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入門技巧 » 察傳

察傳

發布時間: 2021-08-12 16:34:42

『壹』 呂氏春秋 中的《察傳》

《呂氏春秋 察傳》全文分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總論,論證傳聞不可以不審察,否則就會犯下大錯誤。第二部分通過一系列的例子,舉例論證第一部分提出的「夫得言不可以不察」同時進一步的提出分論點來闡明該觀點,提出「聞而審,則為福矣;聞而不審,不若不聞矣。」「凡聞言必熟論,其於人必驗之以理。」等為主要的兩個分論觀點。第三部分通過對上述部分的論證總結觀點,並且提出解決方法和途徑。文章大體上是總—分—總的結構模式。
《呂氏春秋 察傳》主要篇幅集中在論證的過程,因此第二部分為篇幅的主體,第二部分有兩段,兩段皆採用先例後論的方法,使用總分的結構,先提出分論點,再從不同側面舉例論證。兩段不同之處在於第一段採用的是正反舉例論證,作者通過齊桓公、楚庄公的例子證明表達「審之也」的效果,選取吳王、智伯的例子從反面證實「不審也」的後果。第二段在提出分論點之後,採用先敘後議,先破後立的方式,結合論點舉出三個有代表性的例子:例如拿「夔一足」來說事,孔子否定了夔只有一隻腳的說法,而且哀公似乎也知道夔是人,還是樂正,但是不知從哪裡聽說夔只有一隻腳,問孔子夔是不是只有一隻腳。孔子最後引用舜對夔的評價,指出夔能調和樂律,「以平天下」,像夔這樣的高人,有一個就足夠了。孔子並沒有從正面否定魯哀公的觀點而是通過引用其它觀點,從反面否定哀公的看法,以理服人。如果說魯哀公的例子是一個反例的話,那麼宋君的事例就應該是正面的解說,世上所傳奇聞怪事很多,但聽到的任何傳聞,都應該認真地考察一下,看它在道理上是否講得通。要謹言慎聽,不要盲從。第三個例子更進一步的肯定分論點的正確性,子夏不盲從於史書的記載,大膽的提出自己的看法,並通過實際考察、論證自己的觀點,從而肯定自己的正確性。由此得出結論,凡是聽到的傳聞,都必須深透審察,對於人都必須用理進行檢驗。
《呂氏春秋 察傳》在最後一部分說:言辭有很多似是而非,似非而是的。是非的界線,不可不分辯清楚,這是聖人需要特別慎重對待的問題。強調思維及其語言表達有其確定性,是這篇文章的主題思想之一。由於名、辭多有同音、同形而異義,象形而辭不同等現象,一旦把多義詞的不同意義混淆、錯用,或者把具有歧義結構的言辭交付交際實踐,或者把筆形相近的字詞張冠李戴,就容易導致表達喪失確定性,從而造成彼此的誤解,以至言語交際無法正常進行。然後,作者又給讀者提出了解決的方法,遵循著事物的規律和人的情理,用這種方法來審察所聽到的傳聞,就可以得到真實的情況了。
《呂氏春秋》,亦稱《呂覽》,為秦相呂不韋集門客各著所聞而成。內容以儒道思想為主,兼及名、法、墨、農及陰陽家言,匯合先秦各派學說,分《十二紀》、《八覽》、《六論》三部分,共26卷,160篇,為雜家代表作之一。 《察傳》是一篇典型的議論文,作者並沒有過多的強調個人的感受和看法,而僅是通過不斷的舉例解說,以理服人。文章結構清晰,語言質朴無華,似有「言有盡而意無限」的意蘊。
另外對於這篇文章內容,後人還從中總結了兩句成語「三豕涉河」〈孔子家語 七十二弟子解〉作「三豕涉河」比喻文字的訛誤。另一個是「豕亥魚魯」晉葛洪〈抱朴子遐覽〉「書字認知之,猶尚寫之多誤。故諺曰:書三寫,魚成魯,虛成虎。此之謂也。」後以「豕亥魚魯」謂書籍傳寫或刊印中的文字錯誤。可以算作〈察傳〉對於後世成語擴展的貢獻。

『貳』 察傳的注釋

①選自《呂氏春秋·慎行論第二·察傳》。
②溉汲——從井裡打水澆地。溉:音gài,澆灌。汲:音jí,從井裡打水。
③及——等到。
④國人道之——都城的人談論這件事。國:古代國都也稱「國」。
⑤聞之於宋君——這件事被宋君聽到了。之:代詞,指「丁氏穿井得一人」一事,是「聞」的賓語。於:介詞:當「被」講,引進主動者。宋君:宋國國君。
⑥問之於丁氏——向丁氏問這件事。於:介詞:當「向」講。
⑦使——使用,指勞動力。
於——到,向

『叄』 察傳的介紹

察傳(chá chuán)為《呂氏春秋》篇名。「察傳」即明察傳聞之意。文中認為傳聞中的事物往往有似是而非之處,應加以審察、深思和驗證,否則將鑄成大錯,甚至導致國亡身死。文章多用寓言故事為論據,生動有趣。

『肆』 關於「察傳」的作文

「聞而審,則為福矣;聞而不審,不若無聞矣。」

這是《呂氏春秋》中《察傳》篇中的一句話,之所以提起這句話是因為昨天是高考的第一天。從上午十點到下午五點之間,網路對高考作文的傳播,充分驗證了這話的含義。

6月7日的高考是全國矚目的日子,而每年的高考語文作文的題目卻又是矚目之焦點。作為一名語文老師我自然更加關注作文的題目是什麼?所以從上去十點,我就坐在電腦前搜索關於2012年高考作文的信息,搜索過程中就發現了,有借機用「2012高考作文題」來賺點擊率的網站,這些人利用別人的關心高考的人群來達到賺取點擊率的目的,其行為頗為令人不齒。過了一會,眼見各地的作文一一被貼出了,雖然簡單,但大致不差。

同事在手機上看微博,說遼寧的高考題是「怎樣搶救海參」,第一反應肯定是有人接機炒作,絕不可信。因為這種題目根本不符合學生對自己生活的認知程度,所以不再考慮之內,這是容易辨別的。

接著等天津的作文,等到十一點左右,鳳凰網站的教育頻道上,搶先貼出了一個天津2012的高考題。

天津——給材料作文:兩條魚在河裡游泳,老魚問小魚:河裡的水質如何?小魚說:我不知道水質是清澈還是渾濁。生活中有很多這樣的小事情體現大道理。根據你對這段材料的理解,寫一篇作文,體裁不限,800以上。

這個題目雖然簡單,但遠比「海參」靠譜一些,跟著各大網上都貼出來這一則,有的註明轉自某某網站,有的乾脆連來源都不註明。吃過飯後,發現,搜狐教育上的天津的作文題目變了

2012高考天津卷作文題:閱讀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60分)兩條小魚一起游泳,遇到一條老魚從另一方向游來,老魚向他們點點頭,說:「早上好,孩子們,水怎麼樣?」兩條小魚一怔,接著往前游。遊了一會兒,其中一條小魚看了另一條小魚一眼,忍不住說:「水到底是什麼東西?」看來,有些最常見而又不可或缺的東西,恰恰最容易被我們忽視;有些看似簡單的事情,卻能夠引發我們深入思考……請根據以上材料,自選角度,自擬題目,自選文體(詩歌除外),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不得套作,不得抄襲。
一下子等來了兩個天津作文的題目,哪一個對?來不及核對事實,把兩個題目都抄下來,下午上課的時候,給學生抄在黑板上,都分析了一下,雖然是兩個題目,但其中還是有共通之處的。所以,也不是很費力氣。但有學生馬上就說手機上有說某某報紙聲稱,自家早已破解了高考題目的基本主旨,我告訴學生,那也是一種炒作,即便是壓中同樣的材料,命題者的考察方向不同,那也是不同的題目,不能一概而論。

下午,等到回家,通過中央台的新聞,終於確定了是後者。但時至我在電腦前打下這些文字的時候,依然有很多網站和同行在誤傳天津的2012年高考題。

雖然我並不是求福之人,但當我想我們初聞某事之時,還是,等一等的好,畢竟察傳最好的武器是時間。

『伍』 察傳的原文

夫得言不可以不察,數傳而白為黑,黑為白。故狗似玃,玃似母猴,母猴似人,人之與狗則遠矣。此愚者之所以大過也
聞而審,則為福矣;聞而不審,不若無聞矣。齊桓公聞管子於鮑叔,楚庄聞孫叔敖於沈尹筮,審之也,故國霸諸侯也。吳王聞越王勾踐於太宰嚭,智伯聞趙襄子於張武,不審也,故國亡身死也。
凡聞言必熟論,其於人必驗之以理。魯哀公問於孔子曰:「樂正夔一足,信乎?」孔子曰:「昔者舜欲以樂傳教於天下,乃令重黎舉夔於草莽之中而進之,舜以為樂正。夔於是正六律,和五聲,以通八風。而天下大服。重黎又欲益求人,舜曰:「夫樂,天地之精也,得失之節也。故唯聖人為能和樂之本也。夔能和之,以平天下,若夔者一而足矣』。故曰『夔一足』,非『一足』也。」宋之丁氏家無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聞而傳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國人道之,聞之於宋君。宋君令人問之於丁氏,丁氏對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於井中也。」求聞之若此,不若無聞也。子夏之晉,過衛,有讀史記者曰:「晉師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與三相近,豕與亥相似。」至於晉而問之,則曰,晉師己亥涉河也。
辭多類非而是,多類是而非,是非之經,不可不分,此聖人之所慎也。然則何以慎?緣物之情及人之情,以為所聞,則得之矣。

『陸』 求《呂氏春秋·察傳》原文及翻譯!

一、譯文:傳聞不可以不審察,經過輾轉相傳白的成了黑的,黑的成了白的。所以狗似玃,玃似獼猴,獼猴似人,人和狗的差別就很遠了。這是愚人所以犯大錯誤的原因。

聽到什麼如果加以審察,就有好處;聽到什麼如果不加審察,不如不聽。齊桓公從鮑叔牙那裡得知管仲,楚莊王從沈尹筮那裡得知孫叔敖,審察他們,因此國家稱霸於諸侯。吳王從太宰嚭那裡聽信了越王勾踐的話,智伯從張武那裡聽信了趙襄子的事,沒有經過審察便相信了,因此國家滅亡自己送了命。

凡是聽到傳聞,都必須深透審察,對於人都必須用理進行檢驗。魯哀公問孔子說:「樂正夔只有一隻腳,真的嗎?」孔子說:「從前舜想用音樂向天下老百姓傳播教化,就讓重黎從民間舉薦了夔而且起用了他,舜任命他做樂正。夔於是校正六律,諧和五聲,用來調和陰陽之氣。因而天下歸順。

重黎還想多找些象夔這樣的人,舜說:『音樂是天地間的精華,國家治亂的關鍵。只有聖人才能做到和諧,而和諧是音樂的根本。夔能調和音律,從而使天下安定,象夔這樣的人一個就夠了。』所以說『一個夔就足夠了』,不是『夔只有一隻足』。」

宋國有個姓丁的人,家裡沒有水井,需要出門去打水,經常派一人在外專管打水。等到他家打了水井,他告訴別人說:「我家打水井得到一個人。」有人聽了就去傳播:「丁家挖井挖到了一個人。」都城的人人紛紛傳說這件事,被宋君聽到了。宋君派人向姓丁的問明情況,姓丁的答道,「得到一個人使用,並非在井內挖到了一個活人。」

象這樣聽信傳聞,不如不聽。子夏到晉國去,經過衛國,有個讀史書的人說:「晉軍三豕過黃河。」子夏說:「不對,是己亥日過黃河。古文『己』字與『三』字字形相近,『豕』字和『亥』字相似。」到了晉國探問此事,果然是說,晉國軍隊在己亥那天渡過黃河。

言辭有很多似是而非,似非而是的。是非的界線,不可不分辯清楚,這是聖人需要特別慎重對待的問題。雖然這樣,那麼靠什麼方法才能做到慎重呢?遵循著事物的規律和人的情理,用這種方法來審察所聽到的傳聞,就可以得到真實的情況了。

二、原文:春秋時期 呂不偉編訂《呂氏春秋·察傳》

夫得言不可以不察,數傳而白為黑,黑為白。故狗似玃,玃似母猴,母猴似人,人之與狗則遠矣。此愚者之所以大過也

聞而審,則為福矣;聞而不審,不若不聞矣。齊桓公聞管子於鮑叔,楚庄聞孫叔敖於沈尹筮,審之也,故國霸諸侯也。吳王聞越王勾踐於太宰嚭,智伯聞趙襄子於張武,不審也,故國亡身死也。

凡聞言必熟論,其於人必驗之以理。魯哀公問於孔子曰:「樂正夔一足,信乎?」孔子曰:「昔者舜欲以樂傳教於天下,乃令重黎舉夔於草莽之中而進之,舜以為樂正。夔於是正六律,和五聲,以通八風。而天下大服。重黎又欲益求人,舜曰:「夫樂,天地之精也,得失之節也。故唯聖人為能和樂之本也。

夔能和之,以平天下,若夔者一而足矣』。故曰『夔一足』,非『一足』也。」宋之丁氏家無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聞而傳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國人道之,聞之於宋君。

宋君令人問之於丁氏,丁氏對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於井中也。」求聞之若此,不若無聞也。子夏之晉,過衛,有讀史記者曰:「晉師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與三相近,豕與亥相似。」至於晉而問之,則曰,晉師己亥涉河也。

辭多類非而是,多類是而非,是非之經,不可不分,此聖人之所慎也。然則何以慎?緣物之情及人之情,以為所聞,則得之矣。

(6)察傳擴展閱讀

《呂氏春秋·察傳》介紹

《呂氏春秋》是在秦國丞相呂不韋主持下,集合門客們編撰的一部黃老道家名著。成書於秦始皇統一中國前夕。此書以儒家學說為主幹,以道家理論為基礎,以名、法、墨、農、兵、陰陽家思想學說為素材,熔諸子百家學說於一爐,閃爍著博大精深的智慧之光。

《察今》篇為了說明「因時變法」的 主張,後面也連用「荊人涉雍」、「刻舟求劍」和「引嬰兒投江」三個寓言。

『柒』 《呂氏春秋·察傳》第三則

原文:
夫得言不可以不察,數傳而白為黑,黑為白。故狗似玃,玃似母猴,母猴似人,人之與狗則遠矣。此愚者之所以大過也
聞而審,則為福矣;聞而不審,不若不聞矣。齊桓公聞管子於鮑叔,楚庄聞孫叔敖於沈尹筮,審之也,故國霸諸侯也。吳王聞越王勾踐於太宰嚭,智伯聞趙襄子於張武,不審也,故國亡身死也。
凡聞言必熟論,其於人必驗之以理。魯哀公問於孔子曰:「樂正夔一足,信乎?」孔子曰:「昔者舜欲以樂傳教於天下,乃令重黎舉夔於草莽之中而進之,舜以為樂正。夔於是正六律,和五聲,以通八風。而天下大服。重黎又欲益求人,舜曰:「夫樂,天地之精也,得失之節也。故唯聖人為能和樂之本也。夔能和之,以平天下,若夔者一而足矣』。故曰『夔一足』,非『一足』也。」宋之丁氏家無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聞而傳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國人道之,聞之於宋君。宋君令人問之於丁氏,丁氏對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於井中也。」求聞之若此,不若無聞也。子夏之晉,過衛,有讀史記者曰:「晉師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與三相近,豕與亥相似。」至於晉而問之,則曰,晉師己亥涉河也。
辭多類非而是,多類是而非,是非之經,不可不分,此聖人之所慎也。然則何以慎?緣物之情及人之情,以為所聞,則得之矣。
譯文:
傳聞不可以不審察,經過輾轉相傳白的成了黑的,黑的成了白的。所以狗似玃,玃似獼猴,獼猴似人,人和狗的差別就很遠了。這是愚人所以犯大錯誤的原因。
聽到什麼如果加以審察,就有好處;聽到什麼如果不加審察,不如不聽。齊桓公從鮑叔牙那裡得知管仲,楚莊王從沈尹筮那裡得知孫叔敖,審察他們,因此國家稱霸於諸侯。吳王從太宰嚭那裡聽信了越王勾踐的話,智伯從張武那裡聽信了趙襄子的事,沒有經過審察便相信了,因此國家滅亡自己送了命。
凡是聽到傳聞,都必須深透審察,對於人都必須用理進行檢驗。魯哀公問孔子說:「樂正夔只有一隻腳,真的嗎?」孔子說:「從前舜想用音樂向天下老百姓傳播教化,就讓重黎從民間舉薦了夔而且起用了他,舜任命他做樂正。夔於是校正六律,諧和五聲,用來調和陰陽之氣。因而天下歸順。重黎還想多找些象夔這樣的人,舜說:『音樂是天地間的精華,國家治亂的關鍵。只有聖人才能做到和諧,而和諧是音樂的根本。夔能調和音律,從而使天下安定,象夔這樣的人一個就夠了。』所以說『一個夔就足夠了』,不是『夔只有一隻足』。」宋國有個姓丁的人,家裡沒有水井,需要出門去打水,經常派一人在外專管打水。等到他家打了水井,他告訴別人說:「我家打水井得到一個人。」有人聽了就去傳播:「丁家挖井挖到了一個人。」都城的人人紛紛傳說這件事,被宋君聽到了。宋君派人向姓丁的問明情況,姓丁的答道,「得到一個人使用,並非在井內挖到了一個活人。」象這樣聽信傳聞,不如不聽。子夏到晉國去,經過衛國,有個讀史書的人說:「晉軍三豕過黃河。」子夏說:「不對,是己亥日過黃河。古文『己』字與『三』字字形相近,『豕』字和『亥』字相似。」到了晉國探問此事,果然是說,晉國軍隊在己亥那天渡過黃河。
言辭有很多似是而非,似非而是的。是非的界線,不可不分辯清楚,這是聖人需要特別慎重對待的問題。雖然這樣,那末靠什麼方法才能做到慎重呢?遵循著事物的規律和人的情理,用這種方法來審察所聽到的傳聞,就可以得到真實的情況了。

『捌』 語文:呂氏春秋"察傳"中有哪兩個成語

呂氏春秋"察傳"中有兩個成語
1.「三豕涉河」.後多以喻文字的訛誤.
2.「豕亥魚魯」謂書籍傳寫或刊印中的文字錯誤.

『玖』 求《呂氏春秋.慎行論.察傳》全文翻譯。謝謝!

《呂氏春秋.慎行》這是原文,後面是對照譯文:)~
崔杼與慶封謀殺齊庄公。庄公死,更立景公,崔杼相之。
慶封又欲殺崔杼而代之相。於是扌豕

崔杼之於,令之爭後。崔杼之子相與私哄,崔杼往見慶封而造之。慶封謂崔杼曰:「且留,吾將興甲以殺之。」因令盧滿嫳興甲以誅之。盡殺崔杼之妻子及支屬,燒其室屋,報崔杼曰:「吾已誅之矣。」崔杼歸,無歸,因而自絞也。

慶封相景公,景公苦之。慶封出獵,景公與陳無宇、公孫灶、公孫躉誅封。封以其屬斗,不勝,走如魯。齊人以為讓,又去魯而如昊。王予之朱方①。荊靈王聞之,率諸侯以攻吳,圍朱方,拔之。得慶封,負之斧質,以徇於諸侯軍,因令其呼之曰:「毋或如齊慶封。弒其君而弱其孤,以亡其大夫。」乃殺之。

黃帝之貴而死,堯舜之賢而死,孟貴之勇而死,人固皆死。若慶封者,可謂重死矣。身為殘,支屬不可以見,行忮②之故也。凡亂人之動也,其始相助,後必相惡。為義者則不然,始而相與,久而相信,卒而相親,後世以為法程。
(取材於《呂氏春秋.慎行》)

譯文:)~
崔杼與慶封合謀殺害齊庄公。庄公死後,二人另立景公為國君,崔杼給他作相。
慶封又想殺掉崔杼,取代他為相。於是他挑撥崔杼的兒子們,讓他們爭奪做後嗣的資格。崔杼的兒子們相互私下爭鬥起來。崔杼去見慶封,告訴他這件事。慶封對崔抒說;「你姑且留在這里,我將派兵去把他們殺掉!」於是派盧滿嫳起兵去誅殺他們,把崔杼的妻兒老小以及宗族親屬斬盡殺絕了,燒了他的房屋住宅,回報崔杼說:「我已把他們殺死了,」崔杼回去,無家可歸,因而自縊而死。

慶封做了齊景公的相,景公深以為苦。慶封外出打獵,景公同陳無宇、公孫灶、公孫蠆起兵討伐慶封。慶封憑借他的屬下同景公交戰,未能取勝,就逃亡到魯國。齊國就這事責備魯國。慶封又離開魯國進入吳國,吳王把朱方邑封給了他。楚靈王聽說這事,就率領諸侯軍進攻吳國,包圍朱方,攻克了它,俘獲了慶封,讓他背著斧質在諸侯軍中巡行示眾,並讓他喊道:「不要象齊國的慶封那樣,殺害自己的君主,欺凌喪父的新君,強迫大夫盟誓!」然後才殺了他。

黃帝那樣尊貴也要死;堯舜那樣賢德也要死;盂賁那樣勇武也要死;人本來都要死,象慶封這樣的,可以說是死而又死了。自身被殺,宗族親屬也不能保全,這是為非作歹的緣故。大凡邪惡的人做事,開始時互相幫助,到後來一定相互憎恨。行事符合道義的就不是這樣,他們開始時互相幫助,時間長了互相信任,最後互相親近,後代的人把這種做法當作準則。

『拾』 察傳的譯文

傳聞不可以不審察,經過輾轉相傳白的成了黑的,黑的成了白的。所以狗似玃,玃似獼猴,獼猴似人,人和狗的差別就很遠了。這是愚蠢的人犯大錯誤的原因。
聽到什麼如果加以審察,就有好處;聽到什麼如果不加審察,不如不聽。齊桓公從鮑叔牙那裡得知管仲,楚莊王從沈尹筮那裡得知孫叔敖,審察他們,因此國家稱霸於諸侯。吳王從太宰嚭那裡聽信了越王勾踐的話,智伯從張武那裡聽信了趙襄子的事,沒有經過審察便相信了,因此國家滅亡自己送了命。
凡是聽到傳聞,都必須深透審察,對於人都必須用理進行檢驗。魯哀公問孔子說:「樂正夔只有一隻腳,真的嗎?」孔子說:「從前舜想用音樂向天下老百姓傳播教化,就讓重黎從民間舉薦了夔而且起用了他,舜任命他做樂正。夔於是校正六律,諧和五聲,用來調和陰陽之氣。因而天下歸順。重黎還想多找些象夔這樣的人,舜說:『音樂是天地間的精華,國家治亂的關鍵。只有聖人才能做到和諧,而和諧是音樂的根本。夔能調和音律,從而使天下安定,象夔這樣的人一個就夠了。』所以說『一個夔就足夠了』,不是『夔只有一隻足』。」宋國有個姓丁的人,家裡沒有水井,需要出門去打水,經常派一人在外專管打水。等到他家打了水井,他告訴別人說:「我家打水井得到一個人。」有人聽了就去傳播:「丁家挖井挖到了一個人。」都城的人紛紛傳說這件事,被宋君聽到了。宋君派人向姓丁的問明情況,姓丁的答道,「現在家裡有了井,無需轉派一人住在外面打水,等於多得到一人使用,並不是在井中挖到一個人。」象這樣聽信傳聞,不如不聽。子夏到晉國去,經過衛國,有個讀史書的人說:「晉軍三豕過黃河。」子夏說:「不對,是己亥日過黃河。古文『己』字與『三』字字形相近,『豕』字和『亥』字相似。」到了晉國探問此事,果然是說,晉國軍隊在己亥那天渡過黃河。
言辭有很多似非而是,似是而非的。是非的界線,不可不分辯清楚,這是聖人需要特別慎重對待的問題。雖然這樣,那麼靠什麼方法才能做到慎重呢?遵循著事物的規律和人的情理,用這種方法來審察所聽到的傳聞,就可以得到真實的情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