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什么是“稳增长”
7月上半月四大行新增贷款500亿投放稳增长项目。
稳增长解释:就是要坚持扩大内需、稳定外需,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努力克服各种不稳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及时解决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保持经济平稳运行。一些专家将‘稳增长’具体解读为‘稳中求进’。《人民网》的一篇文章指出:“今年我国《政府工作报告》,最大特点是“稳”中求进”。
B. 如何理解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
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坚持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政策思路,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适度扩大总需求,加强预期引导,深化创新驱动,全面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2017年经济工作六大信号:
稳中求进是治国理政重要原则。
供给侧改革步入深化之年。
推进一批基础性关键性改革。
振兴实体经济提振产业发展。
建立房地产平稳健康长效机制。
积极吸引外资扩大对外开放。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应答时间:2021-03-30,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C. 中国经济发展“稳增长”是什么意思,是保持当前的现状吗如果不采取积极措施的话,经济会下滑吗
稳增长就是扩大内需,稳定外需,克服经济发展中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保持经济平稳运行,使经济增长保持在合理区间内。按照官方的说法,主要是因为中国经济已经从高速度增长向高质量增长转变,稳增长是为了稳定经济增长,促进经济转型,推进经济高质量增长。如果不采取积极措施的话,经济确实会有大幅波动的。目前中国经济总量已经很大,基数大增长率就会放缓。过去依靠人口红利和高能耗的发展模式也已经不可持续,这是规律。另外这几年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房地产行业受到了调控,汽车,家电,手机甚至是互联网行业都面临市场饱和的状态,从国际角度看,全世界都在处于经济下行的周期内,所以无论从内需还是外需的角度看,需求都已经明显放缓。从最近几个月的社会消费数据和进出口数据就可以看出来。另外就是投资了,国家严控地方债的风险,清理ppp项目,规范地方举债融资,这些措施使基建投资增长放缓。所以我国经济目前下行压力很大,国家在减税降费,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化解重大风险,稳增长。所以如果不采取积极措施,那经济肯定会大幅放缓,甚至滑坡。
D. 稳增长的重要性
当前,我国经济增速放缓是多重因素作用的结果,既有金融危机的影响下经济增长处于下行阶段的周期性因素,也有处于产业转型升级阵痛期的结构性因素;既有外部需求大幅减弱的因素,也有房地产调控和刺激政策退出后住房和汽车两大消费龙头低迷的因素;既有发展阶段演进和经济总规模扩大后增速逐步放缓的规律性因素,也有政府为了提高经济质量有意调控增速的因素,可以说,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是顺应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的“自然之举”,宏观经济政策这一变化的原因和重要性,具体来看:
1.促进短期宏观经济平衡
短期宏观经济平衡主要是在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间取得平衡。2011年我国通胀水平高企,政策着力点主要是控制物价过快上涨,稳物价成为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进入2012年以来,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和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效果开始显现,我国通胀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总体通胀压力大为缓解。因此,影响当前宏观经济平衡的主要问题已经不再是价格过快上涨,而是经济增长的下滑。
2.解决当前经济运行问题
当前经济运行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是企业经营困难加大。2012年以来,我国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急剧恶化。1至5月,全国规模以上公益企业实现利润同比下降2.4%,而2011年同期为正增长27.9%。其中钢铁行业是最困难的行业之一,4月份全国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了96.65%。这就是钢铁企业准转非钢企业,是想靠“副业”来弥补钢铁主业的亏损。
3.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中国人均GDP为5414美元,正处于从中等收入阶段向高收入阶段迈进的关键时期。从日韩的经验看,我国也必须继续保持一段时期的高增长,才可以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因而在当前经济增长速度不断下滑的时候,有必要采取积极措施稳定经济增长,以确保我国高速发展的进程不会中断,从而为改善民生,结构调整和保护环境提供基础性条件。
E. 稳增长、促增长、保增长的区别
这不就是稳定,保持与促进的区别吗!
F. 如何协调好稳增长与调结构的关系
稳增长是调结构的前提和目标
一说调结构,常容易与经济增速下滑联系在一起,好像要调结构就不可避免地带来经济增速的放缓。而稳增长就意味着搁置结构调整,似乎稳增长与调结构是两回事,顾此就必须失彼。这其实是一种误解。稳定经济增长与调整产业结构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处理好二者的关系,有利于我市加快“两先区”建设,有利于改善民生,提升城市功能,社会和谐稳定。
具体而言,稳增长是调结构的前提和目标,强调经济发展的最终结果。我市只有保持一定速度的经济增长,才能保证财政收入的增长,才能保证一定的就业水平,才能在发展中解决其他问题。因此,调整产业结构,必须在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前提下进行。稳增长主要包括三层含义:一是既不追求10以上的高增长率,也要防止经济增长率大幅下滑;二是这种经济的平稳增长应该在一段较长时间内具有较强的可持续性;三是这种平稳增长应该建立在经济增长模式转变带来的较高增长质量基础之上,是增长速度与增长质量的有机统一。尤其是日益严峻的资源和环境约束,更是要求实现要素节约、生态环境友好的高质量平稳增长。
经济增长来源于消费、投资和出口“三驾马车”。稳增长是要稳定住“三驾马车”对经济拉动的合力,而不是单独稳定、甚至片面放大某驾马车作用。长期以来,各地十分重视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其次重视出口的拉动作用,而对消费、尤其是内需这驾马车有所忽视。这不仅导致经济增长片面失衡,也导致居民消费水平提升速度与经济增长速度失调,居民享受经济发展果实的程度大受影响,并引发各种不满。因此,稳增长首先就是要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扩大居民消费,提升居民福利。其次,还需要继续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为投资营造良好条件和环境,释放民间投资潜力,保持投资适度规模和速度。例如,在我市城市基础设施重大项目、中心镇基础设施项目等建设中,若能积极吸纳民间投资,不仅可以加快工程建设,还能有效避免民营资本进入高能耗、高污染、附加值低及产能过剩等领域,充分发挥其拉动经济和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双重作用,真正做到既解近忧,又除远虑。稳增长还需要发挥出口的支撑作用,采取更加有效的政策措施,开拓新兴市场,调整出口产品结构,实施品牌战略,提升出口竞争力。
调结构是稳增长的重要途径
调结构是稳增长的重要途径,强调经济发展的工具和手段,也是促进经济增长质量提高的生生不息的动力。调结构主要包括两层含义:一是调整“一二三”三次产业结构。对我市而言,主要是在稳定第一产业的基础上,调整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例。我市第二产业占GDP比重一直高于第三产业10个百分点左右。根据三次产业结构由“一、二、三”转为“二、三、一”,最终转为“三、二、一”的演进规律,我市调整三次产业结构的重点应该是大力发展金融、物流、科技、旅游等现代服务业,近期内实现与第二产业并重,二、三产业两轮驱动的产业格局,长期内实现“三超二”,把我市建成东北地区现代服务业基地。调结构的第二层含义是指调整三大产业内部细分行业之间的比例。对我市而言,调整第一产业内部结构主要应该减少粮油等大田作物种养殖模式,着重发展蔬菜、水果、花卉、海珍品养殖等都市型设施农业。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调整主要是由低附加值、低档次的传统服务业转向发展高附加值、高档次的金融、科技、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例如,2013年,我市增加值总额过亿元的“亿元楼”总数已经增加为8座,充分说明了金融、科技、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价值和前景。
工业经济内部结构的调整是我市调结构的重点和难点。老工业基地的城市历史沉淀使得我市工业经济一直呈现“重化工业”主导的特点,石化、装备制造、造船等传统重化工业比较发达,消费类的轻工业发展相对落后,创新性很强的新兴工业发展尚未形成规模。因此,调整我市工业经济内部结构需从三方面入手,一是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对石化、装备制造、造船等我市传统优势和支柱工业进行优化升级,属于存量调整;二是力推我市食品、家具、服装、数码产品等消费类轻工业全面走向国内外市场,属于存量扩张;三是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属于增量发展。例如,我市已经初步实现产业化的碳纤维、锂电池、新能源汽车等,就是很好的以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调整工业经济内部结构的案例。
G. 要注重在稳增长的基础上防风险 强化什么政策
实体经济健康发展是防范化解风险的基础。要注重在稳增长的基础上防风险,强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逆周期调节作用,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坚持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防范化解风险。
H. 中国经济“稳增长”是什么意思,是保持一个稳定的增长速度吗(经济增长速度还不能太高,是吗)
中国经济“稳增长”是什么意思?意思是增长速度要平稳,要把控风险,在保持稳定的状态下增长。经济增长速度还不能太高,意味着风险也高。如果有把握的话,也可以高速度增长。
就比如开车一样,要平稳的开,不能猛踩油门,否认容易翻车或者出车祸。
“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7月31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正式为下半年中国经济定调。“六稳”方针的出台,意味着稳增长取代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和去杠杆,成为中国经济的首要目标。
不懂的话,欢迎追问。如果满意,请点击左下角的“采纳”,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