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大盘历史上有跌停过吗
大盘历史上有跌停过。
1996年的股市从年初红火到年底12月份出现了戏剧性的一幕:上证指数创出1258点的高度之后,忽然掉头向下。
原因是《人民日报》发社论要求大家防范风险,并且宣布:重新建立涨跌停板!股市因此出现了连续两个跌停板。
这不是某个股票的跌停板,而是整个股市跌停板。很多股民的盈利一下子没了。短短两到三天,圣诞节那天,大盘指数跌到阶段性的低点855点。
(1)大盘大跌股票刻意不封跌停扩展阅读
1997年伊始,股市K线图呈现一条笔直上升的斜线,大约45度角。熬过开始的几个跌停板,股市就从最初的855点稳步上涨了。
最高点1510点,远远超出了当初人民日报认为的有风险的1258点。从这一点看,市场自有它内在的规律,并不是一个规则的改变就能够改变它的运行势头的。
股市里有一种从众心态,使得股市波动剧烈。只有有人不从众,敢于逆潮流而动,才会使得股市波动减小。所以,某种程度上的不听话,才有助于建立一个相对稳定的股市。
大家都要等党出来说话了之后才敢行动,造成大盘跌的时候跌过头,涨的时候涨过头。建立涨跌停板并不会消弭这种波动于无形。
Ⅱ 如大盘想跌停,是不是所有的股票都跌停
除了没有计入指数的股票外(ST股、新股上市10天内),其它都跌停。
Ⅲ 有时候大盘里一支股票突然无下限下跌是怎么回事就是没有了10%的跌停板
那个是除权!!!!!!!!看个股的F10 会有登记哪一天除权。
到了相应的那天,就如您所见到的一样开盘的价格非常低。
什么是除权?
除权 Ex-rights
除权报价的股票赋予出售者保留分享公司新发股票的权利。
Ex-rights
Securities quoted ex-rights entitle the seller to retain the right to participate in a New Issue.
除权是由于公司股本增加,每股股票所代表的企业实际价值(每股净资产)有所减少,需要在发生该事实之后从股票市场价格中剔除这部分因素,而形成的剔除行为。
上市公司以股票股利分配给股东,也就是公司的盈余转为增资时,或进行配股时,就要对股价进行除权。上市公司将盈余以现金分配给股东,股价就要除息。
除权或除息的产生系因为投资人在除权或除息日之前与当天购买者,两者买到的是同一家公司的股票,但是内含的权益不同,显然相当不公平。因此,必须在除权或除息日当天向下调整股价,成为除权或除息参考价。
除权报价的产生
除权报价的产生是由上市公司送配股行为引起,由证券交易所在该种股票的除权交 易日开盘公布的参考价格,用以提示交易市场该股票因发行股本增加,其内在价值已被摊薄.
股票登记日和除权日
股权登记日,简单说就是,如果你在这个日期之前没有卖了这种股票,你就拥有公告里说的转增,配送股或者红利的权利。登记拥有这种权利的股东的名字。
除权日是,转增或者配送股以后市场可流通总股数增加,那么原来的市场价格必须进行除权。不然对后来买股票的人就不公平了。一样的总市值,股数增加了,价格却没降。
除权报价的计算
除权报价的计算是按照上市公司增资配股(或送配股)公告中的配股(或送配股)比例为依据的:
配股除权报价XR(Ex-rights)=(除权前日收盘价+配股价格*配股率)/(1+配股率)
送配股除权报价XR(Ex-rights)=(除权前日收盘价+配股价格*配股率)/(1+送股率+ 配股率)
对于A种股票发生尚未上市流通的国家和法人持股部分向已上市流通股持有人有偿转让的所谓"转配问题",因其只引起流通股与非流通股的此消彼长,并不涉及该股票股份总量的变化,经多方征询意见,从即日起在除权报价的计算中,对"转配"将不予考虑.
但考虑到"转配"存在对股票价格波动的特殊影响,统计部仍将采用"撤权"和"复权" 的办法对上证指数进行必要的修正:
所谓撤权,即在含转配的股票除权交易起始日,上证指数的样本股票中将该股票剔除;
所谓复权,即在该股票配股部分上市流通后第十一个交易日起,再进入样本股票的范围.
股票除权的过程
当一家上市公司宣布送股或配股时,在红股尚未分配,配股尚未配股之前,该股票被称为含权股票。要办理除权手续的股份公司先要报主管机关核定,在准予除权后,该公司即可确定股权登记基准日和除权基准日。凡在股权登记日拥有该股票的股东,就享有领取或认购股权的权利,即可参加分红或配股。除权日(一般为股权登记日的次交易日)确定后,在除权当天,上海证券交易所会依据分红的不同在股票简称上进行提示,在股票名称前加XR为除权,XD为除息,DR为权息同除。除权当天会出现除权报价,除权报价的计算会因分红或有偿配股而不同,其全面的公式如下:除权价=(除权前一日收盘价+配股价X配股价-每股派息)/(1+配股比率+送股比率)
除权日的开盘价不一定等于除权价,除权价仅是除权日开盘价的一个参考价格。当实际开盘价高于这一理论价格时,就称为填权,在册股东即可获利;反之实际开盘价低于这一理论价格时,就称为贴权,填权和贴权是股票除权后的两种可能,它与整个市场的状况、上市公司的经营情况、送配的比例等多种因素有关,并没有确定的规律可循,但一般来说,上市公司股票通过送配以后除权,其单位价格下降,流动性进一步加强,上升的空间也相对增加。不过,这并不能让上市公司任意送配,它也要根据企业自身的经营情况和国家有关法规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除权除息的详细计算方法
计算除息价:
除息价=股息登记日的收盘价-每股所分红利现金额
例如:某股票股息登记日的收盘价是4.17元,每股送红利现金0.03元,则其次日股价为
4.17-0.03=4.14(元)
计算除权价:
送红股后的除权价=股权登记日的收盘价÷(1+每股送红股数)
例如: 某股票股权登记日的收盘价是24.75元,每10股送3股,,即每股送红股数为0.3,则次日股价为
24.75÷(1+0.3)=19.04(元)
配股后的除权价=(股权登记日的收盘价+配股价×每股配股数)÷
(1+每股配股数)
例如: 某股票股权登记日的收盘价为18.00元,10股配3股,即每股配股数为0.3,配股价为每股6.00元,则次日股价为
(18.00+6.00×0.3)÷(1+0.3)=15.23(元)
计算除权除息价:
除权除息价=(股权登记日的收盘价-每股所分红利现金额+配股价×每股配股数)
÷(1+每股送红股数+每股配股数)
例如: 某股票股权登记日的收盘价为20.35元,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4.00元,送1股,配2股,配股价为5.50元/股,即每股分红0.4元,送0.1股,配0.2股,则次日除权除息价为
(20.35-0.4+5.50×0.2)÷(1+0.1+0.2)=16.19(元)。
知道了如何计算除权除息后的股票价格,下一步就是如何买卖股权股息。
在股权股息登记日之后,分红的公司要通过新闻媒介公布领取红利的起止日期,时限一般是四周左右,这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称为红利挂牌时间。上交所参加分红的投资者必须在该股的红利挂牌期间在自己开户的营业厅将红利权卖出,才可以将红利划归自己的帐户,具体方法象卖股票一样,在计算机自助终端输入该股票红利的代码、价格、数量,卖出后计算机就自动将红利款转入其资金帐户。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则不需投资者出卖红利权,而由证券公司直接将红利转到股东名下。
在上交所红利挂牌期间因故未能将红利权卖出的投资者,可以持身份证、股东卡及资金帐户去当地证券登记公司领取红利,缴纳一定数量的手续费。
享有某种股票配股权的投资者,无论上交所还是深交所,都只需在规定期限内象购买一般股票一样在计算机自助终端输入该股票的代码、价格、配股数等信息,就可成交买入配股。
经过一段时间即可上市交易的配股,叫做直接配股。还有一种准许上市日期未定的配股叫转配股。这时持该股票的国家或法人不愿意参加配股,而把国家股和法人股的配股权转让给社会投资者。购买转配股,除了交配股款外,还要交转配股手续费,如0.1或0.2元。有些上市公司的配股同时包含直接配股和转配股,投资者可自行择定二者的比例。因为转配股的准许上市日期不定,所以有不少人放弃这种配股权。
上市公司所送红股则在股权登记日后直接划入股东帐户。
除权对股价的影响
由于公司股本增加或者向股东分配红利,每股股票所代表的企业实际价值(每股净资产)有所送还减少,需要在发生该事实之后从股票市场价格中剔除这部分因素。因股本增加而形成的剔除行为称为除权,因线利分配引起的剔除行为称为除息。
例如,公司原来股本为1亿股,每股市价为10元,现公司每股送一股的比例实施,则该事实完成后企业实际价值没有发生任何变化,但总股本增加到2亿股,也就是说转增股本后的两股相当于此前的一股所代表的企业价值,每股盈利变为0.5元,其市价应相应除权,调整为5元。这样,除权前后企业的市价总值不变,都为10亿元。如果企业不是决定转增股本,而是决定将每股盈利1元全部作为红利派发,那么实施送红利之后,每股实际价值将减少1元,应当对其市价除息,相应调整为9元。
上市公司在送股、派息或配股时,需要确定股权登记日,在股权登记日及此前持有或买进股票的股东享受送股、派息或配股权利,是含权(含息)股。股权登记日的次交易日即除权除息日,此时再买进股票已不享受上述权利。因此一般而言,除权除息日的股价要低于股权登记日的股价。
除权(除息)股与含权(含息)股的差别就在于是否能够享受股利、股息,这也决定了两者市场价值之间存在差异。除权日当天开市前要根据除权除息具体情况计算得出一个剔除除权除息影响后的价格作为开盘指导价,这也称为除权(除息)基准价,其计算办法是:
(1)除息基准价的计算办法为:
除息基准价=股权登记日收盘价-每股所派现金
(2)除权基准价计算分为送股股权和配股股权:
股权登记日收盘价
送股除权基准价=—————————
1+每股送股比例
股权登记日收盘价+配股价×配股比例
配股除权基准价=—————————————————
1+每股配股比例
(3)有送红利、派息、配股的除权基准价计算方法为:
收盘价+配股比例×配股价-每股所派现金
除权基准价=———————————————————
1+送股比例+配股比例
在除权除息后的一段时间里,如果多数人对该股看好,该只股票交易市价高于除权(除息)基准价,即股价比除权除息前有所上涨,这种行情称为填权。倘若股价上涨到除权除息前的价格水平,变称为充分填权。相反,如果多数人不看好该股,交易市价低于除权(除息)基准价,即股价比除权除息前有所下降,则为贴权。股票能否走出填权行情,一般与市场环境、发行公司的行业前景、公司获利能力和企业形象有。
Ⅳ 今天股票继续大跌,跌停了没法减仓,唉,中国股票究竟跌多深才能反弹呀,心都乱透了。
股票大跌,炒股还需继续啊,刚在股票先机上看到篇关于‘熊市操作思路和技巧’,写得不错,分享下,希望有助楼主在熊市中奋战。
在股票大跌的熊市中,操作思路技巧:
1、以短线游击战为主,不搞伏击,哪里有热点就出击,然后不与空头部队正面对抗,获利了结或者及时撤退保存实力。
2、短线出击时间把控,上午尽量不建新仓,做T除外,一般选择尾盘最后10分钟择机买股。
3、大盘跳水是最佳伏击机会,很多时候,权重股刻意打压大盘就是要制造恐慌氛围,引发恐慌盘出逃,巴菲特说过,只有退潮时才会发现谁没穿泳裤,牛股也是在大盘跳水时才会被发现。
4、熊市只做抢反弹,每次抢反弹,5%--15%获利了结,一月做一次,一年做10次,就有50%--150%的收益(除去失败的因素,一年做30%的收益还是可以的)
5、学会偶尔空仓观望,以目前的行情,留有3成底仓是最保险的,跌有子弹防御,攻有底仓掩护,(很多人会想,为什么不一直空仓等待下跌,其实股市的魅力就在于风云突变,谁也不知道下一秒钟会发生什么状况,除非你看得到底牌,所以留有底仓不但是策略,也是两军对垒,成功潜伏到对方内部才是制胜关键。)
6、不轻易补仓,熊市是套人行情,下降趋势没有改变,每一次反弹都是卖出的良机,所以参与补仓自救的资金要及时抽离,不能死拼。
Ⅳ 大盘跌一点点,为什么我的股票全部跌停,能解释吗
你选的应该是前期的热门股或创业板股。
这些股票受政策监管威吓,全都灰溜溜的。
Ⅵ 如果大盘跌了百分之十,当天交易的个股会全部跌停吗
理论上是全部跌停,因为大盘是个股的风向标。但是也可能出现不跌停的。原因有二,第一,上证指数,也就是所谓的大盘指数,是有成分股构成的。也就是选取了上海交易所的具有代表性的股票构成指数。这也就是说,有些股票,并不在成分股里面,虽然受大盘影响但是却不会直接影响大盘。这些股票是可能不跌停的。第二,个股涨跌幅是10%,但是我们看到有时个股涨跌停,涨跌幅从10.11%-9.70%都是可能的,因为是低价股。而大盘成分股里很多是钢铁银行这类低价股,所以成分股里,如果大多数是跌比10%多一点,那么就有部分会比10%少,甚至出现不跌停的情况
Ⅶ 今天大盘暴跌,近期不错的股票也跌停板
股市现在跌宕起伏 ,离场观望为大局! 别于市场做斗争!市场绝对是对的!顺市昌 逆市亡!
这个是总的思路,但愿你的237有救!
换个市场做做,别吊在一棵树上!
Ⅷ 为什么跌停股票一直不能成交
跌停的就是卖盘太大买盘太少,比如说有一万手卖,但只有一千手买,股票的交易是按时间价格顺序来的,跌停了价格是一样的,那就根据你下卖单的时间顺序来卖了,封停的单都很大,散户一般都排不到的所以你卖不掉
Ⅸ 大盘股票指数有没有涨停和跌停的限制
对大盘没有涨跌停的限制,但是大盘反映的是个股的情况,如果所有个股都在跌停位置,那么反映在大盘指数上也是跌10%,就如同以前人民日报社论出来之后一样,所有股票都跌停,指数也跌10%。个股再也跌不下去了,那么大盘也停在跌10%上了。这样的情况不常见,好像就出现过那么几次。
中国股票大盘指数是指:沪市的“上证综合指数”和深市的“深证成份股指数”。上证综合指数:以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的全部股票(包括A股和B股)为样本,以发行量为权数(包括流通股本和非流通股本),以加权平均法计算,以1990年12月19日为基日,基日指数定为100点的股价指数。大盘指数反映了整个股市的强弱走势,理论上说,每一个股票的升跌都影响大盘指数,只是权重股对大盘指数影响比较大,特别是一些大盘蓝筹的走势强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