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入門技巧 » 安徽桐城

安徽桐城

發布時間: 2021-08-16 20:46:00

⑴ 桐城有哪些小吃

主要的小吃有:山粉圓子燒肉,魚頭火鍋,撮肉火鍋,大關水碗,桐城絲棗,桐城小花茶,豐糕。

1、山粉圓子燒肉是安徽安慶傳統的地方名菜,口感粘而不稠、油而不膩、香脆可口,山粉即山芋(紅薯)粉,是將山芋碾碎、洗槳、涼干後得到的白色澱粉。

2、桐城小花茶是安徽桐城的歷史名茶,徽茶名品,除了具備花茶的各種特徵,獨具「蘭韻」,如蘭花一樣的美好香氛。因茶葉尖頭細小,故為小花茶。品名茶區多高山深谷,山巒疊嶂,雲遮霧繞,故茶葉嫩而多汁。尤其是春天漫山遍開幽蘭,茶葉受蘭香熏陶,天然含有蘭花香氣,且因茶葉峰尖葉小。

3、桐城市坐落於安徽省中部偏西南,長江北岸,大別山東麓,東鄰廬江、樅陽兩縣,西連潛山縣,北接舒城縣,南抵懷寧縣和安慶市。總面積1472平方千米,總人口75萬人。市政府駐文昌街道。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山地、丘陵、平原呈階梯分布。北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國家商品糧基地。

⑵ 安徽桐城歷史上有哪些名人

1、曹松,唐代晚期詩人。字夢徵。舒州桐城(今安徽桐城)人。生卒年不詳。早年曾避亂棲居洪都西山,後依建州刺史李頻。李死後,流落江湖,無所遇合。光化四年(901)中進士,年已70餘,特授校書郎(秘書省正字)而卒。

2、李公麟(1049-1106),北宋著名畫家。字伯時,號龍眠居士。廬江郡舒城縣(今舒城)人。神宗熙寧三年進士,歷泗州錄事參軍,以陸佃薦,為中書門下後省刪定官、御史檢法。李龍眠即李公麟,字伯時,祖籍安徽舒城。

因安慶桐城城北有一龍眠山,李公麟曾長居於山下,所以又自號龍眠居士或龍眠山人。神宗熙寧三年進士,歷泗州錄事參軍,以陸佃薦,為中書門下後省刪定官、御史檢法。

好古博學,長於詩,精鑒別古器物。尤以畫著名,凡人物、釋道、鞍馬、山水、花鳥,無所不精,時推為「宋畫中第一人」。李公麟因風痹致仕,歸居龍眠山莊,自作《山莊圖》,為世所寶。傳世作品有《五馬圖》《維摩居士像》、《免胄圖》等。

3、何如寵(1569年~1641年),字康侯,號芝岳,南直隸桐城(今安徽省樅陽縣樅陽鎮何家青山)人,先世自徽州府婺源縣何田坑(今屬江西)徙。明神宗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進士。如寵博學多才,被選入翰林院,授庶吉士。

聞父病,歸家探視;父歿,守孝3年。回京後,授編修。母老,告假回家奉養。他和兄如申相約,兄弟二人不同時外出,如外出必留一人在母親身旁。

萬曆三十九年,如申督征軍餉,事完回家,如寵才再赴京城,升中允,遷右庶子。時某中書得皇帝寵幸,大權在握,如寵和左庶子趙師聖皆當遷官,不少人都勸他倆去拜望中書,而遭拒絕。

4、方以智(1611年-1671年),字密之,漢人,江南省安慶府桐城縣(今安徽桐城)人。明代著名思想家、哲學家、科學家。文人方學漸之曾孫,明末四公子(復社四公子、金陵四公子)之一。

方以智一生正當明清交替之際,時局動盪,政權更迭。使得他個人的際遇也十分坎坷。一生可分三個時期。

早期從青年時代到三十三歲,由於仰仗祖上的余蔭,尚能過著「衣紈縠,飾騶騎,鳴笳疊吹,閑雅甚都」的富貴文人的生活。中期自明朝滅亡後,從北京逃返南京,又經浙江、福建輾轉到兩廣,從三十四歲到四十二歲,艱苦的十幾年流亡在他的思想上打下了深刻的烙印。

5、左光斗(1575~1625),字遺直,一字拱之、共之,號浮丘,又號蒼嶼。先世為安徽安慶府桐城縣東鄉(今安徽省樅陽縣橫埠鎮)人,其父左出穎移居桐城縣城。漢族,著名水利專家,明末東林黨的重要成員,累官至左僉都御史,萬曆「六君子」之一。

左光斗自小勤奮好學,萬曆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成進士,授中書舍人。萬曆四十七(1619年)年被舉任為浙江道監察御史。

是史可法的座師。為挽救明王朝做出了許多努力,在出任屯田監察御史在天津實施「三因十四議」的屯田方案,結果「水利大興,北人始知藝稻」。[3]還主持了西北水利空間范圍內的京東、畿輔的水利屯田實踐。

⑶ 安徽桐城屬於哪個地區

桐城屬安徽省安慶市

⑷ 桐城市是不是地級市

不是。

桐城,是安徽省直轄、安慶市代管的縣級市,位於安慶市北部,東鄰廬江、樅陽兩縣,西連潛山市,北接舒城縣,南抵懷寧縣和安慶市區。1952年,改屬安徽省安慶行政區,1968年,始隸安徽省安慶地區。1996年8月,經國務院批准,桐城撤縣設市。

(4)安徽桐城擴展閱讀:

桐城位於安徽省中部偏西南,西依大別山,南濱長江。介於東經116°40′-117°09′,北緯30°40′-31°16′。東鄰廬江、樅陽兩縣,北接舒城縣,西毗潛山市,南抵懷寧縣和安慶市郊區。東西寬42千米,南北長64千米(從大龍山牛沖到北峽山大佛尖),總面積1472平方千米。

桐城因其地適宜種植油桐而得名,是清代文壇「桐城派」故里,享有「文都」的美譽。1996年8月經國務院批准,撤銷桐城縣,設立縣級桐城市。桐城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山地、丘陵、平原呈階梯分布;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四季分明。

⑸ 桐城多少個鄉鎮及名稱是什麼

截至2018年底,桐城市轄12個鎮、3個街道,另設有2個開發區,分別是:

1、12個鎮:

孔城鎮、呂亭鎮 、范崗鎮、新渡鎮、雙港鎮、大關鎮、青草鎮 、金神鎮 、嬉子湖鎮、唐灣鎮、黃甲鎮、鱘魚鎮 ;

2、3個街道:

龍騰街道、文昌街道、龍眠街道;

3、2個開發區:

桐城經濟開發區、桐城雙新經濟開發區。

1986年桐城縣下轄8區(范崗區、青草區、雙港區、金神區、大關區、孔城區、石河區、黃甲區)、3鎮(城關鎮、孔城鎮、青草鎮)、53鄉、1個管理區(鱘魚)。11個居民委員會、468個行政村,實行鎮管村體制。1988年8月,原安慶地區和安慶市合並並組建新的安慶市,桐城縣隸屬安慶市。

1996年8月20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桐城縣,設立桐城市,所轄區域不變。2004年5月13日,經國務院批准,羅嶺鎮由桐城市劃歸安慶市宜秀區。2006年9月調整鄉鎮行政區劃,為12個鎮、2個街道。

(5)安徽桐城擴展閱讀:

桐城古稱「桐國」,因其地適宜種植油桐而得名。唐至德二年(757年)正式定名為「桐城」,迄今已有1200餘年歷史。桐城素有崇文重教的優良傳統,享有「文都」的盛譽。「桐城派」主盟清代文壇200餘年,歸附作家1200餘人,在中國文化史上蔚為高峰,「桐城派」文化、君子文化歷久彌新。

桐城先後共誕生了近3000名博士、近20名兩院院士。「桐城歌」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桐城文廟、文和園入選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⑹ 安徽桐城有哪些名人

1、曹松

曹松,唐代晚期詩人。字夢徵。舒州桐城(今安徽桐城)人。生卒年不詳。早年曾避亂棲居洪都西山,後依建州刺史李頻。李死後,流落江湖,無所遇合。光化四年(901)中進士,年已70餘,特授校書郎(秘書省正字)而卒。

2、李公麟

李公麟(1049-1106),北宋著名畫家。字伯時,號龍眠居士。廬江郡舒城縣(今舒城)人。神宗熙寧三年進士,歷泗州錄事參軍,以陸佃薦,為中書門下後省刪定官、御史檢法。

李龍眠既李公麟,字伯時,祖籍安徽舒城,因安慶桐城郊外有一龍眠山,李公麟曾長居於山下,所以又自號龍眠居士或龍眠山人。神宗熙寧三年進士,歷泗州錄事參軍,以陸佃薦,為中書門下後省刪定官、御史檢法。

3、施從雲

施從雲(1880—1912),字燮卿,安徽桐城人,清末民國軍事將領。1912年,在雷庄附近指揮官兵與清軍展開激戰。戰至次日黎明,清軍詭稱停戰議和,要他與王金銘入清營談判,遂率100多名官兵前往,在雷庄為伏兵包圍,被俘遇害。

1912年2月17日中華民國臨時政府追贈陸軍大將軍,1923年4月16日中華民國北京政府追贈陸軍上將,1936年4月2日中華民國國民政府追贈陸軍上將。

4、方令孺

方令孺(1897年—1976年9月30日),安徽桐城人,散文作家、女詩人,方苞的後代。1923年留學美國,在華盛頓州立大學和威斯康星大學讀書。

1929年回國後,先後任青島大學講師和重慶國立劇專教授。1939年至1942年任重慶北碚國立編譯館編審。1943年後在上海復旦大學中文系任教授。1949年後被選為上海市婦聯副主席。1958年至「文革」前,任浙江省文聯主席。

5、嚴鳳英

嚴鳳英(1930~1968),原名嚴鴻六,安徽省桐城縣羅嶺(今安慶市宜秀區羅嶺鎮黃梅村)人。女,中共黨員,黃梅戲傑出的表演藝術家,中國黃梅戲的發展締造者之一,「七仙女」塑造者,中國黃梅戲傳承發展重要的開拓者和貢獻者。

嚴鳳英10歲時開始學唱黃梅調,為族人所不容,後跟隨嚴雲高學戲,取藝名鳳英。在1952年上海舉行的第一次華東戲曲會演,嚴鳳英以黃梅戲傳統小戲《打豬草》和摺子戲《路遇》,獲得廣泛贊譽,1954年因在黃梅戲電影《天仙配》中飾演七仙女而揚名全國。

⑺ 安徽桐城有哪些特產

桐城特產:
桐城絲棗:割裂本地生棗,浸入糖水,先用銅鍋煮沸,繼以文火慢煮,約7小時棗熟湯盡後,取出烘乾,味甘生脆,為上等絲棗。相傳桐城絲棗,曾進貢清帝,定為貢品。
泗水橋的芹菜
桐城小花茶
茶干
豐糕
小吃有孔城水餃、山粉圓子燒肉等等。
青草香大米是安徽省安慶市桐城市青草鎮的特產。桐城青草香大米:原糧優良,加工精細,包裝精美,大米色白整齊,米飯清香濃郁,松軟爽口,能增加食慾,余香田味。

⑻ 安徽桐城的特產有哪些

桐城特產:

桐城絲棗
割裂本地生棗,浸入糖水,先用銅鍋煮沸,繼以文火慢煮,約7小時棗熟湯盡後,取出烘乾,味甘生脆,為上等絲棗。相傳桐城絲棗,曾進貢清帝,定為貢品。
龍眠春翠
「龍眠春翠」是高檔特種綠茶,「98中國國際名茶,茶製品、茶文化展覽會」推薦名茶。鮮葉採摘細嫩,成茶條支微扁,色澤翠綠。滋味鮮爽醇和,清香持久,是天然綠色飲品桐城市名茶科技開發總公司研製開發出新名茶。
桐城菜心粑
是桐城市風味獨特的傳統早點,早在明清時期就已美名遠播。當時古城居民最喜愛的早點就是一碗清茶,一碟光潔晶瑩的菜心粑。縣城街道兩旁到處開設有經營菜心粑的早點店和茶社,生意十分興隆。桐城菜心粑的製做極為講究,用七成秈米、三成糯米,在溫水中浸泡半日,撈起瀝干,再用碓春成粉,選嫩綠白菜心,微煮揉成泥狀,剔除菜莖,再摻以豬油、白糖作為粑餡。蒸熟後,外形如琢玉,內心如悲翠,柔而不粘,甜而不膩。

⑼ 安徽桐城幾個縣

桐城本身就是縣級市,下轄地區有3個街道,12個鎮,一個國家級開發區,一個省級經濟開發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