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跪求金融市场信用交易的意义以及弊端,金融衍生交易的意义和弊端,消费者信用的作用和风险。
资本市场作为舶来品,多年来我国一直跟在西方后面照搬西方成熟模式,缺乏创新与特色。信用交易制度在成熟市场国家已经被广泛运用且证明效果良好,目前在国内受到各方热捧,拟订中的《证券法(草案)》也明确采纳了这种制度。笔者认为,信用交易制度的出台,应充分考虑到我国投资者的素质和风险承受能力,券商的风险监控水平以及监管机构的监管经验,应当慎行。
在现行法制环境下,证券融资融券交易被归于禁止之列。《证券法》明确规定“证券交易以现货进行交易”,禁止证券公司“从事向客户融资或者融券的证券交易活动”。但现实中,虽然监管部门监管力度不断加大,但券商挪用客户保证金为股民“透支”情况仍然盛行,方式越来越隐蔽,引起的诉讼越来越多,长此以往,必酿成金融风险。“堵”不如“疏”,不如使之合法化,通过制订规范的操作流程和风险监控程序让处于半地下的融资融券活动从隐蔽走向规范,及时暴露出什么问题也可以及时控制风险。
众所公认我国的证券市场是单边市。行情好大家都争相杀入赚钱,行情跌则争相斩仓止损,客观上形成了“共振”效应,加倍放大了股指的振荡幅度。据统计,从1996年到2002年,我国股票市场的年平均波动幅度达30%左右。参与各方利益高度一致,一赚俱赚,一损俱损,只能做多,不能做空,导致市场一味地追高。而在完善的融资融券制度下,可以通过买空、卖空组合锁定收益与损失,即使遭遇熊市也可以利用做空机制回避风险,使市场本身具备价格稳定器的作用。而且长时间以来,伴随市场的低迷,我国沪深股市均交投惨淡,常常一天成交量两市加起来不到100亿元。而证券市场要实现其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维持一定的交易活跃程度是前提。从这个意义上说,拓展券商的融资融券渠道,进而活跃股市交易,是应时之需。
目前我国的证券行业处于全面亏损局面。据统计,近两三年来每年中国证券公司亏损均高达数百亿元。相当多券商处于亏损甚至破产边缘,券商的困境最终会形成连锁反应传递到整个金融市场,形成金融风险。而目前国内券商的赢利方法有限,收入仍大部分来自交易手续费,收入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股市行情的好坏。开辟信用交易,为券商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收入来源,有利于我国证券业成功实现盈利模式的转变,培养一批优秀的券商。
信用交易虽具有上述好处,但使用不当,也易滋生弊端。当信用交易失控之际,往往会形成市场震荡,暴涨暴跌。对投资者来说,融资融股会促使其过度投机,掌握不当会造成快速破产,危及券商经济利益和社会秩序。信用交易也容易给市场造成一种资金充足的假象,以致管理者对市场供需情况不能真正掌握,当问题发生后,缺乏经验的监管当局会尝试用行政管理手段管理股市,在短期内一刀切,必然造成券商和透支者集中平仓,将给已经十分脆弱的股市再度打击,雪上加霜。
因此,笔者认为,信用交易的推行,必须严格设定交易品种,加强对参与方的资格认证,并控制信用额度与交易规模,改革完善现有涨跌停等风险交易制度并辅之以先进的信息技术的适时监控系统。监管机构也要提高监管水平,对可能产生的风险做好充分准备工作。实践中应选择一些优质券商和优质股票进行试点,逐步放开、扩大,从点到面,从试行到完善,不能操之过急。(
2. 金融股票
金融是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以及与之相联系的经济活动的总称,广义的金融泛指一切与信用货币的发行、保管、兑换、结算,融通有关的经济活动,甚至包括金银的买卖,狭义的金融专指信用货币的融通。
金融的内容可概括为货币的发行与回笼,存款的吸收与付出,贷款的发放与回收,金银、外汇的买卖,有价证券的发行与转让,保险、信托、国内、国际的货币结算等。从事金融活动的机构主要有银行、信托投资公司、保险公司、证券公司,还有信用合作社、财务公司、投资信托公司、金融租赁公司以及证券、金银、外汇交易所等。
金融是信用货币出现以后形成的一个经济范畴,它和信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1)金融不包括实物借贷而专指货币资金的融通(狭义金融),人们除了通过借贷货币融通资金之外,还以发行股票的方式来融通资金。(2)信用指一切货币的借贷,金融(狭义)专指信用货币的融通。人们之所以要在“信用”之外创造一个新的概念来专指信用货币的融通,是为了概括一种新的经济现象;信用与货币流通这两个经济过程已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最能表明金融特征的是可以创造和消减货币的银行信用,银行信用被认为是金融的核心。
金融学是从经济学分化出来的、研究资金融通的学科。传统的金融学研究领域大致有两个方向:宏观层面的金融市场运行理论和微观层面的公司投资理论。
金融的特征:
1. 金融是信用交易。
(1)信用
经济学上的信用,是一种商品交易的形式,对应于现货交易(即时清结的交易)。
信用是金融的基础,金融最能体现信用的原则与特性。在发达的商品经济中,信用已与货币流通融为一体。
(2)信用交易的应有特点
a. 一方以对方偿还为条件,向对方先行移转商品(包括货币)的所有权,或者部分权能;
b. 一方对商品所有权或其权能的先行移转与另一方的相对偿还之间,存在一定的时间差;
c. 先行交付的一方需要承担一定的信用风险,信用交易的发生是基于给予对方信任。
2. 金融原则上必须以货币为对象。
3. 金融交易可以发生在各种经济成分之间。
3. 股票市场中的融资融券是什么意思怎么回事
融资融券又称证券信用交易,是指投资者向具有融资融券业务资格的证券公司提供担保物,借入资金买入证券(融资交易)或借入证券并卖出(融券交易)的行为。包括券商对投资者的融资、融券和金融机构对券商的融资、融券。修订前的证券法禁止融资融券的证券信用交易。
融资是借钱买证券,证券公司借款给客户购买证券,客户到期偿还本息,客户向证券公司融资买进证券称为“买空”;
融券是借证券来卖,然后以证券归还,证券公司出借证券给客户出售,客户到期返还相同种类和数量的证券并支付利息,客户向证券公司融券卖出称为“卖空”。
(3)国内目前股票市场的信用交易扩展阅读:
在完善的市场体系下,信用交易制度能发挥价格稳定器的作用,即当市场过度投机或者做庄导致某一股票价格暴涨时,投资者可通过融券卖出方式沽出股票,从而促使股价下跌;反之,当某一股票价值低估时,投资者可通过融资买进方式购入股票,从而促使股价上涨。
对于证券公司的融资渠道现在可以有基金等多种方式,所以融资的放开和银行资金的入市也会分两步走。在股市低迷时期,对于基金这类需要资金调节的机构来说,不仅能解燃眉之急,也会带来相当不错的投资收益。
4. 股票信用交易怎么办理
股票信用交易,又叫保证金交易或垫头交易,也是通常所说的买空卖空,这就是当投资者在看好后市但资金又不充足时,以将购入的股票为担保向经纪人借入一定的款项来购买股票,或在看空后市时但没有股票,以一定数额的资金为担保向经纪人融通股票而卖出股票的行为。
股票的信用交易可分为保证金多头交易和保证金空头交易。
1、保证金多头交易及融资交易,亦称多头交易。当投资人预料股票行情将上涨,他想立即买入而后在合适的时机以更高的价格卖出,但他手中现金不够,于是通过股票信用交易方式,按照规定比例预交一部分价款,其余的差额部分由经纪人设法垫付,这就是保证金多头交易。在保证金多头交易中,投资人可以少许的现款买入价值较大的股票。当股票行情上涨后,投资者可将股票抛出,再将借款本息偿还与经纪人,从而获得较多的盈利。
2、保证金空头交易即融券交易,也称卖空交易。当投资者预期股票价格将下降时,他想从股票的下跌中得到好处,但其手中股票不多甚至一点都没有,在这种情况下,他也可借助于信用交易方式,向经纪人交纳一定比例的保证金,而后由该经纪人垫付股票,同时将股票出售,这就是保证金空头交易。当一段时间股价下跌后,投资人再以市价买进同等数额的股票归还与经纪人,扣除佣金和垫款的利息后,其余额就是投资人卖出买进差价利润。
5. 信用交易对股票市场有何影响
一般情况,当客户非常看好一只股票,就会在劵商那里缴纳一部分保证金,余款由卷商垫付,让卷商买入特定数量的指定的证劵(融资)。当客户感觉一只股票很差将来下跌的时候,就会从卷商那里借来股票卖出,等股票下跌的时候买入股票归还卷商(融卷)。所以,当有人借钱买股票,说明他很看好这个股票,或者借股票卖钱的时候他认为股票会下跌。我们在做股票分析的时候可以参考一下,一直股票有没有客户信用交易担保证劵账户。如果有并且是买入,我们可以认为该股票未来上涨的概率大,参与交易的买方能量较大。
6. 股票市场中的融资融券是什么意思怎么回事
股票市场中的融资融券是什么意思?怎么回事?融资融券交易又称“证券信用交易”或保证金交易,是指投资者向具有融资融券业务资格的证券公司提供担保物,借入资金买入证券(融资交易)或借入证券并卖出(融券交易)的行为。包括券商对投资者的融资、融券和金融机构对券商的融资、融券。从世界范围来看,融资融券制度是一项基本的信用交易制度。融资融券交易业务流程:融资交易中,投资者向证券公司交纳一定的保证金,融入一定数量的资金买入股票的交易行为。投资者向证券公司提交的保证金可以是现金或者可充抵保证金的证券。而后证券公司向投资者进行授信后,投资者可以在授信额度内买入由证券交易所和证券公司公布的融资标的名单内的证券。如果证券价格上涨,则以较高价格卖出证券,此时只需归还欠款,投资者就可盈利;如果证券价格下跌,融入资金购买证券,这就需要投资者补入资金来归还,则投资者亏损。融券交易中,投资者向证券公司交纳一定的保证金,整体作为其对证券公司所负债务的担保物。融券交易为投资者提供了新的盈利方式和规避风险的途径。如果投资者预期证券价格即将下跌,可以借入证券卖出,而后通过以更低价格买入还券获利;或是通过融券卖出来对冲已持有证券的价格波动,以套期保值。
7. 国内炒股比较有名的游资
国内炒股比较有名的游资?热钱是指游资,或叫投机性短期资金,在商业词典中热钱的定义为:“迅速移向能提供更好回报的任何国家的流动性极高的短期资本。而上海证券研发中心认为,传统意义上的热钱主要指国际短期资本,但是根据中国国情热钱既包括国际短期资本,也包括中长期资本。热钱的目的在于用尽量少的时间以钱生钱,是只为追求高回报而在市场上迅速流动的短期投机性资金,纯粹以投机盈利,而不是制造就业、商品或服务。2011年10月新增外汇占款近四年来首度出现负增长,海外热钱撤离中国。对中国经济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热钱又称游资,是投机性短期资金,只为追求高回报而在市场上迅速流动。热钱炒作的对象包括股票、黄金、其他贵金属、期货、货币、房产乃至农产品例如红豆、绿豆、大蒜。从2001年至2010年十年间,流入中国的热钱平均为每年250亿美元,相当于中国同期外汇储备的9%。热钱与正当投资的最大分别是热钱的根本目的在于投机盈利,而不是制造就业、商品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