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歷史上有沒有出現過哪國總統或者元首空難死
1994年4月6日,盧安達總統哈比亞利馬納和蒲隆地總統恩塔里亞米拉同乘一架座機返回盧安達首都,飛機墜毀,這一事件是盧安達種族大屠殺的導火索。
2010年4月10日,波蘭總統專機在斯摩棱斯克附近墜毀,包括總統卡欽斯基和總統夫人在內共96人遇難。
2004年2月26日,馬其頓總統特拉伊科夫斯基乘坐的飛機在波斯尼亞南部山區墜毀。特拉伊科夫斯基總統本人在飛機失事中死亡。
1988年8月17日,巴基斯坦總統哈克因專機爆炸不幸逝世。這架C-130飛機在距離巴哈瓦爾普爾7公里處的高空爆炸,飛機殘骸散落圈的直徑達10公里。
1986年10月19日晚,莫三比克總統薩莫拉·馬謝爾乘坐的飛機由尚比亞回國途中在南非東部邊界附近墜毀,馬歇爾當場死亡。
1936年12月,瑞典首相林德曼同英國政府接觸,希望英瑞結盟,但因飛機於倫敦失事而死。
1966年4月13日,伊拉克總統夫乘直升機前往巴士拉參加一個集會,飛機被安裝定時炸彈,阿里夫等人全部遇難。
1981年5月24日,厄瓜多總統海梅·羅爾多斯·阿吉菜拉,在厄瓜多與秘魯邊境處的飛機失事中遇難。
1980年12月4日,葡萄牙總理弗朗西斯科·薩·卡爾內羅乘坐的飛機剛起飛43秒,就墜毀於里斯本附近,機上人員無一倖免。
1979年5月27日,茅利塔尼亞總理艾哈邁德·烏爾德·布塞夫的專機在達喀爾附近海面失蹤。
1959年3月29日,中非共和國總統巴泰勒米·波岡達乘坐飛機在首都班吉以西90公里處墜落,總統死亡。波岡達是中非人民爭取民族獨立斗爭的先驅和英雄。
❷ 北約,華約什麼時候結束的
北約還存在著
華約在1991年蘇聯解體時結束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
美國與西歐、北美主要發達國家建立的軍事集團組織。簡稱北約,英文簡稱NATO。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推行遏制蘇聯的戰略,1949年4月4日與加拿大、英國、法國、比利時、荷蘭、盧森堡、丹麥、挪威、冰島、葡萄牙、義大利共12國在華盛頓簽訂了《北大西洋公約》,宣布成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公約於1949年8月24日生效。至1992年共有16個成員國,增加了土耳其、希臘、德國、西班牙。總部在布魯塞爾。組織機構主要有北大西洋理事會、防務計劃委員會、常設代表理事會、軍事委員會、國際秘書處等。歐洲盟軍最高司令歷來由美國將領擔任。北約就重大國際問題進行磋商合作,協調立場,加強集體防務,每年舉行各種聯合軍事演習。北約擁有大量核武器和常規部隊,是西方重要軍事力量。這是資本主義陣營在軍事上實現戰略同盟的標志,是馬歇爾計劃幾乎合乎邏輯的發展,使美國得以控制歐洲的防務體系,是美國稱霸世界的標志。
❸ 北約的歷史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
美國與西歐、北美主要發達國家建立的軍事集團組織。簡稱北約,英文簡稱NATO。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推行遏制蘇聯的戰略,1949年4月4日與加拿大、英國、法國、比利時、荷蘭、盧森堡、丹麥、挪威、冰島、葡萄牙、義大利共12國在華盛頓簽訂了《北大西洋公約》,宣布成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公約於1949年8月24日生效。至1992年共有16個成員國,增加了土耳其、希臘、德國、西班牙。總部在布魯塞爾。組織機構主要有北大西洋理事會、防務計劃委員會、常設代表理事會、軍事委員會、國際秘書處等。歐洲盟軍最高司令歷來由美國將領擔任。北約就重大國際問題進行磋商合作,協調立場,加強集體防務,每年舉行各種聯合軍事演習。北約擁有大量核武器和常規部隊,是西方重要軍事力量。
【成立日期】 1949年4月4日。
【宗 旨】 成員國在集體防務和維持和平與安全方面共同努力,促進北大西洋地區的穩定和福利。
【成 員】 26個(2006年):比利時、冰島、丹麥、德國、法國、荷蘭、加拿大、盧森堡、美國、挪威、葡萄牙、土耳其、西班牙、希臘、義大利、英國、波蘭、匈牙利、捷克、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保加利亞、羅馬尼亞、斯洛伐克、斯洛維尼亞
【主要負責人】 北大西洋理事會榮譽主席由各成員國外交部長輪流擔任,任期1年。現任秘書長喬治·羅伯遜(George Robertson,英國人),1999年10月14 日就任。現任軍事委員會主席圭多·文圖羅尼( Guido Venturoni,義大利人)將於2002年6月卸任,由哈拉爾德·庫雅特(Harald Kujat,德國人)繼任。現任歐洲盟軍最高司令約瑟夫· 羅爾斯頓(Joseph Ralston,美國人),2000年5月3日就職。
【總 部】 比利時布魯塞爾。地址:NATO HQ,1110 Brussels,Belgium。電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網址www.nato.int。
【出 版 物】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評論》(NATO Review),用英、法、荷、德、意、西文(雙月刊),丹、希、葡、土文(季刊),冰、挪文(年刊)編輯出版。
【組織機構】 (1)北大西洋理事會(North Atlantic Council),亦稱北約理事會,即部長理事會,最高決策機構。由成員國外長組成,必要時國防部長、財長甚至政府首腦也可與會。每年兩次例會。在部長理事會休會期間,各成員國大使級常駐代表負責理事會日常工作。(2)防務計劃委員會(Defence Planning Committee),由參加北約防務一體化指揮系統的成員國國防部長組成(法國於1966年7月1日退出軍事一體化機構,1995年12月起參加國防部長會議和軍委會會議,但仍不參加軍事一體化機構。西班牙於1982年加入北約,但不參加軍事一體化機構。1997年12月2日,在北約秋季理事會上,西班牙因其在直布羅陀海峽制空權得到保證,宣布重返北約軍事一體化機構。冰島因無軍隊不參加上述委員會),每年開會兩次,負責審議北約防務政策和軍事計劃。1966年北約又設立專門負責核防務政策的核計劃小組(Nuclear Planning Group, 法、冰未參加)。1968年,除法、冰之外的北約歐洲成員國國防部長組成非正式的北約"歐洲小組"。(3)國際秘書處(International Secretariat),負責北約會議的籌備。秘書長除領導秘書處外,也是部長理事會、防務計劃委員會、核防務委員會和核計劃小組的主席。(5)軍事委員會(Military Committee),系北約最高軍事指揮機構,由參加軍事一體化指揮系統的成員國總參謀長組成。每年約開會三次,負責就北約防務問題向部長理事會和防務計劃委員會提出建議,並對下屬各主要戰區司令部實施領導。軍委會主席由軍委會成員推選,任期3年。其日常事務由各國總參謀長任命的常駐軍事代表組成軍事代表委員會負責辦理。軍委會下設國際軍事參謀部,負責實施軍委會的政策和計劃,此外還設有3個軍事指揮機構:歐洲盟軍最高司令部、大西洋盟軍最高司令部、美國-加拿大地區計劃小組。(6)北大西洋議會(NATO Parliamentary Assembly)。這是北約19個成員國及17個聯系國議會間組織,議員由各國議會指定,名額按國家人口比例分配。議會宗旨是鼓勵各國議會間的合作,密切各國議會與北約機構的聯系,推動實現北大西洋公約的目標。議會每年召開兩次全會。
北約"和平夥伴國"目前有:羅馬尼亞(1994.1.26)(已加入北約)、立陶宛(1994.1.27)(已加入北約)、愛沙尼亞(1994.2.2)(已加入北約)、烏克蘭(1994.2.8)、斯洛伐克(1994.2.9)(已加入北約)、保加利亞(1994.2.14)(已加入北約)、拉脫維亞(1994.2.14)、阿爾巴尼亞(1994.2.23)、摩爾多瓦(1994.3.16)、喬治亞(1994.3.23)、斯洛維尼亞(1994.3.30)(已加入北約)、亞塞拜然(1994.5.4)、芬蘭(1994.5.9)、瑞典(1994.5.9)、土庫曼(1994.5.10)、哈薩克(1994.5.27)、吉爾吉斯斯坦(1994.6.2)、俄羅斯(1994.6.22)、烏茲別克(1994.7.13)、亞美尼亞(1994.10.5)、白俄羅斯(1995.1.11)、奧地利(1995.2.10)、馬其頓(1995.11.15)、瑞士(1996.12.11)、愛爾蘭(1999.12.1)、克羅埃西亞(2000.5.25)和塔吉克(2002.2.20)。馬爾他於1995年4月26日加入,1996年10月30日退出。波蘭、匈牙利、捷克分別於1994年2月2日、8日、3月10日加入該計劃,1999年3月12日正式加入北約後退出該計劃。
【主要活動】進入90年代後,隨著華沙條約組織的解體和冷戰的結束,北約迅速調整戰略,以「全方位應付危機戰略」取代「前沿防禦戰略」,通過北約東擴和推行「和平夥伴關系計劃」竭力向中東歐和前蘇地區拓展影響,在歐洲安全事務中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
1991年5月28~29日,北約國防部長會議決定:用「全方位應付危機戰略」取代「前沿防禦戰略」;大幅度精簡部隊,組建一支由7個軍組成的主力防禦部隊、一支7萬人的快速反應部隊和各成員國武裝力量組成的後備部隊,以構成北約新的三層次防禦體系。11月7~8日,北約在羅馬舉行首腦會議,通過了《北約新戰略概念》,對北約軍事戰略作出重大調整,放棄「前沿防禦戰略」,從過去主要對付蘇聯轉向「預防沖突和處理危機」;縮小部隊規模,提高其靈活、機動和快速反應能力;調整「靈活反應戰略」,削減核武器,但仍將保持一定的核威懾力量。會議決定成立「北大西洋合作委員會」,邀請蘇、波、匈、捷、保、羅和新獨立的波羅的海三國參加將於12月舉行的首次特別外長會議,以確定雙方在政治、安全方面的磋商和合作關系。12月9日,北約舉行16國外長會議,次日同原華約國家保加利亞、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波蘭、羅馬尼亞以及拉脫維亞、立陶宛和愛沙尼亞外長聯合舉行了北大西洋合作委員會(以下簡稱「北合會」)第一次會議。北合會發表了《關於對話、夥伴關系和合作的聲明》,決定加強北約和原華約成員國的聯系機制,每年舉行一次成員國外長會議,每兩個月舉行一次大使級會議。聲明還確定了雙方的合作范圍,其中包括防務計劃、軍控、軍轉民、科技和環保等。
1993年6月10~11日,北約部長理事會春季會議和北合會外長會議相繼在雅典召開。北約部長理事會發表聲明,稱北約願向在波黑執行任務的聯合國維和部隊提供空中保護。1994年1月10~11日,北約16國在布魯塞爾召開蘇聯解體後的第一次首腦會議,主要討論了北約在新形勢下的新戰略和內部調整,與俄羅斯、中東歐國家關系以及波黑沖突等問題。會議提出了《和平夥伴關系計劃》,並發表了《首腦會議聲明》。1995年5月31日,在北合會外長會上,俄羅斯外長科濟列夫宣布俄正式加入北約「和平夥伴關系計劃」,並簽署了北約與俄的《雙邊軍事合作計劃》和《定期公開磋商制度框架文件》。科濟列夫還發表講話表示俄仍反對北約東擴,稱北約東擴「既不符合俄羅斯國家安全利益,也不符合整個歐洲的安全利益」,「北約作為唯一的軍事集團與建立統一的歐洲潮流背道而馳」。12月5日,北約部長理事會通過北約東擴的研究報告並批准西班牙外交大臣哈維爾·索拉納出任北約秘書長。法國外長德沙雷特在會議上宣布,法國決定加強同北約的關系,重新參加北約軍事委員會和國防部長會議,但並不意味著法國參加北約的軍事一體化組織。隨後,北約舉行1979年以來首次外長和國防部長聯席會議,正式批准向波黑派出由北約指揮的、6萬人組成的多國部隊,以監督波黑和平協議執行。這是北約歷史上在非成員國領土上最大規模的軍事行動。包括俄羅斯在內的14個非北約成員國也參加了多國部隊。1996年6月3日,北約部長理事會春季會議在德國柏林舉行,決定建立一支多國多兵種聯合特遣部隊,同意西歐盟國在美國不派地面部隊參與的情況下,以西歐聯盟名義動用上述部隊,並可使用北約參謀、情報、通訊、運輸和後勤等設施,對外實施維和、人道援助等行動。這也是北約建立歐洲防務特性的主要內容。
1997年3月20~21日,美俄總統就北約東擴、軍控和雙邊經貿合作在赫爾辛基舉行特別首腦會議。雙方在北約東擴問題上各持已見,但均表達一定的合作願望。俄不再堅持簽署一項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北約-俄羅斯雙邊關系文件,同意北約提出的,由國家元首或政府首腦簽署具有「政治約束力」的國際協議。5月27日,北約16國領導人、北約秘書長索拉納、俄羅斯總統葉利欽在巴黎正式簽署《北約與俄羅斯相互關系、合作與安全基礎文件》。文件申明,雙方均不把對方視作潛在敵人,努力增進彼此信任;加強在歐洲安全、維和、軍控、反恐怖、反走私等領域的全面合作;建立由北約秘書長、俄羅斯代表、北約成員國代表組成的俄羅斯-北約常設聯合理事會,每年至少舉行兩次外長和國防部長會議,每月舉行一次大使級會議,就雙邊安全問題進行磋商,但有關決定需在一致同意的情況下作出;北約表示「不打算、沒理由、無計劃」在新成員國領土上部署核武器和向新成員國派駐作戰部隊,但不放棄在新成員國進行軍事演習和擁有最低限度軍事設施的權利。5月29~30日,北約外長春季理事會在葡萄牙辛特拉舉行,決定成立「歐洲-大西洋夥伴關系委員會」,以取代北合會,強化和平夥伴關系計劃,還主張加強北約與地中海國家的聯系,並決定為地中海沿岸國埃及、以色列、約旦、摩洛哥、突尼西亞、茅利塔尼亞六國培訓軍事人員。7月8~9日,北約成員國在馬德里舉行首腦會議,一致決定立即與波蘭、匈牙利、捷克三國舉行入約談判,在1999年北約成立50周年之前完成法定批准手續。會議通過的《北約東擴宣言》稱,北約絕不會把任何歐洲民主國家排除在外,羅馬尼亞、斯洛維尼亞將是第二輪東擴的候選國。北約首腦會議還通過了北約-烏克蘭特殊夥伴關系憲章。會議期間,「歐洲-大西洋夥伴關系委員會」舉行首次首腦會議。12月2日,北約秋季國防部長會議在布魯塞爾舉行。由於英國在直布羅陀海峽制空權問題上對西班牙作出讓步和希、土在愛琴海制空權問題上達成妥協,北約內部機構改革向前邁出重要的一步。會議決定將北約軍事指揮機構層次由四級減至三級,各類司令部由65個裁減至20個,並決定98年6月北約駐波黑維和部隊使命到期後,在波黑繼續保持一定規模的軍事存在。西班牙因其直布羅陀海峽制空權要求得到滿足,決定重返北約軍事一體化機構。16日,北約外長秋季理事會在布魯塞爾舉行。16國外長與波、匈、捷三國外長正式簽署波、匈、捷加入北約的議定書,並批准了12月2日北約國防部長會議就精簡軍事指揮系統、延長北約駐波黑部隊使命等達成的協議。
1998年5月28日~29日,北約外長春季理事會在盧森堡舉行,主要討論了科索沃、印巴核試驗問題。北約16國還與28個夥伴國舉行了「歐洲-大西洋夥伴關系委員會」外長會議。6月14日,北約秘書長索拉納表示,一旦解決科索沃問題的國際和平使命受挫,北約將動用軍事手段。10月13日,北約向南聯盟發出分階段實施有限空中打擊的「可行動命令」。北約秘書長索拉納稱,此含義是北約16國已將對南採取軍事行動的決定權交給北約歐洲盟軍司令。12月1日,荷蘭議會上院批准北約東擴議定書。至此,自加拿大於1998年2月4日第一個批准該議定書後,北約16國立法機構均已履行接納波、匈、捷三國入約的法律手續。12月8~9日,北約外長秋季理事會在布魯塞爾舉行,主要討論了北約新戰略。美國強調面對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擴散、國際恐怖活動、地區和種族沖突的威脅,北約新戰略除堅持集體防禦原則外,還應包括「捍衛共同利益」;北約對外軍事干預只要符合聯合國憲章,不一定非要安理會授權。法等西歐國家認為「共同利益」的解釋彈性太大,強調「區外」干預不能無限度,北約對外干預不應繞開聯合國安理會。德外長菲舍爾再次表示希北約逐步改變核威懾戰略,作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承諾。加拿大、丹麥和挪威對德主張表示支持,但美、法、英堅決反對。與此同時,「歐洲-大西洋夥伴關系委員會」舉行外長會議,通過了1998年至2000年行動計劃。歐盟輪值主席國奧地利外長許塞爾同北約秘書長索拉納舉行了歐盟-北約首次會晤。
1999年3月12日,北約在美國密蘇里州舉行儀式,正式接納波蘭、匈牙利、捷克入盟。三國表示,加入北約是為了尋求安全保障,使自己實現「回歸歐洲」的目標。美國務卿奧爾布賴特對三國入約表示歡迎,並表示這不會是最後一批,因為北約東擴不是一個事件,而是一個進程。3月24日~6月10日,北約在未經聯合國安理會授權的情況下,對南聯盟進行了大規模空襲。除美國、加拿大外,西歐13個盟國除希臘因自身利益不主張動武外全部參與。英國、法國、德國、義大利、荷蘭、西班牙、比利時、丹麥、挪威、葡葡牙10國直接參戰,冰島、盧森堡雖無空軍,但也通過出資或提供機場等形式予以支持,奧地利、瑞士、瑞典等傳統中立國也對北約行動表示支持。3月24日,俄羅斯總統葉利欽發表聲明,強烈譴責北約空襲南聯盟,指責這是公開的侵略行為,決定立即凍結同北約的關系,召回俄駐北約的軍事代表,暫停參與北約的「和平夥伴關系計劃」。 4月21日,捷克、保加利亞、斯洛伐克、匈牙利作出了向對南聯盟實施軍事行動的北約部隊開放領空、陸路、水路的決定。22日,羅馬尼亞宣布向北約開放領空。4月23日~25日,北約19個成員國同「和平夥伴關系國」的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在華盛頓舉行首腦會議,慶祝北約成立50周年。俄羅斯和白俄羅斯因抗議北約轟炸南聯盟拒絕出席會議。會議討論了科索沃局勢,通過和發表了《關於科索沃的聲明》、《華盛頓宣言》、《北約戰略概念》等文件。《北約戰略概念》的內容主要是:(一)關於北約的宗旨。強調北約在堅持「集體防禦」職能的同時,基於在「民主、人權、法治方面的共同價值觀」,將「為保證歐洲公正持久的和平秩序而奮斗」,致力於建立一個完整、自由、統一的歐洲。(二)關於風險和威脅。認為歐洲-大西洋地區內外的一些國家面臨著嚴重的經濟、社會和政治問題;種族和宗教對立、領土爭端、政策不當或失誤、侵犯人權以及國家瓦解等可能引發地區局勢動盪;該地區之外存在著「核、生、化以及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擴散的危險和國際恐怖主義活動。」(三)關於聯合國的作用。承認聯合國安理會擔負著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的首要義務,在維護歐洲-大西洋地區的安全與穩定方面也起著關鍵的作用。會議期間,法國總統希拉克、德國總理施羅德等領導人表示,北約繞開聯合國對南聯盟採取的軍事行動是「特例」,不是「先例」,不能推而廣之。5月8日,中國駐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大使館遭到北約導彈的襲擊。同日,中國駐聯合國大使秦華孫表示,中國對這起事件感到十分震驚,強烈譴責以美國為首的北約違反聯合國憲章轟炸我使館的野蠻行徑,並要求安理會立即召開緊急會議討論此事。同日,北約秘書長索拉納發表聲明稱,北約導彈襲擊中國駐南使館「純屬意外」,北約將對這一「災難性的錯誤」進行調查。北約向死難者家屬及中國政府表達「深深的歉意」,但北約不會因此停止對南聯盟的轟炸,除非南聯盟同意北約提出的停止轟炸的條件。5月9日,中國政府發表嚴正聲明,強烈抗議北約轟炸我駐南斯拉夫使館,指出北約的這一行徑是對中國主權的粗暴侵犯,也是對維也納外交關系公約和國際關系基本准則的肆意踐踏,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必須對此承擔全部責任。6月9日,北約與南聯盟就南聯盟軍隊從科索沃撤出簽署協議。10日,北約秘書長索拉納在布魯塞爾宣布,由於南聯盟已開始從科索沃撤軍,北約暫停對南轟炸。20日,索拉納發表聲明稱,由於南聯盟軍隊和警察已全部撤出科索沃,北約決定正式停止對南聯盟的轟炸。12月2日,北約召開防務計劃委員會和核計劃小組會議,並發表公報稱,北約的核力量將繼續為「保衛和平、預防強權和各種形式的戰爭」服務。會議呼籲俄羅斯批准第二階段限制戰略核武器條約並開始進行第三階段談判。12月15日,北約在布魯塞爾總部召開秋季外長理事會。美國副國務卿塔爾博特代替國務卿奧爾布賴特出席了會議。會議主要討論了歐洲安全與西歐防務特性、美國戰區導彈防禦系統、科索沃、車臣局勢等問題。北約對歐盟在赫爾辛基首腦會議上作出的組建歐洲快速反應部隊的決定表示歡迎,但強調歐盟聯合防務計劃不應與北約背道而馳,而應促進大西洋兩岸關系,要求歐盟對北約中的六個非歐盟成員國土耳其、挪威、冰島、波蘭、匈牙利和捷克一視同仁。
2000年2月15~16日,北約秘書長羅伯遜對俄羅斯進行工作訪問,雙方恢復了中斷近一年的聯系。5月3日,約瑟夫· 羅爾斯頓接替克拉克出任歐洲盟軍最高司令。18日,北約秘書長羅伯遜在訪問芬蘭時表示,歐盟與北約之間的關系應是坦率和透明的,歐盟建立與北約並行的結構無論從經濟上、軍事資源和計劃能力方面都是不明智的。羅同時表示,美考慮從科索沃撤軍將使北約組織受到削弱。18~19日,"北約在未來歐洲中的作用"會議在立陶宛維爾紐斯舉行,美、英、法及9個申請加入北約的國家外長和國防部長與會。9個申請國外長發表聯合聲明要求在2002年吸收它們入北約。5月24~25日,北約外長理事會、北約-俄羅斯常設理事會、北約-烏克蘭理事會、歐洲-大西洋夥伴關系委員會相繼在義大利佛羅倫薩舉行。在北約外長理事會上,美通報了建立國家導彈防禦系統的設想,但未能消除歐洲盟國的疑慮。俄外長伊萬諾夫參加了中斷一年多的北約-俄羅斯常設理事會會議,雙方重申致力於建立堅固、穩定和持久的合作關系,北約方面提出盡快在莫斯科設立北約聯絡處。克羅埃西亞正式加入"和平夥伴關系計劃"。6月5日,俄總統普京訪問義大利時提議,俄與歐盟和北約共建全歐非戰略性導彈防禦系統。7日起,北約和波羅的海地區的11個國家在波羅的海海域舉行為期10天的海上軍事演習。10日,美國防部長科恩在維爾紐斯與立陶宛、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等波羅的海三國國防部長就北約東擴和地區安全問題舉行會談時表示,北約東擴的步伐不會停止,俄羅斯對北約的決定沒有否決權。12月5日,北約國防部長會議在布魯塞爾舉行,美國防部長科恩警告說,如果處理不好歐盟快速反應部隊與北約的關系,將會削弱美國與北約和北約與歐盟之間的關系,北約有可能變成"歷史遺跡"。 14日,美總統布希的外交顧問、負責北約東擴事務委員會主席布魯斯表示,北約將爭取使所有申請國在2010年前加入該組織。14~15日,北約外長理事會、北約-俄羅斯常設理事會、北約-烏克蘭理事會、歐洲-大西洋夥伴關系委員會分別在布魯塞爾舉行。北約外長理事會主要討論了北約與歐盟兩個機構在防務領域的關系問題,強調歐洲防務不是建立一支歐洲軍隊,雙方將以華盛頓首腦會議確立的原則為基礎處理兩機構間的關系,並初步商定雙方的會晤機制。因土耳其的堅決抵制,會議未能就歐盟共享北約指揮系統問題達成一致。北約與俄就進一步恢復雙邊關系舉行了會談,並就北約在俄開設聯絡處一事達成一致。
2001年1月,北約與歐盟建立"常設磋商安排",規定雙方外長每年開會兩次,大使級會議每季度召開3次。2月20日,北約駐俄新聞處成立,北約秘書長羅伯遜赴莫斯科出席儀式。5月28日至6月1日,北約在哈薩克首都阿拉木圖舉辦民事應急計劃和軍民兩用合作培訓班,哈和其它中亞鄰國均派員參加。5月29~30日,北約春季外長理事會、北約-俄羅斯常設理事會、北約-烏克蘭理事會、歐洲-大西洋夥伴關系委員會分別在布達佩斯舉行。外長理事會主要涉及馬其頓危機、巴爾乾地區和平、北約與歐盟合作以及導彈防禦和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擴散等問題。北約各國重申了對東南歐安全與穩定的承諾。北約秘書長羅伯遜稱,北約曾為結束歐洲的分裂發揮了關鍵作用,現在正在為拉近歐洲大陸各國的距離發揮著同樣重要的作用。會議期間,北約與歐盟舉行第一次正式部長級會議,就加強合作和採取聯合行動的可能性進行了磋商。6月7~8日,北約國防部長會議在布魯塞爾舉行,主要討論了北約內部的歐洲防務特性和導彈防禦等問題。美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就美擬研發導彈防禦系統向盟國作了進一步解釋,但未能完全消除盟國疑慮,各國決定就此繼續進行磋商。6月12日,北約軍事委員會與歐盟軍事委員會在北約總部舉行第一次會議,由北約軍委會主席文圖羅尼和歐盟軍委會主席哈格蘭德共同主持,雙方主要就發展安全合作交換了有關情況。6月13日,北約特別首腦會議在北約組織總部舉行,主要討論了北約下一輪東擴、馬其頓安全形勢以及北約軍事力量現代化等問題。北約秘書長羅伯遜重申將在2002年11月北約布拉格峰會上實現第二輪東擴。8月22日,北約應馬其頓總統要求,向馬派出3500人的部隊,執行名為"收獲行動"的維和使命,負責監督停火和收繳並摧毀阿族戰斗人員的武器。9月12日,北大西洋理事會就發生在美國紐約和華盛頓的恐怖襲擊事件發表聲明,強烈譴責國際恐怖主義,並表示准備啟動《北大西洋公約》第5條款對美國進行支援。隨後,北約又分別與俄羅斯和烏克蘭發表聯合聲明,對9·11恐怖襲擊事件予以強烈譴責。9月27日,北約宣布,"收獲行動"已順利完成,應馬其頓總統要求,以德國部隊為主的北約"紅狐行動"即日實施,為期3個月,到期後視情可延期。10月2日,北約秘書長羅伯遜宣布北約正式啟動《北大西洋公約》第5條款,支援美國對阿富汗反恐軍事行動。北約歐洲成員國於10月7日向美國本土派遣預警飛機並提供空中走廊,支持美反恐軍事行動。10月3日,俄總統普京首次訪問北約總部。11月21至23日,北約秘書長羅伯遜就北約與俄發展新型夥伴關系一事赴俄活動,並向俄總統普京提交了關於雙方在反恐等領域進行深化合作的一攬子建議。12月6日、7日,北約秋季外長理事會在布魯塞爾召開,重點討論了北約與俄建設新型關系問題。同期召開的北約與俄常設聯合理事會發表聲明稱,雙方將在北約-俄羅斯雙邊關系基本文件基礎上,在2002年5月北約春季外長理事會之前建立一個包括磋商、合作、共同決策以及共同行動的新機制。該機制的性質和涵蓋范圍有待雙方在今後幾個月內通過談判確定。北約秘書長羅伯遜表示,新機制將使俄成為北約的"全面夥伴",俄外長伊萬諾夫稱,此舉是雙方關系中一項"意義深遠的變化"。但美國務卿鮑威爾強調北約將在所有問題上保持其獨立決策和行動權,不會在任何問題上給予俄否決權。12月7日,北約宣布,應馬其頓總統要求,在馬其頓的"紅狐行動"將延長3個月,直至2002年3月26日。12月18日、19日,北約國防部長會在布魯塞爾召開,討論了反恐、加強北約應對新型危機的能力和發展北約與俄關系等問題。
❹ 哪個國家總統墜機身亡了
波蘭總統卡欽斯基在俄墜機身亡http://news.qq.com/zt2010/poaircrash/index.htm這是專題
歷屆死於空難的國家高官
2004年2月26日馬其頓總統特拉伊科夫斯基乘坐的飛機在波斯尼亞南部山區墜毀,特拉伊科夫斯基身亡。
1994年4月6日盧安達總統哈比亞利馬納和蒲隆地總統乘坐的飛機,在盧安達首都基加利機場降落時遭火箭彈襲擊起火墜毀。
1988年8月17日巴基斯坦總統哈克因專機爆炸不幸逝世。
1986年10月19日莫三比克總統薩莫拉·莫伊塞斯·馬謝爾乘坐的飛機在南非墜毀。
1980年12月4日葡萄牙總理弗朗西斯科·薩·卡爾內羅乘坐的飛機在里斯本附近墜毀。
1959年3月29日中非共和國總統巴泰勒米·波岡達乘坐的飛機在首都班吉以西90公里處上空發生爆炸。
❺ 美國歷任總統的宗教信仰
美國自建國以來的總統絕大多數都是基督教徒。從以下所列的一些對美國歷史有影響的美國總統的宗教背景,我們可以看到宗教勢力在美國政治背後的影響力:
美國第一任總統國父華盛頓認為,美國的獨立是「上帝」的恩典,他曾經說「美國人民比別的國家更有理由承認,『上帝』介入過他們經歷的諸事。美國人不應該忘記,『上帝』的大能在我們的革命時期多次彰顯,全能的『上帝』是我們唯一的保護。」他在總統就職典禮上,親吻《聖經》,手按《聖經》宣誓,並且在正式誓詞之外,另外說了一句「我宣誓,我祈求『上帝』的保佑」。以後歷屆總統都向《聖經》宣誓,並在就職演說中祈求「上帝」的保佑。
另外,在獨立戰爭期間,華盛頓命令所有軍官把向士兵宣讀禱告文作為一天的開始,並於1776年7月開始在自己的部隊配備隨軍牧師。自此以後直到今天,美國軍隊一直保持著士兵作戰前禱告並在軍隊中配備牧師的習慣(即:美軍從建立初期起就是一支宗教武裝)。
第二任總統亞當斯,曾經志願做一名全職的基督教牧師,為此進了哈佛大學專修神學。在擔任總統遷入白宮後,亞當斯下令在正式的餐廳刻上禱詞:「我祈求『上帝』,將最好的祝福賜予這座屋子和以後居住在這里的每個人,但願唯有誠實睿智的人永遠在這屋檐下治理!」這個禱告詞至今刻在白宮的餐廳上。
林肯,這位以維護美國統一而被銘記的總統,為表示虔誠總是站著禱告。他發表的眾多演講也聽起來就像宣教士在教堂中佈道。他於1863年末簽署感恩節公告,使感恩節這個由早期清教徒創造的慶典活動成為美國歷史上的永久性節日。
麥金利,這位曾經發動了美西戰爭,從西班牙手中奪取了菲律賓,將美國的殖民地延伸到了中國門口的美國總統,是衛理公會教友。他說「我相信基督的神性,並認為基督教是世界文明最強大的因素。」
羅斯福綽號「強人基督徒」。因為在他的信念中,更傾向於「因行為稱義」的教義,竭力推崇靠行為得勝。他說:「我相信《雅各書》, 基督徒不能只單單聽道,而且要行道」。羅斯福堅持去歸正會教堂做禮拜。
威爾遜是長老會信徒,他多次表示,美國是一個基督教國家,「上帝」庇佑的美國負有全球性使命。
杜魯門是個浸禮會信徒。杜魯門在口袋裡總隨身帶著自己的祈禱文。
艾森豪威爾在他擔任總統期間,他要求在《效忠誓言》中加上「美國歸『上帝』主宰」的字樣,在貨幣上印上「我們信賴『上帝』」的字樣。
卡特是位信仰非常虔誠的南方浸禮會教友,上世紀七十年代的基督教復興運動「耶穌運動」將卡特推上總統寶座。為了回應基督教保守派的支持,卡特執政期間,將人權宣布為美國外交的基石。
里根以保守的基督教信仰著稱。里根說,「我始終堅信凡事都有某種神意的安排」,「除了相信這是『上帝』的計劃,我解釋不清楚我是怎麼當選為總統」。里根極為認同基督教保守派福音派教義,里根在位期間表現出來的堅決的反共態度有賴於他的福音派信仰。他因為搞垮了蘇聯和啟動了八十年代的世界的「民主化潮流」,而被基督教保守派認為是美國建國以來最偉大的總統 。
老布希在位期間經常邀請福音派領袖葛培理到白宮祈禱,並作小布希的宗教導師。(葛培理自卡特時代起就是白宮的宗教導師,與布希家族一致關系密切。)
1993年上任的柯林頓是南方浸禮會的信徒,這位以口才著稱的總統同樣熟知《聖經》和基督教神學,可以自如地運用基督教福音派的言辭。
美國現任總統小布希是美國基督教保守勢力的代表,這些勢力支持他發動兩場對伊斯蘭世界的戰爭——阿富汗戰爭與伊拉克戰爭。
在美國,在多數情況下,總統的競選者必須強調自己的虔誠的基督教信仰。否則幾乎沒有獲選的可能。
❻ 馬其頓總統伊萬諾夫給中國網友的回信是真假
假的,中國網友惡搞的
❼ 馬其頓的政治
國家權力執行機構。本屆政府於2011年7月24日成立。
總理尼科拉·格魯埃夫斯基(Nikola GRUEVSKI),副總理兼財政部長佐蘭·斯塔夫萊斯基(Zoran STAVRESKI,)、副總理弗拉迪米爾·佩舍夫斯基(Vladimir PESHEVSKI),副總理穆薩·扎菲里(阿族)(Musa ZAFIRI),副總理法特米爾·貝希米(阿族)(Fatmir BESIMI),外交部長尼科拉·波波斯基(Nikola POPOSKI),國防部長塔拉特·扎費里(阿族)(Talat XHAFERI),內務部長戈爾達娜·揚庫洛夫斯卡(女)(Gordana JANKULOVSKA),經濟部長瓦倫·薩拉契尼(阿族)(Varon SARACHINI),信息化部部長伊沃·伊瓦諾夫斯基(Ivo IVANOVSKI),文化部長伊利沙白—坎切斯卡·米萊夫斯卡(女)(Elizabeta Kanceska MILEVSKA),教育和科學部部長潘切·克拉萊夫(Panche KRALEV),衛生部長尼科拉·托多羅夫(Nikola TODOROV)、勞動和社會政策部長斯皮羅·里斯托夫斯基(Spiro RISTOVSKI)、交通和通訊部長米萊·亞納基埃斯基(Mile JANAKIESKI)、農業林業和水資源部長留普喬·迪莫夫斯基(Ljupcho DIMOVSKI)、司法部長布萊里姆·貝扎蒂(阿族)(Blerim BEXHETI)、生活環境和空間規劃部長阿布迪拉基姆·阿戴米(阿族)(Abdilaqim ADEMI)、地方自治部長塔希爾·哈尼(阿族)(Tahir HANI)、不管部長比爾·帕夫萊斯基(Bil PAVLESKI)、不管部長奈日戴特·穆斯塔法(Nezhdet MUSTAFA)、不管部長哈迪·奈集爾(Nadi NEZIR)、不管部長韋萊·薩馬克(Vele SAMAK)。 主要政黨有:
(1)馬其頓內部革命組織(Internal Macedonian Revolutionary Organization Democratic Party For Macedonian National Unity):1990年6月成立,其前身是1893年成立的馬其頓內部革命組織。約有黨員10萬。主張建立獨立的馬其頓共和國,保障少數民族權利,反對阿爾巴尼亞族搞分裂,通過實行市場經濟將馬建成富裕的國家,同鄰國發展睦鄰友好關系,爭取加入歐盟和北約。主席柳普喬·蓋奧爾吉埃夫斯基(Ljupco Georgievski), 1998年11月出任總理。
(2)自由黨(Liberal Party):1993年7月正式組建。主張建立充分自由的國家,支持巴爾干與歐洲一體化。2000年11月,馬政府改組,該黨成為聯合執政黨之一。主席斯托揚·安多夫(Stojan Andov),2000年11月當選議長,接替辭職的原議長克里莫夫斯基。
(3)馬其頓社會民主聯盟(The Social Democratic Union of Macedonia):前身為馬其頓共產主義者聯盟,1989年改稱馬其頓共盟,1993年改為現名。對內主張建立民主的馬其頓國家和遵循市場經濟規律的新經濟體制,對外執行和平外交政策,致力於加入歐盟和北約,同鄰國發展等距離睦鄰關系。該黨曾長期執政,1998年11月在馬議會選舉中失利,淪為在野黨。主席布蘭科·茨爾文科夫斯基(BrankoCrvenkovski)。
(4)民主繁榮黨(Party of Democratic Prosperity):1990年5月成立,為阿爾巴尼亞族政黨。主張民族平等,要求修改憲法,以使阿族擁有主體民族的地位,阿語成為馬第二官方語言。主席阿布杜拉赫曼·哈利蒂(Abrahman Haliti)。
(5)民主選擇黨(Democratic Alternative):1998年3月21日成立。對內,主張把馬其頓建成以人權和自由為基礎的民主、發達和繁榮國家;多種所有制並存,商品、資本和勞務市場充分發揮作用的全面的市場經濟體制;建立高效、現代化和組織嚴密的軍隊;建立面向21世紀的教育體制,提高教育質量;保護環境和自然資源;對外,主張平等互利、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幹涉內政。1998年11月馬議會選舉後,成為聯合執政黨之一。2000年11月退出政府。主席瓦西爾·圖普爾科夫斯基(Vasil Tupurkovski)。 總統格奧爾蓋·伊萬諾夫(Gjorge IVANOV)。1960年生。畢業於斯科普里大學法律系,獲博士學位。曾任國家電台編輯、斯科普里大學法律系副主任、國家高等教育鑒定理事會主席等職。2009年4月當選為馬其頓獨立後第四任總統。已婚,有一子。
總理尼科拉·格魯埃夫斯基(Nikola GRUEVSKI)。1970年生。畢業於斯科普里大學經濟系。內部革命組織民族統一民主黨主席。曾先後任馬其頓國家電視台金融類節目評論員、證券交易委員會主席、世界銀行主管重建和發展官員。1998年至2002年任政府不管部部長、貿易部長和財政部長。2002年9月任議會財政預算委員會主席。2006年8月出任總理,2008年6月、2011年6月兩次連任。已婚,有二女。
議長特拉伊科·韋利亞諾斯基(Trajko VELJANOSKI)。1962年生。畢業於斯科普里大學法律系。內部革命組織民族統一民主黨成員。曾任司法部國務秘書、副部長、總理法律顧問。2006年當選議員,並任選舉和任命事務委員會主席等職。2008年6月當選議長,2011年6月連任。已婚,有一子一女。
❽ 最年輕的國家領袖是誰
目前最年輕的國家元首是剛果民主共和國總統卡比拉,也是當今世界唯一一位尚未年滿40歲的民選總統,他也是剛果民主共和國全民直選產生的第一位總統。
位居次席的是喬治亞總統薩卡什維利,他在今年總統大選連任前兩周剛剛慶祝了自己40歲的生日。4年前他首次當選喬治亞總統,同時成為歐洲國家中最年輕的民選總統。
排名第3的是多哥總統福雷,福雷在2005年4月自己父親去世後當選總統,現年42歲。
今年3月2日當選年滿42歲的俄羅斯新總統梅德韋傑夫僅位列第4。
排名第5的尚比亞總統姆瓦納瓦薩經受過嚴肅的政治考驗,他先通過和平軍事政變上台,1996年經過全民選舉登上總統寶座,之後兩次連任。
排名第6、7、8、10位的國家元首來自拉美國家,分別是薩爾瓦多總統薩卡(43歲)、巴拿馬總統托里霍斯(45歲)、厄瓜多總統科雷亞(45歲)、墨西哥總統卡爾德龍(46歲)。排名第九位的是來自中歐的馬其頓總統茨爾文科夫斯基現年45歲,他在30歲時就已成為馬其頓總理
❾ 世界上年齡最大的總理是誰
伊麗莎白二世亦是英國歷史上最為長壽的君主和現今世上最年長的君主。
她在2015年9月9日超越其高祖母維多利亞女王(在位63年余),成為英國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同時也成為世界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女性君主及女性國家元首。
伊麗莎白二世女王(英語:Queen Elizabeth II,1926年4月21日-),本名伊麗莎白·亞歷克珊德拉·瑪麗·溫莎(Elizabeth Alexandra Mary Windsor),是英國與其他15個國家的現任君主,以及英聯邦(又稱大英國協)的現任元首。
伊麗莎白二世生於倫敦,為約克公爵及公爵夫人(日後的喬治六世及伊麗莎白王後)長女,在家中接受私人教育。1936年伯父愛德華八世退位,父親喬治六世即位,伊麗莎白亦由此成為王位推定繼承人。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她開始履行公共職責,並於本土輔助部隊服役。
1947年伊麗莎白與希臘的菲利浦王子成婚,兩人育有三子一女:查爾斯王子、安妮公主、安德魯王子和愛德華王子。
(9)馬其頓總統擴展閱讀:
女王除了是英國君主外,還是英聯邦元首,並出席歷屆英聯邦首腦會議。雖然此職位並非世襲,但英聯邦各國在2018年的會議後,仍認同下一仼元首將由王儲查爾斯王子繼仼。
女王也是英國外十五個國家的女王,但由於她長期留在英國,她原則上不會,亦無暇參與那些國家任何的政治活動。女王會委仼由當地總理或國會「建議」的人選出仼總督一職,替女王本人在當地執行職務,也因為女王在那些國家沒有什麼實際角色意義,因此那些國家中甚至會有民眾不知道她是自己國家的元首。
盡管如此,女王仍會參與這些國家的部分非政治活動,如在較年輕時定期出訪各國、為加拿大每位人瑞和每對鑽禧伴侶簽署賀咭、以及聽從總理建議,決定授勛制度。
澳大利亞前總理托尼·艾伯特曾向女王提議恢復冊封澳大利亞勛位的爵級勛位,並授予王夫菲利普親王「澳大利亞勛章騎士」稱號,但成事後,艾伯特被認為觀念過時,引起廣泛諷刺。
正因女王只是象徵性元首,缺乏實質政治意義,在女王不協調英聯邦王國外交政策下,她在國際沖突中的角色顯得矛盾。
如在1970年代美國入侵格瑞那達中,她統治的牙買加等七國出兵助美國入侵同樣屬於自己的格瑞那達,但英國政府表示反對出兵,變相是「自己的政府反對效忠自己的軍隊入侵另一個由自己統治的國家」。
❿ 古代的馬其頓屬於現在的義大利嗎
古代的馬其頓現在主要是今天的馬其頓共和國和希臘的下馬其頓省以及保加利亞的一小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