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常住人口和外來常住人口的關系
一地常住人口概念包括兩部份,本地戶籍的常住人口和非本地戶籍的常住人口(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概念:離開自己的戶籍所在地半年以上)。而戶籍人口概念包括本地戶籍的常住人口和本地戶籍的非常住人口(在調查時點離開本地的戶籍人口)。一般來說,普查或抽樣調查報告中會使用常住人口和戶籍人口、流動人口等概念,這里的戶籍人口指本地戶籍的常住人口,另外一部份本地戶籍人口可能在別的地方被算作常住人口或者流動人口。流動人口則指在調查時點離開戶籍所在地半年以下的非本地戶籍人口。而流動人口和非本地戶籍常住人口合稱外來人口。
一般來說,本地戶籍常住人口和外來人口在人口統計指標上差異很大,如果非本地戶籍常住人口占常住人口比例較高時,常住人口的人口統計指標往往會掩蓋本地戶籍人口的一些特徵。比如上海本地戶籍人口的自然增長率為負值,但由於外來人口進入,人口總量不斷增加。所以區分本地戶籍(常住)人口和常住人口概念還是有意義的
一般統計年鑒上關於戶籍人口的數據,除了特殊年份(如人口普查年份),都來源於公安部門,由於人戶分離等原因,和真實的本地戶籍常住人口有所出入,但可以看作是相似的。計生統計數據來源也是公安,所以數據也只是真實情況的近似。
在看到任何指標數據時候,需要了解它統計的口徑(總體的概念)是什麼。
Ⅱ 常住人口、暫住人口、戶籍人口、流動人口以及外來人口的關系
戶籍人口:擁有當地戶籍的居民,這類人口不管其是否外出,也不管外出時間長短,只要在某地注冊有常住戶口,則為該地區的戶籍人口。
常住人口:指實際居住在某地區滿特定時間(在中國的統計中是半年)的人口總數。與戶籍人口不同之處在於,計算常住人口時,要將戶籍人口扣除流出去該地區達某特定時間以上(例如半年)的流動人口,再加上流入當地已經過特定時間(例如半年以上)的流動人口。另,目前在當地有合法穩定工作和居所的外來人口,可以辦理《居住證》,他們就算是常住人口。
暫住人口:暫住人口,是指常住戶口不在其生活所在地的外來經商辦企業、
探親、
旅遊、
從事勞務和生產經營,
以此謀取職業,
在暫住地超過三日的人員。
流動人口:流動人口是在中國戶籍制度條件下的一個概念,指離開了戶籍所在地到其他地方居住的人口,但目前尚無明確、准確和統一的定義。
Ⅲ 求戶籍人口、常住人口、暫住人口、流動人口的區別
戶籍人口:擁有當地戶籍的居民,這類人口不管其是否外出,也不管外出時間長短,只要在某地注冊有常住戶口,則為該地區的戶籍人口。
常住人口:指實際居住在某地區滿特定時間(在中國的統計中是半年)的人口總數。與戶籍人口不同之處在於,計算常住人口時,要將戶籍人口扣除流出去該地區達某特定時間以上(例如半年)的流動人口,再加上流入當地已經過特定時間(例如半年以上)的流動人口。另,目前在當地有合法穩定工作和居所的外來人口,可以辦理《居住證》,他們就算是常住人口。
暫住人口:暫住人口,是指常住戶口不在其生活所在地的外來經商辦企業、 探親、 旅遊、 從事勞務和生產經營, 以此謀取職業, 在暫住地超過三日的人員。
流動人口:流動人口是在中國戶籍制度條件下的一個概念,指離開了戶籍所在地到其他地方居住的人口,但目前尚無明確、准確和統一的定義。
Ⅳ 上海有多少外來人口
上海2020年常住人口2487萬,完來人口約1000萬。下面介紹一下上海:
1、滬
上海,簡稱「滬」或「申」,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直轄市、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上海大都市圈核心城市,國務院批復確定的中國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科技創新中心。截至2019年,全市下轄16個區,總面積6340.5平方千米,建成區面積1237.85平方千米。
2、地理位置
上海地處中國東部、長江入海口、東臨東中國海,北、西與江蘇、浙江兩省相接,界於東經120°52′-122°12′,北緯30°40′-31°53′之間。
戰國時,上海是春申君的封邑,故別稱申。晉朝時,因漁民創造捕魚工具「扈」,江流入海處稱「瀆」,因此松江下游一帶稱為「扈瀆」,後又改「滬」,故上海簡稱「滬」。
GDP
2020年,上海市地區生產總值38700.58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7%,增速比前三季度提高2.0個百分點。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103.57億元,下降8.2%;第二產業增加值10289.47億元,增長1.3%;第三產業增加值28307.54億元,增長1.8%。
2020年,上海全市生產總值規模躋身全球城市第六位。全球金融中心指數、新華·波羅的海國際航運發展指數位居世界第三,口岸貿易總額達到8.75萬億元、位居全球城市首位,上海港集裝箱吞吐量達到4350萬標准箱、連續11年位居世界第一。2020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7.2萬元。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上海
Ⅳ 南京外來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是多少
南京2012年末常住人口816萬,其中戶籍人口638萬,外來人口比例21.8%。
Ⅵ 外省人的分布
外省人多在1949年前後,隨著國民政府從大陸遷到台灣。除少數高官將領是搭乘飛機來台外,其餘多半為乘船渡海來台,因此集中在高雄港與基隆港上岸,而後政府將外省人安遷至台灣各地,因此台灣各地皆有一定的外省人分布。來台外省人多集中居住在公家安置的地點,形成台灣特殊文化的眷村,亦有一些外省人散布在眷村之外的地方居住,還有以外籍配偶等其他身份的外省人也很常見,但與二次大戰、國共內戰後來到台灣的外省人的居住環境不同,只有語言、習慣、部分文化相同。
外省人的人口約佔台灣人口的13%到15%,依百分比統計,大約300萬至340萬人,以福建、浙江、江蘇、山東、河南、河北、山西等沿海省市及湖南、安徽、四川等中國大陸南方內陸省份者為多,來自西北及東北的人則較少。在台北市,籍貫為外省人口比例者約有80萬人,佔台北人口將近30%,是台灣外省人人數最多的行政區,亦為外省人比例最高的縣市。其次則是花蓮縣,約佔25%。
Ⅶ 常州有多少外地人口
常州地區
常州地區總面積4374平方公里,2003年統計人口為345萬。中心城區包括5區,另外還管轄金壇市和溧陽市,面積分別為976平方公里、1535平方公里。
中心城區共5個區,估計城市人口為250萬,農村人口為150萬。
金壇市城市人口估計為15萬,農村人口估計為50萬。
溧陽市城市人口估計為15萬,農村人口估計為70萬。
常州地區城市人口估計為280萬,農村人口估計為270萬,總人口估計為550萬。
---------------------------------------
去年常州常住人口412.8萬
從常州市統計局獲悉,2005年人口抽樣調查資料顯示,2005年末該市常住人口(在常州居住半年以上人口)為412.8萬人,常住人口持續增長,人口流動規模增大。
據2005年人口抽樣調查資料推算,2005年末全市常住人口為412.8萬人,與2000年相比增加33.4萬人,增長8.8%,年平均增加6.7萬人,年平均增長1.7%。隨著該市城市
建設的發展和住宅條件的改善,戶籍人口的流動性加大,人戶分離現象越來越突出。從全市人口的戶口登記狀況來看,戶口所在地與居住地一致的人口占常住人口的72.5%,比2000年下降2.6個百分點;居住本鄉、鎮、街道半年以上、但戶口在外鄉、鎮、街道的人口占常住人口的26.7%,比2000年上升4.6個百分點,其中本市戶籍人口中的人戶分離人口占戶籍人口的17.1%,比2000年上升0.9個百分點,表明該市近五分之一的戶籍人口處於人戶分離狀態。
與此同時,該市快速發展的經濟和日益改善的城市環境,吸引著愈來愈多的外來人口到該市投資、經商和居住。據2005年人口抽樣調查資料推算,目前在常州居住半年以上的外來人口達78.3萬人,比2000年增加18.5萬人,增長31.0%。外來人口占常住人口的比重為19.0%,比2000年提高了3.2個百分點,在全市新增的常住人口中,外來人口佔57%。
------------------------
地區名
蘇州
無錫
常州
面積(平方公里)
6,264
4,444
4,374
2005官方人口(萬人)
600
450
350
估計非農業人口(萬人)
840
380
280
估計農業人口(萬人)
410
330
270
估計總人口(萬人)
1,250
710
550
外來人口(萬人)
650
260
200
2005年GDP(億元)
4,000
2,800
1,300
外來人口創造的GDP
3,350
2,540
1,100
本地人均實際GDP(萬)
5.58
5.64
3.14
估計地區人均GDP(萬)
3.20
3.94
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