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入門技巧 » 中國種業

中國種業

發布時間: 2021-08-11 20:28:52

『壹』 中國種業五十強單位有哪些

中國種業五十強企業

1.中國種子集團公司

2.遼寧東亞種業有限公司

3.山東登海種業股份有限公司

4.北京奧瑞金種業股份有限公司

5.北京德農種業有限公司

6.山西屯玉種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7.四川國豪種業有限公司

8.黑龍江北大荒種業集團有限公司

9.合肥豐樂種業股份有限公司

10.袁隆平農業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1.三北種業有限公司

12.北京金色農華種業科技有限公司

13.湖南隆平高科農平種業有限公司

14.湖北荊楚種業股份有限公司

15.遼寧丹玉種業科技有限公司

16.河南農科院種業有限公司

17.吉林吉農高新技術發展股份有限公司

18.湖北省種子集團公司

19.南京紅太陽種業有限公司

20.江蘇明天種業科技有限公司

21.江蘇省大華種業集團有限公司

22.江西省種子公司

23.承德裕豐種業有限公司

24.新疆康地農業科技發展有限責任公司

25.成都市種子總公司

26.吉林省吉東種業有限責任公司

27.新疆塔里木河種業股份有限公司

28.海南神農大豐種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9.江蘇中江種業股份有限公司

30.襄樊正大農業開發有限公司

31.德農正成種業有限公司

32.山西強盛種業有限公司

33.四川農大高科農業有限責任公司

34.重慶市種子公司

35.山東冠豐種業科技有限公司

36.山西天元種業有限公司

37.安徽天禾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38.安徽隆平高科種業有限公司

39.廣西壯族自治區種子公司

40.河南敦煌種業新科種子有限公司

41.內蒙古大民種業有限公司

42.四川隆平高科種業有限公司

43.河間市國欣農村技術服務總會

44.河南省滑縣種子公司

45.鐵嶺郁青種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46.河南黃泛區地神種業有限公司

47.勿忘農集團有限公司

48.河北省寬城種業有限責任公司

49.新疆華西種業有限公司

50.河南金博士種業有限公司

『貳』 目前國外種業集團進駐中國的主要有哪些,這些集團的優勢和劣勢在哪裡謝謝

種子是農業的基礎,事關農業生產安全和國家安全。在世界經濟全球化、市場化的今天,如何提高種業企業的競爭力和話語權,已成當務之急。未來,品種和行業集中度將會明顯提升,而不斷開發和推廣優良品種,是國內企業制勝市場、與外企競爭的法寶。 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種子市場,我國種業市場的規模已由2000年的250億元增加到目前的550億元左右。專家預計,隨著種子商品化率的提高,未來潛在市場總額將達到900億元。在10月份召開的「第九屆全國種子信息交流暨產品交易會」上,企業新技術、新品種展示備受關注。內蒙古大民種業的「大民3307」、山東登海種業的「登海605」、北京德農種業的「德單5號」、河南農科院種業公司的「秋樂151」等新品種引起了與會者的極大興趣。 大民種業通過獨特的兩項分群(RT)循環育種方法和環境測試技術育成的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大民3307」玉米新品種,具有米質好、脫水快、抗倒伏、適合機械化收割等優點,推廣後很受農民歡迎。當前大民品牌種子在當地農民心目中樹立起良好的形象和口碑,同時取得了可喜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河南農科院種業公司依靠河南農科院和自身強大的科研優勢,自主開發玉米品種20多個,如「秋樂151」、「浚單22」、「豫玉25」等。2011年,河南農科院種業公司出巨資獨家買斷兩個玉米品種「鄭單2098」和「鄭單538」,其子公司河南金娃娃種業獨家買斷「鄭黃糯2號」玉米新品種的開發權。「鄭黃糯2號」是一個高澱粉玉米新品種,是澱粉加工和訂單農業的首選品種,該品種繼承了「鄭單958」高產、穩產、廣適和綜合抗性的特點,擁有廣闊的市場空間。 種子企業奮力前行的同時,也迎來國家政策層面的支持。今年4月,國務院出台了《關於加快推進現代農作物種業發展的意見》,明確中央財政將支持「育繁推一體化」種子企業開展商業化育種,在兼並重組方面給予稅收優惠等。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大學教授戴景瑞表示,通過種子企業間的並購重組以及大型企業進入種業市場等多種形式,使我國在較短時期內建立起若干個布局合理的大中型種子企業,在一定時期內成長為可與大型跨國公司相抗衡的現代種子企業。 當前,我國前十家種業企業的市場份額僅佔13%。作為對比,國際種業前十強企業的國際市場份額佔到37%。我國種業巨大的市場潛力尚未培育出國際領先的中國種業公司。 近期,中國種子集團的動作就頗受業界期望。中種集團聯合全國52家一流的科研院所、農業院校、骨幹企業和行業協會發起組建了「種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圍繞農作物新品種培育和生物技術研究等關鍵領域開展聯合攻關,將基礎性研究成果與應用性研發有機結合,努力提高育種能力及產業轉化能力。目前,中種集團已經在主要農作物生態區建立了戰略合作夥伴關系,進一步夯實了種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的內涵,合作各方充分發揮產業鏈各環節的優勢,做到優勢互補、強強聯合,實現科技創新與成果產業化的緊密結合。 放眼全國,一種產學研相結合的聯合育種模式已經在各地開始形成。遼寧省農科院與東亞種業集團的聯盟、中國水稻研究所與合肥豐樂種業合作成立的「國豐雜交水稻研究開發中心」等就採取了此種模式。有關合作方以協議的形式確定了價格補償標准和後續收益分配,還探索了企業買斷知識產權模式、特別許可使用模式和合作開發模式。

『叄』 目前中國種業會面臨怎樣的機遇和挑戰

中國種業一直都在國家保護中發展,因為中國人口多,內需就足夠大的市場了。但現在開放了,國際種業公司也進入市場了,所以必須提高競爭力了。否則會被淘汰的。但開放了,中國也可以去別的國家賣種子了,做好了也是很大機遇,像袁隆平那樣的前輩一樣,新的機遇需要新人來開發。

『肆』 中國種業的發展前景,發展狀況,發展問題及解決方案

我國種業未來的發展,主要有三個問題,國際種業發展的趨勢,第二國內種業發展需要,第三講民族種業發展的方向。特別講到國際的時候我們一定學習借鑒國外的經驗,現在國外大的公司都在進軍中國市場,我們表示歡迎,同時研究我們怎麼發展,有競爭才有進步,中國的種業在不斷的覺醒和崛起,只有競爭才能發展。

簡單分析下國內發展趨勢(這是我本人的見解,不一定全面),國外種業有五大方面發展趨勢,第一產業聚集化,第二運營專業化,第三技術創新方面的產業化,第四市值最大化,第五管理精準化。

首先產業聚集化,這是潛力非常大的,我們可以看看例子來說明,跨國公司現在發展非常快,1985年到1996年世界種業10強市場集中速度每年增加0.9個百分點,1996年到2006年每年增加1.9個百分點,預計2020年將達到65%以上,所以聚集化非常的明顯。

第二運營專業化。我們特別講到美國,美國在種業方面非常強的,美國在本土和美國跨國企業控制了全球50%的種子市場,70%的Jai Singh專利,40%的商用種質資源,美國種業公司有很強的實力,它一個方面專業化的,分工細做非常好,技術創新主體,還有國際競爭主體的地位,這一點是很難能可貴的,這是最核心的問題。另外國家公有部門,重點履行基礎研究,公益服務,還有立法,行政司法,國際關系協調等職能,這個分工非常明確,國外的機制,我特別欣賞人們是什麼呢?產學研一體化,育繁推銷一條龍,所以它的運營化是一條龍的。

第三它不僅注重高新技術創新,更注重高新技術的產業化,國外最重要的是產業化搞的好,首先突出的高新創新,世界十大跨國種業公司在農業生物技術方面的專利份額達到50到60%,加速技術產業化,全球轉基因種子市場由1996年的1.15億美元增加到08年的75億美元,年增長率13.6%,為常規種子市場增長率的一倍多。舉一個例子,1996年到2008年,全球轉基因作物種植面積增長了74倍,成為近代史上發展最快的技術。

第四個特點是市值最大化,全球種子市場價值從1975年的120億美元增長到2008年的365億美元,主要國家年均增長超過7%,第二個貿易總額,全球種子貿易總額從1975年的11億美元到05年的近50億美元。

第五個特點也是至關重要,特別值得中國企業借鑒的,管理精準化,表現在兩個方面,生產提質增值,它的主要特點是什麼呢?生產布局全球化,種子加工精深化,生產國家機械化,品質管理極致化,我們的生產質量是很大的問題。第二個方面精準營銷降低風險增效,他們藉助信息技術,充分了解產品的特性和客戶的需求,進行供需精準匹配的營銷活動,特別講到以人為本,我親眼見到一個大的公司的營銷員,親自到田頭教農民打葯,親手背著袋子幫助農業播種,他們是為了了解信息,所以我覺得中國的種業有很多學習的地方。

『伍』 中國種業優秀玉米品種排行

鐵單10號幼苗葉鞘紫色,葉片淡綠色,株高280厘米左右,穗位117厘米左右,葉片數20-21片,穗上葉上沖。果穗筒形,穗長20厘米,穗行數16~20行,籽粒黃色,馬齒型,軸紅色,百粒重48克,出籽率83%。蛋白質含量5.98%,澱粉68.33%,脂肪6.26%。該品種株型緊湊,莖稈堅韌,根系較發達,抗旱性強,較抗倒伏,較抗大斑病、小斑病,絲黑穗病。在鐵嶺生育期130天左右。該品種喜肥水,適宜肥水條件較好的地塊種植,清種畝保苗2800-3000株,間套種畝保苗3000-3300株。鐵單12號幼苗葉鞘紫色,葉片綠色。株高257厘米左右,穗位90厘米左右,葉片數20-21片,穗位上部葉上沖。果穗筒形,穗長21.5厘米,穗行數16~20行,籽粒濃黃色,馬齒型,穗軸紅色,百粒重42克,出籽率84.4%。粗白質含量10.89%,總澱粉含量70.6%,粗脂肪4.6%,賴氨酸0.34%,角質率高。該品種株型半緊湊型,莖稈堅韌,根系發達。抗旱性和抗倒伏強,抗大斑病、小斑病、灰霉病、青枯病和絲黑穗病,葉片持綠時間長,不早衰,活稈成熟。在鐵嶺生育期130天左右。該品種喜肥水,適宜土質比較肥沃的平、坡、崗地種植,種植形以清種、間套種和大壟雙行種植均可,清種畝保苗3000株,間套種和大壟雙行種植3500株左右;畝施農肥2000~3000公斤、復合肥20~25公斤,適當補充鉀肥和鋅肥等,後期畝追施尿素25公斤;應用種子包衣防治地下害蟲,用殺螟一號、甲拌磷、或乙基1605顆粒劑等灌心防治玉米螟。沈單10號幼苗深綠色,芽鞘紫紅色;成株株高280厘米,穗位110厘米;果穗長筒型,穗長23厘米,穗粗5.1厘米,每穗14-16行,行粒數40粒左右,穗軸紅色,籽粒橙黃色,硬-半馬齒型,百粒重40克左右;籽粒蛋白質含量9.78%,賴氨酸含量0.31%,脂肪含量3.33%,澱粉57.08%。生育期135天左右。高抗大小斑病、青枯病、尾孢葉斑病、絲黑穗病,耐灰斑病和病毒病,抗旱、抗澇、耐高溫,穩產性好。該品種應選擇土壤肥力中上等或肥水條件好的地塊種植。清種密度每畝3300株左右為宜,採取比空或間套種可增加雙穗率;施肥以N、P、K配合為好,追肥以出苗後30天和50天兩次為好。沈單16號株高266㎝,穗位高118㎝,穗長27㎝,穗行數16~18行,百粒重43.7克,屬黃色近硬粒型中晚熟品種。該品種品質優良、不禿尖、適應性廣、抗病性強、活稈成熟。該品種對土壤肥力要求不嚴,一般地塊均可種植,清種、米麥間作均可,清種畝保苗3300~3500株。在冷涼地區種植應注意防治絲黑穗病。農大108該品種春播平均株高275cm左右,穗位高128cm;穗長20 cm,穗行數16~18行,行粒數35~40粒,近筒型,百粒重30~35克,半馬齒,黃色,品質好;葉片肥大寬直,穗位上部葉片上沖,下部平展,屬半緊湊型,保綠性好;具有較強的抗旱、耐澇、抗倒伏性和較好的耐鹽鹼性,高抗大小斑病、矮花葉病、粗縮病及絲黑穗病等,對蟲害、草害也有較強的抵抗能力。該品種屬中晚熟品種,有效積溫≥3000℃的地區均可種植。農大108根系發達,喜肥水,增產潛力大,但植株繁茂,前期適當控制肥水,並注意施鉀肥,大喇叭口期可重施肥;播種密度為3000~3500株。遼原1號該品種是由遼寧省農業科學院原子能研究所與遼寧省農墾原種聲場合作選育的雜交種。1988年經遼寧省審定推廣。在沈陽地區種植,生育期127天左右。株高299.3厘米,植株塔型,單株葉23-24片,穗位高約145.8厘米,穗軸白色,每穗16-18行,籽粒純白色,半馬齒型,米質優良,百粒重43.5克,籽粒含賴氨酸0.37%,具有較高的食用營養價值。遼原1號玉米青穗結粒飽滿,籽粒純白,含水溶多糖,帶有糯性,食品味優良。植株高大,單株生產力高,邊行優勢強,雙穗率高,提倡大壟栽培和比空種植。在遼寧省中等肥力土壤作飼糧兼用時,畝留苗不宜大於2800株;作青貯飼料專用時,每畝苗以6000株左右為好。耐肥抗旱,不適於澇塵窪和瘠薄地種植,注意防治絲黑穗病。遼寧省大部分地區均可種植。中原單32該品種為中國農科院原子能研究所選育的優質糧飼兼用玉米新品種1. 品質特性:籽粒含粗蛋白12.8%。粗脂肪4.3%,賴氨酸0.28%,澱粉68.1%,支鏈澱粉47.9%,硒0.03PPM.秸稈含粗蛋白7.8-10.5%,脂肪1.49%,粗纖維22.3-31.9%,總糖5.3%。 2. 產量水平:在中上等水肥條件下,畝產為500-800公斤。 3. 一般農藝性狀:株型半緊湊,株高240-270厘米,穗位80-110厘米。穗長10-20厘米,粒硬質,千粒重300-350克。綜合抗性強,高抗矮花葉、粗縮病,耐旱、陰雨、高溫、冷害,抗倒。生育期春播110天。 </FONT>

『陸』 中國種業前十強有哪幾家

1.中國種子集團公司
2.隆平高科
3.山東登海種業股份有限公司
4.甘肅敦煌種業股份有限公司
5.合肥豐樂種業
6.安徽荃銀高科種業股份有限公司
7.江蘇大華種業集團有限公司
8.北京德農種業有限公司
9.遼寧東亞種業有限公司
10.奧瑞金

『柒』 中國種子業五十強名單

1.中國種子集團公司
2.山西屯玉種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3.湖南亞華種業股份有限公司
4.袁隆平農業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5.江蘇大華種業集團有限公司
6.德農種業有限公司
7.湖北荊楚種業股份有限公司
8.山東登海種業股份有限公司
9.甘肅省敦煌種業股份有限公司
10.遼寧東亞種業有限公司
11.吉林吉農高新技術發展股份有限公司
12.隆化三北種業有限責任公司
13.北京奧瑞金種子科技開發有限公司
14.湖北省種子集團公司
15.四川國豪種業有限公司
16.山西天元種業有限公司
17.江蘇中江種業股份有限公司
18.新疆西域種業股份有限公司
19.四川科源農業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襄樊正大農業開發有限公司
21.新疆天合種業有限責任公司
22.長春新豐農業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23.海南神農大豐種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4.北京克勞沃草業技術開發中心
25.中種集團承德長城種子有限公司
26.新疆康地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27.新疆金博種業中心
28.四川德農正成種業有限責任公司
29.新疆華西種業有限責任公司
30.江蘇明天種業科技有限公司
31.安徽天禾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32.上海種業(集團)有限公司
33.黑龍江北大荒集團九三種業有限公司
34.黑龍江北大荒集團紅興隆種業有限公司
35.農友種苗(中國)有限公司
36.新疆天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37.遼寧海禾種業有限公司
38.四川華豐種業有限責任公司
39.成都市種子總公司
40.四川蓬安正源種業有限責任公司
41.河南黃泛區地神種業有限公司
42.南京紅太陽種業有限公司
43.重慶市種子公司
44.丹東農業科學院種子公司
45.山西省農科院種苗公司
46.甘肅省張掖市種子公司
47.河南省浚縣種子公司
48.廣西區種子公司
49.江西省種子公司
50.北京市種子公司

『捌』 中國種業排行榜

1 隆平高科 (中國馳名商標,中國名牌,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企業,袁隆平農業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 登海 (中國馳名商標,中國名牌,農業高科技上市企業,山東登海種業股份有限公司)
3 豐樂 (中國名牌,譽為「中國種業第一股」,國家農葯定點生產企業,合肥豐樂種業股份限公司)
4 敦煌種業 (甘肅省著名商標,種業十大品牌,省級高新技術企業,甘肅省敦煌種業股份有限公司)
5 中種集團 (於1978年,全球500強企業,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國有重要骨幹企業,中國種子集團)
6 屯玉 (中國馳名商標,中國名牌,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屯玉種業科技有限公司)
7 奧瑞金 (亞洲200強企業,中國農民喜愛的農資品牌,北京奧瑞金種業股份有限公司)
8 金色農華 (中國名牌,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北京市高新技術企業,北京金色農華種業)
9 種都種業 (四川省著名商標,國際種子聯盟(ISF)中國唯一會員單位,上海種都種業科技有限公司)
10 荃銀高科 (國家高新技術企,安徽省著名商標,龍安徽省頭企業,安徽荃銀高科種業股份有限公司)

『玖』 中國種業的研發費用占收入比例的多少

企業為開發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可以在計算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時加計扣除。具體為:計入當期損益未形成無形資產的,允許再按其當年研發費用實際發生額的50%,直接抵扣當年的應納稅所得額;形成無形資產的,按照該無形資產成本的150%在稅前攤銷。除法律另有規定外,攤銷年限不得低於10年。 符合條件的高新技術企業,減按15%的稅率徵收企業所得稅。高新技術企業條件中,研究開發費用占銷售收入的比例應達到規定要求,具體為近三個會計年度的研究開發費用總額占銷售收入總額的比例符合如下要求: 1、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小於5,000萬元的企業,比例不低於6%; 2、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在5,000萬元至20,000萬元的企業,比例不低於4%; 3、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在20,000萬元以上的企業,比例不低於3%。 其中,企業在中國境內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總額佔全部研究開發費用總額的比例不低於60%。企業注冊成立時間不足三年的,按實際經營年限計算。 可加計扣除的研發費和高新技術企業的研發費的區別 兩者均為企業開發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過程中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但由於適用政策的不同,在以下幾方面又有所區別: 目的、用途不同:可加計扣除的研發費用於企業享受加計扣除政策;高企研發費用於判定企業是否符合高企條件。 歸集口徑不同:雖然兩者均為同一研發過程中發生的費用,但兩者歸集口徑不同。總體來說,可加計扣除的研發費口徑小於高企研發費口徑,即可加計扣除的研發費必然可以歸入高企研發費,但歸入高企研發費的費用不一定可以加計扣除。兩者之間歸集口徑的差異詳見問題四的《研發費科目、歸集內容對照表》。 管理要求不同:兩者對應的研發項目均需辦理確認、登記手續,並按規定進行歸集。但可加計扣除的研發費在享受加計扣除優惠前需履行備案手續,填報《研究開發項目可加計扣除研究開發費用情況歸集表》等相關資料;而高企研發費在高企認定或匯繳申報前需報送《企業年度研究開發費用結構明細表》等相關資料。 享受稅收優惠政策的具體研發范圍以及適用對象 研究開發范圍:研究開發活動是指企業為獲得科學與技術(不包括人文、社會科學)新知識,創造性運用科學技術新知識,或實質性改進技術、工藝、產品(服務)而持續進行的具有明確目標的研究開發活動。企業通過研究開發活動在技術、工藝、產品(服務)方面的創新取得了有價值的成果,對本地區(省、自治區、直轄市或計劃單列市)相關行業的技術、工藝領先具有推動作用,不包括企業產品(服務)的常規性升級或對公開的科研成果直接應用等活動(如直接採用公開的新工藝、材料、裝置、產品、服務或知識等)。 項目領域范圍:研究開發活動必須是從事《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和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等部門公布的《當前優先發展的高技術產業化重點領域指南(2007年度)》規定項目的研究開發活動。 適用對象范圍:適用於財務核算健全並能准確歸集研究開發費用的居民企業。未按規定準確歸集研發費用的企業、核率徵收企業不得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