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入门技巧 » 探讨

探讨

发布时间: 2021-07-17 12:10:45

A. “探讨”是什么意思

探讨的意思是:指探索;研讨;探索讲求。

【词语】:探讨

【拼音】:tàn tǎo

一、探讨的基本释义:

1、探索;研讨;探索讲求。

2、探幽寻胜。

二、探讨的引证解释:

1、探索研讨;探索讲求。

《人民文学》1978年第2期:“她多么希望能有一个人与她一起探讨这些人生的奥秘呵。”

2、探幽寻胜。

唐 孟浩然《登鹿门山》诗:“探讨意未穷,回艇夕阳晚。”

白话释义:寻迹怀古兴味犹未尽,划船归来夕阳落西山。

三、探讨的用法示例:

1、我经常和小明在一起探讨数学难题。

2、老师们互相学习,共同探讨教学改革的路子。

(1)探讨扩展阅读

探讨的近义词:探究、商讨

一、探究

【词语】:探究

【拼音】:tàn jiū

【释义】:探索研究。

示例:

1、在学习上他总是不断探究,不断前进。

2、他们集思广益,但同时也仔细探究各个细枝末节。

二、商讨

【词语】:商讨

【拼音】:shāng tǎo

【释义】:指商量讨论。

示例:

1、他们开始商讨欧洲问题。

2、我和他商讨关于他将来学习的计划。

B. 探讨主题是什么意思

探讨主题是一个组合词,意思是探索研讨主要内容。

一、探讨

释义:指探索研讨。

引证:《人民文学》1978年第2期:“她多么希望能有一个人与她一起探讨这些人生的奥秘呵。”

二、主题

释义:指文艺作品中或者社会活动等所要表现的中心思想,泛指主要内容。

引证:老舍《四世同堂》五一:“每个演员都极卖力气的表演,而忘了整部戏剧的主题与效果。”

(2)探讨扩展阅读

探讨的近义词:

一、探索

释义:指研究未知事物的精神,或指对事物进行搜查的行为,或指多方寻求答案的过程。

引证:巴金《春天里的秋天》二:“我想用无言的话去探索她的心。”

二、研讨

释义:研究探讨。

引证:郭沫若《十批判书·孔墨的批判》:“我曾说‘他的非攻其实就是美攻’;朋友们多说我故为‘偏恶之辞’,其实我倒是尽了客观研讨的能事的。”

C. 探讨的意思

探讨
1、探索;研讨;探索讲求
例如:探讨一下达成协议的可能性
2、探幽寻胜
探讨意未穷,回艇夕阳晚。--唐. 孟浩然《登鹿门山》

D. 探讨、讨论、研讨三者有何区别

探讨、讨论、研讨三者为近义词,区别在于用法和语意强调的重点不同。

1、用法区别:探讨和讨论两个词一般用于“~某事”;研讨一词一般用于“~会”、“~建议”等。

2、语意重点区别:探讨指探索、探索讲求,强调探寻的过程;讨论是指就某一问题交换意见或进行辩论,强调解决问题的方法、形式;研讨是指研究讨论,强调前期研究的基础。

(4)探讨扩展阅读

1、出处

1)探讨:《同工部李侍郎适访司马子微》诗:“闻有《参同契》,何时一探讨。”意思是听闻您收藏有《参同契》一书,什么时候能和您一起探讨一下。

2)讨论:《书序》:“讨论《坟》《典》,断自唐虞以下讫于周 。” 意思是经过对《坟》《典》二文的学习研讨,推断从唐虞开始,终结于周超朝。

3)研讨:郭沫若 《十批判书·孔墨的批判》:“我曾说‘他的非攻其实就是美攻’;朋友们多说我故为‘偏恶之辞’,其实我倒是尽了客观研讨的能事的。”

2、例句

1)探讨:我们探讨一下达成协议的可能性。

2)讨论:内阁召开了紧急会议讨论法律草案。

3)研讨:学术研讨会后,他的论文观点独树一帜,在同行中引起争鸣。

参考资料

【网络】-探讨

【网络】-讨论

【网络】-研讨

E. 原因探讨

为什么流体总是首先充填Fb-0,尔后依次充填Fb-n,其原因需从Fb的生长和发育规律谈起。

1.断源点及其发生位置

Fb最先开始破裂的起始部位,对一般Fb的宏观规模来说,这个部位可视为一个点,即断源点(此论断在镜下观察石英颗粒显微破裂结构中,得以证实。见岩石微破裂及图2-13,图2-14)。断源点发生的位置与下面的条件有关。

Fb是极其庞大和复杂的断裂构造系统中的一员,因此,Fb在地壳中形成与未形成都不是独立的地质事件,而与大地构造(如地壳运动,板块、岩浆、火山活动等)活动密切相关,这些活动均可导致Fb发生和左右断源点位置。从大多数的活动机制和断层效应看,断源点多发生在地壳固态岩石圈的康拉德面——莫霍面地震波高速带,地下10~30km的脆-韧性变形域,是形成Fb应力集中的区域。

应力集中的具体位置还与介质条件有关,如在非均匀介质(包括岩石物理性质、构造复杂程度、岩石含水性等的不同)中,构造应力分布不均匀,而应力集中的薄弱部位,是断源点易发生的部位。在均匀介质中的应力分布是均匀的,应力最先集中的部位在应力场的中部,是断源点发生的部位。如一个圆形的均质体受到挤压,应力集中在圆心部位,断源点在此发生。该例提示,在均匀介质的实验中,应力集中部位在试件或应力场的中部,因此这里最早发生变形。许多实验的目的并不在此,但却证明了这点。如图4-8,实验目的是岩石破裂方式,大理岩(塑性岩石)在拉伸变形中于细颈处见到被拉长的矿物沿应力方向定向排列。实验温度600℃,拉力3×108Pa,整体应变量63%,细颈部位最大应变量163%。从这个实验中,我们还清楚地看到:变形强度最大部位在应力场或试件中部——应力最集中的部位先变形。图4-9更证明了在均质体中应力集中在试件中部最早发生变形。图4-10实验材料的性质属于黏弹性体,在纵向挤压下变形体中的应力分布情况(马瑾等,1965)。实验也证明应力集中在试件中部,并且在实验材料的中部最早发生变形。上述3个实验一致地说明在均质介质中,尽管实验的试件材料、施力方式和变形机制不同,但是应力均集中在应力场或试件的中部,并先变形。这点是共同的,推测Fb的Fb-0也不例外。

图4-8 大理岩拉伸破坏时的矿物定向排列

(据D.Griggs)发生在应力集中的试件中部

图4-9 单晶体拉伸试验时所见滑移面的简单形式

(据F.J.Turner,1954)

图中“滑移线”实际是由几条滑移线组成的密集带,发生在应力集中的试件中部

图4-10 纵弯褶皱光弹性实验

2.生长方向及序次

诚然,Fb的主要结构特征之一就是它的方向性,一般指它的走向方向。研究认为Fb的生长方向具有多方位性,其中主生长方向与主应力方向一致。多个次生长方向与主方向各存一定夹角(图4-11)。在主生长方向上断层的生长最快,由此向两侧逐渐减慢至不生长(σ=cos 90°)。

图4-11 Fb生长方向序次和扇形结构示意图

Fb的生长不仅有方向,还有生长序次。根据Fb成因,研究认为Fb生长序次的单位是它的波长(L),即在生长方向上一个L一个L地生长(图4-11)。所以,Fb的生长发育规律是Fb-0→Fb-n。流体充填顺序亦然。Fb的生长方向和序次反映出它生长发育的阶段性和周期性特点。

F. 探讨是什么

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是极其偶然的。没有一个人是为了什么才来到这个世界上的。
我们通过两个生殖细胞的奇遇来到了这个世界,虽然会遭遇不测,会经历磨难,但是只要活着就会有希望,我们要珍惜我们这来之不易的人生。
人活着,可能快乐,也可能会不快乐,可能会使别人快乐,也可能会使别人不快乐.尽管如此,还是有许多人为你活着而快乐着,你的亲人,你的朋友,得到你帮助的人,获知你帮助过别人的人,同情你的不幸的人……

G. 探讨探讨~

所谓鬼打墙 大家都知道,就是在夜晚或郊外,会在一个圈子里 走不出去。这种现象首先是真实存在的。有很多人经历过。

H. 探讨探讨

法国人太诱惑人

I. “探讨”后面跟什么词语

可以跟名词,例如:问题、世界、生活、宇宙、自然、生命、科学、历史、真相、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