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民法中的宣告失蹤和宣告死亡的條件和程序都各是什麼分別作答(標明條件和程序字樣)~~~
一、按照中國法律規定,公民下落不明滿兩年的,利害關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他為失蹤人。宣告失蹤必須具備以下三個條件:
①主體條件。必須由利害關系人向人民法院申請。利害關系人包括配偶、父母、成年子女、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弟姐妹以及與被宣告失蹤的人有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公民和法人。
②客體條件。有下落不明的事實。如發生洪水、地震、戰爭等情況。如果知道某人在某地,即使很久沒有回來,也不能認為失蹤。下落不明必須滿兩年。其中戰爭期間下落不明的,下落不明的時間從戰爭結束之日起算。
③形式條件。申請必須採用書面形式,不得口頭申請。必須經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程序宣告失蹤,任何單位與個人沒有這個權利。
二、宣告失蹤的程序如下
①公民下落不明滿二年,利害關系人申請宣告其失蹤的,向下落不明人住所地基層人民法院提出。
②人民法院受理宣告失蹤、宣告死亡案件後,應當發出尋找下落不明人的公告,宣告失蹤的公告期間為三個月。
③公告期間屆滿,人民法院應當根據被宣告失蹤、宣告死亡的事實是否得到確認,作出宣告失蹤、宣告死亡的判決或者駁回申請的判決。
三、《民法通則》第二十三條規定了宣告死亡的條件:
公民下落不明須達到法律規定的期限(一)下落不明滿四年的;(二)因意外事故下落不明,從事故產生之日起滿二年的。戰爭期間下落不明的,下落不明的時間從戰爭終結之日起計算。只有利害關系人提出宣告死亡申請的,人民法院才能依法作出死亡宣告。
宣告失蹤人死亡,必須由利害關系人向失蹤人的住所地或最後居住地的基層人民法院提出宣告死亡的申請。人民法院應當發出尋找失蹤人的公告,公告期間為1年。尋找失蹤人公告期限屆滿仍無失蹤人生存消息的,便可作出死亡宣告判決之日期為失蹤人死亡的時間。
四、宣告死亡的程序如下
(1)須經利害關系人申請。申請人包括:(一)配偶;(二)父母、子女;(三)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四)其他有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人。必須按此順序申請,順序在先的申請人有排他效力,有在先順序的排除在後順序,同順序的權力平等。
(2)須被申請人下落不明滿一定期間。a:下落不明滿4年;b:意外事故下落不明從事故發生日滿2年。戰爭期間下落不明,下落不明的時間從戰爭結束之日起計算。
(3)須由人民法院宣告。人民法院受理宣告死亡案件後,必須發出尋找下落不明人的公告。被申請宣告死亡的公民下落不明滿4年或者因意外事故下落不明滿2年的,公告期間為1年;被申請宣告死亡的公民因意外事故下落不明,經有關機關證明其不可能生存的,公告期間為3個月。
(1)四號公民擴展閱讀
1、《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八十三條公民下落不明滿二年,利害關系人申請宣告其失蹤的,向下落不明人住所地基層人民法院提出。申請書應當寫明失蹤的事實、時間和請求,並附有公安機關或者其他有關機關關於該公民下落不明的書面證明。
2、《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八十四條公民下落不明滿四年,或者因意外事故下落不明滿二年,或者因意外事故下落不明,經有關機關證明該公民不可能生存,利害關系人申請宣告其死亡的,向下落不明人住所地基層人民法院提出。
申請書應當寫明下落不明的事實、時間和請求,並附有公安機關或者其他有關機關關於該公民下落不明的書面證明。
3、《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八十五條公民下落不明滿二年,利害關系人申請宣告其失蹤的,向下落不明人住所地基層人民法院提出。宣告死亡的公告期間為一年。因意外事故下落不明,經有關機關證明該公民不可能生存的,宣告死亡的公告期間為三個月。
公告期間屆滿,人民法院應當根據被宣告失蹤、宣告死亡的事實是否得到確認,作出宣告失蹤、宣告死亡的判決或者駁回申請的判決。
4、宣告失蹤與宣告死亡的關系
①宣告失蹤並非宣告死亡的必經程序(所謂的下落不明不必須以宣告失蹤來確認)
②申請人只申請宣告失蹤的,即使符合宣告死亡條件的,也只能宣告失蹤。
③同一順序有的要求宣告失蹤,有的要求宣告死亡的,應宣告死亡
❷ 中國公民最小多大可以辦理身份證
中國公民,最小剛出生就可以辦理身份證。
《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法》第二條規定:居住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年滿十六周歲的中國公民,應當依照本法的規定申請領取居民身份證;未滿十六周歲的中國公民,可以依照本法的規定申請領取居民身份證。
(2)四號公民擴展閱讀
未成年人身份證的辦理過程
1、市民可到轄區公安機關,申領新版臨時身份證。臨時身份證有效期3個月,與正式身份證有相同法律效力,工本費為10元。
2、市民還可到轄區派出所,繼續換領第二代身份證,工本費20元,30個工作日可取。
3、如市民急需身份證,可持轄區派出所證明,到公安局快證窗口辦理「二代證」。快證3個工作日可取,工本費40元;特快證24小時可取,工本費100元。帶戶口簿,其他證件看你當地要求。核實身份,填身份信息確認表,簽字,最後照相。
❸ 身份證後面4個數字怎麼編的
15-17位為順序號,其中17位(倒數第二位)男為單數,女為雙數;
18位為校驗碼,0-9和X。把前17位代入公式計算得出,0-10,如果是10用X代替.
所以不能編,碰巧編成真好也有可能.那是運氣的問題了.
這個基本對。不過國家在二代身份證中已經逐步解決X的問題了。
❹ 十二公民中4號陪審員的台詞,關於他和女大學生的!有人知道嗎
8號陪審員陸剛、宗旨是誰也不能隨便宣布一個人有罪,除非證據確鑿,在陪審裡面一直堅持疑犯無罪,第一次投票就選擇了「判無罪」,8號陪審竭盡用腦子他身上所秉承的是濃烈的「正義責任感」與「公民意識」做出無罪判決。
這是一部翻拍、改變電影。建議看一看原版《十二怒漢》。
❺ 公民和法人和自然人有什麼區別
1是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依法獨立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組織。簡言之,法人是具有民事權利主體資格的社會組織。
2、自然人,是基於出生這一自然現象而存在的人。可以理解為我們口頭表達的「人」。
3、公民實際上就是指具有某個國家國籍的個人
法人作為民事法律關系的主體,是與自然人相對稱的,兩者相比較有不同的特點:第一,法人是社會組織在法律上的人格化,是法律意義上的"人",而不是實實在在的生命體,其依法產生、消亡。自然人是基於自然規律出生、生存的人,具有一國國籍的自然人稱為該國的公民。自然人的生老病死依自然規律進行,具有自然屬性,而法人不具有這一屬性。第二,雖然法人、自然人都是民事主體,但法人是集合的民事主體,即法人是一些自然人的集合體。例如大多數國家(包括我國)的公司法都規定,公司法人必須由兩人以上的股東組成。對比之下,自然人則是以個人本身作為民事主體的。第三,法人的民事權利能力,民事行為能力與自然人也有所不同。根據《民法通則》第37條規定,法人必須同時具備四個條件,缺一不可。
(一)依法成立。即法人必須是經國家認可的社會組織。在我國,成立法人主要有兩種方式:一是根據法律法規或行政審批而成立。如機關法人一般都是由法律法規或行政審批而成立的。二是經過核准登記而成立。如工商企業、公司等經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核准登記後,成為企業法人。
(二)有必要的財產和經費。法人必須擁有獨立的財產,作為其獨立參加民事活動的物質基礎。獨立的財產,是指法人對特定范圍內的財產享有所有權或經營管理權,能夠按照自己的意志獨立支配,同時排斥外界對法人財產的行政干預。
(三)有自己的名稱、組織機構和場所。法人的名稱是其區別於其他社會組織的標志符號。名稱應當能夠表現出法人活動的對象及隸屬關系。經過登記的名稱,法人享有專用權。法人的組織機構即辦理法人一切事務的組織,被稱作法人的機關,由自然人組成。法人的場所是指從事生產經營或社會活動的固定地點。法人的主要辦事機構所在地為法人的住所。
(四)能夠獨立承擔民事責任。指法人對自己的民事行為所產生的法律後果承擔全部法律責任。除法律有特別規定外,法人的組成人員及其他組織不對法人的債務承擔責任,同樣,法人也不對除自身債務外的其他債務承擔民事責任。
根據《民法通則》的規定,我國的法人主要有四種:機關法人、事業法人、企業法人和社團法人。
❻ 911事件後美國的三部曲電影分別叫什麼,我只知道一部叫《第四公民》
《世貿中心》、《93號航班》、《特別響,非常近》
❼ 美國綠卡怎麼入籍成為美國公民
入籍成為美國公民的六項規定:
1、必須在取得永久居留權後,連續在美國居住滿五年。
2、與美國公民結婚的外籍公民必須在連續保持三年的婚姻生活之後,連續保持三年的婚姻生活。
3、入籍的申請者必須年滿18歲。
4、必須具備初步的英語讀、聽、說和寫的能力。
5、必須在美國五年的居留時間里表現良好。
6、申請公民身份者必須放棄原有的國籍,若仍想保有其原有國籍,則不得成為美國公民。
(7)四號公民擴展閱讀:
入籍美國的特殊規定:
一、年齡限制
移民法規定,公民申請人必須年滿十八周歲。不過,此項條款有兩項例外。
1、入籍申請人必須達到法定年齡。在美國和外國的戰爭中服役的軍人,可以不受年齡的限制。
2、未成年子女的父母若一方或雙方是美國公民,可以通過父母申請入籍。
二、、合法取得永久居民身份
申請人必須是通過合法的途徑取得綠卡的。如果非公民取得綠卡的方式或手段非法的話,就不具備申請公民的資格。有的人取得公民身份後被移民局發現其綠卡身份有問題,不合法,結果導致公民身份喪失;
三、必須認可美國憲法原則
促進美國的良好秩序及幸福。美國法院關於「認可」的解釋是「不抱有敵意」。所以對憲法抱有敵意或者鼓吹推翻政府的人不被認為具備「良好的道德品格」。
❽ 身份證前六位代表什麼,中間八位代表什麼,後四位代表什麼
前六位數是代表你是那一個地區的,中間的么就是你的生晨八字,也就是你的出身年月日,後面的四位數則是最重要的數字每個人的都不會重,每個人的前十四位重的多但後四位決對沒有重的,除非他是和你來自不同的成市
❾ 如何在公安局查詢公民的身份信息
要查詢個人公民身份信息,要到當地公安機關部門查詢,應憑當事人有效證件,還要符合查詢條件,才會幫助查詢相關戶籍信息資料。
需要符合的條件有:
公安及其它政法系統有關部門因辦案需要的,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黨組織、保衛部門外調、政審需要的,有關部門查找迷途失蹤對象需要的,郵電、銀行、醫院、葯房等因緊急情況需要查詢當事人住址的,律師因參加訴訟等活動,依照法律的有關規定,需要查詢當事人戶籍資料的。
(9)四號公民擴展閱讀:
一、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罪構成要件
1、侵犯的客體:是公民個人身份信息的安全和公民身份管理秩序。
2、客觀方面:表現為行為人以竊取、收買等方法大肆收集公民個人信息,情節嚴重的行為。
3、犯罪主體:出售、非法提供公民個人信息罪犯罪主體是特殊主體,是指國家機關或者金融、電信、交通、教育、醫療等單位本身以及單位的工作人員(自然人)。
4、主觀方面:故意。
二、公民個人信息的內涵及特徵
根據法釋〔2017〕10號《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之規定,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一規定的「公民個人信息」。
以電子或者其他方式記錄的能夠單獨或者與其他信息結合識別特定自然人身份或者反映特定自然人活動情況的各種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證件號碼、通信通訊聯系方式、住址、賬號密碼、財產狀況、行蹤軌跡等。
1、從外延上看,公民個人信息具有以下特徵:
(1)與公民個人直接相關,能夠反映公民的局部或整體特點;或是一經取得、使用即具有專屬性。前者如公民的出生日期、指紋等,後者如身份證編號、家庭住址等。
(2)具有法律保護價值。公民個人信息承載了公民的個體特徵,甚至各項權利,如果任由他人泄露、獲取,必然導致公民時刻處於可能遭受侵害的危險狀態。
(3)公民個人信息的保護不以信息所有人請求為前提。除非基於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的需要或信息所有人的意願,任何組織和個人均無權泄露、獲取其個人信息。
2、非法手段的認定
根據《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一條規定,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行為表現為:一是反國家有關規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個人信息,情節嚴重的;
二是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將在履行職責或者提供服務過程中獲得的公民個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給他人的;三是竊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