯和仪,后以苏青为笔名。1935年,为发抒产女苦闷,写作散文《产女》投稿给《论语》杂志,后改题为《生男与育女》发表,是为创作的开始。40年代初因婚姻变故而成为以文为生的职业作家,作品主要发表于《宇宙风》、《逸经》、《古今》、《风雨谈》、《天地》等杂志。1943年,代表作品长篇自传体小说《结婚十年》开始在《风雨谈》连载,一时被目为大胆女作家而毁誉纷纷;该书次年出版单行本,半年内再版九次,到1948年底,已有18版之多。又被称为“犹太女作家”。1947年,《续结婚十年》出版。苏青写作了大量散文小品,结集为《浣锦集》、《涛》、《饮食男女》、《逝水集》,此外还有长篇小说《歧途佳人》等。为三四十年代海派文学女作家的代表人物,“上海文坛最负盛誉的女作家”。同时进入出版界,曾主办《天地》杂志,创办《小天地》杂志及四海出版社。抗战胜利后,作为落水作家被传讯。1949年后留居上海,担任越剧团专职编剧。曾编写《江山遗恨》、《卖油郎》、《屈原》、《宝玉与黛玉》、《李娃传》等剧目。其中1954年《宝玉与黛玉》演出连满300多场,创剧团演出最高记录。文革中多次受批斗。1982年病逝。
『玖』 谁能给我讲讲 张爱玲与 苏青 的故事
苏青与胡兰成是大同乡,胡兰成之所以能和张爱玲甜蜜牵手,最初是经过苏青才认识上,也可以说苏青是这对“乱世鸳鸯”的正牌红娘,当然以她们那么前卫的婚恋观念,最初演绎成三角恋什么的也是意料之中。
因为在结束了十年不幸婚姻之后,苏青在与当时三个著名已婚男人的情感纠葛中,有一个就是张爱玲曾经爱得死去活来的第一任丈夫胡兰成。为此,两个著名女文青的甜蜜闺蜜生活宣告寿终正寝,从此成了陌路人。
(9)歧途佳人扩展阅读:
张爱玲:
张爱玲(1920.9.30—1995.9),中国现代女作家,原名张煐,笔名梁京,祖籍河北丰润,生于上海。
7岁开始写小说,12岁开始在校刊和杂志上发表作品。1943至1944年,创作和发表了《沉香屑·第一炉香》《沉香屑·第二炉香》《茉莉香片》《倾城之恋》《红玫瑰与白玫瑰》等小说。
1955年,张爱玲赴美国定居,创作英文小说多部,但仅出版一部。1969年以后主要从事古典小说的研究,著有红学论集《红楼梦魇》。1995年9月在美国洛杉矶去世,终年75岁。有《张爱玲全集》行世。
苏青:
苏青(1914年~1982年),女,原名冯和议,字允庄, 1914年苏青出生于浙江宁波。早年发表作品时曾署名冯和仪,后以苏青为笔名,上世纪40年代,上海日据时期与张爱玲齐名的女作家。
浙江宁波人。中国作家,小说家、散文家、剧作家。是与张爱玲齐名的海派女作家的代表人物。1933年考入国立中央大学外文系,后毕业移居上海。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结婚十年》,中篇小说《歧途佳人》,散文集《浣锦集》《饮食男女》等。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苏青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张爱玲
『拾』 歧途佳人的作者简介
苏青(1914年~1982年) 中国作家,小说家、散文家、剧作家。海派女作家的代表人物。浙江宁波人。1933年考入国立中央大学(1949年更名为南京大学)外文系,后肄业移居上海。
苏青本名冯允庄,早年发表作品时署名冯和仪,后以苏青为笔名。1935年,为发抒产女苦闷,写作散文《产女》投稿给《论语》杂志,后改题为《生男与育女》发表,是为创作的开始。40年代初因婚姻变故而成为以文为生的职业作家,作品主要发表于《宇宙风》、《逸经》、《古今》、《风雨谈》、《天地》等杂志。1943年,代表作品长篇自传体小说《结婚十年》开始在《风雨谈》连载,一时被目为大胆女作家而毁誉纷纷;该书次年出版单行本,半年内再版九次,到1948年底,已有18版之多。又被称为“犹太女作家”。1947年,《续结婚十年》出版。苏青写作了大量散文小品,结集为《浣锦集》、《涛》、《饮食男女》、《逝水集》,此外还有长篇小说《歧途佳人》等。为三四十年代海派文学女作家的代表人物,“上海文坛最负盛誉的女作家”。同时进入出版界,曾主办《天地》杂志,创办《小天地》杂志及四海出版社。抗战胜利后,作为落水作家被传讯。1949年后留居上海,担任越剧团专职编剧。曾编写《江山遗恨》、《卖油郎》、《屈原》、《宝玉与黛玉》、《李娃传》等剧目。其中1954年《宝玉与黛玉》演出连满300多场,创剧团演出最高记录。文革中多次受批斗。1982年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