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入門技巧 » 大鳴大放大字報

大鳴大放大字報

發布時間: 2021-08-16 14:54:40

⑴ 中國現代史中說的「右派」是什麼意思

任何一個黨派都不是鐵板一塊,因為其黨員的政治傾向和價值取向不可能完全一樣。其中偏向保守的一派是右派,偏向激進的是左派。或者這樣說,左派的政治立場更傾向於人民大眾的利益。
比如說,宋慶齡就是國民黨的左派,因為她主張聯共,相對於代表大地主大資產階級利益的國民黨而言更加傾向於工農利益,所以在國民黨內看來她就是左派。相反,現在日本的右翼勢力之所以為「右」,因為他們宣揚大日本帝國的軍國主義傳統,否認歷史罪惡,背離人民的和平意願,所以是右派。
當然,左派和右派都是內部矛盾,只不過是政見不同,沒有到敵我矛盾的地步。
這里還涉及一個左傾、右傾和「左」傾的問題。左傾是正確的,是基於人民大眾利益的,馬雅可夫斯基曾寫過《向左進行曲》。而右傾是錯誤的,比如1927年陳獨秀所犯的錯誤。在大革命失敗後,面對國民黨的屠殺,他表現得很軟弱,企圖通過調和、談判解決問題,實際上就是放棄中共對革命的領導權。中共是代表工農利益的,放棄中共對革命的領導權可以看作是背離工農利益,所以是右傾。「左」傾也是錯誤的,就是過於激進導致的。比如「文革」就是典型。當時中央錯誤地認為中國還有剝削階級,剝削階級就是損害人民利益,所以他們是右,要打倒他們。其實當時中國沒有剝削階級,中央的左是所謂的左,所以加引號,這種左根本就是錯誤的。

⑵ 大字報和小字報都是什麼意思

大字報:大字報是張貼於牆壁的大字書寫的牆報,是50s至70s末80s初的流行於中國的輿論發表形式,是「大鳴、大放、大字報、大辯論」的「四大」之一。大字報小字報都是宣傳工具,都具有貶義。大字報是向大眾廣泛宣傳,小字報是向某些要人揭露,就是打小報告。在六七十年代常被人用到。

⑶ 大鳴大放大字報大辯論裡面的大鳴大放是什麼意思

大鳴就是對問題敢於提出自己看法,大放就是敢提出不同的看法,兩種看法通過大字報爭取支持者,通過辯論一爭雌雄。

⑷ 大鳴大放 大字報 大辯論象不象現在的論壇

形式像,但是本質不一樣。首先,大字報的背後是連接著武鬥和派別,每個大字報的目的都不單純,希望達到自己的不甚光明的目的。往往伴隨著批鬥和陰謀。
現在的論壇有很多種類,相對成熟或者會員學術水平比較高的論壇,討論雖然激烈,但不涉及人身攻擊,更多的就事論事,對發展經濟、解答疑惑、科技進步有很大幫助。
馬克思主義講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現在經濟快速發展,開倒車是沒有前途的。

⑸ 大字報在中國的影響及表現急求啊

從20世紀50年代後期到80年代初這20餘年的時間里,大字報是中國政治生活中的一道獨特的風景線。大字報產生於何時?在1958年3月的成都會議上,毛澤東在談到農村推廣大字報的好處時說:「中國自子產時就產生了大字報。」子產是春秋時期鄭國人,如果是這樣,大字報的歷史可謂久矣。大字報的盛行,始於1957年那場後來被稱為「嚴重擴大化」的反右派運動。
北大:最早出現大字報
1958年5月19日清晨,第一張大字報出現在北大大飯廳灰色的牆壁上,內容是質問北大團委出席共青團三大的北大代表是如何產生的。可惜,這張大字報在當時的報刊書籍中都沒有登錄下來,使我們今天無法知曉它的全文。接著,哲學系的龍英華也貼出了一張大字報,建議在牆上開辟一個民主園地來展開爭鳴,協助整風。 隨之,一張一張的大字報相繼貼了出來。
大字報五顏六色,有紅的、綠的,也有用舊報紙寫的,形式也五花八門,短文、雜文、口號、對聯、漫畫,不一而足。
大字報與大躍進
在反右派斗爭中,伴隨大字報的廣泛使用而產生的是大辯論;在大辯論中,大字報又常常被用來作為辯論的手段。加上在此之前出現的大鳴、大放,於是,大鳴、大放、大辯論、大字報這「四大」,在高等學校和黨政機關中被廣泛使用。這樣,人為地造成了全國性的政治緊張和不穩定狀態。反右派斗爭的擴大化有多方面的原因,而大鳴、大放、大辯論、大字報在運動中的廣泛使用,是反右派斗爭嚴重擴大化的一個重要因素。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作為右派分子「向黨進攻工具」的大字報,在反右派運動中卻成了反擊右派「進攻」的武器,被最高領導人贊揚為是「一種極其有用的新式武器」。此後,在整改、「雙反」(反浪費、反保守)、「大躍進」運動中,大字報得到了廣泛使用。當時的宣傳輿論工具也對大字報的功效一再推崇,在那個創造神話的年代製造出一件又一件滑稽的事來。
大字報與「文化大 革命」
「大躍進」運動之後,大字報曾一度沉寂了好幾年的時間。然而,「文化大 革命」開始之後,自北京大學的聶元梓等人貼出所謂的「第一張馬列主義大字報」開始,大字報的狂飆再次席捲中國。個別人因為寫了一張「革命」大字報而飛黃騰達、青雲直上,而包括當時國家主席劉 少奇在內的許多人則被大字報誣陷為「叛徒」、「特務」、「走資派」、「反動學術權威」等被打倒在地,並踏上一隻腳,弄得妻離子散,家破人亡。
所謂「文化大 革命」,同「四大」(大鳴、大放、大辯論、大字報)是分不開的。「文化大 革命」為「四大」的使用提供了廣闊的舞台,而「四大」又使「文化大 革命」造成的動亂局面不斷加劇。以大字報為中心的「四大」,不但沒有發揚民主,反而使民主與法制都受到嚴重破壞,造成了全國范圍的大動亂。
大字報表面上看來誰都可以使用,但事實絕非如此,且不說那些已被劃出人民隊伍之外的所謂「牛鬼蛇神」沒有張貼大字報的權利,就是對「文化大 革命」有不同看法,對權傾一時的中 央文革小組稍有不滿,或對有些掌了權的「造反」新貴有些看不慣,但還是位列於人民內部的人,一旦把自己的看法、不滿用大字報表達出來,頃刻之間就變成了「反革命分子」,發配到了「地、富、反、壞、右」的行列中去了。在「文化大 革命」中,人民代表選出的堂堂國家主席,在受到誣陷的時候,貼出一份答辯的大字報,不是眨眼之間被撕成了碎片嗎?
大字報的最主要功能,一是揭露,二是批判,前者可以無中生有,斷章取義,後者可以隨意上綱上線,亂扣帽子。不論哪一種功能,基本表現方式都是片面和不實之詞,容不得被揭露、被批判者的申辯與反駁。所謂用大字報的方式開展大辯論,實則是大批判,大量的冤假錯案就是這樣製造出來的。
「文化大 革命」期間的大字報幾乎有一個固定的格式,先是以語錄開篇(當然是擇其所需),接著寫一通形勢大好,然後筆鋒一轉,抓住被征討者的只言片語,或斷章取義,或張冠李戴,或無中生有,或牽強附會,再佐以「砸爛」、「橫掃」等「革命」語言,隨意上綱上線,任意口誅筆伐,欲置被征討者於死地而後快,用當時的時髦語言說就是要「打倒在地,再踏上一隻腳,叫其永世不得翻身」。可以說「文化 大革命」導致了大字報的惡性發展,而大字報的惡性發展,又加劇了「文化大 革命」的大動亂局面。
大字報除了人為地製造階級斗爭,破壞人民內部的團結外,很難起到什麼好的作用。至於「文化大 革命」中那些直接受林 彪、江 青反革命集團指使的大字報,更是他們打倒老一輩革命家,實現其篡黨奪權陰謀的工具。
大字報表面上是發動群眾,發揚民主,實際上是利用群眾,壓制民主。大字報的盛行,與中國政治舞台上大刮「左」風是密不可分的。什麼時候「左」傾厲害,什麼時候大字報便行情猛漲;什麼時候「左」的東西有所收斂,什麼時候大字報便蕭條不景氣。一部大字報興衰史,就是一部「左」病對中國的危害史。
誠然,在個別問題上,大字報發揮過積極作用,甚至在「文化大 革命」期間,大字報也曾被人們用作反對林 彪、江 青反革命集團的武器。但是,大字報作為所謂體現社會主義民主的「四大」的最主要方式,從總體上講,其消極和破壞作用,要遠遠大過它的積極作用。
到了1975年,大字報已成了強弩之末的時候,卻被寫進了堂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里。
對大字報的反思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隨著人們對「文化大 革命」反思的深化,大字報的弊端也逐漸為人們所認識。
1980年1月中旬,在中 共 中 央召集的幹部會議上,鄧小平做了《目前的形勢和任務》的報告。在講到「四大」問題時,他指出:「四大」,即大鳴、大放、大辯論、大字報,這是載在憲法上的。現在把歷史的經驗總結一下,不能不承認,這個「四大」的做法,作為一個整體來看,從來沒有產生積極的作用。應該讓群眾有充分的權利和機會,表達他們對領導的負責的批評和積極的建議,但是「大鳴大放」這些做法顯然不能達到這個目的。因此,憲法有關「四大」的條文,根據長期實踐,根據大多數幹部和群眾的意見,黨中 央准備提請人大常委會和全國人大審議,把它取消。
在1980年2月召開的中 共十一屆五中全會上,中 共 中 央正式作出決定: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建議,取消公民「有運用大鳴、大放、大辯論、大字報的權利」的規定。
這年4月8日,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在北京召開。在一個星期的會議中,討論中共中央關於取消「四大」的建議,成為一個重要議題。在發言中,人大常委會法制委員會副主任楊秀峰,從法律的角度闡述了取消「四大」的四條理由:
一、憲法中已經明確寫明「公民有言論、通信、出版、集會、結社、、、罷工的自由」,這些規定保障了公民應該享有的民主權利;而「四大」卻相反,妨礙了公民應當得到的正當的民主權利。
二、把「四大」寫進憲法中,使少數壞人在法律上有了可乘之機,一些人打著「四大」的旗號,製造事端,向無產階級進攻,妄圖推翻的領導。
三、把「四大」寫進憲法,會使一些人利用來大搞派性,製造混亂,破壞正常的工作生活秩序,不利於四化建設。
四、搞「四大」容易泄露黨和國家的重要機密。從「文化大 革命」到「西 單牆」,一些壞人正是利用大字報泄露了不少黨和國家的核心機密。
參加會議的人大常委們,幾乎是異口同聲地贊同取消「四大」。
1980年9月,五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作出決定,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四十五條,取消所謂「四大」的規定。
1982年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的五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上,通過了修改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在這部憲法中,有關「四大」的條文徹底消失了。大字報終於成了歷史的陳跡。
來源:《光明書摘》

⑹ 求「四大」的解釋

基本解釋(1).道家以道、天、地、人為四大。《老子》:「道大,天大,地大,王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按,王,當作「人」。說見 朱謙之 《老子校釋》及 任繼愈 《老子新譯》。 (2).佛教以地、水、火、風為四大。認為四者分別包含堅、濕、暖、動四種性能,人身即由此構成。因亦用作人身的代稱。 晉 慧遠 《明報應論》:「夫四大之體,即地、水、火、風耳,結而成身,以為神宅。」《圓覺經》:「我今此身,四大和合。所謂發毛爪齒、皮肉筋骨、髓腦垢色,皆歸於地;唾涕膿血、津液涎沫、痰淚精氣、大小便利,皆歸於水;暖氣歸火;動轉歸風。四大各離,今者妄身,當在何處?」《晉書·藝術傳·鳩摩羅什》:「 羅什 未終少日,覺四大不悆……死於 長安 。」 清 李斗 《揚州畫舫錄·虹橋錄上》:「六十年來一夢醒,飄然四大御風輕。」 (3).古稱大功、大名、大德、大權為四大。《晉書·忠義傳·王豹》:「明公挾大功,抱大名,懷大德,執大權,此四大者,域中所不能容。」 (4). 北周 時 冀州 人戲稱四種大物為四大。《北史·儒林傳下·熊安生》:「 道暉 好著高翅帽、大屐…… 冀州 人為之語曰:『 顯公 鍾, 宋公 鼓, 宗道暉 屐, 李洛姬 肚』謂之四大。 顯公 ,沙門也; 宋公 , 安德 太守也; 洛姬 ,婦人也。」 英文翻譯1.[簡] (大鳴、大放、大辯論、大字報) speaking out freely, airing views fully, holding great debates and writing big-character posters

⑺ 文革大字報是什麼東東

大字報,是張貼於牆壁的大字書寫的牆報,是50年代至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流行於中國的輿論發表形式,是「大鳴、大放、大字報、大辯論」的「四大」之一。
大字報的最主要功能,一是揭露,二是批判,前者可以無中生有,斷章取義,後者可以隨意上綱上線,亂扣帽子。不論哪一種功能,基本表現方式都是片面和不實之詞,容不得被揭露、被批判者的申辯與反駁。所謂用大字報的方式開展大辯論,實則是大批判,大量的冤假錯案就是這樣製造出來的。
「文化大革命」期間的大字報幾乎有一個固定的格式,先是以語錄開篇(當然是擇其所需),接著寫一通形勢大好,然後筆鋒一轉,抓住被征討者的只言片語,或斷章取義,或張冠李戴,或無中生有,或牽強附會,再佐以「砸爛」、「橫掃」等「革命」語言,隨意上綱上線,任意口誅筆伐,欲置被征討者於死地而後快,用當時的時髦語言說就是要「打倒在地,再踏上一隻腳,叫其永世不得翻身」。可以說「文化大革命」導致了大字報的惡性發展,而大字報的惡性發展,又加劇了「文化大革命」的大動亂局面。
大字報所產生的各種消極作用,除了其本身這種形式不足取外,更主要的是由於它被用來發動政治運動,進行政治斗爭,成為達到某種政治目的的手段。而這種政治運動,又是在「左」的指導思想下發動起來的。正因為如此,大字報除了人為地製造階級斗爭,破壞人民內部的團結外,很難起到什麼好的作用。
大字報表面上是發動群眾,發揚民主,實際上是利用群眾,壓制民主。大字報的盛行,與中國政治舞台上大刮「左」風是密不可分的。什麼時候「左」病厲害,什麼時候大字報便行情猛漲;什麼時候「左」的東西有所收斂,什麼時候大字報便蕭條不景氣。一部大字報興衰史,就是一部「左」病對中國的危害史。
誠然,在個別問題上,大字報發揮過積極作用,甚至在「文化大革命」期間,大字報也曾被人們利用來作為反對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的武器。但是,大字報作為所謂體現社會主義民主的「四大」的最主要方式,從總體上講,其消極和破壞作用,要遠遠大過它的積極作用。

⑻ 花為媒是1963年拍的右派是哪年定的

1957年6月8日,中共中央發出《關於組織力量准備反擊右派分子進攻的指示》,《人民日報》發表了《這是為什麼?》社論,從此,在全國開展了反右派斗爭。對於右派分子的進攻予以反擊是必要的。但是,由於中央對國內政治形勢作出了不切實際的估計,又採取了「大鳴、大放、大字報、大辯論」的錯誤方法,不適當地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了一場持續近一年時間的群眾性的政治運動,把大批知識分子、愛國民主人士和少數黨員幹部等錯劃為「右派分子」,人數達55萬(由網路提供)。

⑼ 手抄報和大字報的區別在哪兒什麼是大字報

你好
手抄報是一種可傳閱、可觀賞、也可張貼的報紙的另一種形式。在學校,手抄報是第二課堂的一種很好的活動形式,和ppt有異曲同工之妙,不過與ppt不同的是手抄報是純手工的,只有一頁紙,所以要合理安排內容。手抄報和黑板報一樣,手抄報也是一種群眾性的宣傳工具。它就相當於縮小版的黑板報。
大字報,是張貼於牆壁的大字書寫的牆報,是50年代至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流行於中國的輿論發表形式,是「大鳴、大放、大字報、大辯論」的「四大」之一。大字報小字報都是宣傳工具。大字報是向大眾公開、廣泛宣傳的書面形式,小字報是向某些要人揭露,就是打小報告。在六七十年代常被人用到。
它們的年代不是一樣的
滿意請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