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共同富裕的定義是什麼
富就是表示佔有財產多,富裕表示擁有的金錢、物資、房屋、土地等等的數量多。貧困就是擁有的金錢、物資、房屋、土地等等的數量少。貧富差距的本質就是指所佔有財產有差距,所佔有財富有差距。共同富裕就是指同時富裕,同步富裕,同等富裕;其中同等富裕是共同富裕的精髓;共同富裕的本質就是指所佔有財產是等量的,所佔有的財富是等量的。消除貧富差距就是倡導和推行共同富裕,實行共同富裕就是消滅貧富差距。 共同富裕的定義出自劉德著作的《財富論》。
全體人民通過辛勤勞動和相互幫助最終達到豐衣足食的生活水平。
㈡ 共同富裕的統計含義
共同富裕,不等於同富裕,不等於同步富裕,不等於同等富裕。而是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帶動另一部分富裕。
㈢ 共同富裕的主要含義是什麼
全體人民通過辛勤勞動和相互幫助最終達到豐衣足食的生活水平。是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重要內容之一。中國人多地廣,共同富裕不是同步富裕,也不是同時富裕,實現共同富裕需要一個過程。只有鼓勵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區,通過誠實勞動,合法經營先富起來,形成示範效應,並通過先富的幫助後富,才能逐步實現共同富裕。
㈣ 怎樣理解共同富裕及其歷史意義
把共同富裕界定為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對社會主義公平和理想的一種形象概括。共同富裕並不是一個固定不變的模式,而是隨著生產力的發展不斷充實新內容的動態過程,是一個從貧窮到富裕再到高層次富裕的過程富裕。今天所謂的共同富裕只是相對於我們今天所面臨的普遍貧窮而言的。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這里的「最終達到共同富裕」,並不單是一個時間上的界定問題,而是指在社會主義社會,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和消除兩極分化,最終的目的全在於實現共同富裕;是指共同富裕本身是一個由低層次到高層次的動態發展過程。社會主義最終要實現高層次的共同富裕,並把人類引入共產主義階段共同富裕的大門。從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結合上賦予共同富裕以科學的內涵。在共同富裕這個概念中,「富裕」反映了社會對財富的擁有,是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的集中體現;「共同」則反映了社會成員對財富的佔有方式,是社會生產關系性質的集中體現。共同富裕包含著生產力與生產關系兩方面的特質,從質的規定性上確定了共同富裕的社會理想地位,使之成為社會主義的本質規定和奮斗目標。共同富裕是以物質的共同富裕為基礎的,這是共同富裕的最重要的內容。然而,僅有物質生活的富裕,這種富裕與現代文明是相背離的。高度的物質文明和高度的精神文明,既是我國現代化的重要內容,也是我國共同富裕的主要內容。鄧小平指出:「要在建設高度物質文明的同時,提高全民族的科學文化水平,發展高尚的豐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設高度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他認為,物質生活的富裕、精神文化生活的豐富、人的自身文明素質的提高,這幾方面有機結合,才能構成社會主義共同富裕的鮮明特徵。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富裕是有一定的邏輯關系的。物質生活是人類生活的基礎,也是共同富裕的基本內涵。人們精神生活的充實、社會生活的協調必須建立在物質生活的富裕上,如果連溫飽問題都解決不了,所謂的道德、理想就難以得到切實保障。「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
㈤ 共同富裕是什麼意思
共同富裕是允許一部分人和地區通過誠實勞動、合法經營先富起來,然後,通過先富幫後富及先富者的師范效應,帶動越來越多的人和地區走向富裕。共同富裕不是同步富裕、同時富裕、同等富裕,他是一個逐步推進的一個漸進的過程。
㈥ 共同富裕的含義和表現 要政治書上的!!!
答: 共同富裕不是同步富裕,也不是同時富裕, 實現共同富裕需要一個過程,只有允許和鼓勵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區通過誠實勞動、合法經營先富起來,形成示範效應,並通過先富帶動後富,才能逐步達到共同富裕。
(老師說就答這里就可以了。) 參考資料:九年級政治書。
㈦ 共同富裕的含義
『先富帶後富』是中心方法。一部分先富起來,然後再帶動另一部分富起來。可是中國先富起來的那一部分忘了剩下的這一部分,導致現在富的很富,窮的很窮。
㈧ 共同富裕是什麼意思
共同富裕是全體人民通過辛勤勞動和相互幫助最終達到豐衣足食的生活水平,也就是消除兩極分化和貧窮基礎上的普遍富裕。是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重要內容之一。中國人多地廣,共同富裕不是同時富裕,而是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區先富起來,先富的幫助後富的,逐步實現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規定和奮斗目標,也是我國社會主義的根本原則。
㈨ 共同富裕有什麼意義呢
功利主義,特別是社會功利的理論,轉變為實踐的力量後,就成為了福利經濟學。福利經濟學追求社會功利的最大化,而且為了實踐的方便,將功利偷換成了福利,這一偷換的後果是,將功利由雙方力量決定改成了由抽象原則所決定。所謂「社會福利」,成了「對所有人來說,沒人變得更差,但有人變得更好,就是社會福利」,如此一來,「共同富裕」可以解釋成社會福利的提高:只要保證窮鬼沒有更窮,富人是不妨更富的,因為這對整體社會福利來說是提高的。而且此時還可以再混入一此「權利」的理論,咱沒有侵犯你的致富權利,社會福利又得到了提高,你還有什麼不滿意的? 由此可知,自由實際上有兩種實現方式,一種權利,一種功利。而民主其實是功利這一拔的,對「權利」的自由來說,不需要民主,因為「權利」不過是概念辨析,你可以提出種種的權利出來,提出來之後,進行理智辨析,這些權利純粹不純粹,純粹就提供法律保障,不純粹就放棄。理性是共同的,不會出現你說純粹,而別人說不純粹的情況。同樣的前提,同樣的邏輯規則,得出的結果當然相同。從而「權利」的自由主義是不需要民主的。這點可以從張五常、張維迎這些經濟學家的身上得到確證,這類經濟學家強調理性,強調經濟問題不需要公眾參與,強調經濟的自由,其所依據的就是這種「權利」的自由主義。「權利」的自由主義實際上是一種古典自由主義,依此理論發展出來的資本主義就是所謂「野蠻的資本主義」,在這樣的理論下,是可以輕易證明把你餓死的合理性的。不幸的是,國內現在的很多自由主義者,實際上就是這種「權利」的自由主義者。「權利」的自由主義者成天嚷嚷「人權」,相當奇異地滿嘴吐著民主,實際上該學學經濟學家,專制才是其所求。兩位張學者提出專制需求,卻被人痛罵,實在沒有天理,兩張雖未必理解了自由的理論,但從實踐角度提出這樣的訴求,完全是合情合理的。 從西方思想來說,對「共同富裕」還可以有一種理解,這就是康德的解釋,從自由是人的本性出發,由自由推演出善良,由善良而制定出種種的規則,這種方式也可以給出「共同富裕」的一種解釋。康德說,認識了真正自由的人都是善良的,善良的人是不以自己的利益為利益的人,因而,如果看到很多窮人吃不飯、上不起學,善良的人能此無動於衷嗎?顯然不能,善良的人應該幫助這些窮人,把自己的東西給窮人,這就是慈善,於是慈善是合乎善良原則的,因而是合理的。但不幸的是,人間有許多人眼神不好,看不到自由,理解不了善良,不願意慈善,怎麼辦?作為人,不自由如何可以?不自由豈非喪失了人權,偉大的人權缺了一個角怎麼可以?於是人權高於主權,不自由就得讓他們自由。於是征稅就是合理的了,二次分配就是合乎善良的了。把不自由的變成自由的現實過程,被黑格爾解釋成了絕對理念在歷史中的辯證展開,又被馬克思繼承後換了個法子繼續展開。到如今,於是又多了一拔要求「共同富裕」的。 「共同富裕」實際是國人現實的要求,現實沒有理由,成為潮流並為政治所確認,那就不是任何人能輕易扭轉的。所以,那種一葉障目不見泰山的做法,那種簡單否認的做法,不過是螳臂擋車,毫無意義。有意義的是,「共同富裕」這一現實要求如何解釋,即如何把它納入到對自己有利的理論體系裡去,這才是當前最重要的。「共同富裕」不過一個詞語,詞語的使用環境不過是一場合,能有什麼大不了的?但事實是,這非常大不了。同樣的「共同富裕」,納入不同的理論將會有非常不同的結果,與將來政策、法律的制訂直接相關,也與我們的未來間接相關。所以「意義」的意義是在於「意義」的現實性,「意義」一實踐,結出來的果子可就是政策、法律,就是每個人的命運。當別人與你談及自由,談及法治,談及人權,不要因為他談的都是些偉大的詞語,就相信其必定正確了,這些詞的意義只有在具體的理論環境里才能夠得到解說,才能明白其真正的意義所在。 所以,談論「共同富裕」請先出示你的「意義」,你是在何種「意義」上談論的,這「意義」的變現是你能承擔的嗎?「共同富裕」決不只是個人意見的爭論,而是不同理論之爭,因而也是不同未來之爭,借用過去的術語,是「路線之爭」,爭出來的結果是要每一個中國人承擔的。
㈩ 談談你對共同富裕的理解
消除貧困、改善民生、縮小兩極分化,限制既得利益集團壟斷社會資源。
參考馬克思「歷史與道德界限」、「絕對貧困化與相對貧困化」等論述,結合中國目前生產力發展階段、改革進行狀況和社會文明程度,可以把共同富裕的口號具體化為以下3個目標:
1、消除貧困。
按聯合國規定的貧困線標准,盡快消除絕對貧困化現象。目前絕對貧困人口居住地區自然條件過於惡劣,可通過整治國土與移民相結合的規劃,幫助他們出來,通過挖湖治水建立新的小城鎮,通過自己的勞動,改變基本的生活狀態。
2、改善民生。
使大多數人從小康生活逐步提高。不能認為改革30多年只有兩極分化,沒有共同富裕。計劃經濟30年在民生方面實行低標準的平均主義,共同貧窮成為改革的起點。產能過剩,產品供大於求,消費者地位是高的,這都是群眾性的消費高潮,怎能說沒有共同富裕?社會中間階層的發展壯大,是共同富裕最重要的標志。
3、縮小兩極分化,限制既得利益集團壟斷社會資源。
在絕對貧困逐步消除,大多數人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的同時,中國收入差距越來越大,基尼系數擴大到0.46,如包括灰色收入,可能還要擴大10個以上百分點,中國已成為世界兩極分化最嚴重的國家之一,這主要是極少數人暴富所致。
(10)共同富裕的含義擴展閱讀:
共同富裕就現實經濟社會意義而言,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特徵,是改革成功的標准之一。鄧小平講要社會主義共同富裕,不要資本主義兩極分化。他在1994年兩次指出:如果出現兩極分化,說明改革失敗。這位「總設計師」所說的「讓少數人先富起來」有明確的前提,就是依靠勤奮勞動和正當經營,合法致富。現在看來,他似乎對權力與資本結合形成權貴資本主義、造成社會兩極分化估計不足。
消除特殊利益集團,僅用「共同富裕」的經濟口號予以對抗,追求收入和財產平等遠遠不夠,需要進行全面改革,限制官員特權,防止極少數寡頭壟斷國家經濟命脈和政治社會生活。因此,打擊腐敗,控制權力和權力資本化,才是實現共同富裕的根本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