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股票质押融资风险有多大
股票质押融资实质是质押贷款,其资金用途虽然可能会有限制,但监控难度显然大得多,当股票市值下跌时,借款债权的风险就随之增加。
股票质押融资一般由银行、典当行等机构办理,资金融出主体与融资融券有明显区别。融资融券在各国采取了不同的运作模式。例如,在美国市场化分散授信模式和日本专业化模式下,融出资金的中介有证券公司和证券金融公司,但最终的资金融出方通常是银行。我国采取的运作模式则规定资金融出的直接主体是证券公司,即证券公司以自有资金、证券向客户融资融券;同时,确立了证券金融公司向证券公司提供转融通的制度。
⑵ 股权质押融资存在什么风险
你好,
股权质押融资是一种融资手段,借款人在融资或者借款的时候,把一定部分的公司股份质押给贷款人(这里一般情况下指的是银行、信托等金融机构),以此获得资金来满足运营需求或其它需求。股权质押融资一般运用于上市公司,有数据统计,股权质押是大多数中小板与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融资渠道,因为其规模小、缺乏抵押品,又无政府信用背书,融资渠道有限。
股权质押融资一般情况下,存在着股权价值波动风险。股权质押意味着借款人把股权转让给了出借方,一旦借款人因经营困难无法清偿债务的时候,出借方可以按照约定出售该股份优先补偿其债务。但是,股权的价格波动远远大于实物担保物的价格波动,当上市公司面临困难的时候,股权价格也会随之下跌,这时即使转让出售股权,也不足以偿还所有债务。因此受股价变动,股权质押融资有一定的价值波动风险。
此外,股权质押还面临着一定的平仓爆仓风险,举例说明,如果A公司需要100万,选择股权质押融资,那么B银行也不傻,为避免股权波动风险,需要A公司提供200万的股权质押。假如未来股价跌至质押股价80%(200万*80%)的时候,B银行就会提醒A公司进行补充股权减少风险,如果补券不及时,股价继续下跌,跌至质押股价的60%的时候,B银行就会强制平仓、出售所有股票,以此造成的损失借款方自己承担。
风险揭示:本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不应以该等信息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该等信息作出决策,不构成任何买卖操作,不保证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请注意仓位控制和风险控制。
⑶ 股票质押和票据融资的风险有多大
股票质押当质押物的价值(按最新收盘价计算)低于质押时评估的价值时,必须归还部分贷款或者增加质押物。否则贷款方有权处置质押的股票。
票据贴现融资,是指票据持有人在资金不足时,将商业票据转让给银行,银行按票面金额扣除贴现利息后将余额支付给收款人的一项银行授信业务,是企业为加快资金周转促进商品交易而向银行提出的金融需求。票据一经贴现便归贴现银行所有,贴现银行到期可凭票直接向承兑银行收取票款。
相对于股票质押,票据融资风险较小。只有当最初的出票人不能支付现金给承兑银行时才会有风险。
⑷ 股权质押贷款的风险是什么,如何防范
风险是贷款到期后如果要不能及时还款,有可能会以股权抵债或者银行将股权进行拍卖,如果恰好有人恶意收购该公司,但该公司又不想被收购的话,那风险是相对较大的。具体的防范方式有很多种,但最终的目的都是解决股权依然归属于原公司。
⑸ 股权质押融资是什么,存在哪些风险
股票质押融资是用股票等有价证券提供质押担保获得融通资金的一种方式。
它主要是以取得现金为目的,公司通过股票质押融资取得的资金通常用来弥补流动资金不足,股票质押融资不是一种标准化产品,在本质上更体现了一种民事合同关系,在具体的融资细节上由当事人双方合意约定。正常情况下,无论股票是否处于限售期,均可作为质押标的。限售股质押,在限售期先于行权时间结束的,应当认定质押合同有效。
二、股权质押融资存在什么风险?
股权质押融资存在以下风险:
1、股权价值波动下的市场风险
股权设质如同股权转让,质权人接受股权设质就意味着从出质人手里接过了股权的市场风险。而股权价格波动的频率和幅度都远远大于传统用于担保的实物资产。无论是股权被质押企业的经营风险,还是其他的外部因素,其最终结果都转嫁在股权的价格上。当企业面临经营困难出现资不抵债时,股权价格下跌,转让股权所得价款极有可能不足以清偿债务。虽然法律规定质物变价后的价款不足以清偿债务的,不足部分仍由债务人继续清偿。但是,由于中小企业的现实状况,贷款人继续追讨的成本和收益往往不成正比。
2、出质人信用缺失下的道德风险
所谓股权质押的道德风险,是指股权质押可能导致公司股东“二次圈钱”,甚至出现掏空公司的现象。由于股权的价值依赖于公司的价值,股权价值的保值需要质权人对公司进行持续评估,而未上市公司治理机制相对不完善,信息披露不透明,同时作为第三方股权公司不是合同主体,质权人难以对其生产经营、资产处置和财务状况进行持续跟踪了解和控制,容易导致企业通过关联交易,掏空股权公司资产,悬空银行债权。
3、法律制度不完善导致的法律风险
现行的股权质押制度因存在诸多缺陷而给质权人带来如下风险:一是优先受偿权的特殊性隐含的风险。股权质押制度规定的优先受偿权与一般担保物权的优先受偿权不同,具有特殊性。当出质公司破产时,股权质权人对出质股权不享有对担保物的别除权,因为公司破产时其股权的价值接近于零,股权中所包含的利润分配请求权和公司事务的参与权已无价值,实现质权几无可能。二是涉外股权瑕疵设质的风险。我国《外商投资企业法》规定,允许外商投资企业的投资者在企业成立后按照合同约定或法律规定或核准的期限缴付出资,实行的是注册资本授权制,即股权的取得并不是以已经实际缴付的出资为前提,外商投资企业的股东可能以其未缴付出资部分的股权设定质权,给质权人带来风险。
⑹ 股票质押贷款的风险防范
严把券商准入关。借款主体的资质直接决定了银行信贷资金的安全与否。为推进证券公司综合治理工作,中国证监会对证券公司实行了分类监管。根据盈利能力、资产收益率、客户交易结算资金存管等六个标准,将券商依次分为创新试点、规范、风险、淘汰等四大类。鉴于此,股票质押贷款应限制在符合贷款条件的创新试点和规范类券商,以创新试点券商为重点。同时,要严格统一授信管理,加强对借款人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的分析与监测,并通过监管部门和报纸、杂志、网络等媒体收集相关信息,实时、动态掌握借款人的经营状况和风险状况。
提升管理和操作层次。质押股票的优劣对于保障银行债权至关重要。,用于质押的股票应业绩优良、流通股规模适度、流动性较好,贷款人不得接受六种股票作为质物。在实际操作中,证券公司质押给银行的股票往往不是单只股票,而是股票组合。这就需要银行业务人员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熟悉和掌握每只股票的情况。为此,质押股票的审查权应高度集中,以适应审查工作的专业化要求。此外,为提高效率,强化风险控制,质物登记、市值监控及股票平仓等工作也要集中统一办理。
强化技术支持。银行开办股票质押贷款业务,必须有专门的业务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应具有质押股票交易处理、风险监控和业务管理功能,用于股票质押贷款全过程的管理与控制,包括客户资料和贷款合同的管理、质押物管理、交易资金管理、风险控制、贷款发放、贷款收回、股票行情分析、确定质押率等。依托该系统,可以有效实现部分业务环节的自动处理和风险比率的自动控制。
⑺ 什么是股权质押融资贷款,其所面临的风险有哪些
一、什么是股权质押融资贷款
股权质押贷款是指按《担保法》规定的质押方式以借款人或第三人持有的股权作为质物发放的贷款。前款规定的借款人或第三人为出质人。股权系指业经浙江省证券登记中心登记托管的股份有限公司股权证未上市股票和有限责任公司出资凭证。贷款人系指本省境内的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城乡信用社、信托投资公司及租赁公司等金融机构。贷款人同时为质权人。
二、股权质押融资贷款所面临的风险
(一)股权价值波动下的市场风险。股权设质如同股权转让,质权人接受股权设质就意味着从出质人手里接过了股权的市场风险。而股权价格波动的频率和幅度都远远大于传统用于担保的实物资产。无论是股权被质押企业的经营风险,还是其他的外部因素,其最终结果都转嫁在股权的价格上。当企业面临经营困难出现资不抵债时,股权价格下跌,转让股权所得价款极有可能不足以清偿债务。虽然法律规定质物变价后的价款不足以清偿债务的,不足部分仍由债务人继续清偿。但是,由于中小企业的现实状况,贷款人继续追讨的成本和收益往往不成正比。
(二)出质人信用缺失下的道德风险。所谓股权质押的道德风险,是指股权质押可能导致公司股东“二次圈钱”,甚至出现掏空公司的现象。由于股权的价值依赖于公司的价值,股权价值的保值需要质权人对公司进行持续评估,而未上市公司治理机制相对不完善,信息披露不透明,同时作为第三方股权公司不是合同主体,质权人难以对其生产经营、资产处置和财务状况进行持续跟踪了解和控制,容易导致企业通过关联交易,掏空股权公司资产,悬空银行债权。
(三)法律制度不完善导致的法律风险。现行的股权质押制度因存在诸多缺陷而给质权人带来如下风险:一是优先受偿权的特殊性隐含的风险。股权质押制度规定的优先受偿权与一般担保物权的优先受偿权不同,具有特殊性。当出质公司破产时,股权质权人对出质股权不享有对担保物的别除权,因为公司破产时其股权的价值接近于零,股权中所包含的利润分配请求权和公司事务的参与权已无价值,实现质权几无可能。二是涉外股权瑕疵设质的风险。我国《外商投资企业法》规定,允许外商投资企业的投资者在企业成立后按照合同约定或法律规定或核准的期限缴付出资,实行的是注册资本授权制,即股权的取得并不是以已经实际缴付的出资为前提,外商投资企业的股东可能以其未缴付出资部分的股权设定质权,给质权人带来风险。
(四)股权交易市场不完善下的处置风险。在股权质押融资中,如果企业无法正常归还融资款项,处置出质股权的所得将成为债权人不受损失的保障。目前,虽然各地区设置的产权交易所可以进行非上市公司的股权转让,但其受制于《关于清理整顿场外非法股票交易方案的通知》(国办发[1998]10号文)中对于非上市公司的股权交易“不得拆细、不得连续、不得标准化”的相关规定,一直无法形成统一的非上市公司股权转让市场。由于产权交易市场的不完善,绝大部分非上市公司股权定价机制难以形成,股权难以自由转让,质权人和出质人难以对股权价值进行合理的评估。价值评估过低,会导致出质人无法获得更多的融资;价值评估过高,出质人质权将难以得到有效保障,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中小企业股权质押融资的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