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入門技巧 » 價值判斷

價值判斷

發布時間: 2021-08-05 06:07:09

『壹』 價值判斷與事實判斷有什麼區別

事實判斷與價值判斷是哲學上按照判斷的內容來劃分的兩種基本判斷類型。對事物本身事實的描述和指陳判斷稱為事實判斷,如"這花是紅的":對主客體之間價值關系的肯定或否定性判斷稱為價值判斷,如"這花很美"。二者的劃分以事實和價值的劃分為基礎。事實與價值的劃分始於英國哲學家休謨。一般說來,事實是指任何事物本身存在的現實狀況。價值是指事實與人、客體與主體之間的一種特殊關系,即客體的存在和屬性同主體尺度和需要之間是否一致。但事實與價值之間的劃分只具有相對的意義,因為客觀的價值本身也構成一定的事實。二者的區別實際上是對象本身的客體性事實與主體性事實之間的差別。

認識論方法論事實判斷和價值判斷事實判斷價值判斷與事實判斷價值判斷客體主體化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對立統一關系工具理性與價值理性
因此,事實判斷和價值判斷的區別,主要並不在於是否以一定的事實為內容,而在於是以陳述客體性的事實為主,還是以陳述主體性的事實為主。二者的主要區別表現為:事實判斷陳述的內容是對陳述對象本身的了解,因而都是描述性的判斷。價值判斷所表達的卻是陳述者自己對事物的態度,因而多是規范性判斷。兩種判斷都可以進行真假的分辨和檢驗,但所依據的標准不同。事實判斷是依據它所描述的對象本身,看其是否符合客體性的事實為真假標准。而價值判斷的真或假則要用主體性的事實來對照。區分兩種判斷的意義,在於可以幫助人們對社會文化領域中的各種思想理論保持清醒的分析批判態度。

『貳』 事實判斷和價值判斷

在整理資料的時候,發現了一篇我以前列印的論文:米爾頓·弗里德曼的《實證經濟學的方法論》(英文,中文)。這篇論文寫得很長很費解,以前沒有看懂,現在重看還是沒有辦法堅持讀完。
不過,這篇論文談論的問題很重要,也是我一直思考的。
所有命題(statement)可以分為兩類:事實判斷(fact judgement)和價值判斷(value judgement)。前者只陳訴客觀事實,也就是"what is"的問題;後者討論行為的標准,也就是"what ought to be"的問題。
18世紀的英國哲學家休謨首先注意到,人們經常在事實判斷的後面,跟一句價值判斷,而實際上從第一句話並不能推出後一句話。
比如,下面這句話:
人類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在增加。我們應該限制二氧化碳的排放。
前半句是事實判斷,後半句是價值判斷。如果不附加邏輯條件的話,從前半句是得不到後半句的。
因為事實判斷是客觀的,是惟一的;價值判斷是主觀的,是不惟一的,所以弗里德曼說經濟學應該是一門實證科學(positive science),只與事實判斷有關,就像物理學一樣。
但問題是經濟學是否真的應該是一門實證科學?我發現張曙光在《經濟學的理論範式和分析方法》中總結得很好:
在規范和實證、價值和事實相互關系的爭論中, 始終存在著互相對立的觀點。一種觀點認為, 科學與價值判斷無關, 它只涉及對事實的客觀描述, 而不包含人們的主觀評價(R·史密斯,1962), 主張保持價值中立(馬克斯·韋伯);另一種觀點認為, 對於社會科學來說, 價值判斷具有不可或缺性(施莫勒), 經濟學的觀點與所有的科學觀點一樣,都是充滿價值的,(霍爾·卡杜里安,1980)其中, 有人主張"隱含的價值觀",(維克里,1973)有人主張"明確的價值判斷"(米爾達爾,1992)。
我認為,價值判斷是不可避免的。進一步說我認為,了解事實判斷的目的,就是為了形成或者支持某種價值判斷。
我現在最想知道的是,價值判斷本身是怎樣形成的?或者說,怎樣從事實判斷可以得到價值判斷?這個問題實在是很復雜,好像已經接近了倫理學的核心問題。現在一點頭緒也沒有,留待以後慢慢思考吧。

『叄』 價值判斷

聽別人說...沒有查清...
那王華自己都知道散布的是「謠言」了~!
還用什麼理由呢...

『肆』 什麼是價值判斷

價值判斷(value judgement)即關於價值的判斷,是指某一特定的客體對特定的主體有無價值、有什麼價值、有多大價值的判斷。我國私法學界普遍認為法律行為的成立是一個事實判斷問題。
實際上,無論是從立法、司法還是價值哲學的層面來講,法律行為的成立均非事實判斷。法律行為的成立不能如我國多數學者所臆想那樣被化約為「是不是」法律行為的問題,而毋寧是「應不應是」法律行為的問題。
法律行為的成立之所以易被誤認為是事實判斷問題,其主要原因在於關於法律行為成立要件的規范屬於裁判規范、價值判斷語言表述的復雜性且法律行為成立與有效制度分工有異。類如法律行為的有效,法律行為的成立同樣也屬於價值判斷,並且屬於價值判斷中的規范判斷。

『伍』 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的關系是怎樣的

關系:

1、價值判斷是人們對事物能否滿足主體需要以及滿足程度所作出的判斷,價值判斷是價值選擇的基礎,要在價值判斷的基礎上進一步作出。

2、並不是所有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都是正確的,要作出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就必須深入實際,堅持真理,遵循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走歷史的必由之路。

(5)價值判斷擴展閱讀:

價值判斷(value judgement)即關於價值的判斷,是指某一特定的主體對特定的客體有無價值、有什麼價值、有多大價值的判斷。更直白地說,就是人們對各種社會現象、問題,往往會作出好與壞或應該與否的判斷。由於這種判斷與人們的價值觀直接發生關系,所以被稱之為價值判斷。

價值判斷是對事物屬性與人的需要關系作出的判斷。既然是對一種「關系」作出的判斷,它就要考慮到雙方的因素,一方面要考慮到客觀事物自身的性質,另一方面又要考慮到主體自身的需要。因此,價值判斷既具有客觀性又具有主觀性。

價值判斷的結論一般來說不會是唯一的,但這並不排除價值判斷有正誤之分。衡量價值判斷正誤的標准,就是看它是否符合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是否與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相一致。

『陸』 如何區分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社會歷史性,階級性和主體差異性

1.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具有社會歷史性,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會因時間、地點、條件的變化而不同
2.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具有主體差異性,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往往因人而異
3.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具有階級性,不同階級的人往往會做出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選擇
根據材料是強調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是隨歷史變化而變化,還是因不同的人而不同,還是不同階級的人而不同可以判斷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社會歷史性、主題差異性和階級性

『柒』 政治哲學中價值判斷的基本規則是什麼

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基本原則是:
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應該符合客觀規律,
應該站在最廣大人民利益的立場。
望採納一下。

『捌』 人生價值判斷的標准及方法

2 人生價值的價值量大小,由人生價值目標的境界及實現程度來決定。
是否與社會總理想目標相一致,為實現這一目標做出了多大貢獻決定了社會成員個體的人生價值,價值量的大小,社會成員個人人生價值與社會佔主導地位的價值目標格格不入。如果態度上對實現社會總價值目標採取消極不合作或背道而馳。勢必造成:
自己的人生價值被主流社會評價為低價值,無價值、甚至負價值,
自己的人生理想,要麼喪失實現條件,要麼備嘗人生的艱辛和苦難,經過艱苦卓越的奮斗之後才能實現。
3 人生價值的確定及價值量的增減,也是個人人生拼搏的結果。
社會關系和社會總價值目標對社會成員個體人生價值的制約,不應理解為個人人生的「宿命」。人生價值觀上的宿命論是神秘的力量主宰與唯物史觀不可同日而語。唯物史觀強調社會關系對人生價值制約,強調人生的受動性,十分強調人的主觀能動性在人生價值的創造中不可或缺的作用,沒有人的積極拼搏,進取有為精神,就不能獲得有價值和有意義的人生。
人生價值包含自我價值和社會價值。一個人要從社會中得到滿足,才能獲得自我生存的有利基礎。
人生價值取向:
選擇,從最一般的定義看,適者取之,不適者舍之。
人生價值的選擇標准:
1 個人的標准。
2 社會的標准。
要麼以個人坐標去衡量人生,要麼是以社會坐標衡量。
1 個人的標准。個人價值是真、善、美的標准,在人生領域,以個人價值為中心,去衡量一切事物是非、善惡、美醜。本質是個人主義。
2 社會的標准。以社會價值為中心,社會價值是真、善、美的標准,去衡量一切事物是非、善惡、美醜。本質是集體主義。
人生價值的標准
1.人生價值評價的根本尺度,是看一個人的人生活動是否符合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是否通過實踐促進了歷史的進步。
2.人生價值評價的基本尺度,是勞動以及通過勞動對社會和他人做出的貢獻,這是社會評價一個人的人生價值的普遍標准。
人是社會的人,總是生存和活動於各種各樣的社會關系當中,並受到一定社會關系的制約。在實際生活當中,人們會選擇自己的人生道路、通過一定的方式實現自己的人生目的,以獨特的思想和行為賦予生活實踐以個性特徵。不過,任何個體的人生意義只能建立在一定的社會關系和社會條件基礎之上,並在社會中得以實現。離開一定的社會基礎,個人就不能作為人而存在,當然也無法創造人生價值。人的社會性決定了人生的社會價值是人生價值的最基本內容。一個人的生活具有什麼樣的價值,從根本上說是由社會所規定的,而社會對於一個人的價值評判,也主要是以他對社會所做的貢獻為標准。個體對社會和他人的生存和發展貢獻越大,其人生的社會價值也就越大,反之,人生的社會價值就越小。如果個體的人生活動對社會和他人的生存和發展不僅沒有貢獻,反而起到某種反作用,那麼,這種人生的社會價值就表現為負價值。
人生價值的評價
要比較客觀、公正、准確地評價社會成員人生價值的大小,除了要掌握科學的標准外,還需要掌握恰當的評價方法,做到以下四個堅持:
①堅持能力有大小與貢獻須盡力相統一。
②堅持物質貢獻與精神貢獻相統一。
③堅持完善自身與貢獻社會相統一。
④堅持動機和效果相統一。

『玖』 價值判斷

1,正確 馬克思的唯物論表明實現自我的人生價值,要靠勞動實踐來實現。
2,正確也可,錯誤也可。正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行為選擇,這主要為自己的主觀意願選擇。錯誤:否定了個人與社會價值的相統一關系,以實現自己利益而損害了班集體的榮譽,這也是不對的。
3,正確.客觀規律與自然,人類是改變不了,但只要我們發揮主觀能動性,以積極的態度面對災難,災難也並是可怕的。
4,錯誤,追求嘩眾取寵,浮誇的明星,能使自身的價值降低,但是,追求品德高尚,具有學習作用的明星,則能令你產生學習榜樣,能以明星做為奮斗目標,這並不有害。
5,錯誤,自信是成功的基石,但謙虛則是達到成功的關鍵,自信是令自己處於不卑不亢的狀態,而謙虛則是能夠學習別人超越自己的那些長處,因此自信的人允許別人超越自己,而且學會學習別人!~

『拾』 什麼樣的價值判斷才是正確的

什麼樣的價值判斷才是正確的: 看每個人對事物自身的認識是否相符合,價值判斷是對事物屬性與人的需要關系作出的判斷.既然是對一種「關系」作出的判斷,它就要考慮到雙方的因素,一方面要考慮到客觀事物自身的性質,另一方面又要考慮到主體自身的需要.因此,價值判斷既具有客觀性又具有主觀性.價值判斷的結論一般來說不會是唯一的,但這並不排除價值判斷有正誤之分.衡量價值判斷正誤的標准,就是看它是否符合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是否與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相一致.
望採納,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