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什麼是綠色消費
綠色,代表生命、健康和活力,是充滿希望的顏色。國際上對「綠色」的理解通常包括生命、節能、環保三個方面。
綠色消費是指消費者對綠色產品的需求、購買和消費活動,是一種具有生態意識的、高層次的理性消費行為。綠色消費是從滿足生態需要出發,以有益健康和保護生態環境為基本內涵,符合人的健康和環境保護標準的各種消費行為和消費方式的統稱。
綠色消費包括的內容非常寬泛,不僅包括綠色產品,還包括物資的回收利用、能源的有效使用、對生存環境和物種的保護等,可以說涵蓋生產行為、消費行為的方方面面。
B. 綠色消費的主要特點有哪些
綠色消費的主要特點:
1、綠色消費把人和自然擺在平衡協調的地位,以人與自然「和睦相處」為倫理基礎,注重生態系統的保護。
2、綠色消費包含了人類本身也是一個有機整體的觀念,注重人與人之間相互關系的平衡。
3、綠色消費強調人的消費需求的多樣性和人性的豐富性,注重消費結構和消費方式的變革與優化。
由上可見,綠色消費注重生態平衡、環境保護、資源不斷與有序,以期實現可持續消費,達到可持續發展。不僅講求人與自然的和諧,同時講求人與人的和諧,而且講求人的身心和諧與全面發展。
(2)綠色消費擴展閱讀
綠色消費模式的主要表現有:堅持以營養健康為導向的低碳飲食;開發以生態節能為導向的低碳建築;打造以綠色環保為導向的低碳交通;宣傳以經濟適度為導向的低碳生活等。
綠色消費是可持續發展的實現機制。可持續發展強調人類社會發展的持續性、穩定性和長期性,要求經濟、社會、資源環境的和諧與統一。可持續發展必須有賴於可持續生產和可持續消費。
綠色消費是優化消費結構和優化產業結構的重要動因。發展綠色消費,不僅可以排除環境污染與經濟損失,而且有利於優化產業結構,促進經濟增長。
綠色消費是提高人的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必要手段。綠色消費的興起和發展,將帶來人的價值觀念、消費觀念、消費方式乃至人的生存方式的根本變革,對人的發展關系重大。
C. 怎麼綠色消費
生態學上,將所有的生物劃分為三大類: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生產者指各種綠色植物,因為它們可以利用太陽的光能和二氧化碳,通過光合作用生成有機物。消費者指各種直接或間接以生產者為食的生物。我們人類被列入消費者的行列。分解者指各種細菌、真菌等微生物,它們分解生產者和消費者的殘體,將各種有機物再分解為無機物,歸還到大自然中去。整個自然的各種生命,組成了一個完美的循環。隨著生產力的發展,我們人類的消費也逐漸變得越來越復雜。在原始階段,人類不外乎是採集野果,捕捉獵物,消費的剩餘物也是自然界中的東西,很容易被分解者還原到自然中去。而在近代和現代,人工合成了許多自然界不存在的消費品,如塑料、橡膠、玻璃製品等,這些消費品的殘余物,被人類拋棄進了大自然中,但分解者還沒有養成吃掉它們的「食性」。塑料、橡膠、玻璃等難以腐爛,難以在短期內重新以自然界能消融的形式再返大自然,便作為垃圾堆存下來。另外,我們所使用、所食用的東西,它們的生產過程已經不是純粹的自然過程,因此,它們的生產,也對環境產生了影響。例如,我們吃的麵粉,它的生長過程需要大量的人工、機械,甚至化學葯劑的投入。首先,麥種可能是人工培育出的高產雜交品種,需要農業生物學家的研究和育種,種植時需要機械播種,接著在生長過程中為了提高產量可能需要施加化肥,為了抵抗害蟲的侵襲而噴灑殺蟲劑,為了去除野草使用除草劑,最後還要機械收割,脫殼,再磨成粉,去除麩皮……小麥的生長階段和麵粉的加工過程中,都會對環境產生影響。播種、收割用的機械,需要人工製造,鋼鐵需要從采礦開始,到製成機身;機械的開動需要柴油或汽油等能源;未被吸收的化肥會隨著徑流流人河流、湖泊,造成富營養化;農葯會殺死害蟲以外的其他生物,還會殘留在土壤中,破壞土壤結構,加劇土壤流失;
保護環境志願者
綠色食品並不是指綠顏色的食品。奶粉可以是綠色食品,牛肉也可以是綠色食品。如果你注意觀察,許多食品的包裝袋上都有一個小綠苗的標志,旁邊有「綠色食品」的字樣。這些食品在生產和加工的過程中,盡量不用或少用化學葯品。因為化學葯品可能會殘留在食物中,隨著進入人體,對我們的健康造成損害。例如,果園里噴灑農葯,農葯會殘留在水果的表皮中;用生長激素喂豬,激素會進入豬肉中,人吃了這樣的豬肉,激素會影響人體的新陳代謝和正常發育。有機食品比綠色食品的要求更嚴格,它們的生產過程完全不允許使用任何化學合成物質,它們是真正無污染、高品位、高質量的健康產品。
工業化國家的消費方式及其影響
2300年前亞里士多德就說過:人類的貪婪是不能滿足的。在人們面對豐富的物質世界、琳琅滿目的商品、各種各樣娛樂方式時,人們有著不斷膨脹的物慾,想得到的是更多的物質。工業化國家過去幾十年中形成了一個消費主義社會,消費被滲透到社會價值之中。在國家經濟增長的政策中,消費被看作是推動經濟發展的動力。在二戰後開始富裕的美國,一位銷售分析家聲稱:「我們龐大而多產的經濟……要求我們使消費成為我們的生活方式,要求我們把購買和使用貨物變成宗教儀式,要求我們從中尋找我們的精神滿足和自我滿足……我們需要消費東西,用前所未有的速度去燒掉、穿壞、更換或扔掉」。事實上,幾十年來,西方工業化國家正是沿著這么一條道路在發展,創造了一種高消費的生活方式。在經濟逐漸起飛的發展中國家,人們也在拚命追隨這種標志著所謂「現代生活」的消費主義潮流。佔世界人口1/5的西方工業國家的消費者們,把世界總收入的64%帶回家中。他們消耗了更多的自然資源,對生態系統的影響也更大。在世界范圍內,從本世紀中葉以來,對銅、能源、肉製品、鋼材和木材的人均消費量已經大約增加一倍;轎車和水泥的人均消費量增加了3倍;人均使用的塑料增加了4倍;人均鋁消費量增加了6倍;人均飛機里程增加了33倍。這些消費的迅猛增加都與一定程度的環境損害相聯系。這些增加的消費,主要發生在發達國家;一些發展中國家的消費水平也有了一些提高。而最貧窮的國家,消費幾乎沒有什麼變化。就美國而言,今天的美國人比他們的父母在1950年多擁有2倍的汽車、多行駛2倍半的路程、多使用21倍的塑料和多乘坐25倍距離的飛機。高消費的生活方式給環境帶來了巨大影響。這種生活方式需要巨大的和源源不斷的商品輸入,例如汽車、一次性物品和包裝、高脂飲食以及空調等物品——生產和使用它們需要付出高昂的環境代價。給消費主義社會提供動力來源的礦物燃料,釋放出的二氧化碳占所有礦物燃料釋放出二氧化碳的2/3;工業化國家的工廠釋放了世界絕大多數的有毒化學氣體;他們的空調機、煙霧輻射和工廠釋放了幾乎90%的臭氧層消耗物質——氟氯烴。而且,工業化國家的許多消費,需要從貧窮國家輸入原料。貧窮的發展中國家為了償還外債或使收支相抵,被迫出賣大量的初級產品,而這些產品會損害他們的生態環境。巴西便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因為背負著一筆超過1000億美元的外債,巴西政府通過補貼來鼓勵出口工業。結果,這個國家成為一個主要的鋁、銅、鋼鐵、機械、牛肉、雞肉、大豆和鞋的出口國。工業化國家的消費者得到了便宜的消費品,而巴西卻受著污染、土地退化和森林破壞的困擾。
貧窮國家的貧困及其環境影響
世界上有大約11億人口掙扎在貧困線上。他們主要生活在南亞、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和拉丁美洲的部分地區。這些佔世界1/5的人口只得到了世界收入的2%。他們住在茅草棚中,得不到潔凈安全的飲用水;他們一無所有,步行能及之處是他們的生活領域。他們尚在為吃飯發愁,處於營養不良狀態。為了獲得糧食,他們不得不在不工業化國家的消費主義在影響著發展中國家,高消費的生活方式被錯誤地當作一種先進的時尚而被追隨。寬敞的住房、私人汽車、名牌服裝等成為發展中國家新近富有起來的階層的標志。而進口食品、冷凍食品、一次性用具、各種家用電器、空調等在尋常人家也越來越普遍。改革開放後,中國的經濟迅猛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消費水平隨之上升。
本傑明·富蘭克林曾經說過:「金錢從沒有使一個人幸福,也永遠不會使人幸福。在金錢的本質中,沒有產生幸福的東西。一個人擁有的越多,他的慾望越大。這不是填滿一個溝壑,而是製造另一個。」高消費的生活方式是否令人們感到更幸福呢?就像人們常說的:幸福是金錢買不到的。對生活的滿足和愉悅之感,不在於擁有多少物質。我們可以看見貧窮而快樂的家庭,也可以看見富有而不幸福的家庭。據心理學家的研究,生活中幸福的主要決定因素與消費沒有顯著聯系。牛津大學心理學家麥克爾·阿蓋爾在其著作《幸福心理學》中斷定,「真正使幸福不同的生活條件是那些被三個源泉覆蓋了的東西——社會關系、工作和閑暇。並且在這些領域中,一種滿足的實現並不絕對或相對地依賴富有。事實上,一些跡象表明社會關系,特別是家庭和團體中的社會關系,在消費者社會中被忽略了;閑暇在消費者階層中同樣也比許多假定的狀況更糟糕。」因此,我們應該摒棄擁有更多更好的物質便會更滿足的想法,因為物質的需求是無限的。而生活的物質需要是可以通過比較儉朴的方式來實現的。幸福和滿意之感只能源自於我們自身對家庭生活的滿足、對工作的滿足以及對發展潛能、閑暇和友誼的滿足。既然幸福與消費程度不顯著相關,幸福只是一種內心的體驗,追求幸福之感則沒有必要通過追求物質生活的享受來實現了。
D. 什麼是綠色消費觀
綠色消費是從滿足生態需要出發,以有益健康和保護生態環境為基本內涵,符合人的健康和環境保護標準的各種消費行為和消費方式的統稱。綠色消費包括的內容非常寬泛,不僅包括綠色產品,還包括物資的回收利用、能源的有效使用、對生存環境和物種的保護等,可以說涵蓋生產行為、消費行為的方方面面。
具體而言,它有三層含義:
一是倡導消費時選擇未被污染或有助於公眾健康的綠色產品。
二是在消費者轉變消費觀念,崇尚自然、追求健康,在追求生活舒適的同時,注重環保,節約資源和能源,實現可持續消費。
三是在消費過程中注重對垃圾的處置,不造成環境污染。符合「三E」和「三R」,經濟實惠(ECONOMIC),生態效益(ECOLOGICAL),符合平等、人道(EQUITABLE),減少非必要的消費(REDUCE),重復使用(REUSE)和再生利用(RECYCLE)。
三R和三E:
Rece:減少非必要的消費,如一次性的餐具和毫無益處的色素、添加物等。
Reuse:修舊利廢。
Recycle:提倡使用玻璃、紙、鋁等再生原料的產品。
Economic:講究經濟實惠如少用能源,少用包裝,加工比較簡單的產品。
Ecological:講究生態效益,如使用較少污染環境、很少破壞自然和野生動植物的企業和產品。
Equitable:符合平等、人性的原則,如選擇不嚴重剝削勞工,不侵犯原住民生存權,不進行非道德的推銷,不經營非人道的動物實驗的產品和企業。
E. 綠色消費的意義
意義:
一、綠色消費是可持續發展的實現機制
發展綠色消費,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促進生態平衡,更好地滿足人的生態需要,就能達到可持續消費,實現可持續發展,從根本上提高人們的消費質量。
二、綠色消費是優化消費結構和優化產業結構的重要動因
發展綠色消費,不僅可以排除環境污染與經濟損失,而且有利於優化產業結構,促進經濟增長。因為綠色消費的興起和發展,客觀地要求發展綠色產業,利用高新科技成果,發展適應人們物質、文化需要和生態需要的各種綠色產品及新產品。
三、綠色消費是提高人的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必要手段
綠色消費的興起和發展,將帶來人的價值觀念、消費觀念、消費方式乃至人的生存方式的根本變革,對人的發展關系重大。發展綠色消費,在促進兩個文明協調發展的同時,在優美的生態環境中,在消費綠色產品的過程中,能使消費結構不斷優化和升級,使消費質量不斷提高,不僅實現安全消費,而且實現符合人與自然和諧發展、人與人和諧發展的理性消費,並使這種理性消費的品位也不斷提高和不斷完善。
(5)綠色消費擴展閱讀
綠色消費觀念和行為的內容主要應該包括:
1、節約資源,減少污染
如節水、節紙、節能、節電、多用節能燈,外出時盡量騎自行車或乘公共汽車,減少尾氣排放等等。
2、綠色消費,環保選購。
選擇那些低污染低消耗的綠色產品,像無磷洗衣粉、生態洗滌劑、環保電池、綠色食品,以扶植綠色市場,支持發展綠色技術,重復使用,多次利用。盡量自備購物包,自備餐具,盡量少用一次性製品。
3、垃圾分類,循環回收
在生活中盡量地分類回收,像廢紙、廢塑料、廢電池等等,使它們重新變成資源;救助物種,保護自然,拒絕食用野生動物和使用野生動物製品,並且制止偷獵和買賣野生動物的行為。
F. 綠色消費是什麼
綠色消費有什麼具體含義?
國際上公認的綠色消費有三層含義:一是倡導消費者在消費時選擇未被污染或有助於公眾健康的綠色產品;二是在消費過程中注重對廢棄物的處置,三是引導消費者轉變消費觀念,崇尚自然、追求健康,在追求生活舒適的同時,注重環保、節約資源和能源,實現可持續消費。
80年代後半期,英國掀起了「綠色消費者運動」然後席捲了歐美各國。這個運動主要就是號召消費者選購有益於環境的產品,從而促使生產者也轉向製造有益於環境的產品。這是一種靠消費者來帶動生產者,靠消費領域影響生產領域的環境保護運動。這一運動主要在發達國家掀起,許多公民表示願意在同等條件下或略貴條件下選擇購買有益於環境保護的商品。 在英國1987年出版的《綠色消費者指南》中將綠色消費具體定義為避免使用下列商品的消費:
(1)危害到消費者和他人健康的商品;
(2)在生產、使用和丟棄時,造成大量資源消耗的商品;
(3)因過度包裝,超過商品本身價值或過短的生命周期而造成不必要消費的商品;
(4)使用出自稀有動物或自然資源的商品;
(5)含有對動物殘酷或不必要的剝奪而生產的商品;
(6)對其他國家尤其是發展中國家有不利影響的商品。
歸納起來,綠色消費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內容:消費無污染的物品;消費過程中不污染環境;自覺抵制和不消費那些破壞環境或大量浪費資源的商品等。
G. 什麼是綠色消費怎樣的消費才是綠色消費
綠色消費,是以節約、環保、健康為前提的所有消費行為,且以實現消費的可持續性為目的。綠色消費涵蓋的范圍非常廣泛,包括人的衣、食、住、行等。具體如下:
1、日常生活中,減少或不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袋,使用可降解塑料袋或可以多次重復使用的布袋等代替塑料袋,重復利用,節約費用,還能有效減少對環境的污染。
2、日常生活中,節約對水、電、氣等公共資源的使用,水能二次使用的可二次使用,能不開燈的就盡量不開燈,能少用氣的就少用氣,節約自家開支的同時,還可以有效減少碳排放和對大氣的污染。
3、日常生活中,盡量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筷子、杯子等生活用品。少用一次性用品,就少製造一次性用品的垃圾,就可以有效減少對公共資源浪費,還可以有效減少對環境的污染。
4、飯店點菜時,盡量做到吃多少點多少,不講捧場,不講面子,不鋪張浪費,點多了可打包回家二次食用,減少不必要的費用開支,也是對環保的積極貢獻。在家吃飯也一樣,不浪費,重節約。
5、日常穿衣服,不臟就不要洗,減少洗滌的次數,就可以減少對水資源的浪費,減少洗衣粉、洗衣液等洗化用品的使用,也就可以有效減少對環境的污染和破壞。
6、日常出行時,能坐公交車的就盡量不開汽車,能騎自行車的就盡量不坐公交車,能步行的就盡量不騎自行車,這樣做都可以有效減少碳排放,有效降低對大氣的污染。
7、日常消費時,盡量選用無污染又有利於健康的綠色產品,並號召和影響更多人加入到綠色消費的隊伍中來,倡導綠色消費,共享健康生活。比如買傢具時就可以盡量購買那些對健康無害的綠色傢具,買食物時要買那些無污染的綠色食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