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和氏璧的故事誰知道
當卞和抱著這塊"璞玉"回家以後, 心中盤算著, 這樣的稀世之寶只有獻給當今的國王才是上策.主意既定, 他就離開家門, 帶著"璞玉"奔向國都而去. 厲王大怒, 再不讓卞和分辯, 立即下令: "卞和犯了欺君之罪, 給他處以刖刑! "武士們立刻將卞和推出宮外, 一刀砍掉他的左腳. 楚厲王去世後, 楚武王即位.卞和又萌發了獻玉的心思, 他想, 也許武王是位英明的君主, 能夠識寶, 不妨再去試試.於是抱著"璞玉"一跛一跛地走向王宮, 將寶玉獻給楚武王. 不等卞和開口申辯, 就喝令武士將卞和推出宮門, 把右腳砍掉了. 楚武王去世後, 楚文王即位.卞和又萌發了獻寶的決心.懷著一線希望, 又抱起"璞玉"爬向王宮.他一面爬, 一面哭, 一連3 天, 幾乎血都哭出來了, 終於來到王宮. 文王十分感動, 決定親自接見.同時, 文王還召來好幾名熟悉玉石加工的巧匠, 一起來"會診", 經過他們再三察看, 終於得出共同的結論: "表面雖是一塊不起眼的石頭, 里邊確實埋藏著一塊玉, 一塊很珍貴的寶玉". 文王命令玉匠當場打開驗看, 果然是一塊頗大的白色無瑕、微微透明、放射著珍珠般光芒的玉石.在場的君臣與工匠們都傻了眼, 無不交口稱贊卞和的耿耿忠心和他識玉的特殊本領. 隨後, 楚文王又命工匠們加工雕琢成一塊白壁, 為了紀念和表彰卞和的功勞, 命名為"和氏璧", 存放在國庫內妥為保管, 作為傳世之寶. 誰料當時趙國的西邊是秦國, 當政者昭襄王聽到這個消息, 很想得到和氏璧, 憑他自己的強大, 想用軟硬兼施的辦法威脅趙惠文王. 公元前283年, 秦昭襄王派遣使臣, 帶著國書來到趙國, 求見趙惠文王, 說秦王願意拿出與趙國相鄰的15 座城池交換和氏璧.趙惠文王聽後, 心情非常矛盾--如果不同意交換, 得罪了秦王, 秦國出兵來攻打, 肯定受不了; 如果同意交換, 又怕受騙上當, 不僅和氏璧取走, 恐怕15 座城池也不一定能歸屬給趙國. 有人建議, 請藺相如過來想想辦法, 趙王召見了藺相如, 藺相如願意擔此重任, 決定親自帶著和氏璧去秦國走一趟, 於是選了幾位機警的隨從出發了. 藺相如一行到了秦國首都咸陽, 秦昭襄王很高興地在朝廷上接見了他, 藺相如把和氏璧獻上去, 秦昭襄王接過璧, 看了看, 笑逐顏開, 順手把璧遞給左右侍女, 讓大夥傳看, 大臣們也都異常高興, 紛紛向秦王祝賀道喜.藺相如在朝堂上等了很久, 卻不見秦王提交換城池的事, 他暗自思忖: 秦昭襄王信以為真, 就吩咐身邊的大臣將和氏璧遞給藺相如.藺相如拿到璧以後, 向後退了幾步, 靠在大柱子上怒目圓睜地說: "大王派使者來到趙國, 說好願以15 座城池交換趙國的璧, 趙王誠心誠意地派我把璧送來, 可是大王並沒有交換的誠意, 如今璧在我的手中, 如大王一定要逼我的話, 我寧將我的腦袋與璧一起碰碎! "說完, 他裝著要向大柱碰撞的樣子.秦王見此情景, 怕碎了璧, 連忙道歉說: "先生! 別誤會了, 我哪能說話不算數呢! " 他就命令臣子鋪開地圖, 准備劃地給趙國. 藺相如想, 可別再上當了.就說: "趙王托我送璧到秦國來之前, 齋戒5 天, 舉行了隆重的送璧儀式.大王如果真要璧, 也得齋戒5 天.然後舉行受璧的隆重典禮, 我方能將璧交給大王." 秦王一想, 反正你已到咸陽, 一時也跑不了, 就讓藺相如回賓館休息. 藺相如暗地裡將和氏璧讓隨員帶著, 從山間小路日夜兼程潛回趙國. 5 天的時光很快過去了, 秦昭襄王召集大臣們和其他國家駐在咸陽的使節, 隆重地舉行接受和氏璧的儀式, 傳藺相如上朝, 藺相如不慌不忙地走上殿堂, 向秦昭襄王行了禮. 秦昭襄王說: "我已經戒齋5 天了, 現在你把璧拿出來吧! " 藺相如說: "秦國自秦穆公以來, 先後幾十位君主, 沒有一個講信義的.我此次來秦, 怕受欺騙, 丟了璧, 對不起趙王.所以把璧送回趙國去了, 請大王給我治罪吧! " 秦王聽到這里, 怒火萬丈, 大發雷霆說: "是你欺騙了我?還是我欺騙了你?" 藺相如鎮靜地說: "請大王別發怒, 讓我把話說完.天下諸侯都知道秦是有名的強國, 趙是弱國.天下只有強國欺負弱國, 哪有弱國欺負強國之理?如果大王真想要這塊和氏璧的話, 請先把15 座城池割讓給趙國, 然後打發使臣一起跟我回趙取璧, 趙國得了15 座城池以後, 決不敢不把璧交出來的." 秦昭襄王聽藺相如說得句句在理, 不好意思翻臉, 只得說: "一塊璧只不過是一塊璧, 不能為這件小事傷了我們兩國的和氣." 最後, 秦昭襄王也只好讓藺相如平安回到趙國去. 這個故事說明玉石在我國古代被視為非常貴重之物. 在民間玉石的利用已有很久遠的歷史了.近年來, 在遼寧阜新查海遺址中, 曾發掘出8000 年前的玉器, 而且全是真玉.說明當時對玉料的鑒別已經達到相當高的水平, 也說明玉在人們的心目中, 超過一般的裝飾品, 屬於上層人物"德"的象徵.同時也說明沒有社會分工, 生產不出玉器; 沒有社會分化, 也不需要玉器.由此可見, 遼西一帶的社會分化應比中原地區更早.又如浙江餘姚河姆渡古文化遺址中也發掘到玉器, 時代距今7000年, 與其大致同時代的良堵文化、紅土文化遺址中也發現不少玉器. 據歷史學家考證, 古代社會除在祭天祀地時使用玉器以外, 玉還是權力、財富、貴賤的象徵.從夏、商、周三代以來, 玉器便成為天子、諸侯採用的六瑞之器, 也是朝廷、地方官吏祭祀之用的禮拜六器.玉與國人的禮教倫理、宇宙哲學的觀念也密不可分.日常生活中, 玉更是無處不在, 從生者的服飾、兵器、簡冊、用具、賞玩器物一直到死者的喪葬用品都離不開玉, 所以, 上面所說的藺相如完璧歸趙的故事, 也就有其時代的社會背景了. 後來, 玉器在美術工藝品方面又升高了價值.我國這些古董精品恐怕要數乾隆皇帝時候徵集天下能工巧匠花費10 年時間雕琢成的"大禹治水玉山"了.這塊巨型玉雕重達7 噸, 現收藏於故宮博物院, 可謂絕世之國寶.
B. 歷史上的和氏璧,有著怎樣的故事
和氏璧是春秋時期楚國的以為玉工偶然間發現的,為了表示自己的忠心所以把這塊未經雕琢的璞玉獻給了楚王。
C. 和氏璧的故事
和氏璧的故事趙秦爭璧:
趙國太監繆賢偶然以五百金購得和氏璧,趙惠文王聞訊,將璧占為己有。秦昭王聞之,「遺書趙王,願以十五城請易璧」,當時秦強趙弱,趙王恐獻璧而不得其城,左右為難。藺相如自請奉璧至秦,獻璧後,見秦王無意償城,乃當廷力爭,寧死而不辱使命,並以擲璧相要挾,終致秦王妥協,得以「完璧歸趙」。數十年後,秦滅趙,和氏璧終於落入秦國。
秦嬴政統一中國,稱「始皇帝」。命宰相李斯以和氏璧作皇帝璽,命丞相李斯篆書「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字,形同龍鳳鳥之狀,咸陽玉工王孫壽將和氏之璧精研細磨,雕琢為璽。代代相傳,因此稱為「傳國璽」。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乘龍舟行至洞庭湘山,風浪驟起,龍舟將傾,秦始皇忙拋傳國璽於湖中,祀神鎮浪。8年後,使者過華陰平舒道,有人持璧獻上。傳國璽,夫復歸來。其事真假難辨,也是一千古疑案。
(3)和氏璧的故事擴展閱讀:
和氏璧的來歷:
和氏璧,最早見於《韓非子》。《韓非子》載:楚國人卞和,在楚山(今襄陽南漳縣歷山)中獲得了美麗的玉璧,把它奉獻給了厲王。厲王讓雕琢玉器的人鑒別它,雕琢玉器的人說:「這是石頭。」厲王認為卞和在說謊,而砍去了他的左足。等到厲王駕崩了,武王即位,卞和又把玉璧獻給那位武王。
武王讓雕琢玉器的人鑒別它,又說:「這是石頭。」武王又認為卞和在說謊,而砍去了他的右足。武王駕崩了,文王即位,卞和抱住他的玉璧在楚山下哭,三天三夜,眼淚流盡而代替它的是血。文王聽到後,派人問他原因,說:「天下受到刖刑的人很多,你為什麼哭得這么傷心?」卞和說:「我不是為被刖傷心,我是因為它是寶玉而被看為石頭,忠貞的人被看為說謊的人。」文王於是派雕琢玉器的人剖開他的玉璧,果然得到寶玉,於是命名是「和氏璧」。
參考資料:網路-和氏璧
D. 和氏璧的故事和來歷是什麼
和氏璧的故事和來歷:
和氏璧,最早見於《韓非子》。
《韓非子》載:楚國人卞和,在楚山(今襄陽南漳縣歷山)中獲得了美麗的玉璧,把它奉獻給了厲王。厲王讓雕琢玉器的人鑒別它,雕琢玉器的人說:「這是石頭。」
厲王認為卞和在說謊,而砍去了他的左足。等到厲王駕崩了,武王即位,卞和又把玉璧獻給那位武王。武王讓雕琢玉器的人鑒別它,又說:「這是石頭。」
武王又認為卞和在說謊,而砍去了他的右足。武王駕崩了,文王即位,卞和抱住他的玉璧在楚山下哭,三天三夜,眼淚流盡而代替它的是血。
文王聽到後,派人問他原因,說:「天下受到刖刑的人很多,你為什麼哭得這么傷心?」卞和說:「我不是為被刖傷心,我是因為它是寶玉而被看為石頭,忠貞的人被看為說謊的人。」
文王於是派雕琢玉器的人剖開他的玉璧,果然得到寶玉,於是命名是「和氏璧」。和氏璧剛開挖出來時的名稱叫「瑋」,此後將沒有經過加工的美玉的原石稱作「瑋」。
(4)和氏璧的故事擴展閱讀:
由於和氏璧已經失傳,真正的和氏璧究竟如何模樣,今人已經無法得知,只能通過有限的文字記載(包括文學創作)中的描述加以想像。但是,從秦始皇用和氏璧造御璽的故事來看,和氏璧與出土的常規文物相比,至少在外形來看,應有明顯的不同。
經初步推算,和氏璧的厚度至少為10厘米,其並非古人儒家學者佩戴的環形佩玉。甚至,很可能和氏璧僅僅是一個經過簡單粗加工的璞玉。
同時,由於相傳和氏璧被秦始皇製作成了傳國御璽。而隨著朝代的更迭,該御璽又相傳在唐後失傳,和氏璧原有樣式究竟如何,基本上已經無法得知了。
E. 和氏璧的故事
《韓非子·和氏》提到:春秋時期有一個楚人叫做卞和,在山中得一璞玉,獻給厲王,王使玉工辨認,說是石頭,以欺君罪割斷卞和的左足。後武王即位,卞和又將璞玉獻上,仍以欺君罪割斷他的右足。後來文王即位,卞和抱著璞玉,在荊山腳下哭泣。文王使人剖璞,果得寶玉。因稱和氏璧。
和氏璧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美玉,又稱和氏之璧、荊玉、荊虹、荊璧、和璧、和璞,為天下奇寶。是雕刻印章的寶貴材料,據說,西漢時期,王莽曾經為漢平帝雕刻了一枚傳國玉璽,被加號「安漢公」。
和氏璧另一個比較著名的典故是完璧歸趙。故事講述了戰國時期趙國名相藺相如幫助國家奪回和氏璧,完整地送回邯鄲的故事。
(5)和氏璧的故事擴展閱讀
相關典故:完璧歸趙
戰國時候,趙王得到了一塊名貴寶玉「和氏璧」,秦王知道後說願意用十五座城來換那塊寶玉。趙王知道秦王是不講信用的人,不去又怕有戰事,藺相如於是請命自行前往秦國。
秦王在王宮里接見來者,對「和氏璧」喜愛異常,就是不提城換城池的事。藺相如不好直接拿回,假意要指出寶玉上的瑕疵,待和氏璧到手後,他指出秦王不守信用,稱如果還不給城池就把玉摔了。秦王無奈,用緩兵之計答應給,但是藺相如已經不相信秦王。他借口秦王要齋戒幾日以示尊敬,實際已經派人把和氏璧送回了趙國。
秦王發現時後悔已經來不及了,想發兵攻打趙國,可是趙國已經有所准備,怕打不贏,最後只好放藺相如回到趙國去,藺相如「完璧歸趙」的英勇行為廣受好評。
F. 關於和氏璧的故事有哪些
趙國太監繆賢偶然以五百金購得和氏璧,趙惠文王聞訊,將璧占為己有。秦昭王聞之,「遺書趙王,願以十五城請易璧」,當時秦強趙弱,趙王恐獻璧而不得其城,左右為難。
藺相如自請奉璧至秦,獻璧後,見秦王無意償城,乃當廷力爭,寧死而不辱使命,並以擲璧相要挾,終致秦王妥協,得以「完璧歸趙」。數十年後,秦滅趙,和氏璧終於落入秦國。
秦嬴政統一中國,稱「始皇帝」。命宰相李斯以和氏璧作皇帝璽,命丞相李斯篆書「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字,形同龍鳳鳥之狀,咸陽玉工王孫壽將和氏之璧精研細磨,雕琢為璽。代代相傳,因此稱為「傳國璽」。
(6)和氏璧的故事擴展閱讀:
和氏璧之謎: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將和氏璧琢成傳國玉璽,並命李斯書寫「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個蟲鳥篆字。
此後,和氏璧玉璽相繼傳了一百多位皇帝,1600多年。唐末失蹤。《明史》139卷記載:「石敬瑭亂,潞王攜以自焚,則秦璽固已毀矣。」如果說《明史》記載屬實,那麼關於和氏璧玉璽的記載到此算是最後的記錄。
對於這種說法,許多史家並不認同。和氏璧玉璽的下落終究成為千古疑案,至今下落不明:一說已被粉碎,化為砂土;一說已被不知之人收藏或埋於地下,無從查考;又一說已經流傳民間,尚待尋找。
G. 和氏璧的來歷
傳說春秋時期,楚國人卞和在荊山(今湖北省南漳縣西)上砍柴,偶然發現一隻美麗的鳳凰棲在一塊青石上。按當時民間傳說「鳳凰不落光寶地」,卞和認定這塊青石是寶貝,於是將它獻給楚厲王。當時王宮的玉石匠不識此寶,說它是一塊普通的石頭。厲王大怒,以欺王之罪,命令武士砍掉了卞和的左足。厲王的兒子武王繼位後,卞和又把這塊寶石獻給武王,仍被說是普通的石頭,武王以同樣的罪名,砍掉了卞和的右足。若干年後,武王的兒子文王繼位了,卞和還想去獻寶,可是他因失去了雙腳而無法行走,便抱著這塊寶石坐在荊山下哭了整整三天三夜,一直把眼淚哭幹了,眼中流出鮮血來。有人把這件事稟告了文王,文王派人去問卞和:「天下受刑被砍掉雙足的人很多,為什麼數你悲傷悲傷:情感上的痛苦、低落。得最厲害呢?」卞和回答說:「我痛心的並不是自己雙足被砍斷,而是這塊奇寶,被人認為是普通石頭!」於是,文王派人把卞和接進王宮,並命令玉石匠精心琢磨,剖開石頭,果然從中得到了一塊光潤無瑕悲傷:情感上的痛苦、低落。、晶瑩光潔的奇寶,文王再命令工匠將它雕像成一塊玉璧。世人為了紀念卞和的發現,便給它取名為「和氏璧」。這就是「和氏璧」的來歷。
幾百年後,楚國相國昭陽,為楚國立了大功,楚威王把「和氏璧」賞給了昭陽。不久,「和氏璧」被人偷走了。究竟被誰偷走?無法查明。過了50多年後,趙國太監纓賢用500兩黃金從一位外地客人手裡,買了一塊綺麗奪目的玉璧,經玉石匠辨認,才知道這塊玉璧就是已經失蹤了50多年之久的「和氏璧」。趙惠文王知道這個消息後,立即從太監纓賢手裡把「和氏璧」奪走。從此,「和氏璧」被趙惠文王佔有。
當時諸侯、天子迷信「璧歪象大」,都想用玉璧作祭無禮器,把「和氏璧」視為「天下獨有的無價之寶」。因此,「和氏璧」就成為各諸侯國千方百計爭奪的對象。據西漢著名歷史學家司馬遷《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記載,戰國時,秦昭襄王聽說「和氏璧」在趙國,很想得到這塊寶貝,於是就玩弄玩弄:態度不嚴肅,不負責任。陰謀詭計,欺騙趙國說,願意用15座城地來換取趙國的「和氏璧」。當時秦國的軍事、經濟力量日益強大,國勢正旺,不斷對外擴張和進擊,趙王既捨不得「和氏璧」,又不敢得罪秦王,無奈,只得派使臣藺相如護送「和氏璧」到秦國去。秦王見到「和氏璧」,連聲誇贊。藺相如見秦王毫無給城之意,就憑自己的機智和勇敢,把「和氏璧」從秦王手中弄回來,並巧妙地暗地派人帶著「和氏璧」悄悄潛回趙國。這就是膾炙人口討伐:出兵攻打敵人或叛逆。的「完璧歸趙」的歷史故事。
公元前228年,秦國滅掉了趙國,「和氏璧」落到了秦始皇的手裡。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了全國,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立即命令丞相李斯撰寫「授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個鳥蟲形篆字,經玉石匠把這八個字鐫刻在「和氏璧」上,成為皇帝的寶印。從此「和氏璧」開始被稱為「國璽」。
公元前206年,劉邦攻佔咸陽,推翻了秦王朝,秦王子嬰把「和氏璧」獻給劉邦。劉邦於公元前202年打敗項羽後,建立漢朝,傳令將「和氏璧」作為「國星」代代相傳,因此,「和氏璧」被封為「傳國璽」。
公元5年,出身外戚並掌握了政權的野心家王莽,毒死了平帝,立了一個僅兩歲的宗室子弟孺子嬰為皇太子。這時「和氏璧」由孝元太後代管。王莽為了攫取皇帝的寶座,派堂弟王舜去長樂宮索取「和氏璧」。孝元太後識破了王舜索寶的政治陰謀,但不交出來會有殺身之禍,於是她憤怒地取出「和氏璧」往地上一摔,罵道:「得此亡國璽,看爾兄弟有何好下場!」王舜急忙從地上抬起一看,「和氏璧」已被摔缺了一角。這樣,「和氏璧」就被王莽強佔了。到公元9年,王莽篡奪了西漢政權,做了皇帝,改國號「新」,他命令玉石匠指「和氏璧」已摔缺的一角用黃金鑲補上。王莽政權滅亡後,「和氏璧」歸東漢光武帝劉秀所有,代代相傳,一直傳到東漢末年漢少帝時,「和氏璧」又失掉了,下落不明。
公元192年,關東同盟軍討伐討伐:出兵攻打敵人或叛逆。董卓。有一天深夜,長河太守孫堅在洛陽城內巡視,偶然發現城南一口水井——「甄宮井」里光芒四射。孫堅立即命令士兵汲乾井水。從井底撈出一宮裝打扮的婦人屍體,頸下有一錦囊,內有一金鎖扣著的朱紅小匣。孫堅從小匣里取出一塊純白無瑕、寶光閃爍的玉璽。該璽上鐫五龍交紐,旁缺一角,已用黃金鑲補。孫堅一看就知道這是已失掉了的無價之寶——傳國璽「和氏璧」,他便保藏起來。孫堅在峴山戰役陣亡後,「和氏璧」落到了軍閥袁術手裡。袁術死後,廣陵太守徐璆接待了「和氏璧」,並把它獻給了曹操。曹操以後,「和氏璧」被歷朝傳遞了下來,一直傳到五代十國時期,在戰亂中失落了。公元960年,趙匡胤在開封樂北的陳橋驛發動兵變,自立為帝(宋太祖),改國號為宋(史稱北宋),當時不見「和氏璧」。雖然從五代十國以後的1000多年間,各個朝代(尤其是宋紹聖三年。明弘治十三年等)都有傳國璽被發現的傳說,但那些都不是真正的「和氏璧」,而是一些偽造的贗品贗(yàn)品:偽造的文物或藝術品。——假傳國璽。據歷史學家們考證,真正的傳國璽「和氏璧」確實在1000多年前的五代十國時期失蹤了。
「和氏璧」從春秋戰國直至唐朝末葉,傳遞了1640多年之久。這在世界歷史上是獨一無二的奇跡。它在五代十國時期究竟是怎樣失蹤的?流落流落:流浪。到哪裡去了?成為千古奇謎。歷代許多人興致勃勃,想方設法力圖探索這個奇謎,曾掀起過尋寶熱潮。
一些學者認為,「和氏璧」不是一塊玉,因為荊山地區不產玉,正在春秋戰國時期是一種較常用常見的東西,並不稀奇,一般人都可以分辨清楚,王宮的玉石匠更不可能不認識寶。因此,當卞和把它獻給楚王時,經驗豐富的王宮玉石匠,決不會把玉誤認為一塊普通的石頭。由此可以斷定:卞和獻給楚王的,並非玉,而是玉石匠不認識的、不同於一般玉的另一奇寶。正因為這種奇寶是第一次被發現,所以任何人都不認識它,都分辨不清。由此可見,一些古籍把「和氏璧」描寫成玉璧,這是誤傳。由於誰也不知道這種奇寶的名稱,所以一些古籍就把它錯寫成珍貴的玉璧。很多學者斷定它根本不是玉。
1921年,著名的地質學家章鴻釗先生在他所著的《石雅》中猜測,「和氏璧」是產在荊山地區基性岩中的拉長石,因為拉長石具有碧綠和潔白的閃光,而且不經琢磨往往難以發現這閃光。很多學者不同意章鴻釗先生這一論斷論斷:對事物研究的結論、斷定。,他們認為,雖然荊山地區有產拉長石的基性岩脈,但迄今尚未發現這種具有寶石性質的拉長石。
有些學者認為,「和氏璧」是地球上極為罕見的、至今人們還不知道它真名、十分奇特的一種天然寶石,它不僅晶瑩晶瑩:光亮而透明。剔透、瑰麗多彩,而且在光澤、耐磨程度和規格上都超過了一般寶石;它不僅在於外表美觀,而且在於它內在的特性比一般寶石更為奇妙。它究竟是一種什麼樣奇妙的寶貝?誰也說不清楚。總之,「和氏璧」的真相究竟如何?為什麼秦昭襄王願用15座城市去對換它?為什麼歷代帝王將相拚命去爭奪它?它的身價為何這樣高貴?至今仍是無法徹底揭曉的一個奇謎。
H. 有關和氏璧的歷史故事。
有個姓和的楚國人,在楚山中得到一塊未經雕琢的玉璞,捧著它去獻給楚厲王。厲王叫玉匠鑒別它。
玉匠說:「這是一塊石頭。」厲王認為和氏欺騙了自己,因而叫人砍去了他的左腳。
等到厲王死去,武王登上王位,和氏又捧著它去獻給武王。武王又叫玉匠鑒別它。玉匠又說:「這是一塊石頭。」武王也認為和氏欺騙了自己,因此叫人砍去了他的右腳。
武王去世,文王登位。和氏抱著那塊玉璞在楚山腳下嚎啕大哭,哭了三天三夜,眼淚流盡後,接著流出了一滴滴的鮮血。文王聽到這個消息,便派人去問他痛哭的緣由:「天下被砍去腳的人很多呀!你為什麼哭的這么悲傷呢?」和氏說:「我並不是為了被砍去腳而悲痛啊!我悲痛的是把寶玉稱做石頭,正直忠誠的人,被當作騙子。這是我悲傷的原因呀!」
文王知道後,這才叫玉匠治理那塊玉璞,果然從中得到了一塊珍貴的寶石,於是把它命名為「和氏璧」。
這個寓言故事告訴我們:只憑著主觀認定而做出來的判斷,可能使我們錯失許多可貴的機會;其實這樣的教訓,在古今中外的歷史上不勝枚舉。
從小發育遲緩,曾經被認為是低能兒的愛迪生,一生只上過三個月的小學,由於母親的包容與體諒,憑借堅定不移的信心與堅苦卓絕的毅力,苦心教導不被看好的愛迪生。愛迪生堅定自己的目標,不屈不撓的研究精神,一生共發明了兩千多種東西,成為舉世聞名的「發明大王」。
舉凡世上一切美好的、有價值的東西,一開始都是不被人們所認識的,甚至在長久的時間中是被詆毀與唾棄的,然而往往經過一些人為維護真理而犧牲奮斗,全力以赴,在真相大白後,開花結果,帶給世人莫大的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