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二戰中德國和中國的關系怎麼樣
二戰中,中國和德國是交戰國。中國作為反法西斯同盟國重要成員之一,由當時的中國國民政府正式對德宣戰。
納粹德國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發起國之一。奧地利與捷克斯洛伐克分別在1938年與1939年被納粹德國吞並,其中捷克被直接吞並,斯洛伐克則是納粹德國的傀儡政權。
1939年9月1日,納粹德國閃擊波蘭第二共和國並與蘇聯共同瓜分,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戰。
至1940年6月22日,納粹德國佔領了大半個歐洲,其中包括法國、比利時、盧森堡、荷蘭、丹麥、挪威。其佔領區內的「不受歡迎的人」和另外一些民族亦不斷受到迫害。
1940年9月27日,德國、義大利和日本簽訂《德意日三國同盟條約》,結成了侵略性軍事同盟。
1941年6月22日,納粹德國撕毀《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突襲蘇聯,蘇德戰爭爆發,德軍一度兵臨莫斯科,在1944年紅軍發動十次斯大林突擊。
盟軍在諾曼底登陸後,戰爭的天平已倒向另一方。德國城市遭到盟軍大規模地轟炸,面臨著嚴重地資源短缺問題。
1945年初,盟軍自西向東,而紅軍則自東向西不斷推進。4月,蘇聯紅軍攻入柏林,4月30日希特勒自殺。5月8日,德國投降,並簽署投降書,納粹德國宣告滅亡。
(1)中國對德國擴展閱讀
二戰時德國對中國的貢獻
中德之間30年代的軍事合作對於我們國家的軍隊現代化有何很大的貢獻。
中國第一批裝甲機械化部隊就是誕生於這次合作。大批經過德國的顧問團訓練的部隊成為抗戰前期的核心骨幹。
不僅僅是淞滬,後期的很多軍官也是從那裡成長起來的,學會了現代化戰爭的最基本知識。
尤其重要的是,塞克特將軍安排的那一點點剛開的工業化計劃,是抗戰初期我們獨自苦撐危局的一個重要支柱。
其次,德國本身是打算調和中日沖突的(出名的陶德曼調解)。可是到了最後抉擇的時候,日強中弱,出於全球戰略合作考慮,希特勒拋棄了中國選擇了日本。
他最後強令所有在華顧問全部撤離,否則開除他們的軍官團身份。但是有個別顧問出於對中國的同情和友好,還是留了下來。
2. 中國與德國關系如何
總的來說,德國和中國的關系還算是西方國家裡面最好的。
雙方歷史積怨不多,現實地緣政治利益上沒有沖突,決定了雙方政治關系不會起太大風波。德國除了偶爾在西藏問題上嗆一嗆中國的肺管子,也不會有其他的矛盾。目前雙方有中德法制對話,而且德國還在協助中國制定商法典和民法典。
在經貿關繫上,多年來德國一直是中國在歐洲最大貿易夥伴。從2002年開始中國超出日本成為德國在亞洲最大貿易夥伴。德國現在是對華提供發展援助最多的國家之一(歐盟中對華提供政府間援助最多的是英國),兩國政府簽訂有《財政合作協定》。財政合作領域主要涉及自然資源可持續利用、醫療、扶貧、軌道交通及金融等領域。截至2011年底,中德財政合作累計生效資金94億美元。從1982年起,雙方還簽訂了《技術合作協定》,援助形式有技術合作項目、糧食援助、緊急援助、項目外獎學金生和資助研討會。德國是歐洲對華技術轉讓最多的國家,截至2012年4月底,我從德引進技術累計16796項,金額557.3億美元。
德國也是北約成員國中和中國開展軍事交流合作最為活躍廣泛的國家。從1997年開始到目前為止,工具性了13輪兩國國防部工作對話,從2002年開始已經舉行了5輪防務戰略磋商,2005年首屆中德高級軍官安全政策研討班在德舉行,目前已成功舉辦7屆。此外,兩軍在軍兵種、後勤、測繪、後備力量建設等領域的往來與合作富有成效,人員培訓領域的合作不斷擴大。
3. 二戰的時候中國對德國宣戰嗎,德國有對中國宣戰嗎
1941年12月7日日本對美國和英國宣戰;12月8日美國和英國向日本宣戰;12月9日,中國對日本、德國、義大利宣戰;12月11日,德國和義大利向美國宣戰,當天美國也向德國和義大利宣戰。
PS:在二次大戰中,沒有一個國家向中國宣過戰。因為當時中國名義上有兩個政府:重慶的蔣介石政府,南京的汪精衛政府。軸心國承認的中國政府是汪偽政權,所以不會向中國宣戰。同盟國承認的中國政府是蔣介石政府,因此不會向中國宣戰。至於偽滿洲國加入了軸心國,但是不被大家當成中國政府。
1940年9月27日,《德意日三國同盟條約》正式簽訂,條約「承認並尊重日本在建立大東亞新秩序中之領導地位」。次年7月,德國更進一步宣布承認汪精衛偽政權。南京國民政府,正式宣告與德國斷絕外交關系。
中德絕交後,德國仍然企圖拉攏南京政府。1942年,德國有關方面引誘南京政府締結《中德軍事密約》,企圖將中國綁到軸心國的戰車上。但得知希特勒想要中國「突攻印度,與德合作」的計劃後,蔣介石斷然拒絕。
4. 二戰中中國對德國宣戰了嗎
宣戰了。
1940年底,德國與日本和義大利簽訂了三國軸心協議。1941年7月,希特勒宣布承認汪精衛的南京傀儡政權,自此,德國與重慶政府繼續對話的最後可能性也不存在了。隨著日本偷襲珍珠港對美宣戰,1941年12月9日中國正式加入盟軍並且對德宣戰。
5. 中國與德國的關系-從近代開始
那就遠了,慢慢道來
對於中國而言,1911年至1941年間的中德兩國合作在20世紀中前期歷史上有著重要的意義。中德合作在某種程度上讓當時的中華民國與德國結成了一個聯盟。親密的合作關系使中國的工業建設和軍備迅速實現現代化,尤其是在第二次日中戰爭之前。從清王朝遺跡上站起來的中華民國,從其誕生之日起,就一直在軍閥割據,列強環繞的環境下艱難的生存著。國民黨通過北伐,在1928年從名義上統一了軍閥動盪之中的中國。此時,日本對外擴張的野心日益昭現。鑒於此,中國迫切需要實現軍備和國防工業現代化以獲得自衛生存的能力,而德國則需要穩定供應的原料供應。自20世紀20年代末至30年代末期,這種關系將中德兩國緊緊地維系在一起。雖然合作的蜜月期自33年納粹當政開始到37年中日戰爭爆發結束只持續了不到四年時間。且真正意義上的工業改革從36年才開始,但中德合作仍對中國的現代化進程產生了著深遠的影響;同樣,中德合作也大大提高了中國抵禦日本的侵略的能力。
1.早期中德關系
最早的中德貿易線從陸路經西伯利亞輾轉到達德國。為了避免俄國政府沉重的通行稅,德國早在清王朝就嘗試通過海路開拓東方貿易路線,1752年8月,埃姆登普魯士王家亞洲貿易公司(KPAC)的「普魯士國王」號在德國船長格來史克的指揮下抵達廣州,成為中德貿易史上第一艘到達中國的德國商船。1861年,因第二次鴉片戰爭的失敗,中國被迫簽訂了天津條約,天津條約讓諸如普魯士等眾多歐洲國家和中國建立了正常的貿易關系。
19世紀晚期,中外貿易一直受控於英國。而奧托 · 馮 · 俾斯麥則熱切希望在中國建立立足點以平衡英國的影響。俾斯麥力排眾議,為德中的航線設置了獎金。給予獎金的議案於1885年最終通過。同年,俾斯麥派出第一支德國銀行業和工業考察團前往中國評估投資機會,這最終促成了1890年德華銀行的建立。通過這些努力,德國於1896年繼英國之後成為第二大在華貿易國。
在這段時期,與英法不同,德國並沒有積極的表現出其對中國的帝國主義野心,而中國政府也將德國視作來幫助中國進行現代化發展的夥伴。甲午戰爭失敗後,中國第一次現代化的努力也告一段落。其後,袁世凱請求德國幫助他建立「自強軍」和「新建陸軍」。德國的援助不僅限於軍事方面,也擴大到工業和技術交流領域。比如19世紀80年代晚期,克虜伯公司作為中國的合同商負責修築Port Arthur(威海衛?)附近的一系列防禦工事。
俾斯麥苦心經營的德中良好關系被威廉二世的帝國主義野心所徹底改變。在中日甲午戰爭後的三國聯合干涉中,德國強迫日本讓出租界漢口和天津;1897年,德國通過「巨野教案」獲得了對膠州灣99年的租約。1900年的義和團運動時期,德國軍隊野蠻鎮壓義和團員的行為讓中德關系走到了最低點(事實上威廉皇帝激勵他的士兵們「像匈奴人般作戰」,由此,"Huns"成為了德國士兵在兩次世界大戰中的蔑稱)。
(譯者按,1900年7月27日,威廉二世的言論:Ihr sollt schweres Unrecht suenen. EinVolk,das,wiedie Chinesen,eswagt,tausend jaehrige alte Voelkerrechte umzuwerfen und der Heiligkeit der Gesandten und der Heiligkeit des Gastrechts in abscheulicher Weise Hohn spricht,das ist ein Vorfall,wie er in der Weltgeschichte noch nicht vorgekommenist.(...)"你們應該對不公正進行報復。象中國人這樣,悍然置千年固有的國際法於不顧,以令人發指的方式嘲弄外國使節和客人的神聖不可侵犯性,這樣的事件,在世界史上還沒有過先例...你們如果遇到敵人,就把他殺死,不要留情,不要留活口。誰落到了你們手裡,就由你們處置。就象數千年前埃策爾國王靡下的匈奴人在流傳迄今的傳說中依然聲威赫赫一樣,德國的聲威也應當廣布中國,以至於再不會有哪一個中國人敢於對德國人側目而視。)
1902年的日英同盟和1907年的三國協約實際上說明德國已被從政治上孤立,這使得一次大戰前期中德關系稍有改善。基於這種孤立,1907年德國希望建立一個由「德—中—美」組成的三國協約,但這個願望未能實現。在1912年,德國提供了一筆6百萬元的金馬克的貸款給新的中國民主政府換得了在山東修築鐵路的權益。當第一次世界大戰在歐洲爆發,德國提議將膠州灣歸還中國,以避免其落入日本之手。但是日本作為協約國成員加入了戰爭並開始進攻德國在中國租界,繼而佔領了青島和膠州灣。整個一戰期間,德國困於歐洲戰局而騰不出手顧及其在遠東的利益。1917年8月14日,中國對德宣戰,並且收回了德國在漢口和青島的租界。雖然中國獲得了國聯的承諾在戰後將租界歸還中國,但是最終凡爾賽條約卻裁定由日本繼承德國在山東半島的特權。強烈的被出賣感和數十年的壓抑導致中國爆發了「五·四」運動(有意思的是,原文用的是「the nationalistic May Fourth Movement」)。總的來說,第一次世界大戰給中德關系帶來了巨大的傷害,特別是從貿易方面。1913年中國有近300個德國商號,但到了1919年,卻只剩下2個。
凡爾賽和約限制了德國的工業出口,軍隊被限制在十萬人以內,軍工生產被大量削減。但即使如此,條約並不能改變德國在軍事創新上的領導地位,許多工業企業仍然保存著設備和技術以生產軍事硬體。因此為了繞過條約的限制,這些工業企業開始與國外合作,例如蘇聯和阿根廷,合法地生產武器並出售給國外。
在袁世凱死後,北洋政府跨台,全國陷入內戰,各地軍閥都企圖取得優勢。因此許多德國軍火企業開始尋求重建與中國的商業聯系,以便進入這個廣闊的軍火市場。
在廣州的國民黨政府同樣在尋求德國的支援,曾在德國留學的朱家驊為此表現得極為出色,從1926年至1944年間幾乎所有中德合約都經過他手。除了德國的技術外,還有其他幾個原因令德國成為中國對外合作的首選。首先德國在一戰以後對國外殖民地完全失去了影響力,因此對中國沒有一種帝國主義式的興趣,例如1925-26年的排外行動主要是對准英國。另外不像蘇聯,蘇聯曾經幫助國民黨重組並與共產黨合作,德國對中國沒有政治上的興趣,雙方的政府不會有正面沖突。與此同時蔣介石認為德國歷史有許多地方值得中國仿效,即德國統一可以成為蔣介石本身統一中國的範本。因此中國認為德國將是其「國際化發展」的首選支援。
1926年朱家驊邀請馬克斯· 鮑爾來華評估投資可能性,次年鮑爾抵達廣州並被任命為蔣介石的顧問。1928年鮑爾返回德國並促成了一些為中國的「重建」的工業接觸,同時開始為在南京的蔣介石招募一些長期顧問。不管怎麼說,鮑爾的努力並非完全成功,許多德國工業企業對於中國不穩定的政治局面仍抱疑慮,另外鮑爾本身曾參與1920年的卡普政變而被放逐。除以外,凡爾賽和約規定德國不能直接對軍工企業投資也是極大的限制。鮑爾再次回到中國,七個月後罹患天花去世,葬於上海。 鮑爾在中國的短時間工作為以後中德合作奠定了基礎,他向國民黨政府提出了對工業和軍隊的現代化。他同時建議裁減軍隊以建立一支小型但精銳的軍隊,並支持中國敞開市場以刺激德國的生產和出口。
1933年,因大蕭條的影響,中德貿易比1930年和1932年略有下降。[10] 中國的工業化進程由於各個利益集團的沖突而陷於困頓,但是德國工業,進出口商和國防軍都想從發展中獲得利益。直到奉天事變前,中國工業化的進展並不順利。奉天事變讓滿洲變成了日本的傀儡國,並直接導致中國的工業政策重心朝向以抵抗日本侵略為目的的軍事和軍備工業發展。它刺激中國經濟走上一條以國防為中心的發展路線,鞏固了蔣介石在中國的統治地位,加速中國的工業化進程.
1933年,納粹黨掌權使中德政策走向變得清晰。在納粹黨得到權力前,德國對中國的外交政策頗為矛盾,魏瑪共和國的外交部長曾敦促德國應在近東政策上保持中立,不鼓勵國家官員和工業家一同直接參與和中國政府的事務上,負責德國出入口的部門也憂慮這會把它們作為賺取厚利的中間人角色中剔出。另一方面,新納粹政府的戰時經濟政策要求徹底動員全社會,並儲存原材料,特別是軍用物資——例如鎢絲和銻——這些都是當時中國能大量提供。因此,由那時開始,在中國的原材料就成為德國對中國的外交政策一項主要的因素。
1933年5月間,漢斯·馮·塞克特將軍到達上海,並擔任國民政府的資深顧問,為經濟和軍事發展提供建議。同年6月,他在給蔣介石的《給元帥的備忘錄》(Denkschrift für Marschall, memo for marshal)中描繪了他對中國工業化和軍事化規劃的大綱。他摒棄中國傳統的大型低素質武裝力量,強調規模較小但是機動能力強、裝備精良的武裝力量。此外,他還提出這支軍隊是「統治的基礎」,以及軍隊的戰鬥力在於素質的優越,素質的優越來源於優秀的軍官團 。
為了實現他所提出的框架,馮·塞克特首先建議中國的武裝力量必須統一訓練,聽從於蔣介石的號令,整個軍事系統必須成為中央集權金字塔的基石。為了達到這個目標,馮·塞克特提議仿照德國精英團隊的架構成立「教導大隊」,這些被嚴格挑選且直屬於中央管轄的精英部隊成員的使命是接受專業的訓練,再將這種訓練和職業軍人的素質帶到其它團隊 。
1934年8月,「中德原材料及農產品與工業及其他產品互換條約」簽訂,中國開始用戰略性原料換取德國的工業產品。直到中國因內戰和國際貸款出現巨大預算赤字為止,這個完全平等,雙方享有相同的權利的易貨貿易條約一直為中德合作起著良好的促進。這個時期,中國向德國提供的原材料使德國幾乎不用在國際原材料市場采購任何產品。這個條約不僅促進了中國的工業發展,也給中國軍隊的重組提供了巨大的便利。在完成了這個中德合作史上里程碑式的條約後,馮·塞克特將軍推薦亞力山大·馮·法肯豪森將軍擔任他的繼任者,並於35年3月返回德國。馮·塞克特將軍於1936年12月27日去世。
1936年,中國只有約10,000英里的鐵路網,遠遠少於孫中山先生認為在現代化的中國所應該擁有的100,000英里。再者,半數鐵路網都位於滿洲地區,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期已落入日軍手上。中國鐵路現代化步伐緩慢的原因是列強之間在華在利益沖突,好像1920年英、法、美、日銀行家在華利益的新四強公會。公會的目標在於平衡外國在華投資,四國中任何一國在對華提供信用擔保以興建鐵路前必須得到所有成員國一致同意。此外,其他國家由於經濟大蕭條的緣故,對華投資變得猶豫不決。
盡管如此,一系列中德在1934年-1936年的協議大大加快了中國的鐵路建設,在南昌、浙江和貴州之間都建有路軌。鐵路得以加快發展在於德國急需有效率的運輸工具去讓中國出口原材料,和鐵路線正正符合中國政府對建設長江中南部省份成為工業重鎮的要求。再者,這些鐵路有軍事用途。舉例來說,杭州——貴陽鐵路的建造能刺激下游長江三角洲的軍用運輸,即使上海和南京淪陷。另一個和它相似的是廣州-漢口鐵路網,為東岸和武漢地區提供交通連接。這些鐵路在抗日戰爭早期證明了它的功用。
最重要的中德工業合作計劃是1936年的三年計劃,這個計劃由中國政府的資源委員會與德國的合步樓公司(HAPRO,原名Handelsgesellschaft für instrielle Prockte,即「工業品貿易公司」)共同負責。計劃的主旨是在短期內建設一個工業基地以抗衡日本,長期目標則是建設一個工業中心以供長期的工業發展。計劃有幾個基本組成部分,例如對鎢和銻全部有關業務的專管,在湖北、湖南和四川等地建設鋼鐵工業,建設發電廠和其他化工廠。正如1934年簽訂的以貨易貨協定中勾畫的大綱所顯示的,中國通過提供稀有礦產換取德國的技術和裝備來實現這些計劃。過高的成本部分地因在1932年至1936年間鎢的價格翻倍而抵消。
三年計劃同時也培養了一批受過高級教育的技術人員,用於建設這些國家計劃。三年計劃訂下了許多目標,但不幸的是大部分努力由於1937年抗戰的全面爆發而遭到破壞。
1937年7月7日,中日戰爭爆發。這場戰爭極大地損害了近10年來一直處於密切合作中的中德兩國關系,希特勒的亞洲政策是毀掉中德合作關系的主要原因。由於日本軍事實力的優勢,希特勒選擇日本作為其對抗蘇聯的戰友。 另外,中蘇兩國於1937年8月21日簽訂的中蘇互不侵犯條約和希特勒的戰略完全相背。盡管中國政府官員和德國投資者在不斷的游說納粹政府,但希特勒一意孤行。他雖然同意合步樓公司將中國已訂購的貨物運往中國,但禁止任何人從中國進口貨物。
德國也曾經希望充當調解人促成中日和平,但是1937年12月南京失守讓中日之間已不存在任何媾和的可能。德國先前的努力也化作了泡影。1938年初,德國政府承認滿洲為獨立的國家。同年4月,赫爾曼·戈林禁止一切戰爭物資發往中國。在日本的堅持下,所有德國顧問也被召回國。
由親華政策向親日政策的調整也傷害了德國的商業利益。德國從與日本和滿洲國的貿易往來中獲得的利益遠低於德中貿易。兩國人民在長期貿易往來中所結下的深厚友誼更是不可磨滅。德國人民為漢口的紅十字會慷慨解囊,在這里,德國捐款比任何一個國家甚至是中國政府自己都多。軍事顧問們也希望能繼續完成他們在中國的使命。1938年6月末,馮·法肯豪森將軍最終被嚴令回國,但在啟程之際,他向蔣介石允諾絕不會向日本人透露任何他在中國期間的工作內容。另一方面,納粹黨在中國的機構則聲明日本是中國抵禦共產主義的最後防線。
偽南京政府首腦汪精衛於1941年會見德國外交官實際上,德國和日本友誼並未能給德國帶來多少好處。日本希望壟斷中國北部地區和滿洲的資源,因此許多外國人在這些地區只能經營非常有限的生意。而德國比其他任何一個國家都希望獲得這個地區的資源。雖然德日政府從1938年中就開始為解決這些經濟利益問題而展開對話,但隨著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的簽署,36年簽訂的德日反共產主義協約實際上變成了一紙空文,並且阻斷了德日通過對話解決經濟問題的可能。
中德之間的聯系一直持續到1941年。但是1940年德國未能實施「海獅計劃」讓希特勒的計劃偏離了軌道。 1940年底,德國與日本和義大利簽訂了三國軸心協議。1941年7月,希特勒宣布承認汪精衛的南京傀儡政權,自此,德國與重慶政府繼續對話的最後可能性也不存在了。隨著日本偷襲珍珠港對美宣戰,1941年12月9日中國正式加入盟軍並且對德宣戰。
對孫中山先生而言,或許歷史上沒有任何一個時代比20世紀30年代中德合作時期更符合他「國際性協作」發展現代化中國的理想。一戰讓德國失去了它在中國的殖民地,德國並不關心中國的政治,它需要的是中國的原材料。那個時代中外關系大都是其他國家對中國懷有某種帝國主義野心,而中德合作則是基於平等基礎上的經濟合作。中國迫切的需要發展工業以便抵禦日本隨時可能的侵略也是促成中德合作的重要原因。此外,德國從一戰失敗的陰影中迅速崛起,以及他的法西斯軍國主義意識形態也讓一部分中國人看到了統一中國洗刷近代恥辱的希望。總的來說,雖然中德合作只存在了並不算很長的一段時間,並且中德合作的成果大多在抗戰中損失殆盡。但是這段合作仍對中國的現代化產生了持續的影響。國民黨在內戰失敗後將中央政府移到台灣。在台灣的中華民國,許多政府要員、軍官、教授和研究人員都曾經在德國受訓,其中也包括蔣介石自己的兒子,蔣緯國。可以這樣說,戰後台灣的飛速發展與1936年中德合作時期制定的3年計劃有密不可分的聯系。
6. 中國對德國
一共來了16個人
在場上的有6 7個不是主力
人家就是來掙錢的,順便陪小朋友玩會
7. 中國和德國關系怎麼樣
中國是德國產品最主要的消費國家,德國和中國的關系還算可以。
8. 為什麼中國人普遍對德國比較有好感
大家好,我是「軍事前沿觀察站」,很高興今天能與各位軍迷見面!希望在今後的每一天,我都能給大家帶來不同的精彩內容!
德國的形象是世界務實合作者,與中國淵源頗深。
在晚清時期;德國從經濟利益作手,幫助清朝建立了亞洲最大的海軍艦隊,北洋水師著名鐵甲艦「定遠號」、「鎮遠號」;裝甲巡洋艦「經遠號」、「來遠號」,均由德國製造,且一分錢一分貨,完全不打折扣,具備世界一流水平。
在一次世界大戰前,德國以殖民者身份介入了中國事務,在參與「八國聯軍」侵華時作過惡。後來盤踞膠東半島攫取中國利益,但並無殺人放火和婪倫掠奪記錄。
一戰後,德國殖民者身份變為合作參與者,德國的國防、軍事顧問成為民國政府的顯耀貴客,德國在中國投資了鋼鐵廠、銅廠、電氣、發電廠、機械廠等,改造升級了漢陽兵工廠,德國還提供軍事裝備武裝中國軍隊,在抗日戰爭中發揮了一定作用。
在南京大屠殺期間,德國西門子中國南京公司總經理人約翰.拉貝,利用德日盟友身份,籌建了南京國際和平安全區,懸掛納粹旗,收留保護了25萬中國難民,並寫下《貝拉日記》,揭露了日軍種種殘酷罪行,成為還原當時歷史的關鍵證據。他被譽為東方「辛德勒」!在特殊特定歷史時刻,一個人的大無畏人道善舉,足以改變國人對一個國家形象的認知。
二戰後,德國作為戰敗國,與中國並無地緣政治的沖突和軍事交惡。中國改革開放國門後,德國積極跟進,不受意識形態差異限制,向中國提供了大量實用技術,早期有汽車製造,上汽―大眾「桑塔納」轎車生產是成功典範;如今,德國高鐵技術為中國高鐵在世界封殺日本新干線有助一臂之力之功。
中德互為在亞歐的最大貿易夥伴,兩國的務實合作多餘貿易摩擦糾紛,在世界「G7」成員國中,德國的不歧視、務實不跟風,得到中國尊重。
德國的「歐洲大媽」默克爾總理多次訪問中國,在支持維護國際貿易體系的開放性上傾聽「北京聲音」,與中國同步;她還深入中國腹地,學習品嘗中國的文化烹調,與民間百姓友好交流互動,對提升德國人在中國的親和力,有「親善推銷」之功。
這點點滴滴積累,大概就是中國人普遍對德國有好感的原因。
但要清醒認識,中德關系並不是以好一葉遮目。在對於人權問題的認識上,中德存在意識上的一些分歧;在歐洲呼籲解除對華武器禁運態度上,德國的態度曖昧。中德文化差異巨大,人民缺少交流。嚴謹刻板的德國人,對中國人多維的思考方式、從善如流的靈活變通處世、個性張揚外露的國民性等,並不完全接受認可。兩國人民要實現友好感情真正的相互交融,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9. 中國和德國的關系怎麼樣
大致和英國差不多吧,德國和英國在很多國際事務上的觀點和中國很大不同,同時對於中國內部很多問題都指手畫腳的。還有一點,德國在1990年代積極推動東歐劇變和北約東擴,尤其是西方國家中第一個支持前南斯拉夫分離的國家,這,事實上是嚴重損害中國海外利益的。當然由於德國在對經濟貿易方面相對於英法兩國更加務實(英法兩國間情況不同,英國是由於當地媒體對於很多貿易產生的經濟問題的浮躁態度,法國是由於自身經濟在歐洲國家的特殊性,不象其他西歐國家那樣依賴於貿易),所以,就德國人均對華貿易和對華提供技術轉讓的積極性,德國遠走在英國之前。
不過有一點,德國和英國一樣,和台灣政權都保持相當的距離,從不對台灣出售任何武器。同時,就反G傳統來說,德國也不如大多數美洲國家那麼強硬。
1972年聯邦德國和中國建立了外交關系, 這在絕大多數美洲國家之前,在西歐大國,卻屬於相對較遲的一個。
附:
西歐大國和大陸建交時間表:
英國:1954年和中國建立代辦級外交關系,1972年升級為大使級外交關系。
法國:1964年和中國建立大使級外交關系。
義大利:1970年和中國建立大使級外交關系。
聯邦德國:1972年和中國建立大使級外交關系。
西班牙:1973年和中國建立大使級外交關系。
10. 對昨晚中國對德國的看法
一場比賽不足以看到任何東西,中國對德國的比賽也就不能說明任何問題。客觀的看待中國足球狠重要。的確,昨晚的比分不錯,場面也是讓人滿意的。但是在德國糊里糊塗的情況下有幾次像樣的配合自然也不足為奇,設想一下如果德國有了他們的傳統打法,那麼中國隊還有們有昨晚上的表現是在難說。
中國昨晚贏在比德國自信,自信來自哪裡?來自德國隊員的慌張,反過來講一支完備的德國會給中國帶來什麼?
但看的出來,高洪波是在追逐西班牙式的打法,在昨晚對戰殘敗的德國也算是給了中國球迷一些期望。一個年輕的教練,自然的選擇了現代足球的發展方向,希望高洪波能帶帶領這支國足走的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