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養精氣神
1推丹田揉命門養精
什麼叫精:「精」的來源有兩個,一個是先天的遺傳物質,是從父母那裡遺傳下來的,起到了「生命之根」的作用;另一個是食品化生的營養物質,屬於後天之精。保精養精要經常推拿丹田。丹田的正確位置是肚臍下1.5寸,肚臍下面3寸(4橫指)有一個穴位叫關元穴,在關元穴和肚臍連線的中點就是丹田。
大家可以兩手交疊,用手掌心的勞宮穴按揉下腹,按揉丹田的位置,順時針推拿60次,逆時針推拿60次,一般按120次,就會感到丹田溫暖、發熱。
同時,還要按揉命門穴。命門穴和肚臍相對應,在人體的後背上與肚臍相對的正後方,方法同按揉丹田一樣。命門就是生命的大門,大家一定要把這個門給它守住了。
2五十營呼吸養氣
什麼是氣:「氣」既是維持人的生命活力的物質,又是人體各臟腑器官活動的能力;既是物質,又是功能,是能量也是一種信息。氣的運行通道就是經絡。
道醫認為,人體經絡之氣一個晝夜 12個時辰要運行「五十營」,就是運行14條經脈50周。
與此相應,為了符合營氣和衛氣的活動,呼吸就要放慢,6.4秒一次呼吸是最正常的。
五十營呼吸養氣法就是把呼吸放慢到6.4秒一次,並形成一種習慣。按以下方法呼吸:
第一是吸氣時腹部隆起,呼氣時腹部收縮,這叫做順呼吸。《老子》曾說過,天地就像一個風箱,人體在呼吸時如能做到腹部有節律的隆起、收縮,像是在拉風箱,就達到要求了。
第二是慢呼吸有四個要求,要做到四個字:長、勻、細、深,就是一呼一吸都要到頭;長,時間要拉長,要放慢;勻,要勻稱;細,就是要細微,不能粗猛。
第三注意「吸入一大片,呼出一條線。」吸進去的是自然環境中的清氣,要吸入一大片,呼出來的是體內的濁氣,要慢慢呼出,呼出一條線。
3推拿「無心」養神
什麼是神,在人體生命三寶中,神是最重要的,由於神可以統領精和氣,是生命活力的綜合體現。這里介紹一種簡單的「五心養神法」。
一是頂心,在頭的正中間,即百會穴。要經常用掌心推拿它,由於這是諸陽之匯,向下按有醒腦降血壓作用。
二是胸的中心,叫膻中穴。捶打它可以驅散心中的悶氣、抑鬱之氣,改善心肺血液循環。
現代科學發現,人總是從胸腺開始老化的,所以經常捶打這里,有延年益壽的作用。
三是腹的中心,就是在丹田的位置。丹田乃生命的先天之本,要護養好。天天早晨晚上推拿,少則2次,多可4次。
B. 如何養精氣神
1.首先是睡眠一定要有保障,晚上最好不要超過11點睡,睡前泡個腳,睡前兩三個小時不要吃難以消化的東西,要讓胃得到一定的休息,中醫上說晚上12點和中午12點都很重要的,這個時候要有一定的休息;
2.吃飯時間要規律,體內的五臟才會比較健康。中醫裡面說五臟六腑之間都是相輔相成的。不一樣的季節可以適當的調節飲食習慣,比如冬天可以吃一些溫補的食物,夏天可以吃一些解暑的食物,夏天雖熱但建議喝溫熱的水,或者常溫的;
3.按照自然的規律添減衣物,就會把身體調節好的。
C. 人的精氣神怎麼養
中醫認為,精、氣、神乃人體三寶,精充、氣足、神全是人體健康的標志。精虧、氣虛、神怯是疾病與衰老的先兆。唐代醫家孫思邈曾指出:精、氣、神不可損也,損之則傷生。因此,保養好精、氣、神是我們健康生活的重要保障。古人雲:寡慾以養精,寡言以養氣,寡思以養神。這三寡則是養三寶的根本。
寡慾以養精中醫認為,欲多則損精。縱欲不但丟失過多的精液,同時也損及五臟之精,肝精不固,目眩無光;肺精不交,肌肉消瘦;腎精不固,神氣減少;脾精不堅,齒浮發落。若耗散真精不已,疾病隨生,死亡隨至。歷代醫家都主張,養生之道要以保養精氣為首務。《類經·攝生》指出:欲不可縱,縱則精竭。精不可竭,竭則真散。蓋精能生氣,氣能生神,故善養生者,必寶其精,精盈則氣盛,氣盛則神全,神全則身健,身健則病少。神氣堅強,老而益壯,皆本乎精也。若縱欲,男則遺精、早泄、陽萎、生殖無力,甚至腰膝酸軟、頭暈耳鳴、心悸健忘、失眠多夢、精神不振、久則成癆。女則腎虛精虧、沖任不固、氣血逆亂、崩漏下血、白帶綿綿而下,不孕或流產、早產,甚至經血虧枯、經閉,面黃消瘦而成勞損之症。不僅如此,縱欲還可導致機體內分泌紊亂,影響消化系統、血液循環系統等。古人把房事過度稱作伐性之斧,意指能砍傷人體,可造成年少早亡或未老先衰。因此,清心寡慾是養生之道的一個重要方面。
寡言以養氣氣,是構成人體的最基本物質,它具有動而不息的特徵,維持和推動著人體的生命活動。養氣的基本要求是少廢話。因為人體內的組織細胞要通過新陳代謝不斷獲得氧氣和排除二氧化碳,而肺泡是進行氣體交換的主要場所,通過血液從肺泡交換來的氧氣,源源不斷地被送到機體的各個組織細胞中。一個人若是經常喋喋不休地大聲叫喊,就必然要消耗肺氣,影響呼吸器官的正常功能,致使體內元氣不足,外邪乘虛而入而百病叢生。有些人追求刺激,群聚一起搞惡作劇以取樂,狂呼亂叫,嬉笑不已,這樣只會損精耗氣,使人精神飛馳,血氣流盪,變生他疾。
寡思以養神寡思,即是讓人不要胡思亂想,以免用腦過度影響大腦皮層的生理活動。善攝生者,不勞神,不苦形。神形既安,禍患何由而至也?中醫里的這種說法是很有道理的。思慮過度則使人氣機郁結不行,引起種種疾病。《內經》有思傷脾、思則氣結、多思則神殆之論述,常見心情不快、頭目眩暈、不思飲食、脘腹脹悶,甚則出現面色萎黃、倦怠乏力、心悸氣短等症。女子因思慮過度,損傷心脾而致月經不調,甚至經閉等病證。久之則百病叢生,諸如神經衰弱、胃腸神經功能紊亂、高血壓病、冠心病,甚至癌症等便接踵而至。凡人不能無思,但要有個限度,不要在微不足道的小事上苦想冥思,更不要為身外之物煞費心思。這樣才可以把思想負擔盡量減輕,有利於達到全神息慮,以防神慮精散。
D. 養生必養精氣神
睡眠要保證好,注意保暖
多喝養生湯(籠統)
還有就是有氧運動
還有多泡腳
少吃鹽,油
E. 怎樣養精氣神
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各行各業的發展給人們帶來很多壓力,既要認真賺錢,又要身體健康,兩者需要平衡恰當。很多男性因為壓力大,長期的失眠或者飲食不當,導致精氣神越來越差,給人一種亞健康的狀態。很多原因會導致男性精氣神不足,需要結合實際情況改善,否則身體健康會受到嚴重影響。
精氣神不足應該如何調理和改善?
1、精氣神不足需要注意休息,不要熬夜。感覺有困意時馬上入睡,切不可日夜顛倒,長時間熬夜,這樣很容易導致精氣神不足。在夜間十一點到凌晨一點是人體肝臟氣血流動最旺盛的時候,保證充足睡眠能夠儲存精氣。如果沒有及時睡覺會導致陰陽失調,肝火旺盛,體質虛弱,精氣神不足。
2、多進行溫和的體育運動,打太極,體操,健美,瑜伽等都是比較舒緩的運動方式,能夠改善精氣神不足症狀。如果通過強烈或者激烈的運動,反而不利於身體健康,容易導致氣血虧損,大量汗液流失之後心情也受到影響。因此天氣炎熱時可以多進行修身養性的舒緩運動。
3、避免吃太「濁」的食物,要吃清爽的食物,太「濁」的食物容易增加身體重量,使得精神昏沉。烹飪方式也盡量清淡,避免油炸、煎烤,甜食熱量高,要少吃。醫生認為,現代人飲食太亂,沒有順著自然時序調整,大熱天吃烤肉,無異加速心火。
4、少吃冰涼食物能夠改善精氣神不足,冰品是盛夏最受歡迎的食物,吃多了卻容易導致冷熱失調。當外在環境溫度高時,我們以為冰涼食物可以降溫,卻忽略了體內溫度更高(有時高達37攝氏度),人體適應力和溫度調節力沒那麼強,突然喝下冰水往體內澆,五臟六腑可受不了,易導致心神渙散,郁悶不樂。要消暑又鎮定神經,不妨喝菊花茶、金銀花茶、綠豆湯。不過,胃寒者少喝,可以多喝開水,食用銀耳、蓮子或百合等袪熱補氣。
F. 如何提養精氣神
中醫認為,人體有「三寶」,即精、氣、神。精氣神乃生命之根本,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三大要素。只有養足了精氣神,人體才會健康發展,少生疾病。那麼,中醫如何養足精氣神,有什麼好的方法呢?
何為精氣神
精,泛指人體一切營養物質,有先天與後天之分,先天之精稟受於父母,後天之精來源於飲食。精主要由腎來管理,常常有「腎精」之稱。「人始生,先成精」,精不僅是構成人體的基本要素,而且主宰人體的整個生長、發育、生殖、衰老的過程。
氣,是維護人體生命活動所必需的精微物質,是推動人體臟腑組織機能活動的動力。它既是物質的代稱,也是功能的表現。氣在人體有推陳出新、溫煦臟腑、防禦外邪、固攝精血、轉化營養等重要職能。「人之有生,全賴此氣」。氣能周流不息,如環無端,人體則健康無病。
神,是指人體的一系列精神意識,思維活動,為心所主。心為人體的最高司令官,神則居其首要地位,心健則神氣充足,神氣充足則身強,神氣渙散則身弱,故《靈樞·邪客》說:「心者,五臟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心傷則神去,神去則死矣。」
如何養足精氣神
精充、氣足、神全,是健康的保證;精虧、氣虛、神耗,是衰老的原因。精、氣、神雖各具其特性,但三者是不可分割的一個整體,存則僅存,亡則俱亡。張景岳說:「善養生者,必寶其精,精盈氣盛,氣盛則神全,神全則身健,身健則病少。「明·陳繼儒在《養生膚語》中指出:「精能生氣,氣能生神,則精氣又生神之本也,保精以儲氣,儲氣以養神,此長生之要耳。」
有醫家認為精、氣、神為「內三寶」,耳、目、口為「外三寶」,要養生保健長壽延年,必須「常使內三寶不逐物而流,外三寶不誘中而擾」。所以要保養精、氣、神三寶,關鍵在於修身養性,清心寡慾,則心不外馳、意不外想,神不妄游,情不安動,氣不外耗。
氣功中的靜養功法,就是通過自我調節,控制心身,是養足人體精氣神一種較好的手段。它要求思想高度集中,靜心寧神,摒除雜念,放鬆全身,達到萬念皆空,使大腦皮層處於一種保護性抑制狀態。久久行之,能收到保養精氣神的功效。精足,氣旺,神全,則精神煥發、行動矯健,老年人能鶴發童顏,延年益壽,青年人可長葆青春,推遲衰老。
總之,養足精氣神對於人體保持健康、益壽延年非常重要,尤其要注重對於「神」的保養。日常生活中要經常保持精神愉快,心胸寬廣,情緒穩定,方可避免精神疾病的侵襲。
G. 人的精氣神應如何調養
浮躁的我們,或許可以在其中找尋到醫治內心深處彷徨、無助、無奈的處方。現代社會較之古時更復雜,節奏更快,人們在社會中找尋自己位置的時候面臨的抉擇也更多。人們要在抉擇中判斷,取捨,而社會的變化更讓人們猶豫,讓人們彷徨於如何自己命運的掌控。疲倦、勞累,為自己、為家人,為理想、為信仰。讓自己在前進的路上,更自信、更踏實、更游刃有餘;要讓自己從內到外,從上到下,從肉體到心靈,去為可能面對的一切做好准備。正心修身,調養精氣神對我們來說,或許會成為旅途中的加油站,既是路標又是動力。 中醫認為,精、氣、神乃人體三寶,精充、氣足、神全是人體健康的標志。精虧、氣虛、神怯是疾病與衰老的先兆。唐代醫家孫思邈曾指出:精、氣、神不可損也,損之則傷生。因此,保養好精、氣、神是我們健康生活的重要保障。古人雲:寡慾以養精,寡言以養氣,寡思以養神。這三寡則是養三寶的根本。 寡慾以養精中醫認為,欲多則損精。縱欲不但丟失過多的精液,同時也損及五臟之精,肝精不固,目眩無光;肺精不交,肌肉消瘦;腎精不固,神氣減少;脾精不堅,齒浮發落。若耗散真精不已,疾病隨生,死亡隨至。歷代醫家都主張,養生之道要以保養精氣為首務。《類經·攝生》指出:欲不可縱,縱則精竭。精不可竭,竭則真散。蓋精能生氣,氣能生神,故善養生者,必寶其精,精盈則氣盛,氣盛則神全,神全則身健,身健則病少。神氣堅強,老而益壯,皆本乎精也。若縱欲,男則遺精、早泄、陽萎、生殖無力,甚至腰膝酸軟、頭暈耳鳴、心悸健忘、失眠多夢、精神不振、久則成癆。女則腎虛精虧、沖任不固、氣血逆亂、崩漏下血、白帶綿綿而下,不孕或流產、早產,甚至經血虧枯、經閉,面黃消瘦而成勞損之症。不僅如此,縱欲還可導致機體內分泌紊亂,影響消化系統、血液循環系統等。古人把房事過度稱作伐性之斧,意指能砍傷人體,可造成年少早亡或未老先衰。因此,清心寡慾是養生之道的一個重要方面。 寡言以養氣氣,是構成人體的最基本物質,它具有動而不息的特徵,維持和推動著人體的生命活動。養氣的基本要求是少廢話。因為人體內的組織細胞要通過新陳代謝不斷獲得氧氣和排除二氧化碳,而肺泡是進行氣體交換的主要場所,通過血液從肺泡交換來的氧氣,源源不斷地被送到機體的各個組織細胞中。一個人若是經常喋喋不休地大聲叫喊,就必然要消耗肺氣,影響呼吸器官的正常功能,致使體內元氣不足,外邪乘虛而入而百病叢生。有些人追求刺激,群聚一起搞惡作劇以取樂,狂呼亂叫,嬉笑不已,這樣只會損精耗氣,使人精神飛馳,血氣流盪,變生他疾。 寡思以養神寡思,即是讓人不要胡思亂想,以免用腦過度影響大腦皮層的生理活動。善攝生者,不勞神,不苦形。神形既安,禍患何由而至也?中醫里的這種說法是很有道理的。思慮過度則使人氣機郁結不行,引起種種疾病。《內經》有思傷脾、思則氣結、多思則神殆之論述,常見心情不快、頭目眩暈、不思飲食、脘腹脹悶,甚則出現面色萎黃、倦怠乏力、心悸氣短等症。女子因思慮過度,損傷心脾而致月經不調,甚至經閉等病證。久之則百病叢生,諸如神經衰弱、胃腸神經功能紊亂、高血壓病、冠心病,甚至癌症等便接踵而至。凡人不能無思,但要有個限度,不要在微不足道的小事上苦想冥思,更不要為身外之物煞費心思。這樣才可以把思想負擔盡量減輕,有利於達到全神息慮,以防神慮精散。
H. 如何保養精氣神
常言道:天有三寶,日月星;人有三寶,精氣神。 一個人如果精氣神充沛。也就是向人展示他是健康的。所以要想獲得健康的身體,必須保養好自己的精氣神。 首先精氣神在哪裡?精藏於腎 。其功能體現在,腰板挺直,步履輕盈矯健。頭發烏黑茂密,牙齒堅固等。氣藏於心 。其功能體現在聲音洪亮,底氣足。氣色紅潤。唇紅膚潤光澤。不易疲勞。等神藏於腦 。其功能體現在,思路敏捷,反應靈敏。遇事果斷,鎮定自若有一定的分析判斷能力等。 所以要想保養好精氣神,只要保養好心腦腎即可。心的保養:少言少語,少汗少氣:閉口轉舌,含津吞液;睡前晨起深呼吸;頓起咳嗽要謹記;不過喜,不枉笑,心胸開闊心情好。腦的保養:早睡早起,休息好;新鮮事物不可少,大腦還是常用好;一天一個大核桃,都說她能健大腦;常記憶,練大腦;積極休息少不了。不要整天睡大覺。做游戲,增智力。兒童時代不能少。腎的保養:先天腎,稟父母。恣意消耗不得了。鍛煉身體不可少;保暖腰,肥胖不好。節制飲食,科學安排好。防感冒,練體操,從小鍛煉身體好。 堅持持久,持之以恆,才能健康向上,守住自己的三寶。
I. 養養精氣神的簡介
每天在《沈視早報》之前播出的《養養精氣神》,是一檔健康養生類節目,
J. 如何養足精氣神
首先是睡眠一定要有保障,晚上最好不要超過11點睡,睡前泡個腳,睡前兩三個小時不要吃難以消化的東西,要讓胃得到一定的休息,早上起床不要太晚,7點到9點之間一定要吃些東西,中午11點到1點之間最好小憩一會,哪怕是閉目養神也對身體很好的,中醫上說晚上12點和中午12點都很重要的,這個時候要有一定的休息。
吃飯時間要規律,體內的五臟才會比較健康。有一頓沒一頓的會使身體器官的生物鍾混亂的,而且中醫裡面說五臟六腑之間都是相輔相成的。不一樣的季節可以適當的調節飲食習慣,比如冬天可以吃一些溫補的食物,夏天可以吃一些解暑的食物,對了,夏天喝冰水雖然涼快,但是對胃不好的,建議喝溫熱的水,或者常溫的。
其實吃好,睡好,運動好,按照自然的規律添減衣物,就會把身體調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