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阿斯巴甜今后的发展
阿斯巴甜以后的发展空间比较小,因为现在比阿斯巴甜更优秀的产品越来越多。比如三氯蔗糖和纽甜。
三氯蔗糖:不管是在价格甜度比
都比阿斯巴甜好。口感也比阿斯巴甜好。
纽甜:
阿斯巴甜的升级版,甜度更高。目前由于技术的垄断,纯正的纽甜价格比较高。但是国内现在也有很多厂家出的山寨的,价格却很便宜。。
B. 阿斯巴甜、安塞蜜、蔗糖素,哪种甜味剂比较安全
三者无法比较哪种比较安全。按照ADI值(每日允许摄入量)正常摄入甜味剂,不存在安全问题。只要按照相关法规标准正确使用甜味剂,就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
三者的使用量规定:
1、欧盟食品科学委员会限定阿斯巴甜日容许摄入量为40毫克每千克体重,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则限定为50毫克每千克体重。一罐355毫升无糖可乐约含180毫克,对于一个体重75公斤的成年男性而言需要饮用大约21罐(7.3升)无糖可乐才能达到FDA规定的50毫克每千克体重的摄入上限。
2、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4)规定,安赛蜜可广泛用于冷冻饮品、水果罐头、果酱、蜜饯、腌渍的蔬菜、加工食用菌和藻类等各种食品中,但在水果及其制品中安赛蜜仅允许用于果酱及蜜饯凉果类(仅限蜜饯类),最大允许使用量为0.3 g/kg。
联合国FAO/WHO联合食品添加剂专家委员会同意安赛蜜用作A级食品添加剂,并推荐日均摄入量(ADI)为0~15mg/kg。1988年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批准在食品中使用安赛蜜,规定日摄入量(ADI)为0~15mg/kg,1998年FDA批准在软饮料中使用。
3、蔗糖素,按照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规定的最大限量(0.25克/千克)。
(2)国内阿斯巴甜股票扩展阅读:
甜味剂的特点:
第一,甜度高。大多数甜味剂的甜度相当于蔗糖的数十至数千倍不等,因此只需极少的量就能获得适宜的甜度。
第二,能量低。甜味剂通常不提供能量或只提供较少的能量,人们在享受甜味的同时可明显减少能量摄入。同时由于它的血糖反应小,因此可供糖尿病患者及糖功能调节受损者食用。
C. 阿斯巴甜是什么东西
阿斯巴甜是一种比蔗糖甜200倍的甜味剂。
阿斯巴甜化学相关信息名称为L-天冬氨酞-L-苯丙氨酸甲酷(APM),国外商品名称为NutraS不Feet,又称甜 味素、蛋白糖、天冬甜母、天冬甜精、天苯糖等。
全世界大约有3.5亿人定期食用这种甜味剂,据统计,它占世界糖替代品市场份额的62%。在英国它是许多低热量饮料、果汁、糖果、品香糖、医用制剂和维生素的主要成分,特别是儿童食用的一些甜品中大多含有这种人造的糖替代品。
(3)国内阿斯巴甜股票扩展阅读:
阿斯巴甜的安全性
阿斯巴甜是于1965年时,由James M. Schlatter在合成治疗溃疡的药水时无意中发现的。不过因为身上的"人工合成"的标签,一直受到各种各样的怀疑--尤其是致癌的指控。许多研究机构纷纷出手,经过了十几年的探索,也没有找到罪证。
美国的食品及药品管理局(FDA)认为做了这么多检测也没有发现问题,可以认为它是安全的,于是在1981年批准在某些食品中使用。后来,其它国家(包括中国)以及国际相关机构也纷纷认可了它的安全性。到1996年,FDA最后取消了对它的使用限制,允许它被用于任何食品中。
D. 阿斯巴甜的使用状况
阿斯巴甜是受到美国食物药品局核可使用的糖类代用品,在国内也是准予发售使用的,而阿斯巴甜的安全剂量为每公斤体重摄取不超过50毫克。但是因为阿斯巴甜中含有苯丙氨酸,所以苯丙酮尿症(phenylketonurics;PKU)的患者并不适合使用,因为会造成苯丙氨酸无法代谢,而有导致智能不足的危险。而怀孕中的妇女最好也不要使用。另外,曾有一些报告指出有些人可能患有阿斯巴甜不耐症,所以在食用阿斯巴甜制品后会有头痛、抽搐、恶心或是过敏反应的症状出现,所以建议有阿斯巴甜不耐症的人,最好也避免食用。
阿斯巴甜的使用在早期引起社会广泛争议。有研究发现不能排除阿斯巴甜引发脑瘤、脑损伤以及淋巴癌等严重后果的可能性。这些发现与制造阿斯巴甜的企业有明显的利益冲突,在审批认证过程中引起很大争议。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也因此并未通过加入阿斯巴甜于食品中达数年之久。直至1983年起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逐渐放宽阿斯巴甜的使用限制,直至1996年取消所有限制。不过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也承认人体在吸收阿斯巴甜的过程中会出现92种不同症状(其中包括死亡)。日本也从1983年通过阿斯巴甜可作为食品添加物。 1967年春,G.D.Searle公司开始关于阿斯巴甜的安全性测试。
1967年秋,Dr.HaroldWaisman对7只婴儿猴子用加了阿斯巴甜的牛奶喂养,1死、5癫痫发作。
1970年,Dr.JohnOlney的一份报告指出,阿斯巴甜对人体有重大危害。而G.D.Searle公司的研究员Dr.Olney出来证实其研究结果。
1974年,阿斯巴甜获得在干果中使用许可。
1975年,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组织一个特别调查组,重新审查G.D.Searle公司之前提交的实验。怀疑其实验结果是“被操纵”。 之后,FDA一直拒绝批准使用阿斯巴甜作为代糖。直到里根总统上任后,他解雇不批准的FDA委员,并建立调查小组去决定是否准许使用,并委任DonaldRumsfeld的朋友ArthurHullHayes医生为FDA陪长。在调查小组成立的不久,就批准阿斯巴甜使用在含二氧化碳的饮料上。其实当时有许多委员反对,但Hayes医生否决他自己的调查小组的决定,坚决批准使用阿斯巴甜。而Hayes医生在立法阿斯巴甜可以作为代糖后,被传媒揭发收受利益而离职,就转到G.D.Searle公司工作,而阿斯巴甜正是由G.D.Searle公司发明,至少拥有70个阿斯巴甜的生产专利。
自1988年起,世界各地不少航空安全报刊先后发出警告,呼机师不宜于飞行前食用阿斯巴甜。指有飞行员食用阿斯巴甜后视力突然下降、模糊、眼前突然漆黑一片、痉挛等各种症状。1995年新罕布什尔州(Stoddard)飞行员食用阿斯巴甜后在驾驶舱癫痫大发作、至少5名AmericanAirlines飞行员食用阿斯巴甜后死亡,其中:1人在飞行途中,1人饮了无糖汽水、更有部分飞行员因阿斯巴甜引起的痉挛而丢了飞行执照。
1991年,国立卫生研究院发布了关于阿斯巴甜糖毒性的警告,并附上了167种害处。
1992年,美国空军警告自己的飞行员,在食用过阿斯巴甜后不得执行飞行任务。
1994年,美国健康与人类服务部发布了因阿斯巴甜毒性造成的88种症状的详情,以下是部分该部认为由这种添加剂导致或激发的疾病:现代缺陷、抑郁症、智力迟钝、慢性疲乏、脑瘤,癫痫、多发性硬化症、帕金森症和阿尔茨海默症。
1994年,美国糖尿病协会和部分公司成立NationalJusticeLeague对G.D.Searle提出诉讼(案件编号:C043872),包括:
*DonaldRumsfeld用自己的政治本钱和手法,让阿斯巴甜获得FDA的批准
*G.D.Searle公司销毁一份1983/84年对它不利的研究记录
*不正当竞争,虚假广告,诈骗,违反担保,违反适销
*并代表因食用阿斯巴甜而产生永久性伤害的美国消费者集体诉讼,要求赔偿共3.5亿美元 而五角大楼更曾经把这种“代糖”作为防御性生化武器的原料,21世纪它却广泛地存在于美国和其他70个国家的食品生产中,只有少数几个国家禁用了阿斯巴甜糖。那么它能够继续存在的秘密是什么呢?英国毒物学家宝拉·贝利-汉密尔顿直言不讳地道出了她的揣测:“没什么能比得上哗哗作响的钞票有用。”在她看来,食品商由于赢利丰厚,而且能够拉拢政治靠山,立法系统不过被他们玩弄于股掌之间,不得已妥协了。
阿斯巴甜糖能够继续得以使用的另外一个原因,便是科学界对于其危害的试验结果相互矛盾,让普通人难明究里。G.D.Searle公司、Monsanto公司及其他本行业中的实验室所得出的结论是,阿斯巴甜糖是安全的。
而独立科学家在研究后却经常发现它对健康具有危害性。 东北俄亥俄医学院的行为医学中心主任拉尔夫·沃顿(RalphWalton)对这些相互矛盾的试验结果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在过去的几十年内,83项没有受到阿斯巴甜糖产业资助的试验专案都显示,使用这种人造增甜剂不利于人体健康。
另一个讽刺的是,食品里的这些甜味素本来是为了减肥添加的,但是当被人体吸收后,它们却能促进脂肪的增长。美国某癌症协会对8000名妇女进行了长达6年的跟踪研究,最后得出结论,“在体重增加的女性中,食用人造增甜剂的女性所增长的体重大于未曾食用的。”原因之一可能是这些合成化学物影响了人体荷尔蒙含量,削弱了我们自身的体重调控系统,它们减缓了新陈代谢,却增进了食欲。
相反,为达到了市场垄断的目的,FDA禁止用天然甜味素取代阿斯巴甜糖。甜菊糖(stevia)这种产自南美的天然甜味素,不仅不含热量,而且对健康有利,但它却被官僚主义者埋没了。据日本的研究,指这种甜菊糖有抑制口腔细菌滋作用;亦有临床研究发现,此甜菊糖不引起血糖波动,而且还有低降人体血糖、增加葡萄糖含量的药疗效用,有助舒缓心脏病、高血压、heartburn及低尿酸等疾病。而这种甜菊糖,是南美洲用了几百年的食物,应很安全。但1994年,在所有研究都证实甜菊糖的好处而未找到它的害处的情况下,FDA因为未有充份证据证实甜菊糖可以安全食用,而且接到某公司的举报,投诉天然草本茶未经许可就使用了甜菊糖草,但FDA拒绝透露举报公司的名字(部分人士认为是代糖公司)。而禁止使用甜菊糖,并称之为“不安全的食品添加剂”。
更坏的是,在1996年6月27日,没有通知公众,FDA除去所有的阿斯巴甜的限制,允许它使用在任何东西上,包括所有的加热的和烤的食品。因为它在加热后不单失去甜味,而且会对身体的伤害更大。
E. 阿斯巴甜的危害是什么含有阿斯巴甜的饮料,可以正常喝么
阿斯巴甜(C14H18N2O5,Mr=294.30),是一种非碳水化合物类的人造甜味剂。而甜味剂是指能赋予食品甜味的一种调味剂,是食品添加剂的一种,按来源可以分为天然甜味剂和人工合成甜味剂,天然的甜味剂包括蔗糖、葡萄糖、果糖等糖类和甘草甜素、甜叶菊苷等。人工合成甜味剂包括糖精、糖精钠、安赛蜜、甜蜜素、阿斯巴甜等。
阿斯巴甜是由美国研究人员在合成促胃液分泌激素时偶然发现其甜味的,成为二肽类中第一个被发现有甜味的物质。阿斯巴甜在体内能很快消化成3个组分:天冬氨酸、苯丙氨酸和甲酯。自1981年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核准通过使用后,目前,该甜味剂已经在100个国家及多个权威机构认可,我国于1986年正式批准阿斯巴甜在食品中使用。阿斯巴甜已经发展成为国际、国内市场上的主导强力甜味剂。
普遍认为,阿斯巴甜分解后主要由天冬氨酸和苯丙氨酸构成,可以像蛋白质一样在体内被快速吸收,不会蓄积在人体中,日允许摄入量为40mg/kg,是安全的甜味剂,如果是20kg重的儿童,每日摄入阿斯巴甜不能超过800mg,如果是60kg重的成人,每日摄入阿斯巴甜不能超过2400mg。比如可以使用阿斯巴甜的量最多的胶基糖果,最大使用量是10g/kg,虽然阿斯巴甜的相对含量比较大,由于单个糖果重量较轻,一次摄入不会太多,如果摄入20g的话,摄入的阿斯巴甜为200mg,对照上述体重的儿童和成人均没有超标,当然如果在一天内摄入了其他含阿斯巴甜的食品的话还要另算,不过糖果一日应该也不会达到20g的量,所以合格的食品,正确的吃法不会导致阿斯巴甜超标。
尽管阿斯巴甜的应用很广泛,其从应用至今遭到了国内外众多科学工作者和研究机构对其安全性的质疑。有研究报道阿斯巴甜具有致癌性,但是在目前的科学研究水平下其安全性尚未得到一个普遍的定论,当然也不能说阿斯巴甜是绝对安全的。由于对其安全性争议不断,特别是近期百事可乐宣布其旗下的健怡系列汽水将由今年8月起,不再使用 “阿斯巴甜”,引起对阿斯巴甜的广泛热议,不过暂时不会影响阿斯巴甜的广泛应用
F. 阿斯巴甜是什么东西有副作用吗
阿斯巴甜(AsPartame)
阿斯巴甜化学名称为L-天冬氨酞-L-苯丙氨酸甲酯(APM),分子式为C14H18N2O5,国外商品名称为Nutrasweet、Equal Tablets ,又称甜味素、蛋白糖、天冬甜母、天冬甜精、天苯糖等。
1981年经美国FDA批准用于干撒食品、1983年允许配制软饮料后在全球100余个国家和地区被批准使用,甜度为蔗糖的200倍。阿斯巴甜的优点是:
(1)安全性高,被联合国食品添加剂委员会列为GRAS级(一般公认为安全的),为所有代糖中对人体安全研究最为彻底的产品,至今已有世界各地100多个国家的6000多种产品中19年的成功使用经验
(2)甜味纯正,具有和蔗糖极其近似的清爽甜味,无苦涩后味和金属味,是迄今开发成功的甜味最接近蔗糖的甜味剂。阿斯巴甜的甜度是蔗糖的200倍,在应用中仅需少量就可达到希望的甜度,所以在食品和饮料中使用阿斯巴甜替代糖,可显著降低热量并不会造成龋齿
(3)与蔗糖或其他甜味剂混合使用有协同效应,如加2%~3%于糖精中,可明显掩盖糖精的不良口感
(4)与香精混合,具有极佳的增效性,尤其是对酸性的柑桔、柠檬、柚等,能使香味持久、减少芳香剂用量。
(5)蛋白质成分,可被人体自然吸收分解
阿斯巴甜的缺点是:
(1)对酸、热的稳定性较差,在强酸强碱中或在高温加热时易水解生成苦味的苯丙氨酸或二嗦呱酮,不适宜制作温度>150℃的 面包、饼干、蛋糕等焙烤食品和高酸食品
(2)因为阿斯巴甜在人体胃肠道酶作用下可分解为苯丙氨酸、天冬氨酸和甲醇,不适用于苯丙酮酸尿患者,要求在标签上标明“苯丙酮尿患者不宜使用”的警示。我国于1986年批准在食品中应用,常用于乳制品、糖果、巧克力、胶姆糖、餐桌甜味剂、保健食品、腌渍物和冷饮制品等。
阿斯巴甜的使用状况
阿斯巴甜是受到美国食物药品局核可使用的糖类代用品,在国内也是准予发售使用的,而阿斯巴甜的安全剂量为每公斤体重摄取不超过50毫克。但是因为阿斯巴甜中含有苯丙胺酸,所以苯丙酮尿症(phenylketonurics; PKU)的患者并不适合使用,因为会造成苯丙氨酸无法代谢,而有导致智能不足的危险。而怀孕中的妇女最好也不要使用。另外,曾有一些报告指出有些人可能患有阿斯巴甜不耐症,所以在食用阿斯巴甜制品后会有头痛、抽搐、恶心或是过敏反应的症状出现,所以建议有阿斯巴甜不耐症的人,最好也避免食用。
政府对使用阿斯巴甜的规定
在「食品卫生管理法」中规定,对於阿斯巴甜的标示必须符合:
1.要以中文显著标示「本品使用人工甘味料:阿斯巴甜」字样。
2.只要添加了阿斯巴甜的食品,不论是以锭剂或粉末形式出现的代糖,都要以中文显著标示上「苯丙酮尿症患者不宜使用」等字样。
3.添加阿斯巴甜的食品,依卫生署公告,可以使用「内含苯丙胺酸」标示。
国际在线2006年10月20日消息:英国一位下院议员日前提出,一种包含在6000多种食品、饮料和药物中的人造甜味剂——阿斯巴甜(aspartame)应该被禁用,因为有非常“可靠且具有说服力”的证据显示,它能导致癌症。
据英国《每日邮报》12月15日报道,人们在很多目前很受欢迎的食品(如可乐、谷类食品和巧克力)中,都能发现这种备受争议的甜味剂。今年7月份,意大利科学家公布的一份研究结果称,动物实验证明,阿斯巴甜可导致老鼠患上癌症。但也有人认为,它能使人患癌症这一说法缺乏科学依据。
日前,英国议会食品与环境特别委员会成员、自由民主党下院议员罗杰·威廉姆斯呼吁说,任何含有阿斯巴甜的食品及饮料都应下架。他说:“有充分的科学证据可以证明,阿斯巴甜的构成成分及代谢物能够对人体产生非常严重的毒性作用。”12月14日晚,一些相关领域的科学家也对威廉姆斯的这一提议表示了支持,认为含有阿斯巴甜的产品应该被撤下货架。
G. 阿斯巴甜是什么
阿斯巴甜
其实也是有热量的唷!虽然阿斯巴甜并不是真正的「糖」,而是蛋白质类的物质,但是也和其他糖类一样,1公克有4大卡的热量呢!但是因为每次的用量都不多,所以对总热量的影响不大。并且由於是蛋白质类物质,所以不会造成血糖的上升,糖尿病患也可以安心食用。但是阿斯巴甜对热不稳定,如果在摄氏80℃以上容易失去甜味,所以无法用於烘焙食品中,目前常用来制造低热量糖果以及饮料。所以要记得,如果喝热咖啡时加了阿斯巴甜,可是不易感到甜味的唷!
阿斯巴甜的使用状况
阿斯巴甜是受到美国食物药品局核可使用的糖类代用品,在国内也是准予发售使用的,而阿斯巴甜的安全剂量为每公斤体重摄取不超过50毫克。但是因为阿斯巴甜中含有苯丙胺酸,所以苯丙酮尿症(phenylketonurics; PKU)的患者并不适合使用,因为会造成苯丙胺酸无法代谢,而有导致智能不足的危险。而怀孕中的妇女最好也不要使用。另外,曾有一些报告指出有些人可能患有阿斯巴甜不耐症,所以在食用阿斯巴甜制品后会有头痛、抽搐、恶心或是过敏反应的症状出现,所以建议有阿斯巴甜不耐症的人,最好也避免食用。
政府对使用阿斯巴甜的规定
在「食品卫生管理法」中规定,对於阿斯巴甜的标示必须符合:
1.要以中文显著标示「本品使用人工甘味料:阿斯巴甜」字样。
2.只要添加了阿斯巴甜的食品,不论是以锭剂或粉末形式出现的代糖,都要以中文显著标示上「苯丙酮尿症患者不宜使用」等字样。
3.添加阿斯巴甜的食品,依卫生署公告,可以使用「内含苯丙胺酸」标示。
H. 请问阿斯巴甜的作用是什么
阿斯巴甜(Aspartame)是由天门冬胺酸(L-aspartic acid)以及苯丙胺酸(L-phenylalanine)等两个氨基酸所构成的,甜度大约是蔗糖的200倍,并且不像糖精一样会产生苦味。不过阿斯巴甜其实也是有热量的唷!虽然阿斯巴甜并不是真正的「糖」,而是蛋白质类的物质,但是也和其他糖类一样,1公克有4大卡的热量呢!但是因为每次的用量都不多,所以对总热量的影响不大。并且由於是蛋白质类物质,所以不会造成血糖的上升,糖尿病患也可以安心食用。但是阿斯巴甜对热不稳定,如果在摄氏80℃以上容易失去甜味,所以无法用於烘焙食品中,目前常用来制造低热量糖果以及饮料。所以要记得,如果喝热咖啡时加了阿斯巴甜,可是不易感到甜味的唷!
阿斯巴甜的使用状况
阿斯巴甜是受到美国食物药品局核可使用的糖类代用品,在国内也是准予发售使用的,而阿斯巴甜的安全剂量为每公斤体重摄取不超过50毫克。但是因为阿斯巴甜中含有苯丙胺酸,所以苯丙酮尿症(phenylketonurics; PKU)的患者并不适合使用,因为会造成苯丙胺酸无法代谢,而有导致智能不足的危险。而怀孕中的妇女最好也不要使用。另外,曾有一些报告指出有些人可能患有阿斯巴甜不耐症,所以在食用阿斯巴甜制品后会有头痛、抽搐、恶心或是过敏反应的症状出现,所以建议有阿斯巴甜不耐症的人,最好也避免食用。
政府对使用阿斯巴甜的规定
在「食品卫生管理法」中规定,对於阿斯巴甜的标示必须符合:
1.要以中文显著标示「本品使用人工甘味料:阿斯巴甜」字样。
2.只要添加了阿斯巴甜的食品,不论是以锭剂或粉末形式出现的代糖,都要以中文显著标示上「苯丙酮尿症患者不宜使用」等字样。
3.添加阿斯巴甜的食品,依卫生署公告,可以使用「内含苯丙胺酸」标示。
--------------------------------------------------------------------------------
看看这篇文章,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中毒控制中心 提供的,应该很权威。
别怕阿斯巴甜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中毒控制中心
进入新的千年,人们更加关心自己的生存环境、关注健康。上个
月,人们将注意力集中在糖精对健康的危害;近日,国内外媒体关心
起了另一种被广泛应用的人工合成甜味剂———阿斯巴甜。
阿斯巴甜(Aspartame,又称甜味素)在1965年被“偶然”发现,
它是由L-苯丙氨酸和天门冬氨酸所合成的白色粉状物。其给人的甜
味感良好,味道接近蔗糖,甜度约为蔗糖的150~200倍,受到食品生
产和加工企业的青睐。而且由于其甜度高、用量少,味甜又不致产生
太多热量,因此被广泛用于标榜为低热量的饮料中,亦被推荐用于超
体重和糖尿病患者。
阿斯巴甜在体内代谢过程中的主要降解物为苯丙氨酸和天门冬氨
酸,对正常人无害。但因苯丙酮尿症(PKU)患者的代谢缺陷,体内
过多的苯丙氨酸可影响其发育,所以对该病患者要禁用添加阿斯巴甜
的食品,而且,应用阿斯巴甜的食品须在商标或说明书中加印警语,
注明不适用于苯丙酮尿症(PKU)患者。
阿斯巴甜在体内降解过程中,还生成甲醇,因此这种甜味剂的安
全性曾受到质疑。自20世纪70年代始,陆续有试验结果指出其动物毒
性作用并有个体不良反应报告,如可引起头痛、乏力、性格改变、恶
心、呕吐、关节疼痛、视力减退和内分泌失调等,也可使某些肿瘤的
发病率升高。虽然有这些报告,但一些国家的食品安全部门在评价以
上资料后认为,阿斯巴甜用做甜味添加剂是安全的。
由于阿斯巴甜的应用得到了允许,且具有用量低、甜度高、味道
好,能提高柑桔类和其他类水果的风味,降低热量,不产生龋齿,毒
性较糖精等人工合成甜味剂低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到饮料、糖尿病食
品和某些保健食品中。目前世界上有90多个国家允许使用阿斯巴甜。
据称,全球约有9000种饮料含有阿斯巴甜。阿斯巴甜在国内也有厂家
生产,并在一定范围内得到应用。
1981年,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核准其使用于干制食品中。
1986年,我国卫生部批准的食品添加剂标准中,准许阿斯巴甜用
于除罐头以外的所有食品。
我国规定(GB2760-86)阿斯巴甜可用于汽水、乳饮料、醋、咖
啡饮料、咖喱,用量按正常生产需要与蔗糖或其他甜味剂合用。国际
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制订了阿斯巴甜的限量(1984):“甜食0.
3%,胶姆糖1.0%,饮料0.1%,早餐谷物0.5%,以及配制用于糖尿
病、高血压、肥胖症、心血管患者的低糖类、低热量保健食品,用量
视需要而定。亦可作风味增强剂。”
据称,一般每听易拉罐(355毫升)的低热量饮料约含180毫克阿
斯巴甜。
国际上有实验室仍在进行阿斯巴甜的毒性研究,所以人类对其认
识也会逐渐深入。
另外,在食用含有阿斯巴甜的食品时要记住,阿斯巴甜易受环境
影响而失去甜味,含有阿斯巴甜的食品不宜加热。
I. 阿斯巴甜是什么来的
阿斯巴甜
阿斯巴甜(AsPartame)
阿斯巴甜化学名称为L-天冬氨酞-L-苯丙氨酸甲酷(APM),国外商品名称为NutraS不Feet,又称甜 味素、蛋白糖、天冬甜母、天冬甜精、天苯糖等。1 981 年经美国FDA批准用于干撒食品、1983年允许配制软 饮料后在全球100余个国家和地区被批准使用,甜度 为蔗糖的200倍。阿斯巴甜的优点是:(1)安全性高, 被联合国食品添加剂委员会列为GRAS级(一般公认 为安全的);(2)甜味纯正,具有和蔗糖极其近似的清 爽甜味,无不J渝决后味和金属味,是迄今开发成功的 甜味最接近蔗糖的甜味剂;(3)与蔗糖或其他甜味剂 混合使用有协同效应,如加2%一3%于糖精中,可明显 掩盖糖精的不良口感;(4)有明显的增香效果,尤其 是对酸性的柑桔、柠檬、抽等,能使香味持久、减少芳 香剂用量。阿斯巴甜的缺点是:(l)对酸、热的稳定 性较差,在强酸强碱中或在高温加热时易水解生成苦 味的苯丙氨酸或二嗦呱酮,不适宜制作温度>150℃的 面包、饼干、蛋糕等焙烤食品和高酸食品;(2)因为 阿斯巴甜在人体胃肠道酶作用下可分解为苯丙氨酸、 天冬氨酸和甲醇,不适用于苯丙酮酸尿患者,要求在 标签上标明“苯丙酮尿患者不宜使用”的警示。我国 于1986年批准在食品中应用,常用于乳制品、糖果、 巧克力、胶姆糖、餐桌甜味剂、保健食品、腌渍物和冷 饮制品等。
其实也是有热量的唷!虽然阿斯巴甜并不是真正的「糖」,而是蛋白质类的物质,但是也和其他糖类一样,1公克有4大卡的热量呢!但是因为每次的用量都不多,所以对总热量的影响不大。并且由於是蛋白质类物质,所以不会造成血糖的上升,糖尿病患也可以安心食用。但是阿斯巴甜对热不稳定,如果在摄氏80℃以上容易失去甜味,所以无法用於烘焙食品中,目前常用来制造低热量糖果以及饮料。所以要记得,如果喝热咖啡时加了阿斯巴甜,可是不易感到甜味的唷!
阿斯巴甜的使用状况
阿斯巴甜是受到美国食物药品局核可使用的糖类代用品,在国内也是准予发售使用的,而阿斯巴甜的安全剂量为每公斤体重摄取不超过50毫克。但是因为阿斯巴甜中含有苯丙胺酸,所以苯丙酮尿症(phenylketonurics; PKU)的患者并不适合使用,因为会造成苯丙胺酸无法代谢,而有导致智能不足的危险。而怀孕中的妇女最好也不要使用。另外,曾有一些报告指出有些人可能患有阿斯巴甜不耐症,所以在食用阿斯巴甜制品後会有头痛、抽搐、恶心或是过敏反应的症状出现,所以建议有阿斯巴甜不耐症的人,最好也避免食用。
政府对使用阿斯巴甜的规定
在「食品卫生管理法」中规定,对於阿斯巴甜的标示必须符合:
1.要以中文显著标示「本品使用人工甘味料:阿斯巴甜」字样。
2.只要添加了阿斯巴甜的食品,不论是以锭剂或粉末形式出现的代糖,都要以中文显著标示上「苯丙酮尿症患者不宜使用」等字样。
3.添加阿斯巴甜的食品,依卫生署公告,可以使用「内含苯丙胺酸」标示。
J. 请问一下目前国内有哪些厂家有阿斯巴甜生产的
上海富蔗化工有限公司 99%出口级桶 160000.00元/吨
上海海曲化工有限公司 99%/食品级桶 162000.00元/吨
上海诺泰化工有限公司 ≥99%25kg纸板桶
上海卓锐化工有限公司
上海友盛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嘉辰化工有限公司
上海申荣实业有限公司 食品级袋 205.00元/kg
详情请见 中国万维化工城http://www.chem.com.cn/jysc3/chemgqlist.aspx?stype=sell&query_key=procts&level=contains&wish=%b0%a2%cb%b9%b0%cd%cc%f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