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融资杠杆 » 股票股利1

股票股利1

发布时间: 2021-07-25 12:44:40

股票股利和股票分割的异同点

1、股票股利与股票分割都会使股票股数增加,但股票回购是减少股票股数;
2、股票股利与股票分割会使市价降低,但股票回购会提高股票价格;
3、股票股利与股票分割使每股收益降低,但股票回购使每股收益增多;
4、股票股利与股票分割不会改变资本结构,股票回购会使资本与所有者权益减少;
5、股票股利与股票分割不会改变公司的控制权,但会使以后的控制权分散,而股票回购反而会巩固和转移公司的控制权。
应答时间:2020-12-07,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Ⅱ 股票股利的作用

用资本公积金转赠股本,也就是当每股资本公积金为1.00元时,该公司股票相应地具备了10转增10的能力。公司拿出一毛钱公积金可转赠一股股票,公司的钱没有离开公司,但是公司的总股本扩大了,公司的净资产被严重的稀释了。公司剩余的资本公积有多少。根据公司法,剩余的法定公积金不得少于转增前注册资本(即按注册时的总资本,每股面值1元*总股本来算)的25%。即公积金大于1.25元时, 具备了10转增10的能力。
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是公司的利润分配行为。从报表上分析,就是所有者权益一栏里,资本公积项里的资金减少,股本相应增加,数额一致,相当于所有者权益没变。不过,把公司累积的钱分给了股东,变成各个股东股本的增加。
至于 资本公积金只有1元钱就完成10转10,从财务上讲,公积金账户上少1元,股本就增1元,是可以完成的。不过,从法律上讲,是不合法的,因为,转增完后的公积金账户是不能少于原股本的25%的。所以是没法简单计算的。

制定会计政策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一项基本内容,也是将会计理论应用于实务的最为重要一环。在我略高于实行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随着企业经营自主权的确立与强化,这一问题显得尤为紧迫,已受到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高度重视。从理论界现有研究状况看,多限于会计政策概念、性质、特点、目标等一般性理论问题的研究,还缺乏从实务处理的角度对会计政策进行具体分析[1]。有鉴于此,本文选择公司分配股票股利这一会计事项,对会计政策的成因、制定及其经济后果作一简要分析,旨在引起理论界对这一问题的兴趣和重视,同时民为实务界有关股票股利帐务处理提供一些参考性意见。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将会计政策定义为,企业在会计核算时所遵循的具体原则以及企业所采纳的具体会计处理方法。根据其制定的主体不同,会计政策分为宏观会计政策和企业会计政策。前者主要是政府或权威机构通过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实施来体现的。而事者则是在宏观会计政策的指导和约束下,企业根据其自身的实际情况所选择的会计原则、方法和程序,常也称之为微观会计政策。产生会计政策的主要原因在于会计自身的模糊性,以及人们所持的不同的会计观点[2]。
由于所有者权益本身是由资产与负债倒轧而得,是各项会计政策的最终体现,这无疑对其自身变动的会计处理增添了复杂性,其会计政策也便具有相应的特殊性。而股票股利支付是通过留存收益资本化而造成权益内部变动的一件典型会计事项,长期以来,人们对股票股利的会计处理一直存在争议。从某种意义上讲,股票股利本身源于人们对股东权益的认识。这使股票股利会计政策的研究尤其是典型意义。
(一)结转科目的确认

公司发放股票股利可以视为帐户结转和股票分割两笔业务的复合。因为股票股利并不代表股东对公司的投资增加,如果会计上不对股东权益另行分类,或者完全按来源划分权益,则不存在帐户之间的结转问题。但在现行的会计实务中,为了提供决策相关的信息,会计人员对股东权益的划分并未完全遵循来源标准,而是考虑了多重目标。典型的分类方式是将股东权益划分为资本金帐户和留存收益帐户。前者可以进一步划分为永久性资本(股份公司为股本)和资本盈余帐户(在我国为资本公积)。这样结转分录就可以分别由资本盈余和留存收益向永久性资本帐户结转。


(二)结转金额的计量

分配股票股利的会计本质是在不改变公司资产总额的情况下,通过结转留存收益(授权资本制下还包括资本盈余)而增中其法定资本数额。结转之后,同等数额资产的用途被施加限制,董事会不能象以前一样将这些资产分配给股东,所限制的数额为增发股份所必要的额外法定资本,这一数额即为需要资本化的留存收益。而每股所代表的法定资本数额一般是用面值表示的(无面值股份为董事会所设定的价值),相应地,只有面值结转才是符合股票股利会计本质的,任何其它结转计价方式都是武断的,有违于这一事项的内在逻辑性。

1、再投资假设:股票股利可以看成由两笔交易组成,公司先向股东支付现金股利,股东收到现金股利后再按市场价值向公司购买新增股份。从帐务处理上看,公司在发放现金股利时可以按股票的市场价值减少留存收益;而随后的股票销售将按同等金额增加实收资本。

2、机会成本假设:公司股票股利的成本被认为是将股票送给股东而不是在市场中出售的机会成本。即因为公司本来可以按市价出售这些股份,这是股利金额的最好证据,这一数额应被资本化。
这些观点的似是而非性实质上反映了人们对股东权益认识的模糊,如以剩余权益理论来看市价结转,股票市场价值代表了企业的权益总额,其本身已包括了资本金和留存收益。因此,将代表两者之和的数额从后者结转到前者是不合逻辑的。

Ⅲ 什么是股票股利

你好,股利是股份公司分配给股东的利润,简言之就是好处。
股利分为股息和红利两个部分。在年终结算之后,股份公司通常会根据股东出资比例或者持有股份的多少,以事先确定好的固定比例把部分盈利作为股息分配给他们。股息发放之后,公司会根据自身盈利的多少,再将剩余利润作为红利分配出去。由此可以看出,股息基本是固定的,但红利的数额还要看公司的盈利状况。如果公司盈利不佳,可以减少甚至不分红。
一般而言,股息是发放给优先股股东的,红利则发放给普通股股东。
二、股利的形式:
股利的形式主要有现金股利、股票股利、财产股利和建业股利。
现金股利,顾名思义就是以现金形式(货币形式)发放的股利,俗称“派现”;股票股利被称为“送红股”,是股份公司以增发的本公司股票,代替现金向股东发放的一种股利形式——新建或正在扩展期的公司,往往会多发股票股利而少发现金股利;财产股利是股份公司用持有的其他企业的有价证券,或者实物的形式发放的股利;一些资金周转缓慢、建设周期长的公司,因为一时无法盈利,但又必须保证股利的发放以吸引投资者,所以会用筹集来的资金发放股利,这就是建业股利。
三、关于股利的四个重要日子
关于股利的发放有四个重要的日期,分别是宣派日、除息日、股权登记日和股利发放日。
1.宣派日:公司董事会宣布股利发放时间的日期。
2.股权登记日:股票是可以自由交易流通的,所以持有股票的股东也在不断变化中,这样一来公司很难确定这一期的股利应该发放给哪些人。因此,公司董事会需要让股东在某一天进行股权登记,以确定该把股利发给谁,这一天就是股权登记日。
3.除息日:对股票进行除权除息的日期,通常就是股权登记日的第二天。
4.股利发放日:正式发放股利的日期。
四、股利分配方案
股利的派发权一般属于股东大会,而董事会负责制定具体的股利分配方案,只要方案经过了股东大会的认可就可以执行了。分配方案需要确定股利支付过程中的关键日期、股利的支付比率和股利的支付方式等等问题。
股利分配在公司的经营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关系到公司未来的发展,合理的分配方案能为公司的发展提供资金来源。
另一方面,因为分配方案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公司的经营状况,所以对于市场来说,它也是一种有效的信息传递工具。因此研究一下股利分配方案,也是一条了解一家公司投资价值的有效途径。
五、关于股利,有几个很特殊的时期:
1、股利宣布日:1月15日为股利宣布日,如董事会通过决议,定于2月16日向1月30日登记在册的所有股东每股发放1美元的股利;2、股权登记日:公司编制一份在1月30日这一天确信是公司股东的所有投资者名单。3、除息日:投资者只要在股权登记日的前三个交易日购买股票,都可以从经纪公司得到分配股利的权利。4、股利支付日:在这一天,股利支票将邮寄给股东。如2月16日。
风险揭示:本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不应以该等信息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该等信息作出决策,不构成任何买卖操作,不保证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请注意仓位控制和风险控制。

Ⅳ 什么是现金股利,股票股利,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

一,股票股利:
股票股利在会计上属公司收益分配,是一种股利分配的形式。股利分配形式有现金股利、财产股利、负债股利、股票股利。股票股利是公司以增发股票的方式所支付的股利,通常也将其称为“红股”。

二,和现金股利的区别:
1,现金股利与股票股利在概念上的差异

现金股利,是指以现金形式分派给股东的股利,是股利分派最常见的方式。大多数投资者都喜欢现金分红,因为是到手的利润。企业发放现金股利,可以刺激投资者的信心。现金股利侧重于反映近期利益,对于看重近期利益的股东很有吸引力。

股票股利,是指公司用无偿增发新股的方式支付股利,因其既可以不减少公司的现金,又可使股东分享利润,还可以免交个人所得税,因而对长期投资者更为有利。股票股利侧重于反映长远利益,对看重公司的潜在发展能力,而不太计较即期分红多少的股东更具有吸引力。

2,现金股利与股票股利适用的条件不同

现金股利适用于企业现金较充足,分配股利后企业的资产流动性能达到一定的标准的,并且有有效广泛的筹资渠道的,才能发放现金股利。股票股利只要符合股利分配条件,即企业不管是否实际收到现金,只要账上能够赢利,就可以采用股票股利。

3,现金股利与股票股利在性质上的差异

现金股利的发放致使公司的资产和股东权益减少同等数额,是企业资财的流出,会减少企业的可用资产,是利润的分配,是真正的股利。

股票股利是把原来属于股东所有的盈余公积转化为股东所有的投人资本。只不过不能再用来分派股利,实质上是留存利润的凝固化、资本化,不是真实意义上的股利。股票股利并无资财从企业流出,发给股东的仅仅是他在公司的股东权益份额和价值,股东在公司里占有的权益份额和价值,分不分股票股利都一样,没有变化。

如果用作股票股利的股票在证券市场上是热门股,股价坚挺,新发行作股利的股票又不多,则可望股票市价并不因增发少量股票而有所下降,股票市价基本保持稳定,此时股东可将分得的股票股利在证券市场上抛售,换取现金利益。但这容易引起错觉:认为股票股利与现金股利无异,确是实在股利。但这毕竟是假象,实际是在用拥有多一点股票来体现其在企业中的所有者权益份额情况,出售股票股利的股票就是出售股东在企业所拥有的权益。出售股票的所得,当然有可能一部分包括利润,同时也包括二部分投人资本。

4.现金股利与股票股利对公司、股东财务影响不同

Ⅳ 股票股利÷(1+贴现率)是啥

这是个现值公式。在约定或预计利息日之前的现值。

Ⅵ 每10股派发1股股票股利,这句话怎么理解

股利一般分为现金股利和股票股利。
海外市场一般以现金作为股利支付。我国一般以股票作为股利支付。
每10股派发1股:意思就是投资者每持有10股,就可以获得1股。这1股就是企业向投资者支付的股利。

Ⅶ 股票股利、股票红利、红股是一个意思吗

‘股票股利:股票股利在会计上属公司收益分配,是一种股利分配的形式。股利分配形式还有现金股利、财产股利、负债股利、股票股利。它是公司以增发股票的方式所支付的股利,我国实业中通常也将其称为“红股”。

股息和红利是上市公司对股东的投资回报的两种基本形式。股息是指股东定期按一定的比率从上市公司分取的盈利。红利则是指在上市公司分派股息之后按持股比例或章程规定向股东分配的剩余利润。获取股息和红利,是股东投资于上市公司的基本目的,也是股东的基本经济权利。

Ⅷ 关于股票股利

记住股票是零和游戏呀!不管是派发红利还是送股,只要没填权,你就是亏的(要赔上红利税)。原来的股票价值就下降了20%及(1-20%)X*(1+20%)Y=0.96X*Y都是错的,应是原股价除以1.2为除权后的股价(比原来的股票价值就下降了约16.67%)

Ⅸ 每10股分派股票股利1股怎么做会计分录

分配股票股利不需要做账,股东会或股东大会类似机构做出的分配现金股利的决定才需要做分录,借:应收股利 贷:投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