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環渤海地震帶包括哪些地方
這個說法不太准確,並不存在一個環渤海地震帶。從防震減災工作體制上講,我國有一個沿渤海聯防工作區,包括了遼寧、河北、山東、北京和天津等省市。在環渤海地區分布著3條主要地震帶,分別是張家口-渤海帶、華北平原帶和郯廬斷裂地震帶。唐山和邢台都位於華北平原帶上。三條地震帶交錯,造成了環渤海一帶的地震多發。
沿渤海地區歷史上發生過數次大地震,但其實從我國地震分布來看,沿渤海地區並不算地震最為頻發的地區,歷史上發生的幾次大地震時間跨度很大。我國西部地區才是地震多發地帶,地震更多,震級也更高,因為印度板塊正好插到青藏高原底下,但因為西部人煙稀少,不容易引起關注。
(1)環渤海擴展閱讀
一、中國的地震活動主要分布在六個地區的23條地震帶上。中國的台灣省位於環太平洋地震帶上,西藏、新疆、雲南、四川、青海等省區位於喜馬拉雅-地中海地震帶上,其他省區處於相關的地震帶上。中國地震帶的分布是制定中國地震重點監視防禦區的重要依據。
二、「青藏高原地震區」涉及到青海、西藏、新疆、甘肅、寧夏、四川、雲南全部或部分地區,以及原蘇聯、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等國的部分地區。該地震區是中國最大的一個地震區,也是地震活動最強烈、大地震頻繁發生的地區。據統計,這里8級以上地震發生過9次;7-7.9級地震發生過78次。均居全國之首。
Ⅱ 珠三角、長三角、環渤海三大區域指的那幾個城市
珠三角:廣州、深圳、佛山、中山、惠州、東莞、珠海;
長三角:上海,南京、無錫、常州、蘇州、南通、鹽城、揚州、鎮江、杭州、寧波、嘉興、湖州、紹興、金華、舟山、台州,合肥、蕪湖、馬鞍山、銅陵、安慶、滁州、池州、宣城等 26市;
環渤海灣:北京、天津、唐山、滄州、石家莊、保定、沈陽、大連、濟南、青島、秦皇島。
(2)環渤海擴展閱讀:
以珠江口為界、以廣州城區為中心,分為東西兩岸城市群,西岸城市群主要以澳門、中山、珠海、江門城區、台山、開平、恩平、鶴山、佛山城區、順德、番禺、花都、南海、三水、高明、肇慶城區、鼎湖、高要、四會、封開、懷集、德慶、廣寧組成。以廣府文化為主。
東岸城市群主要以香港、東莞、深圳城區、寶安、龍崗、龍華、坪山、惠州城區、惠陽、博羅、惠東、龍門、從化、增城組成。以客家、香港廣府文化為主。
長三角城市群是「一帶一路」與長江經濟帶的重要交匯地帶,在中國國家現代化建設大局和全方位開放格局中具有舉足輕重的戰略地位。中國參與國際競爭的重要平台、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引擎,是長江經濟帶的引領發展區,是中國城鎮化基礎最好的地區之一。
長三角城市群經濟腹地廣闊,擁有現代化江海港口群和機場群,高速公路網比較健全,公鐵交通干線密度全國領先,立體綜合交通網路基本形成。
雖然兩者關於環渤海經濟區域「外延」的看法不一,但都認為與珠江三角洲和長江三角洲不同的是,環渤海經濟區是一個復合的經濟區,由三個次級的經濟區組成,即京津冀圈、山東半島圈和遼寧半島圈。其中,山東半島圈又由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和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等組成。
Ⅲ 環渤海的介紹
環渤海全稱為「環渤海經濟區」或「環渤海地區」,是指環繞著渤海全部及黃海的部分沿岸地區所組成的廣大經濟區域。位於中國沿太平洋西岸的北部,是中國北部沿海的黃金海岸,在中國對外開放的沿海發展戰略中,占重要地位。環渤海地區包括北京、天津兩大直轄市及遼寧、河北、山西、山東和內蒙古中部地區,共五省(區)二市。全區陸域面積達112萬平方公里,總人口2.6億人。環渤海地區共有城市 157個,約佔全國城市的四分之一,其中城區人口超百萬的城市有13個。也有觀點認為 ,環渤海地區是以京津冀為核心、以遼東半島和山東半島為兩翼的環渤海經濟區域,主要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東、遼寧,也就是三省兩市的「3+2」經濟區域。區域內包括北京、天津、唐山、秦皇島、大連、煙台、威海、青島、東營、石家莊、濟南、沈陽等多座城市;面積51.8萬平方公里;人口2.3億,佔全國17.5%;地區生產總值達到3.8萬億元,佔全國28.2%。雖然兩者關於環渤海經濟區域「外延」的看法不一,但都認為與珠江三角洲和長江三角洲不同的是,環渤海經濟區是一個復合的經濟區,由三個次級的經濟區組成,即京津冀圈、山東半島圈和遼寧半島圈。其中,山東半島圈又由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和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等組成。
Ⅳ 環渤海經濟圈包括哪些城市
秦皇島,秦皇帶對比上述兩座城市。雖然經濟並沒有它們發達,但秦皇島卻是最適宜居住的一個城市。屬於那種面積小,人口少,但是環境優美的海濱小城市。且近幾年它的經濟也在迅速增長,未來的發展肯定也不會差。甚至也有超越上述兩座城市的可能。通過比對上述三座城市,可以看出中國的經濟確實再以一種不可思議的速度發展著,而你最看好哪座城市的發展呢?你覺得哪座城市的發展潛力會更大呢?
Ⅳ 環渤海經濟圈是什麼
環渤海經濟圈,指以遼東半島、山東半島、京津冀為主的環渤海濱海經濟帶,同時延伸輻射到山西、遼寧、山東及內蒙古中東部。環渤海地區是我國北方經濟最活躍的地區,屬於東北、西北、華北的接合部,改革開放以來,環渤海已經形成了發達便捷的交通優勢,雄厚的工業基礎和科技教育優勢,豐富的自然資源優勢,密集的骨幹城市群等五大優勢。這些優勢同時集中地表現為環渤海地區加強東北亞地區國際開發合作的獨特優勢。據統計資料顯示,其經濟總量相當於長江三角洲經濟圈的 45.3%,比珠三角經濟圈低 10%。經濟學家們從統計數字的對比中看到了差距,同時也看到了以京津冀為代表的環渤海區域擁有的巨大發展空間和廣闊合作潛力。
環渤海經濟圈具備的優勢和面臨的機遇
一、優越的地理區位優勢
環渤海經濟圈狹義上指中國遼東半島、山東半島、京津冀為主的環渤海濱海經濟帶,同時延伸可輻射到山西、內蒙古。整個大的范圍占據中國國土的12%和人口的20%。繼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經濟圈大展活力之後,環渤海經濟圈正加速崛起,有望在2010年左右,成為中國經濟板塊中乃至東北亞地區極具影響力的經濟隆起地帶。
環渤海地區在我國參與全球經濟協作及促進南北協調發展中所處的重要位置,將使加快啟動該地區發展成為必要選擇。位於太平洋西岸的環渤海地區是日益活躍東北亞經濟區的中心部分,也是中國歐亞大陸橋東部起點之一,新時期中國北方經濟結構調整集中在以京津冀為核心的環渤海地區,將與日本、韓國產業繼續向外轉移形成互動,其聯合趨勢將為環渤海經濟區發展提供更多的機會。
日本經過十餘年的經濟結構調整,仍未完全擺脫困境。當前日本更加註重把國內結構調整與中國華北結合,尋找新的發展機遇,同時把開發西海岸的列為本國21世紀的戰略目標。韓國盧武鉉總統上任後,經濟上提出重大經濟舉措之一就是把中國作為它的第二內需市場,同時重點開發與中國鄰近的西海岸地區。中國、日本、韓國新的開發計劃同時集中於該環渤海地區,而區域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性,又使三國的相近城市在經濟上存在著垂直分工和水平分工交叉的依存關系。因此,可以預見,中、日、韓之間在環渤海區域的經濟合作將呈加速趨勢。
二、雄厚的工業基礎
環渤海地區已成為繼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之後的我國第三個大規模區域製造中心。依託原有工業基礎,環渤海地區不僅保持了諸如鋼鐵、原油、原鹽等資源依託型產品優勢,同時新興的電子信息、生物制葯、新材料等高新技術產業也發展迅猛。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根據信息產業部新近出台的一份研究報告,以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和京津唐地區為中心的三個地區,已經成為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的中心之一。有關專家分析指出,京津唐地區在未來IT業發展尤其是創新發展中的潛力不可小視。從規模上看,與長江、珠江三角洲兩個IT業發展中心相比,目前環渤海中心區的IT產業仍存差距。目前,在珠江三角洲地區,已經形成了規模相當、產業配套齊全的電子信息產品製造業產業群,通信設備、計算機等產品在全國乃至國際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一批重量級的晶元製造及上下游企業落戶上海,已形成包括有線、無線、傳輸及配套元器件等門類齊全的產業群。然而,京津地區IT產業的優勢正等待釋放。京津雄厚的科研力量,有望在IT業創新上發展出高端優勢。京津地區是中國科研實力最強的地區,僅北京重點高校佔全國的1/4,而天津也擁有30多所高等院校和國家級研究中心。當前政府也正推動各類研發機構與企業聯合,在中國IT業新的發展階段,研發及促成電子信息產業科技成果轉化,這一地區均得天時地利。其次,勞動力成本低且素質較高,適應IT產業發展要求。目前,有全國最大的電子信息產業科研、貿易、生產基地之譽的北京中關村地區,目前已集中了軟體開發及信息技術的各類優秀人才,摩托羅拉、惠普、松下、微軟、富士通等均在北京設立了研發中心,蓄勢待發;摩托羅拉、韓國三星等國際跨國公司進駐天津開發區早已形成相當生產規模,其自身及輻射作用仍在擴大。
三、外向型經濟發展迅猛
外商在我國北方投資最密集的地區集中在此,且走勢漸強。區目前全球80多家跨國公司在華設立的研發機構40%以上在北京,而天津目前擁有外商投資企業1萬余家,其中全球500強企業在此設有200餘家生產性投資企業,大連的外商投資企業無論在數量和質量上在全國都是一流的。經過了十多年的奠基發展,外商投資帶來管理、技術、營銷等所產生的重大影響,將在本地區更加完善的市場經濟體制下釋放,加速激活老工業基地的能量,提升舊產業並同時形成新興製造業。
四、環渤海區域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也已從軟硬體方面加速展開
去年10月,北京與天津港口岸開始直通,兩市實現了港口功能一體化;首都國際機場和天津濱海國際機場聯合,率先實現了中國民航跨區域的機場的整合;而北起山海關、南至山東煙台的環渤海經濟圈鐵路大動脈,目前已經完成約2/3的建設任務。
五、「奧運經濟」這一超級引擎」正在為環渤海經濟圈注入強大發展動力
專家分析,北京奧運會從籌備至舉辦期間,對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的拉動每年在0.3%左右,而這一地區無疑將首先受益。據了解,在奧運會籌備期間,僅北京就計劃投入2000億元用於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如果有相應的較完善的戰略規劃,注重投入產出比及經濟發展的前向及後向聯系,奧運經濟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後續影響將會持續10—15年。
Ⅵ 環渤海地區指的是哪
環渤海地區是指環繞著渤海全部及黃海的部分沿岸地區所組成的廣大經濟區域。位於中國沿太平洋西岸的北部,是中國北部沿海的黃金海岸,在中國對外開放的沿海發展戰略中,占重要地位。
環渤海地區包括北京、天津兩大直轄市及遼寧、河北、山西、山東和內蒙古中部地區,共五省(區)二市。全區陸域面積達112萬平方公里,總人口2.6億人。環渤海地區共有城市157個,約佔全國城市的四分之一,其中城區人口超百萬的城市有13個。
Ⅶ 環渤海臨港地區和環渤海經濟區區別
環渤海經濟區是環繞著渤海全部及黃海部分沿岸地區所組成的廣大經濟區域。環渤海臨港地區是環渤海經濟區里的港口及周邊地區組成的經濟區域,是環渤海經濟區的一部分,也是主要的部分。
Ⅷ 什麼是環渤海經濟發展圈
環渤海經濟發展圈:狹義上的環渤海經濟圈是指以京津冀為中心、遼東半島、山東半島為兩翼的環渤海濱海經濟帶,京津冀地區是環渤海經濟圈的核心;從更大的范圍來說,包括河北、山東、遼寧、山西以及內蒙古中東部五個省區加上北京和天津兩個直轄市。環渤海經濟圈發展特色主要表現在:形成了中國重要的工業密集區和密集城市帶。