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融资杠杆 » 股票成为中国的核心资产

股票成为中国的核心资产

发布时间: 2021-04-21 06:57:41

Ⅰ 股票的核心资产啥意思

核心资产就是公司最值钱的那一块,比如公司的房产,工厂,技术权利等各方面。

Ⅱ 介绍一下中国股票市场的发展历史

中国证券市场从1870年至今已有120多年的历史,经历了三个时期:1870年至1949年的香港、上海、天津、北平的证券市场,1950年至1980年的天津、北京、香港、台湾证券市场,1981年至今的上海、深圳、香港、台湾证券市场,形成了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的三个阶段。

1.1870—1949年

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股票是洋人发行的。1840年鸦片战争后,外商开始在中国兴办工商企业并开始发行股票。最早在中国设立股份银行的是英国汇丰银行,1865年3月3日在香港设立总行,4月在上海设立分行,1870年前后中国出现了买卖外商股票的的经纪人。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为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同时由于帝国主义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放松了对中国市场的控制,中国民族工商业迅速发展,股份公司日益增多,股票大量发行,成为我国证券市场发展史上的一个新时期。

1914年上海股票商业公会成立,同年12月北洋政府颁布了我国第一部证券交易条例,证券交易有了初步的法规。当时的上海股票商业公会设在上海二马路一带(今九江路)。最初有会员12家,后增至15家,会员缴纳12两白银作为公会资本,每月还要交会费2两。交易品种包括政府公债、铁路债券、公司股票及外汇等等。交易方式是现货交易,交易时间为上午9——11时,手续费按1%—5%收取。这标志着中国人自己经营的第一家现代证券交易所诞生了。

1920年孙中山先生与虞洽卿联名向北洋政府申请成立了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集资500万元,于同年7月1日开业,经营品种除证券之外还有金银、皮毛、花纱布、粮油等等。与此同时,上海股票商业公会也根据北洋政府颁布的《证券所交易法》改组为上海华商证券交易所,集资300万元,经纪人有55名,主要经营北洋政府发行的公债。这两个交易所业务兴隆,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开业半年就赚了100多万,引起了各方面投资者的注意,各种证券物品交易所如雨后春笋般的建立起来,仅在上海就有200多家。随后全国一些大城市陆续建立了证券交易所。

1918年北京股票交易所成立,1921年天津证券物品交易所成立。当时的天津证券物品交易所资本200多万元,分为10万多股,由天津和上海两地筹资,理事长为曹锟之弟曹均,沪方代表由孙棣三担任,监督人为天津一位巨绅。当年10月1日在天津东马路开业,先是买卖公债,然后增加了股票交易,也曾兴盛一时。

1921年秋,风云突变,当时上海先后兴起的150家交易所,有的发行股票成立了信托公司,因股票价格大幅下跌而倒闭,引起了连锁反应,上海有近百家证券物品交易所倒闭,只剩下包括上海货商交易所在内的十几家。天津的证券物品交易所也因上海股价暴跌、交易所倒闭之风的影响,于1922年停止了营业。后来人们把1921年的交易所和信托公司的倒闭风潮称为信交风潮,这是中国证券市场的第一次暴跌。

1949年以前中国有香港、上海、天津、北平四个证券市场。香港是开业最早的证券市场,1891年香港股票经纪协会成立,1914年易名为香港证券交易所。1921年建立了第二个证券交易所。1941年香港被日军占领,这两个交易所停止活动。1947年两个交易所合并,成立了香港证券交易所有限公司。实际上,香港从1866年开始股票买卖到1947年香港香港证券交易所成立这一阶段,市场规模很小。

2.1950—1980年

1949年6月华东军事管制委员会为了稳定上海金融秩序封闭了上海证券交易所。1949年1月天津解放,天津军管会接收和清理了原国民党时期的证券交易所,并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天津证券交易所,该所于1949年6月正式营业,成为新中国的第一个证券交易所。1950年2月1日北京证券交易所成立。这两家交易所在解放初期对融通社会资金,恢复生产起了积极作用。1950年以后金融和物价趋于稳定,证券交易减少。1952年天津证券交易所并入天津投资公司,北京交易所也停业。50年代至70年代中国大陆的有价证券是国家发行的公债,但只能还本会息不能买卖和转让。80年代中国大陆又兴起国债、企业债券和股票的交易。

香港证券市场是1949年以后一部分内地资金的转入才逐步发展起来的,但市场狭小,银行信贷是各公司的主要资金来源,到1962年也只有65家上市公司。1965年平均月营业额410万美元(约3200万港元),1967年8月31日恒生指数曾降至58.61点,香港证券交易所曾两次停市10天。 1968年香港经济增长,使证券市场成为地方实业重要的资金来源,1969年平均月营业额2720万美元(约2.12亿港元),上市公司72家,同年12 月17日远东证券交易所开张。

1971年9月15日金银证券交易所开业,1972年九龙证券交易所有限公司开业,在如此狭小的地区拥有四个证券交易所是世界上罕见的。但是特殊的地理位置使香港发展为东南亚的金融中心,港英当局和中外财团的投资迅速增长。1972年香港四个证券交易所上市的股票190种,当年上市的就有98种,成交额达到43.397亿港元,是1969年的70多倍。1983年成交额达到482.17亿港元,比1968年增长了53倍,总市值达到了1734.5亿港元。在这期间香港股市也经历了1973年和1982年的两次暴跌。

1980年7月7日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组成,1981年3月31日正式注册。1978年以后由于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极大地促进了香港的进出口和转口贸易,香港房地产兴旺,恒生指数又恢复到1972年的水平,1980年10月1日达到1810点,成交额达到957亿港元。1982年香港股市因佳宁事件和撒切尔夫人访华引发的所谓“信心危机”发生第二次暴跌,1983年初恒生指数跌至750点。1984年中英联合声明公布,人心稳定,恒生指数又上升到1200点。

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1949年国民党当局逃到台湾以后,通过发行所谓“爱国债券”促进证券交易,但是真正的证券市场是从1953年开始的。台湾当局为了把地主的土地转换给农民,对地主实行赎买政策,以七成稻谷实物债券和三成的公营事业股票(主要是台湾水泥、台湾纸业、台湾工矿、台湾农林四大公司)换取地主的土地。当时地主所得的债券和股票,连同台湾当局发行的爱国公债共22亿新台币,地主对其所拥有的股票不感兴趣而大量开价出售,场外交易的商行应运而生,最繁荣时达到二三百家。

3.1980—1997年

1981年10月香港联合证券交易所选举了第一批成员,经过三年,原来的香港证券交易所、远东证券交易所、金银证券交易所、九龙证券交易所停止营业,1986年4月2日联交所正式开业,并亨有在香港建立、经营和维护证券市场的专营权,使香港证券市场进入了一个新时期。1986年9月22日香港被接纳为国际证券交易所联合会的正式成员,开始向国际金融市场迈进。

当时香港共有上市公司258家,证券330种,其中260种是普通股票,21种是认购权证,7种是公司债券,1种是政府债券,36种是单位信托,5 种是优先股。1987年恒生指数接近4000点,但由于美国股市暴跌而引起的世界性股灾,香港股市在1987年12月7日跌到1894.94点,1990 年重新恢复到3500点。90年代香港股市虽然也受到各种外界影响,但搞风险能力较强,1992年恒生指数曾达到12000点,到1997年1月香港已有 550只股票,其中包括综合企业、航运货仓、酒店饮食、金融投资、地产建筑、零售传播、电子玩具、工业和公用事业九类,此外还有基金16只,认股权证36 只,中国H股22只,共624只。

台湾股市80年代初的加权指数在400至500点徘徊,直到1986年才上升到1039.11点,此后几乎是翻倍的的增长,1987年达到4673 点,1988年8789点,1989年10773点,1990年12495点,终于暴发了一次暴跌,从90年2月的12682点跌到10月份的2485 点,跌幅达80%,到年底又回复到4530点,当时的355家证券公司受到不同程序的损失。

80年代至90年代最引人注目的是深圳、上海证券市场的建立和发展。中国境内形成了深圳、上海、香港、台湾四个证券市场。

1981年中国政府开始发行国库券,1984年7月北京天桥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飞乐音响股份有限公司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这是 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证券市场发展的初级阶段。到1989年全国发行股票的企业达到6000家,累计人民币35亿元,遍及北京、上海、天津、广东、江苏、河北、安徽、湖北、辽宁、内蒙古等省市,其中债券化的股票占90%以上,经正式批准的比较规范的股票发行的试点企业有100多家。

除股票之外, 1986年5月8日沈阳信托投资公司率先开展了债券买卖和抵押业务,到1988年全国61个大中城市开放了国库券流通市场,1989年全国有100多个城市的400多家的交易机构开办了国库券转让业务,1990年全国累计发行各种有价证券2100多亿,累计转让交易额318亿,证券中介机构网点达到 1600多家,1990年11月26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宣告成立,12月自动报价系统(STAQ)正式落成并投入使用,1991年7月3日深圳证券交易所开始营业,中国证券市场进入了启动阶段。

1986年9月上海工商银行信托投资公司静安业务部开始了股票柜台交易,主要交易飞乐音响和延中实业两家公司的股票,1988年上海又有海通、万国、振兴三家证券公司成立从而初步形成了场外证券交易市场。到1990年上海市场上有延中实业、真空电子、飞乐音响、爱使电子、申华电工、飞乐股份、豫园商场、凤凰化工等8只股票进行交易,这就是所谓的老8股。

到1991年上交所成立时除老8股之外,还有89年保值公债三种,87至91年国库券四种,工行债券六种,交行债券一种,中行债券两种,建行债券一种,还有上海石化、氯碱化工等企业债券十四种。深圳证券市场从1987年启动,到1990年已有发展、万科、金田、安达、原野等5家上市公司的股票公开交易,证券公司12家,营业网点16 个,深圳与上海不同,大宗的交易不是债券,而是股票。

1992年5月上海和深圳相继开放股价,同时在两个交易所进行规范化的场内交易,两地综合指数分别达到1429点和312点,到11月又分别回落到 386点和164点。1992年底,在上交所上市的A股有29只,B股9只,在深交所上市的A股有23只,B股9只。1993年2月沪深股市的指数又上升到1558点和369点,同时又有大批新股上市,到93年底,在上交所上市的A股107只,B股22只,国库券5种,在深交所上市的A股76只,B股19 只。

1994年7月29日沪深股市在扩容的压力下分别降到325点和94点,从8月份管理层提出暂停发行新股等三项政策,两市指数在9月份又上升到 1052点和210点。到94年底,在上交所上市A股有168只,B股32只,基金10只,国债现券5种,期货10种;在深交所上市的A股有118只,B 股18只,基金8只,国债期货15种。

1995年初由于大量资金云集国债期货市场,深沪股市分别降到524点和122点,5月18日国务院宣布停止国债期货交易并处罚违规的券商,3天之内沪深股市指数上升到927点和175点(成份指数1473点),到95年底在沪深证券市场上市的证券达到460个,全年累计成交额64097亿,在上交所上市的A股有184只,B股35只,基金12只,国债现券6种,期货14种,国债回购8种;在深交所上市的A股127 只,B股34只,基金10只,国债现券6种,期货14种,国债回购7种。

1996年初沪深股市指数在522点和104点徘徊,但是随着宏观经济的好转和 97年香港回归以及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大次代表大会即将召开,两市指数迅速上升,到12月11日和12日分别达到1258点(30指数3064点)和476 点(成份指数4522点)。96年底,沪深两市上市的证券达到667个,全年成交额41610亿,在上交所上市的A股有287只,B股42只,基金15 只,国债现券9种,国债回购8种,在深交所上市的A股有227只,B股43只,基金10只,国债现券9种,国债回购9种。

1997年5月沪深股市的指数分别达到1510点(30指数4286点)和520点(成份指数6130点)到97年10月1日在上交所上市的A股已有361只,B股48只,在深交所上市的A股有336只,B股51只。中国上海和深圳证券市场发展引起了世界各国金融界的极大关注,特别是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上提出发展股份制进行企业改革之后,证券市场将进一步发挥它的筹资和融资功能。

拓展资料:

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的成立标志着我国证券市场开始发展。1990年12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开业;1991年7月3日,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开业。

中国证券市场作为一个新兴的高速成长的证券市场,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的交易和结算网络覆盖了全国各地。证券市场交易技术手段处于世界先进水平,法规体系逐步完善。全国统一的证券监管体制也已经建立。证券市场在促进国有企业改革、推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方面发挥了突出的作用。

中国证券市场-网络

Ⅲ 核心资产股票都有哪些

1.贵州茅台:稀缺性或说是唯一性,具备收藏和消费双重属性,深厚的中国白酒文化传承,品牌溢价能力,渠道定价权绝对垄断,弱周期抗通胀。
2.中国平安:企业文化、管理和人才超一流,保险牌照门槛高,发展空间大,自营投资收益高,金融科技创新能力强,互联网金融潜力大,并打通了金融一体化体系。
3.招商银行:服务客户第一,高端客户粘性高,金融服务创新持续内生增长,与GDP同步并持续增值。
4.格力电器:中国制造业的创业典型,始终聚焦核心,重产品质量和科研,领军人物正直诚实,管理文化优秀,长期回报股东,而且白电及制造行业空间足够大,更具备成为世界巨头的潜力。混改和多元化转型存在一定不确定性。
5.海天味业:高频次日常消费行业,布局调味品全系列产品,行业空间广,长期的品牌、渠道和产能规模优势大,集中度正趋向加强,行业龙头公司具有定价权优势,稳定持续性强,弱周期抗通胀。行业门槛偏低,留意护城河能否加固加深。
6.伊利股份:伊利即品质,品牌效应已深入消费者心智,奶源培育和控制稳定,渠道力和产品力近乎垄断市场,乳业两强格局形成良性竞争,有很强的提价权,长期回报股东,管理层有格局和战略,国际拓展空间大。当然,高比例股权激励以及国际多元化并购,出现不确定性因素,公司面临增速放缓局面。
7.恒瑞医药:专注肿瘤创新药,持续研发投入、创新强,医药一哥具备稀缺品质,创始人专注聚焦且人才梯队合理,可对标国际医药巨头的潜质,长期稳定增长和分红。长期医改政策和研发风险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8.云南白药:中药传承保密配方,文化传承是一大优势。中药市场空间大,长期投入少净利高,公司品牌度高,种植加工与销售全产业链,产品差异化且具有康养保健等外围拓展性,溢价能力强,股东回报高。中西医争议以及增速放缓,但专注中药的核心未变。
9.爱尔眼科:眼科细分行业赛道长,公司管理层优秀,分级连锁加并购基金模式,扩张速度惊人,在民营眼科领域率先完成垄断圈地,内生增长同时发力,保持较高的成长性,同时形成国际研发平台,人才储备、科研实力和管理非常出色。
10.万科A:房地产行业具有高杠杆、政策易变性的特点,十万亿以上规模空间,万科始终保持行业龙头,管理层卓越,运营能力强,奉行稳健经营,保持业绩持续增长,财务状况控制优秀,股东回报高。白银时代的万科,转型定位为“城乡建设与生活服务商”,巩固基本盘,业绩波动大是不确定性之一。

Ⅳ 国联安魏东的新基金主投核心资产,目前国内核心资产的投资价值到底有多大呢

还是有投资价值,但可以你咨询一下,有关方面的也是别让他说。

Ⅳ 核心资产股是什么股呀

工商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人寿
中国石化
中信银行
交通银行
招商银行
中国平安
等大市值的股票

Ⅵ 什么是核心资产

关于核心资产说法还是比较多的,高毅资产董事长兼CEO邱国鹭认为,核心资产具有如下特征:头部企业;具有核心竞争力;相较于竞争对手优势显著;随着经济发展,在行业中的市场占有率越来越大,所在行业随之体现集中度提升的态势等。也有人认为核心资产代表了中国经济的中坚力量,属于中流砥柱。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核心资产名单,那么你是如何定义核心资产的呢?

我个人认为核心资产其实有一个选择标准,那就是你设想一种最恶劣的情况,比如牛奶这个行业如果最终只能剩下一家企业,那将是哪一家?其它企业完全被打败或者收购了,只能有一家胜出会是谁?考虑清楚这个问题,那么最终获胜的就是这个细分行业的核心资产,如果投资这个行业只选一家企业,那么就应该选获胜的这一家。

核心资产自然应该是细分行业内的核心企业,是龙头企业、竞争力最强的企业,每个细分行业都会有一两家领导企业,我们要做的工作就是要把这种领导企业选出来,并且在合适的价格去投资这些企业,这就是核心资产,只要企业还在,只要行业还在发展,那么我们的投资就不会失败。

投资的核心是保守的,要有对失败的充分考虑,只有考虑到最差情况才不会被意外所打败,经济发展过程当中会发生各种各样的事件,但优质的、核心资产的公司一定能够在不断的颠簸中保持稳定发展,并且成为行业的前几名,只要企业成为行业的排头兵,那么我们的投资自然也不会差到哪去!

Ⅶ 为什么大家都说核心资产具备很大的投资价值呢

很简单,后疫情时代,全球将陷入优质资产荒,业绩持续增长的中国核心资产属于全球稀缺的优质资产。下面是我找的一些资料,楼主可以看下。
1>经济基本面支撑——我国经济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中国经济中长期三大动力:科技创新、内需扩张、改革开放。我国核心资产将呈现竞争力不断提升的大趋势,强者更强,努力塑造世界级伟大企业。
2>创新时代真正来临——我国金融体系重构决定核心资产大趋势。
中国经济迈入到以创新驱动为主导的工业化后期阶段,从要素驱动、债务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推动资本市场走向股权时代。科创板为代表的制度创新,将推动中国资本市场有效服务实体经济。
3>境内外资金推动——投资者结构呈现国际化、机构化,驱动A股走向成熟。
随着资本市场的改革开放,主权基金、养老金等为代表的外资机构投资者将成为主要的增量资金来源。无论外资还是内资,增量资金均是以机构投资者为主,更愿意选择龙头估值溢价、更愿意给予基本面确定成长的资产估值溢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