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入門技巧 » 中國流

中國流

發布時間: 2021-08-06 23:17:07

A. 中國流的高中國流

1.介紹
黑開局後,黑方第一著走星位,第二著走鄰角小目(「4.三」),第三著走「4.九」(比低中國流高一路),由此構成的開局走法。
2. 來源
由於1966年到1976年十年動亂,中國圍棋技術停滯不前。此時,日本棋手經過對中國流布局的深入研究後,發明了「高中國流」布局——黑5下在「4九」位置上。由於「高中國流」布局應用較少,研究不是太深入,黑棋勝率相對高一些(約60%)。
3. 特點
(1)布局速度快
(2)注重向中腹挺進方向
(3)主要發展方向依然是小目方向

B. 中國流的有關問答

1. 問題:為什麼許多棋手都願意下中國流(該處指低中國流)?
回答:中國流布局重視速度,並且兼顧外勢與實地。依照局面的不同可以靈活選擇實地或者外勢,這是其他布局無法比擬的!
2. 問題:為什麼中國流的發展方向是小目方向(該處包括任何類型中國流)?
回答:中國流布局如果在星位兩翼張開,白棋有點三三的絕好點可以選擇,會造成黑棋戰略意圖的失敗。而以小目為發展方向兩翼張開,白棋沒有絕好的打入點。只要打入黑棋陣勢,黑棋可以輕鬆通過進攻獲利。
3. 問題:白棋可以下中國流嗎?
回答:不推薦。因為雙方互相對圍大模樣,黑棋的先著效率會發揮的特別充分,會始終控制全局的主動,白棋大部分情況下都會失敗。所以在職業對局中,幾乎沒有看見過白棋下中國流布局的。
4. 問題:在中國流對局中,雙方的主要戰略戰術是什麼?
回答:作為白棋而言,主要的戰略就是把局面打散,與黑棋形成細棋局面,讓黑棋的先著效率無法發揮,貼目成為問題。
作為黑棋而言,主要的戰略就是與白棋對圍大模樣,最大限度的發揮先著優勢。(不過白棋不會那麼傻的)
5. 問題:為什麼很少有人下高中國流?
回答:由於高中國流的主要發展方向是中央的外勢,忽略實地。而經營外勢的棋難度很大,不容易把握。所以一般很少有人下高中國流
6. 問題:為什麼高中國流布局黑棋勝率略微高一些?
回答;由於高中國流下的對局比較少,研究不是特別深入,黑棋略微佔一些便宜。

C. 高中國流和低中國流相比哪個布局更好

高中國流布局室友許多東西可以講的,我就說一下基本配置。高中國流基本是黑方下的,先下星位,然後按照實戰,再下小目,使小目的掛角方向對著自己的星位,然後在己方勢力范圍4路邊線上星位靠近小目一路拆開展開陣勢,即在星位旁邊一路,靠近小目的地方。因為這是一個高陣勢,實地會有不穩定,所以通常建議稍微下一些低位的棋,形成高低配置,確保一定的實地。

希望對你有幫助,!

D. 圍棋中國流布局

中國流
(低中國流部分)
1介紹:圍棋的一種布局類型。黑開局後,黑方第一著走星位,第二著走鄰角小目(「4.三」),第三著走「3.九」,由此構成的開局走法。
2來源:此種布局是中國棋手陳祖德在1965年中日圍棋交流賽執黑對木尾原武雄的對局中首次使用,此後又被中國棋手大量採用。當時日本棋手不知道這個是什麼布局,非常吃驚。由於是中國棋手最先發明出來的,故日本方面取名:「中國流」。
一般而言,媒體提到「中國流」都是指低中國流。
3「中國流」布局的基本思想是:以星小目的配合為基礎,以小目為最主要發展方向(不以星位為主要發展方向),迅速向邊上擴展地盤。不但重視布局速度,而且最主要的特點是兼顧實地與外勢。當對方不得不進入黑陣時,則通過攻擊來取得主動。
目前,由於中日韓對「低中國流」布局研究的特別深入,該布局黑棋的勝率有所下降,不過依然有不少棋手採用該布局,不少的新手新型依然在產生。
4特點:
中國流布局,有以下的特點:
(1)注重布局速度。
(2)同時兼顧實地與外勢。
(3)發展方向是小目方向。
(高中國流部分)
1介紹:圍棋的一種布局類型。黑開局後,黑方第一著走星位,第二著走鄰角小目(「4.三」),第三著走「4.九」,由此構成的開局走法。
2來源:由於1966年到1976年十年動亂,中國圍棋技術停止不前。此時,日本棋手經過對中國流布局的深入研究後發明了「高中國流」布局——黑5下在「4九」位置上。由於「高中國流」布局應用較少,研究不是太深入,黑棋勝率相對高一些(約60%)。
3布局特點:
(1)布局速度快
(2)注重向中腹挺進方向
(迷你中國流部分)
1迷你中國流簡介:進入20世紀90年代,隨著韓國圍棋的崛起,他們又發明了「迷你中國流」布局(又稱「變相中國流」或「韓國流」)。韓國流布局主要特點是小目開拆的方向面對對方的角,而不是本方的星位。特別注重布局速度

E. 圍棋中國流是如何產生的

一般提到的「中國流」都是指低中國流。黑開局後,黑方第一著走星位,第二著走鄰角小目(「4.三」),第三著走「3.九」,由此構成的開局走法。
此種布局古譜中就有見,但沒有形成套路,後來中國棋手研究較多,拿來對付日本,取得了一定效果。由於是中國棋手最先大量使用的,故日本方面取名:「中國流」。

F. 中國流是什麼意思

中國流,是一種常見的圍棋布局方法,因為由中國棋手首先進行深入研究並大規模應用而得名。最先由中國棋手陳祖德九段在圍棋大賽上試用,後又由各國棋手發展出「高中國流」、「迷你中國流」等其他布局方法。

G. 圍棋里的中國流,宇宙流是什麼還有別的么

圍棋里的中國流,宇宙流是圍棋布局的方法。還有秀策流。

一、中國流:是指圍棋布局的一種方法,由陳祖德九段首創的一種1、3、5布局。見下圖:

(7)中國流擴展閱讀:

宇宙流重視外勢甚於實利、重視第四線勝於第三線,主張棋子要向中央而不是邊上作發展,在武宮正樹多數持黑子的棋局中,大多數都是以佔四線運用外勢的三連星布局為主,而其他棋局也多重視布在第四線,

需要注意的是:"宇宙流"並非是"將子投於高位"就可以簡單模仿的,他是以強大的攻擊力和局面平衡感作為支撐。

在圍棋中,一局棋的進行一般由布局、中盤、官子三個階段構成(也有一些棋局沒有官子,在中盤就已結束;極少數棋局沒有中盤,布局之後就直接收官),布局作為一局棋的初始階段,奠定了整個棋局的骨架於脈絡,也指引了棋局的走向。

H. 圍棋中中國流和宇宙流是什麼意思

中國流是一種布局方式。以星、小目、中間星側下一邊展開。1965年,中國圍棋代表團訪問日本,所有的中國棋手在訪問比賽中,無論是執黑子還是執白子,前三步都使用這種布局,這種勇於創新的一著震動了日本圍棋界。此後,日本的圍棋界就把中國的這一布局,叫做「中國流」布局。這種布局,能增加子的效率,加速布局的步調,易於爭取主動。

宇宙流是日本棋手武宮正樹的手法。他一反傳統圍棋理論對角和邊的重視,將關注的重心轉移到中腹來。從最初的三連星、四連星,到不拘形式的布成宇宙流。幾十年來,無論執黑執白,武宮正樹均能獨樹一幟地布下豪放的「宇宙流」,以至於華麗的藤澤秀行對武宮正樹也推崇倍至:幾百年後,惟有武宮君的棋譜能夠流芳百世。另外,武宮正樹更喜歡把自己的棋稱作是「自然流」。

I. 介紹一下圍棋中的中國流,韓國流

中日韓圍棋簡史

欣聞古力七段在LG杯半決賽槍挑"李元霸"-李世石,為中國隊提前包攬冠亞軍,心中舒暢無比,這可能是近日為數不多令我真正高興的事.興奮之餘,我也冒冒然將前幾日寫給一親密友人的文章發表於此,希望能加深大家對圍棋發展的了解.

圍棋在我眼裡是棋中之王,是陽春白雪,任何其他棋類都無法與之相提並論。別的棋都是從有到無,而圍棋卻是從無到有,需要人的創造性思維。圍棋博大精深的底蘊更是深深吸引著我,它包含數學,邏輯,心理,軍事,禮儀等多門學科的文化,對人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有極大的影響和感染。接觸過我的人大多都覺得我比同齡人要顯得更為成熟和穩重些,我想這完全是因為受了圍棋的影響。對我而言,圍棋猶如浩瀚汪洋,只需一瓢水就能受益匪淺。

圍棋起源中國,發展在日本,現在實力最強的卻是韓國。當今世界的圍棋也是這三強鼎立的局面。

韓國的圍棋其實起步很晚,基本是九十年代初才在世界棋壇上看到韓國人的身影。但是韓國人的棋風就如他們的足球一樣兇狠,力量大,有「韓國流」美譽,前幾年其國內更有令人敬畏的圍棋四大天王,分別是「石佛」李昌鎬,「燕子」曹熏鉉,「野草」徐奉洙和「煞星」劉昌赫。

李昌鎬乃公認的當今棋壇第一人,他的棋看似平淡無奇,卻總能把子力運用到最合適的位置,棋風很穩,下棋之用功非普通棋手所能及之一二,據說他每天用在圍棋上的時間至少八小時。正因為如此,他的成績驚人,年僅十六歲就拿到了人生中的第一個世界冠軍,目前他拿的世界冠軍數量也是地球上最多的,而且估計該記錄也很難被後人打破,所以他也被公認為當今世界棋壇第一人,有五十年一遇棋才之美名。下棋之外的他,人很內向,見了女孩子會臉紅,一直沒談過女朋友,加之他下棋時認真嚴肅,一動也不動,始終一張面無表情的臉,故有「石佛」的外號。(挺可愛的一個人,也是我喜歡的棋手之一)

曹熏鉉對韓國圍棋的貢獻可以稱得上」豐功偉績」這四個字,其最大的功績就是培養出了李昌鎬這個得意門生。當然他本身也是「三十年難遇」的人才,棋風輕靈,如燕子般舞動,人稱「曹燕子」。1989年正是一鳴驚人的他,挫敗了當時打遍天下無敵手的聶衛平而勇奪由台灣人應昌期出巨資籌辦的首屆「應氏杯」世界圍棋錦標賽桂冠,從而被韓國人視為民族英雄, 結果極大推動了圍棋在韓國的發展。在如今區區幾千萬人口的韓國,居然 每四人里就有一個會下圍棋的,普及率之高,幾乎全民皆棋,由此可見曹熏鉉是多麼的了不起。曹熏鉉在發現了李昌鎬這個棋才後,安排他住在自己家裡親自授之以道。李昌鎬在 棋壇上暫露頭角後,開始在眾多國內的比賽里和師父頻頻上演「師徒對決」精彩好戲,且經常將師父斬於馬下。以至於曹熏鉉的夫人,即李昌鎬師母後來有趣地回憶道,那時候兩人回來只要看看李昌鎬的表情就知道是誰贏了,如果李紅著臉,很不好意思和大家吃飯,那百分百是李贏了,反之如果李回來後很高興的樣子,那絕對是他輸給了師父。

「野草」徐奉洙的棋路很野,幾乎每盤棋都擺出和對手決一生死的姿態,也拿過幾次世界冠軍,但最驚人的成績是在某一屆中日韓三國圍棋擂台賽上疾風勁草般連贏九盤,這一成績絕對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中日韓三國擂台賽規則是每方出五人,抽簽決定出第一盤由哪兩國先下,然後贏者繼續擺擂接受挑戰,輸者淘汰,徐能連贏九盤簡直是奇跡)。

劉昌赫是不能不說的傳奇人物,他原先是業余棋手,因成績出色,經韓國棋院破格批准轉為專業棋手。他可以說是兇狠無理的「韓國流」的典型代表。有「天下第一攻擊手」稱號的他,令每個對手都對他敬畏三分。正處圍棋事業輝煌期的劉昌赫遇到了她的美麗妻子,韓國電視台的漂亮女主持,兩人共墜愛河,喜結連理,絕對是眾人眼裡金童玉女般的幸福一對。然而,老天有的時候真是殘酷,在兩人度過了短短幾年的幸福生活後,劉的妻子突然身患重病辭世,令人唏噓不已,劉更是痛不欲生,整個人垮了,成績一落千丈,漸漸沒有了消息。前段時間聽說他復出了棋壇,整個人看上去憔悴不堪,消廋的臉上猶見淚痕濕,唉,昔日英豪如今竟成悲情人物,世事難預料。(所以說三十年太久,只爭朝夕)

韓國再這四人後又出了新「四小天王」,「李昌鎬第二」等等,其中就有目前如日中天的李世石。我雖然不是什麼哈韓族,但是向來對韓國圍棋人的堅韌精神甚為敬佩,其實喜歡韓國電影的朋友可能或多或少也有相同的感受.

出於強烈的民族感情,我很不喜歡日本,不僅僅是因為他們對中國犯下的滔天罪行,最根本的原因是他們到現在還沒有真正深刻地反省那段歷史,一個不敢面對歷史的民族,是不會受人尊敬的,更不要說喜歡了。不過就圍棋而言,我也不能抹殺它所作的貢獻。畢竟圍棋在日本發展了多年,對世界圍棋來說日本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古時的日本圍 棋屆有如武俠小說里江湖,分幫立派,門戶眾多。一旦有新的棋型和定式,都會被該門派的掌門人如密笈般小心謹慎地記錄下來,積少成多,最終形成一本厚厚的「葵花寶典」,非本門弟子決不外傳。各個圍棋道場還經常組織相互間的比賽,以此來證明自家的實力。古時下棋的時限很長,一盤棋短的一兩天,長的可以兩三個月,每步棋都可稱得上 是嘔心瀝血之作。所以那個時期的日本為後人留下了許多名局佳作。其中尤以保徹吐血之局最為著名.據說當棋局進行到一半的時候,秀策棋聖(秀策是日本歷史上公認的第一高手)下出了一步絕世妙手,引得保徹當場氣急攻心,臉紅耳赤,當日封盤回去後在家中吐血身亡。你看了可能覺得不可思議,但在當時的環境下,輸贏已不僅僅是個人成績的問題,而是關繫到整個門派的榮辱存亡。經過歲月的洗禮,日本的棋風漸漸形成了學院派的風格,大多中規中矩,基本功扎實,但欠缺創新精神,固守陳規。雖然在80年代至九十年代,日本在世界舞台上還是最強者,但是進入新世紀以來,日本圍棋的地位日落西山,日本棋手在國際大賽上鮮有佳績。

最後來說說我們中國的圍棋,中國的圍棋歷史源遠流長,但是也和它的國家一樣經歷過許多風風雨雨。古時中國的圍棋也留下了許多曠世奇作,如《官子譜》,《當湖十局》等等,其中象黃龍士,范西屏等人的棋就是拿到現在來看水平也是相當高的。不過最令國人驕傲自豪的,就是被世人譽為百年難遇之才---吳清源大師。(聽說田壯壯導演已開拍電影<<吳清源>>,甚是期待)都說亂世出奇才,這句話用在吳大師身上再恰當不過了。吳清源出生於動盪的軍閥戰亂年間。他年幼時僅看街坊下了幾盤棋,就學會了圍棋.因天賦極高,被北洋軍閥頭子段祺瑞看中,招入府內下棋。後來更是在段的資助下(這也是段做的為數不多的好事),東渡扶桑學棋。要知道那個年月,一個中國人想在日本立足是多麼的困難,能活下去就很不錯了,下圍棋簡直是奢望。可是吳大師做到了,他通過自己的努力和在圍棋上的天賦,創立了全新圍棋布局理念,在日本圍棋屆創立了自己的新天地。吳大師的出名引發了日本當局的不滿,他們覺得必須要將吳大師的發展勢頭打壓下去。於是處心積慮得找來了當時日本圍棋屆水平最高的幾名棋手,安排他們每人和吳大師下十盤棋,試圖用車輪戰方式打垮吳大師。誰知吳大師在對這幾人的十盤升降級比賽中全部獲勝,為當時受日本侵略的中國出了口惡氣。然而日本人終究是陰險無比,技不如人就使用盤外招。一場「意外」的車禍將如日中天吳大師撞離了顛峰……

解放後,百廢待興,圍棋也正開始慢慢恢復。可惜好景不長,隨著十年浩劫的到來,圍棋作為「四舊」之一也被徹底打入了冷宮。然而我們的民族英雄聶衛平卻正是利用這十年的知青歲月,如飢似渴地在圍棋天地中獨自修煉。文革結束了,隨著中日邦交正常化,圍棋和乒乓外交一樣,成為中日邦交的一個重要活動。但是那時中國圍棋的總體水平還是非常落後,一個普普通通的日本女棋手到中國都能將中國男爺們殺得片甲不留。這簡直是和平年代的莫大恥辱。年輕的陳祖德(前中國棋院院長)和聶衛平發誓要振興中國圍棋事業。有句話說得好,這世上只有不想做的事,而沒有做不到的事。他們終於創造出了新的布局---中國流,作為秘密武器亮相於某屆中日邦交比賽上,最終使中國第一次在總獲勝盤數上超越日本。進入80年代,日本NEC想到了以擂台賽的形式搞一個中日比賽。客觀的說,那時中國的圍棋水平離日本的差距還是很大,所以NEC初步設想是只搞一兩屆,一是做廣告,二是趁機羞辱一下中國。首屆比賽是中日每隊出八人, 結果沒想到中國隊第二個出場的江鑄久上來就是一個五連勝,給了日本人當頭一記悶棍。不過日本當時的實力畢竟是強,小林光一登場後馬上還以六連勝,一下把中國隊主將聶衛平請了出來。在小林光一身後還有當時日本棋壇的巨匠加藤正夫和藤澤秀行,兩人都是一頂一的高手,可以說形式非常不樂觀。然而重壓之下方顯男兒本色,聶衛平硬是勇闖三關,為祖國贏下了首屆擂台賽。之後聶衛平更是在中日圍棋擂台賽上颳起了令人聞風喪膽的「聶旋風」,在出場的四屆比賽里創下了十一連勝的記錄,被中國棋院授於」棋聖」稱號,更是在神州大地上掀起了全民學棋的熱潮。值得一提的是,原本只想搞一兩屆擂台賽的日本NEC看到日本的潰敗,只能硬著頭皮繼續搞下去,這一搞就是十幾屆,這是後話了。

J. 中國流的低中國流

一般提到的「中國流」都是指低中國流。
1. 介紹
黑開局後,黑方第一著走星位,第二著走鄰角小目(「4.三」),第三著走「3.九」,由此構成的開局走法。
2. 來源
對於「中國流」布局,棋迷大多認為是中國棋手所創才有此名,聶衛平九段對此進行了糾正,中國流其實是日本的安永一最先下出來的。60年代時中國棋手訪日,某一輪比賽中,執黑全部採用了這種布局,因此得名。而由於當時陳祖德是中國棋手的代表,所以有人認為是他所創。但其實是日本的安永一最先下出來的,他沒陳祖德有名所以此事不為人知。1965年中國圍棋代表團訪日期間,陳祖德在實戰中一鳴驚人地推出了他集大成的「中國流布局」,取得巨大反響。
3. 「中國流」布局的基本思想
以星小目的配合為基礎,以小目為最主要發展方向(不以星位為主要發展方向),迅速向邊上擴展地盤。不但重視布局速度,而且最主要的特點是兼顧實地與外勢。當對方不得不進入黑陣時,則通過攻擊來取得主動。
目前,由於中日韓對「低中國流」布局研究的特別深入,該布局黑棋的勝率有所下降,不過依然有不少棋手採用該布局,不少的新手新型依然在產生。
4. 特點
(1)注重布局速度
(2)同時兼顧實地與外勢
(3)發展方向是小目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