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万科最新股权结构变化图,分析万科现在什么情况
万科股权之争的剧情可谓跌宕起伏,一次又一次震惊整个财经圈,期间各种剧情的峰回路转更是让“吃瓜”群众跌破眼球。万科A自昨日复牌以来,已经连续2个跌停。昨日被631万手大单牢牢封死在跌停板上。而今天再次一字跌停,被700万收卖单死死压在跌停板上。“700多万手大单,心都在滴血啊!”面对万科A的复牌,尽管早有预期,但持股小散仍然难以接受怨声载道。
至少2个板,是本人预料之中的。万科A首个跌停,市值蒸发近300亿,除了持股小散心碎了一地之外,宝能也不好过。
昨晚,万科内斗又现新剧情:万科最大的自然人股东刘元生站出来打破僵局,力挺王石为首的管理层。刘元生向证监会等7部门发举报信,质疑华润宝能的关系,怀疑华润宝能就是一伙的。对此,而华润方面认为刘元生举报涉嫌造谣中伤,将采取法律行动。此外,华润方面在万科A复牌当天还再度向公司管理层发难,真是错综复杂。
在万科复牌这场大戏中,最引人瞩目无疑是万科将会有几个跌停,而动用高杠杆比率在二级市场买入大量万科股票的宝能系到底会不会因此爆仓,则是焦点之最。
按照此前万科披露的数据,宝能的持仓成本应该在15.3元—15.5元左右,而据万科相关人士透露,“算上宝能的融资成本等因素,其持股成本应该在17元左右”。
这意味着如果万科出现连续3个跌停(3个跌停后万科A股价为17.8元/股),那么宝能将会面临资金上的压力。宝能在万科停牌的几个月时间里,应该是准备充足的资金。不排除在连续几个跌停后,宝能继续低位增持万科A的可能。万科的股价应该也不至于出现4个跌停的情况,H股的大涨其实已经给出了不少信号,其爆仓的可能性不大,宝能要自救,宝能有可能趁股价跌下来再加仓,估计明天撬开板了。
今日是复盘第二天,今天趋势一直到尾盘,600多万手封单吃掉了100多万手,尾盘剩下了500万手多一个零头!
无论如何,倘若明天万科跌停板打开,那么对于持有万科的基金而言,其赎回压力是最大的,第一件事就是迫不及待拼命跑,大家别冲进去当接盘侠!若是不开板,大盘大概率继续维持强势,开板的话,建议逢高减仓。腾讯众创空间,一个去创业的平台。
Ⅱ 万科股权之争为什么内乱不影响股价
“万宝之争”升级为“三国杀”
由于“门口野蛮人”宝能的“插足”,市值超过2700亿元的万科A从去年12月停牌至今已有半年之久。但就在原定复牌的截止时间6月18日来临之际,这场万科“话语权”的争斗因为可能出现的股权占比变化而又起波澜。
据6月18日万科发布的公告显示,前一天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暨关联交易方案的议案》,万科拟以发行股份的形式购买深圳地铁持有的深圳地铁前海国际100%股权,初步交易价格为456.13亿元,全部交易以对价交易发行股份方式支付。
增发完成后,深地铁将获得万科20.65%的股权,成为万科第一大股东,华润、宝能系(深圳钜盛华、前海人寿)的股份同时将被稀释。因涉及事后审核,万科A自6月20日开始起继续停牌,待取得深交所审核结果后另行通知复牌。
熟料这一结果却引起了原第一大股东华润的质疑。除了传出华润的三名董事在6月17日的万科董事会上对增发预案投了反对票,华润也在6月18日在官方微信上发文称:不认同以增发股票收购资产的方式符合万科公司和全体股东的利益。并直指万科发公告前未通报全体董事是否已获得独立法律意见,也未将公告内容提交全体董事,此举严重损害了董事圈里和董事会尊严。如果万科不重新审视重组预案存在的问题,在未来的董事会或股东大会上提出相同方案进行表决,华润将会继续投反对票。
有市场人士指出,作为万科多年来的第一大股东,华润一直被视为是万科管理层的支持者。直到“万宝之争”的初期,万科也曾向华润求助增持。但此次对增发重组预案的质疑,则使得原本的“万宝之争”演变和升级为“三国相杀”的局面。
最终“坐下来谈”的可能性较大
值得关注的是,“万宝之争”的原主角之一——宝能系,早在今年春节前与华润会晤后,就逐渐低调。此次“华万之争”被爆出后,有媒体报道称,国资委原则上同意华润收购宝能名下万科股份,这一说法已被华润否认。
不过在复旦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副秘书长夏强看来,万科股权之争的演进并不是所谓建立在“话语权”分配上的争执,“资本方不可能简单的因为一己私利而争斗不休。”他说,该事件其实反映出产业资本对优质资产控股权的争夺。至于华润为何现在提出质疑,除时间节点的考虑,可能还有对引入深地铁方式的众多探讨。
按照程序,万科收购预案已创提交深交所审核,一般来说,深交所需要1到2个月的审核时间,期间有可能要修改预案,并提交董事会二次审议,然后再召开股东大会审议。另外在“野蛮人”宝能的“搅局”之后,目前万科的股权结构已不再松散,除宝能、华润和安邦三大股东外,排名靠前的股东也大多为机构,股权集中度已经较高。市场人士由此认为,包括宝能在内其他股东的发声将会是一个关键空间因素。
“万科股权之争一波三折,最终解决估计还得‘坐下来谈’。”华安证券投顾屈放分析,目前几方都不能说占有决定性优势,所以股票也需要在谈判达成一致,取得相对平衡、满意的结果下复牌,“毕竟万科议案没有迅速通过的话,股价大跌也是相关方不愿看到的。”
事件本身可写进并购“教科书”
在引发市场关注的同时,这次事件也成为财经圈内闹腾热门。
“从万科关联独董可以看出独董制度的缺憾。”中国上市公司协会独立董事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政法大学资本金融研究院院长刘纪鹏认为,万科关联独董公开坦言回避表决,说明被监管者、投资人寄予厚望的中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的缺陷。即“独董不独”和“独董不懂”,难怪中小股东批评独立董事是花瓶。刘纪鹏对华商报记者说,无论是万科购并重组的复杂性、综合性还是各股东间对控制权争夺的关注度,这次事件持续时间长,市场关注度高,“这个案例都可以写入资本市场购并历史的教科书。”在各方谈判的基础上,最终结果还是股东代表大会说了算。
Ⅲ 宝万之争后,万科股票是跌了,王石能留在万科吗
我的判断是宝能成功控股万科,王石出局。
Ⅳ 王石40%的股权分给管理层给谁了
大家会误以为归个人的40%是王石的个人股份,其实,这40%是股改前职工个人的股份占比,即529.868万股,股改后总股本变大,占比只有12.84%,王石的股份只是这12.84%中的一小部分!$万科A(SZ000002)$
1988年深圳市政府万科股份化改造方案,按王石的好友秦朔“王石为什么对民营企业开炮?”一文所说:“1988年深圳市政府批准万科股份化改造方案,原现代企业公司以净资产1324万元折合1324万股,国家占60%,职员占40%,公开募集社会资金2800万元。最后总计4100万股的股份中,万科职工股应得的股票约为500万出头。按照市政府办公厅下发的股改文件,这部分只能有10%量化到个人名下,其余的由集体持有。
很客观地说,与那些完全是依靠自己奋斗、只是不得不带个“红帽子”的创业企业相比,万科先天就是国企,按照当时政府的股改规定,您为首的创业者能够量化到自己头上的股份比例非常有限(当然你们放弃的股权价值累积至今也是天价了,这就是我为什么主张万科董事会要长期性地从报酬上善待您的原因)。”
在同花顺软件上查上市公司中的历次股本变动,可知秦的文章说出了事情真相,1988年开始股改,上市前净资产1324.67万元折合1324.67万股,一元一股,国家占60%,即794.8万股,职员占40%,即529.868万股。1991.年1月29日完成股改上市募集股民资金2800万元,也是一元一股,折合2800万股,总股本变成4124.67万股,经过这次股改上市,社会公众股占67.88%,地方国资占19.28%,职工占12.84%,且大部分是集体持有,量化到王石个人头上的股份很小,他最后放弃了那一小点股份。不知是王石的误导还是财经媒体故意错误报导,连央视财经《遇见大咖》的报道也是说:“4100万股份中,40%归个人,60%归政府,而王石主动放弃了个人拥有的股权。
”这里有两个错误,一是把股改前政府与个人股份占比当成了股改后股份占比,4100万股份是股改后的总股本,此时根本不可能有40%归个人,60%归政府,如果这样说股民的2800万股份在哪?二是这样报道的结果,大家会误以为归个人的40%是王石的个人股份,其实,这40%是股改前职工个人的股份占比,即529.868万股,股改后总股本变大,占比只有12.84%,王石的股份只是这12.84%中的一小部分。长期以来大家都错误地以为万科是王石的,王石可以控股万科而他没有这样做,事实是当时的制度、观念和舆论根本不允许他这样做,也根本没有给他这样的机会,除非他一开始就单干,所以,确切的说法应是万科的王石而不是王石的万科。万科后经多次增发向市场募集资金,原第一大股东也从地方国资换成了央资华润,后来华润占比也仅15.23%,是第一大股东,但不是控股股东,所以,万科不是国企,国资委管不着,万科只是一个有第一大股东的公众公司,也就是王石说的混合制。
万科是一个什么样的企业呢?万科的总经理郁亮一次向当时华润的老总宋林汇报工作,谈万科的远大规划,宋林问:“那股东的利益在哪呢?”诚如第一大股东央企华润尚且如此无奈,可见王石背后的力量和王石有多大的权利和自由,但是,这种混合制当时并没有阻碍万科的发展,相反万科得以高速发展。
可以说,王石及管理团队是有巨大贡献的,但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以前的无利害关系的管理人员现在都成了既得利益者,为确保既得利益,管理层明着一个盈安合伙人金鹏资管计划,背后一个德盈资管计划,被曝已购买万科7.79%股权,涉及资金60亿元,资金来源成谜。这是想把自己的利益固化,而宝能的突然闯入令王石们惊慌失措,一下子打乱了他们的计划,这才是王石不顾一切反对的原因。
王石在天山峰会上说:“这么多年来,(万科)一直是国有股占第一大股东,我过去设计是这样的,现在是这样的,将来也会是这样的。所以民营企业,不管我喜欢你,不喜欢你,你要想成为万科的第一大股东,我就告诉你,我不欢迎你。”这是王石的真情表露,后来王石公开道歉说这不是他的本意。大家都知道,前一个发言是在完全自主无压力下的言论,后一个道歉是一个在巨大压力下的言论,很明显,前一个是真情,后一个是假意。
打个不恰当的比喻,万科如同混进了鸡群中的一只鸭子,由于这只鸭子是从鸡窝中孵化出来的,鸡妈妈把他当儿子,小鸡把他当兄弟,而水中的小鸭也把他当兄弟,这给了他充分的自由,可以在岸上吃食,也可以在水中吃食,而其他小鸭子一上岸找食就会被鸡妈妈驱赶,由于两边吃食所以长得特别硕大,一天,这只小鸭子说:“鸡比鸭好”,小鸭子们不愿意了,说:“你凭什么看不起我们,你也是一只鸭。”这只鸭子后来说:“呃,对不起,看不起你们就是看不起我自己。”
就算如此,王石也只说出了一半,他的真实意图是混合制下他的完全自由和控制权,这也是他所说的万科文化。由于万科可以享受国企的好处,也可以有私企的自由,所以,他一再说要国企当第一大股东,他没有说出来的是,他不要国企当控股股东,这就是他设计的混合制,这种特殊混合制遍查房地产行业不会有第二家。按他的意思,一个国资华润也好,三个国资类华润也好,每家都持股不过15%,最关键的是,每家股东都给他完全的自由,最好的结果是,王石及管理层也持股15%,如此股权结构,没有一家独大,也没有一家股东能给他以约束。大家知道,再好的领导放在一个完全无约束和监督的位置久了,都会出现腐败,都会攫取自己的利益,这也是他们一明一暗两个资管计划来固化利益的本质。这样的股权结构,国资委管不着,中央巡视组更管不着,至于其他股东根本不放在眼里。
可以说,他不是不欢迎民企,他是想一直这样模糊身份,游走于公私之间,两边叨食和不受约束,这就不难解释他为何死抱着国企大腿不放了,当然,如果华润现在控股,王石必然会以改革急先锋面目跳出来反对,他要的不是公司的控股权,而是公司的控制权,谁来争夺公司的控制权,他就给谁急。王石说他不欢迎宝能的原因有两条,一信用不够,二不是国企。当年华润想控股万科的时候,华润的信用够不够?而且还是央企,结果被人搅黄,再说当年的君万之争,君安信用足够又是国企,王石一样坚决反对,所以说,信用不够和不欢迎民企掩盖了王石的本意,只是说辞借口而已。假设宝能现在公开说他不再增持股份,像华润一样不管事,相信王石会接受现实改口说,国企民企都一样,也不会再提什么信用不够了,他现在反复说的这两条有些人就相信了,而且有些官员也相信了。现在的实际情况是,宝能不说这话,一声不吭,反做抢夺状,王石内心的恐惧可想而知,惊慌之下说错话就在所难免了,宝能的行为反倒让中小股东们为之喝彩,王石现在再也不提他代表中小股东们的利益了,而在此之前,他在回忆录中反复提到,当初设计混合制的目的就是要分散大股东的权利,而他代表的是中小股东们的利益,我现在想知道的是,这个董事长现在既不代表中小股东们的利益,又不代表大股东的利益,你代表谁的利益呢?总不能任性地说我就代表我自己。
王石及管理层想把自己的利益固化,这将极大地打击公司的年轻人,公司会逐渐失去活力,他的合伙人资管计划远不如员工持股计划更能激励全体员工,他们只想固化自己的利益,那最合适的合作对象就是类华润一样的央企,但这样的央企也的确是太少了,所以王石找重组对象真的很难,一个只出钱不管事的主真是不好找,国企如此,民企更不会像华润那样。所以,王石现在有三大任务:一是找只出钱不管事的主,二是无论如何不能让别人控股,三是要固化管理层的既得利益。如果说在宝能突入之前悄悄地完成这三大任务还是有可能的,但如今在聚光灯下完成这三大任务是不可能的。
王石在宝能增持到24%时情急之下中午紧急停牌,临时去找这样只出钱不管事的主,大家都知道这是假重组,还没影的事就停牌,几年前郁亮就知道会有这样的危险,假设真有这样只出钱不管事的主,还会等到今天吗?王石自己也清楚,他现在难啊,只能说自己还在找这样的主,请多给我时间。可是,谁愿做这样的冤大头呢?只有一个可能,城下之盟以解王石当下之围,也就是说,万科只能私下给对方输送利益,否则没人当这冤大头,而这是对万科极大的损害,是对股东极大的损害。
如果王石仍像过去一样胸怀理想,一心为公司为股东利益着想,这样的混合制当然很好。但是,大家看到的是王石的奢华和游山玩水,在回应外界说他游山玩水、疏于管理,以至于造成如今局面时,王石表示:没有任何人指责万科企业管理不成功、经营业绩不好。说到此,王石话锋一转,表示:就用这点精力(来管理),这是水平;“我天天游山玩水,企业做得很好”。这是何等的骄傲自满!三国中的吕布武艺高强,能征善战,最后老巢被人给端了,你说他水平高还是不高?从古自今英雄豪杰凡骄奢淫逸者最终无不败亡。王石现在想用这种混合制来固化他的利益到老死为止,如果是为公司为股东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股东们应十分地感谢他,但他现在的所做所为不是,大家看到的是一个完全负面的形象。任何一个事物都有两面性,而且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好的事物不在阳光下也会发霉变坏,混合制在没有既得利益集团时是好的,在有既得利益集团时就可能变坏,混合制只有在能约束监督管理层的情况下才有效,否则,就变成了管理层获取利益的工具和幌子。
信用不够,不欢迎民企,万科的混合制,这些在王石的反复说明下大家终于明白了事情的本质,王石的高大上形象正在快速地萎缩,令人痛惜。万科的王石是一个时代的象征,一个行业的明片,为万科,为中国的房地产业曾经做出过巨大的贡献,现在时代变了,风气变了,作为一位年近古稀的董事长,还是保留荣誉,光荣地退下吧。让年青人去折腾,让他们去拚搏,这个世界是年轻人的,放下万科,才有万科。 因为创业,才有腾讯众创空间。
Ⅳ 谁能尽量简单说说万科宝能系股权之争是怎么回事
我跟你讲!我这个答案才是事实的真相!
股权之争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经济事件。
首先,要明白,房地产对于中国来说意味着什么?谁控制了地产,谁就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
其次,我给你缕一下这个事件的过程,就能发现个中疑点。
1
宝能举牌万科,王石表示不欢迎。
2
华润增持
3
宝能增持一段时间后,华润不增持了。
4
潮汕大佬齐聚宝能,恒大开始举牌
5
王石找到深铁,华润和宝能公开反对
6
深铁接手华润所持全部万科股权
7
宝能发声明说欢迎深铁入股万科
8
宝能不再增持
9
证监
保监接连发声敲打宝能
华润增持,是要防止宝能成为最大股东,意味着华润挺王石。
华润不再增持,说明华润不挺王石了。
恒大举牌,就是潮汕系挺宝能的意思。
这里深铁最NB,一开始华润和宝能都反对深铁进来,到最后深铁接手了全部华润所持股份,为什么?这之后宝能的声明,说明宝能也认怂了。
为什么这之后证监和保监才出来敲打宝能?而不是之前?
最后,这个事件整个背后的内涵是这样的:
万科作为中国最大的地产公司,与我开头说的话对应,代表我国的地产业控制权。而宝能则是潮汕系的马前足,潮汕系背后有一股影响我国很深远长久的正治背景,你可以查查“N个代表”的发源地,宝能就代表这个势力。而华润同样也是一股势力,你可以好好查查华润的历史沿革,华润不再增持,就代表这股势力和宝能的势力形成的妥协或交易。而王石最终找到了深铁,深铁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之一,叫深圳远为。。你可以查查。这就是现在我国最叼的势力,在它面前,华润都认怂了。所以没有任合代价就股权给交了。而宝能认怂,说明他背后的势力被这股势力给打爆了。两监出来敲打,意思就是。小伙儿,你是不是不想活了?
Ⅵ 万科、宝能与恒大这次股权之争的图表!
恒大入场并一举成为万科第四大股东,让热闹不已的万科股权之争又多了新的看点。
8日,万科发布关于股东权益变动的提示性公告称,恒大地产集团有限公司一致行动人分别于2016年7月25日至2016年8月8日之间,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集中竞价交易系统增持万科A股股份5.52亿股,占公司总股份的5.00%。成交均价为18.06元/股。
公告显示,此次收购方在资产、业务、人员方面互相独立,并未签订一致行动协议,但因受同一实际控制人恒大地产集团控制,构成一致行动人。
值得一提的是,股权收购相关方均为恒大的众多原创关联公司,本次权益变动前,各信息披露义务人均未迅速持有万科股票。而在此次权益空间变动完成后,广州市昱博投资有限公司持股1.57亿股,占万科总股本1.42%;广州市奕博投资有限公司持股1.65亿股,占总股本1.49%;广州市悦朗腾达投资有限公司持股1.73亿股,占比1.57%;广州市凯轩投资有限公司持股4116万股,持股占比0.37%,广域投资、欣盛投资、仲勤投资持股占比均为0.05%。
公告指出,收购万科的主要原因是认可万科的投资价值。同时在未来12个月内将根据证券市场整体状况并结合万科的业务发展及其股票价格情况等因素,决定是否继续增持或减持万科股份。
而这一变动意味着,在4日被曝出购买万科股票后,恒大又着手收购万科0.32%股份。总代价约为99.66亿元。代价由恒大的内部资源支付。
Ⅶ 求简要说明一下万科和宝能的股权争夺
2015年7月10日,前海人寿通过二级市场购入万科A股5.52亿
股股份,之后又将持有万科的份额猛增至15.04%。2015年8月底至
9月初,华润通过两次增持,使其持有万科A的股份达到15.29%,
夺回第一大股东之位。2015年12月4日以来,隶属宝能系的钜盛
华及其一致行动人前海人寿持续增持万科。据港交所披露的信
息同时显示,截至12月11日,宝能系共计持股占万科总股本约
22.45%,成功拿下万科第一大股东地之位。2015年12月18日,证
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表示,市场主体之间收购、被收购的行为
属于市场化行为,只要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监管部门不会
干涉。同日,万科A、H股紧急停牌,筹划股份发行、重大资产重
组及收购资产事宜,而在停牌前夕,安邦增持万科股份至7.01%。
12月23日,万科与安邦先后相互发表声明支持对方。
Ⅷ 宝能地产股份有限公司有没有上市最近最热的话题就是宝能收购万科,比如说宝能增持万科100分51的股
没有上市!你不会是万科第一大股东,第二,加入万科持有宝能51股份这和宝能持有万科51股份没有任何联系,因为两个公司是独立体!
Ⅸ 增持是为了主力出货,那么为什么要增持
1、增持不是为了主力出货。
2、增持通常是大股东买入自家的股票,可以理解为对公司的发展充满信心。(利好)
3、增持也可能是小股东的买入,也可以理解为对公司的发展充满信心,也有可能是为了争夺公司的控股权,这种情况可以理解为重大利好。(参见去年万科A的股权争夺大战)
4、当然,还有一种情况是,表面上大股东增持,暗地里配合庄家出货。大股东增持是利好,股民看到大股东增持,会预期股价短期内会上涨,进而也跟着增持。当背后,可能庄家却是大肆的出货。不过,这情行情现在已经很少了,一方面这种方法太老套,有点经验的老股民会比成交量看来庄家的操作手法。另一方面,目前证监会的监察很严,通过交易席位和后台大数据,能够识别出这种幕后交易,对庄家来说风险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