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入门技巧 »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发布时间: 2021-04-22 04:30:39

『壹』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含义~

字面意思是,有点名声,哪里是因为我的文章好呢?做官,倒应该因为年老多病而退休。

但对于作者来讲这是说的反话,立意至为含蓄。诗人素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但长期被压抑而不能施展,因此声名竟因文章而著,这实在不是他的心愿。

杜甫此时确实是既老且病,但他的休官,却主要不是因为老和病,而是由于被排挤。这里表现出诗人心中的不平,同时揭示出政治上失意是他飘泊、孤寂的根本原因。

出处介绍:

《旅夜书怀》——作者: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译文:

微风吹拂着江岸的细草,那立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在夜里孤零地停泊着。星星垂在天边,平野显得宽阔;月光随波涌动,大江滚滚东流。我难道是因为文章而著名吗?年老病多也应该休官了。自己到处漂泊像什么呢?就像天地间的一只孤零零的沙鸥。

(1)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扩展阅读

一、内容赏析:

诗人由华州解职离成都去重庆途中。全诗流露了诗人奔波不遇之情。诗的前半写“旅夜”的情景。以写景展现境况和情怀,寓情于景之中。后半写“书怀”。

抒发自己原有政治抱负,没有想到却是因为文章而得扬名四海,而宦途却因老病而被排挤。表现了内心飘泊无依的伤感,字字是泪,声声哀叹,感人至深。“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与李白的“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有异曲同工之妙。

诗的前半描写“旅夜”的情景。第一、二句写近景:微风吹拂着江岸上的细草,竖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在月夜孤独地停泊着。当时杜甫离成都是迫于无奈。

这一年的正月,他辞去节度使参谋职务,四月,在成都赖以存身的好友严武死去。处此凄孤无依之境,便决意离蜀东下。因此,这里不是空泛地写景,而是寓情于景,通过写景展示他的境况和情怀:像江岸细草一样渺小,像江中孤舟一般寂寞。

第三、四句写远景:明星低垂,平野广阔;月随波涌,大江东流。这两句写景雄浑阔大,历来为人所称道。在这两个写景句中寄寓着诗人的什么感情,历来有不同的解读,有人认为是“开襟旷远”(浦起龙《读杜心解》),有人认为是写出了“喜”的感情(见《唐诗论文集·杜甫五律例解》)。

很明显,这首诗是写诗人暮年飘泊的凄苦景况的,而上面的两种解释只强调了诗的字面意思,这就很难令人信服。实际上,诗人写辽阔的平野、浩荡的大江、灿烂的星月,

正是为了反衬出他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颠连无告的凄怆心情。这种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在古典作品中是经常使用的。如《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用春日的美好景物反衬出征士兵的悲苦心情,写得很是动人。

二、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

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

『贰』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名岂文章著 官应老病休”表现了杜甫后期生活几近潦倒、壮志难酬、凄凉的人生。

《旅夜书怀》【唐】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译文:
微风吹拂着江岸的细草,那立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在夜里孤独地停泊着。
星星垂在天边,平野显得宽阔;月光随波涌动,大江滚滚东流。
我难道是因为文章而著名吗?年老病多也应该休官了。
自己到处漂泊像什么呢?就像天地间的一只孤零零的沙鸥。

『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对偶吗

对偶的,律诗的颔联、颈联都要是对偶的,此句为颈联
名、官均为名词,岂、应为连词,文章对老病,著和休都是动词
虽然不是非常工整,但也算是对偶了

『肆』 古诗: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啥意思

名声并非靠写几篇文章就能成就,做官做到老病不堪的时候就该退下

『伍』 如何理解“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这一联的含义

亲:这是一句反语,意思应该倒过来理解:其主要表达了作者壮志难酬的苦闷,诗人以自嘲口吻诙谐地说出自己政治理想不得实现的愤慨,杜甫后期生活几近潦倒很是悲凉啊~。亲:能理解了吗?祝你学习进步,天天开心!!

『陆』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这句古诗出自哪位名人

1、出自:杜甫

2、原文:

旅夜书怀

作者: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3、译文:

微风吹拂着江岸的细草,那立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在夜里孤独地停泊着。

星星垂在天边,平野显得宽阔;月光随波涌动,大江滚滚东流。

我难道是因为文章而著名,年老病多也应该休官了。

自己到处漂泊像什么呢?就像天地间的一只孤零零的沙鸥。

『柒』 如何理解“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这一联的含义

原句的字面意思是:“我有点名气哪里是因为文章写得好,倒是因为年老多病而罢官。”其实这是一句沉痛的反语,因为事实恰恰相反,表现了作者壮志难酬的苦闷。前句说明其志向未酬,反而因文章而扬名,读来令人心沉;后句诗人以自嘲口吻诙谐地说出自己政治理想不得实现的愤慨。

『捌』 赏析“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岸上的小草在微风中飘摆,竖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孤独地停泊在月夜的江面上。月夜孤舟,微风阵阵,寂静和孤独笼罩着一切,揭示了诗人浪游漂泊的孤清处境。颔联写远景,是历来传诵的名句。大笔勾勒,写得真切细腻,创造出一种阔大雄浑但又寂寞空旷的境界,从而再反衬诗人的孤独,景中见情,景与情融。此诗通过旅途月夜景色的描写,抒发了诗人漂泊生活孤独凄凉的苦闷心情。诗人把这种心情写得含蓄不露,律细笔深,情景交融,浑然一体,不愧为千古名作。

『玖』 名岂文章著 官因老病休 下一句是什么

杜甫 旅夜书怀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公元765年,唐代宗永泰元年五月,“诗圣”杜甫因疏救房琯、议论时政而被罢官,不得不离开成都,此诗大概是由成都经乐山、重庆到忠州途中所作,诗人夜泊江岸,春江两岸,草细风微,见两岸空阔,一望无际,惟有明星照映,野旷天低,若依于地,诗人感伤身世,于是把一腔悲愤,化作了千古名篇《旅夜书怀》。其中“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坦言一般人都以为诗人是献赋蒙赏,以文章著名,闲人岂知诗人的志趣并不在于文章,而在于救国救民,一“岂”一“应”之间,诗篇愈益显得豪健沉郁,慷慨悲歌。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夜深人静之时,咀嚼此诗句,不禁心底一片苍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