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请哪个朋友分析一下明天的国内经济状况打工者是否还有望在福建打工明年做生意是否可行
2009年国内外经济运行环境分析
2008-11-06 14:56 来源:北京市经济信息中心
受次贷危机不断深化、金融市场持续动荡的影响,世界经济和贸易增长明显放缓,步入停滞或衰退的风险加大。世界经济明显已经进入一个中长期调整阶段。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09年,全球经济增长仅为3.0%。在结构性调整和周期性调整的作用下,我国经济进一步回调,预计2009年全年GDP增长9%左右。在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指导下,“新土改”将引领改革迈入新阶段;宏观调控将围绕“全力保增长”逐项展开,预计国家将会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组合。
一、国际经济环境进一步恶化
(一)次贷新危机引发全球金融危机
随着美国雷曼兄弟公司宣布破产,美林证券被收购,美国国际集团陷入财务危机,次贷危机又给美国金融体系带来了新的一轮风暴,混合型金融危机已然形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10月份公布的《世界金融稳定报告》预测,美国次贷问题引起的金融危机将不断深化,全球金融机构的损失将高达14050亿美元,比4月份的预测增长50%以上。因为全球涉入次贷危机的金融机构众多,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会有更多的损失披露,次贷危机影响还远未结束。为了缓解并降低金融危机给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带来的危害,各国政府纷纷出手干预,虽然政策、措施准确到位,但向市场注入流动性、提升市场信用度,只能延缓危机进程,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次贷引发的市场问题,世界经济进一步恶化的趋势难以扭转。
(二)大宗产品价格回落,全球通胀稍有缓解
受沙特增产、世界经济疲软对石油需求减少、美元汇率较稳定等因素的影响,国际油价一路走低,于10月27日盘中跌破60美元大关。原油价格从每桶60美元涨至145美元用了3年多的时间,而再跌至60美元以下仅用了不到4个月的时间,价格波动明显加剧。受全球小麦产量预计增加、中国和印度大豆产量创下新高、泰国和越南大米丰收等利好因素的影响,国际粮食价格出现回落。美国、欧元区、日本等发达国和地区8月份的CPI普遍出现回落,发展中国家通胀仍保持较高水平。虽然需求下降,产油国对产量的控制和地缘政治危机、自然灾害的不可预期以及游资再度炒作预期的存在,不排除油价再次出现大幅波动的可能。
(三)实体经济受到波及,增长集体放缓
今年一季度和二季度,世界经济同比分别增长4.4%和3.9%,比上年同期分别回落0.04个和0.46个百分点。其中,发达国家经济增长明显放缓,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虽有所放缓,但增速仍较快。
美国经济持续走弱,面临“零”增长风险。今年三季度,美国经济出现0.3%的负增长,为2001年第三季度以来最大降幅,美国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个人消费开支17年来首次出现季度环比下降(-3.1%)。随着房地产市场持续下滑,次债危机难有见底信号,信贷市场持续恶化,贷款和证券化资产损失不断攀升,金融领域的风险有扩散到实体经济领域的迹象。在信心缺失和失业加剧等因素影响下,消费仍将持续低迷。
日本经济将持续在底部徘徊。虽然日本目前在次债风波中受影响和牵连较小,并开始抄底华尔街,但主要出口国经济增长的放缓、国内制造业的不景气、失业率上升等因素难以支撑日本走出经济底部。日本央行预计,2008财年日本经济将增长0.1%,增速大大低于该行此前预测的1.2%。
欧洲主要国家集体走弱。今年9月欧元区消费者信心指数从-19下跌到-24。总体经济信心指数从87.5下跌到80.4,是1993年10月以来最低水平。欧洲制造业已出现自2001年以来的首次衰退,欧盟委员会《秋季经济预测报告》预测,欧盟27国经济今年将进入衰退;2009年德国、法国和意大利经济将出现零增长,英国、西班牙将出现1%和0.2%的负增长。
新兴经济体增速回调,但仍保持相对高位。受发达经济体需求持续疲软的影响,新兴经济体尤其是出口依赖度较高的国家和地区出口难以企稳。在金融风暴的影响下,股市持续熊市,并有大幅震荡的风险,房地产市场也难以回暖;游资的注入和撤离也为这些地区带来了巨大的金融风险。
(四)全球贸易放缓,格局有所调整
在世界需求下降、各国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等因素影响下,世界贸易出现放缓,但格局有所改变。OECD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全球贸易量环比增速放慢,一季度增长1%,二季度下降0.2%。其中,OECD国家出口从1.4%回落到0.4%;进口一季度增长0.6%,二季度则转为下降0.8%。与此同时,全球贸易不平衡状况有所改变:作为最大贸易逆差大国美国的逆差有所缩小,同为贸易顺差大国的中国和日本顺差有所缩小;此外,欧元区由顺差转为逆差,但全球总体贸易不平衡状况未得到根本扭转。
(五)信用危机空前严重
全球著名的国际信用保险及信用管理服务机构科法斯发布了《科法斯世界贸易信用风险手册2008-2009》中文版预测,2008年会是全球信用风险高发的年份。对金融市场动荡的惧怕,对市场信心的缺失以及对政府宏观调控能力的怀疑,动摇了整个经济的基础。企业欠款比例增加、涉及欠款企业范围扩大、居民不良贷款比例大增、国家间金融机构拆借利率居高不下,信用危机已经深入到各个领域,并对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带来了严峻考验。
综上所述,2009年国际经济环境进一步恶化,面临衰退风险加大(详见表1),会对未来我国的经济运行带来较大影响。从短期来看,外需下降将使我国出口增长持续走弱;全球金融危机通过波及我国资本市场影响我国企业融资方式、居民投资收益,进而影响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创新进程;预期国际资本的大规模流动,将给房地产业发展带来巨大风险;全球信用危机也将对企业投资意愿和居民消费信心产生一定影响。从长期来看,我国面临的出口和生产困境,将有助于加速企业自主创新、产业升级的步伐;同时,此次危机可能带来发达国家超前贷款消费模式和打造世界工厂生产模式的改变,这种变化或将对我国未来的消费模式和生产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二、国内经济仍将处于下行调整期
2008年,虽然受到国际环境恶化和国内严重自然灾害的影响,但我国仍然保持了稳健的发展态势。在自身周期性调整要求和外部结构性调整的共同作用下,2009年经济增速将稳步小幅回落,预计能保持9%的增长。
(一)实体经济持续调整,三大需求增长缺乏动力
2008年前三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201631亿元,同比增长9.9%,比上年同期回落2.3个百分点。这已是继2007年二季度以来连续第五个季度下滑。9月份用电需求增幅首次出现低于GDP增幅现象,中国能耗弹性系数小于1,有关部门预计到今年年底发电设备利用小时可能降低到5000小时以下,这些反映需求的先行指标的下行走势,预示着经济下滑态势已成定局。预计2009年三大需求增长动力不足。首先,虽然国家出台了提高部分行业出口退税等刺激出口的政策,但在外需持续下滑的影响下,我国出口形势仍然严峻,东南沿海一些出口依赖度强的省市已纷纷调低增长预期。其次,在全球金融危机和我国沪深两市大小非解禁高潮来临的2009年,我国股票等证券市场回暖可能不大,金融市场融资、融券的能力大幅下降,企业现金流吃紧;房地产市场调整没有到位,浓重的观望气氛一时难以化解,市场投资能力和意愿会大幅下降。再就是全球进入降息周期,居民实际增收放缓,财产性收入大幅下降,新的收入增长点没有形成,消费者信心难以上升,消费需求启动困难。
(二)主导产业面临困境,影响范围逐步扩大
2008年我国部分大中城市房地产市场出现了量价齐跌的情况,居民购房意愿达到1999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开发商资金链紧张,土地大量“流拍”,导致房地产开发投资持续回落。1-9月份,房地产开发投资21278亿元,增长26.5%。汽车生产、销售均不乐观,1-9月,汽车生产76.47万辆,同比增长1.02%;销售75.15万辆,同比下降2.74%。楼市和车市的不景气将对金融等上游产业,钢材生产、建材、机械、化工、电子等下游产业带来不利影响,影响范围会逐步扩大。在价格“剪刀差”尚未缓解、外需明显收缩、融资难等因素的影响下,我国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外向型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加剧,产能过剩进一步增加,三季度企业景气指数比上季度和去年同期分别回落8.8和16.1个百分点。
(三)通胀压力初步得到缓解,但仍将保持高位震荡
在国家“一保一控”的宏观调控指导下,在全球初级产品市场价格下调的背景下,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涨幅继续放缓,工业品出厂价格涨幅出现回落。2008年前三季度,居民消费价格上涨7.0%(9月份上涨4.6%,比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涨幅比上年同期高2.9个百分点,但比上半年回落0.9个百分点。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8.3%(9月份上涨9.1%,涨幅比上月回落1.0个百分点),涨幅比上年同期高5.6个百分点。 随着翘尾的下降,如果没有新的增长点出现,CPI将保持高位小幅震荡,预计2009年CPI上涨4%左右。
(四)安全生产事故频发或将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羁绊
今年以来安全生产问题频频发生,毒奶粉、毒鸡蛋问题出现,反映出企业为降低成本而不择手段、市场过度竞争、政府“缺位、越位”等问题,随即出现的奶农倒奶、企业倒闭、出口受阻等产业链各个环节的问题,将会影响整个行业发展以及中国产品形象。煤矿塌方、瓦斯泄漏等事故更多反映出的是企业社会责任差,政府、社会监管不力等问题。这些问题的接连出现,对本已处在下行期的我国经济无异于是雪上加霜。
三、预期宏观调控力度加大,政策环境适度放松
面对日益恶化的国际环境和下行趋势明显的国内经济,国家明确强调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采取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尽快出台有针对性的财税、信贷、外贸等政策措施,着力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一)宏观调控政策取向将是“全力保增长”
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我国宏观调控政策取向已由2008年初的“双防”,转变为年中的“一保一控”,并正在向“以保增长为主”转变。在2009年国际经济持续恶化的判断下,预期2009年年初我国的政策取向将是“全力保增长”:通过刺激消费扩大内需,调控投资适度增长,以缓解外部环境带来的经济下滑风险。
(二)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组合
按照蒙代尔一弗莱明模型的分析,在有效需求严重不足时,应采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双松”搭配,但在人民币仍存在升值预期和国际资本预期大规模流动的背景下,“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组合将更有利于我国启动内需,保持经济稳步增长。
积极的财政政政策:预计国家将会抓紧出台已试点多年的增值税改革,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激发企业投资、生产积极性。进一步降低部分行业的出口退税,降低产权交易的中间费用。再次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让利于中低收入阶层。提高全社会的医疗、社保等基础保障,以切实提高居民收入,刺激居民消费。通过加大政府对保障性住房的投入,降低购房交易中间税费,以刺激购房需求,稳定房地产市场。
稳健的货币政策:在全球进入降息周期的背景下,根据流动性情况,灵活、针对性的调整村贷款利率、存款准备金率,贷款额度等,增强窗口指导的范围和力度,增强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摩根士丹利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王庆预期,中国央行将在2009年年底前减息五次,每次降息27个基点。
(三)抓住时机,加快体制改革进程
在国际初级产品价格大幅回调的背景下,国家发改委提出要适时对煤、油、粮食等资源价格做出一些调整,但调整时会考虑受影响最大的弱势群体生活问题。预计国家将理顺资源产品定价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的基础配置功能,发挥价格的杠杆作用以推动节能减排。以本轮房地产市场调控为契机,适度增加地方政府调控职能权限和范围,充分发挥地方政府自主调控的积极性,实行差异化的区域政策,以满足不同地区的差异化发展需求。在本轮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警示下,在保持金融稳定的前提下,继续审慎地向前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建立有效的金融风险监管体制,维护国家经济金融安全。
(四)三中全会精神为我国改革和发展重点指明了方向
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决定》,以农村作为未来改革的主攻方向,从土地流转等方面入手破题农村改革,通过逐步放开农村要素市场,健全农村土地、资金、劳动力市场,建立保障农民长远利益机制,从根本上解决长期扭曲的城乡二元结构和“三农”问题。该决定的提出,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释放生产力,而且有利于扩大国内需求,促进城乡一体化,加速城市化进程,对中国经济产生新的推动力。
(经济研究部 齐 心)
B. 有关中国股市的历史
中国证券市场经历了十几年的发展历程,已经初具规模。在这十几年发展过程中,最让投资者兴奋的莫过于大幅飙升的牛市行情。近期,股市出现连续上涨的走势,受此影响,许多人都在高唱牛市到来了。而面对涨声四起的牛市论,仍有些投资者不敢踏入股市这个“雷池”,继续悲观地看待现在的市场。
其实,一轮牛市的产生需要多方面因素的支持和配合,这里我们把中国证券历史上牛市特征和历史背景做一个分析,给广大投资者以参考。
1994
2个月涨2倍多不是牛市胜似牛市
1994年8月的行情惊心动魄,人称解放军叔叔救市行情,其实并非解放军出面救市,只是行情在8月1日建军节启动而已。
在这之前,股市一路阴跌,在跌破777点铁底后一路下滑到325点,其间没有称得上反弹的上涨。就在投资者一片绝望之中,管理层出台三大利好救市:停发新股、允许券商融资、引进国外投资者。1994年7月29日,上证指数(资讯 行情 论坛)收盘333点。
1997年8月1日星期一,投资者眼睁睁地看着股市在394点开盘,涨幅接近20%,所有人都傻了。由于对以前反弹过后更大下跌的恐惧,大量投资者开始卖出股票,股指开始回落,很快屏幕上显示出378点。正当卖出股票的人沾沾自喜的时候,股指再次被强大的买盘托起,并一路上扬,收盘报445.64点,比前日上涨33%,山东渤海更是涨幅高达108%,两市没有下跌的股票。上海股市成交量超过30亿元,为前一个交易日的6倍。
随后股市直线上扬,到8月8日星期五,上证指数收盘683.04点,比一周前上涨105%,连境外投资者都大呼看不懂,行情非常凌厉,仅仅一个半月便达到了巅峰1052点。这次行情可以说是斜率最大的行情,起因为政策利好,但由于时间较短,业内人士并不愿意将这波上涨归结为牛市,而更愿意说是一次反弹,但2倍多的涨幅,即使不是牛市,也让投资者过足了瘾,不是牛市胜似牛市。
1996
十三道金牌方能镇压的最强牛市
经过连续的下跌,1996年1月股市终于开始走稳,最低点已经探明512点,新股再次发行困难,管理层被迫停发了新股。而政策也开始偏暖,券商资金面开始宽裕,各路资金也开始对优质股票进行井井有条的建仓。
什么是优质股票?还是那句老话,散户不要的股票就是好股票,当时新发行的股票肯定没人要,湖北兴化这个大牛股就出现在这个群体。四川长虹(资讯 行情 论坛)因转配股的红股上市的丑闻,复牌后也遭到散户的抛售,成为了没人要的股票,它也是这次牛市的主要牛股。另外,由于当时投资者偏爱上海的股票,深圳的普遍没人要,为首的深发展(资讯 行情 论坛)由于流通盘偏大,自然成为散户抛售的主要对象,而它也成为了整个牛市的领头羊。
牛市来了,什么都敢炒,疯狂程度让局外人不可想象,1996年4月23日,深科技(资讯 行情 论坛)拔地而起,6天时间从4.9元上涨到20.99元,20.99元买入的投资者会不会像现在的投资者一样永远套牢呢?不会,1997年的5月,深科技达到70元,20.99元买入的投资者仍有2.5倍的盈利,这就是牛市。
牛市生命是顽强的,1996年12月12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认为当时的股市出现了泡沫,股市连遭打压,几乎是3个跌停板,而就在这期间,交易制度也发生了改变,实行了涨跌停板和T+1。
1997年2月20日,伟人邓小平与世长辞,股市也以阶段性低点870点开盘,经过30分钟的默哀,股市再次被资金推起。有传言说,当天管理层要求各证券公司:不管买什么,只给你们30分钟时间,所有券商必须建满仓。牛市再次一发不可收拾,3个月后,上证指数达到1510点。一路上管理层连发13道金牌打压牛市,1997年新增300亿新股发行额度的消息终于让牛市低下了高昂的头。
牛市,伟大的牛市终于结束。
1999
轰轰烈烈的5·19行情
1999年的5·19行情是在特定的背景下爆发的一波单边急升走势,中间经历了诸多利好传闻和消息的推动,场外资金不顾一切地接力买进,造成了32个交易日的辉煌,让人至今难以忘怀。
在行情启动前,我国驻南联盟大使馆遭美国导弹袭击,同时也炸出了中国股市著名的“导弹缺口”。随后深沪股指连创新低,上证指数跌破1100点。在此危难时刻,证监会先后向国务院提交利好政策:改革股票发行体制、保险资金入市、逐步解决证券公司合法融资渠道、允许部分具备条件的证券公司发行融资债券、扩大证券投资基金试点规模、搞活B股市场、允许部分B股H股公司进行回购股票的试点等六项政策建议获批,这一系列“政策利好”也成为了奠定5·19行情的基石。
行情正式发动的当天,上午还显得相当平静,真正的变化发生在下午,大量涌入的场外资金不断推高指数,成交量猛烈放大,市场开始骤然升温。此后连续3天,市场量能梯次推进,从75亿元到102亿元到145亿元。市场的做多信心迅速膨胀,场外资金继续蜂拥入场,直到放出沪市单日445亿的天量,指数上攻至最高1756.18点才戛然而止。
本轮行情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有线电视网络股、高科技股、银行股板块、除权股板块、权重股板块、绩优股板块和标购股板块等多个热点的猛烈炒作,几乎整个市场95%以上的股票都上涨超过50%,体现出十足的牛市特征。这与后来出现的二八现象的局部牛市有着本质的区别,也是5·19被投资者念念不忘的主要原因。
2000
至今无法逾越的2245点
5·19行情力度之强史上罕见,但在见到阶段高点后,随之而来的持续半年的大调整,在1999年的最后几天,一轮新的牛市在一片观望中突然爆发。
这波由网络科技股引领的行情,无论在持续时间上,还是个股涨幅上都到了近乎疯狂的地步。上证指数从1999年12月28日起步,到2001年6月14日上证指数创出了2245.43点的历史新高,经过1年半的上扬,沪指创造了至今仍无法超越的历史高点。
2000年初政策利好接踵而来,先是允许券商股票质押贷款,之后实施新股二级市场配售,沪深大盘应声而起。大盘上涨的过程中,虽然有转配股流通上市,新股增发定制框架,宝钢等新股扩容等利空因素出现,但在开放式基金、保险机构、社保机构等增量资金大量入市的背景下,沪深股市大涨小回,一路创造出历史新高。
2001年,两市继续演泽着牛市的行情,但有所不同的是,大盘指数的震荡幅度明显加剧,“牛劲”已大不如前。沪深指数的综指也仅从年初的2077点至最高2245点,涨幅仅约8%,而成交量相对2000年已有所萎缩。
2002年中期,“中科系事件”、“亿安丑闻”、“基金黑幕”等一系列恶性事件相继曝光,银广夏、三九医药(资讯 行情 论坛)、麦科特、蓝田股份等一大批上市公司违规遭到立案稽查,投资者信心崩溃,沪深指数反转向下,一轮牛市宣告结束。
C. 什么是释放资金规模
学生回答,提着两只钱袋预时候才会破土而出。不同种的蝉会选择它们
D. cr投资理财的本来面目
股票日成交量:
据大量数据统计估算,A 、B股两个卖盘,日成交量平均在42万股左右。
因A股股金(占买盘资金的80%)和B股股金(占买盘资金的20%)。
故:A股卖盘平均日成交量仅为335000股
B股卖盘平均日成交量仅为88000股
那么,如果每份卖单为1000股的话
则:A股市场每天只能卖出335单股票,即只有335人可以成交。
B股市场每天只能卖出88 单股票,即只有80人可以成交。
A、B两个卖盘日成交量只有420单,即只有420人可以成交。
那么,面对纷纷解禁的庞大股票,仅靠会员卖股后再去买股的自身消费,远远不能填平这巨大的坑道,这种买卖方式只能是杯水车薪,让大量的股票无法得以成交。
据多日来的数据分析统计:
A股市场平均每个最低价位档下单量约为:165万股
B股市场平均每个最低价位档下单量约为:58万股
那么,A股卖盘每个最低价位档,至少需要5天才能卖完。
B股卖盘每个最低价位档,至少需要6.5天才能卖完。
每周按5个工作日计算,那么,一周你只能卖出一单(1000股)股票。
试想:将你手中的股票卖完,则需要多长时间?可想而知。
拆股问题
1、拆股日期为7月4日
2、股价回落到0.18元
3、原始股为2股配送1股
4、市价股为1股配送4股
5、拆股配送的电子股按25周逐步解禁。拆股一周后,每周解禁1/25。
假设:你手中有原始股10000股,拆股后配送5000股。
那么,你拥有股票数为:15000股。但是,自7月4日起股票价格从0.372cp回落到0.18cp,也就是将你三个月以来慢慢涨来的股价,瞬间降到仅一半的价位,回落到初始价格。
那么你拥有的15000股的价值,只相当于原先的7500股价值。试想:你原有的10000股是不是等于减少了2500股。无形之中将你的股票黑走了2500股。
而且,配送给你的5000股,要封禁25周(175天,约6个月),每周只给你解禁1/25(4%),也就是说一周只给你解禁200股出售,平均股价按0.23计算(约:240元人民币),那么,卖完整个5000股将长达半年之久。
我们再来算一下你原有的10000股,拆股后直至卖完的收入吧!
据目前情况,一周只能卖出1000股,需要10周才能完成(约两个多月)若每天涨2加厘,10周的平均股价不足0.20cp,那么10000股卖出后的总收入是:
10000股×0.20cp×95%×80%≈1520 C$≈10640元
而原来10000股我们只按 0.30cp股价算(涨价的除外)卖出后至少为:10000股×0.30cp×95%×80%≈2280 C$≈15960元
拆股后前后差额将是:5320元
无形之中,将你的卖股收入减少了5320元。或许你会说,我还有5000股配送的股票,可是,你有没有想过,那将是一个漫长的卖股过程,少则半年之久,而且,在这个漫长的半年时间里,你能保证公司会不会玩新的花样呢?到时后这些配送的股会不会又成为公司的囊中之物?
譬如:你曾经拥有的股金股,当时不是可以销售变现的吗?后来却在一夜之间化为鸟有了吗?
你再想想:做为一个规范的公司,董事会决定的方案,能随意变动吗?然而,大家分明看到,公司的公告却肆无忌惮随意地进行改动,一而再,再而三,让人们始料不及!
虽然说市价股为1股配送4股,但对于这批开禁的会员来说,市价股所剩无几,大多只剩下尾数了,为什么在此之前不给你配送呢?那是因为你的股票情况,早已在公司的掌控之中。你根本占不到任何的便宜,公司的目的是为了将股价降到初始状态,但又怕遭到众人的抗议,才佯装做出配股的方案。用一句俗语来说:则是打你一巴掌,再抚你一巴掌!让你迷迷糊糊,以为天上真会掉下馅饼!
所以,这次拆股名义上给大家配送股票,其实质是将你的那点仅能够保本的股票,肆意给蚕食了,再给你拖延个半年之久,让你难以收回本金,让你哭笑不得,特别是对于静态的人,你的投资将会损失惨重。到那时你收回的本钱所剩无几,猪肉盘成豆腐渣!
综 述:
所有用来买股的股金,只是在卖出股票后获得的现金币中扣除20%的金额又用来买股,这本身就是一个很少的金额,用很少的股金来购买庞大的股票,这无疑是杯水车薪,所以每天的成交量非常之低,以致使得股票买卖严重受阻,根本无法卖出。
公告上说:彻底解决股票买卖难的问题。事实又是如何?无须多论。
CR公司当初计划中明确承诺,两个月解禁后能回本并赚钱,每周可卖五千股,并可一次性成交,后来又改成一次只能卖出一千股,真可谓花样百出。可现在的现实摆在面前,就连一千股的下单甚至一连多少天不能卖出,究其缘由:是由于大量的CR会员纷份解禁,均到了回收本金的时候,可是,在这种情况下,公司却不拿出一分钱来回购会员的股票,而是在会员卖股的收入中扣除股金,再来购买股票,如此循环往复、重复消费,解禁后的股票又怎能卖出呢?
眼前,到了会员解禁的非常时期,公司却并没拿出切实可行的售股方案,总是在会员的头上“玩猫腻”套来套去,竟然还冠冕堂皇地说,要保障静态投资的收益。那么试问:如此“套来套去”的方案能保障投资者的真正利益吗?
如果说公司对这些到期的人能得到应有的回报,这无疑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开拓新的市场,让CR市场才会有着更大的发展空间。
然而,现在的情况恰恰相反,盼望以久的股票解禁后,却无法售出,让人诚惶诚恐,心情甚为担忧,做市场的人,此时也为下线不能收回本钱而终日担惊受怕,在如此情况下,又怎么能让他们大胆地去开拓新的市场?因此,CR市场资金链不断萎缩,部分地区甚至出现停滞状态。因为,人们纷纷预感到风险在节节攀升,不祥之兆将如期降临!
以上分析仅供参考,自我考量,总之,我们面对危难之时,要以清醒的头脑去思考问题,千万不能被表面现象所迷惑,看问题要看其本质,只有这样,才能将我们的风险降低到最底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