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融资杠杆 » 股票股利怎样计入普通股

股票股利怎样计入普通股

发布时间: 2021-07-24 02:58:35

A. 计算普通股股数时为什么股票股利按年初计算

刚进入股市,分享一款好的炒股软件---财急送。教会我好多股票知识。

B. 股票分红如何计算

上市公司分红规定如下:1、上市公司必须在章程中明确分红政策。2、上市公司可以进行中期的现金分红。3、近三年现金方式分配的利润不少于近三年年均可分配利润的30%才能进行分红。4、在分红以前,上市公司需要拟定利润分配的方案,董事会要说明是否制定现金分红预案。5、公司应该在季度报告中说明现金分红政策的执行情况。

C. 计算派发股票股利增加的普通股股数时为什么不考虑时间权数

不需要考虑,视同在年初发生。理由如下:
因资本公积转增股本引起的在外发行的普通股股数的变化,应假设该变化发生在报告期期初,即因资本公积转增股本而增加的普通股股数不考虑时间权数。因为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是在某个时点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的基础上计算增加的股数,它依赖于基础普通股股数的存在,所以增加的股数直接用基础普通股股数乘以资本公积转增股本的比例,不再乘以时间权数。

D. 利润表股利怎么算

“应付优先股股利”项目,反映企业应分配给优先股东的现金股利。
“提取任意盈余公积”项目,反映企业提取的任意盈余公积。
“应付普通股股利”项目,反映企业应分配给普通股股东的现金股利。企业分配给投资者的利润,也在本项目反映。
“转作资本(或股本)的普通股股利”项目,反映企业分配给普通股股东的股票股利。企业以利润转增的资本,也在本项目反映。

E. 请问大神这道题普通股股利如何计算

留存收益率1-40%=60%
净利润=300/60%=500
股利=500*40%=200

F. 企业分配的股票股利不通过“应付股利”科目核算,那通过什么科目核算分录如何做谢谢!

分析如下:

股票股利是指公司增发股票作为股利支付给股东,即公司将应分配给股东的股利以股票的形式发放给股东。
企业分配股票股利的分录是
借:利润分配——应付现金股利
贷:实收资本/股本
因此在资产负债表上反映在实收资本等科目上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企业宣告分配股票股利时,投资方企业会计上不作分录,只做备查登记。

拓展资料:

股票股利亦称“股份股利”。股份公司以股份方式向股东支付的股利。采取股票股利时,通常由公司将股东应得的股利金额转入资本金,发行与此相等金额的新股票,按股东的持股比例进行分派。

一般来说,普通股股东分派给普通股票,优先股股东分派给优先股票。这样,可以不改变股东在公司中所占股份的结构和比例,只是增加了股票数量。分派股票股利的计算,通常用百分数表示,如10%、20%等,表示每一股份可分到的新股比率。若计算结果有不满一股的,可将零股折成现金分派给股东,或将零股集中起来出售,所得金额在各零股股东间进行分配。

采用股票股利发放形式应具备的条件: 公司必须有待分配的盈利,必须经股东大会作出决定,必须符合新股发行的有关规定。由于股票交易价格通常在面值以上,所以,对于股东来说,派发股票股利,可能得到比现金股利更多的投资收益; 但股票股利派发过多,将增大股份总额,影响公司日后的每股股利水平和股票市价,不利于公司的市场形象提高和增加营运资金。

G. 计算股东权益各项目数额、普通股股数。

(1)发放股票股利后的普通股股数=200×(1+10%)=220(万股)
发放股票股利后的普通股股本=2×220=440(万元)
发放股票股利后的资本公积=160+(35-2)×20=820(万元)
现金股利=0.2×220=44(万元)
利润分配后的未分配利润840-35×20-44=96(万元)。
(2)股票分割后的普通股股数=200×2=400(万股)
股票分割后的普通股股本=1×400=400(万元)
股票分割后的资本公积=160(万元)
股票分割后的未分配利润=840(万元)。

H. 股票股利计算普通股加权平均

股利指股份公司按发行的股份分配给股东的利润。股息、红利亦合称为股利。股份公司通常在年终结算后,将盈利的一部分作为股息按股额分配给股东。

股利的分配原则:

1)制度原则:公司分派股利应遵循利润分配的基本程序和制度,一般不允许发生下列情况:未扣除税金而分派股利;未弥补亏损而分派股利;未提存公积而分派股利;无盈余而分派股利。
2)股权平等原则:股利分派时,对分派日期、分派金额等要素,在各股东之间不得有判别。
3)基准原则:对认股时股款的预缴或迟缴、股票转让的过户交割等影响股东持股比例的因素,应该确立一个基准,以便具体规定和限制。
4)例外原则:对于发行特别股的公司,如章程规定特别股有先行分派股利的权利,或其所受分派率高于普通股,则依章程规定行事。对新建企业无盈利而发放建业股利,可以不受上述某些原则的限制。

1、股票股利的核算公式:

每股股利计算公式,每股股利=股利总额/普通股股数=(现金股利总额-优先股股利)/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

股利总额是用于对普通股进行分配的现金股利的总额,普通股股数是企业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不是加权平均数)。

2、会计处理:

1)上市公司(即被投资企业)

被投资企业应当在该方案经股东大会或类似权力机构批准并在工商部门办理完增资手续后,按实际发放的股票面值,借记“利润分配——转作股本的普通股股利”,贷记“股本”。

2)投资企业(即上市公司股东)

最新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应用指南规定:被投资单位分派股票股利的,投资方不做会计处理,但应于除权日注明所增加的股数,以反映股份的变化情况。也就是说,投资企业收到股票股利时,不用作会计处理,只需在备查簿中登记所增加的股数。
原因是投资企业收到股票股利时,并没有增加资产或所有者权益,持股比例也没有增加。在股票未出售前,未实现增值,因此除权日不能将股票股利确认为投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