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入門技巧 » 上塘河

上塘河

發布時間: 2021-08-04 00:04:07

A. 杭州市民很心急:很多人在上塘河釣魚,水質會不會變差

瞎操心,不知道餌料都是糧食做的嗎?還有小魚小蝦蚯蚓做的,都是天然的。再說了,釣魚人能用多少餌料,一看就是不懂釣魚的。還是去呼籲一下抵制工廠排污吧

B. 上塘河的相關資料

在元末張士誠拓浚塘棲武林頭至江漲橋運河河道前,上塘河一直是漕綱運輸的主要通道。南宋時,河邊赤岸(星橋稍西處)設有班荊館,為朝廷官驛,金國等北方使者入臨安(今杭州)京城前,必先歇此聽詔。「淳熙三年正月,周必大借尚書永寧侯押伴金國賀正旦人使,御筵於赤岸」(《周益公年譜》)。乾道六年(1170年),大詩人陸游離京後亦曾住在那裡,「六月二日,過赤岸班荊館小休亭。班荊者,北使宿頓及賜燕之地,距臨安三十六里。晚急雨,頗涼,宿臨平。」(陸游《入蜀記》)。
遙想當年,通衢大河,波光粼粼;舟行上下,風帆徐徐,不禁使人發懷古之幽情。歲月不駐,人世變遷,上塘河的外觀形制經歷了一番又一番的變化。當年上塘河如何,如今只能從前人詩文中去猜測揣度。「煙雨桃花夾岸栽,低低渾欲傍船來」(宋范成大《臨平道中》),「記取五更霜顯白,桂芳橋買小魚鮮」(元方回《過臨平》),「三月臨平山下宿,沙棠一舟帆數幅」(明釋戒襄《長安壩上河道中》)的景觀早已消逝。
上塘河因流經城區,不堪「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的城鎮消費和一時興起的工業污染,河水漸漸變臟,變臭了。當歷史跨入又一個新世紀,歷經滄桑的上塘河也在春天裡展露新容。政府斥巨資對污染源進行治理,多次疏浚,以至投放魚苗。雖不能盡如人意,水質終究有所好轉。沿河道栽花種樹,柳葉剪春風,綠枝畫晴空。中山橋一帶河上還設置了供人休憩的小花園,幾座橋梁也一一翻新。
河如畫,橋似虹。古老的上塘運河上有不少著名的石拱橋,至今風韻猶存的還有桂芳橋、龍興橋。桂芳橋「始建無考,舊名茆橋」,拱券內有元、明、清修葺紀年石刻三條。除現存南北向橋外,原先還有一座東西向的橋與之搭配。相傳東西向的橋先建,橋下有閘門可啟閉,用於泄上塘之水於下塘。稍後河南埭人丁興旺、漸成集市,才建如今南北向拱橋,並將其橋墩建在東西向橋之上,故稱「橋墩復橋」,俗名「橋里橋」。《臨平記》還記載這樣一個故事:「宋時,里人徐宣與弟寅、垓同太學生數十人,伏闕上書攻賈似道。後同登進士,垓居榜首。鄉人號曰:一門三秀。更其橋曰『桂芳』。」上世紀80年代,臨平擴建東大街時,對桂芳橋修葺,將東西向橋改小。1991年維修時,在橋頂建攢尖頂重檐橋亭,復制「重修桂芳橋記」碑於亭內,修復如初。
桂芳橋之東尚有一古橋,稱「龍興」,始建年代不詳,宋天禧年間(1017~1021年)修繕,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重建。 橋北有龍興寺,宋宣和七年(1125年)因東湖水溢,建庵鎮壓,名曰「妙華」。後因宋高宗以太後駕幸,賜名「龍興」。紹興十二年(1142年),高宗迎皇太後於此,奉迎用黃麾半仗2483人,軍衛歡呼聲振天地,此實為臨平一件大事。龍興寺有兩殿,周合高牆。前為關帝殿,有高牆橫貫其後。然繞過關帝殿,又赫然見大雄寶殿,故稱「寺里寺」,為臨平又一勝。
上塘河上還有一處有趣的古跡,叫「河底通河」,俗稱「河裡河」,原西茆橋南北堍,上塘河之底有一石筧,南接曹家渠,北達龍王塘,使曹家渠水可瀉於下河,而不與上塘河糾纏。傳說是當年河北華嚴寺的和尚,不許河南明因寺尼姑的污水排在上塘河,而促使女人們想出的好辦法,這當然是一則飯後茶餘的笑談。石筧其實是古代一項有價值的水利工程。乾隆《杭州府志》載:「渠在臨平鎮西南,甃石為筧於運河之下,泄渠水暗注下河,俗呼河底河,灌田計三千七百畝。」且筧之南際建有石閘,視水滿淺以為啟閉。臨平石筧最早見於文字者為「宋寧宗慶元元年冬十一月重修臨平石筧」(沈謙《臨平記》卷之一)。800多年來,歷代都對該設施進行整修,至今仍有遺跡。它和桂芳橋、龍興橋一起,保護了歷史的真實,也保護了生活的延續。

C. 上塘河的歷史沿革

上塘河是餘杭區境內三條主要水系之一。
秦時稱作陵水道,俗稱秦河,通錢塘江。當年秦始皇一統中國後,南巡會稽,自丹陽經臨平到錢塘,走的就是這條水路。
隋為江南運河之南端,終於柳浦。
唐代稱為夾塘河,貞觀八年(635年)於海寧築長安壩,而成上河。其源出西湖,亦為西湖泄水之道。
宋代稱浙西運河,走上塘,經臨平、長安入運河。
明洪武年間(1368~1398年)築德勝壩,其南始稱上塘河。
至1969年開通德勝壩,上塘河起點改在施家橋,終至鹽官,餘杭境內長為11.38公里。

D. 海寧主要河流有哪些

海寧屬太湖流域水網地帶,境內有上塘河和運河兩個水系,河道總長1865.4公里,河網率為5.1%。水資源以河網徑流量為主,外來水利用率高,地下水控制開采,水資源總量6.62億立方米,能滿足工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需要。海寧地居錢塘江河口北岸,境內岸線長55.92公里,水域21730公頃;海塘長53.6公里,佔北岸海塘總長的33.5%。「海寧潮」是世界著名的自然景觀,黃灣鎮大尖山附近江面是涌現「海寧潮」的起點。以丁橋的「碰頭潮」,鹽官的「一線潮」,鹽倉的「回頭潮」聞名天下。

E. 上塘河的地理位置

上塘河位於杭州市區東北,源自施家橋,從杭州城區丁橋鎮進入餘杭境內,穿越星橋鎮、臨平鎮,至施家堰進入海寧,經海寧鹽官鎮進入錢塘江。全長48公里。河面寬30-50米,最寬處70米,流域面積245 平方公里。上塘河幹流連接眾多支流,相互溝通。互相貫通的支流有杭筧港、顏家漾、楊家村河等。

F. 杭州上塘河現大面積死魚是怎麼回事

7月4日,杭州市上塘河河面漂浮大面積的死魚,三艘河道清潔船在不停打撈,防止污染水質。死魚大多是5至10厘米長的小魚,多為小白條、鯽魚等品種。

1盡量不餵食,餵食會使魚的需氧量增加。


2及時清除臟物,排便和殘餌會發酵腐敗,會增加氧消耗。


3通過換水來增加水中氧含量。


4用潛水式過濾器向水中充氣。


6將水溫適當降低,使魚代謝趨緩,以減少氧的消耗。

G. 上塘河的概述

隋大業元年至六年(605~610年),隋煬帝開鑿大運河時,又對它進行了拓寬和疏浚。初為江南運河南端,經柳浦通浙江。元末在元末張士誠開鑿新運河(塘棲至江漲橋段)前,上塘河一直是大運河進入杭州城的唯一通道。張士誠開鑿後,
江南運河改道
,上塘河為江南運河支流。
張士誠軍船往來蘇杭,以舊河為狹,復於武林港口,開浚至北新橋,又南至江漲橋,廣二十餘丈,遂成大河,因名新運河』——《仁和縣志》

H. 流經烏鎮的河道叫什麼河

烏鎮境內河流屬長江流域太湖運河水系。市境河流南接海寧長安上塘河水系,北經瀾溪塘與江蘇省接壤,京杭大運河流經市境段長41.77千米。全市有骨幹河道46條大部分河道與運河垂直相交,呈網狀分布,與運河桐鄉段相連的河道主要有金牛塘、白馬塘、康涇塘、長安塘、含山塘、靈安塘、羔羊塘、西聖埭塘、長山河等,河道總長2401千米,水域面積合計46.3平方千米,佔全市總面積的6.73%,河網密度為3.3千米/平方千米。屬典型的江南水網平原。

I. 上塘河好釣魚嗎

首先得知道魚多不多,其次是技術如何。 多去試試吧

J. 上塘河餘杭段沿岸古跡很多以下哪項是上塘河沿岸古跡a龍興船閘bb楊家橋楊家橋c

上塘河位於杭州市區東北,源自施家橋,從杭州城區丁橋鎮進入餘杭境內,穿越星橋鎮、臨平鎮,至施家堰進入海寧,經海寧鹽官鎮進入錢塘江。全長48公里。
上塘河沿岸古跡有:桂芳橋、龍興橋、龍興寺、河底通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