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类型 » 士兵突击最强股票形态

士兵突击最强股票形态

发布时间: 2021-08-07 05:53:31

㈠ 《士兵突击》捧出中国影视圈的半壁江山,各个都是演技扛把子,他们都是谁

作为军旅剧中的佼佼者,《士兵突击》达到的高度几乎无剧能够企及。毫不夸张的说,《士兵突击》几乎捧出了中国影视圈的半壁江山,其中的主演各个都是演技扛把子,对人物的塑造力与理解力堪称一流,他们都是谁呢?

四、陈思成

其实最初陈思成并不想演“成才”,别看那时陈思成还不到30岁,可年纪轻轻的,他已经签约了华谊,凭借在《民工》中的精彩表现一炮而红,是名副其实的年少有为。

不过导演和编剧都认为陈思成看起来有些“交际花属性”,而且整体形象与“成才”也比较相符,虽然这个角色的人设有些讨厌,但如若能演好,也照样能获得一致好评。

事实证明导演的话没错,陈思成的确在《士兵突击》上映后获得了更高的知名度。陈思诚已经成功转型成导演,《唐人街探案系列》就是他的代表作。

如果陈思成能爱惜羽毛,在私生活方面检点一些,想必口碑应该比现在要好得多。

㈡ 《士兵突击》史今、高成、袁朗的性格分析

【角色】:史今
【身份】:新兵连三排长、七连三班班长
【性格】:热情率真,淳朴实在,坚韧执着,富有爱心、同情心、责任心。
【语录】:“只要今天比昨天好,这不就是希望吗”、“人总是要分的,而且还会越分越远,见不着面、摸不着人,想得你抓心挠肝的。可是咱也在长啊?个越来越高能耐越来越大,到时候你想见谁你就见谁,总有一天你会发现,从天南到海北就是一抬腿的距离。”、“以后‘不行’这两个字少说,记住:饭得一口一口吃,事要一件一件办。” ”咱们军前年有个兵2000个俯卧撑 ,人靠的就是意志不是数字 你老想那些数字干啥玩意儿”
【点评】:如果也给《士兵突击》评选十大感动人物的话,那么史今无疑会以压倒性票数夺得第一。如果要用一句话来定论史今的话,那么最恰当的是‘如水的男人’。他有男人的刚毅,同时也具备女人的温柔,在史今身上,一切品行都接近完美。在这部以战友情来赚取观众眼泪和感动的剧集中,史今是赚得最多的一个形象。而我们,也心甘情愿的为史今流泪和感动。因为,正如高城对史今作出的评价那样:我怕他,我怕对不起他!

【角色】:高城
【身份】:七连连长、侦察营副营长
【性格】:火爆,狂放不羁,自强独立,有胆有识,敢作敢为,重情重义。
【语录】:“三次集体一等功表示什么呢, 表示, 在三次战役中阵亡超过三分之一,表示在三次战役中,歼敌逾倍甚至是二十倍.表示在三次战役中超越了这个连建制的这战役性作用.哎, 重要的,最重要的我们连到今天还没有倒,而且还永远这样继续下去, 不抛弃,也不放弃,所以我们就叫—钢七连”、“情绪不错,继续保持。”、“把他拉出去给我毙了!”
【点评】:如果非要给《士兵突击》选出一个最出彩的角色,那么高城无疑是‘兵迷’心中不二的人选。原因很简单,正是高城这一形象,将这部军旅大戏所表现的军人气节、气魄和情意推向了完全的高峰。带着七连硬闯团报讨说法,独自硬撑着带领七连坚持训练到最后一刻,这是他的气节;身为军长之子从不靠裙带关系总是选‘最难的一条路走’,敢在‘团里威,营里横,十六个连长我老大,’这是他的气魄;从不求人但为了伍六一的事把能求的人全求了个遍,从不流泪但却在送走一批批战友之后号嚎大哭,这是他的情意。用史今的话来形容:有见识,有学历,有理想,有思想,有抱负,有水准。这就是高城,钢七连的顶梁柱,C集团军的将门虎子,《士兵突击》的‘精神之父’。

【角色】:袁朗
【身份】:中校、A大队队长
【性格】:顽强,严谨,执着,重义,沉稳有激情,冷酷不乏幽默。
【语录】:“谁在以老大自居,我咚咚咚,捶死他.”“我才三十我还没玩够呢我!”“可你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珍惜,你真的懂得么?你懂得珍惜么?不抛弃不放弃你到是记住了,你也是这样告诉许三多的,那些做到这六个字的人,抛弃了什么,放弃了什么?想吧!现在。”
【点评】:袁朗是个‘爷们儿’,纯的!他在剧中的受欢迎度极高,丝毫不逊色于成才,甚至许三多。用时下的话说,他够‘牛逼’。,他没有高城的背景(虽然高城并没靠背景起家),年龄和高城差不多却已经混到中校;他所属并掌握着全军最牛的特种部队,用许三多的话说就是‘那是步兵的巅峰’;他有过硬的军事技能,轻易就完成了拓永刚认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他有极强的心里素质,身经百战,临危不惧,面临任何压力都从容镇静,被子弹打穿手臂也当是小菜一碟。另外袁朗做事有一个‘特点’,有人认为那是他的‘优点’,但也极有可能转化为他的‘缺点’,那就是力求带有‘个人主义倾向的完美’。成绩最优秀的成才被他卡掉了,幸苦挖过来的拓永刚因为一次选择被他拒于门外~而这样的性格往往容易和‘不抛弃也不放弃’的真谛背道而驰。

㈢ 士兵突击

片长:三十集电视连续剧

类型:军事动作、青春励志电视连续剧

区域:中国大陆

摄制单位:

八一电影制片厂

成都军区电视艺术中心

华谊兄弟影业投资有限公司

云南电视台

出品人:明振江 舒崇福 王中军 杨文虎

总监制:陈全胜 王中磊

总策划:李洋

总制片人:张谦

编剧:兰晓龙

导演:康洪雷

摄影指导:王江东

美术:高 强

制片主任:辛崇彬

制片人:吴 毅 郭 宏

演员全表
许三多——————王宝强

成才-——————陈思成

袁朗-——————段奕宏

史今-——————张译

高城-——————张国强

伍六一——————邢佳栋

老马—-—————范雷

李梦——-————马帅

老魏———-———刘天佐

薛林————-——张兵海

齐桓—————-—高峰

吴哲————-——李晨

甘小宁——————李博

白铁军——————左腾云

马小帅——————李梁

洪兴国——————朱时春

何红涛——————陈文波

张干事——————曹海涛

铁路—————-—曹克难

王庆瑞——————李京

许百顺——————罗京生

村长————-——赵志君

许一乐——————邓宝

许二和——————王大志

拓永刚——————刁海明

故事大纲

青山绿水之间,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许三多(王宝强饰演)喜欢读书,父亲许百顺却要把他送进部队,认为只有这样,这个从小怯懦被他叫做龟儿子的许三多才会有些出息。父亲对许三多的暴躁以及三多自身的懦弱和善良,让前来为征兵进行家访的班长史今(张译饰演)想到了自己没当兵时的样子,善良的史今动了恻隐之心,应允了许三多的入伍。

懵懵懂懂就踏入了军营,许三多把班长史今视作依靠,副班长伍六一(邢家栋饰演)却仇恨般地看着他——担心许三多拖垮班长,还让班集体蒙羞。而临时担任新兵连连长的钢七连连长高城(张国强饰演)更是看不上这个没有血性和激情的新兵。新兵训练结束了,三多被分到了偏远艰苦的后勤管道维护班,一同来部队的老乡成才(陈思成饰演)则去了鼎鼎大名的钢七连。

维护班的生活寂寞无聊,老兵们靠打牌、找乐趣来打发时光。单纯的三多依然每天出操、训练,老兵们觉得他不合群,许三多却不明所以。

班长老马(范雷饰演)随口说起当年曾想在这里修一条路,许三多把班长的话当成了命令,靠一个人的力量修成了这条路。老兵们受到了感染,五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团长听说了此事,把许三多调到了钢七连,许三多无奈地离开了他十分眷恋的五班。

到了钢七连后,班长史今不顾连长的愤怒、班副伍六一的反对,让许三多进了自己所在的一排三班。许三多成了越来越没信心的人——周围的人都比他强。越怕犯错误却错误不断,作为装甲侦察兵,他还竟然晕车。

许三多拖累了全班的成绩,一直挂在三班的流动红旗也被老乡成才所在的七班拿走了。不仅是三班,全连的人都漠视许三多的存在,甚至成才也瞧不起他。连长高成提醒史今不要为了一个木木讷讷的许三多而影响了自己的前程。而班长史今毫不放弃,独自承担着连长对许三多的怒火,劝阻着自己最要好的朋友伍六一对许三多的责难,一点一滴地启发教导许三多。为了树立许三多的自信,史今鼓励许三多学习给步战车卸下履带,并不顾伍六一的反对,亲自为许三多掌钎。却不想,胆怯的许三多还是失败了,铁锤砸在了史今的手上……许三多想要退缩,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好。史今盛怒之下骂醒了许三多,当许三多再次拿起锤子,准确地砸在钎上,史今终于感到了欣慰。而许三多开始为了让班长不会因他而退伍拼命地训练。

为了克服晕车,许三多一次次地在单杠上旋转,又一次次摔下来,班里的战友也终于忍不住一起帮助许三多训练。在一次全团考核中,在班长的鼓励下,许三多让全连上下大吃了一惊。随后,许三多为了给已经垫底的三班夺回流动红旗,在班长和战友们的鼓励下完成了333个腹部绕杠,震撼了七连所有的人。从此,许三多终于有了自信。

渐渐地,许三多成为了训练和比赛的尖子。在对抗演习中,他俘获了一名中校——全军闻名的A大队的队长袁朗(段奕宏饰演)。这次演习中,钢七连所在的团失败了,暴露出明显的缺点。成才在演习结束后,决定离开辉煌的钢七连而去一个实力较弱的红三连,为了能得到更好的晋升的机会。班长史今此时由于年龄和文化水平等各方面的综合原因,被列入了复员退伍的名单。为了将班长留下才拼命的许三多懵了……

在离别的痛苦和艰苦的训练中,许三多成长了起来。然而此时,他所在的有着光荣历史的钢七连由于部队发展的需要——我军传统的机械化部队向新型现代作战部队快速跃进,奉命改编。

与此同时,成才在红三连并没有得到期望的好机会,却被分到当初许三多所在的草原五班当班长,心有不甘的他无奈地去往那个草原上所谓“班长的坟墓,孬兵的天堂”。

战友们一个个都走了,最后连长也调到另外的部队,一直依附于班长和战友的许三多成了钢七连的最后一个兵,留守看护着以往充溢着青春热血的营房。三多承受着孤独和失落,时间长了甚至开始自言自语。靠坚持训练和每天一成不变的行动,许三多默默坚守着……

父亲许百顺来到军营想让三多复员回家,伍六一带领一班战友做出许三多在部队了不得的样子。许三多拒绝了父亲又深感愧对父亲。但他的确不知道自己一旦离开部队,会是什么样子。

袁朗奉命为A大队招人,他想到了选是曾将他俘虏的许三多。许三多、伍六一、成才参加了“老A”设立的残酷的野外生存作战比赛。伍六一付出了一条腿的代价,许三多和成才最终获得了入选资格。

许三多进入了一个他从未预料到的世界——“A大队”,与他以往的所有部队不同,这里没有理解、没有关爱,只有冷血、只有训练,袁朗为了锤炼他们,让所有的队员学习在最没有希望没有依靠的环境中依然能够生存,能够完成任务,打造符合现代化作战要求的军人群体。

新的作战形态需要单纯的许三多头脑不能太单纯、需要喜欢依赖别人的许三多独立判断和决定自己的行动,在一次又一次挑战生理和心理极限的训练中,许三多靠本我的力量,坚持了下来。而天资聪明的成才却被淘汰了,重新返回草原五班。成才终于开始思考,自己当兵以来,为了晋升,为了目标,放弃了对战友对集体的所有感情。他决定从头开始,找回自己曾经抛弃和放弃的这一切。

在与境外雇佣军组成的毒贩武装的实战行动中,许三多杀死了敌人,毒贩临终的眼神和第一次杀人对三多的冲击,让许三多精神难以恢复过来,善良的许三多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是否还能干下去。

袁朗作为一个多次经历生死的老兵,他做出了别人一时难以理解的决定——让许三多暂时离开军营,去他想去的任何地方。

许三多离开了他朝夕相伴的部队,他的身后,是所有战友们担忧的眼神。

在城市里游荡的许三多找不到自己的位置,许三多回到了老部队,遇到了当年伴他成长的战友们,作为军事机密,他不能说出他的境遇,但军人的理解让战友们看出了许三多的痛苦和挣扎。许三多寻找着一个答案、一种解脱。终于,在连长高城的怒骂中,许三多解开心结,决定重回老A。

许三多的家庭此时却发生了重大变故。父亲和哥哥要办石灰厂,储存的炸药炸塌了房屋,进了监狱。不负责任的大哥跑了,二哥则守着家里的残垣断壁靠泼皮对付讨债的人。许三多回到家乡,从监狱里接出了父亲,又靠袁朗他们的集资让亲人们有了新的前景。

许三多回来了,袁朗他们终于放下了心。

在A大队新一轮的招募中,成才也靠自己的努力进来了。在一场更艰苦更残酷的新式对抗演习中,许三多和成才一起出击,用迅捷无比的行动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展现了他们的成长和“不抛弃,不放弃”的坚定信念……

㈣ 这是什么坦克图片出自《士兵突击》。感觉不是99也不是96。炮塔也不像59系列的蛋蛋头。

可能是85式主站坦克

㈤ 关于士兵突击:老A和师侦营的战斗力谁厉害战损率9:1什么意思

先说战损率 就是己方损失与地方损失的比率
9:1 说明要干掉一个老A 老步必须损失9个人
团长也说过 战损率为25:1

老A是军区一级至少是军一级的特种部队,
师侦营则是师一级的侦察营,理论上战斗力略逊与前者,但是并不能说明不能打赢老A。
前者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后者也不赖 ,而且有人数上的优势。 可以说是不相上下。
在演习中,连长的师侦营相对于老A来说则是
找茬部队,貌似扮演霉菌的角色,呵呵!

㈥ 士兵突击里谁最厉害

袁朗

㈦ 士兵突击里面第几集成才和袁郎比枪

米比过,不过在对抗时,成才正要打袁朗,让袁朗一回头秒了

㈧ 士兵突击的18强产生

继续来关注士兵突击。经过三天的的魔鬼训练营,最初的100名士兵已经只剩下35人。2012年2月10日是魔鬼营的最后一天。最终是哪18人通过挑战坚持了下来呢?我们将拭目以待。
参与节目选拨、有志成为特警的100名武警新战士来自武警云南省总队的各个支队,他们来自全国各地,有海归、富二代、大学生,有的是电子游戏的全国冠军,有的甚至还当过村官,他们虽然都是各个支队的优秀新战士,但在节目录制过程中,将遇到前所未有的考核,首先将面临长达72小时的魔鬼训练周,接受多达40项的极限挑战,这18人晋级之后,他们将分组在云南的高山峻岭、大江大河、雪地水下、热带雨林等各种艰苦环境中,以完成各种特殊任务的方式,展开技战术、智慧、体力、意志、团队协作精神的比拼,经过残酷的淘汰晋级,直到决出三名表现最优秀的战士,成为特警队员。

㈨ 士兵突击实在是太烂了,不明白为什么有这么多人在捧

《士兵突击》是一部士兵精英的血泪成长史。他们的生存原则很简单,只有六个字:不抛弃,不放弃。由于许三多初入军营的木讷和懵懂,他被称为“傻瓜”,一个十足的笑柄。这时,班长史今的教育和帮助使他脱胎换骨:一个对任何事都不在乎,一个做什么事情都出洋相,走路都不知道该迈哪条腿的许三多,凭借着执着与单纯,一步步“爬”向成功。可以说,史今和许三多,就是老师和学生,老师没有抛弃,学生没有放弃,终究能够成功。
“要做有意义的事。什么是有意义的事?就是好好地活!”这是许三多的另外一句座右铭。军营中不乏一点就通的聪明人,但他们的小聪明却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他们的失败和出局。表面上对任何事都不放在心上的许三多,事实上却是对任何事都异常认真;表面上什么都落后的许三多,却因为永不言弃的精神变成了事事在行的“兵王”。不善言谈的许三多,用笨拙甚至让人喷饭的语言,表达的却是人生至高无上的真理!生活的真谛,便如大侠郭靖的武功,练到后来,已经与聪明无关。木讷的许三多,在绝望的情况下孤军奋战,在“A大队”的选拔中得到了最高的成绩。
剧中的另一个主人公,天资过人的成才,在考核中却因为考虑的过多而放弃,终于在第一年的选拔中出局。还好,他遇到了袁朗,正是袁朗运用其独特的方式,让骄傲的成才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彻底成长起来,再第二次选拔中获得成功。《士兵突击》这部电视剧以战友之间的友情贯串始终,以许家的亲情做点缀,即便是“A大队”非人类般的磨练中,依然是“道是无情却有情”。
寂寞的人更有承受能力-----不信,生活中自己体味吧。许三多刚到五班时,队友和他说了一句经典的话:再五班做事是做光荣而伟大的事。为什么光荣、伟大?他们做的事因为平庸而伟大,因为漫长而艰巨!我们大多数人还只是做一些平庸而漫长的事情,如果平庸的事都要放弃,那还能做什么大事呢?

㈩ 看过《士兵突击》懂军事的进!

中国95式自动步枪步枪优缺点分析

95式步枪设计分析

随着95式突击步枪分发部队与逐渐开放供给外界射击,其遭受的批评也越来越多;不外乎枪本身设计优劣与使用者是接受新观念等问题。

新式的95式突击步枪引入部队后,新观念并未一起引进,中国部队里竟还有采用旧

式错误的训练作法,在射击预习中在95式突击步枪前段枪管下,依然挂块砖头来训练士兵站立姿势持枪臂力与重量稳定度。95式突击步枪有一超大的扳机护弓设计,有前握把的作用。不过,这种与握把距离过近的设计,没有真正考虑持枪人体工学,反倒延续以往中国士兵在手握弹匣持枪的习惯,造成士兵各自发挥创意,有不同的握持方式甚至捧起护弓底部作为支撑。

瞄准装置/提把/枪机拉柄

为了控制成本,95式突击步枪并未如AUG将光学瞄准镜列为标准配备,而采用传统机械式瞄准装置,因无托枪的短枪身和后置的准星座设计,也造成了95式突击步枪瞄准基线过短的问题,在射击精度与有效射程上也有所影响。

95式突击步枪最大的设计败笔在于固定式提把,且枪机拉柄置于提把内,且早期采取错误的高拉柄设计,这使得95式突击步枪瞄准装置位置再向上提高,使得士兵自掩体后方需冒生命危险暴露面积进行瞄准射击,且高耸的柱体式准星座在携带上也容易碰撞勾外物。

M16式的提把只适合在休闲状况下提枪慢行,战场上激烈行动中,若用提把无法单手把稳住枪枝,摇晃的枪体会阻碍行动。而今战术枪背带的搭配,也使得突击步枪提把显得多余。M4A1卡宾枪的可拆式提把和滑轨座设计,则是彻底解决这方而固定提把所带来的不便问题。

95式突击步枪之枪机拉柄位于提把内,不论左右乎皆可方便操作,如同法国FAMAS设计,早期为简易外露的钢制枪机拉柄,在使用上应会有射击热传导和结构强度问题,之后的改进是降低拉柄高度与加宽改进设计,不过在操作上却较为不便。

抛壳方向设计

95式突击步枪射击后的抱怨,是在退壳过程中硝烟的刺鼻、熏眼和持续射击后护手握持的温度等问题,其实都是预期中的无托式步枪缺失。在大陆的军事杂志,不时可见对95式突击步枪有诸多建议,更改退壳口向下的设计是其中之一。提出者应是不了解枪械设计的原理,因为此议会涉及更大的变动,枪械退壳口方向的设计。除了人机工学中左右操作方向考虑外,有一重点在于与自动供给弹的弹匣相对应配合,等于是完全推翻的重新设计。

向下方抛壳的构想,亦曾有枪械设计师在此方面提出解决方法,P90和Calico冲锋枪就是其中较为人所熟知设计;但这两款枪械的弹匣设计较为复杂,射击过程的供给弹可靠性和故障排除耗时不便,最让人无法完全放心。且向下抛出的高热弹壳,难免触及碰到贴腮瞄准的射手,以致这两款冲锋枪最后用“集弹袋”来解决这方面的困扰。

无托步枪有效缩短枪身后,另一最大的隐忧是弹膛过于接近射手脸部,即使碰不到机率非常低的弹膛意外爆炸危险,但每次射击所产生的燥音,导致听觉受损、接近退壳口火药燃烧废气吸入、贴腮瞄准退壳门热气传至右脸颊,长期下来都是不能忽略的射击伤害;FN枪厂新设计的F2000枪机内采用套管推抛式的退壳设计来解决无托枪枪械抛壳方向问题,封闭枪机的也改善了废气与噪音问题,不过复杂机构的可靠性和枪机内散热,又成为新的问题。

保险/射击选择钮

95式步枪的击发系统是以传统步枪架构而发展出,所以保险/射击选择钮还是在枪机下后方,操作时必须大动作的分手拨动;要改成瞄准时右手握持提把仍然可操作保险/选择钮并非不可行,但这考验了设计单位的机械巧思能力,而今的95式步枪设计其实是牺牲了士兵的操作便利性和临时紧急应变速度,来屈就该步枪机械设计不足之处。

5.8毫米弹药

5.56毫米的97式突击步枪推出,其实也说明的5.8毫米口径并未获得第三世界其他国家的认同采购,加上95式突击步枪1997年出厂价就近4000元人民币,过去大陆外销步枪的低价优势已不复在;若要采用军事援外免费赠送,除了要考虑枪枝的造价问题外,还需一并帮援助国替换现有步枪口径的问题,这时大陆版的AK47突击步枪反而比较95式或97式更加具有援助效益。

一些国家军事单位和枪械专家,倒是对使用5.8毫米子弹的95式突击步枪感到兴趣,想窥视该枪弹的奥秘,不过并非是要从95式突击步枪中学习到设计,而是分析探讨其5.8毫米子弹设计与表现。发展在后的5.8毫米子弹,有着超越SS109的必要使命,在发展阶段考虑到中国缺少铜的困境,所以使用钢质弹壳,为了退壳的顺畅,所以5.8毫米子弹在弹壳锥度上较北约5.56毫米子弹大,加上子弹底部边缘较宽(10.43毫米)、子弹全长较高(61毫米)、使用较厚的塑料弹匣以增加结构强度,并且为达30发的基本装弹量等综合因素,造成了95式突击步枪弹匣过长过宽和弧度过大,在卧姿时射击也间接提高士兵的危险暴露面积。

无托枪的迷思

无托枪设计的步枪有着缩短步枪整体长度、便于携带等优点,但不可否认的确存有许多设计和使用上的缺点,有些可以靠设计来克服,有些是难以解决;若设计者在发展阶段未能于一开始认清问题,在设计阶段就尽量克服改进,即使定案批量生产,日后都会成为无可避免的必然缺点,当然一些修正是可以改善小缺点,但一些重要的改进将涉及更多牵动,除非舍弃另起炉灶重新设计,否则只有让士兵去以人就枪地接受缺点。

95式突击步枪在发展的过程中,曾有过一款采用传统设计有折叠枪托的版本,但从未曝光过。以现今突击步枪的发展与设计而论,其实已经到了成熟阶段,新设计的突击步枪如何在众多国家和现有步枪中抢得注日焦点呢?采取无托枪设计往往都能获得突出的效果,但若要回归军用步枪设计的实用性评估时,大多数时候无托枪设计反而成为扬弃的方案。传闻95式突击步枪现已暂缓生产与重新评估全面换装计划,并以95式突击步枪内部机件为发展基础,进行另一型传统的折叠枪托的设计工程。

榴弹发射器

35毫米枪挂榴弹发射器最大射程是360米,其框架式瞄准具为片状准星与翻转式表尺,刻度为75—350米,在一份报道中称95式突击步枪的QLG91B-35榴弹发射器在100米的表现不错。其实可分析其背后的意义,由于95式突击步枪是采无托枪设计,造成瞄准基线不足和榴弹发射器发射管的截短设计,都使得最大射程有所受限。

5.8毫米枪弹展望

整体分析5.8枪族,现今发展了一系列三种不同任务子弹:步枪弹(QBZ-95突击步枪)、机枪弹(QBB-95 LMG班用机枪、QJY-88通用机枪、KBU-88狙击枪)、手枪弹(92式5.8毫米半自动手枪),不排除将来会有真正狙击弹和冲锋枪弹出现。虽然步枪弹与机枪弹必要时可以通用在步枪、狙击枪与机枪上,依任务用弹分类过多,使得5.8毫米步枪弹/机枪弹却无SS109单一制式弹种类的后勤优点。

从5.8毫米子弹自1971年论证试验,到跨21时代这一系列发展,反倒多次显示出最基本的方向与目标未能明确,后续有为充实5.8枪族全系列而发展的意味,但忽略了不同枪械的不同弹头口径与弹头设计目的,而自我陷入5.8的数字迷思中。5.8毫米口径为满足通用机枪、轻机枪、突击步枪、狙击枪、冲锋枪、半自动手枪等六种不同功能的枪械,经过长期间的论证和不断的修正来达到需求,最后是达到5.8毫米数宁上的统一,但却待研制达10款以上不同类型的枪械。

如今5.8毫米弹药的发展规模已难以叫停,不似当年87式步枪和轻机枪可小批量试验评估的具有弹性,从中可以发掘新缺点作为日后改进的地方。早期设计单位刻意忽略的问题和设计不足之处不予面对,除了设计部门和制造工厂所面对的是现实的考验;就突击步枪设计角度来看95式,如还坚持无托枪设计,则需有高达10项改进需要进行。平心而论,95式突击步枪所暴露出问题并非没有解决的对策,但个人在此不作任何建议;而5.8毫米子弹在发展初期却是错失了前瞻突破的规格制定,造成现今向国际推展不动的窘境。

中国5.8毫米枪弹系列未来的展望,最终还是如同今日般,成为全世界单一国家的特定枪弹口径,很难成为国际标准。
交个朋友吧! QQ47263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