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股票 » 北京文化股票的前身

北京文化股票的前身

发布时间: 2021-07-24 13:05:23

1. 北京文化的历史内蕴 阅读答案

北京是中国的六大古都之一,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作为六大古都的北京,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内涵。
辽代建为陪都,名南京,又称燕京; 金代改燕京为中都。元朝忽必烈在此定都叫大都。1368年改大都为北 平府;1403年明成祖朱棣将他的封地北平府改为顺天府,也叫北京。 后来他把都城从南京迁到北京。
早在公元前一千年,北京就开始了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处于奴隶制时期的周朝,其都城在河南,它下面有众多分封的诸侯国,诸侯国燕国的都城——蓟就在今天的北京西南。春秋时期燕国与同时并存的中原各诸侯国相比,还是比较弱小的。战国时期弱小的燕国发展起来和当时的齐楚赵韩魏秦并称“战国七雄”,其都城也与赵国的邯郸、齐国的临淄、楚国的宛(今河南南阳)以及著名的洛阳等大城齐名。
公元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原来的燕国被分为六郡,其中广阳郡的治所就是蓟城。
西汉时期实行郡国并行制度,广阳地区有时为封国,有时为郡,共辖四县。
公元350——357年,蓟城是历史上所说的“五胡十六国”中的前燕的统治中心。
从秦汉、经魏、晋、十六国、北朝这些朝代,前后达八百年,蓟城在我国北方的地位日益重要,成为重要的军事重镇。
隋朝时期,以蓟城为涿郡的治所,唐初改涿郡为幽州,治所仍在蓟城,因此蓟城又称幽州城。

唐朝诗人陈子昂(公元661年——702年)作有一诗《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这首诗的产生也和当时的历史有关。
唐朝武则天时期,东北边境的契丹族虽不算强大,但仍是边境上的威胁。当时镇守东北的松漠总督李尽忠突然叛变,在朝廷派兵镇压时,契丹乘机起兵南侵。武则天派建安王武攸宜北上征契丹。陈子昂以右拾遗随军参谋。武攸宜出身亲贵,不晓军事,才一接仗先锋王孝杰等就全军覆没,陈子昂献奇计未被采纳,其后还被降职处分。一日。他登上蓟北楼(也叫幽州台——唐幽州治所)放眼河山,感慨万端,写下了这四句诗。
这首诗成为我国唐朝诗歌名篇。

公元938年,北方南下的辽统治中原,以蓟城为陪都,改称南京,又叫燕京
金于1153年正式迁都这里,取名中都。
元朝又在中都郊外创建新城,取名大都。
明朝改建大都,始称北京。
清朝继续建都北京。
由上可见,北京发展的历史悠久,它的名称也不断更迭,直到今天的名称——北京。

从几千年的历史发展情况年,北京——这个由我国北方的军事重镇发展成为全国政治中心,一直是封建社会尖锐对立的阶级矛盾的焦点,无数次地发生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和矛头指向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的阶级斗争。
如:
秦朝末年,蓟城地区的农民群起响应陈胜、吴广的起义大军,占据蓟城,消灭了秦军大量有生力量,为西汉王朝的建立作出了巨大贡献。
西汉末年,蓟城地区的人民以铜马军为号,攻杀官吏,占据了蓟城,和刘秀为首的地主武装进行了殊死的斗争。
东汉末年,蓟城人民头裹黄巾,爆发了黄巾在起义,击毙了幽州刺史和广阳太守,有力地动摇了东汉的地主政权。
隋朝末年,涿郡农民纷纷参加农民领袖窦建德、高开道的队伍,包围隋朝在蓟城的军队,加速了隋的灭亡。
元朝初年,以益都千户王著和僧人高和尚为首的八十余人,于至元十九年(1282年)三月潜入大都城内,杀死忽必烈手下的宠臣阿合马等人,给统治者以沉重打击。
明朝末年,1644年正月,李自成在陕西建立在顺政权,二月他带领农民军从陕西直捣北京三月,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攻进北京。明崇祯皇帝见大势已去,吊死在景山东坡的一株槐树上。
李自成的农民起义虽然最后被满汉地主的联合武装镇压了,但他的光辉业绩将永远记载在北京的史册上。

在中国的近代史上,北京也留下了许许多值得书写的史实。

其实,北京的历史文化可以上溯到70万年前——20万年前
在北京西南房山县的周口店,上世纪二十年代,发现了生活在旧石器时代初期的“北京人”的遗址。从发掘出来的头盖骨和人体骨骼来看,“北京人”生活在距今五十万年——二十万年之间。属于从古猿进化到智人的中间环节的原始人类,他们的体征和外形已经具备了人的特征,但也保留了一些类人猿的特征。根据发掘的地点、科学家把这种原始人类定为“北京人”,把这座洞穴称作“北京人遗址”。
“北京人”已学会了使用和制造原始的工具,如锋利的刮削器、尖状器等。
“北京人”学会了使用火。
“北京人”的发现为回答人类是怎样起源的问题提供了大量的、富有说服力的证据。
后来在周口店的龙骨山“北京人”遗址顶部的一个洞穴中发现了“山顶洞人”
“山顶洞人”生活在一万八千年前,属旧石器时代晚期。他们的身体特征和现代人已没有明显的区别。
“山顶洞人”已经掌握刮挖、磨光、钻孔等技术。“山顶洞人”会用骨针和骨锥缝制衣服,围着兽皮做的裙子,从而结束了赤身裸体的生活。他们已懂得人工取火,掌握了制火技术。
“山顶洞人”有了劳动分工,并开始和远方的居民进行原始的贸易交换活动。
“山顶洞人”生活的时代,已经进入了母系氏族公社的时期。
北京附近还发现了新时器时代遗址。

北京又一处具有历史文化意义的遗址是长城。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为维护统一的中央集权制,抵御北方部族的南侵,开始大修长城。在有两千万人口 的秦国,其劳动力的动用情况是:“北筑长城四十万,南戍五岭五十余万。骊山、阿旁之役各七十余万。”在修筑长城的过程中留下了许许多多的故事。如“孟姜女哭长城”,它以戏剧、歌谣、诗文、说唱等形式,广泛流传,早已成为家喻户晓的故事。

说的就是秦始皇时,青年男女范杞梁、孟姜女新婚三天,新郎范杞梁就被迫出发北上修筑长城,孟姜女在南方日思夜想,夏日蚊虫多,孟姜女止不住祈祷说:“蚊子啊蚊子,就是咬上孟姜女千万口,也千万别咬我的夫君范杞梁”。
冬日来临,孟姜女想到范杞梁身着薄薄的单衣,实在按捺不住,就做了几件厚厚的棉衣,决心去看望丈夫。先是来到苏州的浒墅关前,把关的兵卒不让她进去,孟姜女哭着祈求,一边唱道“正月里来是新春, 家家户户挂红灯; 人家丈夫团圆聚, 孟姜女的丈夫修长城......”,孟姜女从一月一直唱到十二月,兵卒终于被她感动了,就放她过了关。
孟姜女过了一关又一关,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来到了长城脚下,可不见她的夫君范杞梁。孟姜女多方打听,才知道他已累死在长城脚下。她痛哭城下,三日三夜不止,长城倒了八百里,露出范杞梁尸骸,孟姜女于绝望中投海而死。
现在留下的长城,主要为明代所筑。
长城东起河北秦皇岛的山海关,西到嘉峪关,共有近一万公里,这两个关口是明代修筑长城的二个最大关口,北京境内的长城有600余公里,比较著名的有八达岭长城、金山岭长城、司马台长城、慕田峪长城、居庸关长城和箭扣长城等。

紫禁城,又称故宫——北京的又一个历史遗迹,建于明朝。是明清两代的皇宫,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占地72万平方米(长960米,宽750米),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始建于公元1406-1420年,主要建筑是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保和殿也是科举考试举行殿试的地方。

景山,在故宫北面的一座人工堆筑的土山,命名万岁山,俗称煤山。明末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攻进北京时,崇祯皇帝见大势已去,吊死在山东坡的一棵槐树上。
明朝还建有天坛,山川坛(后改先农运坛),日坛,月坛,和地坛。
清朝沿用了明朝的都城。
修建了颐和园和圆明圆。
圆明圆集中了我国园林艺术的精华,集中了难以数计的大批古玩珍品文物。
圆明圆在1860年和1900年先后遭到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的洗劫和焚焚毁。现在留下的只是一片废墟。
北京留下的历史遗迹还有很多,如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麓的明十三陵,这是世界上保存较为完整和埋藏皇帝最多的墓葬群。
如位于前海西街17号的恭王府,这是清代规模最大的一座王府。
位于北京安定门内国子监街(原名成贤街)国子监的,这是我国元、明、清三代国家管理教育的最高行政机构和国家设立的最高学府。建于元朝大德十年(公元1306年)。
……
作为历史古都之一的北京留下的历史文化遗迹还有不少,这些文化遗迹中今天有的已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如:
1、周口店北京人遗址 1987.12
2、长城 1987.12
3、北京故宫 1987.12
4、北京天坛 1998.11
5、北京颐和园 1998.11

现在,北京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新中国成立后,有了很大的变化,北京是全国经济、文化、政治的中心,它的丰富内涵和历史价值已为世界所瞩目。

2. 关于旅游的股票有哪些

关于旅游的股票非常多,下面列举5个:

1、黄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黄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00054)创立于1996年11月18日,由黄山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原黄山旅游发展总公司)以其所属十家企业的经营性资产作为出资独家发起,向境内外投资者募集股份而设立,先后发行8000万B股和4000万A股,是一家既发A股又发B股的旅游上市公司。

业务范围涵盖了景区开发管理、酒店、索道、旅行社等旅游领域,被誉为“中国第一只完整意义的旅游概念股”。2006年10月,股份公司成功实施了股权分置改革。2007年,又圆满完成了定向增发工作,共发行1700万A股。

2、北京京西文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京西文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A股上市公司,股票代码000802),简称“北京文化”,是一家全产业链影视娱乐传媒集团。

北京文化前身是北京旅游,于1998年在中国深圳交易所主板上市。2013年起先后收购摩天轮、世界伙伴、星河文化三家公司,进军影视文化产业,并更名为北京文化。

3、张家界旅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张家界旅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00430)于1992年12月17日在张家界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成立。法定代表人袁祖荣,公司经营范围包括旅游资源开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配套服务等。

4、桂林旅游股份有限公司

桂林旅游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00978)于1998年4月29日经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桂政函199840号文批准,由桂林旅游发展总公司联合桂林五洲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桂林三花股份有限公司、桂林中国国际旅行社、桂林集琦集团有限公司五家发起人,以发起方式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公司设立时总股本18,000万股。

5、丽江玉龙旅游股份有限公司

丽江玉龙旅游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02033)成立于2001年10月18日,是由原丽江玉龙雪山旅游索道有限公司整体变更设立的。为了建立旅游实业经营与旅游文化相结合的综合性旅游企业集团,构筑起精品旅游产品开发、至善至美服务体系的配置、体验特色经济发展的战略宗旨。

公司于2004年8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企业板成功上市,上市以来,公司运作情况良好,公司治理结构进一步完善,公司股票在资本市场的表现良好。

3. 北京环球影城和北京文化的关系是什么

北京环球影城和北京首寰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属于投资共营运的关系,北京国际度假区有限公司是一家由北京首寰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和康卡斯特NBC环球下属业务板块——环球主题公园及度假区共同所有的合资公司。

北京首寰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经北京市政府批准设立,主要支持北京环球度假区的投资、开发、运营及管理。其由五家北京市国有企业共同所有,包括中国最大的旅游企业之一——北京首旅集团。

(3)北京文化股票的前身扩展阅读:

整个环球影城项目中,主题公园、城市大道以及酒店等度假区的投资将超过200亿元,项目也将以主题公园为核心,后续的规划和投资还有待今后逐一明确。首寰投资相关负责人预测,北京环球影城建成后每年将接待游客1000万人次以上,营业收入超过100亿元以上。

最早的环球影城始建于20世纪初,位于美国洛杉矶市,其前身是美国派拉蒙等电影公司的拍摄基地,随后逐渐演变成一个主题公园。如今,《侏罗纪公园》、《变形金刚》、《辛普森一家》等电影场景都能在环球影城里见到。

4. 北京文化的前世今生

北京文化(A股上市公司,股票代码000802)全称北京京西文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全产业链影视娱乐传媒集团。公司于1998年在深交所上市,背靠优质旅游文化资源。自2013年起,北京文化启动向影视娱乐业转型,通过整合娱乐产业上下游资源,搭建多位一体的泛娱乐产业链。在各业务领域,均有稳定的优质作品产出,奠定北京文化行业领先地位。

5. 股市历史

上交所成立于1990年12月9日,当时在上交所上市的企业有8家,有趣的是,8家上市公司中还有两家关联企业,上海飞乐股份和上海飞乐音响,俗称“大飞乐”和“小飞乐”。“大飞乐”要比“小飞乐”大得多,仅从员工规模看,一个约2,700人,另一个只有50人。“大飞乐”的总经理也是“小飞乐”的董事长,其“父子”关系不言而喻。事实上,“小飞乐”的发起单位之一便是“大飞乐”的前身“上海飞乐电声总厂”。但从市场化或股份制的资历而言,“小飞乐”成立于1984年,是最早的股份制企业之一,而“大飞乐”建立于1987年。更为重要的是,1986年,***会见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董事长约翰.范尔霖,后者向***赠送了一枚纽交所徽章,凭它可以在纽交所自由进出。***回赠了一张“小飞乐”的股票,这就是“父以子贵”了。“小飞乐”1984年发售股票时,也未在媒体上刊登招股公告,只在当地市民报纸《新民晚报》上报道了一则创立大会的新闻。

“小飞乐”、爱使股份与另一家延中实业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没有国家股,当时被称之为“集体企业”,俗称“街道企业”。延中实业据说是为安排失业(当时叫待业)人员而建。申华电工也没有国家股,但它是极具中国特色的乡镇企业,董事长兼总经理瞿建国是当时川沙县孙桥乡副乡长和工业公司总经理。
8家上市公司中,身份最高贵最富国企意味的是真空电子,1989年,它在全国最大的100家电子企业中销售额排名第十二,利税总额则是第二。真空电子在1991年6月的市值是8.6亿多元,占上海股市总市值的60%以上。不过,真空电子就像后来许许多多的大型国企上市公司那般,很少有投资者喜欢,但又无法忽视它。真空电子最有名的事件是其首任董事长薛文海公开扬言中小股东无足轻重,他虽道出了真实状况,但其粗鲁的态度简直无法让人接受。

8家上市公司有一个共同之处——每年都分红,而且股息率很高,这在此后许多年的大部分上市公司身上再也不会出现了,投资者们不得不以追求资本利得为目标。当年的股份公司在不能交易的情况下,也只能以股息来吸引人了。当然,所谓的高股息是和当时的高通胀背景联系在一起的,这些上市公司的股息率大多都是18.75%,它正是当年一年定期储蓄存款的利息率。最高的股息率是22%,1989年由豫园商场和凤凰化工发放。

特区深圳证券交易所也在1991年7月3日正式营业,挂牌企业有深发展、深万科、深安达、深金田和深原野。深发展尽管是一家股份制银行,但考虑到姗姗来迟的中国金融改革,它能上市,在15年前是件令人惊讶的事情,所以深发展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是市场上的一颗明星。深万科当时还是一家非常不起眼的地产公司,只是里面有一个聪明的企业家王石,他为了尽量摆脱控股国企“婆婆”的影响,利用深圳市委急于改革的心情,直接要求市委书记支持万科成为股份制公司。还有一家公司深原野也颇具典型,因为它是中国股市最早出局的玩家。

原野是第一家中外合资的上市公司,在1987年成立的时候,国家股占了60%,港资占20%,还有两个个人股东各占10%,其中一个叫彭建东。但过了不到两年时间,原野只剩下了两个股东,一个是占5%股份的深圳国企,另一个是香港公司,占95%股份,背后的控制人便是彭建东。原野上市后,彭建东将股价炒高,然后套现。1992年7月7日,原野停牌,直到1994年1月才改名为“世纪星源”复牌。期间究竟发生了何事,当时没有对外披露,只是法院后来以挪用公司资金罪和侵占罪的名义将澳大利亚国籍的彭建东驱逐出境。
除了原野的中小股东之外,没有多少人对此深究和愤怒,也没有多少人想到原野这类上市公司会在今后泛滥成灾。
(二)不完善、不健全的证券公司
进入上交所后,我的主要工作是担任《上海证券交易所专刊》的记者,顾名思义,这是交易所办的一份报纸。中国的许多改革的特色是“只做不说”,悄悄地干完,等大家发现,“生米已煮成熟饭”。国家对待交易所的态度也一样,不准主流媒体播报股市信息,可股市恰恰是最市场化的,没有公开的信息,这个市场一定会死掉。上交所索性自己办报,向广大投资者进行市场推广。

除了股市行情之外,可报道的信息十分有限。上市公司只有8家,而交易所的会员单位1990年时仅有26家,其中以信托投资公司为主,占了14家,证券公司仅有6家,还有就是城市信用合作社(我有两天调研完5家信用社营业部的经历)。上海的证券公司主要有3家——万国证券公司、申银证券公司和海通证券公司。申银证券背后的银行是工商银行上海分行,海通证券公司属于交通银行体系,万国证券则是一家股权较为分散的公司。万国和申银等证券公司原始资本的积累离不开对国库券的套利。当时,中国各地市场因投资者市场意识不同,国库券价格差异很大,把黑龙江的80多元国库券弄到上海,就能卖到100多元。但当时没有什么电子化交易,国库券全是实物券,面额最大的才10元,2,000多万元的国库券总得需要装十几个麻袋、十几个箱子,租一节火车皮,配上多名经济警察和枪支押运回上海吧。有意思的是,个体投资者也在做同样的事,有个叫杨百万的人就是这样发家的。中国证券公司的经营水平一直不高,行为与一个散户或暴发户没有什么两样,命运从一开始就注定了。
另外,当时的券商充分利用不对称的信息优势乃至违法获得先机来牟取暴利。万国证券的总裁管金生在1989年去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金融管理处串门,看到了1988年国库券准备在一个星期以后上市的内部文件,赶紧以黑市价75元买进,一上市就是104元,大有斩获。万国证券的行动引来了其他证券公司的跟风,最后皆大欢喜。

很多年来,中国股民真正有多少人,一直是个谜,原因是为了操纵股市、提高认购和配售新股中奖率等原因,个人或投资机构收集了大量的非股民身份证,然后开户,俗称为“拖拉机”,结果把中国股民弄得面目全非。但在1991年夏天的3个月中,我很幸运地见到了几乎所有的上海股民(占了当时10万中国股民的绝大部分)。上交所为了无纸化交易,也为了消灭黑市,要求投资者本人必须来浦江饭店换取新的股票账户。交易所所有员工从下午到深夜12时加班加点工作,我的岗位是最后将账户递给客户。整整3个月,拿着小喇叭喊号的我看到了无数张脸,那是很真实的事情,不似后来,市场变得越来越玄虚了。
(三)市场的狂乱与挫折(“810”事件)、中国证监会的设立(1991年下半年-1992年)

1991年6月上海浦江饭店门外站着不少投资者,他们在议论着该不该买股票和买什么股票,我记得自己站在他们中间,太阳晒得有点吃不消。到了7月,大家已经没什么可以议论的了,因为市场每天单边上场,而且都涨停在0.5%的涨停板上。由于普遍惜售,像凤凰化工从前周成交的6,280股缩小到这周成交55股。每天空涨不是个办法,上交所在9月30日开始以成交量调控股价,如果当天成交量不到其可上市交易量的0.3%,当天就不涨。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总会有人作出些“贡献”,凑足成交量,然后股价继续向上。于是,出现了世界股市上难得一见的奇观,证券公司每天聚满人群,看着行情大屏幕,像久旱盼甘霖那般等待几股或十几股的成交量,最后积累成功,延中实业2,800股,真空电子1,500股,大飞乐400股,爱使电子85股,申华电工110股,小飞乐65股,豫园商场40股,凤凰化工2,140股,股价上涨,大家欣喜若狂,一齐鼓掌。它之所以给我们印象如此深刻,是因为以后的中国股市一直被“扩容”压力所困扰,也就是说,发行的股票总是多于市场中的资金,不会出现在股市中买不到股票的现象。但是,这个奇观还是预示了以后中国股市的宿命——荒诞的政策不断地扭曲市场,市场又时不时作出离奇极端的反应,让政策制定者恼羞成怒或焦虑万分,用更离奇的政策来束缚或刺激市场,然后市场奄奄一息或亢奋异常,接着政策又……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不难理解,上交所成立一年后才出现了第一家新上市公司兴业房产。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一直不愿意让新公司上市,造成粥少僧多,供不应求。
那时的深圳市场又是另一番景象,深发展的扩股遭到股民的反对,1991年8月11日其股价曾狂跌41.6%,在证券公司前的一名妇女目睹此景当场晕倒。9月6日,深指已从全年最高点136.9点跌至最低点45.6点。当地政府一边实施2亿元资金秘密救市行动,一边采取取消涨跌停等多种市场化方法,终于使市场反转。
1992年年初,***南巡讲话,提到了上海作为改革开放龙头的重要性,也具体肯定了股票交易所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为中国股市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氛围(当然,***的肯定是辩证的和谨慎的,一方面讲要大胆试,又说搞得不好就关)。3月,原来的上海市市委书记、上交所的创建者,当时已是国务院副总理的朱基公开称赞深圳市场比上海成功的报道,深深刺激了上交所的总经理尉文渊。他越过主管单位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直接向市委领导申请全面放开上海市场的股价,让市场自己说话,终于形成了股价天天小涨、最后变暴涨的局面。例如豫园商城的股价就从800多元/股上涨至10,500元/股(10年后,一些中国股市投资者高喊要创造第一个百元股的奇迹,却未考虑到豫园商城早就是万元股了。即使将百元1股拆细至1元1股,豫园商城也是中国第一个百元股票)。

深圳临近亚洲金融重镇香港,它所在的地域广东又得改革之先机,要比当时正欲改革起飞的上海,在市场意识方面成熟得多。如果不是出了“810”事件,上海股市在几年之内是很难超越深圳的。

1992年8月7日,深圳市宣布当年发行5亿股公众股,发售500万张抽签表,中签率为10%,每张抽签表可以购1,000股。在大牛市中,新股是市场的宠儿,如何公平公正地发行确实不是件容易的事儿。由于每张身份证可花100元买一张抽签表,不仅全国各地大量的身份证寄往深圳,据说上百万外地人涌入了这个常住人口只有60万的城市,各售表机构门前提前3天就有人排队。到了8月9日早上,排队人数可能已达100万,当天晚上9时,500万张抽签表售完。未获得抽签表的人群目睹了种种不公正和fb行为后涌向市政府。午夜12时后,警察与示威者发生冲突,到处是石块、汽水瓶、催泪瓦斯、水炮、电棍,汽车、商店被烧被砸,混战持续了4个小时。事后调查,至少有10万张以上的抽签表被内部藏留私买,涉及金融系统干部职工4,000多人。

尽管事后朱基副总理认定“8.10”事件是“一次技术失控事件”,但深圳市市长郑良玉曾在公众面前泣不成声,他12月16日转任江西省副省长。随后,市委书记李灏被调回北京。

“8.10”事件触及了中央政府的底线。中国***人深知金融稳定事关政权安危,1948年旧上海金融市场的崩溃正是国民党垮台的直接原因之一。金融市场不能影响社会和政局的稳定,否则的话就必须关门。作为金融市场最活跃又最不稳定因素的股市能否做到这点,谁都没有把握。上交所开业时,当时的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鸿儒和上海分行行长龚浩成就对尉文渊说:“半年内不出问题就是胜利。”由此可想上上下下是多么的不确定。

因为“810”事件,深圳市场是够得上“关门”条件的,尽管深圳市场没有关门,却从此元气大伤,直到1996年才打起精神再度与上海竞争。“8.10”事件也引发了上海股市的暴跌,却没有让上交所循规蹈矩,他们反而趁着上海的改革开放大肆发展,直至1995年的“327”国债期货事件,才让上交所领略了什么叫“关门”。

“8.10”事件还有一个得益者是中国证监会,地方上的混乱给了北京集权的理由,于是,证监会于当年10月26日成立。

(四)本末倒置的市场营运和1994年的大暴跌(1992-1994年)

今天最能代表中国股市的量化指标是上证指数(上证指数以1990年12月19日为100点),它的最初发布日是1991年7月15日,以133点报收,到了年底的12月31日,已是292点。1992年5月21日,上海股市全面放开股价,上证指数从前一天的623点冲到1,334点,并在5月26日达到全年最高点1,429点。但由于这一年有30多只新股票上市,比1991年增长了3.88倍,对投资者的心理冲击和资金面压力巨大,股指一路下滑到393点,出现了上海股市的第一次“熊市”。但不久就反弹,在当年年底,上证指数收在780点上。
与上市公司激增同步的,是股票交易额的几十倍地放大,股票总成交金额247亿元,比1991年增长了近30倍,市价总值558.4亿元,增长了317.98倍。上交所的会员单位也达到75家,比以前增加了49家,交易所场内的席位也从最初的25个扩大到1992年年底的500多个,到1994年则扩大到了3,000多个。
在这个扩张过程中,出现过上海市场交易设施严重不足的情况,即营业部太少,投资者没有“跑道”可以买进卖出。为了获得营业部限量发放委托单,投资者开始通宵达旦地排队(让人感叹的是,十几年后的上海房市泡沫时,又让我们看到了同样的场景)。于是,上交所竟然在昔日的“跑狗场”——文化广场中搞了一个超大型的证券营业部,100多家证券公司营业部在那儿设立临时拒台,接受股民的委托。有些紧张的是,1992年6月1日第一次开门时,没想到竟来了4万人,有关方面准备不足,只得临时关闭。6月9日,它才开始顺利运行,半年后的12月,这个违反规定开设的证券经营场所才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

这座位于过去的法租界、植有法国梧桐的陕西路永嘉路口的“文化广场”,后来成了鲜花集市,最近又要挪作它用了。很少人能将它和大型股票委托展销会联系在一起,这可能也是世界股市史上的一绝,可它确实充满了早期的市场精神,是不“规范”的早期中国股市的象征。

比起文化广场股票委托点形式上的不规范,影响到中国股市长远发展或者说让中国股市受到不良“路径依赖”的,是看似规范和名曰“规范意识”的文件和规定,它们非常在意股东与国家的关系,而不是从股东的权利来界定股票类型,从而衍生出许多看来富有“创造性”,但最终却被证明不是不可行就是成为市场发展障碍的东西。比如“国家股”、“法人股”与“个人股”,就是一些当时就有点矛盾、今天更是让人匪夷所思的概念,保险公司和投资公司从市场中直接买来的股票是不是法人持有的股票呢?为什么它们就不是“法人股”呢?界定概念的混乱,直接导致了中国股市的结构性缺陷,股票被人为地划为流通股和非流通股。当年的不流通,缘自于对所有制意识形态的考虑,不能让民间力量“私有化”公有企业,但由于“法人股”与“不流通股”划上了等号,结果后来很多民营企业的“法人股”也不能流通了。

有趣的是,只要不被称为“法人股”或“国家股”,就可以想办法变相流通。在1992年之前是没有“法人股”这个概念的,只有所谓的“单位股”,这在上海市场的“老八股”当年的报表中出现过,后来有许多就化为流通股了,否则今天北大方正(当年的“延中实业”)和华晨集团(当年的“申华电工”)就不可能是全流通的股票了。

我还有好多,太长了,自己去网上找一下吧!

6. 北京市历史发展

史学界通常是把北京历史分成四个大时期,十五个阶段:

1,第一个时期(50多万年前——公元前222年),是北京地区出现古代人类活动,到城市的起源和发展时期。在这个时期内,又可分成四个阶段:
一、北京地区的古代人类活动阶段,时间自50多万年前至四千多年前,即通常所说的旧石器,新石器时代。从人类社会发展阶段算是属于原始社会时期。这一阶段,北京地区活跃着著名的“北京人”、“新洞人”、“山顶洞人”、“东胡林人”等北京先民,并留下了一系列的文化遗存。
二、夏商时期北京地区的方国阶段,时间自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前1000余年。时属青铜时代,人类社会也已进入奴隶社会时期。这时北京地区已出现臣属于殷商的小国及其都邑——蓟和燕。
三、西周、春秋时期的燕、蓟古城阶段,时间自公元前1000余年至公元前475年。这一阶段,北京地区出现了两个西周的分封国——蓟和燕。于是,北京成为西周王朝北方封国的统治中心,诸侯领地的中心。
四、战国时期的燕都蓟城阶段,时间自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2年。这一阶段,北京地区是战国七雄之一燕国的统治中心。,
2,第二个时期(公元前221——公元937年),是北京地区从封建统一国家的东北军事重镇,交通贸易枢纽到北部地区的多民族大城市时期。这个时期内,又可分成四个阶段:
一、秦汉时期的燕地蓟城阶段,时间是从公元前221年至公元前220年。这一阶段秦、汉(西汉、东汉)两朝政府在北京地区设置郡(国)、州、县等行政机构,北京成为中原封建王朝的北方军事重镇和交通贸易枢纽。
二、魏晋十六国北朝时期的幽州蓟城阶段,时间是从公元220年至公元581年。这一阶段北京地区往往是北方封建割据势力的盘踞中心,又常常是北方少数民族南下中原的军事前哨基地。
三、隋及唐前期的幽州阶段,时间是从公元581年至755年,这一阶段隋唐两代政府大力营建这一地区,使幽州成为统一中原王朝控制下的北部地区的多民族大城市。
四、唐后期及五代时期的幽州阶段,时间是从公元755年至937年。这一阶段随着安史之乱的爆发,封建王朝丧失了对幽州的控制,使这里成为了藩镇割据的中心。
3,第三个时期(公元938——公元1949年),是北京在封建社会中后期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逐渐上升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时期。这个时期内,可分为七个阶段:
一、辽代的南京(又称燕京),时间是从公元938至公元1122年。这一阶段燕京是辽代的陪都,是契丹人与汉人融合、凝聚的中心。
二、北宋的燕山府,时间是从公元1123年至公元1125年,这一阶段燕山府是北京政府的北方边郡,但中维持了不到三年就又归于金人之手。
三、金代的中都,时间是从公元1126年至公元1215年。这一阶段中都是金朝的皇都,是中国北半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四、元代的大都,时间是从公元1215年至公元1368年,这一阶段大都是元朝的首都,是全国政治、经济中心,也是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中心。
五、明代的北平、北京,时间是从公元1318年至公元1644年,这一阶段北京是明代的首都,全国政治、文化、经济中心。
六、清代的京师,时间是从公元1644年至公元1911年。这一阶段的京师是清朝的首都,也是中国从封建社会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演变过程中的全国统治中心。
七、民国时期的北京、北平,时间是从公元1912年至1949年,这一阶段北京先为民国首都,
1928年6月以后,设北平特别市,直隶南京“国民政府”。,
4,第四个时期(公元1949年至今),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以上四个时期十五个阶段基本囊括了北京从古至今的历史概貌。这其中第四个时期由于以后开设的“当代北京”要讲到,所以本课就不再涉及。前三个时期中,以第三个时期最为重要。原因很显然,因为自辽以来北京逐渐成为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其地位,职能作用都远非前两个时期所能比。因此,也是重点部分。
北京历史悠久,内容十分丰富,初始接触,甚至给人以纷繁驳杂之感。但还是有规律可寻的。总结起来,北京历史有如下几个基本特点。
总体上讲,北京的历史特点,离不开整个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和总体规律。但由于它特定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条件,使得它又有自己独有的特点。
(一)、文化源远流长,历史非常连贯,地位不断递升。由此又造成了北京历史文化的丰富,厚重和区域特点非常鲜明。如我前面介绍的,北京从50多万年前的“北京猿人”开始,到距今20万年~10万年的“新洞人”,再到距今一万八千年的“山顶洞人”。新石器时期,又有东胡林人,上宅遗址和雪山文化。这些不同阶段文化的连绵不断,反映了人类在北京地区发源、成长、演进的连续过程。进入阶段社会,北京又由方国中心,到北京重镇,最后逐渐上升为陪都,北半个中国的都城,一直到全国的政治中心,这种既久远又连贯,而且持续递升的历史特点,在我国其他古都的历史上是少有的。
(二)、北京是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大融合、大交汇之地,尤其是北方草原文化和中原农业文化的交接地带。这造成北京文化的丰富多彩,又造成北京历史发展的复杂性和曲折性。北京处在我国南北两大文化区——北方草原文化和中原农业文化的交接地带。各民族长期在这里交融、汇合,所以这里民族矛盾、民族斗争表现的十分突出。由此,一方面造成这一地区战争特点多,而且大多是民族战争,另一方面在战或和之日,也正是各族文化大交流、大融合之时。当然在南北文化的撞击过程中,尤其是辽、金以后,由于北方少数族军事力量强大,南进的政治目的明确,但其经济方式相对落后,使得北京在政治、军事地位上不断上升,而经济发展却常常出现短期倒退,社会发展也呈现复杂性。
(三)、由于多民族文化的交汇和北方民族较之后期中原政权封闭性小,使北京文化有一个突出的优点:内容丰富、斑斓多彩、吸收力强、开放性大。但另一方面由于少数民族原来的文化层次较低,使北京文化又有一个突出的缺点:在中后期趋向肤浅。北京整个历史文化的丰富、厚重,与中后期的粗放、肤浅;文化上的开放、宽容与政治上的专制主义特色,形成明显的反差。这一特点与中原其地方古都(如西安、洛阳)也有很大区别。
(四)北京中后期政治、军事地位的急剧上升,与它经济发展的落后状况极不相称。北京在历史上从来不是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但它军事、政治地位的不断上升又造成极大的经济需要。这使得它对全国的经济依赖性极大。这种突出的矛盾,也使得北京无论在经济生活、城市建设、交通水利、人口和社会结构等方面形成不同一般中原古都的特殊需要和布局。如:
北京与周围城镇关系非常密切,这些城镇担负着军事防御、经济补给等不同任务,于是在北京周围形成一个“首都圈”,与北京形成一个相辅相成,共存共长的整体。这一特点在中原其他古都周围并不明显。
城市空间特征是城市发展研究的主要内容。通过对北京发展历史的分析,可看到北京城市发展的优势在于其独特的空间区位优势、且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空间位置上的过渡性及政治地位的重要性,是北京城市空间的主要特征,而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北京作为多民族政治与文化交融的边缘与门户的区位特征,将有助于北京向国际化城市的发展。作为国都的北京,其空间区位与其它都城相比,既不位于大河流域的平原地区,也不是位置适中或靠近经济发达的地区,粮食的供给一致困扰着城市的发展。但北京依据其优越的地理位置,独特的多方位的衔接性而成为首都的首选区位。同时,还应注意到,对北京空间格局的认识应从发展的观点出发。分析北京与中原文化间的关系和作用,分析北京的边缘和门户的含义及其对北京城市的发展的意义。
首先,北京处于中原文化与北方少数民族文化的交汇点,亦或是北京地处汉族文化的边缘而承担北方少数民族文化南下的门户作用。中原文化的博大精深河宽厚的包容性,是任何一个民族所不能抗拒;而游牧民族的粗狂和质朴。也为兼收并容的汉族文化所赏识。因此,多民族文化的融合性在北京得到完美的体现。这是其他任何一个城市所不具备的。
其次,民族矛盾始终是影响多民族国家的主要矛盾。中国的少数民族虽然众多,自古就有北狄、南蛮、西戎、东夷之称。
再者,中国北方和南方的矛盾不仅是政治矛盾中心与经济中心分离的矛盾,最主要的是反映了北方文化与南方文化间的差异。
最后,北京的边缘与门户作用,在当代北京城市向国际化城市发展的进程中依然重要。中国东部地区在世界经济与政治格局中处于世界核心区的边缘,同时又处于中国的核心区,而北京作为首都,依据其城市发展的空间区位优势,仍将处于城市发展的前沿。
从空间演变的角度来研究区域城市体系。个人认为,自秦汉开始,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地狱开发强度的提高,频海地区社会经济逐渐发达,因此,区域城市体系的格局呈现由山前向频海延伸的过程。区域的空间布局的发展,必然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城市交通体系。城市交通体系的形成与城市区域体系的发展过程有着很重要的联系。因此,2005年1月被正式批复《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提出建立郊区新城为核心的内容,以快速轨道交通为导向,实现轨道交通与土地利用空间布局协调发展,‘‘构建北京两轴两带多中心”的城市空间结构。

再谈谈北京的建筑的发展:北京建筑的特点
历史悠久 千年古都
北京先70人万年前穴居在西南郊周口店龙骨山的山洞中。近年王府井南口东方广场工地发掘出#万余年前古人类遗迹,在门头沟东胡林村清水河畔的台地上发掘出距今2万年左右的墓葬,证明此时北京先人已从山洞穴居进入河谷和平原地带生活。
北京迄今考古发掘出最早的建筑遗址为距今6000余年的平谷北埝头村10座残存房址,平面呈椭圆形,周边有木柱穴,内有夯土痕迹和朽木灰,为半地穴房屋。
北京最早建城于西周初年燕国,距今已)3000余年,位于房山琉璃河董家林村,现仍保存古城墙、殉葬墓、车马坑等,今建为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自周、秦、汉、三国、晋、南北朝至隋、唐、五代,200多年中北京一直为北方军事重镇。公元)年,辽太宗将当时的幽州(今北京)定为陪都,称南京,又称燕京;)年金海陵王迁都燕京,改称中都。位于右安门西玉林小区的金中都南城垣下水关遗址,今建为辽金城垣博物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元大都基本建成,今存北城垣和西城垣北端的土城已建为遗址公园。明清北京城建成后,紫禁城作为故宫博物院保存至今。
北京从辽代作为陪都建成燕京已有千年,从金代建成中都作为帝都已有很多年。建筑遗产丰富技术进步显著北京各个历史时期都留下宝贵的文化遗存和文物建筑,其数量之多、品位之高,在全国乃至世界均属罕见。北京现有文物保护单位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目录的有:长城、明清故宫、北京猿人遗址、天坛、颐和园和明清皇家陵寝。北京古代建筑以木结构为主,保存至今最早的为大葆台西汉墓的地下墓室,地上建筑最早为建于西晋的潭柘寺。构造多采用抬梁式,昆明湖西北大船坞跨 (。重要建筑外檐采用斗拱,兼有结构和装饰功能。北京古代砖石结构主要用于地下陵墓(如明十三陵)、塔(如辽天宁寺塔)、城墙、古崖居和有特殊要求的建筑(如皇史宬、钟楼、斋宫)等。

北京近代建筑以砖木结构为主,砖(石)墙、柱和木屋架、木楼板、木楼梯承重,外墙用磨砖对缝、砖雕、砖拱等;如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东交民民巷使馆建筑群、北京大学红楼、清华学堂等。钢筋混凝土技术于,"世纪初传入北京,形成砖混结构和内框架、框架;其代表为未名湖燕园建筑、清华大学早期建筑和北京饭店中楼等。

2000年以来,北京当代建筑迅猛发展。,学习苏联和东欧建筑科学技术,走上了建筑工业化道路,自力更生,完成国庆十周年十大建筑和一大批工业、民用建筑;一些领域已接近当时的国际水平;十年动乱扩大了差距,从1977年代中期开始,充分吸取国内外先进技术和理念,完成较大规模住房、教科文卫建筑、旅游饭店、办公商业服务建筑以及亚运会场馆等建设;近年来,建筑向高大精深和多功能、综合性方向发展;
代住宅四合院是北京古代遗存庭院式住宅的代表,采用传统木构架双坡瓦屋面,典型
布局是在南北向主轴线上建坐北朝南的正房,前面建东西厢房和与正房相对的南房(倒座),以房屋后墙及院墙围成封闭的宅院。较大的宅院沿主轴线布置成“一正两厢”多进院;更大的宅院则有几个多进院并列,并附有花园。现存的传统四合院多为清代所建。
北京典型四合院住宅和胡同示意图。

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东四六条崇礼住宅,建于清光绪年间,四合院建筑群有三条中轴线分成三路三进院落,北为花园。西城区郭沫若故居、东城区府学胡同等一批有保存价值的四合院,分别列为全国和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近年在景山东街、什刹海沿岸等处,拆除旧房,建成一些新四合院,布局和外观基本不变,但功能提高,材料设备更新。20世纪初,北京建成一批以!层砖木结构为主的西式住宅。例如位于东单东北的北极阁三条协和医学院南院住宅区为地下层、地上为单元式住宅,屋顶设有通风窗;清华园内照澜院等联排平房住宅,每户各有小院。
当然,在北京也能看到高楼耸立。这也是当代建筑的一个显著标志。

2008年的奥运会上鸟巢的这个建筑可谓是让国人骄傲,让外国人赞美。这也代表着中国与时俱进的发展现状。

7. 北京文化特点和北京的历史地理有什么关系

北京文化与北京学有着密切关系。概括说北京文化是北京学研究的对象,北京学是北京文化的学科体系,由此,要研究北京学就要认真梳理北京文化。本文从北京文化不可忽视的一些特点来阐述北京文化,希望能为北京学研究提供考察的新视角。总体看来,北京文化具有地域文化、城市文化、都市文化和首善文化四方面的特点。

8. 北京历史发展的四个时期及特点

北京古城墙,目前可见到的城墙遗迹,只有金、元、明、清四个朝代的,远古的城墙已没有了踪影。明代城墙最宏伟、最完整、最坚固。

金中都时候的城墙是在辽南京城的基础上扩建的,扩建的方式是在原城址的基础上,在东、西、南三面全部加以扩大,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金中都是辽南京城的升级版,从此北京的城郭形式就基本上接近于正方形了。

据说为了扩建金中都,建城墙,当时动用了数十万劳动力,对于当时建城情景有这样的描述,“人置一筐,左右手排立定,自原州至燕传递,空筐出,实筐入,人止土一畚,不日成之。”公元1215年,蒙古军队攻入中都,一把大火烧了整整一个月,金中都城从此全毁。到元代至明初其遗址还有残留,等到嘉靖时修筑外城以后,这些遗迹几乎全部消失。如今只有凤凰嘴村一带,还能够看到一些断断续续的土岗,那就是金中都城墙的遗痕。

元大都城没有在金中都基础上扩建,金中都毁成那样也没法再扩建了。于是元朝人只好在旧金中都城的东北处另起炉灶修建全新版的新城。新城的形状也是矩形,南北略长,东西略短。元大都的城垣都是由夯土板筑而成,其中有竖柱和横木用来加固城墙。这样的城墙,遇上雨天很容易被雨水冲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就在城墙顶部用苇衣和管道防水。全新版的城,用的却是简易版的城墙,难怪明朝的时候非要拆它不可。元大都城一共有十一个门。现在建国门南侧的观象台,就是元大都城东南角楼的旧址。

明朝皇帝决定把现成的元大都拆了,要修建全新正式版的北京城。其面积为62平方公里。它把元大都城的北城墙往里缩了2.5公里,又把南城向南推进到前门一带。城门起名叫: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朝阳门和阜成门等,这些名字到现在还在用,只是见不着城门楼了。明1564年,又修筑了包围在南郊外面的外罗城,也就是从前人们所说的北京外城。明朝时全城的中心南移。外城的正南门——永定门,为中轴线的起点。整个城墙围绕着中轴线呈现一种平衡对称的审美格局。

清朝定都北京之后,没有做新版,只是沿袭明代格局。和明代不同的,只在旗、民分城居住的制度方面。内城以皇城为中心,由八旗分立四隅八方。两黄旗居北:镶黄旗驻安定门内,正黄旗驻德胜门内;两白旗居东:镶白旗驻朝阳门内,正白旗驻东直门内;两红旗居西:镶红旗驻阜成门内,正红旗驻西直门内;两蓝旗居南:镶蓝旗驻宣武门内,正蓝旗驻崇文门内。顺治八年(1651),重修承天门,改称天安门。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发,清王朝被推翻,北京作为封建王朝帝都的历史从此结束。写于上个世纪初的《中国文明记》中对于当时的城墙有这样的描述,书中说当时的北京城分为内外城,它们“均有坚固之城墙环绕”,那时游北京者“定先登上城墙”,书的作者被“城墙之壮大所惊倒”并赞美说:北京的城墙“真正之金城铁壁”,站在城墙上“最能将北京之大观收入双眼,最引人注目者,乃城内中央与正阳门相接之皇宫。”

9. 为什么北京文化,历史的背景可以吸引各地的游客怎么吸引

因为北京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不仅仅是中国的政治中心还是文化中心。
历史上多个朝代都是以北京作为都城,其深厚的历史积淀以及传统的习俗都得以完好的保存下来。
而今日新月异的发展不仅没有破坏北京的历史背景,还让游客看到一个既古老又年轻的北京城,鉴证一段历史的发展。看到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