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入門技巧 » 馬邑之謀

馬邑之謀

發布時間: 2021-08-09 08:48:10

『壹』 歷史揭秘:「馬邑之謀」失敗的原因是什麼

馬邑之圍又稱馬邑之戰、馬邑之謀,是公元前133年(漢武帝元光二年)西漢在馬邑(今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區)策劃的對匈奴的一場誘敵殲滅戰。
軍臣單於貪圖馬邑城的財物,親率10萬大軍進入武州塞(今山西省左雲縣),就在匈奴單於快要進入漢朝的埋伏圈時,守衛烽火台的亭尉,向匈奴單於透露了漢軍包圍計劃,致使匈奴軍未達到包圍圈就撤退了。結果匈奴四處出兵侵擾漢朝邊境,以報復馬邑之圍。
漢武帝因馬邑之圍未能伏擊匈奴而失利,將謀劃誘敵的王恢下獄,王恢自殺。自此,西漢開始與匈奴大規模交戰。
「馬邑之圍」雖未成功,但卻使漢朝結束了自西漢初年以來奉行的屈辱的「和親」政策,同時也拉開了漢匈大規模戰爭的序幕。漢武帝開始對匈作戰,派衛青、霍去病徵伐,解除匈奴威脅,保障了北方經濟文化的發展。

『貳』 西漢馬邑之謀是誰策劃的

王恢 馬邑之圍 前一三三年,將屯將軍王恢統軍三十餘萬,埋伏馬邑(山西朔州)左右山谷之中。馬邑豪民聶壹,跟匈奴一向有商業上密切的往來,他把兩個死囚的人頭懸掛在馬邑城門上,告訴匈奴間諜說,他已把馬邑首長殺死,請匈奴乘虛進擊。軍臣單於信以為真,親自率領十萬騎兵,從武州塞(山西左雲)入境,直指馬邑。行軍一百餘公里,距馬邑尚有不到一百公里時,只見牛羊遍野,不見牧人,感覺到有點異樣。於是攻陷附近一個塞亭降望台,俘虜了一位雁門郡(山西右玉)的官員,要殺他時,那官員泄露了全部機密,軍臣單於大驚說:「是天老爺把你賜給我們。」把那官員封為天王,急令撤退。西漢毫無所獲。

『叄』 馬邑之謀,泄而王恢誅的意思是什麼

應該是指馬邑之謀,又稱馬邑之戰、馬邑之圍,是漢武帝元光二年(前133年)策劃的對匈奴的一場誘敵殲滅戰,結果被匈奴識破,沒有成功,史稱「馬邑之謀」。

原文是「元光2年夏,馬邑之謀,事泄而敗。大行王恢被誅。」
漢武帝元光二年(前133年),漢朝大行令王恢獻計引誘匈奴出擊並加以伏擊,王恢派遣商人聶壹向匈奴詐獻馬邑(今山西省朔州市)。單於派10萬軍隊准備奪取馬邑,漢朝則准備了30萬人張網待捕。單於入塞百餘里卻只看到牧群而不見牧者,心中生疑,便派人奪取了一個碉樓,捉住了一個漢軍尉史,得知漢朝大軍設伏,大驚,便引軍而退。
馬邑之謀雖未成功,但結束了漢匈之間長期的和親和平,揭開了漢武帝對匈作戰的序幕。而王恢因未主動攻擊,被判死刑。

『肆』 計劃好的馬邑之謀,為何會被匈奴識破

首先是匈奴單於看到馬邑城周圍無人放牧的畜生起了疑心,所以匈奴單於派兵拿下了馬邑前哨亭,再逼問被俘的御史後御史便將漢軍計劃全盤托出最後匈奴單於便帶著人馬逃走了。計劃敗露後漢武帝極為震怒,將王恢抓了起來。王恢幾經疏通未果下在牢獄里謝罪自盡了。三、馬邑之謀敗露

匈奴十萬大軍到了馬邑百里范圍,單於看到馬邑周邊牲畜均無人放牧,便起了疑心。於是命人抓回了前哨御史,經審訊後大驚,遂攜部下逃離。馬邑之謀敗在細節之上。但王恢卻為此送了性命。自此西漢正式開始討伐匈奴之路。而馬邑之事,也是西漢與匈奴徹底決裂之開端。

『伍』 馬邑之謀落空,其最主要原因是什麼

馬邑之謀,又稱馬邑之戰、馬邑之圍,是漢武帝元光二年(前133年)策劃的對匈奴的一場誘敵殲滅戰,結果被匈奴識破,沒有成功,史稱「馬邑之謀」。漢朝大行令王恢獻計引誘匈奴出擊並加以伏擊,漢武帝採納了這個計劃。王輝便派遣商人聶壹向匈奴詐獻馬邑(今山西省朔州市)。單於派10萬軍隊准備奪取馬邑,漢朝則准備了30萬人張網待捕。單於入塞百餘里卻只看到牧群而不見牧者,心中生疑,便派人奪取了一個碉樓,捉住了一個漢軍尉史,得知漢朝大軍設伏,大驚,便引軍而退。馬邑之謀雖未成功,但結束了漢匈之間長期的和親和平,揭開了漢武帝對匈作戰的序幕。而王恢因未主動攻擊,被判死刑。

『陸』 聶壹的馬邑之謀始末

計劃本來順利進行,詎料單於在行軍之際,發現城野之間只見牲畜,不見一人,於是起了疑心。他派兵攻下一個碉堡,俘虜了一名尉史。該尉史揭穿了早已有三十多萬漢軍埋伏在馬邑附近的真相,識破陰謀的單於大驚退軍,漢軍設伏全無用武之地。王恢判斷形勢後,認為已經錯過了襲擊匈奴軍輜重的最佳時機,於是決定收兵回師,「馬邑之謀」遂以失敗告終。

『柒』 馬邑之謀失敗,漢武帝為何非殺王恢不可呢

戰爭自古以來就是人類的主題之一,戰爭的勝利或失敗都關系著一個朝代的前途命運。而漢武帝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為數不多的偉大帝王,在他的帶領之下漢朝將匈奴徹底的趕出河套平原,而在漢武帝前期有一場戰役叫做“馬邑之圍”,是一場企圖將匈奴主力軍完全消滅的軍事行動,然而卻失敗了。

而王恢作為負責截斷匈奴大軍後勤的將領,遭到了漢武帝的問責,那麼為何參與馬邑之圍的將領這么多王恢卻被漢武帝殺了,其背後有著怎樣的原因?

王恢作為“馬邑之圍”提出者,要承擔失敗的責任

王恢畏戰不前,錯失良機

如果是王恢作為馬邑之圍的發起者要承擔失敗的責任,但是卻罪不至死,而王恢在馬邑之圍當中的表現可以說讓漢武帝極為憤怒。

“御史大夫韓安國為護軍將軍,諸將皆屬護軍。”而王恢在當時作為屯軍將軍,領軍三萬人,其主要職責就是負責切斷匈奴大軍的後勤供應。

匈奴單於發現自己中計之後,倉皇而逃,天下人都將目光焦聚在王恢身上,希望他可以建立奇功。

『捌』 馬邑之謀」究竟是怎樣誕生的

漢朝自立國以來,最大的敵人便是北方的匈奴。初期,大漢還處於窮困潦倒、百廢待新的階段。面對匈奴不斷來「打穀草」,漢高祖劉邦最開始採取的是以蠻制蠻的策略,想以武力解決邊疆問題。但是,在經過「白登之圍」後,漢高祖意識到敵強我弱,不宜力拚,於是馬上改變戰略,採取了懷柔之術,通過送公主和親和財物利誘,滿足了匈奴的欲壑,實現了和平共處的安寧。

呂後在執政期間,冒頓單於遞上了一封帶有污辱性的求愛信:「太後守寡,孤王喪偶,兩相孤獨,何不兩相和好,互通有無。」大致意思是說:我是一個孤獨的君王,生長在風吹草低見牛羊的地方,很想到中原一游。現如今呂後你新寡,而我又是單身,我們都屬於同病相憐的人,鬱郁寡歡,心中的苦楚和煩悶無處發泄,我真心希望能和你手牽手,肩並肩,心連心,從此朝朝暮暮長相廝守,攜手共創美好未來。

面對這樣極具侮辱性的「求愛信」,樊噲提議出兵掃盪匈奴,但呂後最終還是聽從了季布的意見,選擇了忍氣吞聲,再送公主並配以金銀珠寶等陪嫁品,以定冒頓之心。

呂後延續了漢高祖的做法,暫時解決了匈奴這個難題。然而,這種表面和平的局面始終是包不住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氣勢。到漢文帝時,漢朝和匈奴貌合神離的面紗被撕破,表面上的和平終於被徹底打破了。

當時,漢文帝還是按照漢高祖定下來的規矩,派公主和匈奴的單於和親。漢文帝前六年(公元前174年),冒頓單於病死,兒子稽粥繼位,號稱老上單於。文帝獲悉後,馬上將宗室的公主許配給稽粥。一場看似歡喜的和親,卻被一個叫中行說的小人物給攪黃了。

漢文帝當時選宦官中行說作為公主的隨從,然而,中行說並不願意當這個費力不討好的護花使者,並且明確地向漢文帝表達了這個意思。但是,漢文帝認為他的理由不充分,非要讓他去完成這次任務。皇命不可違,中行說在牢騷中上路了:「你們非要逼我去,一定會後悔的。」

果然,很快漢文帝就後悔了。中行說到了匈奴,馬上就當了匈奴的走狗,他極盡挑撥之能事,不斷破壞雙方的關系,不斷挑起雙方的紛爭,大張旗鼓地進行「反漢」。

他首先從思想上教化匈奴人,不要迷戀漢朝送來的綾羅綢緞,這些都是身外物,是消磨人意志,侵蝕人思想的東西,要他們自力更生,豐衣足食,徹底破除過於依賴漢朝的心理。二是從行動上教化匈奴人要讀書識字,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並且教會了他們用文字來記錄人口、牲畜情況,繪制地圖用以行軍作戰等。總之,在中行說的鼓搗下,匈奴人很快就變得不安分起來了。

漢文帝十四年(公元前166年),匈奴單於率十多萬大軍大舉入侵漢朝邊界,結果收獲頗豐。他們不僅攻佔了朝那、蕭關,還搶奪了大量百姓和牲畜,長驅直入到甘泉宮。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這是漢文帝對待邊疆問題的底線。眼見匈奴嚴重觸紅線之舉,他震怒之下,便要親自率軍去反擊,結果誰都勸不住,最後還是竇太後親自出面才阻止了漢文帝的憤青之旅。

此後,嘗到了甜頭的匈奴人變得肆無忌憚起來,經常出入漢朝邊境「打穀草」,其中雲中郡和遼東郡成了重災區,甚至出現了白骨露於野的慘景。

一個小小的宦官,挑起了兩國長達四十餘年烽煙不斷的征戰,這是漢文帝不會料到的,也是漢人無法理解的,更是後人引以為嘆的事。

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到漢景帝時,匈奴依然我行我素,特別是七國叛亂時,匈奴磨刀霍霍,准備對漢朝來一次驚天大逆襲。結果他們的刀還沒磨快,叛亂就被平息了,使得他們精心打造的計劃胎死腹中。

隨後,聰明的漢景帝依然採取和親政策,極其大方地將公主和錢財往匈奴那裡送,雖然匈奴人還是沒死心,但從此「時小入盜邊,無大寇」。

到漢武帝時,匈奴如幽靈般如影相隨,避不開、躲不了、逃不掉。這時候,漢武帝對匈奴面臨是戰還是和的抉擇。最終,他選擇了戰,且堅定地血戰到底,一雪國恥。這也是漢武帝在繼思想革命之後,做出的第二個大舉措。

如果說漢武帝的思想革命是為了治國、理國的需要,那麼,他堅定地平定匈奴就是護國強國的需要。他之所以敢冒天下之大不韙,摒棄漢高祖一直流傳下來的和親政策,另闢蹊徑地動用武力。

的確,漢朝經過五代人的共同努力,通過休養生息政策,這時的漢朝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綜合國力已是一躍千里,糧多、錢多、馬多、武器多、軍隊多。

糧多解決了吃的問題,錢多解決了穿的問題,馬多解決了行的問題,武器多和軍隊多解決了打仗的問題。總而言之,這五個多合起來就能解決戰的問題。

就在漢武帝磨刀霍霍,准備戰的時候,匈奴人似乎聞到了不祥的氣息,主動投來了「和」的橄欖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匈奴的單於派使者到長安求見漢武帝,請求和親。

為此,漢武帝馬上召開了一次朝議,討論接不接受和親的問題。他這樣做的目的有二:一方面主動徵求大臣們的意見,落得個廣開言路的好名聲;二來測一測大臣們對邊疆問題的期望值,為自己的武力平定匈奴做鋪墊。

朝議開始後,一改上次漢武帝為竇嬰和田?舉行辯論會時的沉悶,現場氣氛非常火熱,「主和派」和「主戰派」討論得熱火朝天。

首先,主戰派的代表人物大行(相當於現在的外交部部長)王恢發言。王恢之所以能成為主戰派的代表人物,是因為他長年在基層工作,而且還經常與匈奴打交道,主張以武力解決匈奴問題是其深思熟慮之後的舉措。

隨後,主和派的代表人物御史大夫韓安國進行了陳述,他強調與其摸著石頭過河,冒險和匈奴人進行刀鋒上的較量,不如放下屠刀,立地求和。

一邊主戰,一邊主和,相對相立,相映成趣。一邊戰鼓隆隆,鐵骨錚錚,意氣風發,似乎在談笑間,在彈指一揮間,匈奴便灰飛煙滅了。一邊和風徐徐,言辭灼灼,燈火闌珊,似乎在花好月圓間,在舉杯邀明月間,大漢王朝便能和匈奴永遠和平共處下去。

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這讓裁判長漢武帝很為難啊。為此,他決定充分發揚民主,請與會的大臣們進行一次「公投」。結果很快就出來了,支持王恢的居少,支持韓安國的居多。

看到這個結果,漢武帝很無奈,他的原意是主張動武的,但此時的「臣意調查」結果已經出來了,大多數大臣還是保守派,還是願意繼續走和親的老路線。

既然如此,那就再忍忍吧,再等等吧,忍到條件成熟時再說,等到東風來時再談。漢武帝權衡利弊和輕重後,宣布同意韓安國的意見,繼續和親。

主和派和主戰派的第一次交鋒最終以主和派的勝利告終,但主戰派卻如革命的種子,雖然還是「星星之火」,但成「燎原之勢」已是歷史發展的必然。

隱忍與負重是一把雙刃劍,當忍無可忍,無法承重之時,也就是物極必反之時。果不其然,漢武帝和匈奴的和親只走過了短短三年的「蜜月期」,便進入了「更年期」。元光二年(公元前133年),漢武帝第二次召開朝會,商議匈奴問題。

這次漢武帝一改往昔先聽大臣發言,再做決定的傳統做法,會議一開始,他就主動提出自己的主張:「朕飾子女以配單於,金幣文綉賂之甚厚,單於待命慢,侵盜亡已。邊境被害,朕甚憫之。今欲舉兵攻之,何如?」

漢武帝的話里表達了三層意思:我對待匈奴,又是嫁送公主又是贈送禮物,可謂仁至義盡,而匈奴呢?他們又是侵我土地,又是擄我臣民,可謂無禮至極、傲慢至極、可惡至極。這樣下去不是辦法啊,所以我決定對匈奴用兵。

這一次漢武帝改變思路,創新思維,採取先發制人的策略,真真切切、明明白白地直接表明了自己的立場。

有了漢武帝的金玉良言,主戰派代表人物王恢勇氣大漲、信心大增,又是第一個站出來舉雙手加雙腳表示強烈支持。但是,主和派的韓安國也不甘落後,同樣站出來舉雙手加雙腳表示強烈反對。這一次主戰派王恢和主和派韓安國又進行了一場激烈的口水戰,這一次兩人通過講故事,以事喻人;講實際,以理服人;講策略,以誘伏人。

王恢充分發揮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闡述了自己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戰略,歸納起來就是十六個字:以飽待飢,以利誘之,以逸待勞,以伏擊之。

這就是歷史上的馬邑之謀。

王恢的話有理有序有節,有因有果有方案,漢武帝聽了大為高興。他沒有讓辯論再繼續下去,而是以「裁判長」的身份宣布同意王恢的意見,同意對匈奴開戰。

就這樣,馬上演了聞名天下的「馬邑之謀」。

就這樣,漢朝和匈奴之間靠和親政策維持了多年的「偽親密關系」徹底破裂,表面的和平被撕碎,一場長達四十四年之久的攻防戰由此拉開了序幕。

『玖』 馬邑之謀是什麼

馬邑就是現在的山西朔州朔城區
馬邑之謀
元光二年(公元前 133年)六月,漢武帝針對匈奴多次背信棄義人侵「邊境被害」的情況,召集群臣商量對策,恰好有馬邑商人聶壹進謁正恢,說匈奴常為邊患,不如乘他們和親無備,誘令人塞,伏兵襲擊,必獲大勝。正恢聽了聶壹建議勸漢武帝出兵。此時的劉徹年少氣盛,為之所動,就採取了王恢意見,並進行了具體兵力部署。使護軍將軍韓安國、輕車將軍公孫賀、材官將軍李息,率精兵30萬埋伏於馬邑山谷之中;派將屯將軍王恢、驍騎將軍李廣襲擊匈奴背後,截奪輜重。一切部署妥當,讓聶壹出塞以做買賣為名,誘見匈奴軍臣單於。聶受對單於說:「我有同夥數百人,混入馬邑城內殺死令丞,舉城投降。這樣,滿城財物您就可以全得到了,但是,您一定要派大軍前來接應,以防漢兵」。單於貪利,非常歡喜,立刻派頭目隨聶壹先入馬邑,等斬了令丞頭,然後進兵。聶壹返至馬邑與令丞密謀,殺了幾名死囚,割下頭懸掛在城上,假裝為令丞頭顱,欺騙了匈奴來使。於是,軍臣單於率騎兵10萬入武州塞親來接應。大軍來到距馬邑百餘里的地方,發現沿途有牲畜,卻無人放牧,引起了懷疑。可巧路旁有一個亭堡,單於領兵攻打。亭內除尉史(漢朝下級軍官)外,只有守兵百人。平常無非是瞭望敵情,通報邊犯,這次,被匈奴大軍所圍。尉史投降,並把漢朝的預謀全部泄漏於匈奴。單於又驚又喜,慌忙引大軍退出塞外,用手擦著額上的汗珠說:「我得到尉史不上漢天子的當,真是上天所賜」。這時,王恢已抄出代郡(故治在今河北蔚縣西部),准備襲擊匈奴背後,猛聽得單於退走,非常驚奇,自思自己軍隊不過三萬人,敵不過匈奴大軍.只好退還。韓安國等帶領大軍,分駐馬邑境內,好幾天不見動靜,也改變了原來作戰方案率軍出擊,結果,連匈奴的影子也沒見到,只好空手回都。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馬邑之謀」。漢王朝誘敵之計被狡黠的軍臣單於識破,10萬騎兵全部逃脫。王恢以自謀不追被處死。「馬邑之謀」雖未成功,但自漢初以來屈辱的和親政策已告毀棄,揭開了對匈奴大規模反擊作戰的序幕。

對匈奴大規模戰役共有三次。第一次於元朔二年(公元前 127年),由將軍衛青出雲中西至隴西,擊潰匈奴附庸樓煩王和白羊五,奪回河南地,建立朔方郡和五原郡。第二次戰役發生在元狩二年(公元前121 年),漢武帝派驃騎將軍霍去病率騎兵幾萬人,兩次從隴西出擊,追匈奴到祁連山麓。經漢軍連續反擊,匈奴貴族內江,匈奴東部左賢王趁軍臣單於死去機會,自立為單於,匈奴統治集團內部發生分裂。第三次也是最大的一次戰役發生在元狩四年(公元前 119年),漢武帝派遣大將軍衛青、驃騎將軍霍去病率領騎兵24萬,步兵10多萬,分兵兩路出擊。衛青出定襄,霍去病出代,北越大漠(今戈壁沙漠),大敗匈奴單於。衛青直抵燕然山(今杭愛山脈)。霍去病出代郡2000餘里,與左賢王多次交戰,大獲全勝,俘虜匈奴首領、將官80多人,左賢王遠逃。霍去病一直追至狼居胥山(古山名,約在今內蒙古什克騰旗西北一帶,也有的說是今河套西北的狼山)。

反擊戰爭勝利的結果,漢王朝開拓了疆土,使西北部地區得到了進一步發展,內地人民也得到了休養生息的機會。

『拾』 「馬邑之謀」為何註定失敗

馬邑之謀是漢武帝征伐匈奴的第一次重大戰役,為此他准備了一年有餘,征調了30萬大軍,結果卻讓人相當失望,漢軍竹籃打水一場空,連匈奴人的毛都沒摸到。

《史記》說,戰役的失敗是因為匈奴從武州尉史的嘴裡提前撬出了漢軍的作戰計劃,導致匈奴及時撤退。但漢軍失敗的原因真就這么簡單嗎?

對此,王恢的反駁是,此次戰役無須長驅深入,我們只要在家門口打一場伏擊就好了:

“今臣言擊之者,固非發而深入也,將順因單於之欲,誘而致之邊,吾選梟騎或絕其後,單於可禽,百全必取。”



——《漢書·韓安國傳》

正是“內線伏擊戰”這個戰術要點讓王恢成功地壓制了韓安國的反戰意見。可廷議要是發生在聶翁壹潛入匈奴之前,那軍臣單於來與不來都還在未定之天,王恢又憑什麼把伏擊說得這么言之鑿鑿呢

其三,司馬遷在《史記·韓長孺列傳》中說,軍臣單於最終同意聶翁壹的提議,決定南下,是因為“單於愛信之,以為然,許聶翁壹。”一個從南邊逃來的外國人要博取匈奴單於的信任是需要時間的,不可能在初來乍到之時便讓單於產生愛信之感。

而從記載上看,聶翁壹向孝武帝建言獻策,事在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馬邑之謀是在一年以後也就是元光二年(公元前133年)才發生的。也就是說聶翁壹為了取信於軍臣單於,大致努力了一年之久。可班固的描述卻是:

乃從恢議。陰使聶壹為間,亡入匈奴,謂單於曰:“吾能斬馬邑令丞,以城降,財物可盡得。”單於愛信,以為然而許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