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入門技巧 » 誰發現了電子

誰發現了電子

發布時間: 2021-08-12 16:25:35

A. 最先發現電子的是誰

湯姆生

湯姆生應用磁性彎曲技術,從測定陰極射線束的曲率半徑著手,推導出陰極射線的質荷比e/m,式中,e為電荷值,m為質量。還證明了不論放電管中是什麼氣體,不管陰極是由什麼材料做成的,其質荷比都相同,說明這種荷電的微粒是原子的一部分。於是湯姆生就提出,陰極射線是帶負電的微粒子,玻璃發光的原因是由於這種微粒子以極大的動能沖擊管壁而引起的。他把這種帶負電的微粒子命名為「電子」。

湯姆生在發現電子以後,又於1904年提出了一種原子模型,認為原子是一個平均分布著正電荷的粒子,其中鑲嵌著許多電子,中和了正電荷,從而形成了中性原子。1905年湯姆生被任命為英國皇家學院教授,1906年獲諾貝爾物理獎。

B. 誰發現了電子

電子是在1897年由劍橋大學卡文迪許實驗室的約瑟夫·湯姆生在研究陰極射線時發現的。

參考資料: http://ke..com/view/3476.htm?fr=ala0_1_1#4

C. 電子是由誰最早發現的

電子是在1897年由劍橋大學卡文迪許實驗室的約瑟夫·湯姆生在研究陰極射線時發現的。
湯姆生應用磁性彎曲技術,從測定陰極射線束的曲率半徑著手,推導出陰極射線的質荷比e/m,式中,e為電荷值,m為質量。還證明了不論放電管中是什麼氣體,不管陰極是由什麼材料做成的,其質荷比都相同,說明這種荷電的微粒是原子的一部分。於是湯姆生就提出,陰極射線是帶負電的微粒子,玻璃發光的原因是由於這種微粒子以極大的動能沖擊管壁而引起的。他把這種帶負電的微粒子命名為「電子」。

湯姆生在發現電子以後,又於1904年提出了一種原子模型,認為原子是一個平均分布著正電荷的粒子,其中鑲嵌著許多電子,中和了正電荷,從而形成了中性原子。1905年湯姆生被任命為英國皇家學院教授,1906年獲諾貝爾物理獎。

D. 誰最早發現電子

湯姆生

湯姆生應用磁性彎曲技術,從測定陰極射線束的曲率半徑著手,推導出陰極射線的質荷比e/m,式中,e為電荷值,m為質量。還證明了不論放電管中是什麼氣體,不管陰極是由什麼材料做成的,其質荷比都相同,說明這種荷電的微粒是原子的一部分。於是湯姆生就提出,陰極射線是帶負電的微粒子,玻璃發光的原因是由於這種微粒子以極大的動能沖擊管壁而引起的。他把這種帶負電的微粒子命名為「電子」。

湯姆生在發現電子以後,又於1904年提出了一種原子模型,認為原子是一個平均分布著正電荷的粒子,其中鑲嵌著許多電子,中和了正電荷,從而形成了中性原子。1905年湯姆生被任命為英國皇家學院教授,1906年獲諾貝爾物理獎

E. 電子是誰發現的

1897年,湯姆遜在陰極射線流經方向相垂直的位置上,施加了比以往強大得多的電場,預料中的偏轉現象明顯地顯現出來,偏轉方式與帶負電粒子相同。這就證明了陰極射線確實是一種帶負電的微粒。進一步測定這種粒子的荷質比知道:它的荷質比是這種帶電粒子的固有屬性,而與實驗條件無關。由此可見,這種負電粒子存在於任何元素之中,是一切物質組成中所共有的粒子。後來湯姆遜將電子的荷質比與電解時測得的氫離子的荷質比相比較,發現電子的質量極輕,還不到離子質量的千分之一。

F. 電子是誰發現的

電子:
Thomson,Joseph
John約瑟夫·約翰·湯姆遜(1856~1940年)。英國物理學家。世界著名的卡文迪什研究所所長。1891年用法拉第管開始了原子核結構的理論研究。他研究了陰極射線在磁場和電場中的偏轉,作了比值e/m(電子的電荷與質量之比)的測定,結果他從實驗上發現了電子的存在。

G. 發現電子的科學家是誰

Thomson,Joseph John約瑟夫·約翰·湯姆遜(1856~1940年)。英國物理學家。世界著名的卡文迪什研究所所長。1891年用法拉第管開始了原子核結構的理論研究。他研究了陰極射線在磁場和電場中的偏轉,作了比值e/m(電子的電荷與質量之比)的測定,結果他從實驗上發現了電子的存在。他把電子看成原子的組成部分,用原子內電子的數目和分布來解釋元素的化學性質。提出了原子模型,把原子看成是一個帶正電的球,電子在球內運動。他還進一步研究了原子的內部構造和陽極射線。1912年與阿斯頓共同進行陽極射線的質量分析,發現了氖的同位素。1906年他因在氣體導電研究方面的成就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另有,威廉·湯姆遜(1824~1907年)。亦譯為湯姆生。英國物理學家。1892年封為凱爾文(又譯開耳芬)勛爵。在他的研究工作中,以熱學和電學及它們的應用等方面最有成就。1848年創立絕對溫標(亦稱開氏溫標);以後,他把熱力學第一定律和熱力學第二定律具體應用到熱學、電學和彈性現象等方面,對熱力學的發展起了一定作用。此外,還製成靜電計、鏡式電流計、雙臂電橋等很多電學儀器。1866年起,他領導完成了橫越大西洋海底電纜的安裝工作。1853年證明了電容放電是一種振盪。19世紀末論述了原子的構造。堅持用力學模型來解釋一切物理現象。曾任格拉斯哥大學教授(1846)和校長(1904)。

湯姆遜全名瑟夫·約翰·湯姆遜,出生在1856年,1891年開始了原子核結構的理論研究.他從實驗上發現了電子的存在,提出了原子模型,把原子看成是一個帶正電的球,電子在球內運動.他還進一步研究了原子的內部構造和陰極射線.1912年與阿斯頓共同發現了氖的同位素.1906年他因在氣體導電研究方面的成就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編輯詞條

H. 電子到底是誰發現的,

湯姆遜 Thomson,Joseph John約瑟夫·約翰·湯姆遜(1856~1940年)。1891年用法拉第管開始了原子核結構的理論研究。他研究了陰極射線在磁場和電場中的偏轉,作了比值e/m(電子的電荷與質量之比)的測定,結果他從實驗上發現了電子的存在。他把電子看成原子的組成部分,用原子內電子的數目和分布來解釋元素的化學性質。提出了原子模型,把原子看成是一個帶正電的球,電子在球內運動。他還進一步研究了原子的內部構造和陽極射線。1912年與阿斯頓共同進行陽極射線的質量分析,發現了氖的同位素。1906年他因在氣體導電研究方面的成就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另有,威廉·湯姆遜(1824~1907年)。亦譯為湯姆生。英國物理學家。

I. 誰最早發現電

1、美國的科學家富蘭克林最先發現電。

2、1732年,美國的科學家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1706~1790)認為電是一種沒有重量的流體,存在於所有物體中。當物體得到比正常份量多的電就稱為帶正電;若少於正常份量,就被稱為帶負電,所謂"放電"就是正電流向負電的過程(人為規定的),這個理論並不完全正確,但是正電、負電兩種名稱則被保留下來。此時期有關"電"的觀念是物質上的主張。

3、富蘭克林做了多次實驗,並首次提出了電流的概念。富蘭克林的這一說法,在當時確實能夠比較圓滿地解釋一些電的現象,但對於電的本質的認識與我們的"兩個物體互相磨擦時,容易移動的恰恰是帶負電的電子"的看法卻是相反。

4、1752年,他提出了風箏實驗(據傳,沒有實際證據證明富蘭克林做過此類實驗。)。其他科學家在實驗中,將繫上鑰匙的風箏用金屬線放到雲層中,被雨淋濕的金屬線將空中的閃電引到手指與鑰匙之間,證明了空中的閃電與地面上的電是同一回事。後來他根據這個原理,發明了避雷針。

5、富蘭克林讓別人做了多次實驗,進一步揭示了電的性質,並提出了電流這一術語。富蘭克林對電學的另一重大貢獻,就是通過設計1752年著名的風箏實驗,"捕捉天電",證明天空的閃電和地面上的電是一回事。

6、科學家用金屬絲把一個很大的風箏放到雲層里去。金屬絲的下端接了一段繩子,另在金屬絲上還掛了一串鑰匙。當時富蘭克林一手拉住繩子,用另一手輕輕觸及鑰匙。於是科學家立即感到一陣猛烈的沖擊(電擊),同時還看到手指和鑰匙之間產生了小火花。而且科學家的手被彈開了,這個實驗表明:被雨水濕透了的風箏的金屬線變成了導體,把空中閃電的電荷引到手指與鑰匙之間。一年後富蘭克林總結製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個避雷針。

(9)誰發現了電子擴展閱讀:

1、物質中的電效應是電學與其他物理學科(甚至非物理的學科)之間聯系的紐帶。物質中的電效應種類繁多,有許多已成為或正逐漸發展為專門的研究領域。比如:

2、電致伸縮、壓電效應(機械壓力在電介質晶體上產生的電性和電極性)和逆壓電效應、塞貝克效應、珀耳帖效應(兩種不同金屬或半導體接頭處,當電流沿某個方向通過時放出熱量,而電流反向時則吸收熱量)、湯姆孫效應(一金屬導體或半導體中維持溫度梯度,當電流沿某方向通過時放出熱量,而電流反向時則吸收熱量)、熱敏電阻(半導體材料中電阻隨溫度變化而變化)等等。

3、對於各種電效應的研究有助於了解物質的結構以及物質中發生的基本過程,此外在技術上,它們也是實現能量轉換和非電量電測法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