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麼叫集結時間
顧名思義,就是通俗的來說,集合時間。
僅此而已。
2. 佛經集結的詳細資料
關於共有幾次集結,時間,集結地和起因在趙朴初所編的《佛學問答》中已經有非常詳細的介紹,我在此就不多說了,請樓主自行查找,很方便的。我在此著重介紹一下第一次經書集結的過程。
第一次集結經典,確實是在王舍城的耆闍崛山,也就是靈鷲山。但是共有兩部分人進行了集結。一部分是有大迦葉尊者組織,地點在七葉窟,選取五百名證四果的阿羅漢參加經書集結。據漢傳經典說在世尊滅度後百天開始集結,共耗時三個月,然而南傳經典則說是在次年結夏安居開始集結,共耗時七個多月。由阿難頌出經藏,有優波利頌出律藏。最後集結出三藏:修多羅、毗奈耶和阿毗達摩,也就是經律論。
而另一部分是有另一大弟子富蘭那(不是富樓那,請參考池田大作《我的佛教觀續》)組織的,因大迦葉不同意他們參加集會,所以他們在距離七葉窟70里遠的地方也進行集結,人數更多。他們共集結出經、律、論、雜和密五藏經典。
迦葉所集結的經書,根本上體現了迦葉派重視苦行的思想,正是因為他不選擇有不同意見的人加入集結,才確保了經書集結迅速的完成。後來這一派被稱為上座派。
富蘭那等集結的經書,包容性更廣,代表了更廣泛的人的思想要求,這一派被稱為大眾派。後來的大乘思想便是從這一派別中發展出來的。經典中所記載的大乘經典是由彌勒菩薩等和阿難在鐵圍山集結,後來由龍樹從龍宮取出,多少帶有一些神話色彩,如果客觀的來分析,大乘經典的出去還是應該要仔細研究的。這一點你可以參考一下印順法師的《佛學概論》,對一些大乘經典的成因做了一定的評價。
第二次結集:於佛陀入滅後一百年左右,印度東部跋耆族比丘對戒律發生異議,提出十條戒律新主張。為此,七百比丘會於毗舍離城,以耶舍為上首,舉行第二次結集,稱為七百結集、七百集法、第二集法藏、第二集。此次結集以律藏為主,訂定跋耆族比丘所行之十事為非法。
第三次結集:於佛陀入滅後二百三十六年,在阿育王之護持下,一千比丘會於摩揭陀國華氏城,以目犍連子帝須為上首,舉行第三次結集。此次結集以經、律、論三藏為主。目犍連子帝須並自撰『論事』,對當時外道之各種異議邪說加以批駁;結集後,選派一批比丘至恆河流域以外之地區,及印度境外弘布佛教。第一、二次結集之說,北方與南方佛教皆有流傳,第三次結集之說則只流傳於南方。
基本到此為大小乘所共認的比較大的三次結集,後來佛教傳播各地,各國、各地也都進行過結集
如:
第四次結集:有北傳、南傅二說。(一)北傳佛教有二種記載:
(1)據婆藪盤豆法師傳載,佛陀入滅後五百年,說一切有部僧迦旃延子往印度西北之罽賓國,召集五百阿羅漢及五百菩薩進行結集,馬鳴菩薩筆之為文,撰成說一切有部阿毗達磨毗婆沙(即大毗婆沙論)百萬頌。(2)依大唐西域記卷三所載,佛陀入滅後四百年,於迦膩色迦王(梵Kaniska )護持之下,以脅尊者、世友為上首,聚集迦濕彌羅國(即罽賓)之比丘五百人造論解釋三藏,先作鄔波第鑠論十萬頌,解釋素呾纜(經)藏;次造毗奈耶毗婆沙論十萬頌,解釋毗奈耶(律)藏;後作阿毗達磨毗婆沙論十萬頌,解釋阿毗達磨(論)藏;凡三十萬頌、九百六十萬言,迦膩色迦王以赤銅為鍱,鏤寫論文,石函緘封,建塔藏於其中。此二說以後者較為可信。
。(二)南傳上座部佛教據『大史』等之記載,謂第四次結集系於錫蘭國王婆他伽馬尼統治期間,於馬特列村之阿盧迦洞(阿盧寺)舉行,羅希多大上座主持,五百比丘參加。會中誦上座部佛教三藏,修訂三藏注釋,重新安排經典次序,寫成第一部巴利文三藏及僧伽羅文注釋。 第五次結集:據巴利『教史』第六章、緬甸史等之記載,西元一八七一年,緬甸國王敏東(Mindon, 1853~1878 在位)召集二四○○位高僧,於首都曼德勒舉行第五次三藏結集,國王為護法人。此次結集以律藏為中心,考訂校對聖典原文之同異,共同合誦,經過五個月完成。更將結集三藏文字,分別鐫刻於七二九塊方形大理石上,豎立於曼德勒山麓拘他陀塔寺(Kuthodaw)中,外有四十五座佛塔圍繞,今尚存於曼德勒古都。 第六次結集:西元一九五四年五月十七日『衛塞節』(Visakha Day,世界佛陀日),緬甸佛教於國家贊助下,舉行第六次結集。此次結集之意義,在於團結佛教徒,增進上座部佛教之隆盛,提高緬甸獨立國之地位。結集地點位於仰光北郊藝固山崗上,建築仿效印度第一次結集時之七葉窟。此次結集以第五次結集所鐫刻之七二九塊大理石刻文為依據,並廣采錫蘭、泰國、高棉、倫敦巴利聖典協會,以及緬甸各種巴利文版本,作詳細考訂。結集完成,印刷流通。此次結集並邀請南傳各國比丘參加,北傳國家比丘亦受邀觀禮,費時二年多,至一九五六年(佛歷二五○○年)之衛塞節完成
3. 粉絲團集結是什麼意思
由網友組成的在網上活動的積極發燒友fans們的網路集合。這類人群自覺不自覺地為同一件事情或者同樣一個目的走到一起,為某類事情、某個人、某種活動、某個話題走到一起的網路力量。粉絲是英語fans的諧音,原來「粉絲」被稱為追星族,但是這個詞彙由於網路的發展早已演變出了更多的含義。
(3)集結擴展閱讀
原來「粉絲」被稱為追星族。但是這個詞彙早已被時尚拋棄。許多年輕人對這個新詞彙愛不釋手,它已成為了時尚的代名詞。粉絲就是支持者。
在微博、網路空間等多種網路空間里也出現粉絲一詞,這里的粉絲就是博主、空間主的支持者。
在新浪微博中,「關注」為自己關注的人,而「粉絲」則是指關注自己的人。 在登錄微博後,右側頭像下方會顯示自己關注的人數,和關注自己的人數。
自己「關注」的人越多,則自己獲取的信息量相對越大。自己的「粉絲」越多,則表明自己發表的微博可能會被越多人看到。
4. 什麼叫集結成語
【斂骨吹魂】:指再造生靈,使死者復生。斂骨,使散掉的骨骼集結起來。吹魂,把散走的魂魄吹送回體。
【停陰不解】:停陰:集結不散的陰雲;解:散開。集結著的陰雲一直不散開。形容久雨不晴。
【猥結蚊聚】:猥:刺蝟;猥結:蝟毛結集,比喻眾多。比喻人眾集結。
【蝟結蟻聚】:蝟:刺蝟;蝟結:蝟毛結集,比喻眾多。比喻人眾集結。
【煙霏露結】:煙霧迷濛集結的樣子。
【蟻萃螽集】:像螞蟻、螽斯一般集聚。比喻集結者之眾多。
【蟻附蜂屯】:像螞蟻、螽斯一般集聚。比喻集結者之眾多。
【蟻集蜂攢】:像螞蟻、螽斯一般集聚。比喻集結者之眾多。
【蟻聚蜂屯】:屯:聚集。像螞蟻、螽斯一般集聚。比喻集結者之眾多。
【蟻聚蜂攢】:像螞蟻、螽斯一般集聚。比喻集結者之眾多。
【蟻擁蜂攢】:比喻集結者眾多。同「蟻萃螽集」。
5. 佛教第一次集結的內容及人員
第一次結集是在佛滅後第一年的雨季,由佛陀弟子大迦葉召集主持,五百比丘參加,在王舍城的七葉窟舉行,阿闍世王提供一切費用。
這次結集,歷時七個月,阿難受命誦出諸經(「修多羅」或「法藏」),優婆離誦出戒律。「律」的基本給構,包括戒律的性質、條款、制律的緣起等,都已成型。而「經」為小乘經,即漢譯《阿含經》,分作五種,也大體固定下來。
這次結集採取會誦的形式,並沒有書面記錄下來。
6. 什麼是集結成語
關於集結的成語及解釋如下:
【結黨營私】:黨:集團;營:謀求。壞人集結在一起,謀求私利,專干壞事。
【斂骨吹魂】:指再造生靈,使死者復生。斂骨,使散掉的骨骼集結起來。吹魂,把散走的魂魄吹送回體。
【停陰不解】:停陰:集結不散的陰雲;解:散開。集結著的陰雲一直不散開。形容久雨不晴。
【猥結蚊聚】:猥:刺蝟;猥結:蝟毛結集,比喻眾多。比喻人眾集結。
【蝟結蟻聚】:蝟:刺蝟;蝟結:蝟毛結集,比喻眾多。比喻人眾集結。
【煙霏露結】:煙霧迷濛集結的樣子。
【蟻萃螽集】:像螞蟻、螽斯一般集聚。比喻集結者之眾多。
【蟻附蜂屯】:像螞蟻、螽斯一般集聚。比喻集結者之眾多。
【蟻集蜂攢】:像螞蟻、螽斯一般集聚。比喻集結者之眾多。
【蟻聚蜂屯】:屯:聚集。像螞蟻、螽斯一般集聚。比喻集結者之眾多。
【蟻聚蜂攢】:像螞蟻、螽斯一般集聚。比喻集結者之眾多。
【蟻擁蜂攢】:比喻集結者眾多。同「蟻萃螽集」。
7. 兵員集結定義是什麼
兵員集結 兵員集結是武裝力量動員的一個重要環境,它是將處於分散、流動狀態的預備役人員,特別是首批徵召對象,迅速收攏、集結起來,做好輸送部隊和組織民兵參戰的准備。其主要工作是:
制定兵員集結實施方案。一般由縣(區)以下動員領導機構制定。方案應明確參加兵員集結工作的單位,兵員集結的過程,各個階段的劃分和有關部門所承擔的主要任務等。
下發兵員集中通知。其內容,一般包括兵員集中的范圍、數量、時間、地點和組織的方法等。為保證這項工作迅速完成,動員領導機構有權指令郵電部門暫時中斷正常的民用通信業務,啟用所有通信工具。如果是公開動員,還可以通過電台、廣播和電視直接傳遞和播發兵員集中通知。各級組織接到通知後,應採取一切有效措施,保證被徵召的預備役人員,按照規定的時間到指定的地點報到。
開設兵員集中站。兵員集中站是集結被徵召兵員的臨時機構,一般以縣(區)為單位設置,選擇在交通方便、位置比較適中的地點,以便於集中、機動、換乘、疏散和隱蔽人員、裝備及車輛。該機構主要負責承辦被徵集兵員的登記報到、服裝發放、組織輸送和生活保障等工作。
做好兵員運輸保障准備。動員領導機構根據計劃下達調(征)用車輛命令;被調(征)用單位指定人員帶車到兵員集中站報到,並確保車輛處於良好狀態。
組織安全保衛。要擬制兵員集結點的警戒掩護方案;組織民兵對重要橋梁、交通要道進行警戒,搞好防奸、防特、防盜等工作;派出對空觀察哨,規定空勤信號,有條件的組織火器掩護分隊,進入掩護地域,密切組織對空掩護;劃分防空疏散地域,確保集中站的安全。
預備役師(團)要根據軍區的命令,迅速集結,配齊武器裝備,准備轉為現役部隊,歸指定的野戰部隊指揮。
人民武裝部門要根據上級軍事機關和動員領導機構的要求,迅速收攏民兵(首先是基幹民兵),按規定的時間和地點集結,配發和加強武器裝備。
8. QQ群里集結是要幹嘛
QQ粉絲群里集結可以為愛豆打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