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喟然的出處與詳解
1、[sighing] 形容嘆氣的樣子。
①《禮記·禮運》:「昔者 仲尼 與於蠟賓,事畢,出遊於觀之上,喟然而嘆。」
②《漢書》新注卷一百·敘傳第七十:「上乃喟然嘆曰:『吾久不見班生,今日復聞讜言!』」
③宋·王安石 《許氏世譜》:「余讀書未嘗不喟然嘆思之也。」
④元·揭傒斯《雜詩》之一:「大哉山河固,喟然獨撫膺。」
⑤明·葉盛《水東日記·吾訓導請俸》:「 於公見公牘,喟然曰:『奈何使應薦士至此!』」
⑥清·沈復《浮生六記·浪遊記快》:「余始喟然曰:『可知一己之見,未可測其奧妙!』」
⑦茅盾《手的故事》十一:「 朱濟民 ……低下頭喟然輕聲說:『群眾太幼稚,太容易受欺騙了。』」
⑧《論語·子罕篇第九》:顏淵喟然嘆曰:「仰之彌高,鑽之彌堅。」
⑨《論語·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夫子喟然嘆曰:「吾與點也。」
2、迅疾貌。
《史記·司馬相如列傳》:「於斯之時,天下大說,向風而聽,隨流而化,喟然興道而遷義。」 司馬貞 索隱:「喟,《漢書》作『芔』,音許貴反。」《漢書·司馬相如傳上》 顏師古 註:「芔然猶歘然也。」
2. 喟然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喟然,
喟然:嘆息的樣子
釋義:形容嘆氣的樣子。
《禮記·禮運》:「昔者 仲尼 與於蠟賓,事畢,出遊於觀之上,喟然而嘆。」
3. 喟然的介紹
喟然,漢語詞彙。拼音:kuì rán釋義:1、迅疾貌。2、形容嘆氣的樣子。出處:司馬遷《史記·司馬相如列傳》:「於斯之時,天下大說,向風而聽,隨流而化,喟然興道而遷義。」
4. 論語十則中第十則的喟然是什麼意思
喟然:嘆氣的樣子。形容因深有感慨而嘆息。
【出處】西漢·戴聖《禮記·禮運》:「昔者仲尼與於蠟賓,事畢,出遊於觀上,喟然而嘆。」
《論語》——夫子喟然嘆曰」吾與點也!」
【事例】余讀風雅諸詩,未嘗不~也。 ★清·汪琬《王子底詩集·序》
《論語·子罕篇第九》:顏淵喟然嘆曰:「仰之彌高,鑽之彌堅。」
5. 夫子喟然嘆曰中喟然的意思..
喟然 kuìrán 義項一:[sighing] 形容嘆氣的樣子。 宋·王安石 《許氏世譜》:「余讀書未嘗不喟然嘆思之也。」 元·揭傒斯《雜詩》之一:「大哉山河固,喟然獨撫膺。」 明·葉盛《水東日記·吾訓導請俸》:「 於公見公牘,喟然曰:『奈何使應薦士至此!』」 清·沉復《浮生六記·浪遊記快》:「余始喟然曰:『可知一己之見,未可測其奧妙!』」 茅盾《手的故事》十一:「 朱濟民 ……低下頭喟然輕聲說:『群眾太幼稚,太容易受欺騙了。』」 《論語·子罕篇第九》:顏淵喟然嘆曰:「仰之彌高,鑽之彌堅。」 《論語·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夫子喟然嘆曰:「吾與點也。」 義項二:迅疾貌。 司馬遷《史記·司馬相如列傳》:「於斯之時,天下大說,向風而聽,隨流而化,喟然興道而遷義。」
6. 論語顏淵喟然嘆曰......什麼意思
1、原文
顏淵喟然嘆曰:「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末由也已。」
2、譯文
顏淵喟然嘆道:「孔夫子的道理,越仰望越顯得高遠,越鑽研它越顯得堅固,看它好像在前面,忽然間又像在後面。夫子循著次序一步步誘導我;先教我博學文章典籍,然後要我以禮約束自己的行為。
我想停止不學了也不可能,已經用盡我的才力,而夫子的道依然卓立在我的面前,我想再追從上去,但總感到無路可追從上去。」
3、出處
出自於《論語·子罕》
(6)喟然擴展閱讀
1、賞析
顏淵在本章里極力推崇自己的老師,把孔子的學問與道德說成是高不可攀。此外,他還談到孔子對學生的教育方法,「循循善誘」則成為日後為人師者所遵循的原則之一。
2、《論語》簡介
成書於春秋戰國之際,是孔子的學生及其再傳學生所記錄整理。到漢代時,有《魯論語》(20篇)、《齊論語》(22篇)、《古文論語》(21篇)三種《論語》版本流傳。東漢末年,鄭玄以《魯論語》為底本,參考《齊論語》和《古文論語》編校成一個新的本子,並加以注釋。
鄭玄的注本流傳後,《齊論語》和《古文論語》便逐漸亡佚了。以後各代注釋《論語》的版本主要有:三國時魏國何晏《論語集解》,南北朝梁代皇侃《論語義疏》,宋代邢晏《論語註疏》、朱熹《論語集注》,清代劉寶楠《論語正義》等。
《論語》涉及哲學、政治、經濟,教育、文藝等諸多方面,內容非常豐富,是儒學最主要的經典。在表達上,《論語》語言精煉而形象生動,是語錄體散文的典範。
在編排上,《論語》沒有嚴格的編纂體例,每一條就是一章,集章為篇,篇、章之間並無緊密聯系,只是大致歸類,並有重復章節出現。
7. 喟然長嘆什麼意思
喟然長嘆
拼音:kuì rán cháng tàn
解釋:因感慨而深深地嘆氣。喟然:嘆氣的樣子。
出自:
《論語·子罕》:「顏淵喟然嘆曰:『仰之彌高,鑽之彌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