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哪些行為屬於師德失范
一是學術道德失范,在科研工作中弄虛作假、抄襲剽竊、篡改侵吞他人學術成果、違規使用科研經費以及濫用學術資源和學術影響。這類失范行為大致源於現有科研評價體系下,教師群體「急功近利」情緒的蔓延。
二是影響正常教育教學工作的兼職兼薪行為。教師薪酬相對其他職業,收入偏低,迫於生計,在商業利益驅動下,教師的兼職兼薪行為成為被動選擇。
三是對學生實施性騷 擾或與學生發生不正當關系。受社會上「錢權交易、權色交易」不良風氣影響,個別教師利用自己的學術權力做出有違師德甚至觸犯法律的行為。
(1)失范擴展閱讀:
近期,教育部接連發布《新時代高校教師職業行為十項准則》《新時代中小學教師職業行為十項准則》和《新時代幼兒園教師職業行為十項准則》。准則劃定教師基本職業底線,強調深化師德師風建設,實行師德失范「一票否決」。
陳寶生表示,在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要把落實准則作為師德師風建設的首要任務抓緊抓好。要從實際出發把准則的要求轉化為具體的任務舉措,把准則的各項要求融入到教師管理的各個環節。
北京市教育委員會副主任李奕舉例說:「比如尊重學生,言語上不能怎麼樣、肢體上不能怎麼樣;比如在學生輔導方面需要遵守什麼樣的規定,做哪些行為上的限定,高等教育、職業教育、基礎教育、幼兒園教育,包括校外機構都有不同的要求。」
同時,會議還要求防線關口前移,要嚴格教師錄用中的品德考察,對照「十項准則」開展師德問題預警監測和篩查。對師德失范行為,必須以零容忍的態度,依法依規嚴肅懲處。
⑵ 什麼是道德失范
道德失范,是指社會生活中基本道德規范的缺失與不健全所導致的社會道德調節作用的弱化以及失靈,並由此產生整個社會行為層面的混亂無序。 當人們通過電子郵件相互問候,通過Oicq聊天,在網上購物、獲取新聞信息的時候,它就和我們密不可分。我們的某些社會行為被搬到了網上,大家在網上交往、學習,就形成了一個新「社會」一虛擬社區。在這個新社會中,一種新型的人際關系正在逐漸形成。網路技術作為一種工具,在為社會的發展提供便利條件的同時,也造成了某些負面、消極的影響,甚至導致了網路道德的失范。如惡意域名搶注、網路盜版、垃圾郵件、網路壟斷、網路腐敗等不道德的醜行。雖然,道德在本質上不是經濟資本,也不可能作為直接的經濟資本來使用。然而它卻從來不乏價值資源的意義,甚至也能成為一種特殊的資本發揮巨大效用。 二、網路道德失范的成因分析 網路交往的特殊性對人們的思維和行為方式產生了很大的影響,這也包括道德價值觀念和道德生活方式。目前,之所以在互聯網的發展中會出現道德失范的現象主要是基於以下的兩個原因:弱化的「自律道德」和難以形成「他律道德」。
⑶ 失范行為的介紹
失范行為是教育規范是制約和控制學校成員個人行為合理性的重要途徑。
⑷ 莫頓 失范理論
「失范」這個概念最早是由法國著名的社會學家塗爾干提出的,羅伯特�6�1默頓(RobertMerton)從功能主義的觀點出發,對這個概念進行了更改,並將它應用於對犯罪現象的分析。默頓認為,一個理想的社會應該是這樣的:它的所有成員都可以用社會所認可的手段來取得社會所贊許的目標。但現實之中,社會往往無法在所有的時刻、所有的地方,為所有的成員提供達到理想目標的正常途徑,因此,部分成員就可能會去尋求非法的途徑來實現自己理想的目標。這時,社會所推崇的目標和社會所認可的手段之間就出現脫節和沖突,於是,失范就出現了,犯罪也就產生了。
默頓列舉了四種失范的類型:
其一,發明創新。社會成員接受社會所贊許的目標,但並不通過社會所認可的方法來達到目標,而是另行尋求社會所不認可的途徑。例如,一個人想考上重點大學但他不願努力學習,而是通過作弊來獲取錄取通知書。這是越軌最普遍的形式。
其二,形式主義。社會成員不認可社會贊許的目標,但又不得不接受,同時被動地使用社會所認可的方法。例如,一個人很不喜歡教師這個行業,但又沒有更好的選擇,只能應付差事似地來給學生上課。嚴格意義上來講,形式主義不能算是越軌。
其三,退卻主義。這是一種雙重的失敗,社會成員在這里不僅放棄了社會所贊許的目標,同時也放棄了社會所認可的方法。例如,一個流浪漢的生活。
其四,反抗。社會成員拒絕社會所贊許的目標和社會所認可的方法,並代之以新的目標和方法。例如,中國古代的農民起義。
⑸ 社會失范與道德失范有什麼區別
社會失范在社會學中,主要指人們對什麼是適當的社會規范的理解存在的本質上的分歧.
道德失范指在社會生活中,作為存在意義、生活規范的道德價值及其倫理原則體系或者缺失、或者缺少有效性,不能對社會生活和人們的個人生活發揮正常的調節和引導作用,從而表現為社會生活和個人生活的失控、失序和混亂.
所以說區別在於,社會失范主要指人們對什麼樣的行為屬於不道德行為看法不一,也即標准不統一;道德失范主要指人們對公認的道德標准不遵守,也即標准無人遵守.
⑹ 失范和越軌的區別及聯系
社會失范(anomie) 字面意義為沒有或失去社會規范。
"道德失范" 在工具書中的解釋指在社會生活中,作為存在意義、生活規范的道德價值及其倫理原則體系或者缺失、或者缺少有效性,不能對社會生活和人們的個人生活發揮正常的調節和引導作用,從而表現為社會生活和個人生活的失控、失序和混亂。
根據解釋可概括為,某一領域的規范或行為准則的缺失.
而越軌在字典上的解釋為(行為)超出規章制度所允許的范圍.
⑺ 急需。。塗爾乾和默頓的失范理論的區別
1.法國社會學家E·塗爾干最早提出的,其字面上的意思是「缺少規范」,但塗爾干所指的主要是一種對個人的慾望和行為的調節缺少規范、制度化程度差而喪失整合的混亂無序的社會狀態
20世紀30年代美國社會學家R·K·默頓進一步發展了失范理論,他把失范看成是「規范的缺席」,即人們對現存的社會規范缺乏廣泛的認同,從而使社會規范喪失了控制人們行為的權威和效力。
2.塗爾干認為失范是病態的,是外在的和約束性的道德控制的離散
默頓認為,社會失范是文化目標與制度化手段的不平衡。簡而言之,當人們能夠用社會所肯定的手段以達到社會所認可求的目標時,它們是平衡的。這時社會成員的行為是遵從行為。反之,由於社會化教育缺乏,人們不知道社會所肯定的目標是什麼,或者有些人群對這種目標不感興趣,或者人們不重視達到這種目的所應該遵循的手段,這時社會規范的目標與社會所認可的手段發生不平衡,人們就容易發生越軌行為,其形式主要有:創新、形式主義和造反等。
可以說,塗爾干對失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社會結構層面,默頓的失范研究則是從社會結構失范來研究個體行為失范。筆者在這篇論文中要分析的便是在社會結構層面上的失范,即社會失范。
⑻ 「失范行為」的定義是什麼
角色示範就是指扮演的特定角色的榜樣行為。
角色失范是指作出了不符合特定扮演者的行為
⑼ 失范現象的原因
的原因
⑽ 什麼是失范
社會失范(anomie) 字面意義為沒有或失去社會規范。在社會學中,主要指人們對什麼是適當的社會規范的理解存在的本質上的分歧。關於社會失范的兩種主要理論,是由迪爾克姆和默頓提出來的。迪爾克姆認為,現代社會中的失范是由於從機械團結到有機團結的改變尚未完成而造成的。社會分工的發展快於這種分工所要求的道德基礎,這樣,社會的某些方面便受到不適當的控制,從而導致失范。迪爾克姆還把失范與現代社會的病態相聯系。例如,他在《自殺論》一書特別研究了失范型的自殺。失范型自殺就是在社會規范對什麼事情可以去做、什麼事情不可以去做還處於搖擺不定的狀態時,人們陷入矛盾狀態之中而容易引起的一種自殺。社會越是失范,自殺率就越高。他認為,無論是經濟蕭條時期還是經濟繁榮時期,自殺事件都會有所增加,因為上述兩個時期均置人們於一種新的社會環境,使他們原有的准則和規范失去了作用,生活變得漫無目的,自殺便容易發生。默頓修正了迪爾克姆的心理學假設,他將失范的含義由無規范更改為規范沖突。在他對當代美國社會的分析中,他認為,社會價值結構的不同組成部分之間的分離和文化所規定的目標同意欲達到這些目標所採取的制度化的合法手段之間的分離,是造成人類不幸的原因。當人們不能用合法手段去實現這些目標時,失范就產生了。但人們也可以通過遵從、革新、儀式主義、退卻主義和造反等不同方式(後四種屬於越軌行為)去適應這種失范,以這些方式去抵制社會規定的目標或手段,抑或同時抵制它們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