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股票 » 行为金融学股票价格均值回归

行为金融学股票价格均值回归

发布时间: 2021-08-12 12:57:29

1. 行为金融学与传统金融学的区别是什么

一、两者理论基础的不同
投资者的理性和市场有效性假说构成了传统金融学的两大理论基石, 而行为金融学有着与其不同的理论基础。
(一)传统金融理论认为投资者是理性趋利的, 即通过“套利定价理论”、“资产组合理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和“期权定价理论”等在资本市场求得受益最大化。价值感受是指投资者在资本市场上的心态和情绪。行为金融学认为, 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有四种心态和情绪: 过于自信、避害大于趋利、追求时尚与从众心理、减少后悔与推卸责任。正是由于这些心态和情绪支配着经济行为人的投资决策过程, 使其决策性具有如下特征: 决策者的行为是多元的、易变的, 并且通常只在决策过程中形成; 决策者适应性很强, 决策的性质和决策环境都将对决策者的决策程序和方法产生影响; 决策者更倾向于满意原则, 而不是最优原则。人们通常对不遵循数理金融学意义上的最优模型进行决策, 即相对于传统金融学而言的投资者基于价值感受的非理性, 构成了行为金融学的理论基础之一。
( 二) 市场竞争是否有效
传统金融理论认为, 在市场竞争过程中, 理性的投资者总是能抓住每一个由非理性投资创造的套利机会, 使得非理性投资者在市场竞争中不断丧失财富, 并最终被市场所淘汰。而行为金融学认为, 披露的不充分, 以及理性投资者与非理性投资者掌握信息的不对称, 人们对上述假设成立的条件并不满足。因此市场竞争是非有效的, 构成了行为金融学的另一理论基础。
二、两者决策的风险测量方法不同
金融市场风险的测量, 就是测量由市场因素不利变化所导致的金融资产价值损失。主流方法是通过金融资产收益的概率分布来加以描述, 通常采用衡量一定概率水平 ( 置信度) 下的可能损失程度的VAR (Value At Risk) 法。
VAR亦称风险价值, 其含义为未来一定时间内,在给定的概率条件下, 任何一种金融工具或投资组合所面临潜在的最大损失金额。在数学上, VAR 法表示为投资工具或组合的损益分布, 其表达式为: Prob ( vPvt [ - VAR) = A (1) 式中vPvt表示组合P 在vt 持有期内, 在置信度(1- A) 下的市场价值变化。等式( 1) 说明, A下, 损失值大于或等于VAR。
行为金融学者认为, 由于在实际中投资人往往不把大于初始资本的结果视为风险, 而把小于初始资本的结果视为真正的风险, 所以在投资人的效用函数中常常对损失带来的负效用给予较大的权重, 对收入带来的正效用则给予较小的权重。但是, 传统金融学使用标准差和协方差进行描述的方法对于高于均值的投资结果和低于均值的投资结果给予同样的权重,不符合现实情况的, 不能真正解释投资人的风险。进而行为金融学从投资者的心里感受出发, 用变量的实际值小于变量均值或某一目标函数主体所认为的安全值( 或可以维持自己的效用不比现状差的值) 的概率来表示风险。这种衡量风险方法的形式是: Prob (W[ S) [ a (2) 式中W 表示财富, S 是可以维持目前效用的财富水平 (W、S 也可以分别用X、E (X) 表示), a 为投资者预先确定的概率。可见, 此种方法是一种更注重投资损失的风险度量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 式( 1) 中vPvt 和VAR 是相对量(差值) , 式 (2) 中W、S 是绝对量。当VAR 的值为资产价值与变量均值或保持当前效用的财富水平差异时, 传统金融学与行为金融学两种不同的风险测量方法将会得到相同的结果。
三、两者决策模型的不同
传统金融学的主要理论模型游期权定价模型、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 CAPM) 等, 行为资产定价模型( BAPM)是对现代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扩展。与CAPM 不同, 在BAPM 中, 投资者并非都是理性的, 而是被分为两类: 信息交易者和噪声交易者。信息交易者是严格按CAPM 行事的理性投资者, 他们不会受到认知偏差的影响, 只关注组合的均值和方差; 噪声交易者则不按CAPM 行事, 他们会犯各种认知偏差错误, 并没有严格的对均值方差的偏好。两类交易者互相影响, 共同决定资产价格。当前者是代表性交易者时, 市场表现为有效率; 而当后者成为代表性交易者时, 市场表现为无效率。在BAPM 中, 证券的预期收益是由其/ 行为Beta0决定的, Beta是/ 均值方差有效组合(mean- ariance- efficient portfolio) 0 的切线斜率。这里, 均值方差有效组合并不等于CAPM 中的市场组合, 因为现在的证券价格受到噪声交易者的影响。另外, BAPM 还对在噪声交易者存在的条件下,市场组合回报的分析、风险溢价、期限结构、期权定价等问题进行了全面的研究。 在市场行为模型方面, 行为金融学中影响较大的有两种模型: DHS ( Daniel, Hirshleifer and Subra-manyam,1997) 模型和BSV ( Barberis, Shlerfer and Vishny, 1998) 模型。前者将投资者分为有信息者和无信息者, 并以此为出发点进行分析。后者的理论基础是投资者认为受益有两种范式, 即收益均值回归和收益连续变化。虽然DHS 模型和BSV 模型建立在不同的行为前提基础上, 二者的结论却是相近的都认为投资者的行为会导致股价过度反应或滞后反应。

2. 均值回归的在证券行业的意义

证券投资理论的研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或一定范围内对股票价格进行预测才是该理论研究的直接目的。均值回归理论就是股票收益可预测理论的一个突破性进展,尤其对于长线投资者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对均值回归理论,做以下几方面评述: 均值回归理论与政府行为。股票收益率均值回归证明市场不会偏离价值中枢时间太久,市场的内在力量会促使其向内在价值回归。从这一点上讲,市场在没有政府利多或利空政策的作用下也会实现有效的目标,即股票价格会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自然的向均值回归。但这并不否定政府行为对促进市场有效性的作用,因为市场偏离内在价值后并不等于立即就会向内在价值回归,很可能会出现持续地均值回避。政府行为会起到抑制市场无效和促进市场有效的作用。在促进市场有效方面政府行为是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市场失灵是政府参与调控的直接理由。
西格尔教授研究研究发现1970-2001年这32年的时间里,世界上主要股票市场的回报率相差无几,英国为11.97%,美国为11.59%,日本为11.12%,德国为10.88%。日本股市的最高点是在1989年,至今19年没有创历史新高。如果是截止至1989年计算回报率,日本股票的回报显然要远远高于其他国家,但时间拉长至2001年,日本股市的回报率与其他国家基本一致,这是一种回报率的均值回归。
1985年,理查德·塞勒(Richard Thaler)和德邦特(Werner DeBondt)《股市是否反应过度》的论文,提出了行为金融学最重要的发现之一:以3-5年为一个周期,一般而言,原来表现不佳的股票开始摆脱困境,而原来的赢家股票则开始走下坡路。这也是均值回归原理在股票投资中的一个应用。 没有只涨不跌的股票,也没有只跌不涨的股票!如果涨多了,就可能下跌,如果跌多了,就可能上涨。这也是一种类型的均值回归。

3. 行为金融学股票的价格为什么是不可预测的

行为金融学可不可以预测不知道,但正确的技术筹码分析可以预测

4. 如何用行为金融学解读股市投资之道

要解读股市,必须要会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多关注国家发展的政策,从宏观到微观一步一步细分。还要对每个行业的了解,对公司的了解。胃nightbaby233一起交流吧

5. 举例说明行为金融学如何解释市场异象

最简单的例子,回购股票。
经济学上讲,供求关系决定价格。理论上讲,回购股票导致供不应求,价格一定会涨。
但是实际情况是,很多企业回购股价不降反升。
主要是因为回购股票向消费者释放了信号,消费者认为企业业绩不佳进而希望通过回购股票来稳定价格。
由此,股民对企业业绩的预期大幅下降,所以股价下降。

6. 明知道发放红利股价会下跌,股东还要要求发放红利是为什么用行为金融学的理论解释

两个方面:

1、分红前持有股票价值,更多的只是名义上的价值,而不是实实在在的,分红之后钱到手才是实实在在的。并且分红前的价值还在不停的波动,到手之后分红的部分可以认为就不再波动
2、分红一般在一定程度上对股票是利好消息,虽然除息日当天股价因为剔出了分红部分而下降,但是从长远看,往往预示着更好的未来预期,股票价值上涨的可能性较大,这样只要股价还要上涨,分红之后对于股东来说,总的价值也是上升的

7. 行为金融学的研究的趋势是什么自己简述500字以内

在过去20年里,行为金融学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特别是在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颁发给行为经济学家丹尼尔·卡内曼和弗农·史密斯之后,在金融学研究领域就掀起了一股行为金融学研究热潮。行为金融学的研究视野已从发掘金融市场异象的实证证据延伸到理论模型的构建,从单一的投资者行为研究拓展到涵盖投资者、公司和金融市场各个方面的研究体系,从对发达国家相对成熟的金融市场的研究扩散到主体理性程度更低的新兴市场的研究,从人类真实的心理和行为模式入手,对社会偏好和决策偏差一一加以解剖,并且随着其他学科如心理学、社会学、行为经济学等的进一步发展,而不断对真实的决策行为提供更有说服力的发现,因此,行为金融学的发展前景将是十分广阔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行为金融学将越来越不能被看 作金融学中一个微不足道的分支,是会逐渐成为严肃的而金融理论的中心支柱。可见行为金融学的重要性以及未将投资者进行心理投资决策时存在的心理判断偏差分为典型性偏差和保守性偏差。典型性偏差导致投资者过分重视近期数据,而忽视产生这些数据的集体特性;守性保 偏差导致投资者不能及时根据情况变化修正自己的模型。作为现代金融学的一 个新兴领域和重要研究方向,为金融学并不是对传统金行 融学进行全盘否定。简单地说,者的区别仅在于行为金融学添加了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传统金融理论进行了修对正和补充,突破了传统的最优决策模型,对投资者的决使易者,非信息交易者不会产生判断偏差,但股价是由信息交易者决定的。信息交易者产生两种偏差:过度自信偏差 和自我归因偏差,过度自信导致他们夸大了私人信息对股票价值的决策权重,自我归因导致他们降低了公共信息对策研究方向从“应该怎么做”变为“际该怎么做”从而转实, 更加符合实际情况。 然而,为金融理论的发展仍然处于初级阶段,主行其要理论和模型的出现还比较零散,尚未形成如同传统金融理论统一的理论体系。在现有理论和模型的基础上,整合股票价值的决策权重。当公共信息与私人信息不一致的时候,对于私人信息的过度反应和对公共信息的反应不足就导致了短期的股票价格趋势的持续,以及长期的股票价格的修正,因为公共信息最终会战胜行为偏差。 19 9 9年, og和 Se Hn tn建立了 H i s模型,又称统一理论 模型。该模型将市场上交易者分为消息观察者和动量交易者。消息观察者利用自己的观察和分析预测股票价格, 并且私人信息在消息观察者之间扩散,其局限在于投资决足。动量交易者力图通过套利策略来利用消息观察者的和发展为一套统一的行为金融理论体系是接下来亟须解 决的问题。
行为金融学是在传统金融理论出现一些异常现象时候发展起来的。行为金融学认为人类具有一定的理性,但人类的行为却不尽是理性的。在金融市场和金融活动当中,传统理论所假设的完全追求经济效用最大化的理性人和有效的均衡市场并不能被实践所检验为真。行为金融学在对人类行为进行了有限理性、有限控制力的基本预设基础上,把人类的感情因素、心理活动等注入了投资决策过程之中,认为这些因素都在人类的决策过程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这些基础之上,建立一套能够与实证研究互相检验的、描述人类在不确定情况下的决策和市场活动以及证券价格确定等等的学说,成为了行为金融学的存在价值。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行为金融学与传统金融理论有很大的区别,但同时我们不能否认,行为金融学是站在传统金融理论的梯田上耕耘,它并不试图拆毁以往的理论,而只是开拓了金融学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以求完善和修正金融理论,使其更加完善、有效。那种把行为金融学和传统金融理论对立起来的观点是片面的,我们应该在传统金融理论基础上,放松和修正传统金融理论的一些假设,做出更完善更合理的更能解释一些金融现象的理论。
同时,虽然行为金融学取得一定成就,但就总体而言,行为金融学还没能形成一个系统的理论,许多学者自说自画,理论较为分散,理论的张力明显不够。因此我们应该在传统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现有的行为金融学中一些理论,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理论。
希望能帮到你啊。

8. 行为金融学的国内研究

在这个新兴领域蓬勃发展的过程中,我国的金融学者有可能为行为金融学未来的探索作出较大的贡献。
1、利用后发优势,抓住关键问题进行突破。
由于行为金融学真正快速发展是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后,至今尚没有建立其新的基本理论框架、统一的独特且具有严密内在逻辑的分析范式、基于行为的核心模型、确立明确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明确的研究主线和独特的知识点等。我国金融学者完全可能在这个学科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利用后发优势,抓住新学科快速发展的机遇,在以上关键问题取得突破。
2、我国转轨经济特征和新兴金融市场特点,为行为金融学在我国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外部环境。
行为金融学目前的研究主要是针对美国成熟的金融市场,而在转轨时期的中国,市场经济刚刚起步,金融市场的建立还远未成熟,金融资产价格的形成是怎样的?投资者的心理是什么?对金融资产价格的影响如何?是否有其特殊性?这些问题都有待我国的学者来解答。金融市场创立之初,投资者的投机情绪较浓,对金融资产价格的影响也较为明显,正是对行为金融理论进行检验和发展的良好实验室。在中国金融市场对行为金融学的检验和发展,可以在时间跨度上对行为金融理论的普适性和在空间和制度跨度上的特殊性进行检验。
3、在我国对投资者行为进行研究更容易取得成果。
行为金融学开创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就是对投资者行为的研究。传统金融学假设所有的理性人是同质的,那么投资者的行为对金融资产的价格就没有什么影响,也就没有研究的意义。对理论假设的有效性进行直接检验在经济学中并不很常见,这可能是受弗里德曼著名论断的影响(弗里德曼曾经指出,对理论的评价应该是基于其预测的有效性,而不是假设的有效性),所以长期以来对行为人的行为一直没有有效的研究。在行为金融学中,投资者的心理和行为会影响金融资产价格,因此对投资者行为进行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于投资者行为的研究可以更准确地把握行为人的行为方式,为建立更贴近现实的行为人公理化假设提供依据。例如Odean(1998)就通过投资者的个人账户数据发现投资者具有处置效应,即相对于亏损的股票,投资者更倾向于卖出赢利的股票。行为金融学发现的各种信念在我国投资者身上表现得较为明显,投资者情绪对金融资产价格的影响也较为显著。所以,对我国投资者的行为进行研究就具有更重要的意义,也更容易取得成果。
行为金融学是理论性、实践性和技术性结合非常密切的一门学科,理论研究和实务操作的密切结合和互动对于学科的发展和完善具有重要作用。行为金融学是以金融市场中行为人的行为研究为起点的,所以就必须更深入地理解行为人的行为方式和规律,这样才可以准确把握行为人对金融资产价格的影响和有效解释金融市场现象。这就要求理论研究者更密切地和实践相结合,一方面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接受实践的检验;另一方面,在实践中加深对市场的理解和培养研究直觉,进一步推动理论创新。同时对金融市场实践的参与可以为行为金融的实证提供大量难得的一手数据,推动行为金融学的理论发展。行为金融领域的大师们大多和市场有密切的联系,如这个领域的领军人物Thaler就是Fuller&Thaler资产管理公司的合伙人之一,公司管理着最早将行为金融理论应用于基金投资策略的基金;LSV资产管理公司是以三位行为金融专家Lakonishok、Shleifer和Vishny的名字命名的,其应用行为金融理论管理着近百亿美元的金融资产;罗伯特·希勒(RobertJ.Shiller)等其他行为金融专家也大多拥有自己的资产管理公司。行为金融专家参与金融市场对于理论创新有重要作用,同时也促进了研究方法和研究技术的提高。我国行为金融学的研究要取得迅速发展,也应该和金融市场的实践密切结合。

9. 从行为金融学角度来看,投资者有哪些常见的错误表现

正确答案为:Y选项 答案解析:行为金融学从人的角度来解释市场行为,充分考虑市场参与者心理因素的作用,并注重投资者决策心理的多样性,对市场上的“羊群效应”、股价瞬间暴涨与暴跌等非理性现象进行了解释,为人们理解金融市场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弥补了现代金融理论只注重最优决策模型,简单地认为理性投资决策模型就是决定证券市场价值变化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