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股票 » 亿欧金融股票

亿欧金融股票

发布时间: 2021-08-08 13:10:54

㈠ 亿欧网的网站特色

亿欧网的思路是用移动互联网(Online),助力传统产业(Offline)转型升级。有别于大而全的科技媒体,亿欧网坚持深耕O2O领域,以“移动视角、实体重心、国际视野”为特色。亿欧网以媒体切入,逐步摸清O2O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通过整合产业链需求,在营销、培训、顾问、咨询等方面提供价值并获得收益。

㈡ 后市场营收翻番,灿谷2019净利增长约32%

[亿欧导读]?灿谷营收与利润保持稳健上行。

成立于2010年的灿谷定位于汽车金融科技服务平台,掌门人张晓俊曾是负责筹办中国第一家汽车金融公司——上汽通用汽车金融的主要人物。灿谷业务主要涵盖汽车贷款促成服务、汽车交易促成服务和汽车后市场服务三大领域。其中,2019年促成的新增汽车贷款总额为280.5亿元。

在渠道服务商业务上,灿谷将大数据与技术创新和汽车金融相结合,协助银行获客并促成银行和购车者的贷款交易。截至2019年12月31日,灿谷的业务网络中已有4.9万家经销商,同比保持增长。

保持经销商数量的同时,持续优化经销商网络也是灿谷应对市场不景气的策略之一,通过淘汰一部分表现不佳的经销商,将经销商网络的服务标准化,得以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提及疫情对灿谷的当前及持续影响,灿谷CEO林佳元表示,此次疫情在2020年第一季度严重扰乱各地经销商的正常运营,同时对居民消费水平和汽车市场需求产生了不利影响。“我们预计业务量会减少,在贷逾期率将上升,新冠疫情可能在2020年第一季度后继续对我们的业务产生不利影响。”林佳元认为。

即使如此,灿谷对自身的业务模式仍充满信心。“过去的一年中,我们在宏观经济放缓和汽车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仍然保持了业绩的增长和业务的扩张,这证明了我们商业模式的实力。”林佳元如是说。

灿谷CFO张永毅表示:“目前还在观察和评估此次疫情对公司的财务影响,但是我们坚信公司不断增强的核心竞争力会帮助我们做好充足准备,迎接疫情之后的市场机遇。”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㈢ 高位入股戴姆勒,吉利做“赔本买卖”

[亿欧导读]?高位买入,两年腰斩,吉利入股戴姆勒这波亏吗?

作者丨钱漪

编辑丨郝秋慧

吉利持有的1.036亿股戴姆勒股票,“亏损”过半已是事实。

疫情在海外的失控蔓延,让全球金融市场深陷史无前例的“黑色三月”,全球各大股指断崖式暴跌,不光是10个交易日经历4次熔断的美股,欧洲主要股指均大幅震荡、接连“跳水”,英国富实100指数、法国CAC40指数、德国DAX指数均重挫至52周内的最低点。

股灾中,德国三大汽车制造商无一幸免。其中戴姆勒情况尤甚,一年跌幅达42.39%,3月27日29.59欧元每股的收盘价相较于吉利2018年的买入价,账面蚀本近六成。

吉利从2016年就开始传出吉利欲收购戴姆勒股份的消息,但对戴姆勒来说,定向增发将稀释老股东的股份,从保障股东权益的角度考虑,戴姆勒欲拒还迎,暧昧表示“欢迎新投资者透过二级市场购买的方式加入”。

2018年2月,吉利终于通过对二级市场股权收购的方式,以70欧元每股的价格、花费90亿美元高价收购戴姆勒9.69%具有表决权的股份,成为戴姆勒事实上的第一大股东。这笔折合人民币569.7亿元的收购成本,是整个吉利汽车集团2018年全年净利润的4.5倍。

吉利耗时耗力、费劲周折成为了戴姆勒股东,能眼睁睁看着口袋里的真金白银蒸发吗?

当时吉利所持的股权价值约为90亿美元,从戴姆勒最新的股价来看,拥有戴姆勒1.036亿股的吉利,目前所持股权总价值仅剩约29亿欧元,浮亏超50亿欧元。

纵观戴姆勒自吉利购入至今的盘面,整体股价一路波动下跌,2018年过后再未回归70欧元高位。2019年初戴姆勒股价一度跌破50欧元时,曾有传言称吉利将减持一半戴姆勒股份,吉利随后言简意赅发布声明辟谣:“作为戴姆勒股份有限公司的长期战略投资者和单一最大股东,没有减持戴姆勒股份的计划,所持有的戴姆勒股份不变。”

仅过了一年,如今戴姆勒股价相较2019年初的彼时“底价”再度腰斩,吉利减持的传言又喧嚣起来。

亿欧汽车认为,即便戴姆勒股价低迷,短时间内难见起色,吉利减持或抛售股票的可能性不大。吉利一开始入股戴姆勒便不是奔着分红去的,更是服务于吉利全球化布局和进军高端科技出行的战略目的。

早在入股完成之际,吉利便表示持有戴姆勒股票是集团的长期战略投资,希望助力戴姆勒成为电动出行和线上技术服务领域的佼佼者。

除了股权交易,吉利显然更重视资源的置换与协同,通过入股戴姆勒建立“友谊”,获得更多业务合作机会。事实上,自入股之后双方的联系便日益密切起来。

2018年10月,戴姆勒出行正式与吉利达成协议,双方在华组建合资公司,各持股50%,共同开发在华开展业务所需的软件基础设施,提供高端专车出行服务,使用高端车型将包括但不限于梅赛德斯-奔驰品牌。

紧接着,2019年3月,吉利与戴姆勒签约成立合资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联合运营和推动smart品牌转型,计划将戴姆勒旗下smart品牌打造为全球领先的高端电动智能汽车品牌,合资公司总部设在中国,双方各持股50%。

入股戴姆勒所花的90亿美元,不仅给吉利与世界一流车企搭了架云梯,也是吉利为成为一家真正的跨国车企提前买的一份保险。

由此看来,李书福也不算做了赔本买卖。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㈣ 冰火两重天的汽车股还能买吗

[亿欧导读]?当下,在中国的汽车产业里,仍有值得投资的企业。

中国政府在积极应对疫情的同时,也在对金融市场进行有效的调控。

为应对短期内疫情带给金融市场的冲击,中国人民银行在2月3日开展1.2万亿元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投放资金,银行体系整体流动性比去年同期多9000亿元,以确保维护疫情防控特殊时期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和货币市场平稳运行。

虽2月3日的股市并不乐观,但政策调控在2月5日有了明显成效,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深证指数、创业板指的增幅分别为1.3%、2.1%、3.0%。

2月3日,人民日报以汽车市场为例,发布了题为《“双升级”需要齐发力》的文章,文中认为,特斯拉的火爆证明了消费者的新需求被企业创新所满足;政府与市场在推动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的建设上当仁不让,政府部门应在土地、资金和配套措施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宏观政策与营商环境要为产业发展作重要支撑。其明确提出了产业与消费同步提升,才能实现供需完美对接,激发消费潜力,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政府正在积极推动从内至外的升级措施,这也是中国汽车市场的积极信号。产业创新势在必行,消费者的需求如同市场的潜力,需要被挖掘和激发,特斯拉以实战成绩证明了电动化浪潮的可能性,政府积极将其引入中国,亦是刺激中国汽车市场消费的方式之一。

虽疫情冲击了当前中国汽车市场,但在政策、市场和企业间的共同应对抗击之下,中国车市早日复苏仍有胜算。此“疫”的到来是大环境中的一笔不确定因素,这为加快中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又添了一把火,以推动企业尽快修炼内功,加强应对市场中的变动。唯有提前做好充足的准备,强化自身,企业方可在大风大浪袭来之时岿然屹立。

车市寒冬短期内不会过去,反而会因疫情而愈发寒冷,中国汽车市场步入了转型期与淘汰期,预计2020年将是车企转型的最后一个窗口期,若未抓住此次机会,未来三年,一批汽车末尾企业将被淘汰或被兼并,中国车市将踏上换挡加速的新台阶。

而当下,在中国的汽车产业里,仍有值得投资的企业。

编辑:张嫣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㈤ 一夜之间,“豆奶第一股”突然被ST,到底发生了什么

“维维豆奶,欢乐开怀”这句广告语以及家喻户晓的维维豆奶品牌曾伴随了一代人的成长,然而最近,你喝的维维豆奶出大事了!维维豆奶生产商维维股份5月6日发布公告称。

公司于5月6日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调查通知书》,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受到立案调查。据悉,公司曾自曝股东违规占用9.44亿元,主营下滑扣非净利润连续三年为负。

A股上市公司维维股份发布了关于收到证监会调查通知书的公告

主营业务不盈利应聚焦渠道转型。扬子晚报记者看到,维维股份于2000年登陆上交所,上市之后先后跨界进入过十多个领域,房地产、煤炭、矿业、白酒、乳业以及人造肉,维维股份都涉猎过。

虽然维维豆奶近年来也在转型做液态奶、换代言人,但曹玥认为,这还是传统玩法。“在食品饮料快消行业,产品可以没创新,但渠道端和营销上必须快速转型,跟上时代步伐。”她指出,对维维来说最关键的还是渠道没做好。

㈥ 亿欧周点评丨车企驰援武汉疫情超5亿元;特斯拉再盈利

[亿欧导读]?一周汽车出行行业事件汇总:①交通管制会否扩大至全国?国家卫健委:会根据疫情需要不断调整;②特斯拉2019Q4营收73.8亿美元,上海超级工厂暂时关闭;③意欲扩展新能源业务,博格华纳33亿美元收购德尔福……

(制表人/亿欧分析员曾乐)

Lyft宣布业务重组,IPO以来将首次裁员

1月30日,据外媒报道,美国共享出行平台公司Lyft表示,该公司正在进行业务重组,涉及Lyft市场营销和企业销售部门,这将导致约90人受到裁员影响。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裁员是Lyft自2019年3月份上市以来的首次裁员。自Lyft上市后,其股票在交易的第二天便跌破发行价,截至目前,该公司的股价与其发行价相比,跌超30%。

周点评:一个残酷的现实正摆在Lyft面前,尽管Lyft改变了人类的出行方式,但却处于持续亏损的窘境之中。共享出行的商业模式抛弃了传统出租车公司的重资产,只作为撮合方收取佣金。但在美国,Lyft依旧要为司机支付大量费用,这在一定程度上与传统出租车公司无异。

传Uber和DoorDash曾考虑合并,但谈判最终破裂

2月1日,据新浪科技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美国打车服务公司Uber和食品派送初创企业DoorDash曾在去年探讨合并的可能性,但最终没有达成协议。上述知情人士称,当时软银集团敦促Uber与DoorDash讨论潜在的合并交易。不过,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尽管双方的谈判最终以破裂告终,但这两家公司并未排除重启谈判的可能性。

周点评:自2009年成立起,Uber已连续十年亏损。打车是Uber的主营业务,与此同时,“乘客增速放缓”却也成为Uber长期面临的问题,而这也被外界视为Uber财务状况不佳的主要原因。伴随着市场竞争愈发激烈,Uber实现合并重组也并非没有可能。

投融资

大众卡车部门Traton出价29亿美元收购美国商用车Navistar

1月31日,据路透社报道,大众汽车集团旗下卡车部门Traton表示,已提出以35美元/股,共约29亿美元的价格收购美国商用车龙头Navistar股份。受此影响,Navistar股价在盘后交易中一度大涨50%。Traton方面表示,其报价取决于能否与Navistar达成收购协议。

早在2016年,大众汽车以2.56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Navistar最初16.6%的股份。彼时,大众方面便表示,有兴趣收购Navistar的剩余股份。

周点评:大众汽车投资Navistar,显示是大众试图在美国商用车辆市场中巩固自身地位、提升影响力。于Navistar而言,大众的到来扩充了其现金流运营。双方可以说是各取所需。不过,大众的投资也有一定风险,数据显示,Navistar如今在美国商务重型汽车的市场份额近年来已开始萎缩。

德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采埃孚欲转型,470亿元收购威伯科

1月25日消息,德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采埃孚以7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85.5亿元)收购威伯科的交易已获得美国和欧盟的反垄断批准。此前,2019年3月,采埃孚已宣布完成达成该收购案。对威伯科的收购,是采埃孚前任CEO斯特凡·索默一系列激进扩张计划的一部分。

公开资料显示,采埃孚以变速箱和传动系统为主要业务,在全球有超过120个生产基地、6个研发中心。据悉,采埃孚与威伯科合并后,将成为一家全球性商用车技术集成系统供应商,合并后的销售总额将达到约400亿欧元,有望跻身全球零部件排行榜前三位。

周点评:采埃孚曾表示,计划投资超13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943.4亿元)用于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业务。完成收购后,采埃孚得以完善整个商用车技术组合,提供解决方案使汽车具备“行动”能力。这样一来,也使得感知、决策和控制形成闭环,从而进一步实现自动驾驶落地。

编辑:杨雅茹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㈦ 连续三年问鼎行业后,宁德时代如何守擂丨亿欧解案例

作者丨丁唯一
编辑丨张宇喆
宁德时代登上资本舞台的第二年,实力诠释了什么叫“豪横”。
4月26日,宁德时代发布了2019年财报。在汽车市场销量下滑的背景下,这家电池供应商营收增长了近55%,达457.8亿元;利润也大涨三成,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5.6亿元。
过去一年中,中国的车市寒冬仍在持续。由于补贴退坡,新能源汽车也罕见地经历了十年来首次负增长。
制表人/ 亿欧汽车分析员 丁唯一
同期,宁德时代进一步扩大了市场份额。2019年,宁德时代出货量达到32.5GWh,占据中国动力电池出货量的45.7%,远超2018年度的38.3%。
谁说供应商只是“小角色”?
截至4月29日,宁德时代市值达到3070.12亿元,甚至超过了两大自主品牌吉利和比亚迪在二级市场上的市值总和。
但行业下行,挑战已至。
01 连续三年位居行业第一
营收和净利双增长的背后,动力电池系统仍然是最强大的支撑。2019年,宁德时代动力电池系统销售收入达到385.84亿元,同比增长57.38%,占总营收的84.3%。
尽管2019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出现了十年来首次的下滑,但这样的下滑丝毫没有影响到宁德时代。2019年,宁德时代动力电池出货量达到32.5GWh,同比上涨38.89%。同期,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增速为16.6%,还不到其二分之一。
另外,宁德时代实现全年产销47.26GWh和40.25GWh,分别增长81.63%和90.04%,产能利用率达到了89.17%。
工信部公布的2019年新能源车型有效目录中有4600余款,其中配宁德时代电池的有1900余款,占比约41.5%。据SNE Research发布动力电池出货量数据,宁德时代已经连续三年成为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排名第一位,排名其后为松下和LG化学。
制表人/ 亿欧汽车分析员 丁唯一
之所以能坐稳第一的位置,技术水平是其中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宁德时代仍然维持着高昂的研发费用。2019年,宁德时代研发费用达到29.92亿元,同比增加50.28%,占全年营收的6.54%。
02 喜中藏忧:毛利率下降
财报喜人的成绩之下,有一个数字在下降:毛利率。
2019年,宁德时代三项主营业务的毛利率均出现了下滑,其中,动力电池系统虽然带来了57.38%的营收增长,但是这项业务的毛利率却下跌5.65%。
宁德时代财报中显示,这主要是因为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
上游原材料中的钴,是宁德时代主要技术路线中的三元锂电池的关键材料。由于资源稀缺,导致其价格不断上涨。
2019年8月9日,全球最大商品交易商嘉能可宣布年底将暂停全球第一大钴矿Mutanda的生产,钴价再次大幅上涨。8月9日,长江有色市场的钴价到达 27.3万元/吨,较7月29日22.3万元/吨的价格低点上涨22.42%。
根据国际能源署(IEA)预估,到2020年全球电动汽车保有量将从2017年的370万辆增长至1300万辆,市场对于钴、锂、铜等金属的需求可能会增长十倍,相关材料的成本预计也将水涨船高。
另一方面,2019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大幅退坡,整车厂商面临着更大的降本增效压力。而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中最大的成本项,电池厂商因此将承受更多的议价压力,利润空间进一步被压缩。
而宁德时代也在财报里将“毛利率或将继续下降”列入到了未来会面对的风险中。
03 挑战增
如今,宁德时代的围追堵截来自四面八方。
近年来,宁德时代靠着车企的大量订单,已经与主流车企的利益深度绑定。2019年,宁德时代财报中的预收款项为61.61亿元,同比增长23.3%。预收账款代表客户为了订购产品的订金。从预收账款增加来看,宁德时代对车企的议价能力也在增强。
尽管宁德时代在2019年推出了能有效降低成本的CTP技术,但主机厂的合作意愿却不如以往强烈。广汽传祺,已经将动力电池的主供应商改为中航锂电。间接入股宁德时代的长安汽车也已选择加入比亚迪的朋友圈,与其成立动力电池生产以及销售合资公司。
此外,随着“白名单”的废止,日韩电池企业入华的大门也正式开启。外资电池企业已经开始了扩产。2019年6月,LG化学与吉利汽车成立合资公司,从事动力电池相关的应用研发、制造、销售、售后服务等业务。同年8月,韩国SK Innovation宣布将在常州建立动力电池厂,预计年产7.5GWh。
在外资电池涌入中国市场之后,主机厂也将有更多选择。
此外,特斯拉的在华国产和销量大涨,也让宁德时代最大的对手松下的竞争力不断增强。
作为特斯拉长久以来的独家电池供应商,松下靠着在圆柱形电池领域中的技术优势一直手握话语权。尽管特斯拉和松下双方掌门人没少公开互怼,但从收益上来看,双方的关系实则在升温。2019年第四季度,松下和特斯拉的业务已开始盈利。
虽然特斯拉也已将宁德时代和LG化学纳入了国产车型的供应链中,但“小规模合作”的表态已明确了其地位与松下的差异。
马斯克和时任松下执行副总裁的山田佳彦/ 特斯拉官方
目前国产的Model 3中,分别有搭载了松下和LG化学的电池。2020年1月开始,诸多车主开始在社交媒体上表态:安装松下电池的国产Model 3续航里程要比安装LG化学电池的产品续航里程高出60km。
2019年,特斯拉共交付36.8万台汽车,在全球电动汽车销量排行榜中一骑绝尘。未来如果松下还能紧紧绑定特斯拉,必定会威胁到宁德时代的市占率。
宁德时代是否还能在市占率第一的位置上坐稳?现在还很难给出确定的答案。
04 以攻为守
当外资动力电池企业开始涌入中国,宁德时代却开始向外主动出击。
今年2月,宁德时代如愿以偿地进入到了特斯拉的供应链。
宁德时代技术展示车/宁德时代官方
不久后,2月26日,宁德时代发布公告称,拟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不超过200亿元,将全部用于产能扩建、前沿技术研发和补充流动资金。预计合计新增52GWh锂离子电池产能,也就是相当于再造一个宁德时代。
4月13日晚间,宁德时代发布公告称,拟将境外发行债券的额度增加至不超过30亿美元(含)或其他等值币种。就在宁德时代2019年11月斩获宝马568亿元的续订大单之时,其对外发债的金额还只是8亿美元。
半年内,宁德时代海外扩张的步伐越来越大。在4月17日回复深交所的问询函中,宁德时代表示提升海外债券发行额度是为深化在海外市场的业务拓展。
2019年10月,宁德时代位于德国图林根州的首个海外工厂正式破土开工。根据计划,宁德时代欧洲工厂此次开工面积为23公顷,生产线包括电芯及模组产品,预计2022年可实现14GWh的电池产能。
同年12月,特斯拉宣布位于柏林的超级工厂将在2020年1月份开始建设。该工厂距离宁德时代的德国工厂仅300公里。双方的合作是否会在未来从中国市场扩大至全球范围,又增添了新的想象空间。
即便特斯拉未来决定自研电池,宁德时代也已绑定了宝马、大众等大型主机厂。
主动出击、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宁德时代正在用更具侵略性的方式守擂。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