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果你在股票市场上,恰好买了几百万的股票,翻了十几倍,被人告上法庭,因为泄露内部消息,该如何处理
别人没有证据不能乱告你的
别如你和公司内部的人电话通讯记录,
网络聊天记录之类的物证
有证人目击见面之类的人证
还有就是看你是否有职务之便(比如你是基金经理,大幅建仓前通知自家人建仓,或股评人士先建仓,再强烈推荐这个股,都是违法的)
⑵ 股票突然一笔低价大卖单,随后又涨回来是什么意思
首先和楼主说,盘口的判断只对短线有意义,中长期持有的股票完全没必要这样分析。
至于你说的这种情况一般有这样两个原因:
第一就是有人大量的急售股票,这种情况下楼主应该考虑减仓或出局观望,因为卖股票绝对不会只卖一下就结束的,往往说明调整就要到来。判断方法一看股价位置,是在底部区域还是在顶部区域,是否已到压力位或套牢区,二看前期是否有游资炒作,有游资炒作过的股票这种情况可以少量减仓观望。三看K线是否已经开始放量,量能持续过大或放出天量一定要小心,四看股票的股盘有多大,一般来说流通在2亿到10亿之间的股票减仓要果断些,而低于1.5亿的小盘股可以少副减仓或不减看看。
第二种是有人在试盘,这种情况根据具体可以考虑适当介入或补仓。一看该股是否确有绝对主力参与,这个可以根据经验比如放量时的换手,或者以前持续拉升的量能。如果有主力参与,中短期值得高度关注。二看股价所处位置,应该在股票已经拉升过一段以后,但是位置离前期的高点有一定距离。如果已经在前期高点附近或超过,应该小心。三看最近线形是否良好,K线MACD零线之上,量能要有配合,乖离不应过高。这种形态往往能走出一波小趋势。
如果该股的股性不好,热点不明显,建议楼主还是不要太敏感的好。还有盘口的判断是短线高手的精髓,判断起来各有各的理,中长线持有判断这个意义不大。
⑶ 股票价格正常交易突然有人以很低价格卖出咋回事
可能存在大宗交易操作。这个超出正常价格范围。
⑷ 我想知道我低价卖出股票会造成股票跌停吗为什么我看了很多资料都没找到合理的解释
你持有该种股票数量有足够多,并且把股票按跌停价卖出才做到股价跌停,也就是把所有想买的委托单你都拿下!因为你没有足够多的股票,并且不是你委托价格成交,实际成交是电脑自动按现价进行交易,也就是现在股价是10元,你添9元卖出,卖出时你优先卖出,成交价可能是10元或者略低于10元,9元成交机会几乎没有!所以你不能实现跌停~
⑸ 股票不小心以低价卖出了怎么办
卖出就成交了,没有办法追回来的,
如果继续看涨就再买回来,损失个手续费
⑹ 股票如果我挂的低价卖但是别人都是高价买入,差价算谁的
股票如果挂的低价卖,但是别人都是高价买入,是以高价成交的。
这是股票成交的价格优先原则。
股票成交原则:
1.价格优先原则:价格优先原则是指较高买进申报优先满足于较低买进申报,较低卖出申报优先满足于较高卖出申报;同价位申报,先申报者优先满足。计算机终端申报竞价和板牌竞价时,除上述的的优先原则外,市价买卖优先满足于限价买卖。
2.成交时间优先顺序原则:这一原则是指:在口头唱报竞价,按中介经纪人听到的顺序排列;在计算机终端申报竞价时,按计算机主机接受的时间顺序排列;在板牌竞价时,按中介经纪人看到的顺序排列。股票成交原则在无法区分先后时,由中介经纪人组织抽签决定。
3.成交的决定原则:这一原则是指:在口头唱报竞价时,最高买进申报与最低卖出申报的价位相同,即为成交。在计算机终端申报竞价时,除前项规定外,如买(卖)方的申报价格高(低)于卖(买)方的申报价格,采用双方申报价格的平均中间价位;如买卖双方只有市价申报而无限价申报,采用当日最近一次成交价或当时显示价格的价位。
⑺ 股票为什么有的时候会突然出现一笔超低价卖单,然后又迅速拉起呢
2个目的:
1.收盘前瞬间拉高------在全日收盘前半分钟(14:59)突然出现一笔大买单加几角甚至1元,几元把股价拉至很高位.[目的]:由于庄家(或主力,以下略)资金实力有限,为节约资金而能使股价收盘收在较高位或突破具有强阻力的关键价位,尾市"突然袭击",瞬间拉高.假设某股10元,庄家欲使其收在10.8元,若上午就拉升至10.8元,为把价位维持在10.8元高位至收盘,就要在10.8接下大量卖盘,需要的资金必然很大,而尾市偷袭由于大多数人未反应过来,反应过来也收市了,无法卖出,庄家因此达到目的。
2.收盘前瞬间下砸------在全日收盘前半分钟(14:59)突然出现一笔大卖单减低很大价位抛出,把股价砸至很低位.[目的]:A.使日K形成光脚大阴线,或十字星,或阴线等较"难看"的图形使持股者恐惧而达到震仓的目的.B.使第二日能够高开并大涨而挤身升幅榜,吸引投资者的注意.C.操盘手把股票低价位卖给自己,或关联人。
⑻ 为泄愤故意低价抛出被害人股票构成何罪
为泄愤,故意低价抛出被害人的股票,是否构成犯罪?这个问题可能有点复杂。一是要查证是不是他抛出的,二是要看是损失资金有多少,三是要看是不是出于害人的主观故意,四是要看被害人的密码他是怎样取得的。
如果被害人的密码是他非法取得的,一般是以赔偿经济损失结案。如果他低价卖出,是为了自己低价买进,数额较大,那是要负刑事责任的。如果被害人委托他炒股,那就不好说了,说他泄愤,他也确实是泄愤,也无法定案。任何人也无法找到他害人的主观故意的证据。在法院打官司,打的就是证据。除非他在卖出股票时,有泄愤的语言,被记录下来了,被证人看见了。如果是这样,数额较大,可以参照故意毁损他人财物量刑。
⑼ 原告冻结了被告的股票,怎样要求法院把股票卖掉
对于大家通常在涉及到一些法律官司的时候都会看到这样的情况,如果是原告把被告的这样的一些股票都冻结住了。这个时候也可以去要求法官把这样的一些股票卖掉,毕竟对于这样的一个赔偿来说,也是需要通过股票来解决的。那么面对这样一个事情的话,如果自己再申请法官进行把这样一些股票卖的时候,法官认为不同意的话,也可以进行一些暂缓的审理。
而且对于这样的一个原因来说,如果达到成立的这样的一个标准的话,也是可以去进行这样的一个做法的。毕竟对于这样的股票来说,所属权还是在原告或者是被告的手上,只要他们两个人可以同意这样的一个做法的话,也是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⑽ 关于股票,总是在低价买入等高价的时候卖出,这样就总能赚了,为什么买股票会亏
今年的A股市场专治各种不服。
从1200元的贵州茅台,到99倍市盈率的恒瑞医药,再到3000亿市值的酱油股。
什么样的白马股都可能会辜负你,只有消费行业的核心资产才是稳稳的幸福。
不过从传统意义上的估值情况来看,大消费板块无论市盈率(PE)还是市净率(PB),都已经不便宜了:
① 食品饮料行业的PE为32.17倍,达到历史百分位68%,PB为6.5倍,达到历史百分位的81%;
② 细分白酒板块市盈率更是高达32.17倍,远高于历史均值水平。
消费股的估值,过高了吗?
国泰君安零售团队最新发布《坚守消费龙头,分享中国成长》,详细地分析了消费股估值逻辑正在发生的转变。
本文共2303字,预计阅读时间10分钟,拉至本文底部可阅读本文核心观点。
还记得美国“漂亮50”吗?
探讨消费白马股估值是否过高的问题之前,我们不妨先回顾下美国20世纪70年代初的“漂亮50”行情。
所谓“漂亮50”,指的是美国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备受追捧的50只大盘股,它们当中有很多我们至今仍然耳熟能详的消费品牌,比如麦当劳、可口可乐等等。
“漂亮50”一个最主要的特点就是高盈利、高PE同时存在,直译为“很贵的好股票”。
自1971年开始,“漂亮50”股价和估值水平迅速抬升,1972年底估值中位数超过40倍,最高的宝丽来公司估值甚至超过了90倍,而同期标普500估值中位数仅为12倍。
纵观市场,我们不难发现,消费股尤其受到大资金的重点青睐。分析其背后原因,我们认为有两点:
1、业务模式清晰,财务内容简单 2、经济下行期更具避险属性
消费股抱团行情何时会结束?
仍旧以美国“漂亮50”为例,“漂亮50”行情走向终结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1)美国大幅的财政赤字和信贷扩张积聚高通胀泡沫,粮食危机触发CPI上行,美联储不得不加速收紧货币政策;
2)1973年石油危机爆发,导致通胀进一步恶化,原材料成本上升侵蚀企业盈利,企业毛利率和盈利增速双双下行,股市由牛转熊;
3)自1973年起,“漂亮 50”的盈利增速和ROE开始回落,盈利稳定性受到市场质疑。
我们认为,A股机构“抱团取暖”的现象只可能在两种情况下被打破:
1)消费龙头业绩持续低于预期,但目前而言,贵州茅台、五粮液、格力电器、美的集团等白马股营收和净利润保持稳定增长;
2)像美国“漂亮50”那样,A股遭遇大的外部变动,例如中美摩擦全面升级或全球经济断崖式衰退,但目前来看概率很小。
两种情况在目前来看可能性都很小。
后续如何配置?
后续配置上,我们建议从两条主线主线挖掘投资机会。
1)供给看效率:经营效率高、业绩增长稳健、竞争优势明显的龙头企业,将会持续通过挤压中小企业的市场份额来获得成长,值得重点关注。
2)需求看红利:三四线市场仍存在巨大的消费需求红利,看好所处赛道成长性强、行业逻辑和收入端均有支撑的企业,尤其是战略重心向低线级市场扩张、能够通过自身管理及成本优势提升市场份额的龙头公司。
本文观点总结:
1从传统意义上来说,大消费板块现在已经不便宜了。
2 但消费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其龙头股不应简单按照市盈率(PE)判断估值水平高低。
3消费行业的估值体系正在从PE模型向DDM模型转变。消费龙头一旦建立起足够深的“护城河”,稳健增长、市占率提升、盈利改善、持续分红等就足以支撑其估值水平。
4 国内资金和海外资金在大消费行业保持了较高的配置热情。消费股受到大资金青睐的原因是其业务模式清晰,财务内容简单,且在经济下行期更具避险属性。
5 消费股抱团行情在短期内不容易被打破。后续配置上,从供给看,关注龙头企业;从需求看,关注成长性强、行业逻辑和收入端均有支撑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