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入门技巧 » 诈骗案例

诈骗案例

发布时间: 2021-07-18 15:03:36

㈠ 诈骗罪的案例分析(因涉及文件,材料是我自己翻写的)

1、自首就不说了。
2、既然是公司怎么会没有工商登记,如果没有登记就不是公司吧。是否单位犯罪有很多条件,如果公司成立就是为了犯罪,那不会认定为单位犯罪。所以估计你这个是个人犯罪。同意你的观点。
3、二个头目,那两个人都是主犯。按照共同犯罪理论,所有共犯都对所有结果负责,因此不存在分摊责任问题。
4、被害人损失除了被害人报案外,会综合其他证据一起考虑的,比如电子证据,转账记录等等。

㈡ 诈骗案例分析(急)

诈骗案例分析
某日,李女士在家接到一个语音提示电话称:“您的电话5161217已欠费,我们准备给您停机,如需查询请按“0”如有疑问请按‘9’选择人工服务。”李女士不假思索按了“9”键,电话被转接,一名自称电信公司工作人员详细询问了李女士的姓名、身份证号后,告诉她可能遇到诈骗了,并称稍后让公安机关部门联系她。 随后,一名自称当地某派出所民警的男子打来电话自报姓名和警号后说:“你名下的这个电话号码和用来扣费的某银行卡涉入一起全国性洗钱案。” 对方的话让瞿女士很吃惊:“我一直遵纪守法,怎么会卷入洗黑钱呢,这可是大罪。”李女士认为是有人盗用了自己的资料参与犯罪,立即向对方问询。民警开始安抚她的情绪,让她别着急,称可能是犯罪分子动了手脚,“我给你接反洗钱的中心主任,他是这起案件的报案人,或许他更了解情况。” 随后,这名男子把电话转到“反洗钱中心”,一名自称“中心主任”的男子分析说李女士的信息可能被盗,被不法分子利用了。这话让李女士彻底震惊了。警告李女士:“您的账号涉案,将被冻结,否则钱会被犯罪分子转走。”“中心主任”表示,如果希望财产不被冻结,必须在当天下午1点前把钱转到安全的账户里。 接完电话后,为了杜绝自己上当受骗,她拨打了当地的114查号,手机上显示的号码确实是当地公安局的电话。 李女士彻底相信了,便在“中心主任”的电话遥控下,通过ATM机把几张银行卡内共计259万多元的现金,全部转到了“中心主任”指定的“安全账户”。在操作完成后,“中心主任”称48小时后他会同李女士联系,并要求李女士绝对保密,若影响案件破获,后果自负。 两天后,“中心主任”没有联系李女士,李女士才意识到上当受骗了,只得赶紧报案。 案例分析 此类诈骗案件的主要特点是: 1诈骗分子一般选择独自在家的老年人为行骗目标; 2使用语音电话提示后转接人工的方式,市民通常会习惯性地相信通话对象就是电信工作人员; 3诈骗分子往往冒充警察、电信公司或其他政府机构工作人员,多次给事主打电话,设下层层圈套;以银行卡欠费、涉嫌洗黑钱或账号被犯罪团伙利用为名,打电话诱骗、恐吓当事人将资金转移到所谓的“安全账户”,再通过网上银行将资金迅速转移,非法牟利。事实上,司法机关根本不存在所谓的“安全账户”。 由于诈骗人往往掌握受害人姓名住址等个人信息,特别是个别不法网络运营商为犯罪嫌疑人提供任意显号技术软件,犯罪嫌疑人在实施诈骗时,可任意使受害人来电显示为其所在地司法机关的电话号码,受害人通过查询确认这些信息真实后,很容易上当受骗。 电信诈骗犯罪背后的犯罪网络 电信诈骗的犯罪组织比其他犯罪组织更为复杂。这类犯罪组织往往是多个犯罪组织纠合在一起,分为导演组、话务组、取款组、网络组、洗钱组等,每组都是金字塔式的管理模式,相对独立运作,相互利用谋利。每组都有一个管理者,各个组织在实施诈骗前,要经过严格的上岗培训。 导演组是这类犯罪组织的核心,操纵整个犯罪过程。他们负责编写“剧本”,即打电话时怎么说,对方怀疑后如何应对等。导演组还负责“分配”任务,获得居民的通讯信息后,把这些信息分配给不同的话务组拨打诈骗电话;话务组的电话都是通过网络组负责的技术平台拨打出去的,这个平台从网络运营商那里获取线路,提供电信服务器及改号服务等;一旦有人上当向账户打款,导演组立刻将大额款项分流到数个账户里,然后派取款组在最短的时间内提取被骗款项;取出的钱被汇总后交给洗钱组,赃款最终流向犯罪分子手中。

那我们如何加强对电信诈骗的防范? 提醒大家在接到疑似诈骗电话或短信时,首先向公安机关“110”报警核实,尤其是对方要求向指定账户汇款时,千万不要汇款。或尽快告知家人或与朋友商量。从以往经验看,骗子往往不让对方有时间思考,很多人把钱一汇走就清醒了。且真正的公检法部门如果要转账和冻结账号,都有严格程序和书面通知,同时必须有两位以上工作人员到场才能进行,不可能凭几个电话就可以冻结账号或让人转账的”。 接到这类诈骗电话后,要主动向属地公安机关或电信部门举报,以提供线索便于破案和采取防范措施。 公众在接到类似电话时,可以通过下列三个渠道核实信息: 1.拨打电信公司统一客服电话10000号进行核实; 2.通过当地公安分局的值班电话对“民警”身份进行核实; 3.拨打银行统一客服电话,向银行有关人员进行咨询。 我有四点建议,一是多看新闻多上网,及时了解电信诈骗的案例发生情况; 二是不管是什么借口,只要号码不熟悉,就不予理会; 三是在接了对方电话的情 况下,只需按对方号码拨打回去,电话会打到被冒充的部门,一下子就能识破骗局; 四是不管什么情况,不轻信、不转账、不给钱,因为公检法司执法部门是不会要求当事人直接转账的。

㈢ 有金融诈骗的案例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投资人开始接触网络投资理财,畅享互联网投资理财带来的便捷性和高于传统金融行业的可观收益。

但近年来,随着或真或假打着P2P旗号的互联网金融平台跑路、诈骗案件频发,尤其是2015年底E租宝轰然倒塌,部分投资人开始对互联网金融丧失信心,甚至极端投资者直接把全部P2P打上“统统是骗子”的标签

㈣ 微信诈骗案例

您好!很高兴能为您解答,

2017年10大典型微信诈骗案例,新的一年,希望大家引以为戒,不要再给骗子可乘之机!

一、接龙红包

分析:接龙红包拼的是手气,通常抢到最少或最多的继续发。类似玩法还有比红包尾数大小、石头剪刀布等。一些庄家会利用软件做弊,设定不抢最小包或最大包、尾数修正、单双、等;至于石头剪刀布、丢骰子根本不需要软件,先把网络断开,接连发送几个骰子,无网络状态则发送失利,然后玩的时候连接网络选点数大的那个重发,骗取不知情的玩家。

另外由于每人每天发红包的限额只有5000元,群主会招聘代发红包的人员。当成员达到限额、又需要发红包时,就转账给群主,由群主请人代发。群主和代发者会拿5%到10%作为提成,剩下的钱发到群里。

二、抢红包神器

分析:为了抢到红包,运用抢红包软件作弊的做法慢慢传开,在某宝输入“抢红包”,各种控制尾数、降低小包概率等的“神器”价格从几毛钱到几百元不等。其实抢红包软件中暗藏木马的可能性很大,一旦安装使用,个人信息面临被窃取、微信钱包及银行卡余额被盗走的风险。就徐女士案例,民警调查发现该抢红包软件含木马,她在登录时要输入微信帐号和密码来绑定,导致余额被盗。

三、合体“红包”

分析:这类骗局最终目的就是为了骗取“到付高额运费”。为增加活动真实性,一些商家采用“新品试用”等广告词,设置倒计时、滚动的领取名单等提高抢单氛围。最后你领取的不过是成本低廉的假冒伪劣商品,而高额运费并不是普通的快递运单,而是一张快递代收货款的运单。

提示:类似活动有免费送暴龙眼镜、檀木手串等,到付邮费由十几到二十几元不等。

十五、集赞有礼

案例:刘女士参加了本市某影楼发起的“集赞有礼”活动,只要转发活动至朋友圈,并关注该公众账号,获32个赞即可获星巴克马克杯一套。致电影楼确认活动的真实性后,刘女士马上参加活动并集了32个赞, 第二天果真领到一套“星巴克马克杯”。

分析:集赞有礼其实是商家发起的营销手段,目的在于诱导用户分享至朋友圈或填写个人信息,但实际兑换的礼品内容与承诺的不符,多为成本低廉的假货;或以礼品送完为由拒绝兑换。该类营销从2014年就流传开来,当年微信平台还宣布公众号一旦发现4次集赞将永久封号。但微信注册门槛低,此类活动滔滔不绝。

提醒:《广告法》规定,商家只要发布了营销活动,就必须按约定兑现承诺,否则可按照虚假广告和宣传来依法处理。参与者如发现在活动过程中商家涉嫌虚假广告、欺诈等违法违规行为,可以向工商部门举报。

㈤ 求关于诈骗的案例!!!

利用邮局代收款诈骗

案例:不久前,张家港市民李某接到北京一公司电话,自称是该公司的信用顾客,已向其邮寄了一部价廉物美的手机。当李某到邮局接收手机时,邮局方要其付款后才让其开包验货。李某按邮包上标明的手机价格付款后,开包发现包内无手机。李某要求邮局退还已付款时,邮局称一旦承接了对方代收货款的业务,只要被邮寄人签收了货物,邮局就须在数日内将收到的货款汇给对方办理业务的邮局。据了解,近日张家港市还有多名群众被人用此类方式骗取钱财,需引起防范警惕。

㈥ 有关网络诈骗的案例

晨报特派记者 李东华 广西宾阳报道
“最高峰时,曾传出一个星期就有1亿元转到我们这里,银行的提款机经常出现钱被取空的情况。”谈到家乡宾阳的“盛况”,曾参与过网络诈骗的80后“老猫”这样告诉晨报记者。
自2009年以来,网络聊天诈骗日趋猖獗,影响几乎波及全国,每单涉案金额也从几千元上升到几万乃至上百万元。而随着上千起案件的侦破,嫌疑对象纷纷指向一个地方——广西宾阳县。
今年6月9日,腾讯首次披露“雷霆行动”半年来的扫黑成果,提到网络诈骗犯罪的三大集中地——福建安溪、广西宾阳、海南儋州。其中广西宾阳的“诈骗特色”,就是聊天诈骗。
在宾阳,人们把从事网络诈骗的年轻人称为“Q仔”,他们大多数使用QQ实施诈骗。正是“Q仔”的兴风作浪,使得很多人本不熟知的宾阳暴得“大名”,并被无形中贴上“网络诈骗之乡”的标签。
宾阳的网络诈骗何以如野火般蔓延?“Q仔”过着怎样的诈骗生活?可怕的罪恶之手如何令一座座村庄沦陷?
6月11日至14日,晨报记者走进宾阳深入调查,揭开网络时代下这座“疯狂之城”的真面目。
1 宾阳暴富:“Q仔”改变生活
由于网络诈骗引得非法之财源源流入,宾阳年轻人的生活发生改变,同时,也改变了这座小城。“Q仔”白天蛰伏,晚上三五成群地开车出来纵酒欢歌,肆意挥霍。县城里酒吧、KTV,去年曾多达60余家。
“Q仔”撑起娱乐场所
宾阳县是广西首府南宁市下辖县,距离南宁市中心80公里左右,群山环抱,总人口约115万。记者驱车从南宁出发,行驶约一个半小时,到达宾阳县城。在宾阳街头,最大的感受就是电脑店多、黄金店多、饭店多、娱乐场所多,几乎遍布各条大街小巷。
在一条名为思远路的街道,短短2分钟车程中,映入眼帘的就有黄金饰品店7家、电脑服务店9家(其中有5家处于关门非营业状态)。在广场新区附近,聚集着20多家大型KTV娱乐场所及酒吧,新盖的漂亮楼房比比皆是,设计得很有异域风情,让人觉得仿佛来到东南亚国家的某个繁华城市。只是在白天,街道显得非常安静,行人也很少。
杜师傅今年刚刚40岁,认识他是在一间不起眼的休闲酒吧。他算是酒吧的半个老板,为人好客,喜欢聊天。
杜师傅的酒吧于2012年初开张,当时县城里酒吧及KTV等娱乐场所如雨后春笋般,一下子冒出许多家,几乎隔几十米就是一家。
当然,比这些娱乐场所更早一些冒出来的,是一群年轻的“Q仔”。
从2010年左右开始,县城里年轻人突然间就变得富裕起来。他们开的车一个比一个好,花钱大方,进出也是成群结队,他们靠“玩QQ”赚钱发财。在宾阳,这几乎成了公开的秘密。
“老猫”也曾是“Q仔”,既是杜师傅的老友,也是酒吧的常客。他说,玩得最疯狂的时候,“10个年轻人中,不敢说多,至少一半与网络诈骗脱不了关系。”
正是“Q仔”的“崛起”,支撑着宾阳酒吧的发展。杜师傅说,2013年最高峰时,县城里的酒吧、KTV多达60余家。
买车买黄金“显摆”财富
随着夜色来临,宾阳城似乎突然变得“活跃”起来,尤其是在广场新区段,多条街道被闪烁的霓虹灯点亮,各家场所门前停放的车辆也越来越多。
晚上10点,记者在一家名为“百嘉乐”的KTV门口看到,附近的道路旁已停放有8辆轿车,包括奔驰、奥迪等。在接下来的10分钟左右时间里,又有2辆宝马、1辆皇冠、3辆本田轿车相继停靠,而司机则清一色的是二十出头的年轻人。这几位年轻人似乎有着雷同的服饰,短袖、中裤、拖鞋,脖子上则是黄金加玉石的项链,筷子般粗细。
“‘Q仔’来消费一般1000多块一个包厢,人多的话就2000块,他们消费最多的一次是2600多块。”杜师傅说,他酒吧的规模在宾阳只能算小型的。同行中,杜师傅称百嘉乐的生意最火,里面的消费比其他地方要高,但去的人最多,主要消费群就是Q仔。去年上半年,好一点的KTV一厢难求,需提前几天预订,大厅里也是人满为患。
“老猫”认为,“Q仔”太年轻,没读什么书,钱来得太容易,有钱后便要“显摆”,让身边的朋友都能看到。娱乐场所,无疑是最好的展示舞台。2010年7月,北京丰台警方专案组就是在宾阳县城某娱乐城里将诈骗数万元的“Q仔”罗某抓个正着。
除了喜欢晚上出来玩,“Q仔”青睐的另一个消费便是汽车。在宾阳街头,很多价值20万元以上的轿车在街头出没,车主多是20岁左右的年轻人。“他们对房子的热情相对少一些,因为他们的村子就在县城附近,只有少数挣了大钱的会到南宁买房,或把自己村里的房子造得漂漂亮亮。”
宾馆曾有5批警察同时入住
2012年,全国各地公安机关频繁接到报案,受害人都宣称遭遇QQ诈骗,被骗金额从7万元到200万元不等,诈骗消息也都出自宾阳县,这引起了公安部的注意。去年7月,公安部派出工作组到宾阳县进行深入调研。
而针对网络诈骗的打击行动,早已在宾阳县展开。来

㈦ 诈骗案例

可以提起民事诉讼。可以提起不当得利的诉讼。你只要证明你给了他钱,但是没有发生什么具体的关系。你损失了2万元,你朋友获得了2万元。这样就可以让他把钱吐出来啦。

如果要按照刑事案件来办理也可以,但是不一定成功的呀。公安机关一般就怕民事经济案件当成刑事案件来办理了。

最好还是要协商解决为好。

㈧ 诈骗案例分析(急)

内容交代不清,如何骗人的没交代!
如果有欺骗他人的行为,应属于合同诈骗罪!如果两人合谋共同参与的,两人都构成!
主次之分在于骗人的行为轻重,不在于具体业务中的职务、工作轻重!内容中没有交代清楚!
刑期多少在于数额,数额标准各地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